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2022-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

【摘要】 高校文化以一种宏观的人文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科学定位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合理构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使高校文化在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文化 建设

一、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指的是高等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人文氛围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高校文化是常新的,又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它能够唤起青年一代心灵,激发青年大学生激情,有效培育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高校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高校文化以一种宏观的人文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言行,健康的高校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素质教育与高校文化的关系,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培育高层次、有时代特色的优秀高校文化,提高素质教育的效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建设先进的高校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的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结合在校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合理定位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科学构建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有效凝聚师生共识,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对高校文化建设现状的反思

当前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需求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过去按照产业、行业、产品生产等来设置专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曾为满足快出人才、出专门人才的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有碍于教育科学和文化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也局限了高校文化层次的深度。新时期高等学校必须在办学模式、教育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通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整体文化素养,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环境,强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各项活动,建设高品位和高格调的高校文化,使高校文化在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误区。第一,对高校文化建设所涵盖的内容,表现形态和作用、功能以及学校文化建设实施者等方面存在片面理解。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搞文体活动或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体的校园课外活动,把文化建设工作的承担者简单归为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几个部门,忽视了文化建设的全面性。第二,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校教职工的主导作用。学生虽然是高校文化的主体,但从文化的教育作用来看,高校文化要保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重要。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参与热情,全员育人,把健康文化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去。第三,重视组织文化活动,轻视文化理论研究。对大学文化发展的规律缺乏深入的认识,文化建设整体层次偏低,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第四,高校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高校在校园文化设施的软件如高校文化的研究不够,专职人员的配备不足,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高校文化的综合功能。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要素内容

1.物质文化建设

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的建筑、规划、环境以及学校名称、标志等硬件建设。校园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一草一木总关情”,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好坏优劣对广大师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的校园规划要科学合理、富有文化气息,如教学区、生活区、休闲活动区相对独立,尽量多的设计一些假山、水面,多层次的绿化,较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生活情操。校园建筑也能展示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功能,如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代表学校办学历史和承载学校办学传统的教学设施。

校园设计既要注重整体,又要讲究细节。如校园的整洁卫生,学生食堂、教室、图书馆等的内部布置,教室、实验室、宿舍的整洁亮丽,校园内雕塑、宣传橱窗、标语牌等文化场景的设置、制作,要营造出一种既诗意盎然的世界,处处展现出一种浓郁的、高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教育家刘佛年曾说过:“一个学校走进去到处有绿化、到处表现出一种文化的氛围,分明的空气使人感到要努力学习。” 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校园一切的物质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与我们造就的文化氛围相协调的文化设施。此外还要重视学校名称的界定和学校标志(指校徽、校旗、校歌、校服等体现学校特色的显性标记)的设计、制作。

2.组织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的组织文化主要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杰出人物、礼仪活动以及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校纪校规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制度与实践,以及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命令的严肃性。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管理风格、目标追求都需要制度加以保证,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背后,往往又可以找出一个学校的文化风格。高校文化对师生员工的导向和制约作用,主要也是通过制度和行为规范来体现的,因此高校在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力求科学合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学校的杰出人物是一个学校价值观的人格化,是校园强有力的文化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类型有:一是学校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往往代表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二是学校的历届领导,他们是校园群体意志的体现者和执行者,也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着,设计和组织了学校的文化传承;三是校园中的先进典型,他们是校园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体现者,高校文化中的抽象因素在他们身上得意形象化。学校要通过杰出人物的塑造和挖掘,使高校文化人格化,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学校的各种礼仪活动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中的礼仪反映了学校中各种交往关系的方式和规范,包括人们平常说的礼貌、礼节、仪表、仪式和礼俗。仪式是一种文化形态,校园中庄严的仪式如新生开学典礼、毕业生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能有效激发人们热爱和责任等多种崇高的情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还可以增强学校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学校各方面的发展。

高校中所特有的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活跃的因子,它通过各种学术的、文体的活动和社会实践一方面体现高校文化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传播、丰富了高校文化的内涵,发挥了巨大的文化育人功能。

3.精神文化建设

高校的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理念、价值观念、办学传统、人际关系以及特定的人文氛围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层面,对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学校的办学方针决定了高校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高校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办学理念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它包括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育人目标、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等。办学传统既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又集中承载了高校文化发展的历程,对办学传统的归纳、总结和继承、发扬可以极大的促进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如校训就是一个学校办学方针、理念、传统的集中体现,它可以迅速成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的共同的行为指南,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之而奋斗。

校园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形成一种社会心理气氛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即人们相互信任理解、相互关心和爱护会令人心情愉快、乐观开朗,个人的智力体力的潜力就会受到激发,开展各种活动的效率高,形成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健康科学浓郁的人文氛围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属于校园环境文化的范畴,更应是高校文化精神层次的构件,校园中人文氛围的活跃乃至浓郁,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对新时期大学高校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中的人文氛围理当进入建构和创新中的新时期高校文化的核心层次。

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要更加重视和全面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以“文化育人”,为又好又快的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WWW.STUSTAR.COM星网时评 2006.5.15日,作者:湖南师大陈晓菁《细谈高校文化建设与学风建设》

2)《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第12卷第4期2004.04.12日,作者: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意茹《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3)《山东农业教育》2006年第1期2006.01.13日,作者:山东农大刘志伟 黄 伟《全方位加强高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

4)HTTP://WWW.FRFBS.COM东南文化知识艺术网.文化沙龙2006.8.15日,作者:佚名《关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5)《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出版社1999.1月出版,主编:刘海藩 刘潮,书号:ISBN-80028-535-9/G.172

作者:张 军

第2篇:论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摘 要]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新时期新形势下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重新定位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并结合当前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师德建设 目标定位 机制

[

所谓师德,就是指为师之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关系和所有教育活动的总和。[1]师德建设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应该始终把德教放在首要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建设问题既是“个人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言其为个人问题是因为师德不仅体现了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还反映了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言其为社会问题是因为师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社会阶段的价值取向。同时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师德建设必然关乎千百万大学生的未来命运,关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教育兴衰的关键就在于师德建设。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侵袭,部分高校教师思想腐坏,道德失范,所以加强师德建设便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定位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一)立德树人,存仁爱之心

教师首要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是心存仁爱、教书育人,即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该如何做人。而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标的前提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德行操守,在立身行事上起到榜样作用,这样才能做到潜移默化。关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起点,是师德建设的理想目标。我国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不热爱教育的教师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一个不关爱学生的教师也不配做一名教师。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热爱教育,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师德最集中的体现;关爱学生是搞好教育的基础,是师德最具体的表现。[2]

(二)淡泊名利,存公正之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腐朽思想侵蚀了部分教师的头脑,他们过于看重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难以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不少教师因此而失去了作为教师最起码的道德和尊严,严重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因此,教师只有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清正廉洁,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自觉地接受教育;教师只有淡泊名利,秉持公平正义,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权威,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三)以生为本,存宽厚之心

“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师德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广大教师要始终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当成工作的第一要务。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师生之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层出不穷,如2008年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的“杨帆门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扪心自问,为何本来应该“亲如父子”的师生关系会变得如此冷漠,这不得不让人深思。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无论是在课堂内外,都应该言行谨慎,时刻作出表率,避免与学生发生矛盾;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业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怀有一颗宽厚仁慈的心,循循善诱,主动和学生做朋友,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建设和谐教育。

(四)严谨笃学,存敬业之心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但有些教师仅仅将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自身谋生的手段,对教书育人缺乏积极热情的态度,没有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课堂教学敷衍了事,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能做到正确的解答和引导,更有甚者,很多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不安于本职工作,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学术科研上不够严谨,学术腐败与造假现象严重。高校在师德建设中,应时刻告诫广大教师要严谨治学、爱岗敬业,坚决抵制在岗不爱岗的心态,怀着敬业之心,正确对待人民的教育事业。

(五)勇于创新,存进取之心

这是一个高等教育竞争尤为激烈的时代,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国内各高等院校之间对生源与教育质量的竞争,也表现为国内与世界各国之间高等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的竞争。当今世界各国都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未来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主要手段。可以说国家之强弱取决于人才,人才之优劣取决于教育,教育之兴衰取决于教师。高校教师要在继承传统师德精华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高校教师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勇于创新,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水平,不断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二、将纯洁性教育纳入高校师德建设

(一)将纯洁性教育纳入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纯洁性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开展的一次提高党的战斗力、加强作风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活动。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 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党员教师已经成为主体,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在广大党员教师中开展纯洁性教育活动,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和迫切需要,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实现教师服务教育,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纯洁性教育活动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内在联系,将纯洁性教育纳入高校师德建设内容,就是要纯化教师的心灵,使之永远保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将纯洁性教育纳入高校师德建设的可行性

纯洁性教育与高校师德建设存在区别,比如从参与主体上看,纯洁性教育主要是在党员教师中开展,而师德建设是针对全体教师;从内容上看,纯洁性教育主要是针对党员教师中出现的不良思想而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以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内容,而师德建设是我国传统师德修养在新时期的发展,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水平为主要内容。同时,二者也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首先,在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加入党组织的教师人数过半,因此无论是开展纯洁性教育还是进行师德建设,在主体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性,目前各高校党组织正在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有关精神,在党员教师队伍中开展纯洁性教育活动。其次,纯洁性教育与师德建设都是当前中国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不同领域的反应,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最后,高校进行纯洁性教育活动与师德建设在主旨、评判标准、政策方面都有显著的一致性,其目的都是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都需要通过宣传、引导、示范等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教师队伍中开展纯洁性教育是新时期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因而将这一活动纳入师德建设是重要的也是可行的,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三、建立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岗位设置,加强师德建设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2006年原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号)。目前各高校岗位设置工作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以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在制定岗位设置具体实施办法时,应将师德标准纳入岗位职责;在制定具体职责时,应该明确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置于岗位职责首位;在制定具体条件时,应将师德评价优劣作为是否聘任的条件;在制定考核办法时,应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二)健全规范立法,创造制度环境

各高校应该针对师德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使师德建设有章可循,目前已有不少高校制定了关于师德建设的规范办法,比如2001年天津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制定了《天津大学师德(干部、后勤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天津大学师德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将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汇编成《北京化工大学师德建设手册》,这表明高校已经开始注重师德建设制度规范的建设。但各高校制定的有关规范制度还流于表面,过于粗糙,执行力度欠缺,而且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立法,为了强化师德建设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教育法律规范,提高师德建设的权威性。各高校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化,明确师德建设的具体目标,建立具体的师德评价体系,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

(三)强化监督机制,实现外部制约

当教师无法自我约束职业行为时,就需要外部监督机制的制约,师德问题之所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高校师德建设中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1.学校可成立教师师德评价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学校纪检部门、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组成,委员会设立投诉电话并实行接待日制度,定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2.把学生评教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广大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监督评价作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最直观的评价,可通过发放师德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信息,作为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参考;3.落实惩罚措施,对于发现师德方面存在问题的教师要给予批评警告,对于违背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要给予惩处,对于那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要坚决调离教师岗位或辞退,只有这样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实效。

(四)建立激励机制,彰显人文关怀

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渴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种心理需要正是学校加强师德建设强大的内在动力。[3]高校应该努力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和谐优质的文化环境,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应该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高校一方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待遇,除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之外,更应彰显人文关怀,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激发他们的归属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将他们的个人成长与成就同实现学校发展总体目标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兼容并包、自由和谐”的学术氛围。高校要在营造和谐宽松的政策体制环境之外,注重创造兼容并包、相互尊重的和谐氛围,以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空间,使广大教师得以充分张扬个性,以更鲜明的姿态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振保.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83-84.

[2] 梁华.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与方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58-59.

[3] 汤晓,罗溢杰.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54-56.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郭号林

第3篇:论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石,它关系着高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因而,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人们对教师的普遍期待。从中也可以看出,师德并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品德问题,它应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它体现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师德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但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祖国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努力拥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及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如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职业情感淡漠,学术作风浮躁,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要把师德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把师德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落实于新时期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其次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牢固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爱国主义观念,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工作目标及学校长远发展规划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培养。尤其对于新到岗工作的青年教师,要为其配备作风优良、治学严谨、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业务培训之中。第三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师德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根本任务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着重点是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所以,师德建设必须以人为本。第四是要建立师德奖惩机制。对师德优秀的教师学校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增强其荣誉感;同时,对违反师德要求的人和事进行通报、批评,从而对师德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此外,高校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二、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任何职业和岗位都有其独特性和内部规律,教学工作更是如此。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各高校间竞争压力加重,加之受各院校争上硕士、博士点等功利心理的影响,使得各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追求高学历现象,教师的教学工作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不能深入地研究教学规律,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高等学校是普通的教育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然而,身为高校教师,如果不能系统地掌握教育教学理论,不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及规律,那么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将无从谈起。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重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努力培养一批在教学岗位上任劳任怨、勤恳教书的教学名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把提高教师教学学术水平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呢?首先,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如高水平的教学讲座、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班、教学经验交流研讨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等,营造良好的重视教育教学的氛围。其次,加强高校管理者的政策导向作用,如制定教学岗位优惠政策,调整教学课时酬金发放办法,在教师职称评审和年终考核工作中强调教学工作的地位,把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增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严把教师入口关,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对于高校来说,既要有计划地补充教师的数量,更要注意引进教师的质量问题。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选留和引进掌握一定教育理论、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毕业研究生,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的去向大致有三种:一是留在高校做教师,二是到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三是到企业中去。由此可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训其教学技能,为高校准备优质师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人事部门在引进教师工作中,要严把教师进校关,保证教师的基本质量,不仅要强调学历层次,也要注意对道德水平、合作精神及心理素养方面的考察。

同时,要加大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力度,对于高职称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紧缺专业人才,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保证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比例合理;要重点引进名校或名导师的高水平的青年博士研究生,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注重引进来自不同地域和高校的人员,以利于各学科教师整体知识结构的优化。

四、适应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属于人事工作,是对人而不是对物的工作。然而,领导者们经常以对物的方法来与人打交道,把人当成物,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理解人,理解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师资管理部门由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才资源开发,由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转向教师资源的开发、保障和利用。教师管理的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所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应是人性化的管理,应坚持对话、民主、平等、服务的原则。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动态的有生命的过程,是以学校管理资源中的人为主体来具体把握的。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教师为中心,把满足教师的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使高校师资队伍管理达到最优化。

五、制订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规划,保障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首先,要树立以教学为主的师资队伍培养观念。高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高校师资队伍培养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各高校师资队伍管理部门,要从全面了解教学、促进教学发展的角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其次,要树立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培养观念。长期以来,各高校在师资队伍培养上,一直存在着以在职培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以本地培养为主、外地培养为辅的培养方式和管理理念。高校领导者和师资队伍管理者,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以开放的观念,为教师尤其是青年骨干教师多提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机会,多提供去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的机会。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前沿学科知识,获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向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为适应新时期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各高校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牛维麟. 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0).

[2]杨超. 以人为本: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则[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

[3]吴学婷. 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8(8).

[4]肖宇. 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

作者:张 红

第4篇:刍论新时期高校工会协调能力的建设

延边大学 梁兆成 初玉刚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高校教职工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民主愿望越来越强,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工会作为党的桥梁和纽带,搞好教职工关系协调成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务,强化高校工会协调能力建设是当务之急。要提高工会对教职工关系协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会干部素质培养,提高工会的协调能力和水平,通过利益协调、态度协调和行为协调,促进高校和谐环境建设,发挥好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工会、教职工关系协调、能力建设

随着高校教学、人事和分配等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涉及国家、学校、教职工三者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围绕利益关系的种种矛盾更加复杂,迫切需要平衡利益、疏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高校工会组织及工会干部只有掌握了协调艺术,才能有针对性地、及时有效地协调各种关系,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促进校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高校工会协调的内涵与意义

高校工会协调,是指工会作为第三方或中间者的身份介入,解决教职工关系问题。高校工会的协调工作,包括校工会与各分工会之间,工会与领导之间,工会与部门之间,工会与教职工之间的协调。高校工会通过协调,使高校教职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谋得高校的长远发展。

1、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实现高校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任何高校都固有其特定的目标而存在。然而,目标是相对过程而言的,高校完成目标的过程就是高校的运行,高校只有通过运行才能实现其特定的目标。比如,只有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过程,才能使高校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等。而高校的运行,又是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在校内必然要涉及领导、有关部门、教职工并发生各类关系。这些关系的环境和谐与否,至关重要,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不仅成为高校运行的制约力量,而且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契机。如果领导、教职工之间的关系配合得不适当、不协调,高校的运行就不能顺利进行或不能进行。只有形成和谐、协调的校园环境,高校才能获得教职工的支持与合作,才能为高校的顺利运行提供良好的现实条件,进而促进和保证高校目标的如期实现。

2、做好工会的协调工作,是强化校风建设,建立和谐校园环境的根本保证

没有搞好高校协调的各种切实努力,和谐的校园环境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只有通过协调,才能使高校领导与教职工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偶合协同,才能使高校领导与教职工增进彼此的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才能防范可能的冲突,相互理解,互补互利。

高校工会要搞好教职工关系的协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好教职工关系特别是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教职工关系的和谐,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校教职工潜能的充分发挥,是高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只有搞好高校教职工关系的协调,才能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才能有利于使领导、有关部门、教职工之间消除内耗,增进团结和增强高校的凝聚力,从而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促进高校的发展。

3、做好工会的协调工作,是提高工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工会是群众组织,应自觉承担起协调教职工关系的责任,发挥沟通领导与教职工关系的作用,也只有工会能够发挥这种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工会不懈努力的协调工作,让广大教职工深切感到工会的努力是为自己维护权益,使广大教职工有话到工会说,有事找工会办,不断提高工会在教职工心中的地位。更要让领导体验到通过工会的努力协调,不断的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决策和事宜主动要求工会参与,实现工会桥梁与纽带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高校工会协调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代会和教代会提案信息不畅 协调机制不畅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也是我国高校教职工民主管理的政治优势。但目前教代会普遍存在的协调机制不健全,教代会提案在解决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力度不足,提案代表与提案答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教代会闭会期间相关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实现等问题。

2、工会干部素质导致组织协调的难度增加

随着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依法治会、依法维权将是工会工作的主要方式,承担起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任,要求工会干部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努力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法律专家、集体谈判专家、职工维权专家。然而,高校工会干部多为“半路出家”,自身素质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或者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工会干部转变观念行动迟缓,转变观念的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二是一些工会干部创新动力不足,习惯于对上负责,接受教职工监督的自觉性不够高。三是一些工会干部提高素质的压力不大,封闭的体内循环使他们借鉴、学习其它行业经验较少。这些问题如不认真加以解决,就无法适应新的形势。

3、与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教职工的协调存在问题

工会作为教职工群众组织,在维护学校大局的同时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由于高校工会是在同级党政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使得工会干部在为教职工争取利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处境,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时也只能从情感方面争取,而教职工首先看的是工会为教职工说话和办事的力度,这难免会影响到协调沟通的效果。

三、加强高校工会协调能力建设的对策

搞好教职工关系协调,首先要提高工会对教职工协调必要性的认识。高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保证自身的正常运转,实际上时时处处都在进行各种关系协调的工作。某一关系不协调,这会出现矛盾,就会影响正常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教职工关系协调的必要性,才能增强工会组织开展教职工关系协调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会教职工关系协调工作的水平。同时,搞好教职工关系协调,还必须提高工会组织对教职工关系协调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和谐的教职工关系环境是实现高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并充分认识和谐的教职工关系环境只能靠搞好教职工关系协调的切实努力来营造。这是工会组织搞好教职工关系协调的首要前提。

要善于通过传播沟通,使工会组织与教职工交流信息,增进了解,听取意见,反映呼声,推动合作,密切关系。只有建立起纵向和横向的通畅的信息传播沟通,才能达到思想上的理解,认识上的共识,情感上的交融,行动上的协调,才能使各种隔阂与误解得以消除。由此,教职工就会被吸引到同心协力实现高校目标的轨道上来。

1、进一步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提高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代会只有自身具备了健全的运行机制,才能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真正正确、有效地行使职权,才能提高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方面要积极、辩证地处理好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的关系。我们既要认真维护行政领导的正确权威,使之真正成为强而有力的决策指挥中心;又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切实将“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又要加强高校工会建设,积极发挥作为教代会工作机构的作用,突出工会在学校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作用,高校工会的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教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更重要的是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成为教职工参政议政、实行民主权利的重要机构。

2、坚持校内外培训制度,提升工会干部职业素质

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工会干部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学习;对专职工会干部应结合他们工作特点进行定期培训;要注意通过交流、校外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丰富工会干部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经常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校对于以上活动要给予政策、时间以及资金 2 上的支持。

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提升工会干部科学文化素质。要想顺利圆满地做好工会各项工作,就必须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工会干部队伍,这就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机制,使每个工会干部都养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工会组织应形成组织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机制。让每位工会干部都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学习懂得一定的文学艺术知识,熟练掌握工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工作中的协调能力。

3、主动做好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教职工间的协调工作 ⑴ 认清各自的利益需求

工会组织应认清学校和教职工的各种需求。只有能较好地满足教职工的各种需求,才能使教职工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并形成向心力、凝聚力。这是高校工会做好教职工关系协调工作的出发点。

⑵ 要把握相互利益的结合点

学校与教职工各有自己的利益需求,己方的需求正是彼方的供给,双方就可以互为利益供需并形成利益的结合点,把握这种相互利益的结合点,学校与教职工才能结成利益的互补关系,推动教职工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

⑶ 调整利益目标,促进互助合作

有了利益的结合点和互补关系,并不一定就能实现良好的合作,把互补的可能变为互助的现实,就需要调整好学校与教职工的利益目标。利益目标是利益的具体化,利益目标能为双方产生持久利益并共同接受,互助合作才能实现。

通过各级工会主动的协调工作,使教职工行动起来,使已经建立互助关系的领导与教职工的合作行为更加密切和巩固,使已经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等不协调的行为得以转化,从而最终完成教职工关系协调的工作和最终达到教职工关系协调的状态。在各项活动中,多发倡议书,经常性地宣传报道先进事迹,树立模范典型,积极落实教代会决议,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上下协调沟通。同时,也要注意由于行为过程引发的新的利益矛盾和态度变化,以便在行为协调中继续进行利益和态度协调,并最终达到行为协调的目的。

总之,高校工会应主动承担起教职工关系的协调工作,做到在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疏导不点火,参与不干预,支持不拆台,帮忙不添乱,加强工会干部素质培养,提高工会的协调能力和水平,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申静涛.充分发挥工会协调职能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5):174-175. [2]马丙丽.德国工会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借鉴及启示.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9(24): 25-29. [3]朱向梅.发挥工会协调监督作用.工友,2008(7):21-22. [4]谢云章、吴泉生.坚持教代会制度,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0-101.

作者简介:

梁兆成,延边大学工会副主席,副教授 初玉刚,延边大学工会办公室主任,讲师

第5篇:论新时期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建设

彭巧胤

(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处四川乐山614000)

【摘要】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问题,有必要建立一支非干部编制的学生组织,参与学校各级学生管理,监督学生奖励、处分过程,组织重大工作的听政会,听取和审议学生干部工作报告。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机制、规范化的组织机制、综合性的考核机制和程序化的培养机制,使得该组织能长期有效的开展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发挥自己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非干部学生组织建设

教育部于2005年3月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规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人文精神,明确学生权利和义务、规范违纪处理程序和依据、取消与法相悖的特殊规定、确立学生权益救济。通过三年的实际运行,笔者发现为确保《规定》更规范、更科学的实施,建立和谐的高校学生管理氛围,有必要在高校成立一支非干部编制的学生组织,参与学校各级学生管理,监督学生奖励、处分过程,组织重大工作的听政会,听取和审议学生干部工作报告等,充分落实以“学生为本,教师重在引导和服务学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一、建立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1、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客体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非常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特别需要平等的交流,他们不仅具有受教育者的身份,而且还享有与教育管理者地位平等的权利。从交费上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更是一个享受教育资源服务的消费者,他们需要高校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他们需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需要在学校各项管理规定拟订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需要监督检查学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这就要求管理者建立一支具有普通学生代表性的队伍,平等的参与到管理中,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情况、调查了解学生普遍问题、民主投票决定重大工作。

2、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在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1作为高校中最广泛的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连接学生与学校的桥梁作用,但是这支队伍更多的担负起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学校管理规定的实施者等角色,加上他们身上赋予了不同级别的干部职务,对于就业、入党都有很大的益处,这就使学生干部的入选动机发生了变化,工作中很难做到以普通同学的利益为出发点。其次,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干部工作也应该透明化、公开化,应受到普通学生的检查和监督,应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到学生会、团委等学生干部组织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三自”作用。因此,成立一支直接由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管理的非学生干部编制的学生组织,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3、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需要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

随着新《规定》的实施,各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权利义务,更明确了学生权益救济机制的申诉程序,强调了学生对处分的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尤其在对学生作出重大处分决定前,需要有这样一支学生组织公开、公平、公正的对其违纪行为进行调查了解,为管理部门的处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进一步确保处理程序的公开化。与此同时,当学校组织大型竞赛活动、各级表彰评比过程时,也需要有这样的学生组织担任评委、监审;当学校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更需要他们通过组织开展听证会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相关部门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二、建立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工作机制

为有效促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乐山师范学院在建立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这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尝试,于2005年成立了学校学生事务委员会,该组织由学校学生处直接管理,下设办公室、调查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其主要职能包括:参与学生奖惩及评比,对学生的奖励和违纪处分提出初步意见;组织重大工作事项的听证会(例如:学校食堂价格变动、外省学生统一订票等);做师生的沟通桥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受灾学生募捐、贫困生调查、学生宿舍管理调查等);对学生会、团委的干部工作进行监督,定期听取审议学生干部的工作报告,协助开展工作,对于一些不能够胜任的学生干部予以教育、批评、撤职等处理。在组织机构设置中要求委员会在组成时要注意各院(系)的均衡,依据各系的总人数,同比例招聘。

1、构建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机制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机制,必须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基本指导思想,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围绕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校学生工作大局,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规范组织机构建设,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2、构建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机制的主要任务

(1)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机制,形成和谐的工作环境

由于高校非干部编制学生组织——学生事务委员会,是校园新建的学生组织,大部分师生并不了解其主要职能,这样就会造成工作开展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和障碍,特别是在监督检查各院(系)学生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参与学生会、团委干部工作情况的时候,就很难得到信任和理解。作为学生事务委员会的直接管理部门学生处,应该指导并协助该组织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海报、展板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向广大师生广泛宣传自身组织机构以及工作职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并参与到委员会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同时,管理部门应赋予该组织一定的行政权利,让他们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他们检查的结果在学生工作考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才能得到院(系)学生工作的支持,得到校学生会、团委的配合。只有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机制,才能有效的形成和谐的高校学生工作环境。

(2)建立规范化的组织机制,实现机构建设长效性

根据学生事务委员会具体的工作职能,学校学生处坚持抓好组织建设,设立了办公室、调查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三个部门,其中,办公室主要负责材料收集整理、会议记录、编制《工作简报》、费用开支、业务培训等工作;调查委员会负责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等工作;仲裁委员会负责对调查问题形成初步意见,上交相关部门汇总处理意见,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表决等工作。其次,委员会坚持召开工作大会,每次工作大会召开前夕,学生处要听取委员会工作报告,明确会议主题,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确保会议圆满成功。三是规范工作评议制度,坚持每学期期末进行成员工作评议,实现委员会民主和监督的良性互动。四是规范业务培训,坚持每月通过邀请专家现场讲座、下发资料学习、专题

讨论等形式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水平,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这些制度和规定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很大程度的实现了机构建设的长效性。

(3)建立针对性的考核机制,调动成员工作积极性

作为非学生干部编制的学生组织,成员不享有学生干部的评优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成员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将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首先,通过建立“工作档案”,记录每位委员在事务委员会的工作表现,直接进入学生学籍档案,由学生主管部门记录的工作档案将为学生毕业提供最有说服力的在校表现;其次,由学校专门设立单项奖励,表彰“优秀调查员”、“优秀工作者”、“优秀协调员”等个人奖,充分调动委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设立“明星委员”的推荐评选,鼓励学生大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各项校园活动,成为校园的明星人物。

(4)建立程序化的培养机制,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加强事务委员会队伍建设,提高这支队伍整体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这是培养和发展委员会工作的重点。严格按照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要求选拔思想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加入队伍。在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其工作能力;通过举办校内专题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加校外参观学习机会,扩宽视野和工作思路,在指导委员会工作中,学生处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自己大胆创新的开展各项工作,把人性化管理思想贯穿于管理工作全过程。

面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问题,建立一支非学生干部编制的学生组织将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宣传机制、规范化的组织机制、综合性的考核机制和程序化的培养机制,使得该组织能长期有效的开展工作,为高校学生工作发挥自己特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薛峰.浅谈高校学生管理新《规定》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J],高教研究,2006

(3):58-59.

[2]马 玮. 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4): 2.

[3]覃世琦. 论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管理[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6):2

[4]庞兰霞. 关于加强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思考[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3):89-90

[5] 陈瑞莉. 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6-78

第6篇:论新时期高校德育体系的构建

(新时期构建高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要求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方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积极探讨构建新的德育体系,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一、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关键。作为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就是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其核心在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其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的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现代德育的价值思想和思维原点。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使德育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

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就是注重个性的人才观。个性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只有承认个性,才有理解和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二、加强师德建设 ,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基石。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师德为先。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师德建设,特别是自02年学校招收普招生以来,师德建设从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入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教师的责任和要求,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表后,学校抓住机遇,加快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且育人是第一重要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的优秀师表风范、模范师爱形象和高超的师识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培育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精心的呵护广大教师的忠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爱心(热爱教学岗位)。学校给教师提供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交流,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定期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达到教师综合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三、 队伍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保证。

德育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人力保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的数量极度不足,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党委统一意见,在普招生进校的第一年,抽调了50余名优秀教师和政工干部,成立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政治思想工作要领和方法。他们活跃在教室、食堂、宿舍,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把爱和关心潜移默化的融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今年,学校为保证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保证学生日常生活有人管,政治思想工作有人做。

四、 制定德育计划,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结构,德育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坚持每个学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德育计划,保证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符合学生的需要。

制定德育计划是将德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热点的变化,主要的教育内容为:校纪校规、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如何认识大学生活,“三心”(爱心、善心、)教育,就业前心理辅导等。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的大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同学。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人们,新学期一开学,由学生总支、学生处组织了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接着,针对04级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四想四对照”活动,促使同学们通过回顾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尽快找出思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活动针对性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德育的计划性,并不影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

五、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对德育的评价,是构件德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德育评价关键是要的确立德育目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把德育的目标定位于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虚的东西多,实的东西少。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德育效果的评价。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据这一德育目标,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量化管理办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表现、思想品德、纪律劳卫、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德育的实效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总之,作为高等学校的校长,要积极投身到德育建设中去,这是时代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完善以师德建设为基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为骨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量化考核进行评价的德育建设体系,建立一支热心、关心学校德育的队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协努力。

第7篇: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收费管理手段创新论文

【摘要】 随着全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办学成本越来越高。在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缴纳的学费作为高校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弥补高校财政投入不足、分担高校教育成本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全国各高校学生欠学费的问题比较普遍,严重的高校欠费额占到了应收学费额的10%~20%。本文就目前高校学生欠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高校收费管理机制创新上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词】 高校收费 管理机制 创新

一、新时期高校收费的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越来越高,由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等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是必须的。国家教育部规定,高校可以按照学生培养成本的25%对学生收取学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收益,受教育者应缴纳学费。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服务,其学费不是高等教育服务的价格,而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成本分担。上学缴纳学费作为高校学生的基本义务,是应该积极履行的。这是对高校办学成本的一种补偿,也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学生缴费情况不好,将会对高校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转带来较大影响,最终利益受损的也必然是高校的学生。

二、目前高校学生的缴费情况不好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国各高校学生欠费情况普遍存在,给高校正常运转带来了较大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分担的理解、认同不够。目前我国舆论界对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和依据的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全面,没有让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这一观念,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和家长缴费不积极,甚至故意拖欠。

2、高校学生收费的软硬件建设不完善,收费标准依据公布宣传不够。目前尚有部分高校还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学生缴费。远程学生缴费仍然是家长—学生—高校的模式,没有实现家长—高校的模式。对于高校的收费标准和依据可能只限于在高校财务处或者是高校网站公布,有的高校甚至不公布。高校部分收费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不强,也造成了部分学生不愿及时缴费。

3、高校对恶意欠费和观望欠费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对贫困欠费的学生帮扶态度不是很积极主动。目前高校欠费学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恶意欠费:这部分高校学生家庭条件并不困难,甚至比较优越,但就是不愿意及时缴费,甚至把家长给的学费拿去当做其他的消费。(2)观望欠费:这部分学费本身愿意缴费,也有能力缴费,但是看见旁边的同学没有缴费也同样可以继续上学,而没有其他什么后果,于是持钱观望,不及时缴费。(3)贫困欠费: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确实困难,只有暂时欠费。对于恶意欠费和观望欠费的学生,许多高校除了说服教育之外,没有采取什么有效的办法,导致这些学生不缴费照样可以和缴了费的学生一样享受同样的教育服务,不承担什么后果。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欠费学生越来越多。对于因贫困欠费的同学许多高校除了履行国家的助学政策以外,没有积极主动地拓展其他的渠道,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

三、解决措施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社会原因、高校原因、家庭原因和学生原因等,本文认为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标本兼治,认真去改善并解决这些问题。

1、国家主流媒体和理论界要加强对社会公众教育成本分担的宣传。让社会理解和接受高等教育是准公共商品,应该遵循“谁收益谁负担”的市场经济原则。也就是说,个人接受高等教育之后,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相对较高的收入,由此又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个人的教育收益又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展民主政治、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国家的竞争能力。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使社会和个人都获得利益,所以其成本理应由受益者共同分担。

2、高校要做好学生收费方面的软硬件建设。

(1)高校应该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物价局等部门的相关规定对学生进行收费。并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媒体对学生和家长公布收费的标准和依据。

(2)改变传统的收费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收费。具体包括利用网络和银行POS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生缴费。高校实现网络收费,就可以实行远程收费,实现家长—高校的缴费模式,从而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拿了家长给的学费,却不缴纳学费,而作其他用途。现在国内各银行都实现了联网,几乎所有的银行发放的银行卡都有银联标志,利用一个银行的POS机就可以实现跨行的刷卡学生缴费。银行POS刷卡是属于消费的性质,目前国内各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对POS刷卡消费都是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的,这样就可以替学生节省一笔不小的手续费。学生只要带一张卡就可以直接到高校财务处缴费而不用到银行去取钱,节省了学习时间,也保证了安全。同时,利用这些先进手段,也可以避免高校财务出现大量的现金流,这对于高校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3)提高和加强高校收费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如果高校收费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效率缓慢、服务态度不佳,也可能会导致部分愿意来缴纳学费的学生临时改变态度,变为观望欠费的学生。所以高校收费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服务意识,更好地为高校收费服务。

3、高校应该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从制度上进行控制约束,对贫困欠费的学生,积极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帮扶。

(1)高校可利用多部门合作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进行制度上的约束。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高校可以对恶意欠费、观望欠费的学生不注册。高校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等部门可以协调合作,如果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后,有缴费能力的学生仍然不到财务处缴纳学费,教务处可以拒绝对该生注册。

(2)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对贫困欠费的学生进行帮助。一是积极为贫困学生争取助学贷款。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抵押担保,实行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全息贷款结合,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并存,一次性偿还、分期偿还、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偿还和通过社会服务偿还等多样化资助方式。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对学生帮助最有效的手段,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和银行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地利用自身的担保,为更多的贫困学生争取助学贷款。本文认为高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学生生源地贷款领域,因为生源地的贷款银行可能对学生家庭状况是最了解和最容易调查清楚的,其调查成本也是最低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人情关系贷款的出现,让助学贷款更公平。二是高校要树立反哺意识,更多地利用收取的学费资助贫困学生,学生资助主要包括助学金、奖学金、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高校应该不断地提高这些内容所占收取学费的比例,并严格专款专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同时,高校要积极寻求社会资助,建立奖助基金,为贫困学生找到更多帮助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晓莉:试论公平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J].教育导刊,2007(1).

第8篇: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

作者:罗德明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8期

[摘要]文章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路总结为“轻重缓急、亲疏远近”8个字,指出高校辅导员应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学会区别对待,同时,辅导员必须学会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把握学生工作的原则和尺度。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作者简介]罗德明(1975- ),男,福建连城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学办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7-017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高校辅导员是实施、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力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扩招、高校改革及高等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使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和新特点。如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化,自主意识鲜明,大学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学习、交往、生活、实践以及求职就业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新的变化也相应地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辅导员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提出 “轻重缓急、亲疏远近”这一辅导员工作思路。

一、轻重缓急——甄别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区别对待,有所侧重

学生工作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决定了学生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工作任务纷繁复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学会甄别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分清工作任务的轻重,分清主次矛盾。

(一)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时间管理

根据管理学的原理,多做工作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延长工作时间。从长远的角度看靠延长工作时间解决繁重的工作任务并不可行,效果也很有限。而提高工作效率则不同,除非我们的工作效率已达极限,否则就还有改进的余地。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多做工作的目的是可行的。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时间管理。

古人云:“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做事也是如此,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但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完成效果也好。各种学生工作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辅导员在工作中常会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轻重缓急的实施有其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从此,80/20法则在许多情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表述为:在一个特定的组群或团体内,一个较小的部分比相对的大部分拥有更多的价值。在时间管理中,也有一个80/20法则,即假定工作项目是以某价值序列排定的,那么80%的价值来自于20%的项目,而20%的价值则来自于80%的项目。在工作效率的问题上,我们工作价值的80%来自于20%的重要工作。因此,只要我们能正确决定事情的优先级,安排好各项工作的轻重缓解,便能有效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判断轻重缓急,排定优先次序

从辅导员的工作出发,每个辅导员所处的学院不同,工作经验、水平和特长等有所差异,工作主体、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多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工作重心也应有所区别,否则就不能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发挥学院、辅导员本人和学生的特长,难以形成工作特色和优势。而在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时,根据学院、本人和学生的特点,找到三者的最佳契合点,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工作重点。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出准确判断,这本身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并结合所处的环境,有所侧重。

那如何才能做到“事有先后,用有缓急”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其进行层次划分。而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和时间的优先序列通常可以分为重且急、重但缓、急但轻、轻且缓四个层次。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经历和体会,笔者用真实的工作案例来说明这四个层次的含义。

譬如我们某一周的日常工作包括:通知各班学习委员周二下午到教材科领教材;开主题班会,部署学风建设工作;领导想了解一下学生经费使用情况,要求方便时到财务处查询学生经费使用情况;奖学金评定结果,周二上报学生处。在处理这些工作任务时,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一下其轻重缓急,然后决定其时间优先序列。第一项工作任务急,如果不及时通知学生干部,耽误学生领书,就有可能耽误学生上课。但从属性来讲,它并不直接关系学生成长成才,可列为“急但轻”;第二项工作从时间上看并不是特别急,但从属性上看,学风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是学生工作的生命线,是很重要的,应列为“重但缓”;第三项工作虽然是领导要求,但是对于学生工作大局影响不大,领导也并没急着要,应列入“轻且缓”;第四项工作,奖学金评定涉及面广,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理应列为重要工作,同时时间也比较紧迫,应该列入“重且急”。

上例只是根据任务的属性和特点对一些常规工作进行了划分。事实上,要真正分清学生工作的“轻重缓急”还得结合所处学院、辅导员本人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譬如,每年一届的校

运动会是学校的重大活动,借此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学院甚至学校的学风建设大有裨益。因此,组织学生参加校运会应该列入“重且急”的工作。但是,如果本院学生运动水平不高,辅导员却生拉硬拽学生去训练,希望短期突击有所突破,反倒会惹学生反感。因此,对于本项工作的处理应该另有侧重,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精神风尚的塑造方面。

(三)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学生安全

高校突发事件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是辅导员工作中最重、最急的核心问题。例如,学生干部发现某位学生深夜未归,向辅导员汇报。辅导员应该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马上向学校值班领导和学院有关领导汇报,并分头查找学生下落,直至找到学生。对于类似问题,辅导员切勿认为“学生都是成人了,不会丢的,明天自然会回来”,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是相当有害的,一旦出现危机情况,会给学校整体工作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对辅导员来讲,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够及时和妥当,对自身造成的阴影将持续终生,甚至无法面对学生和家长,背负一生的思想负担。尤其是新时期,很多高校都处于新开发的高教园区,新校园的环境特点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对于学生深夜不归等一些涉及学生安全的突发事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辅导员应在思想上时刻绷紧这根“又重又急”的弦。

二、亲疏远近——分析工作对象的现状,灵活沟通,掌握分寸

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最基层,和学生接触的面最广、接触最频繁。绝大部分辅导员年龄与学生相差不大,属同龄人。年龄的相近减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但是距离太近,往往又会削弱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效果。由于工作的关系,辅导员和不同学生之间交往的频率也是有差别的,和学生干部交往多,接触频繁,而和普通学生交往少,沟通不多。这就涉及如何把握好交往的“亲疏远近”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致力于寻求与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动态平衡,赢得学生的信任,促进班集体的和谐,以增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性,从更深层面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处理好与学生干部的关系

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亲疏远近关系,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掌握一条原则,即把工作和生活分开。工作上,辅导员要强化老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为人师表的威信;生活中,辅导员要与学生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交流思想,相互沟通,但切忌感情用事、丧失原则。因为工作需要,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交往较多,这种现象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把握好与学生交往的尺度。在工作中,尤其是“评奖评优”等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力求公正,切不可在这些方面偏袒学生干部,更不能以此作为对学生干部的“激励”。对于经常交往的学生干部,在工作上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在物质上要让他们看得轻一点,让学生干部逐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担任学生干部并非为了物质利益,而是获得一个锻炼的平台和学习、成长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深层次的交往。”

要处理好与学生的亲疏远近关系,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应用一些技巧,以求动态的平衡。其中,让学生干部既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又成为学生信服的班级领导,是辅导员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把握好“亲疏远近”的重要方面。而辅导员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交往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众所周知,学生干部事实上担负了对普通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普通学生对他们不信任、不理解,那学生干部就很难发挥作用,也就会进一步导致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因此,一方面辅导员要协助树立学生干部的威信;另一方面也要与普通学生进行个别的、具体的交往和沟通,让普通学生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和场合认识、理解辅导员和辅导员的工作。当然,辅导员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跟所有同学都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入的沟通,所以辅导员就更加需要把握好跟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利用一切机会跟广大同学交流。同时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干部“亲、近、密”的关系,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个学生。

(二)处理好与普通学生的关系

辅导员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掌握好批评和表扬的技巧。对于平时接触较少的学生,想要找他谈话时,应该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该同学的各方面情况和优缺点。谈话时先指出其优点,给予表扬,在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时,再适时地指出其缺点,希望其改正。一般而言,这样的谈话效果比较好。对学生干部,辅导员也应该根据其与同学关系的现状,适时地给予表扬和批评。当学生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等问题在同学中引起非议,威信受到挑战时,如果辅导员还希望继续培养他,就应该在公共场合多表扬,指出其优点,让同学看到其长处。而在私下里多找其谈话,指出其缺点,并要求其改正。这样既有利于维护学生干部的威信,又指出了学生干部的缺点,有利于学生干部的成长。

分清轻重缓急,把握亲疏远近,这是笔者十年辅导员工作的深刻体会。然而,辅导员工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做好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本人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寻找不定模式中的潜藏规律,注重理论知识的提高和实战经验的积累,在工作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并卓有成效的辅导员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8-26.

[2]陈江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J].中国地质教育,2007

(4).

[3]李品媛.管理学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科克.80/20法则[M].冯斌,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5]杨仕勇.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诠释[J].教育与职业,2007(18).

[6]李大勇.试论建设和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7(20).

[7]李永健.论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

(2).

第9篇:试论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升到党的性质、宗旨的高度,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充分体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社会主义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一、审计文化的含义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的狭义论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理念、行业风格、行为模式以及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思想和精神。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按照文化的一般性结构学说,审计文化也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审计物质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审计管理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员工队伍状况。审计人员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专业化程度等反映或代表着审计文化。二是审计机关办公场所状况。机关所处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房屋设计及布置、绿化等都是凝固关态的审计文化。三是各种生活、福利、文化设施。四是审计特色。审计工作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亮色,这些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反映。

(二)审计制度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它通过约束和规范审计行为体现独特的审计文化。审计制度文化按纵向大体分为法规制度、准则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按横向结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制度;二是责任制度;三是一些非程序化的特殊制度,如评议干部制度。上述制度分别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处理人与工作、岗位与岗位、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审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三)审计精神文化。这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层,是审计人各种观念形态文化的总和,一般讲的审计文化主要指的就是审计精神文化。它包括审计精神、管理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价值标准、审美观念、生活情趣等等,大体上可以归为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四个方面。精神文化是审计文化的灵魂,是形成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原因。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影响

中国审计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因此中国审计文化也有较久远的历史,它的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新时期探讨审计文化的发展就必须对传统文化对审计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精华与糟粕同在,必须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伪存真。这里仅简要的谈几点:

(一)传统文化中有利的思想

1.以人为本——审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易经》是中国古代圣贤创立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从《周易》算起近三千年的历史,孔子把《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周易》指出“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天地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天地人三才合一“以人为本”。当前以人为本的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是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广大审计人是审计文化的具体建设者,是载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审计人也应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其中。

2.和谐审计——审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大特征是讲平衡和谐,提倡天人合一。最早《易经》中就提了这一思想;孔子也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不仅是指人际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儒家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位育”的思想,这也是在讲和谐的重要性。当前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

3.创新——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易经》哲理指出宇宙中人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必须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中国经历的惨痛历史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文化体系平行于其他的世界体系,并且一度比西方世界体系更发达,但长期的封闭导致政府腐败、科技落后、经济凋敝以及心理上抱残守缺、妄自尊大,致使这个庞大的体系失去活力,终于被西方殖民扩张压倒。这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教训。

(二)传统文化中不利的思想

1.中庸观。传统

文化强调“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宁肯无功,不可有过,不能容忍失败和错误,但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冒险,这就有失败的可能。受中庸之道的影响,一些人安于现状、一些人求全责备。

2.均平观。中国深受均平主义的影响,历来有“均平富”的理想。任何创新、开拓都是对过去平衡的打破,都易被世俗所难于容忍。尤其是在

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往往使经济利益作为内驱力的效能减弱。机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观念严重影响审计管理效能的发挥。

3.等级观。传统文化讲“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这种等级观念在机关内的表现就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效率低下,同时重视等级又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依赖,频频请示汇报,遗误时机,领导者在管理上倾向于行政方法,权威管理,直接控制等,这些都使审计缺乏活力,难于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官本位观。受传统文化“仕农工商”的价值取向影响,一些人将事业的成功与仕途的升迁紧密联系,审计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更是深受影响。一些专业人员在取得成绩后走上了行政领导岗位,一些平庸的领导又“能上不能下”,这些影响审计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制约了审计精神的萌发。

四、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当前建设先进审计文化的基本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以审计精神文化创新为核心,推进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为最终建成和谐审计作贡献。

(一)审计精神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为基础,以推进文明审计为重点。

审计精神文化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前进、审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审计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因此,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诸多要素中又以价值标准为核心。因此,首要的是创新方式和方法,进行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文明审计。文明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当前要以李金华审计长提出的文明审计的“六个方面”要求自己、衡量自己。再次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向心力。第四是选树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培育和强化审计行业精神。第五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一要抓与党和政府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密切相关的载体;二要抓学习型行业创建载体,全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创新型行业,着力提升审计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要抓与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载体。这些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使职工自觉地真正地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行列。第六是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要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荣辱意识、忧患意识,最终建成审计特色的廉政文化。

(二)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以完善和实施审计准则为重点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的三个纵向层面中,法规制度一般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又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的就是准则制度,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资格和指导审计人员行为的基本原则,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好坏的尺度。准则制度也是审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制度方面最大的不同之处。因此,审计准则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审计准则的制订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适时出台新的准则规定,定期对现有准则进行清理修订,以保证准则的先进性,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当前关注的应是质量准则的修订、完善和实施。而对具体的某个审计机关来说,就要重视内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实施。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管理到位的基本前提。

(三)审计物质文化建设——以打造审计质量特色为重点

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关键是在于要有特色,审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就要表现出这一点。在物质文化诸多要素中,审计质量方面体现出特色至关重要。现实工作中,一些单位擅长查处大案要案,如武汉特派办,一些单位擅长效益审计,如深圳市审计局,这些工作特色已经成了这些单位的招牌,人们一提起这些特色,就自然联想起这些单位,很明显这些特色已经沉淀为这些单位的文化特征。质量特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审计物质文化建设首要的就是要将质量作为工作的第一抓手、生命线,抓住重点、抓出特色。第二要努力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化水平。第三是争取相对充裕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审计人员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他们也是凡夫俗子。恩格斯曾指出:人们首先需要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活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个朴素的道理。这也是最大程度保持独立性,完成使命的必要条件。

上一篇: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下一篇:农产品营销策划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