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扎尕那村是一个藏族聚居村落,这里风景秀丽,藏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当地应加强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应抓住民族文化主题,适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而且,还应建立合理营销机制,形成多层次旅游产品,推动扎尕那村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篇1:

彝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涼山彝族自治洲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辖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布拖、昭觉、金阳、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冕宁、盐源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534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533.11万,其中彝族288.74万,占总人口54.16%。 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民族风情引人入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有彝族的砣砣肉、杆杆酒、祭事盛典、婚丧嫁娶习俗、民族服饰、歌舞、火把节。 民俗旅游资源是凉山旅游资源中最具魅力的一页。民俗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对凉山旅游业具有深远影响。

一、民俗旅游概念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二、凉山彝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凉山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85年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标志在彝海建成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建成。

2018、2019年,火把节期间,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31座城市相聚凉山,与此同时,凉山签下千亿大单,谱写交流合作发展的新篇章。2018《魅力中国城》十大年度魅力榜单发布,凉山泸沽湖景区、实景剧《阿惹妞》以及西昌市,分别入选2018《魅力中国城》十大年度魅力榜单。一系列重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为凉山脱贫奔康注入了新动力、创造了新机遇、开拓了新空间,为促进各参会城市深度交流、密切合作、共赢发展搭建了新舞台、打开了新窗口、探索了新路径,并全方位展示了今日凉山脱贫奔小康。

三、凉山民俗旅游开发形式

(一)主题开发式

凉山民俗资源可以彝族祭祀仪式毕摩文化为主题开发,其中以美姑县为重。美姑地处大凉山的腹心,是彝族毕摩的起源地,也是彝族大毕摩阿苏拉则的故乡。该县有毕摩8000多人,流传的彝文经书有332种14万卷之多。

2003年8月,首届届彝族毕摩文化节在美姑举行,美姑县毕摩文化艺术团表演的吃火棍、喷火、油锅捞物、舌舔烧红铧口等法术绝技,惊险刺激,让人折服,叹为观止。

(二)短期表现式

火把节是短期表现民俗节庆旅游中开发最成熟的一项。每年火把节都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到凉山和热情好客彝族人民一起欢度东方的狂欢之夜,领略彝乡风土人情。在西昌,每年都会举行为期三天火把节,节日期间,人们点着火把沿着大街欢歌,围着大火堆一起跳达体舞。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尽情释放自己感情,找回心灵的自我。这些行为本身增加了节日互动性和参与性,使游客容易融入彝族文化尽情游玩。这一切都以火把节短期表现性为亮点,其它活动和景点开发宣传为辅来促进凉山民俗的开发,促进凉山旅游业的发展。

四、凉山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题鲜明设计科学突出特色的凉山彝族民俗旅游线路

对一个游客来说在有限时间内游览更多民俗风情,感受较多的彝族文化是其内心需要。纵观凉山民俗旅游线路,很少有主题显明,设计科学的线路。

(二)旅游环境的舒适安全度有待加强

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每一个想领略彝族民俗风情的游客都必须到凉山来亲身经历彝乡文化。出行首先考虑的人身安全和出行的便利,一个不能保障人身安全地区的旅游业不可能得到发展。

(三)民俗旅游的配套设施相对匮乏

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是前提,但同时还必须拥有一系列旅游配套设施,才能更好的开发民俗资源,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目前凉山彝族民俗资源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普遍落后,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可进入性差,同时,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较差,通常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基本需要。

五、凉山彝族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开发设计科学合理,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

开辟民俗旅游线路是在民俗旅游景点开发基础上,组织内容与形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旅游景点,形成民俗旅游产品与民俗旅游商品的互补的率旅游线路根据凉山民俗文化,可设计开发放的旅游产品有:节日、 服饰、漆器、饮食文化、毕摩文化路线等。

(二)建立较好的旅游产品宣传与促销机制

凉山民俗在做好开发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旅游产品促销,提高彝族民俗旅游产品知名度,建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扩大占有的市场份额。要重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促销,彝族人网就是较好网络促销窗口。互联网信息传递及时性为旅游企业也旅游者在线交流成为了可能。

(三)加快民俗旅游地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民俗旅游开发往往受到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的影响。州政府应积极引导旅游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提供必要资金,技术支持。可以考虑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民间资金进入配套设施建设中来,参与建设旅游地的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设施的建设中来。

六、结束语

旅游不光是为了观看新的风景,还是一种求知的途径,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游客在对某一景点进行参观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该景点历史和文化的体验呢?凉山地区的旅游业一定要有策略地发展,恰当地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一个有特色的、足够吸引游客眼球的观光胜地。

作者:何芳

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篇2:

甘南州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析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扎尕那村是一个藏族聚居村落,这里风景秀丽,藏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当地应加强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应抓住民族文化主题,适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而且,还应建立合理营销机制,形成多层次旅游产品,推动扎尕那村旅游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公众消费需求的演化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行业,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当代一种全新的财富创造方式,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并已发展壮大成为21世纪的一种崭新的产业形态。它不仅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形式,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1]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较多的省份,有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2个自治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等7个自治县,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带,属藏、汉两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2]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甘南州文化产业的特点

甘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演绎出了丰富的语言、服饰、节日、宗教、舞蹈、文学等民族文化。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有利的区位优势,为甘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甘南州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原生性、独特性、区域性和综合性,这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和基础。

甘南州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实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为文化产业在甘南的兴起注入了动力。其文化产业发展注重挖掘文化资源、突出藏文化特色,在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积极拓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空间,大力开发具有甘南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甘南州文化产业在短短几年内突飞猛进,成绩显著,初步形成了包装印刷、文艺娱乐、影视传媒、唐卡绘制、洮砚制售等具有甘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3]这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很多专家把这种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称之为“甘南模式”。

甘南州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园区、产业基地、重点项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唐卡、藏医药、藏香、藏毯、洮砚、木雕、石雕、织锦带、哈达、帐篷、土酒、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堆秀、刺绣、酥油花、面具、藏文图书等一大批富有甘南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涵盖甘南文化重点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蓝图。[4]

但是甘南州的文化产业规模小、分散、雷同,模式单一,未形成多元化的格局,结构布局不合理,文化产业集中度、关联度较低,规模效应较差。并且现存的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低,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还未形成整体优势,缺乏竞争力。已经集团化的文化产业,如旅游、出版、报业、广播电视等都是由政府投资控制的文化产业,民营文化产业大都规模小、档次低,一般投资较大的也不过几百万元上千万元,而且数量较少。此外,甘南州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甘南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合作市、夏河县、迭部县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连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还不能得到满足,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产业。

总之,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甘南的文化产业形成了基本的门类,其中旅游业成为拉动甘南州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扩大其内涵,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甘南州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文化为中心,坚持走甘南藏区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

扎尕那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蛙乡,从迭部县城到扎尕那大约30公里。它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藏族村落,半山坡上的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嘛呢经幡迎风飘扬。村庄四周都是奇异山峰,平均海拔3000-3300米,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扎尕那”是藏语音译,意为“石匣子”,因其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而得名。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扎尕那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扎尕那村依托自身的生态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但是,由于本村的旅游业刚刚起步,经营模式不完善,市场管理混乱,而且当前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旅游業竞争加剧,扎尕那村的经营发展存在许多急于解决的问题。

首先,交通不便是影响本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扎尕那村距离迭部县城约30公里,来往道路较为崎岖,且没有公共交通工具,游客只能自驾游或跟团游。交通不便对扎尕那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都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扎尕那村的客流量难以提高。部分当地村民将家养的马匹提供给游客,作为景区交通工具以获取报酬。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管理,收费较高,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对扎尕那村的宣传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其次,扎尕那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和管理较为混乱,游客的体验性差,导致景区的口碑不好,回头客少。扎尕那村只有一家较为正规的野牦牛大酒店,但是收费较高,标准间的住宿标准为每晚280元,其内部设施与同价位的星级酒店相比较为逊色。其余都是村民自己办的民宿,基础设施和卫生条件都比较差,且收费较为混乱,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村内餐馆较少,游客的选择范围小。虽然当地村民开设的酒店、民宿中会提供餐饮服务,但菜品数量单一,价格也相对较高。

再次,扎尕那景区对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开发程度不够,民族文化的运用较为简单。这主要是通过观看民居、简单展示民族用品以及举行歌舞活动等形式来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单调死板,只注重“视觉”和游览的概念,缺乏真实度和生动感。其民族表演和演出形式单一,数量较少,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舞台化,没有保留艺术的原生态性。为了吸引眼球,景区甚至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合理甚至是扭曲的宣传。这完全没有起到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外界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形成误解。

最后,扎尕那景区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新意,旅游商品粗制滥造、缺乏创新。景区的收益主要是依靠每人十元的卫生清理费,收益微薄,收入来源单一。扎尕那村景区基本上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建一些藏式民宿,摆上各式民族用品,举办歌舞表演让游客欣赏,邀请游客品尝当地美食等。这样的经营模式单调泛味,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景区内为游客的消遣、娱乐而设计经营的场所较少,餐饮、娱乐、购物等行业商业性经营不足,可以让游客参与的活动项目不多,游客的体验性不强,对景区的印象不深,这样,景区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另外,扎尕那村内卖旅游商品的店铺虽然不少,但所谓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大都千篇一律,质量低劣,没有特色,价格还不便宜。此外,还存在扎尕那村的服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市场营销观念老化等问题。

扎尕那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近年来,甘南州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指导思想,各县市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捷径,并付诸实践。扎尕那村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利用自身的自然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文化产業自身发展的变化给扎尕那村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扎尕那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墨守成规不是办法,要发展就要勇于改革和创新。

第一,加强资金投入,修缮道路。政府应出资改善扎尕那村的交通状况,开通旅游巴士,方便游客的出行。同时,还应该鼓励村民挖掘如马车、牛车等传统交通工具、用于旅游交通,并加强市场管理,让经营者明码标价,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范的经营管理模式。扎尕那村应该对现有的酒店和民宿加强管理,提高酒店和民宿的硬件设施,改善卫生状况,提高服务水平,制定合理的价格,增强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鼓励建设一些正规的酒店,提高本村的整体住宿水平,为游客提供不同层次的住宿选择。除此之外,还应该规范餐饮市场,规范餐饮业安全、卫生状况,促进本景区餐饮的合理布局,形成大、中、小餐饮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状态。[5]在保留传统餐饮精华的同时有所创新,形成餐饮亮点。

第三,抓住民族文化主题,适当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扎尕那村的旅游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民族文化这一主题,将少数民族文化融于各种游览娱乐活动中,让游客体验到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而且,本村的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创新,在各种演出活动和项目上进行创新,把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因素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艺术表现形式。

第四,加强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积极性。景区的大部分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与游客之间通常还存在语言上的沟通障碍,部分服务人员有时候是以敷衍的态度来回应游客。扎尕那村应该加强人才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文化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第五,建立合理营销机制,形成多层次旅游产品。扎尕那村的旅游开发应该建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转变“以产定销”的销售观念,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关注市场和消费者,进行一些有卖点的营销策划,转变经营理念。随着客源的年轻化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现在人们旅游时更注重体验性和娱乐性。因此,扎尕那村应该设计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参与性强的活动和项目,让游客亲自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让人们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内涵,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延长游客在扎尕那村的游玩时间,进而增加游客在本村的消费支出,带来旅游经济收益。同时还要对旅游商品进行创新,在旅游产品的生产、营销、表现力等方面都要体现出民族性,保证质量,宁缺毋滥,要生产高品位、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结语

甘南州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自然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这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成熟的产业载体。扎尕那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具有丰富的旅游业发展条件。因此在本村的旅游开发过程中,一方面应该改变只注重宣传自然景观的经营理念,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这一主题,对自身的优势和文化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和开发,充分发挥甘南州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优势,对文化进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扎尕那村应该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突出体验性和参与性,不断创新产品,增强景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抓住新的机遇发展自己,走出困境,实现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品牌。

注释

[1]赵坷.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2006,P8.

[2]汪永萍.甘南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7,P1.

[3]全永康.甘南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调研[J].调查研究,2012,(11).

[4]石少梅.文化产业发展浅谈——以甘南州文化产业发展为原型[J].大众文艺,2015,(24).

[5]汪永萍.甘南藏族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7,P44.

参考文献

[1]高小岩,潘娟.甘肃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6,18(4).

[2]姜木越.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4).

[3]史利莎,严力蛟,黄璐,许智钇.基于景观格局理论和理想风水模式的藏族乡土聚落景观空间解析——以甘肃省迭部县扎尕那村落为例[J].生态学报,2011,31(21).

[4]卓玛措.甘南州旅游业发展调查报告[J].甘肃高师学报,2008,13(1).

[5]杨朝继,李辉.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开发探讨[J].西北民族研究,2005,(2).

[6]袁凤香,许尔君.对加快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8,(5).

[7]杨朝继.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05.

[8]张宇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李宛桐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6硕士研究生

作者:李宛桐

民俗旅游开发研究论文 篇3:

内蒙古高原地区民俗举要

由于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东西距离长,南北跨度大,所以内蒙古东中西地区自然景观差异较大,民俗文化也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本文着重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加以概述。

一、内蒙古自治区简述

内蒙古自治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亚大陆的内部,位于中国国土的北部,呈狭长形,像一匹驰骋的骏马。内蒙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东南西与8个省区毗邻,是我国邻接省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地理坐标: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

辽阔的内蒙古有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多样文化的形成和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内蒙古地区的降水量从东至西逐渐减少,从东至西的植被景观依次是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一方的乡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内蒙古现辖9个地级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3个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2个计划单列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103个旗县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我们根据地域和文化将这9个地级市自西向东归类,第一类是内蒙古地区的最西端——阿拉善、乌海地区,第二类是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地区,第三类是呼和浩特地区,第四类是乌兰察布地区,第五类是锡林郭勒盟地区,第六类是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兴安盟地区。本文着重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具代表性有地域特色的民俗加以概述。

二、“乌日斯”那达慕盛会

阿拉善盟最为著名的民俗活动就是每年7月11日至13日在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乌日斯草原举办的“乌日斯”那达慕盛会,祭敖包、摔跤、射箭、骑马这些传统的蒙古族活动必不可少。

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是沙力搏尔式摔跤,这是卫拉特蒙古族自身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出并在今天仍然很好地保留的一项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它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迅速前攻和后推,乘其不备进行偷袭,旋转式捆锁使对手动弹不得直至认输。沙力搏尔式摔跤在观看中的最大亮点是悬念较多,很难从选手体型、力量上预测出比赛结果,也体现出蒙古族生存的智慧。

那达慕大会中的博克一词是由摔跤比赛的蒙古语音译而来,成吉思汗把“那达慕”中重要的三项竞技,即摔跤、骑马、射箭作为军事训练必不可少的三大项目,今天蒙古族很好地傳承了这一项斗智斗勇、训练体能的项目。

阿拉善的行政区划自西向东依次是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27万平方公里的阿拉善盟有蒙古族、汉族、回族、藏族等28个民族。由于阿拉善离甘肃宁夏较近,所以阿拉善的方言和兰银官话接近,和呼包鄂地区差异较大,很多民俗也接近西部地区。

阿拉善左旗有“仿古地毯故乡”之称,该地区民众以阿拉善本土羊毛作为原料,经过复杂的构思、织、平洗、晒、做旧等工艺制作而成。毛毯常处于潮湿的环境容易生虫,阿拉善地区降水量少,所以羊毛地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地毯体现出本土民族的诸多特色,有山川大河,有花鸟鱼虫,有龙翔凤舞,有飞驰的骏马,有绚丽的花纹图案,有带有神话色彩的云纹,千姿百态,蔚然大观。阿拉善左旗的地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优秀灿烂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阿拉善很多农村地区在男女双方订婚之时就会商量要多大的什么档次的地毯,一般情况是男方要在婚房的地上购置一块让女方满意的地毯,该地的女性通常很重视婚房内包括地毯的整体布置。

乌海市是内蒙古后来兴起的一个工业城市,1975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因其新型工业城市的属性,辖区内人口大多从外地迁移而来。所以在乌海市鄂尔多斯方言、银川方言比较常见,该地区的民俗融合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宁夏银川周边地区的特色。乌海因其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西南部且接近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方言语系也属于兰银官话和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

三、鄂尔多斯婚礼

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三地地处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我们经常的提法是“呼包鄂”这是以经济发展层面来划分的,三地在方言上十分接近所以我们把这三个地区归为一类。

这三个地区汉族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的地域十分辽阔,所以蒙古族的婚姻仪式是多种多样的,鄂尔多斯婚礼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婚礼为期两天,有男女双方以哈达定亲,男方择吉日佩弓娶亲,女方家人拦门迎婿,男方娶亲队伍献羊祝酒,新娘准备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男女双方经过圣火洗礼和跪拜公婆,新郎掀起盖头,新娘敬茶完成婚礼,还有新婚过后的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的娶亲仪式。

鄂尔多斯婚俗也是男方要到女家娶亲。娶亲当天,男方在家附近另起一座经过精心装饰的蒙古包,作为婚房。新郎换上崭新的装束准备去迎亲。新娘则在自己家的蒙古包内梳洗打扮,迎接新郎的到来。

男方迎亲的队伍在傍晚出发。新郎由领头人、祝颂人陪同,穿着具有蒙古特色的长袍,腰束金黄的宽腰带,配马靴,来到蒙古包前象征蒙古族人民勇敢精神的玛尼宏棋杆下,由祝颂人领头,在场宾客和韵,齐唱欢乐的迎亲歌:“成吉思汗时代许下的婚礼,是草原上最欢乐的时机。抬出那肥壮的牛羊,摆上那丰美的奶食,让我们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纵情欢乐……”

四、成吉思汗祭祀

鄂尔多斯也是成吉思汗陵所在地,所以每年会有盛大的成吉思汗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是成吉思汗陵查干苏鲁克大典的主祭日。各地的蒙古族来成陵祭祀,在蒙古族古老的祝颂词旋律中,参加祭祀的人们手捧哈达、砖茶、羊背子等祭品,缓缓步人陵宫大殿,跪拜在供桌前,献上祭品。这座陵宫内供奉着成吉思汗的遗物和祭祀成吉思汗的圣灯。

蒙古族是非常团结的民族,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文字,信仰,成吉思汗祭祀活动对传承这种民族的同源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乌兰察布的二人台艺术

筱面,土豆,皮衣过去是内蒙古的三大特色,也是乌兰察布的特色。乌兰察布有一独特的艺术在广大农村地区广受欢迎——二人台。

二人台起源于农民在田间地头劳动时的自娱自乐,一般是男女二人对答和对唱。

乌兰察布人在年三十的时候,晚上要熬南瓜粥。当地人不叫南瓜,叫葫芦。置办年货的时候,橘子和鱼是必不可少的。乌兰察布被誉为中国薯都,这里盛产玉米和马铃薯,乌兰察布人喜食莜面,窝窝、鱼鱼、囤囤、拿糕、傀儡是内蒙古山西地区偏好的做法,最具乌兰察布特色的是老鸠含菜,乌兰察布部分年长的农民有蒸莜面占卜来年是否会风调雨顺的民俗。

六、内蒙古地区岁时节俗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大年”。这一天在集宁人的心目中是一年之中最喜庆、最盛大的节日。旧时,出了腊月初八,人们就开始备办年货,制作食品,掸尘洗扫。腊月23日为祭灶日,24日为扫尘日,27日、28日糊裱窗户,29日晨贴对联,布置房屋。除夕之夜,先挂灯笼、安神、拜祖宗,合家聚餐吃“团圆饭”。饭后,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家庭成员“压岁钱”。是夜,燃放爆竹、包饺子,伴灯不眠,俗称“守岁”“熬年”。约至初一丑末寅初之时,各家各户点燃旺火,放响爆竹、事香火、供祭品,俗称“接神”。接神毕,吃“接神饺子”,以示团圆。多数有小孩子的人家,将硬币包于饺子里,如谁吃见,便贴在正面墙上,象征终年大吉,福禄洪厚。

据传说是男人吃后,一年福自己,女人吃后,一年福全家。农历正月初一“迎喜神”,正月初二“接财神”,正月初五“送穷土”、也有称“破无”、正月初八“游八仙”,正月初十过“十指日”,也称“十止”,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不做衣物。从正月初一起,晚辈向长辈、亲友开始拜年。近郊有条件的村庄搭台唱戏。祈求风调雨顺,村宅平安。城市里则是互相请客,喝酒聊侃。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张灯结彩,进行“闹元宵”活动。达到高潮的时期是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活动形式有秧歌、高跷、船灯、车灯、狮子舞、龙灯等。近30年来,活动也逐步规范,内容也较广泛,有了焰火晚会、花灯展、仪仗队、鼓乐队、书画展、摄影展等。观赏者男女老幼,人山人海,夜阑不散。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时,内蒙古地区有理发的习俗。而且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最好不要理发,过了二月二,这一个年才算真正过完。

参考文献:

[1]五一论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以内蒙古阿拉善游牧民族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5(9):27-28.

[2]欧军.從乌兰察布地域民俗文化内涵和特征透视社会变迁[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1):65-69.

[3]马永真,王宇婕.呼和浩特回族七十年民俗文化变迁述论[J].回族研究,2013(4):105-115.

[4]侯小丹.绘本的叙事语言与本土化设计研究——以绘本舌尖上的呼和浩特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8.

[5]王迪.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圆锁”习俗的变迁及社会功能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6]杨凤.蒙古族节庆民俗与草原节庆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作者:张辉

上一篇:老字号考察报告下一篇:市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