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课后教学反思

2022-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如何撰写课后教学反思

浅谈中学语文教师课后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摘要】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不仅应该思考如何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质量,在课后也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从教师自身出发,也要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出发,全面总结出教学过程中优秀与不足的地方,才能不断完善上课方式,提升上课质量。本文将从这些角度简要探究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语文课堂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出色的地方与不够完善的地方,从而在出色的地方继续保持,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积极改善。教学反思也是教师自身的思考,审视自己某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情况与状态。做好教学反思,才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师为例,为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提供一些思路。

一、从语文教师自身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可以写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的一些亮点,以及带来学生良好反应的教学方式。一些亮点包括教师对文章进行的创新型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也帮助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首先带着学生逐句翻译古文,了解课文大概涵义,再解释一些重难点字词与句式,当作普通古文学习。但如今课堂教学开始逐步依赖多媒体的形式,利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加深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指出自己在对一些古文进行教学的时候,根据古文自身特点对传统上课形式做出的一些改变。《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的特点在于有大量的景色描写,将古文中桃花源这个地方描绘的生动优美,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桃花源的“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也稍微放松了原本较为沉闷的古文学习的课堂。古文学习在语文学习中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因为古文学习有大量需要记背的基础内容,并且上课方式也较为固定。教师若能对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适量对课堂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2.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之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自身也会有一些需要及时改善的问题,比如,一个非常常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了过多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任务基本全是听与记,并没有真正参与进课堂当中,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效果不好,课堂氛围也会较为枯燥。在语文课堂中这样的情形较为常见,因为语文是一门文科学科,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考的内容很少,更多的是锻炼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这些能力也是需要教师积极建立与学生的互动来体现的。缺少互动的课堂会让教师也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不能及时指出教师在讲解当中一些不够明晰的问题。如果教师发现了这些问题,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课堂,如何建立一些有意义的课堂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课文缺少创新意识,用陈旧的教学思想千篇一律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节奏,带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教师在这方面也需要多加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新颖,在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好的学习内容。

二、从学生的反应反思

1.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

学生的积极反应一般从两个方面体现:上课的活跃性以及课后高质量的作业与考试,这些也是每个教师的最终目标。而教师可以从这两个表现总结出许多内容。首先是学生上课的活跃性,一般与教师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关。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更偏向于现代记叙文,这类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可以更好地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学习这样的课文当中学生就会表现的更有积极性。而对于一些散文、古文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因为这些课文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难度,并且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这也为教师改善课堂提供了一些思路,了解到学生更愿意学习哪一类的文章,教师可以把另一类文章的学习方式向学生喜欢的文章学习方式靠拢,尽量带动学生更多的积极性。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更偏向于轻松活跃的课堂,加入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的方式都可以建造一个学生较为喜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对学生的积极反应进行一定的总结。

2.学生表现出的一些问题

学生表现出的问题一般为一些知识上的难点,学生难以掌握,在这些难点就会很容易出错。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充分记录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与理解。在每一次的反思的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记录下学生新的问题,便于发现学生是否有一些反復犯错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阶段性的再对学生以前有问题的一些地方进行再次复习测验,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问题也集中在上课不够专注,对上课缺乏积极性。而这些方面就需要教师从自身思考是否存在一定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结合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学生的一些积极反应入手去改变学生的这些问题。

三、从课堂方面反思

这个课堂主要指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是每节课后的,也可以是每一阶段性的总结。每节课后的总结能反应的内容不够全面,只能记录学生在当下的一些反应,但是通过一些阶段性的反思总结,教师更能发现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变化,比如,从每节课后总结出一些可以坚持的优势改变了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进课堂当中并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当中更能体现出来。阶段性的反思总结也是对自身教学状态的一个反思总结,可以看出教师在这个阶段的变化,并积极思考其中的原因。每节课后的反思总结与阶段性的反思总结同样重要,都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完善课堂,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结束语

教学反思是每个科目教师都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帮助教师放大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亮点,也能提醒教师及时改善一些问题,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积极地对待教学反思,如何写好教学反思的问题上也应该多多参考更好的例子,而不是像完成打卡一样写一些格式化的内容。不断思考是对学生与教师共同的要求,教师自身需要做好榜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受到鼓励,在学习当中也更加积极主动。要不断吸取现有的经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更准确的找出问题与优势,才能营造一个优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细平.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8(1).

[2]孟凡琦.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理论及课堂模式探究[J],学苑教育,2017(2).

[3]路琴.教师需在实践中反思[J],新课程(中学),2016(12).

作者:杨耀金

第2篇:课后反思与研究:英语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

摘要:课后反思与研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常教常新”,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又能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介绍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功能、内容、要求及形式,试图说明课后反思与研究具有它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课后反思与研究;遗忘;英语教学

当前,为了应对新课程改革,各地正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许多教师把大量时间用于研究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却不愿花点时间用在课后反思与研究上。从表面上看,书写课后反思与研究与学生不产生直接联系,也不在学校教学工作之列,但其不知这一步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与研究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功能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高的一个过程。陶行知曾明确地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先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课后反思与研究就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它有以下几项功能:①课后反思与研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写课后反思与研究,透过学生的“学情”,教师既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更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迅速克服缺点,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与完善。面对需要我们鉴别、纠正、补充和不断完善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在不懈的钻研求索中步入“常教常新”的境地。②课后反思与研究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③课后反思与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

二、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听课效果的相关内容都是值得记录的。①记得失。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写成的教案,不管怎样精心设计,毕竟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还是“得”“失”兼而有之,都记下来,作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总结。②记机智。所谓机智,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所能备出的,具有瞬间性。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做好记录。③记学生的问题和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总结。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时所提出的新见解,比如:对同一问题能做出不同解法,对同一现象给予不同解释,对同一原理的不同运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

三、课后反思与研究的要求

教学如同做学问一样,必须老老实实、容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对待课后反思与研究应持务实严谨的态度。①要及时总结,忌敷衍了事。课后反思与研究是对一堂课的客观评价。我们不仅要做到优点讲够,缺点讲透,而且还应做到及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整天沉浸在题海中,热衷于“填鸭式”教学,很少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重备内容,轻备教法;重备课前,轻备课后;对教案后面的课后反思与研究,往往是敷衍了事或干脆不写。②要归纳总结,忌就事论事。对每堂课课后的课后反思与研究,我们不仅要及时吸收、更正,还要从宏观上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能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教学经验,还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课后反思与研究的形式

①记录课堂效果,给本堂课打个总体印象。教师本人,从心态、仪态、教态、思路、方法、语言等方面,评价本堂课的效果。②记录课堂时间分布。每堂课45分钟,一般10分钟的复习检查必不可少,复习的效果如何;然后25分钟~30分钟的新课教学效果怎样,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形式等等入笔。③记录学生情况。学生的迟到现象、缺课,以及对缺课同学准备怎样给予补教;对整堂课同学们的反应、评价,某个同学表现好,某个同学表现不够,什么原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补救;某个别同学违犯纪律,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准备怎样解决此事,解决结果及经验教训。④记录书本知识贯彻情况。从板书、贯彻手段到方法,有何优点与不足,最终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⑤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⑥记录学生的成绩,包括背书、听写、测试、考试等等。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2]刘以林.教师管理操作规范[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2002.

(乐清市乐成镇第三中学)

作者:张伟志

第3篇:关于幼儿园的课后反思

摘 要: 写课后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那么如何写课后反思?本文提出教师应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教育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状况、教育理念的体现等方面对自己在备、教、学等过程进行内省和剖析。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儿教育 课后反思

所谓的课后反思就是我们平常写的课后教学小结,即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选择、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上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等,认真进行反思,把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幼儿在课上出现的独到的见解和困惑,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想法,等等,一一记录下来。以此经验总结,作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古代至理名言,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一般来讲,教师对于教学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教学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课后小结”这一环节。课后小结是回顾、总结这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的教学环节。通过反思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地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作为备忘录,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一、对选材的反思

对教材的选用,幼儿园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对教材选用是否适宜,是课后反思的第一步。反思选材的适宜与否,首先要反思活动内容的安排是否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选用,与目前幼儿的兴趣点相吻合吗?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有参与活动的热情。除了兴趣以外,教师还必须考虑幼儿的经验基础。如在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中,可以选用的题材有《蔬果娃娃》、《甜甜的饼干》、《过桥米线》等,其中《过桥米线》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具有地方特色。这样孩子在活动中就不至于无话可说。

其次要反思活动对幼儿是否有教育价值,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活动,会使幼儿有什么收获,能否提升幼儿的学习经验。在幼儿的兴趣和教育价值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可能没有多大教育价值,有教育价值的题材幼儿不感兴趣,所以必须要考虑两者的平衡。

二、对目标定位的反思

反思目标定位是否贴切、准确,首先要看目标定位是否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根据幼儿的学习效果来确定活动目标是定得高了、还是低了、还是刚好,不管活动的目标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但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是可达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即时检测的。在反思目标定位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就是一堂课里,目标不能定得太多,重点的只要一两条能做好就行了,很难达成也很难检测的目标,特别像提高什么能力这样的大目标要慎用,这样的目标在一个活动里是看不出明显效果的。如中班科学活动《十二生肖》,活动目标有(1)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培养幼儿和家人之间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简单的推理能力。(3)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4)感知十二生肖所包括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感知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属相,12年一个轮回的规律。我们在引导执教教师反思自己的目标定位有什么问题时,指出重点目标是哪一个,应放到第一位,目标(1)是本课时完成的吗?目标(2)和目标(3)提得是否太大了。这位教师在反思时就明显地感到,自己的目标定位有问题,太多太宽,其实真正可用的是目标(4)。

三、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在整个反思过程中,教学策略的反思是关键,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它包括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活动呈现的方式,教师的过程指导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反思教学大环节的设计和进程。

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回想预设的步骤是否科学,哪一个环节出现的形式时间上有问题,环节之间是否紧紧相连,步步递进,在教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吗,与预设的有没有出入,根据幼儿的表现,临时哪些地方进行了改变,我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常觉得很多时候不能按预设的方案进行,有时甚至加上一两个大环节,有时要删掉一些环节,对这些改动就值得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

2.反思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

在幼儿园工作中很多都是细节上的工作,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许你只是遗漏一个小小的常规问题,但是你说了与没有说,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也许因为你一个不恰当的提问,课堂就会乱成一团,细节虽小却很重要。所以在反思时,要从细节出发,从小的开始。

(1)反思课的引题,是否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没有为了引题而引题,引题所花的时间也要注意,有些引题虽好,但如果花费了十几分钟,还没切入主题,那就本末倒置了,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活动。

(2)反思提问的艺术,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把活动层层推入,一堂课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提得不恰当,而使得问题抛出后还要不断地修正启发,课后都应该好好地理一理。如故事《狮王拔牙》里有这样的一段问答:

师:“狮王的牙齿是谁弄掉的?”

幼:“是石头。”

师:“除了石头还有谁?”

幼:“没有了。”

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幼儿能明白是狮王自己糖吃得太多了,引起蛀牙才丢的,幼儿当然不会想到这一层,教师课后反思这个问题提得很失败,要是换成狮王的牙齿是怎么丢的?那幼儿回答时思维就展开了,不会盯着石头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课时里问题的数量也有讲究,问题过少,幼儿回答的机会相对就少,问题过多,容易造成重點把握不住,一般来说重要的问题五六个就够了。

(3)反思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临场应变能力,课堂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譬如准备好的实验材料突然变化了,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让自己下不了台,这时自己是怎么应付的,怎样处理更为恰当?

3.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学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关键而必不可少的。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首先要审视所准备的教具都用到了吗,使用频率高吗,教具对教学活动是有帮助,还是作用不大,有没有哪件教具因制作的问题,引起了幼儿的误解或给幼儿的操作带来不便。还有教具出现的时间是否恰当,迟一点或早一点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特别是讲故事时,教具出现的先后很重要,一开始,把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教具都呈现了,那后半部分的招儿就少了。考虑得更周到一些,一次制作的教具最好能多次、广泛使用,让教具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4.反思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互动的过程。互动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对师生双向的表现与活动的质量作辨证的分析,以帮助教师在日后备课、上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做更全面的把握。课堂中的师幼互动可能是这么一些情况:幼儿对活动内容很喜欢,非常投入,教师在关键时刻进行适当的引导,活动的进行是有序而积极的,教师既照顾到全体,又没有忽略个别,这可能是一种最佳的互动状态。也有可能是老师高控状态下的一言堂,一言堂也有两种不同情况,有时是孩子跟着老师的思路有反应的安静倾听,这也算是一种良性的师幼互动,但有时是孩子不感兴趣、无精打采,跟老师的思路不在同一条线上的无互动的状态。但真正的课堂上,都不会这么一致的,有的教学环节师幼互动程度高,有的低。那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课堂上自己注意到孩子的反应了吗,对孩子的表现所给予的回应是否恰当?如讲故事时,开讲前,突然有个孩子洋洋得意地说:“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多嘴的可能还会滔滔不绝地讲下去,那就要看教师的处理了,马上呵斥阻止,无疑会伤害这个孩子,但也不能让这个孩子牵着自己走,既要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又要使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可以采取请他做评判员,如果这个孩子语言表述能力很强,还可请他当录音机复述故事。不管课堂上幼儿的反应如何,教师都没有权利怨孩子不配合,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求对策。

四、对幼儿学习状况的反思

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主要看幼儿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困难,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幼儿学到了什么,预期的目标达成比率有多高。如很多美术活动中,有些幼儿眼高手低,想画的内容很多,但他却难以表现,他到底是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是请求别人帮忙,还是自己勉强画上不太像样的物品,还是留下空白,教师往往关注的是画的最后结果,或者是忙于辅导个别幼儿的学习,对大多数幼儿在学习、操作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关注不够,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另外,对教育理念的反思也是教师课后反思的一部分,教师对自己在某一具体活动中体现出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必须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能够敏锐地觉察出自己在选材、目标定位、教与学的过程中,能体现教学新理念新思想。

明白了课后反思的内容,就可动筆写了。先要阐述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大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再总结自己的体会,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觉得困惑的地方,并设想自己的改进措施或解决的策略。

但在做课后反思时,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1.要有针对性。在平时的教学反思中,我们可以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重点的反思,每一次都是面面俱到的反思也是不太现实的。

2.反思的内容不要局限。在反思的时候不要太片面,要从整体思考。

3.贵在及时。刚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一些课后感受,但时间一久,记忆就会淡薄,因此,在课后要及时反思,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4.贵在坚持。写课后反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坚持,日积月累。

5.不求数量,但求质量。课后反思不必要求多少字数,有感则长,无感则短,但要切中要点,避免形式上的反思。

6.反思后要深思。有了反思,那我们不该只是反思了就结束了,要让它有价值。对这些反思进行深思,好的方面要思考怎样继续发扬,不足的要思考怎样改进它们。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每次反思了还要继续再反思,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启示,要充分利用反思的价值。

教学活动,尤其是集体教学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完全的失败,每一次都会有新情况,因而老师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改正一个个错误,那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庄春梅.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学前教育研究,2006,(7-8).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周玲

第4篇:如何撰写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学,并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是每个实验教师随时将实验教材的闪光点以及不适用之处,课堂教学

精彩片断,学生精彩发言以及课堂教学案例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一起交流。二是理论性东西可以少写,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把问题或闪光的东西记录下来,这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发现自己的长短处,长期积累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写作水平。三是在思想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观点和要求;在内容上,一事一议,一得一记,有感而发,求真务实,能真实反映自己在实验新课程课堂中的思考、发现、感悟、体会或困惑;在文体上,可以是教后记,教育随想,情景记录,案例分析,问题争鸣等;在篇幅上,有感则长,无感则短,长短不拘,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记促思,以思促教;在时间上,做到记录及时,一般不超过当天,每周2-5篇,目的在于使后记成为教案的延伸和有效补充。

第5篇:如何撰写课后反思

一、教学反思的定义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剖析和修正(解释),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是找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失误或缺漏地方,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而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这种自觉的、深刻的反思,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实践进行的反省与审视。通过反思,有效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课后反思的定义

所谓的课后反思就是我们平常写的课后教学小结,即教师在每上完一节课后,对自己在教育理念、教材选择、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的运用、幼儿学习上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等,认真进行反思,把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教学中的失误、教训,以及幼儿在课上出现的困惑、错误,独到的见解,教师从中受到的启示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改进的想法等等,一一记录下来。以此作为知识及时补救的依据,今后教学改革的借鉴,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很多幼儿园规定教师必须写课后反思,领导要检查,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内容。但许多一线教师对思什么、写什么,无从下手;也有的老师心中有想法,但不知道自己这些想法算不算课后反思。因此,对写课后反思还是有些迷茫的。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如何撰写课后反思。

三、 课后反思存在的若干问题

课后反思

一、语言《快乐的小乌龟》,教师的课后反思:挂图、背景音乐和教师的表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感受上幼儿园的快乐情绪,再次欣赏和跟说故事,不仅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愿望,还帮助幼儿记住故事的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课后反思二:这节课有两个活动,在开始之前,让幼儿认识水果,并让他们知道是哪个季节的,运用这个知识,再让幼儿分类去摆水果第二个活动让幼儿跟着音乐做游戏,大家的兴致非常高。

上述的课后反思我们发现教师陈述了教学的现象没有剖析;内容过于笼统,很多只涉及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反思的内容着眼点太大,没有从细小处入手,只能泛泛而谈;反思不够及时,导致撰写时不知从何写起;很多写的是成功之处,缺少不足之处的反思,我认为反思不足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四、课后反思的内容

1、对选材的反思。对教材的选用,幼儿园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所以对教材选用是否适宜,是课后反思的第一步。反思选材的适宜与否,首先要反思活动内容的安排是否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用,内容选得适宜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有参与活动的热情。除了兴趣以外,教师还必须考虑班级幼儿的经验基础。这一切凭教师事前的判断,会有较大出入。如小班段的科学《瓶瓶罐罐来排队》,要求幼儿能按一定顺序为瓶宝宝排队,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课后反思:《瓶瓶罐罐来排队》首先要找出每一个瓶子的特征,胖瘦、高矮,然后根据几个瓶子的特征找出规律排队。在教学中幼儿对规律这一概念不理解,导致幼儿不能主动找到规律,所以在排队时不少幼儿 1

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内容的选择有些偏难,在小班使用时要做适当的铺垫。

2、对目标定位的反思。反思目标定位是否贴切、准确,首先要看目标定位是否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根据幼儿的学习效果来确定活动目标是定得高了、还是低了、还是刚好,不管活动的目标是重结果还是重过程,但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是可达成的,而且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即时检测的。托班段《公鸡吃米》的活动目标:

1、学习把相同的颜色放在一起。

2、学会撕纸,锻炼手部的小肌肉。课后反思:本活动幼儿对第一个活动目标掌握得较好,基本能按颜色来分放;但第二个活动目标,由于幼儿平时对小肌肉的锻炼较少,他们会撕成长条,但正确撕成小块部分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个别引导。

3、教学大环节的设计和进程的反思。

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回想预设的步骤是否科学,哪一个环节出现的形式时间上有问题,环节之间是否紧紧相连,步步递进,在教的过程中,条理清晰。如大班段《海上的风》,课后反思: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海上风的威力,我在第一个环节中设计,通过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念到“海上的风像飞人”,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个个激动地像要飞起来,感受海风的威力,这个环节较成功。但在第四个环节扩展诗歌内容:海上的风还是什么?还有什么本领?由于我们的幼儿语言水平的限制和知识面比较狭窄,这一环节不够理想,我将在适当时候进行补充巩固。又如大班段的《头发真美丽》,要求幼儿了解自己的发型特点,发现自己与同伴发型的不同,完成设计发型,感受其中的乐趣。课后反思:在本活动进行时我发现幼儿能以比较大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但此活动也比较明显地反映了男孩女孩性格上的差异,女孩非常喜爱高度投入而男孩感兴趣的却在少数,从而说明活动设计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今后如碰到此类活动,男孩与女孩在对活动的关注度有较大差异时,教师应分别设计。

4、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主要要思考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科学,是否促进幼儿的发展。中班《泥土的气息》,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认识泥土,激发探索的欲望。课后反思:对于幼儿来说经验都是通过具体感知获得的,因此在这堂课中我把幼儿对泥土的认识分成了三部分,初步感知的经验——具体感知——获得新的感知经验,我让幼儿在寻找泥土的过程中自己去感知泥土,闻一闻,看一看,摸一摸等方面入手,又通过同伴间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帮助引导,幼儿对泥土的认识比较具体形象,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我们只有让幼儿自己去感知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5、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学具的使用是主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关键而必不可少的。反思教学具的准备和使用,首先要审视所准备的教具都用到了吗,使用频率高吗,教具对教学活动是有帮助,还是作用不大,有没有哪件教具因制作的问题,引起了幼儿的误解或给幼儿的操作带来不便。教具出现的形式恰当吗,如有的课只要图片就行,有的最好是用实物,有的则适合用课件,那就选用最适合的形式,不要图花俏而劳财伤命。还有教具出现的时间是否恰当,迟一点或早一点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效果。特别是讲故事时,教具出现的先后很重要,一开始,把用来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教具都呈现了,那后半部分的招儿就少了。考虑得更周到一些,一次制作的教具最好能多次、广泛使用,让教具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如中班段《香味在哪里》,老师准备了很多教具:

1、各种香味的树叶、鲜花和干花;

2、各种香味的实物,如苹果、橘子、香蕉等;

3、肥皂、洗发水、牙膏、空气清新剂等生活用品。课后反思:第一环节我让孩子们闻一闻各种物品的香味,由于教具准备充分,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物品,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求知的欲望十分强烈,我就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展开了整个教学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整个活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准备适合幼儿的教具十分重要,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

如小班的社会《百宝箱》,让孩子们从百宝箱中摸出玩具和糖果,说说:我摸到了什么?并说出物品的颜色形状等特征。课后反思:百宝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孩子摸出玩具时,教师经过反复提醒幼儿才能表达:我摸到了ⅹⅹ,在表达玩具的形状颜色时,由于我选玩具时没有考虑代表性,导致玩具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很难表达,从而使我认识到教具的选择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6、对幼儿学习状况的反思。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主要看幼儿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困难,是怎样解决这些困难的,幼儿学到了什么,预期的目标达成比率有多高。对幼儿的学习状况的反思,还要看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爆出的一些求知亮点,有没有及时捕捉到,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幼儿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什么作用,是否有利于激发幼儿生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有利于使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园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如区角活动)融合为一体,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小班段《感知4以内的数》的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操作题,孩子们在集体活动时都能讲出正确的答案,但在练习本上进行操作时 却有许多孩子出现了错误,而且出错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从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在集体活动特别是停留在口头的回答有一定的水平,但在独立操作又要用书面的形式表现时,往往难以表现,他到底是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困难的,是请求别人帮忙,还是自己随意做,还是留下空白,课堂上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做的最后结果,或者是忙于辅导个别幼儿的学习,对大多数幼儿在学习、操作的过程所使用的方法关注不够,这一点真应该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7、如对预设与生成的反思。活动中与预设的有没有出入,根据幼儿的表现,临时哪些地方进行了改变,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常觉得有时候不能按预设的方案进行,有时甚至加上一两个大环节,有时要删掉一些环节,对这些改动就值得反思,多问一个为什么。托班的《颜色宝宝的家》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请幼儿听口令举颜色卡片”。课后反思:在活动过程中,请孩子们听口令举颜色卡片,只有极个别孩子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预设),于是我改成“送回家”,(生成)只有极个别孩子不会,可是再回到举卡片时还是如此。可能对于孩子们而言,在举的过程中教师示范举卡片反而会误导孩子,导致所有人都举起卡片而不去注意老师的要求,不知有何方法突破。

8、对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反思。

在幼儿园工作中很多都是细节上的工作,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许你只是遗漏一个小小的常规问题,但是你说了与没有说,都会出现很大的不同,也许因为你一个不恰当的提问,课堂就会乱成一团,细节虽小却很重要。所以在反思时,要从细节出发,从小的开始。(公开课的试教,往往改动的是小的细节。)

(1)、反思课的引题,是否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没有为了引题而引题,绕了半天,没有一点实际价值,平时我们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把课里所涉及到的物品藏起来,让幼儿漫无边际地乱猜一通。引题所的化时间也要注意,有些引题虽好,但如果花费了十几分钟,还没切入主题,那就本末倒置了,肯定会影响后面的活动。如小班《漂亮的水果外衣》,通过游戏体验水果表皮的光滑与粗糙以及认识水果表皮的各种颜色。课后反思:这是一堂以探索为主的活动课,好奇心是幼儿的天性,本次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幼儿的积极性高涨,特别是本次活动的引题“神秘的口袋”,激发了幼儿兴趣和学习的欲望,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设计巧妙的引题十分重要。

(2)、反思提问的艺术,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把活动层层推入,一堂课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提得不恰当,而使得问题抛出后还要不断地修正启发,课后都应该好好地理一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课时里问题的数量也有讲究,问题过少,幼儿回答的机会相对就少,问题过多,容易造成重点把握不住,一般来说重要的问题五

六个就够了。如中班的《奇怪的螃蟹》,了解公、母螃蟹的不同特点,通过观察了解螃蟹爬行的特点乐意模仿。课后反思:这个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首先我买了螃蟹爸爸和螃蟹妈妈,幼儿十分兴奋,参与性极高。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螃蟹是什么模样的?身体由那些部分组成?哪个地方最有趣?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都能说出螃蟹的特征,知道公母螃蟹的不同特征,还能很形象地模仿螃蟹的动作。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桃子,教学目标的达成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评价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临场应变能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质量的等方面进行反思 。

反思要让它有价值,我们还应对这些反思进行深思,好的方面要思考怎样继续发扬,不足的要思考怎样改进它们。如此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每次反思了还要继续再反思,每个阶段去看都会有不同的发现和启示,要充分利用反思的价值。

教学活动,尤其是集体教学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完全的失败,每一次都会有新情况,作为天天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可贵的是要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改正一个个错误,那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第6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反思基本概念(即什么是教学反思),

二、反思的作用和意义(反思的目的是什么),

三、反思中的存在问题(态度、方法、内容方面),

四、如何进行反思(反思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我们反思什么?反思的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怎样提高反思能力),

五、反思撰写的方式。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简单地说就是回过头来思考过去的事,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我们这里所说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过去或对过去经历的“过电影”。而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学习方法、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途径。反思,指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再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对自己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从而达到自己的人格、个性及至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它实际上包含了这样几层意思:

(1)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即思考)

教育教学的反思就是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某个教育教学行为、性境进行的审视与思考,并从中悟出一些有内涵、人价值的东西,获得一些经验或教训。

(2)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反思的对象)

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 (3)具有自觉性(自愿的、有意识的) (4)具有技巧性(反思的方法和途径)

二、反思的意义和作用(反思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育教学的合理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反思过程中,把“学会学习”和“学会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程度,努力提升自己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逐步成长为学者型教师。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受益。

教学反思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改革的成败在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做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才能不断提升课堂质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提升自我发展,让自己受益。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华东师大叶阑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的,片面的,肤浅的,甚至是偏执的不足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积累,只能做教书匠,而不是成之为师。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它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从而不断的修正解决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反思中的问题

1、不愿反思(观念方面的问题)。

态度问题——消极的人生态度和工作态度。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消极人生态态度和工作态度,致使部分教师不愿反思。另一方面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就认为自己工作几十年,教材滚瓜烂熟,不用反思。这样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认题上出现问题。

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意义。

2、不会反思(方法方面的问题) 意识问题——没有养成反思习惯 技术问题——缺乏有效反思方法

3、形式反思(内容方面的问题)。意识方面:为了应付各级各类上级主管的检查,不少教师在课后随意胡乱画上几句,或者句句从网上下载一段,文不对题,东拼西凑,蒙混过关,就万事大吉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称这种反思为形式反思,这类反思缺乏深层次思考,百害而无一利。

态度问题——应付各级的检查。 认识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

四、如何反思

1、树立反思意识。

没有反思意识,不愿反思所有的什么方法、途径都将变成一句空话,只有当教师认识到反思的意义和它的重要性,把反思当做一种自觉行动时,教师才能主动反思,才能从灵魂深处去思考问题,提高反思质量,得到反思之目的。反思更多的不是求诸于外,而是求诸于内,在求诸于内中改变自我。

2、了解教学评价反思的内容。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教学媒体和教学组织)。教师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问”来梳理。

一问:“特色”是什么?教学的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学习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问:“精彩”在哪里?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断。精彩的教学片断,给人的感受是深刻的,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它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运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问:“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得到的意外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源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顶牛”,教师如何“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面对学生阴错阳差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面对学生无所用心的“沉默”,教师如何对待,等等。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比如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往往能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问:“缺失”在何处?再完善的教学预案也难免有疏漏之处。教师上完一节课之后,总会或多或少地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耐心查找:哪一内容处理不恰当;哪一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活动组织不得力;哪了实验演示不清晰;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3、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评价反思的基本方向 ①实施教学的思路

教学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习效果。 ②评价反思的思路。

学习效果——学的行为——教的行为——教学设计——教学假设。

学习效果:看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培养了。 学的行为:看学生的参与程度,知识获取的情况。

教的行为: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目标的把握、知识的联系与串通;教学方法、实践活动安排、板书设计等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

教学设计:主要看教师教学理念、目标设计、教具选择、导课与教学过程、作业安排等设计是否合理适当。

③反思过后再提高新思路(反思的目的是为了再提高)。 新的教学假设——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行为——新的学习行为——新的学习效果。在“新教学假设”时,反思“我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新的教学设计”阶段,反思“我以前是怎么办的”,在“行动”阶段,反思“这样做是否可行”,在“总结”阶段,反思“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不停的追问,能使研究更深入,更持久,逐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4、提高反思能力。

多读书、多学习,丰富理论功底,为反思实践寻救 理论的支撑。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站在理性的高度去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看到行为背后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反思才有深度,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多参与、多研讨,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中提高反思实践能力。 专家的对课堂教学的点评和理论的引领会起到“画龙点睛”、“豁然开朗”的作用,让我们放开眼界,开拓视野。与同伴的交流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能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多思考、多动笔,强化反思意识,在自主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 强化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对自己的教学和别人的课堂多问几个为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文笔,锤炼了思维,也会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反思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五、教师教学评价反思撰写的方式

教学评价反思,怎样写?写无定式。这里的“式”,特指反思撰写的方式。教师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听课笔记中写反思,常用的形式一般有四种:旁注、点批、总评、串析。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或听课记录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旁注的重点是教学的“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由某一句诱导的提问、某一个知识的展开、某一处操作的安排、某一道练习的设计„„所引发的点滴感受,及时用简要的语言真实地记下来。坚持旁注,有利于教学感悟的积累。

点批。点批就是在教案环节的中间处写反思。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或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或得意的做法,或失落的感悟,进行深层次的剖板。坚持点批,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评。总评就是在课时设计或听课记录的结尾处写反思。总评的重点是教学的“整体”: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预案的可行性,教学过程的合理化„„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坚持总评,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

串析。串析就是在章节设计的结束处写反思。串析的重点是“归纳”:对一个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疏理出共同的本质。坚持“串析”,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提炼。

2、课后复备课

第7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课后反思的“七要”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与机会。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

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这种“神散形未散”的“伪探究”掩盖了个性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剥夺部分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发言的权利。那么到底解决了多少“疑难病症”?又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呢?(许传利)摘自《德化教育信息网》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

1.反思的含义

何谓“反思”?概而言之,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 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因此,“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 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 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 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反思教育教学实践不仅要求教师从教育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育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认为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 的,最终是要形成超前性反思的良好习惯。

2.反思的步骤

概括国内外有关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教师反思的框架:

(1)发现问题。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中的特定问题,并从学校环境、课程、学生、教师本身等方面收集有关 的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自述与回忆、他人的参与性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各种 检查表、问卷、访谈等,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象档案资料等等。教研组、平行班老师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在合作中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所在。

(2)分析问题。教师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教师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思想、行为,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情感和技术方法等,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观察和分析)来进行。

(3)确立假设。明确问题以后,教师开始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或通过请教专家、同事,或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网上搜索文献资料等途径)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以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性方案。这种寻找信息的活动是自我定向式的,它所产生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4)验证假设。考虑了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 新的问题、新的经验,当这种行动过程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思循环。

3.反思的方式

教师应当如何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表明,以下几种反思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课后备课。课后,教师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同时使有益的经验及时得到提炼和升华,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2)写反思日记。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

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 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

(3)课堂观摩。学科组(包括校内和校际)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堂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最佳解决方案。参加研讨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或学校,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情景中。

(4)专家会诊。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行动研究。为弄清学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行动方案,教师和校外专业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它不同于专业研究人员所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科学研究”或旨在树立教育理想的“哲学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改进。行动研究不仅在改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在整个学校教师集体中形成一种调查和反思研究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第8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第9篇: 如何做好课后教学反思

大池小学 陈光梅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教学环节。在工作中,总会听到有些教师的埋怨写教学反思太麻烦,也有的为了应付“差事”,简单一两句话就把课后教学反思给搪塞过去。那么,课后教师应如何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这样的教师很难提高自己,所以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

其次,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脱离实际的空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思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闪光点或某一失误总结出实实在在的体会和认识。切勿贪大求多,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反思。

做好课后教学反思,可以有以下几个途径:

1、学生的反映最真实,提出的建议最可行。

学生时时刻刻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会反映我们的教学状况。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例如从本人前一阶段的反思可以看出:虽然课前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由于教学没有什么创新,而且比较随意,跳跃行比较大,所以就造成了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同学掌握得很好,可反应稍慢的同学就似懂非懂,这样自然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寻找原因:随意性太强,没能做到统筹兼顾,照顾整体,注重个体。与同行或专家交流不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应该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对外交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 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及自己的潜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阅读教育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与自己的做法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里,找出原因及时调整。

5. 记成功、“败笔”、教学机智、再教学设计进行课后反思, 6.通过批改学生作业进行教学反思。

然而,反思贵在持之以恒,教师只有逐步形成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经常性反省的习惯,才能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善其教学行为。一个教师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认真反思自己,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差距中找到问题所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成功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学习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聆听中感悟下一篇:中考质量分析报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