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空间。在主流风格的影响下,不断有新型材料被应用于建筑、装修和装饰。而材料主要是被用来突出设计风格的,尤其是软装饰材料,其在室内艺术氛围的塑造和表现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论文 篇1:

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的设计实践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人对室内环境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对住房的基本要求已经从最初的挡风遮雨发展为对环境美感的追求。室内设计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与环境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对环境艺术要有一定的创新,要有相关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等相关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等,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并且满足人们物质生存和精神需要的环境。室内设计要求兼顾功能性和美观性。室内环境设计首先要保证并满足的是室内生存和基本居住条件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此外,室内设计还要做到提高室内环境的精神层次,增加人们的生活的乐趣和美感。

一、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的相互贯通

随着现代结构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也得到相应的进步和提高。不仅有建筑设计、庭院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空间序列的整体设计,而且在设计中还应用到室内外空间相互贯通和渗透设计方法,例如室内空间室外化以及室外空间室内化等等,具体做法有把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或花草树木等引入室内,以及把各种形式的遮阳避雨或放松休息设施等安置在大自然中等等。

这种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的互相穿插、结合以及变换等方式,打破了原先室内外的界线,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灵活的、舒适的空间。这种灵活的、舒适的空间符合现代人们的快节奏、高效率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体现了现代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使人们工作或生活在大小形态各异、安全舒适的室内空间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大自然中各具特色的优美景色。国内外的室内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和突破,使得室内设计在空间方面的发展,使其对建筑空间再创造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限于室内环境。室内设计不仅配合建筑外形和建筑群的设计,同时也单独进行园林以及庭院的环境设计等等。

例如,某个饭店的咖啡厅和大街相邻。设计师在设计时就把街边的水池、花圃引入室内,使得部分咖啡座邻水而立,意境优美。虽然整个咖啡厅的空间不大,但室外的植物流水等被巧妙的嵌入室内,使小咖啡厅显得精致开阔而且生机盎然。这个设计就是对生活环境是进行了室内外相互联系的整体设计,所以室内布局和环境艺术都是室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构成成功的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实践主要方面涉及如下几个方面: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对生活设备用品进行设计组合和对装饰艺术品进行选择和布置。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相互关联和有机整合还需要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室内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相互结合的设计工作。室内设计要求对建筑空间进行调整,以及进行丰富的再创造,在进行调整和创造的工程中对环境艺术进行设计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一九八三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三位设计师赴波恩对我国驻联邦德国使馆进行内部环境的设计。原本的使馆大厅中有两根柱子七个门,不但视觉上十分分散,而且功能也不是太明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次设计的关键是在于调整空间,所以三位设计师借鉴我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并且运用现代处理手法,巧妙地把两根柱子结合起来,设计出了两边落地的隔断,创造出了了两个层次的空间。第一空间层次中左侧是衣帽间,右侧通向宴会厅,其他的门都被隔断遮住,这样以来空间就相对集中并且导向十分明确。人们步入大厅首先看到的是不失古色古香且又具有现代韵味的雕花隔断,以及第二层次空间中意境深远的具有代表性的桂林山水画。此外,原本使馆从大厅到水榭是很宽的过厅,十分空旷而又单调,所以三位设计师设计了茶色的玻璃圆洞门,把过厅隔为两个部分,把后部作为大使会的客厅,既增加了空间层次感又提高了大使会客厅的地位与格调。为调整空间,三位设计师还进行了大理石墙面、木护墙、花格折叠门、落地隔断、圆洞门等方面的装修设计,使驻德使馆的内部环境以及美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改善。由此可以看出,室内设计不但要解决自身的材料和构造,而且还要解决与建筑原来构造物的结合问题,要适当的空间进行调移和再创造。这些过程不仅是艺术的需要,同时也是室内功能的需要,所以室内设计要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把设计和环境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室内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回归自然、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室内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具有现代感的室内环境中,摆放古典家具、加入富有自然气息的元素,能够使处于繁华都市中的居住环境变得自然协调,在设计中可使用自然元素和自然色彩,采用民间艺术的手法和风格,为人们营造一种和谐、回归自然的美感;人是室内环境的主体,在室内设计中空间环境与人的和谐是完美设计的最终体现,因此在室内设计中需以人为中心,从室内环境的整体出发,利用蕴含着不同文化和内涵的装饰体现人的个性,体现对人的关怀,以人为本,实现环境艺术和人文的完美结合。此外,艺术设计强调个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建筑的外形大多十分相似,这就更需要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创新的力量,因此在室内中应积极创新意识,使用新的材料、设计手法等营造个性化的室内环境,使室内环境中更具艺术风格。

结语

室内设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进行各种生存活动而对环境进行改造,通过设计和施工创造出物质以及精神上适合人们居住或工作的环境。室内环境应不但要满足人们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要求,还要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等等。例如,室内设计要使室内有必要的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要保证室内有充足的光线等等。总之,室内设计的成功之处是要求使室内有良好的环境,要求使人在室内生活和工作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黄丽洁.室内设计中环境艺术的创新[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3):130.

[2]王方.浅谈现代室内设计中美学原理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3):129.

[3]马良.论环境艺术的室内设计规律与表现方法[J].辽宁建材,2011,(1):46-48.

作者简介

欧阳尚海,湖北荆州,1979.12,长江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作者:欧阳尚海

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论文 篇2:

关于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中软装饰材料的运用探索

摘 要: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空间。在主流风格的影响下,不断有新型材料被应用于建筑、装修和装饰。而材料主要是被用来突出设计风格的,尤其是软装饰材料,其在室内艺术氛围的塑造和表现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据此,本文从软装饰材料的分类和适用原则出发,对软装材料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就当下软装饰材料应用于室内设计之后的影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细分了其在风格和艺术性上的作用。

关键词:环境艺术;室内设计;软装饰;材料艺术;风格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物在使用之前的必须环节,是实现建筑美感和实用功能的重要途径,对整体建筑而言具有很强的突显性和必要性。因为我国的人民在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之后已经逐步开始注意到软装对于风格性、艺术性以及气氛特征的重要影响,这是现代人的重要特征。

1 室内软装饰材料的概述

1.1 软装饰的简述

软装饰是指室内装修完后,利用流动性较大的物品变更来实现对室内风格的成型和变更,这类物品主要包括了墙饰、挂饰、窗帘、地毯、植物,或是工艺品、沙发套和抱枕等。软装饰具有很强的“个体性”,这表明软装饰很大程度上是对房屋主人性格、习惯、喜好和经济的一种体现,而其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则表现了主人品位和格调。例如,当家装过时和陈旧时,即使改变也不必耗费太多的物力和心力,通过对简单的物品或家具的位置变化和置买就可以实现风格的转换,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然而,软装饰和硬装饰也是需要相互统一和依存的整体,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统一风格的协调,通过两者互相融入、协调与促进,实现室内艺术效果的打造目标,体现美感和艺术性。

1.2 室内软装饰材料的设计原则

(1)主次分明原则。软装饰材料在规划、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突出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就必须明确软装饰中的主次之分,红花绿色配这是不变的道理,也是促进整体和谐的局面。如果该原则得不到突出就会造成特点模糊、风格飘忽的状况,主人对于美感、艺术性以及精神风貌的追求就更加无从谈起了。除此之外,主次分明也体现在设计各要素的呼应和协调之上,共同去突显整体的风格,使其形体与色彩巧妙、自然的过渡,使整个室内艺术布局呈现层次感与和谐感。

(2)统一与变化原则。软装饰材料的布置也需要在整体的设计上对统一性原则进行契合,尤其是将体积、颜色、空间以及位置等要素进行综合协调,以整体性和统一性促成室内的氛围,营造出自然和谐的风格。家具和家居也要把握整体性的原则,将统一性的艺术风格和整体性的韵味孕育到成套的颜色、式样以及格调之中,促进人文和格调的进一步融合,升华居住环境的品位。

(3)比拟与联想原则。比拟虽然是文学手法,但是其在形式美学中也有相当的应用;而联想更是触发情感和情绪酝酿的重要媒介,不仅能够实现对人类思想和事业的拓展,更从内心世界引燃对于艺术的追求。联想的内容都是已知的、客观存在的,运用比拟手法,通过联想使抽象的意识活动与具体形象相结合。例如,卧室,选用红调的布艺,再加上茂盛的绿色盆栽、立在窗边的长颈鹿摆饰,置身其中难免会从色彩、布景中产生热情洋溢、活力四射的非洲印象。

(4)单纯风格原则。单纯风格应用在室内艺术设计上时,体现的是一种淳朴、洁净和真实的情感,将清郁的芬芳不加颜色地展示在人们的视线里。这是在整体的家居风格都在不断转向综合、复杂以及刻意之后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思考。当设计师完成了对于房屋和基本风格的协调之后,以基本风格为方向来对相应的软装饰材料进行一定的排列与布置,不用进行过多的渲染,而是直观的突显室内风格的单纯性。

2 软装饰材料对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

2.1 划分与柔化空间

我国在近几年的城镇化中投入巨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的显著特征。而高密度的城市人口让人们的居住空间变得越发狭小。因此,人们也在房屋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加强对软装饰材料的灵活应用,以此让房屋给人们带来更好的享受。比较常用的空间层次设计便是大多数服装店利用墙面镜来让整个店铺的内部空间变得更加宽敞,而这是一种视觉效果。除此之外,中式风格中还有不少如木界扇和屏风的应用。不但起到了美观的效果,也让空间显得更加合理和更具层次感,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整个空间变得更加宽敞。

2.2 形成的风格更具整体性

经济水平的提升让很多人有条件对室内居住环境所应用的软装饰材料进行选择。通常状况下,房屋的装修需要将软装饰材料和其他类型的材料进行一定的结合,共同促成整体的室内风格。然而,软装饰材料作为室内环境创造的最后一环,对人们心中风格的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当下大多数的中老年人习惯于将自身的别墅打造成具有传统要素的中国式田园风格,而这类风格的主要特点就是给人一种远离现代都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感觉,尤其是会利用传统中国风中的卵石、碎花以及原木盆栽等。因此,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软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创设室内空间的整体性。

2.3 以烘托室内氛围来丰富空间的层次感

常规意义上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还能烘托室内空间的气氛,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感。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中国人的婚礼,因为大红色的装饰被普遍应用于婚房,让人可以感受到婚姻的喜庆和热闹。而传统的中国式田园风格则会让人感受到置身其中的幽静、轻松与平和。风格的差别也会体现在人的不同感受上,比较常用的设计室内环境时多是主人希望可以利用温馨的风格来让人体会到放松和舒适感,而且采用的装饰风格不同,对于层次划分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例如,中国式风格的设计多用屏风来体现空间层次,而欧式风格则多利用楼梯口处。

2.4 软装饰材料中的绿色装饰来体现人性化和安全性

例如,人们通过利用部分对空气质量有明显反应或净化力的软装饰材料,或是这类材料可以被用来减少辐射和噪音等。总之,这类软装饰材料的应用目标便是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尤其是某些习性娇柔的花卉对空气质量的检测相对明显,因为当这类花卉开始枯萎的时候说明附近的空气情况不容乐观。除此之外,这类花卉在开放的时候当然也会为人类提供观赏效果。值得一提的,在植物选择时需要注意植物是否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需要注意对老人和小孩等低免疫力群体的影响。

3 结束语

室内环境艺术的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在物质生活上的投入逐渐提高所带来的外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科技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材料,综合之后让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和应用。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除了自身对于室内环境美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人们精神和艺术追求。因此,软装饰材料在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合理运用软装饰材料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孙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饰材料的运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22):162.

[2] 张璐月,万淼.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饰材料的应用研究[J].鸭绿江(下),2014(10):338+357.

[3] 杨燕.浅谈软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其价值[J].大众文艺,2013(24):97.

作者简介:陈媛媛(1983—),女,山西榆次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陈媛媛

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论文 篇3:

论环境艺术中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室内设计教育可以成为室内设计的制约因素,也可以成为室内设计的促进力量。这一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教学模式、实践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这几种教学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关键词:室内设计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1、引言

室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它的范围很广。从室内设计到城市规划,都有所涉猎,但是每个专业课程时间非常少。这就造成学生什么都知道了一点,却无法深入进行设计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普遍反映学不到东西,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要求室内设计专业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真正解决问题的多元设计人才。因此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室内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

2、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加大实践式教学

以室内设计教学为例:专业课程涵盖各种室内空间,却严重的脱离实际。老师在教学中理论较多,过于注重想法而忽略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很多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普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所有的专业主干课程清一色地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模式,造成课程严重脱离实际,学生无法理解,甚至完全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另外在设计练习中,采用假想题作为设计任务,甚至完全不考虑结构、设备、朝向等问题。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完全是在空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针对上述情况,调整加大实践式教学的比例已迫在眉睫。室内设计专业加大实践式教学,充分利用丰富社会资源进行教学,让专业教学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实践,才有利于专业教学,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3、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

历年的室内设计年会都连续提及知名的室内设计大师在谈到未来室内设计的新趋势时,都不会忘记提我们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中国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运用。当今社会的设计趋势是多变的、多元化的,但是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在总结这几年及未来室内设计发展趋势时都提及“东方风格”或者诠释为一种全新的“新东方风格”。要形成一个国家或民族不同时代新的艺术风格,总是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接受现代流行的个性化设计很快,也很喜欢西化的设计,比如具有明快色彩与流畅线条的北欧设计风格,而对设计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设计并不是很喜欢。甚至对较深色彩的传统木家具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而对同样是以原木制作的北欧风格的亮色家具却接受的很自然;赞美欧美传统的室内装饰的豪华,却排斥明清家具的精美雕刻,造成学生对传统的冷漠的原因一是自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大学之前的教育很少有传统这方面的内容,文化素养很低。另一个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很多有品位的传统建筑、手工艺品、地方性产品等在人为的摧毁下逐渐消失。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是在几千年灿烂文明的熏陶中成长的,我们的生活需要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室内设计更需要本土文化,要从传统中挖掘文化的精华运用于设计,离开了传统的土壤,设计就没了灵魂,成了无本之木。

4、重视施工图以及设计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生过于注重设计效果图的表现而对施工图不够重视,这是另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而施工图却恰恰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是施工依据和标准,没有施工图,是无法完成施工的,至少是无法正确完成。所以在平时的项目教学中,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施工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标准和规范的施工图。 也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标准而且规范的施工图(竣工图)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既然室内设计是实践性学科,那么就要求学生能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室内设计专业要求对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有所了解,所以笔者建议应该能有专门的内装修施工工艺实验室和内装修材料展示间。在施工工艺实验室可以让学生了解比如轻钢龙骨吊顶结构、轻质隔墙结构、地垄结构等等是如何施工的;而材料展示间可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到设计中所用的材料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规格是多少,表面的纹理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学生才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在做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加实际的考虑工艺和材料的关系,而不是仅仅把设计停留在电脑效果图表现上。

5、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引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展示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神妙境界,将空间设计的艺术推至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室内设计,可以说是这种空间设计艺术的一部分,能够从中借鉴的东西很多。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建筑构件、家具陈设、园林小品、古典园林色彩等等,都是室内设计可以借鉴的瑰宝。在课堂上,通过对经典设计的详细介绍,配合各种图片,让学生先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然后再着重介绍形式优美的亭台楼阁,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和造型优美的木结构,漏窗借景的巧妙和不经意,小桥流水、峰峦叠翠的山水田园意境,环境经营的合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对古典园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古典园林的精髓,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园林装饰元素同现代室内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贝聿铭先生设计的香山饭店,就是将传统的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运用于建筑室内外。香山饭店虽然是采用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手法来设计,但设计师领会了园林的意境体现,设计元素并不是照搬园林,而是吸收造园艺术的精华和有代表性的元素再创造的结果。

6、结语

室内设计教学改革是在旧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上进行的。它要求教育者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和经验,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上需要的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对于室内教学的过程来说,引导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教改项目 项目编号:GZJG2012—B36)

参考文献:

[1]邱晓葵等.室内设计与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伟红.浅谈室内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情缘渗透[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3]罗晓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探讨[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008

作者:孙毅

上一篇:买卖合同范本范文下一篇:商铺装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