奶茶的起源与历史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奶茶的起源与历史

代议制民主的历史起源与变迁

【摘要】对代议民主历史起源的追溯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从历史的维度看代议制度产生时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是从理论的维度看代议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对二者进行结合可以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代议民主产生的历史起源,更全面地认识代议民主的沿革和发展。文章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对代议民主的历史起源进行了梳理,并对代议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分析,试图解释代议制民主中代表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脉络。

【关键词】代议 民主 议会 代表

代议制民主是当代西方国家主流的民主实践形式,尽管受到来自协商民主、参与民主以及激进民主等强调参与的民主理论的冲击,其在当代民主理论中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其本身的内含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历史维度下的代议制度起源

从历史上看,代议机构最初是作为反抗君主专制的工具而产生的,其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格兰。从议事范围来看,国王对议会进行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外交谈判、纳税和法律等。从议会构成来看,其主要由上层的神职人员和贵族成员组成。实际上,他们从未对国王权力的行使构成实质性的威胁。然而,这些制度虽然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代议制民主相去甚远,但它们至少能够对君主形成一种潜在的制衡,“因为在某些时候,君主会被要求对其行为向别人进行解释”①。

随着1215年《大宪章》的签订,国王权力的行使逐渐受到了较为实质性的制约,同意的原则也逐渐确立。大宪章的签订,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民主理论而言,大宪章蕴含了“政府只有在征得被统治者的同意的基础之上才能运作”的观念。尽管在当时“被统治者”只是很小一部分贵族阶层,但实际上大宪章建立了这样的原则:必须向被抽取资源和被代表决策的那部分人征求意见,并且通过协商,使得其同意这些决定。大宪章签订后,英格兰议会的权力也逐渐稳固,愈益发挥着对国王权力的制约作用。到14世纪,议会的结构发生变化,基本形成了现代议会两院制的雏形。

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各种军费开支把英格兰拖入战争的泥潭。此种情况下,下议院的议员们达成一致,即以对国王经济上的支持来换取政治上的利益。到14世纪末期,议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对王权构成了强有力的制衡。当时议会权力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若要征收非传统项目的税收,必须经下议院的同意。换句话说,他们有权批准或者拒绝所有新的税收。逐渐,下议院的控制所及,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税收,甚至出现了如此的局面:每一种新法律的源起,都出现在下议院的请愿书中。②这些都是意义重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上,中世纪晚期的下议院仍然只是一个从属于皇室与贵族阶层的机构。

在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化后,被征求意见的人数从规模上看不断增加,英王的权力也不断缩小,而与此同时,议会的权力却始终处于不断的扩张状态之中。正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言,由于立法机关代表了人民的同意,故而必须掌握最高权力“以为社会的全体成员制定法律,为其行为制定规则”。③出于大致相同的原因,密尔在与仁慈或恶毒的专制政府以及专制君主政体或类似的政体作比较后,把代议制政府视作最理想的政府形式④。

代议制度在美国殖民地的确立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美国殖民地,立法机构在早期殖民统治时期作为实现自治的工具而出现。美国建国的国父们对这种代议制度青睐有加,在他们看来,这种代议制度与更为纯粹的民主制度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遏制多数统治所产生的暴政,同时也能够代议制度能够对那些通过煽动大众上台的领导者滥用行政权力形成有力的制衡。美国宪法的设计者们非常担心总统通过煽动大众情感获得支持上台然后增强自身权力,于是他们反对通过直接选举产生总统,而是主张采用选举人团制度将人民排斥在总统选举的过程之外。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人们在代议制和民主关系上所表现出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代议制民主本身被视作对民主精神的背离,因为它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侵蚀了人民主权和人民统治的民主原则。另一方面,“代议制在限制甚至消除独裁统治者的权力、制衡行政权的滥用以及创造和维持以对民主必不可少的根本自由,诸如言论自由和投票权等为特征的政治制度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⑤尽管民主价值的追求者会继续宣称代议制民主从概念上讲是反民主的,但是他们很难想象出一种被视作民主的现代政治制度其本身不包含代议制度,毫无争议的是,“当一个社会的某些力量试图复辟专制统治时,它们将采取的第一步即使是要限制或取缔立法机构”。⑥

理论维度下的代议思想起源

从思想史上看,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出现,最早开始于中世纪,它的基本要素是在中世纪逐渐诞生的。民主的发展史在表面上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即代议制度是近代政治发展的结果,是新生的政治事物。但实际上,代议制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正如达尔所说,民主思想是一种“混和物”,“它们有的是对古典时代和日耳曼先人直接民主思想的继承,但大部分是中世纪的创新,是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一些具有不同来源的思想因素经过生长、转换、蜕变、更新以及相互融汇的复杂过程而形成的”。⑦

从法理上看,代议制民主产生的前提在于确认政治权力源于并属于社会共同体,这个前提同样也为直接民主所认可。从古代来看,这一思想的主要源头“是日耳曼人的部落民主传统,同时汇合了希腊城邦民主传统和罗马共和传统。”⑧到了中世纪,随着政治思想进一步发展,政治权力的行使必须征得社会共同体同意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实际上,到了中世纪,这种同意思想具有了双重性来源:一是封建的契约关系,它是中世纪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二是存在于教会的理论与实践当中,从早期教会的发展史当中可以看到,当时教会的主要行为以及教职的选举都应得到教士和民众的同意。

从整体上看,尽管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轮廓在中世纪已经基本成型,但从气质上看,“它仍然属于中世纪的范畴,与近代民主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别”。⑨到了近代以后,杂糅了代表制、选举制度等诸多要素的代议制民主思想才得以真正形成。

代议制度的历史变迁

在现代民主国家建立的过程中,由于国家规模的扩大,原来适用于城邦国家“小国寡民”的民主制度变得不再适用,民主开始将代表、议会等元素吸纳进来,逐渐发展出一套新的民主制度模式:代议制民主。然而,民主与代表的结合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接受的。强调人民主权的民主天生就与代表之间具有一种不可消解的张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不能实现结合,只是二者的结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民意是可以被代表的前提下,如何进行代表直接关系着代议制度的民主程度。尽管现代民主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代议制度,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依然饱受人们诟病,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特征的民主程序的设定,限制了公民的政治参与限度,因此,以协商民主、强势民主、参与式民主等为代表的强调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形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对代议制民主的地位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在现代国家的条件下,为什么是代议制民主而非直接民主成为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了呢?这既有实际层面也有哲学层面的原因。⑩从实践上看,大多数国家人口和领土规模的扩大给直接民主制度的实现创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认为代议制政府是“完美政府的最理想形式”,因为“在超过小城镇范围的共同体内,除了公共事务的一些非常琐碎的部分外,人们不可能实现最广泛意义上的参与”。甚至是把代议制政府和民主视作对立物的卢梭也最终在其论述科西嘉和波兰宪法的著作中赞同这种建立在代表制上的政治制度。

即使上述的障碍不复存在,人民能够充分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么多人如何进行政策的商议呢?治理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在诸多不同的选项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当然,人数并非实现有效商议的唯一决定因素,如果人数过少,有效的商议也可能因为并非所有观点都被代表而无法实现。实际上,只有当某项特定的政策对其生活造成直接影响时他们才愿意如此。鉴于此,熊彼特认为,“社会能要求公民去做的,至多只是参与领导的选举,民意的复杂性和将民意与现实政策选择予以匹配的困难性意味着,试图在民意和公共政策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努力是徒劳的”。

从哲学层面上看,对直接民主的质疑可以从美国宪法制定的讨论过程中得以发现。这里涉及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普通人民是否有能力做出符合公共利益、智慧的决策。即便在选举权仅仅局限在拥有规定数目财产的男性白人公民中,对民主持怀疑态度的人依旧认为,一般民众可能被诱惑,将个人利益置于公共善之上。相反,那些在社会上拥有特权和财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更可能理解公共政策的复杂性,超越自身的狭隘利益,抵制引诱。麦迪逊和其同僚所担心的是,作为民主制度的关键要素的多数统治可能会导致暴政:多数意志将会颠覆公共善和少数人的权利。国父们所担心的少数人利益,实际上更多的是指有产阶级的权利和特权。他们把直接民主与暴民统治和不明智的决策联系在一起。与之相反,共和国的建立能够将这种由民主产生的罪恶最小化,根据麦迪逊,决策并非由人民而是由其代表作出,他们是“选出的一部分公民,他们的智慧足以识别国家的真正利益,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对公正的拥戴足以使其最小限度的牺牲于暂时或部分的考虑”。

关于代议制与民主的关系的一个基本判断:代议制不必然与民主原则相冲突。根据研究代议制政府的传统的自由精英主义路径,代议制是一种与民主不相融合的混合政体,因为其主要的制度—选举,天生是一种贵族制的机制,尽管它可以按照民主的方式来运作。事实上,代议制政府,自从发端起就一直经历着一种本质上是非民主的线性单一历史,一直被直接民主的观点所定义,这种观点先验的将间接民主排除在政治行动之外,并且固守一种对于主权认识的唯意志论。然而,在现代民主国家中,“代表是一种易化政治决策制定的实用策略,然而,它却取代了主权,而主权本身是无法被代表的。选举,尽管可以具有民主基础,却把主权转换成授权的一种来源。”

当代研究代议制政府的理论家是以民主的视角来理解代议制政府的主要障碍的。他们的概念坐标存在于现代宪法和国家理论之中,最早由孟德斯鸠和卢梭提出,他们认为,在民主、主权和代表三者之间存在着无法消解的张力:孟德斯鸠认为:一个人民将其主权权利进行委托的国家不可能是民主的,这类国家必须被列为混合政体的类别之中,事实上是贵族制。卢梭将这种国家视为不合法,因为人们失去了政治自由以及直接对立法进行投票的权力:除非所有公民都是立法者,否则根本就不存在公民。在二者论述中,民主和主权都是排斥代表的。

伯纳德·马宁最近主张,现代政府的运作伴随着对其非民主本质的清醒认识并且这在事实上明显与人民统治相悖。代议政府的目的是阻止而非实现民主,民主主要被定义成大众动员和暴民统治,这对于18世纪的人来说尤其没有吸引力。美国和法国领导人当时寻求一种阻止多数的无政府状态和暴政以及稳定法律秩序的方式,他们得益于孟德斯鸠关于民主排斥代表和卢梭关于主权和代表相互排斥的理论。尽管在19世纪和20世纪民主不断发生演化,但是这种理论原则和代议制政府的概念却并未发生变化。从理论上看,代议制民主尽管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但却是一个矛盾体,而直接民主,尽管是标准的,但却是不切实际的。乔瓦尼·萨托利认为,民主只可以是选举型的,但是,选举的功能“不是使民主政体更加民主,而是使民主变得可能”。对于选举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旦我们承认选举的必要性,我们就化约了民主概念,因为我们意识到民主制度不可能由人民自身实现运作。”

总之,从历史上看,代议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它作为反抗君主专制途径的工具而产生,在几经发展后,议会逐渐掌握了制约王权的实际权力,对现代代议制度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看,代议理论在中世纪就已经初具雏形,随着社会共同体成为政治权力的最终来源,同意的原则逐渐确立,社会共同体的权力交由各等级或社会团体选派的代表组成的机构行使,完成了代议民主在理论上的初步转化。

但是就代议制与民主的关系而言,二者并非一开始就是相处融洽的,同时它们本身也并非天然矛盾的,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过程中,受制于规模因素,讲求人民直接参与的古典民主理论逐渐接受了代表制,经过思想家的努力以及现实政治的实践,代议制民主逐渐成为实现现代民主价值的主要形式。然而,代议制与民主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固定下来,当代西方的代议制民主理论,虽然仍然居于民主理论的主导地位,但因其诸多缺陷而受到了来自强调公民参与的民主理论家的责难与批评,其中协商民主、激进民主等民主理论都对其地位构成了挑战性的威胁。能否在代表选举的基础之上,扩大公民参与,是代议制民主能否得以继续发挥其价值的关键问题。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注释】

①⑤⑥⑩Michael L. Mezey,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Legislators and Their Constituents,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8, pp.11~12, pp.16~17, pp.6~10, p.62, pp.53~54, p.54, p.55.

②[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尔利斯:《欧洲中世纪史》(第十版),杨宁、李韵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386页。

③ John Locke, Of Civil Government, Second Treatise, Gateway Edition, Chicago: Henry Regnery and Company, 1955, p.125.

④ John Stuart Mill,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New York: The Liberal Arts Press, 1958, chapter3, p.55,Mill, Considerations, chap. 3.

⑦⑧⑨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第74页,第75页,第83页。

Joseph Schumpeter,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1947.

Rossiter, The Federalist Papers, No. 10, p.82.

Bernard Manin, The Principle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1997. p. 23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om Nadia Urbinati, Condorcet’s Democratic Theory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2004, Vol. 3, No.1, p.54.

Giovanni Sartori, Democratic Theory, New York: Praeger. 1965. p.108.

责编/于岩(实习)

作者:王政 齐欣雨

第2篇:商务英语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趋势研究

全球化国际贸易过程中,商务英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地位。针对当前我国商务英语理论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现状,本文对我国商务英语的历史起源进行阐述,提出对商务英语历史沉淀认知不清是阻碍当前商务英语广泛普及和应用的主要因素,作为新兴事物的商务英语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多种挑战,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培养目的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商务英语 历史起源 发展趋势

深入探究商务英语的内涵有利于增强对商务英语的认知,在现实应用中,商务英语存在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专业教学领域的独立学科,二是商务交际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近几年,商务英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商务英语属于新兴发展学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承载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新兴事物的商务英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更是语言学深入演化的趋势。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商务英语广泛应用于商务活动和对外贸易过程中,在全球化市场开拓过程中起到了突出的语言沟通作用,其应用性和普及性已遍布全球。

随着商务英语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商务英语的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展开。我国一些大专职业院校和对外贸易财经院校等广泛开展商务英语教育教学课程设计,然而根据笔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理论远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商务英语的运用与新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相互脱离,尤其是国内的商务英语教学水平远远低于国外发展水平。深入分析商务英语理论落后于实践应用的根本原因,研究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公众对商务英语的起源不了解,对商务英语的看法存在误区,导致人们接受度和认知度出现偏差,这极大限制了商务英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探索一种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发展规律,有利于为新兴事物的发展提供历史根基。本文对我国商务英语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深化公众对商务英语的深层次了解,并指导我国院校的商务英语教育教学活动,推动商务英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

一、商务英语的历史起源

一般理论认为我国商务英语起源时间较短,仅仅有几十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从商务英语教学的视角进行的划分,实际上我国商务英语起源更早,从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视角来看,我国商务英语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1.1840年之前的商务英语起源时期。从汉代丝绸之路伊始,我国与中亚、东亚、欧洲的对外的商贸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经历盛唐之后航海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海外航运贸易的发展范围。明清时期,在西方国家海上事业发展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发展迅速,通商活动十分频繁,在与西方国家的商务交往过程中,英语作为交际的语言形式,正式发挥了“商务英语”的功能。17世纪后,英国在经历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开始进行的不断对外扩张和掠夺。在一系列的商业贸易活动过程中,为了加强双方的语言沟通和交流,英国的英语随之进行了普及和扩散,就形成了当时的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此时商务英语的特点是以当地母语为根本,并掺杂着许多英语词汇,这种语言在当时也被称之为“洋径浜英语”(pidgin English)。根据有关记载,我国一些商人与国外进行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的便是“洋径浜英语”,例如中国旧上海央行的很多员工就会用“洋径浜英语”与外国商人进行简单交流,“洋径浜英语”反映了我国商务英语的历史发展起源。17世纪初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便逐步开始与中国进行进出口贸易;17世纪中期,英国与中国、印度建立“三角贸易航线”开展茶叶和丝绸对外贸易;进入18世纪以后,中国与英国的鸦片贸易开始兴起,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禁止英国船只对内运输鸦片,英国东印度公司便开始在孟加拉生产鸦片,然后在加尔各答出售,随后转运往中国,在这一系列的鸦片贸易过程中,使用的交際语言便是“商务英语”。18世纪之后,中国的广州成为世界贸易重镇,广州黄埔古港成为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港口,随着商贸活动的频繁,作为商贸交流的重要语言形式——英语成为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

可见,1840年之前的商务英语并没有成为语言的主流,但是或多或少成为最初对外贸易交流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7到18世纪是我国商务英语的起源时代。

2.1840—1949年商务英语的近代流行时期。1840年开始,现代商务英语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此时的商务英语主要应用于商品买卖领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在入侵式的黑色贸易活动中,商务英语作为交际语言工具,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凸显。

鸦片战争以后,在列强的入侵下,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或协定,例如1843年西方列强取得协定关税特权,1845年取得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随着列强入侵的加深,外国银行数量激增,从1882年440家达到了1913年的4805家;商务贸易活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开始逐步渗透到航海运输、金融、保险等领域;中国的通商口岸也被列强所控制,并在列强的强占下拥有了新的功能含义。在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或协定签订过程中,均是使用英语作为商务交际语言,尤其是随着上海、天津、武汉等通商口岸数量的不断增加,该区域也逐步使用商务语言进行沟通,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商务英语”。随着通商口岸数量的增加及不断发展,西方列强开始要求设立海关进行商务贸易,海关所使用的语言正是商务英语。在国际交流过程中,海关无疑是重要的环节,海关商务英语的运用无疑扩大了近代商务英语的应用范围。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中国与西方列强对外商务活动的便利性,一些进步的人士开始掀起了著名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培育大量的英语人才,以便在条约签订和商务贸易谈判过程中与列强进行沟通交流。19世纪50年代以后,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洋务学堂与洋务企业开始逐步兴办,洋务学堂内开始设立英语课程,而年级制和班级制开始取代传统的个别教学形式,实现了商务英语教学的近代转型。1873年,中国近代第一家大型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设立。轮船招商局的设立进一步扩大了与西方列强的通商活动,也将我国商务英语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洋务运动的推广下,近代的翻译学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商务英语的历史发展轨迹。洋务运动时期的翻译不仅仅涉及商务领域,而且还涉及政治、军事、文学、科技、宗教等多个领域,一些有名的留学生承担着翻译和教学的重任,并在重要的行政商务岗位、洋企业内部岗位等从事商务事宜。

辛亥革命以后,在战事的影响下,中国与国外的商贸活动时有时无,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期间中国的一些大型城市,如上海、天津等依然持续与西洋、东洋、南洋等商人进行交易,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使用的语言也是英语。

3.1949年之后的商务英语当代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商务英语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交流工具。在学校教育领域,商务贸易教学开始兴起。1950年初期,我国成立了第一所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外贸函电》成为各公司和院校培育贸易人才的重要课程,直到今天《外贸函电》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教材还在不断地改编和完善,为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大作用。

1978年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开始转型,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外贸易的发展,过去的“贸易英语”也逐步被现代的“商务英语”所代替,除了原有的国际贸易英语进出口业务、函电英语等课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课程内容,例如:国际营销英语、国际经济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等。随着外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对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复合型商务贸易人才培养成为现代商务贸易学科领域的重要目标,商务英语相关学科开始在大专职业院校和贸易财经院校设立。

二、商务英语的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当前对外贸易形势预测可见,未来的国际贸易活动将呈现出国际间多层面、多目标、多方面的交流特征。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交融下,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国际间的贸易合作不是简单的征服,而是深层次的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在这一系列的信息沟通过程中,英语作为主要的语言交流形式和信息传递工具,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商务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和沟通的“通用语”,无疑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现代网络贸易盛行的今天,以商务英语为表现形式的贸易资源将在整个全球网络贸易资源中占据着绝大部分。作为新兴事物的商务英语未来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未来商务英语发展的重要趋势。

然而,任何一种新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多方面的矛盾。看到商务英语广阔发展前景和强大发展生命力的同时,商务英语也必须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积累和转变。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国际贸易活动更加复杂化,多边谈判将会成为主流,因此,国际商务贸易活动将会越来越频繁,商务英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而在发展过程中,高素质商务英语能力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高水平的商务英语人才不足也成为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發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全球化发展背景对商务英语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当前,我国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还不完善,传统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商务英语课程设置还不健全等问题突出。未来在商务英语学科的强烈需求下,战略性、技术性的商务人才培育将成为主要目标,改革现有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培养目的及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是形势所需。尽管商务英语发展困难重重,但是作为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商务英语最终会发展成为一门规范的独立学科,在全球商务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振江.早期香港的中国洋泾浜英语学习[J].语言研究,2016(2).

[2]张振江.中国洋泾浜英语研究述评与探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3]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王立非,李琳.我国商务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2002-2011)[J].外语界,2013(4).

[5]莫再树,肖云南.我国早期商务英语的产生及语言属性:兼论洋泾浜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6]叶兴国,虞娅娜,冯陆炜,恽如强,洪婷,孟庆兰,唐欲婷,厉延杰.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语,2011(2).

[7]严冬梅.英语语言形成及其发展演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作者简介:江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从事商务英语教育与研究。

作者:江帆

第3篇:农业起源的历史考证与关键要素的关联分析

作为人类内在创造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农业的起源开启了人类真正的生产活动,使人们从单一的向自然界获取直接能够使用和食用的工具与事物,逐渐转向了以自己制造工具和培育食物为主的阶段,人类得以从自然界这一统一体中分离开来,成为虽身处其中,但最为独立的一支。

可见,在这一身份的转换过程中,农业的起源居功至伟,是早期的任何事件也无法替代的。作为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课题,农业起源已经被关注了至少150年的时间,尤其是到了21世纪,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和人类对历史求证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一课题便成了考古学、人类学、农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最主要课题之一,相关成果不断出现。而作为农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农业文明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自成体系,并与社会发展、环境气候和人类迁徙等要素产生了紧密的关联,共同指导着农业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首先对农业起源的早期假说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农业起源问题进行了历史考证,并进一步对涉及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关联性分析。

一、农业起源的源头——基于地理学的分布

有关农业起源的地理方位问题,自有该方面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就大不一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农业应该起源于黄土地带,有的认为应该起源于物产丰富的沿海,也有的认为应该起源于山地,而非平原区域。虽然这些观点彼此并不相同,但是都能够自圆其说,都对其论点的成立做出了充足的解释。

(一)起源于黄土

粟作农业在我国早期农业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关学者在对我国北方粟作农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后发现,我国北方的气候环境长期以来以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环境为主,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加之黄土土质相对疏松、易耕易垦、较为肥沃,非常适宜粟作物种植和生长,这些都为以石器耕作为主的旱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目前,在该类地区,甚至还存在着如狗尾草类的粟作物的野生种。

(二)起源于沿海

在对农业起源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农作物的生长应该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单纯地依靠土质肥沃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充足的水源。除此之外,古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动机问题也值得深入推敲,因为如果人们的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向自然界习惯性地获取天然的食物,而不是闲下心来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说,这一观点认为,农业应该起源于环境优越的区域,该区域具有丰富而相对富集的生物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保证人们的基本生存,这样一来,他们才有可能从事农业生产。从这个角度讲,东南沿海地区就具备这一条件,因为该地区的渔猎资源和植物资源一直以来都非常丰富。

(三)起源于山地

与前两种学说不同,有学者认为农业的起源不应是黄土地区和沿海地区,而是在山地。该学说指出,我国最早期的农业应该属于旱作农业的范畴,至于发展到今天普遍使用的水田和灌溉技术是在旱作农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事情。其中的原因在于,在山地区域从事农业生产,虽然劳动量较多,工作繁重,但是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人们只需将树木放倒,并将杂草放倒,并将烧光,就能够据此得到较为肥沃的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除此之外,有关农业起源问题的探讨还有很多,比如“人口压力说”、安志敏先生给出的“农业独立起源说”等,这些都为农业的起源问题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二、农业起源及其发展的考古证据

上述有关农业起源的各种观点和内容虽然能够自圆其说,但是终归是对自身认为理想方式的一种趋同,是在已有学术框架下的一种预测和对预测的证明,缺乏必要的證据作为支撑。农业的起源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这一命题最终被求证,将对我国农业乃至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首先从考古学的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释义,然后综合人类学、农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知识对其进行更加全面的诠释,以此寻找隐藏其中的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从时间上讲,我国农业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不同的阶段:

(一)狩猎采集期

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以前,狩猎和采集是远古人类的主要经济生活方式,他们以此对自然界的食物等资源进行搜集和消费,维持着生命的延续。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的写照在山西省下川文化中有所体现,在这一考古遗迹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磨盘、磨棒和锯、镰等工具,通过判断得知,这些工具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采集自然界的植物(食用),是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主要产物之一;此外,在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中,还发现了通过人工干预的稻花粉和植硅体,通过碳十四测定其年龄在14 610±290a BP之间,这说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的农业活动开始出现了一定的萌芽,为向新时代过渡做好了准备。

(二)采集期

在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两相过渡的重要时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形式变为以采集农业为主。此时人们的经济生活虽然还包含着采集和狩猎的痕迹,但是后者得到了明显的减弱,原因在于,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试探着对野生植物进行人工种植和培育,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化和圈养。在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人们积累了最基本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技能,一定量地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也在这一时期被创造出来,这些成了农业起源最坚实的基础之一。作为一个例证,在我国湖南的玉蟾岩等地,先后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其中已经能够判断出人们通过它煮食谷物的痕迹。

(三)原始农业期

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的全新世,新石器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由于基本具备了进行农业生产所需的技术、经验和工具等,农业生产正式形成,并且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相对稳固性(尤其是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不可迁移性),人们停下了追逐食物的脚步,开始了聚居的生活,早期的人类群落逐渐形成,在群落的周围,农业作物和驯养工作全面展开,人类社会开始具备了原始的雏形。考古方面的发掘很能说明这一点,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地区,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稻谷,经鉴定为目前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谷,这一发现为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期的存在提供了非常直接的证据。

(四)锄耕农业期

从原始农业的出现到农业获得初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跨度,经过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之后,我国农业逐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对农业的管理,而管理的突出体现便是锄耕(这一技术延续至今)。可见,这一历史性的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一方面,锄耕技术不但能够对农业的种植进行有效管理,使因农业而获得的食物有效增加,另一方面,“锄耕”的“锄”本就是一种劳动工具,这一工具的发明显示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高度智慧,并且这一工具在千万年的时间里不断根据农业劳动的实际需要进行变化,促进了农业工具的进步和改良。在考古证据方面,河北省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这一时期大量的黍遗存和农业用生产工具,说明当时农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规模。

三、农业起源关键要素的关联分析

(一)农业起源与人类迁徙的关联

在距今1万年前,在世界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新石器时期就在此时出现。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类的迁徙活动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晚期智人最早到达了中国南部,他们有的停留在了中国南方,有的继续向北迁徙,直接进入了我国北方地区,虽然他们这一路上都过着原始的采集、狩猎生活,但是在融入我国南北两地之时,不可避免的地受到当时农业文明的熏陶,并渐渐融入到农业生产和生活之中。其中原因直至今日仍然耐人寻味,其中不但关乎着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的流动,而且也关乎着文化意义上的文化的终结与重生。在当时,埃及的绿洲文明繁荣了几千年,最终却归迹于沙漠,人们不得不长途跋涉,寻找水源和生活地;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曾孕育了太多的文明故事,但是却因利用过度和气候原因而最终消失(有关该文明的消失还有源于火山爆发等学说)。在这种情况下,远在东方的黄河流域、长江文明却在此时熠熠生辉,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东迁徙,比如,当时从中国南方一路向北的一群,最终到达了西伯利亚的北极圈地区,这便是爱斯基摩人的祖先,而经过白令海峡穿北美洲、入南美的一群则发展成了印第安人。而无论何种路线,在这其中,都或多或少地点缀着原始农业的痕迹。

(二)农业起源与环境气候的关联

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气候、土壤和水源的关系极大,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时候,就极易对农业产生致命的打击。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全新世开始走上了正轨,并不停歇地发展了千万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气候的观照。在当时,全球气候进入了大暖期,在这一时期,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极为优越,对农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农业产区的降水量明显增加,太阳的照射强度增强,使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表面即土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水、陽光,在这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青海湖地区、黄土高原和内蒙古白素海地区,以及河北东部和辽南地区等,都成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关键地区。比如,河南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了现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的水蕨孢子,山东省北辛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现在亚热带湖沼地区生存的扬子鳄、楔蚌等动物的遗骸等。

(三)农业起源与物资匮乏的关联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认识最深刻的事物,往往是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进入了他的脑海。在人类历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对动植物的了解只在于是否能够果腹和是否存在危险,对其他方面的了解必定是十分有限的。一旦食物的自然供给受到阻断,人们将会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仔细地研究周围的事物,其中尤以植物的种子和动物最为重要。比如,在采集和贮藏食物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识地认识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习性,何时采摘时机最好,何时捕猎所获最多等等。再如,在贮藏食物(尤其是植物类、种子类食物)的过程中,如果温湿度适宜就有可能生根发芽,成长出与原来一样的植物和种子,而这极有可能使远古的先人对这一现象做出相同的试验,而试验的结果是大同小异的,这将引发他们种植的热情。这种无意中进行的试验行为,最终成就了农业的原始开端。

四、结语

有关农业起源的研究已经进行了100多年的时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尤其是随着考古学的进一步深入,大量的证据浮现于世人眼前,有些印证了先前的猜测,有些纠正了以往的论断。总之,农业的起源问题是一个严肃的历史命题,除了需要在考古学的支撑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外,还应集合人类学、地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将与其相关的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便能从中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蒋宏杰

第4篇:第一课时 六堡茶的起源与历史

六堡茶文化

第一课时 六堡茶的起源与历史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2、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有关六堡茶文化的起源,传说。

3、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2、了解六堡茶文化的发祥地,了解有关六堡茶文化的起源,传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PPT、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PPT展示茶圣陆羽像:唐朝陆羽写的《茶经》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记述栽茶、制茶、评茶、茶叶性质的著作,因此我国有“茶的祖国”、“茶的故乡”之称。

PPT展示中国名茶之乡的照片,导入六堡茶。

二、新授课

(一)、六堡茶的原产地

1.介绍我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

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清朝初期,在广州、潮州一带,六堡茶渐渐兴盛起来。至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

2.介绍我镇六堡茶的产区

历史上,六堡茶产区有恭州村茶、黑石村茶、罗笛村茶、蚕村茶等,以恭州村茶及黑石村茶品质最佳。

(二)、六堡茶历史 1.介绍六堡茶的传说

说据传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皇大帝想要了解人间的民俗风情,便令仙母娘娘带着一班仙女下凡。她们落到黑石村,喝了黑石山下的泉水,觉得清甜兹润,异常鲜美,而且连远途的劳累也一扫而空了。可是看到黑石村人却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这里多山少田,人们种出的稻米,自己吃都不够,还要拿出一部分出山去换盐巴,真是太苦了。怎么办呢?仙母娘娘想了一下,这里田少山多,稻谷不够,就种茶叶吧!于是就在黑石山上种了一棵茶树。告诉人们说,只要把这棵茶树的叶牙晒成茶谷,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等于把这里甜美的泉水分给了他们享受,就可以换取足够的粮食和盐巴了。仙母娘娘走后,这棵茶树很快就开花结果了,人们将种子散播开来,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茶树林,遍布六堡镇、遍布梧州、进而在适宜的气候、土壤环境下慢慢发展,分布到整个广西的土地上。

神话传说当然只是无从考证的传说而已,但它一直这样

流传下来,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六堡茶源于黑石。第二,历史被传颂为神话,证明这段历史的发生年代,一定是当地民族末被开化,还不懂使用文字的时代发生之前;第三,证明六堡历代茶民,对茶树、茶山的感恩情怀,是真挚的,崇敬的,是历久而弥新的。第四,六堡茶已成为广西的特有茶叶品种。

2.介绍六堡茶的历史

据《苍梧县志》记载虾斗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 。六堡茶当年广为流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

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茶在200多年前从湖南江华道县,通过广西贺州八步传入境内,品种属槠叶种。湖南茶树有槠叶种,在安化等地产的黑茶。其加工方法与六堡茶大同小异,故较为可信。《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

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形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据彭庆中《中国六堡茶》载: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今六堡镇)合口街设庄收茶叶。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

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

1. 六堡茶的主产茶区有哪几个? 2. 六堡茶历史上层销往哪些地区?

第5篇:高中历史教案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高中历史教案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刘汉伟

12202015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作用 2) 理解罗马法的演变与罗马帝国扩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思考问题

3) 理解罗马法对后世法律体系的影响,促使学生通过对比、联系更清晰的从历史纵面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理性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意识。 2) 通过查找罗马法的内容及《人权宣言》、《权利法案》和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通过小组讨论罗马法的内容所体现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思维,加深其对现实的关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明确法律在维持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国家进行法制建设和实行法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明确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马法的的主要内容 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平时的见闻中,对罗马帝国都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较少涉及罗马法这一方面及对法律认识较为缺乏,因而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中引发其对罗马法的兴趣。另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积累了不少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相关知识,因而可以从已知推向未知,使学生更为清晰的了解古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法 【教学器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打出恺撒和屋大维的图像,配乐《Hero》以烘托气氛,创设情境。 “提到罗马除了能让我们想到这些英雄人物之外,还能让我们想到什么„„” (罗马的宏伟建筑,罗马的军队,罗马的法律„„) 提问:宏伟的罗马是因为什么而成就的? 师: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之上的罗马,一方面靠强大的罗马军团来支撑(展示罗马军团在战场中的卓越表现,视频资料《角斗士》片断),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罗马的军队不断进行军事行动,由此而逐渐建立起庞大的帝国。那么如此庞大的国家应该怎样管理呢,这

就需要另一个支柱,即体系完备,法理精深的罗马法。 (打出标题《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罗马法的发展过程。罗马法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并随着奴隶制国家的灭亡而结束,时近千年。 (显示问题:什么是罗马法?)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我们今天主要就是去了解一下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其主要发展过程如下所示:

下面我们将会以这五个步骤为线索感受一下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提到法律当然离不开案件的审理,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一:

罗莫洛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士兵的家人因此把罗莫洛的家人告上了法庭。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是法官,遇到这样的案子你会怎么判? (学生讨论回答) 生1:法官会把财产判给罗莫洛的家人,因为他们都是贵族。

生2:法官应该会根据罗莫洛的遗嘱,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生3:如果按照习惯法,法官会把财产判给罗莫洛的家人;可是法官如果按照《十二铜表法》来判决就会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生4:我觉得,怎么判要看法官个人的意志,如果法官和罗莫洛一样是个仁慈的人,他就会把财产的一半给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师:大家讨论的很好,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时代和条件的不同,案件的审理过程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从这个案例产生的年代来推测,如果这个案件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因为当时只有习惯法,法官会偏袒罗莫洛的家人。没有成文法,这样无形中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1、习惯法

提问:什么是习惯法? (学生回答)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其特点是: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习惯法的存在,就成了平民与贵族矛盾的一个焦点,当时的罗马是怎样来处理这种矛盾的?

2、成文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表上。史称《十二铜表法》。(配合图片)

上面这个案例如果根据《十二铜表法》,法官则会根据《十二铜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罗莫洛一半的财产将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十二铜表法》是一部成文法,同时也是一部典型的公民法。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3、公民法

公民法除了十二铜表法之外还有哪些内容呢?其主要内容包括:(1)十二铜表法;(2)元老院法令(展示视频资料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会议的状况。)(3)元首命令;(4)大法官告示;(5)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习惯法。

为什么要把这些法律内容归于公民法呢?由于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称为“公民法”。 自从公元前3世纪以来,罗马共和国展开了史诗般的开疆拓土的活动,罗马军团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敌,征服了一个又一个民族,从而成为地中海的霸主(flash展示,罗马疆域的扩张)。随着征服地区的扩大,罗马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再来看一则案例。 案例二:

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丽奥帕特拉一见钟情,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取名托勒密·恺撒。当恺撒归国执政之后,克丽奥帕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丽奥帕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生1:法官不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因为他们不是罗马人。 生2:法官应该会给他们罗马籍,因为克里奥佩特拉与恺撒有婚姻关系,而且她的儿子与恺撒也有血缘关系。

生3:法官不会给克里奥佩特拉罗马籍,因为她是埃及人,是被罗马征服的地区,但是应该会考虑给她儿子罗马籍。因为他也是恺撒的儿子。 那你认为这种现象合理吗?应该怎么解决呢? 师: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问题的产生,大家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根据罗马公民法来看,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只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所以法官应该不会判给克里奥帕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可是,随着罗马征服地区的扩大,公民法的狭隘性越来越显露,尽管这个案例是一个个案,但是我们也应该能够想象得到类似这样的现象在当时肯定不止恺撒这一例,而且,这样的纠纷肯定也会在其它方面,尤其是经济领域中有所体现。这样“公民法”就逐渐演变成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4、万民法

结合罗马的历史变化,分析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万民法的主要内容:其适用范围是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万民法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由于罗马的版图不断扩大,很多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势必会出现新的矛盾,尤其是被征服者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不受公民法保护,引起了社会动荡; (2)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不断发展,在经济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原来的公民法已经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3)对外战争的胜利,使罗马获得了大量奴隶,由此奴隶制在罗马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奴隶主的私人利益,就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以稳定统治,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到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原先的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5、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世纪末至4世纪初,法学家编纂了一系列法典。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其中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四个法典。《民法大全》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根据材料分析《民法大全》的核心思想: 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 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 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

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 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他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起 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未成年人也不得参与公务。

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 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 ——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民法大全选译》

从这段节选资料中可以看出该法典中蕴涵着罗马法的一些自然法思想,其实自然法并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如理性、证据、公正、平等、思想自由等。(打出“自然法之父:西塞罗”的图片资料和他的思想) 《民法大全》中蕴涵的这些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领略罗马法的博大精深,如对证据、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约精神的肯定。) 请大家阅读下面的资料,分析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共有3编2281条。

第一编是人法,是关于个人和亲属的规定,实际上关于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是物法,规定了各种财产和所有权及其他物权;第三编是关于取得所有权的各种方法,规定了继承、赠与、遗嘱和夫妻财产制,还规定了债法。 材料二:“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学生讨论回答) 罗马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有: (1)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欧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2)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3)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理论基础

(4)对中国也有一定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原则。

(请学生思考讨论)

罗马法的影响为什么如此深远? (1)罗马法在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2) 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最强盛的时候地跨三洲,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判无效。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罗马法的影响。

(3)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4)罗马法的发达是罗马统治者重视法学、尊重法学家的结果。

6、罗马法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影响:(维系帝国)罗马法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了经济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泽被后世)

(1)是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2)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3)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4)为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局限性: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而且对妇女也存在着歧视。 小结:我们看到古罗马的法律对维系当时的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深邃的法理精神和理性的思想光辉也深深的影响到了今天。 。

【探究性课题举要】

 与课本 “资料回放”中屋大维的顾问发出的感叹之事相比,大约1700年以后的中国出现 了“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人口最多时达到三亿,国土总面积大约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中国的皇帝却没发出类似的感慨呢?  古罗马的法律同中国古代律法的比较  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探讨及其对今天的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启示 „„ 起源 发展

主要内 容

影响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及其作用 罗马习惯法的存在 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民法大全》的编纂 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

按形式划分:习惯法和成文法 按结构划分:公民法和万民法 维系帝国 泽被后世

第6篇:高一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5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教 案

(一)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维系罗马国家的统治所起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习惯法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

②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③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

①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日益激烈。 ②标志: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 ③特点

a.内容相当广泛。 b.条文比较清晰。

c.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④意义: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作伪证的,投于塔尔佩欧岩下摔死)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主要是哪一社会阶层强烈要求的结果:平民。 【易错点】在成文法出现之前,罗马法律的主要缺陷是:贵族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实质上指:贵族不能随意解释习惯法,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易错点】《十二铜表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早期适用范围: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易错点】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仅仅指原来罗马境内的所有公民。

【易错点】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它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

【易错点】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在原始法律产生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习惯——习惯法——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发展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然后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起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①背景

a.罗马在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

特别是被征服者,由于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统治者表现出强烈不满。

b.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②表现:3世纪,制定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 【易错点】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总结】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奴隶作为被统治阶级是不可能享受这些民主的。因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公民法是特权等级人的法律,万民法是普通公民的法律。

例题:下列属于公民法调解范围的是( A ) A。罗马公民之间 B。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 C。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 D。罗马公民与奴隶之间

例题: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D ) A.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 B。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完善

①标志: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②意义: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易错点】为统治日益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重视法律的制定。

【易错点】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罗马的不断扩张。 【易错点】对罗马法的系统化和法典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主要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欧洲古代史上,对法律制度建设贡献最大的人物是:查士丁尼。

【易错点】广义的罗马法的含义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话的全部罗马法律。

【总结】《十二铜表法》和《民法大全》分别是罗马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总结】罗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总结】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例题:从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问世到《民法大全》的编成,其间约经过了多少年( A ) A.1000年 B。约600年 C。约800年 D。约700年 三.维系统治 影响后世 1.维系统治/现实作用

①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②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③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

④特别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记忆方法:帝国支柱,矛盾利益。

【易错点】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古代罗马法对罗马帝国来说最重要的作用是: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 【易错点】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维系和巩固帝国的统治。 2.影响后世/深远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

①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②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虑,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记忆方法:法律资阶。

【易错点】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并且,它的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易错点】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指的是:罗马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易错点】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易错点】雅典由贵族制走向共和制,而罗马却由共和制走向帝制,造成这种阶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易错点】古罗马与古希腊相比,在政治制度上的最大贡献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例题: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是( D )

A.维护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妇女的权益得到一定的保护 C。在亚非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 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例题:在政治文明方面,古代罗马留给人类最大的遗产是( C ) A.自由 B。民主 C。法治 D。集权 例题: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B )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问题】正确理解万民法对公民法的发展 1.原因

①在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中,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

②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

③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万民法体系。 2.发展

①在适用范围上,打破了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 ②在适应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

③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颂程序等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

【问题】史学界普遍认为,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最主要财富。什么是罗马法?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探究要点:罗马法,是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所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大致经过了如下发展历程:

1.罗马法起源于著名的《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49年),此后,取得了很大发展。 2.狄奥西一世皇帝于438年将帝国的法律汇编成《狄奥多西法典》。这部汇编只是把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之后的历任皇帝所签署的宪令进行了汇集。

3.一个世纪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大部分罗马法进行了重新整理汇总,编纂成一部由四部分构成的《民法大全》(又译作“国法大全”)。该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4.罗马法是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著名的《拿破仑法典》就起源于罗马法。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大量借鉴《拿破仑法典》而与罗马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问题】分析罗马法的内容和评价等 1.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①罗马法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自主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诉讼权,充分保护个人权利。它还制约或消除家长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婚姻中妇女地位得到相应的保障。

②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不可侵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③罗马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平等、正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2.罗马法的特点: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一个系统的法律体系;内容涉及范围广,但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核心内容;渗透了自然法思想。

3.罗马法的实质:不管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是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4.罗马法的评价

①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后世。它以法律形式确保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并为近人法律的创制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②罗马法也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并不能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问题】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它不仅是当时人们的行为规范,对近代社会也有着深刻影响。罗马法对近代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1.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2.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3.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第7篇:丁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丁氏

历史来源:

「豆源出:

一、出自姜姓。以谥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姜太公望受封于齐。其子伎,死后谥号为丁公。其后遂以侗为氏。

二、据《三国志孙匡传注》云:三国吴时,孙权因其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三、出自西域回族姓。伊斯兰教穆斯林本无姓氏。元朝末年,有人名丁鹤年,其曾祖名阿考丁,祖父名苦思丁,父名职马禄丁,从兄名吉雅谟叮其后汉化,遂以丁为氏。

家族名人:

丁密

东汉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顺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坟边筑屋守三年,相传有双凫(野鸭)飞抵屋旁小池,见人而驯伏,时人以为是其孝行所感应。

丁令威

西汉辽东人,传说曾学道于灵虚山,后化作仙鹤归辽东,停在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仙鹤徘徊于空中,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冲天直上而去。

丁复

汉初人,随高祖刘邦举兵于薛,后助高祖平定三秦,破项羽将龙且于彭城,官大司马,封阳都侯。

丁允元

南宋常州人,字叔中,淳熙(公元1174-1189年)间任少卿,后因忠谏贬官潮州太守,拨田租兴学养士,筑桥利民,百姓名宦祠祀之。

丁兰

东汉河内郡人,少年母逝,用木头雕母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邻居张叔,酒醉骂木像,用手杖击像头。丁兰怒而打张叔,被捕。传说告别木像时,像为他落泪。

第8篇:高一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神话传说与重要的考古发现。 理解:

(1)、农业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考古发掘与早期历史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中华农耕文明产生的时间,概况 (2)、通过老师导读、分析,理解农耕出现对人类历史的意义。 (3)、通过对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的分析,认识其与客观历史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神话传说,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认识地理环境对农耕文明的影响,原始农耕对中华文明影响。

(3)、通过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中心,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农耕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关系 难点:史前考古发掘与中华文明起源关系。

三、知识结构

(一)、原始农耕: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

2、生产工具:新石器

3、生产: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4、生活: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5、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力的格局。(南稻北粟,黍稷大豆)

6、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社会组织:原始社会阶段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8、意义:

(1)、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 (4)、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5)、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神话传说: (1)内容

A、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B、炎帝、黄帝的传说 (2)、意义:

A、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B、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 C、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2、考古发掘 (1)、内容

A、出土了很多精制或成套的玉器 B、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C、发掘了很多古城、祭坛遗址 (2)、意义:

A、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时的许多具体情境。

B、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核心。

四、教学方法:传授+讨论

五、教学过程 导入:

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是怎样从古猿演变而来的?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早期先民们的生存方式是什么?

师:诞生在数百万年之前的原始人类对自己的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如“生存”、“种的延续”、“死亡”等等,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任由其自然发展。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处于一种野蛮状态。

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缓慢地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待到人类文化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飞跃。在地球的某一些地区的某些人群开始步入“文明社会”。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木器,骨器和蚌器等,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当青铜器和铁器发明以后,表明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史的门槛了。原始农耕的出现(也叫做农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原始农耕的出现在何时呢?

(一)、原始农耕 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并思考如下问题: 原始农耕出现在何时? 中国的原始农耕有何特点?典型遗址是什么?

1、出现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

2、生产工具:新石器

3、生产: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共同耕作,平均分配

4、生活: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问题:定居是怎样出现的?定居出现对人类历史何影响? 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后,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定的定居生活。影响:定居生活有力于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定居生活有利于人类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定居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产生与发展。

5、特点: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南稻北粟,黍稷大豆) 粟(su)——小米。

黍(shu)——比小米大,有黏性,多做年糕类。 稷(ji)——百谷之长,谷神。

6、典型代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7、社会组织:原始社会阶段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8、意义:

问题:原始农耕的出现对人类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农业革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决定性变化,率先掌握先进技术的部族将自己的“势力范围”逐步扩大,文明的要素逐渐形成;促进了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类由迁居生活逐渐转变为定居生活;加快了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关系。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归纳如下:

(1)、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 (2)、加快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活动趋于安定,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农耕聚落 (4)、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5)、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问题:观察姜寨遗址复原图,请学生描述姜寨遗址先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结合小字,加深对早期原始农耕状况的认识。) 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先民活动的历史?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问题:文明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很多,源自近代欧洲,最初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和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这一类词意思相似。后来文明含义逐渐由指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社会意义,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后来与“文化”一词对应,多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1、神话传说: (1)内容

A、盘古氏、有巢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 B、炎帝、黄帝的传说 (2)、意义:

A、是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B、反映先民创世的大致历程 C、反映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

问题:早期的文明为什么多以神话传说为主要形式?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

区别:传说是口头叙事,由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有关的故事组成。范围比较广,故事形式也比较多样,可以是人物传奇,奇闻逸事,而且是民间流传的,通常以一定的现实事实为基础而加工创造的。神话故事只能是关于神的,带有超自然色彩。很多神话也属于民间传说,但民间传说不一定都是神话。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从中都可以折射出早期历史的影子,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 问题:从神话传说中,可以透视到怎样的时代特征呢?

是一个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一方面生气勃勃,充满着发明创造;另一方面社会剧烈动荡,冲突不断,英雄辈出,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

2、考古发掘 (1)、内容

A、出土了很多精制或成套的玉器 B、墓地和随葬品差别明显 C、发掘了很多古城、祭坛遗址 (2)、意义:

A、初步理清了中华文明起源时的许多具体情境。

B、表明中华大地文明起源是多元的,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核心。

问题:观察P4地图,阅读教材,思考: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获得新石器时代后期怎样的历史状况?有何历史价值。

从墓葬的差异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原始平等关系已经破坏,等级制度已经存在。

从古城、祭坛遗址以及成套的玉质礼器的出土,说明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具有国家特征的社会组织已经出现。墓葬、礼器和祭坛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原始宗教。

从考古遗址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中可以窥视到中华文明远古时期的一些历史现象。但是只有物,没有人,难以揭示丰富的人类活动。

六、小结(讨论问题) 练习与测评P5

1、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的性质。农业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生产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影响: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农业哲学,农业科学技术,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等,都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补充)

材料一: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杜甫《槐叶冷淘》

材料二:何休注曰:“礼祭天子九鼎,诸侯

七、大夫

五、元士三也。”——《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三: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左传·宣公三年》 (1)从上述材料看,鼎在中国古代有哪些功能?

鼎本为炊食器,但作为用于礼典和祭祀等重要活动的礼器,鼎又是王室和贵族身份和政治地位的标识。鼎从夏迁于商,又从商迁于周,说明鼎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它具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等功能。

(2)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象征,举出与鼎有关的成语。 问鼎中原、一言九鼎、革故鼎新、钟鸣鼎食,等等。

3、为什么上古时代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保存下来?除了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够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

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像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传说: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在文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 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 探索与争鸣P5

1、以上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它对我们认识祖国的历史有何帮助?

基本符合历史史实。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早期文明的特征和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业、采集与渔猎并存,一方面反映了早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还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需要采集和渔猎来补充食物,另一方也反映先民生活还受到自然环境和传统的习惯的影响。

2、从教材提到的神话传说中,大家能寻找到哪些历史的影子?(补充) 提示:

(1)、盘古的传说提出了宇宙起源和人类起源问题,超出了人们认知的水平和范围,只能是一些神话式的猜想。女娲的传说,以兄妹为妻,和大洪水等,已经包涵着对远古史实的模糊记忆。

(2)、有巢氏传说中巢居的发明者。据说他教民构木为巢,居于树上,以避野兽侵袭。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巢居的情况。

(3)、燧人氏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第一个人工取火发明者。相传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民以熟食,从而减少了疾病。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古人从使用自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4)、伏羲氏传说中人类始祖。相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生育了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以进行渔猎和畜牧。又传他始创八卦。

(5)、神农氏远古传说时代部落首领,反映的是一个已经发明快乐了农耕的时代。据传后期他发明了农业,制作耒、耒吕,教民耕稼;又遍尝百草,发现药材,以医民疾。又发明治陶术,初制衣裳,对远古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炎帝为其后裔。一说炎帝即是神农。 (6)、炎帝上古传说时代部落首领。传说与黄帝是兄弟,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向东发展。相传他侵陵诸侯,黄帝与之伐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三战,黄帝得胜,遂与黄帝结为联盟。此时蚩尤人生乱,黄帝与他联合大败蚩尤于涿鹿,蚩尤被杀。后世将炎、黄并称,是华夏族之祖。

(7)、黄帝中国古史传说中的华夏族始祖,一般将共列为五帝之首。《史记五帝本纪》谓其姓公孙,名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相传曾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经三次大战而使炎帝归服。蚩尤作乱时,黄帝向各个诸侯征集军队,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擒杀蚩尤。相传曾到各地巡视,“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常归之其名下,穿井,服牛乘马,制作杵臼、弓矢、舟船等生产技术,以及制作衣裳、旃冕、扉履等皆为其发明,作甲子干支、占日月、算数、造律历、制笙竽、造医药、创文字等,均是黄帝之功。他可能是上古时期黄帝族的杰出首领,对中国上古历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何谓礼器?试列举中国可以充当礼器的物品。(补充)

礼器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礼器可由玉、青铜、木等制成,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又称彝器。玉器礼器的种类有璧、琮、圭、璋等。青铜器礼器数量更多,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也有将乐器和礼器并列的)。食器包括鼎、簋等,酒器包括爵、尊、壶等,水器包括盘、匜等,乐器有钟、铙等。秦汉以后,青铜礼器的使用逐渐减少。

4、什么是中国的玉文化?(补充)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杨伯达说,古代玉器应该是石器的一部分,它最早是做为工具来使用。由于其美观并具有人们无法解释的神奇特性,被做为祭神、通神以沟通上天的神物。玉作为神物至少出现于距今8000年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西部的朝阳、阜新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邻近地区以及江浙一带,陆续发现和辨认出几千件属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玉器,这些玉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黎明时期的哲学观念。辽宁师范大学文博系教授田广林说,玉龙在红山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统一的宗教神权的出现,意味着当时社会上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管理形态,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炜认为,随着社会组织的分化,玉器做为礼器,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牛河梁积石冢、凌家滩、薛家岗以及良渚文化的贵族墓葬中,玉器是最重要甚至唯一的礼器。而此后的玉玺、玉带、玉佩更是成为皇权及官员等级的标志。玉器不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还体现着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杨伯达说,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比德于玉”的思想,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道德化,玉德观念逐步流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说,现今凡在字典上能够找到的带“玉”字的成语几乎全是褒义词,比如“化干戈为玉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不琢不成器”等等。这种将玉器作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500多个字、词、成语与玉字有关。古代玉器与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十分肯定地说,玉器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它使中华文明得以传承数千年。

5、文明与文化的区别有哪些?(补充)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贬官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 、“服饰文明”和“贬官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文明或文化是可分的,不是有机的整体。文化或文明是后天习得的,并且是逐步习得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和规律,每一种文化都不属于生物的范畴,与个人无关。

6、用图指南:如何解释“良渚玉琮”P4?(补充)

为南京博物院藏良渚玉琮,高7.2厘米,上端宽8.5厘米,下端宽8.3厘米;呈乳白色,柱体筒形,外方内圆,内为圆孔对钻,采用透闪石软玉雕琢而成。四面由1.5厘米宽的直槽分为左右两块,由0.3厘米的横槽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上下两节各饰造型不同的面纹,且相邻两个侧面的半面纹构成一个完整的面纹;上下面纹由圆眼阔嘴构成,下节面纹由宽鼻、宽嘴、圆眼构成,在眼睑、嘴、鼻的四周饰以由匀称细密的云纹、弧线、横竖短条直线组成的云带。面纹刻画精细得令人惊叹,最细的仅为0.7丝米,内眼圈直径只有2毫米,纹宽一般为0.2-0.9毫米。只有借助放大镜才能清晰可辨,足以反映良渚时期精湛的琢玉水平。良渚玉琮的用途学术界也众说纷纭,有“男性祖先说”、“地母女阴说”、“图腾柱说”、“礼地说”等,但一般认为玉琮与宗教祭祀、财富权力有关。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方象征着地,圆象征着天,琮具有方圆,正是象征天地的贯穿。在当时,每当丰收或祭日时,就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良渚先民就用它来与天地神灵沟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战国《周礼》书中曾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法。东汉郑玄注“璧圆像天,琮八方像地”。良渚时期的玉琮是否与祭地有关尚在探讨中,看法也不一致。

第9篇:五一劳动节的历史起源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

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南非(来源:好范文 http:///)。事件起因是,1880年美国工人游行集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1884年,联邦贸易组织通过了一项解决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1886年5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8小时工作制,但此后,工人们仍然被强迫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这使得该项立法明有实亡,而各地的联邦首脑对此却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态度,于是一场为争取8小时工作的罢工开始了。

1886年4月,25万工人参加了五一劳动节游行示威活动。此项活动由非政府国际工人联合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对这次活动愈来愈表现出的革命性感到恐惧,当地商界首脑要求增加警察和军队的数量。芝加哥商业俱乐部购卖了美元的枪支用于警戒对付这次罢工,5月1日这次游行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的支持,5月3日,警察开始向罢工的人群开火,打死打伤四人,一些非政府人士号召第二天在haymarket广场集会抗议政府的暴力镇压,这场集会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什么事件,但在最后一位讲演者登上讲台时,天下起了雨,广场上只剩下几百人,180名警察进入广场疏散人群,这时一颗炸弹飞向警察中间,炸死一名,炸伤七名警察,警察立即向人群开火,打死一名打伤多名群众。

由于无法断定是谁扔的炸弹,这个事件成了攻击劳动节游行活动的把柄,警察查抄怀疑对象的家和办公室,有数百人在未指控下被逮捕,尤其是那些此次活动的领导者被袭击,8名芝加哥活动的积极倡导者被指控涉嫌广场炸弹事件和企图谋反,法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开庭审判,判决其中4人于1887年11月11日绞刑。(另一名自杀于狱中,其它三名直到1893年才被释放)。

这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五一劳动节的历史起源

上一篇:班组长安全管理要点下一篇:百度竞价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