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

2022-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一篇:急救知识培训

急救知识培训试题

2016年一月份三基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A、B三个步骤,其中C是( ) A、胸外按压 B、人工呼吸 C、开放气道 2.正常成人心跳每分钟( )次 A、50次 B、60-100次 C、110-120次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对成人患者单人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

) A 30:2 B 15:2 C 30:1 D 15:1 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

)

A 10-12次/分钟

B 20-24次/分钟

C 5-6次/分钟

D 12-20次/分钟 5.胸外按压姿势要正确:跪在一侧,两上肢垂直,(

)按压 A掌面

B掌根

C 手指

D 拳头 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至少3cm C至少5cm D至少6cm 7.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

A.呼吸停止

B.血压下降

C.瞳孔散大

D.意识消失,无大动脉搏动

E.呼之不应 8.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E.剑突下隆起 9.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

A.剑突下 B.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胸骨中下1/3交界处

E.胸骨中上1/3交界处 10.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

A.≥50次

B.≥80次

C.≥100次

D.≥120次

E.≥130次

11.手法开放气道时,应给患者( )

A. 仰卧位 B.头高足低位 C.头低足高位 D.侧卧位

E.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12.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 )

A 大动脉搏动消失 B 呼吸停止 C 瞳孔散大 D 血压测不到 E 脉搏不清

1 13.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 A.不超过10秒钟 B.不超过5秒钟 C.不超过20秒钟 D.不超过1分钟 E.不超过30秒钟

14.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应将婴儿置于( )下列体位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平卧位 15.遇有触电的伤员现场救护时应首先( ) A.将伤员搬出现场 B.断电C、呼叫120

二、判断题(每题 4 分)

1.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室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下降约10%。(

) 2.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钟内没有脉搏,那么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3. 对成人复苏的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按压的幅度为≥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

)

4. 开放气道时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水平线成人为80度(

)

5. 所有救助者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在检查脉搏、分析心律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

6.成人心肺复苏时,不管单人或双人进行复苏,胸外按压与通气比均为30:2。(

) 7.当有两个或更多施救者在现场的情况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的激活和心肺复苏 必须同时实施(

)

8.急救黄金时间是8分钟( )

9.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特征表现:口唇呈樱桃红色( ) 10.心跳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 )

急救知识培训答案: 选择题:

1-5 A B A A B 6-10 C D D D C 11-15 A A A A B 判断题:1-5 6-10

√ √

√ × 3 √ √√× √√

第二篇:急救知识培训

一经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危险就在你我的身边,它还在继续;危险无处不在,但我们并不被动。提早准备,别让孩子的伤害源于我们的无知——

一项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年死亡人数逐渐攀升,已经超出了任何一种可以导致儿童死亡的恶性疾病年死亡人数的总和。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去年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孩子是1.6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相当于一个班级的孩子过早夭亡。这样的意外带给家庭的创伤永远不可修复,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很多意外是完全可以防范的,而出现意外之后的急救尤为重要。不少意外事故都需要及时处理然后再送往医院,限于经验和知识的缘故,很多监护人在面对孩子的意外事故时,不知道怎样处理或者进行了错误处理,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

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

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

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 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

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 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

塞入。

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2、不要将棉花或其他绒毛状的物质敷盖在伤口处,因为它们会粘在伤口上面阻碍伤口愈合;

3、在包扎伤口时要保证伤口有较好的透气性,不能

包扎得太紧。

4、每天都要换一次敷料,夜间可以让患处暴露在空

气中,有利于伤口的愈

5、伤口严重时,赶快送孩子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七、中暑

孩子中暑时,体温增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面色潮红、无汗、头晕、口渴、恶心、呕吐、烦躁,精神恍格。有的因出汗过多而丢失大量盐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痉挛,严重的可有抽风、昏迷、血压下降、

皮肤出血等。

1、孩子中暑时,尽快将孩子移到阴凉处,脱去孩子衣物,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可用冷水、冰块或酒精擦体,或用低于体温3—5℃的温水洗澡。或在患儿腋下、腹股沟放冰袋。给孩子进冷饮,争取使体温降至38℃以下。有呕吐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不要喂,

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设法降低室温。可以用电扇及空调等降低环境

温度;

3、多让儿童喝水。可给儿童服用藿香正气胶囊

等去暑药。

4、重症者赶快送医院治疗。

八、惊厥

惊厥是由于大脑反应性异常引起的一种突然发生的症状,患者短时间的全身抽搐或局部肢体抽搐。惊厥发生前儿童可能大声哭闹,接着意识丧失,全身发紫,同时屏气,几秒钟后四肢开始节律地屈曲抖动,可能伴有大小便失禁发生。这种症状可能持续几分钟之久。惊厥以4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分为有热惊厥和无热惊厥两类。小儿以高热引起的惊厥较多见,常常发生在体温骤然升高的第一天,39oC以上的高热最

易发生。

碰到孩子抽筋,我们往往惊恐万分、束手无策。下面简要介绍发生惊厥时的紧急处理 方法,可使我

们摆脱困境: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抱在膝盖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

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

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

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九、昆虫进入耳道

昆虫等生物性异物,多在儿童睡眼时进人外耳道。昆虫类异物因爬行骚动而使孩子产生难忍的疼痛和不知,儿童表现为哭闹、烦燥不安,偶尔可引起眩晕及耳鸣,严重者可致鼓动膜损伤,影响听力。

1、可用酒精或油类液体滴入外耳道内,将进入的昆虫淹死,再固定儿童善用耳镊将其取出,然后用

棉签擦净耳道即可。

2、用此方法难以取出昆虫时,应立即送医院处

理。

十、眼内有异物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

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十一、呼吸道 气管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孩子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后,应该先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让孩子俯倾并拍背。如怀疑异物吸入孩子气道,应将其道呈倒立状态,头部下垂, 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4、挤压腹腔喷出异物。有时咳嗽后,气体咳出而不能吸入,肺内气体渐少,咳出气流 很小,这时需借助压腹和膈肌上升的冲击力,加大咳出的气流,将异物喷出。做法是让患儿站立前倾,抢救者在其后用双手重叠拢在患儿上腹部,冲击性挤压,使其腹压增高,膈肌抬高,加大胸腔压力,促使肺内产生强大气流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5、阻塞缓解心肺复苏 如果异物去除,阻塞缓解,但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

心脏挤压。

十二 食物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

称“噎食”

噎食发生具有以下特征:

1、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痛苦表情。

2、患儿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抠口腔。

3、如为部分气管阻塞,可出现剧烈咳嗽,咳嗽间有哮鸣音。 预防噎食,除了及时治疗诱因,还应做到“四宜”:食物宜软,进食宜慢,心宜平静,食宜适量。如万一发生噎食,可采取以下急救法:

1、清醒儿可采取坐或站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的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噎食严重者可仰卧位)---------抢救者按上面方法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压力迅速增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

2、如无效,可几秒钟重复一次,造成人为咳嗽,将阻塞食物冲出气道。再无效,就急送医院处理。

十三、休克

休克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可以致命。

1、必须尽快设法与医院取得联系,或请医生来急救。并马上通知联系家长。

2、让儿童平躺着.除头部外伤者外,要注意让他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否则一旦脑部缺氧3—4分钟,就会对脑部造成永久

性的损伤。

3、注意保证儿童的呼吸道畅通。千万不要给儿童热敷,因为会使血液迅速从体内的器官中流出,造成危险。

4、随时检查儿童的脉搏,密切注意儿童病情的变化。

第三篇:急救知识培训题库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便函

平教培便字第( 44 )号

关于印发”急救知识全员培训考试”复习题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根据教培中心[2012]43号《关于开展急救知识全员培训的通知》要求,本周六日将开始组织公司助理级以上管理人员、机关管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及考试,为了提升培训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医院组织专家组围绕煤矿创伤现场急救技术以及突发疾病的正确处理方式编写了急救知识复习题,现发给你们。希望你们结合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突发疾病、工伤事故等事例,对照学习,达到人人掌握现场急救的目的。有关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对象、考试形式、奖惩兑现等按照文件执行。

特此通知。 后附:复习题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六日

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急救现场固定时应当首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 处理严重出血。( √ )

2、固定时,夹板的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 √ )

3、固定时如发现骨断端暴漏,可以拉动将其送回伤口内。( × )

4、固定时应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 √ )

5、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 )

6、固定时如现场对它生命安全有威胁时,需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 )

7、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要加衬垫。( √ )

8、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 √ )

9、固定后上肢为屈肘位,下肢为伸直位。( √ )

10、急救时,先搬运,后止血、包扎、固定。( × )

11、做好伤员的现场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 )

12、搬运时要保持脊柱与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 )

13、搬运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有变化要及时处理。( √ )

14、搬运时动作要轻、快,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振动。( √ )

15、怀疑有脊柱、骨盆、下肢骨折时,可以让伤员试行站立。( × )

16、心肺复苏是针对循环或呼吸骤停的紧急抢救措施。( √ )

17、判断意识丧失后,立即呼救的同时施救 。( √ )

18、呼叫的目的是唤来更多人共同施救。( √ )

19、按压方法为缓慢无力无序按压。( × )

20、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两乳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 √ )

21、按压 / 呼吸比为20 :2。 ( × )

22、胸外按压按压频率小于 100次/分。( × )

23、开放气道方法只有仰头-抬颏法。( × )

24、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婴幼儿)。( √ )

25、胸外按压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cm 以上 。( √ )

26、人工呼吸要避免过度通气。( √ )

27、开放气道的目的是防止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

28、心肺复苏技术第一步骤是开放气道。( × )

29、实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双臂可以弯曲按压。( × ) 30、施行人工呼吸时吹气前要捏闭病人鼻孔。( √ )

31、对一般伤员,均应先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32、昏迷伤员转运时,应将头偏向一侧。(√)

33、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的尺动脉和挠动脉。( √ )

34、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 × )

35、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 √ )

36、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止血带扎的越紧越好,以防脱落。(×) 包扎前伤口必须敷止血药。(×)

包扎伤口时,应将脱出的骨折端、或其它组织塞回伤口内,以免污染

加重。(×) 40、螺旋包扎:适用肢体、躯干部位的包扎。(√)

41、颈椎骨折伤员需使用四人平托法搬运(√)

42、现场止血可使用电线、铁丝、绳子等代替物(×)

43、手指出血可用按压手指两侧动脉止血(√)

44、腹壁外伤致肠管外露的,可将脱出的肠管还纳(×)

45、烧伤后可使用凉水冲淋15—20分钟(√)

46、触电现场急救应首先解脱电源(√)

47、脊柱骨折着可使用床单、毛毯等代替担架运输(×)

48、颅脑损伤有耳鼻出血者,可以堵塞以止血(×)

49、离断的肢体要妥善保存并及时转运(√) 50、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

二、选择题

1、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 C )

A、有气管插管 B、在医院 C、时间的早晚 D、是否给药

2、最简单、快捷适于现场复苏的人工呼吸方法是:( B )

A、呼吸机控制呼吸 B、徒手人工呼吸 C、面罩人工呼吸法 D、食道堵塞通气法

3、关于心跳骤停的诊断,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 C)

A、病人桡动脉搏动摸不到 B、无自主呼吸 C、颈总动脉搏动消失

D、神志消失

4、有效的心脏按压,双手应放在病人的什么部位?( B )

A、胸骨的上段 B、胸骨上2/3与下1/3交接处 C、剑突 D、胸骨中、上1/3交界处 E、心前区

5、心跳骤停,最迅速、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 D )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拖起下颌 C、气管插管 D、胸外心脏按压

6、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B ) A 80-100次/分; B ≥100次/分; C 120次/分; D 60-80次/分

7、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 A 双乳头之间与胸骨交界处; B 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8、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C )

A 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 2-3 cm C 不少于5cm; D 6-7cm

9、现场复苏成功的判断依据为:(C) A大动脉搏动扪及;B心电图表现为心室纤维颤动;C自主循环恢复

10、心肺复苏主要步骤有:A (assessment and airway)开放气道,B (breathing)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胸外按压,现场施救时正确顺序为:(A) A.C→A→B B. B→A→C C. A→C→B D. C→B→A

11、脊柱骨折的正确搬运法(B)

A、单人搀扶 B、平卧式 C、抱扶 D、背负

12、正确良好的固定能( D )

A迅速减轻病人疼痛, B减少出血,

C防止损伤脊髓、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D以上都是

13、上臂骨折固定包括(D)

A.夹板固定 B.纸板固定 C.躯干固定 D.以上都是

14、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 B )

A.止血 B.搬运 C.固定 D.包扎

15、现场搬运包括( C )

A.徒手搬运 B.工具搬运 C.A和B都是 D. A和B都不是

16、现场救护中最安全的搬运方法为( C )。

A.拖行法 B.扶行法 C.担架法 D.爬行法

17、工具搬运方法包括椅子搬运法和( A )

A.担架法 B. 扶行法 C. 拖行法 D. 爬行法

18、向高处抬担架时,要做到( A )

A.前面人要将担架放低,后面要抬高 B.前面人要将担架放低,后面要放低 C.前面人要将担架抬高,后面要放低 D.前面人要将担架抬高,后面要抬高

19、错误的搬运方法会( D )

A.加重伤病员的痛苦 B.还会加重损伤、病情,

C.造成截瘫 D.以上都是 20、大腿骨折后大腿出现( D )

A.肿胀 B.疼痛 C.变形或缩短 D.以上都是

21、采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A),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

A . 1小时 B. 2小时 C. 半小时

22、有一物体扎入伤员的身体中,此时救助者应如何处理( C )。

A.拔出扎入的物体 B.拔出扎入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 C.固定扎入的物体后送往医院

23、腹部开放性损伤,肠管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为( C )。

A.将肠管送回腹腔,再用敷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部包扎 C.盖上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24、出血颜色鲜红,出血时常呈向外喷射,这是属于( B )出血。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25、抢救失血伤员时,应先进行( C )处理。

A. 观察 B. 包扎 C. 止血 D. 询问

26、指压止血法主要用于( A )出血的止血。

A.动脉出血 B. 静脉出血 C. 毛细血管出血

27、一般外伤伤口的处理应( C )。

A.立即涂抹抗菌素软膏 B .立即清洗伤口 C .立即用敷料包扎

28、止血带适用于( C )。

A. 头部出血时 B. 前臂骨折时 C. 下肢动脉出血时

29、四肢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 B )。

A.止血带止血法 B.指压动脉止血法 C.加压包扎止血法 30、包扎伤口的敷料应( B )。

A.与伤口等大 B.超出伤口 C.小于伤口

31、上臂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A)

A.上臂的上1/3 B.上臂的上1/4 C.上臂的上1/2 D.上臂的上1/5

32、上止血带时应注意(D)。

A. 松紧合适,以远端不出血为止 B. 应先加垫

C. 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3-5分钟 D. 以上都选

33、包扎伤口可以(A)。

A. 保护创面 B. 使人免受惊吓 C. 起到杀菌作用

34、患者失血量为10%-20%,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湿冷,脉搏快弱,可达每分钟100次。此种出血属于(A)

A.轻度出血 B.中度出血 C.重度出血 D.皮下出血

35、血液像水珠样流出或渗出,血液由鲜红变为暗红色,量少,多能自行凝固止血。此种出血属于( C )

A.动脉出血 B.静脉出血 C.毛细血管出血 D.轻度出血

36、人体正常心跳 次/分。(C)

A.60—80 B 80—100 C 60—100 D 80—120

37、人体正常呼吸 次/分。(B)

A 14—18 B 16—20 C 18—22 D 16—22

38、成人的血液占自身体重的(C)

A 5% B 6% C 8% D 10%

39、急救包扎方法有(D)

A绷带包扎法 B三角巾包扎法 C四头带包扎法个 D以上都选 40、包扎伤口动作要(D)。

A慢、轻、牢 B慢、准、轻、牢 C快、轻、牢 D快、准、轻、牢

41、出血类型包括(A)。

A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 B内出血、外出血

C轻度出血、重度出血 D头部出血、四肢出血、躯干出血

42、对于心脏骤停,呼吸已经停止患者应立即进行 。(D)

A 人工呼吸 B 按压人中 C运往医院 D心肺复苏术

43、胸部外伤时,应立即(D)

A立即行伤口包扎 B转运时应采取半坐位 C尽快转运 D 以上都选

44、脊柱骨折可使用 的方法搬运伤者。(C)

A背运 B公主抱 C平托 D 搀扶

45、判断心跳是否停止,可用触摸 搏动是否消失的方法.(B)

A桡动脉 B颈动脉 C 足背动脉 D 面动脉

三、简答题。

1、现场急救三原则是什么?

答: 伤情判断、实行抢救、安全转运

2、现场复苏三大步骤是什么? 答:A---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3、止血的目的是什么?

答:控制出血,保存有效的血容量,防止休克,挽救生命。

4、伤员搬运的原则是什么?

答:⑴做好伤病员的现场救护,先救命后治伤。

⑵先止血、包扎、固定,后搬运。

⑶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

⑷动作要轻巧、快捷,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振动。

⑸搬运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有变化要及时处理。

5、如何判断出血类型为动脉出血?

答:出血时压力高,出血时喷射或随心脏舒缩一汩一汩的冒出。为鲜红色,流速快,量多,在短时间内可有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此种出血为动脉出血。

第四篇:急救知识培训报道

2016年6月15日,五一桥公司二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来自甘孜州九龙县人民医院的专业医疗队伍、外科专家在这里对五一桥公司全体员工开展了一场精彩详尽的应急救援、救护知识培训,通过专业知识讲解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参与培训的员工获益匪浅。

当天上午,马主任医师不仅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海氏手法、创伤止血救护及意外伤害等应急救护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对相关救护操作要领进行了现场示范。培训过程中,马主任医师与公司员工频繁互动,通过示范操作和练习,让每一位学员基本掌握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绷带包扎、火灾逃生等日常救护知识。尤其重点讲解了在实际救援中,如何抓住最有效的“黄金四分钟”时间,去挽救更多的生命。

参加培训的员工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很精彩很实用,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自己在日常伤害中的自救和他救能力。

第五篇:急救知识培训通讯

急救知识培训,为生命延续时间

—记杏林携手针灸协会、爱心社、白鸽社开展急救知识竞赛

人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就像一颗柔弱的嫩芽,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意外,那么必要的急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由温医社团联针灸协会主办,杏林、爱心、白鸽三大志愿者服务社协办的第二届急救知识竞赛于10月21日晚上,在旭光厅进行了首次赛前培训。10月26日,急救知识竞赛的第二次授课顺利举行。11月4日,决赛拉开帷幕。

“在危急情况下,及时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10月21日,护理学院谢小鸽老师在进行第一次急救知识培训时强调到。谢老师从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个方面向志愿者们简单介绍了各种急救知识。谢老师解释道:“不同情况下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有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填塞止血法。”力求讲课内容能更好地被吸收掌握,谢老师现场征求志愿者,当场演示不同的包扎伤口的方法。老师还讲解了户外情况下如何正确快速地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同时有效保护好伤员,并及时搬运到急救中心的方法。

10月26日,急救知识竞赛的第二次授课在求知楼203举行。同为护理学院的祝雪花老师负责此次授课。她提到:“有人晕倒时,首先判断病人是否还有意识,然后„„”祝老师着重介绍了心肺复苏及呼吸异物梗塞的急救措施。授课中,老师在现场进行了动作示范,“首先将病人平放,然后双手„„”,祝老师鼓励并指导在场学生上台进行实练。此外,老师还分别介绍了针对成人及儿童的呼吸异物梗塞急救方法。

11月4日晚,旭光厅。从海选中脱颖而出的选手进行了最后的角逐。杏林,爱心,白鸽以及针灸协会四个团队共计40人参加决赛。团队组成人员均为各个协会的前十名,实力不相上下。在决赛第一轮的团队展示中,参赛队伍各显风采,赢得场上的喝彩。决赛进行到第二轮,场上比分逐渐拉开。争分夺秒环节中,校针灸协会的选手发挥极为出色,答对所有题目,率先拉开差距,并遥遥领先于其他队伍。第二环节风险题,来自杏林的选手顽强抵抗,面对超难题毫不畏缩,坚持答完试题,最终使得场上比分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决赛现场,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开展了一系列互动。情景模拟为决赛的压轴大戏。参赛选手需要对不同的伤患进行止血包扎,心肺复苏操作,由评委进行现场点评。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针灸协会团队以绝对优势胜出。随后,嘉宾为获胜队以及优秀个人颁发了奖品及荣誉证书。第二届急救知识大赛至此圆满结束。

第六篇:急救知识培训报告

急救培训,顾名思义是让我们了解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在一些危急时刻可以救人于危险之中,给人以生的希望。

2012年5月4号,公司安全生产部组织了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以下内容:

一、现场急救的目的:

1、救护者的基本责任;

2、现场急救的原则;

3、紧急呼叫救护车;

4、现场急救程序;

5、触电急救。

二、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

1、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2、心脏骤停的现场判断;

3、时间就是生命;

4、现场徒手心肺复苏的操作;

5、心肺复苏的意义;

6、猝死的诊断。

教了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识,如伤口包扎、心肺复苏等一些相当实用的知识。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繁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竞争的加剧,公众之间交往日趋频繁,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承受的压力与日剧增,受到频发的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等意外伤害的因素也不断增多。一旦有意外伤害发生时,人们如果拥有自救、互救意识,并能及时、正确的开展救护,就很大可能争取到抢救伤员的“救命黄金时间”,为后期医院救治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所以开展急救培训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伤口包扎包括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绷带包扎包括三种方法,分别是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三角巾包扎包括头部包扎,单眼、双眼包扎,单肩、双肩包扎,胸背部包扎,以及上肢和下肢的包扎,内容丰富,实用性高,因

而说我们的这次培训班的开展是有必要的,它能增强我们的自救互救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自救互救力量,尽可能减少伤亡。

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观看外伤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术指南,培训结束后,大家认真的观看了这两段视频,在外伤急救常识的视频中我了解了急救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各种方法。

培训活动结束后,参加此次培训的员工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很有实用意义,学到了很多使用的急救知识,初步掌握了急救处理常识和能力,对于社会和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技工学校办学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