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保障公众网

2022-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庆市社会保障公众网

重庆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探析

摘 要:近年来,重庆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探索走在全国前列。重庆市社保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养老、医疗以及土地流转和社会保障的有效结合等方面。以重庆市社会保障一体化实践为研究对象,探讨“重庆模式”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完善“重庆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重庆模式”

2003年以来,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执政理念框架之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的比重,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提交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建议》成为政协一号提案而备受关注。十八大期间,温家宝指出今后五年要办好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便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构建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央政府需要攻克的一个重大命题。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重庆模式”特色

2007年6 月24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今年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7 月1 日,重庆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在15个区县试点。与全国性试点不同的是,重庆市的试点不仅将使农村居民享受养老保险,还把现行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城镇居民也悉数纳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真正实现全覆盖。重庆市提出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的“两段式”目标:到2012 年,在统筹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务服务、公共财政等领域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20 年,形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统筹城乡发展新制度体系,形成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

(一)养老保险

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型国家的行列,以及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数量逐日增多,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显得更为迫切。把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城乡社保一体化体系作为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型保障制度,它既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举措,也是城乡统筹发展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重庆市作为探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试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型。在不违背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大前提下,重庆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包括全体农村居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城镇年满60岁以上没有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退休待遇人员在内的城乡居民,一并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人数约348万人。当年基金收入40.52亿元,其中保费收入10.91 亿元。当年基金支出35.54亿元,基金当期结余4.98亿元[1]。

(二)医疗保险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就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共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重庆市的合作医疗制度在20 世纪70 年代普遍存在,后因资金供应不足瓦解。为改善农村缺医少药和就医难的现状,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意见,从2003 年在铜梁、江津、渝北、巫溪、黔江、忠县等6个区县开展试点发展为2006 年的17个区县。2011年末,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 682.15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57.78万人,农村居民2 224.37万人。全年基金收入63.03亿元,基金支出50.62亿元[1]。

(三)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保的有效结合

目前,随着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部分省市提倡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其原有土地流转价值补偿负担一定的比例。伴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加上农民工能够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的同时,部分地区已经将符合城市户籍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到城市户籍中来,并对其土地进行征回,俗称“土地换社保”。重庆市在这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土地换社保”是“重庆模式”的另一大亮点。2010年,重庆市全面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70%。这意味着,未来2年将有300万,10年将有1 000万农民转户为城镇人口。重庆市有部门和基层组织,利用这一历史契机,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结合,用土地流转出让金解决农村社保的资金筹集难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重庆市社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社会保障一体化无疑取得重要突破,在许多领域都做出积极探索。但由于国内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以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面临制度性的约束。重庆市社会保障事业同样在短期内难以跨越制度性障碍,使之面临典型的“社保疑难症”的困扰。

(一)城乡社保接续难题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发展,各个群体与阶层的身份不断发生着变化与转换。在重庆市社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们在转换身份时如何实现之前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本次实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是其所面临的推进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突出难题。当前,重庆市社保实践中,对于城乡之间、不同职业群体之间的养老保险模式的相互转换还采用统一的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安排。尤其是进城农民、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接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制度上的空白,仍需进行积极探索。

(二)社保资金瓶颈

社保基金筹措是社保事业重要一环,当前由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给集体补助农民参保带来巨大压力。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县,其财政也因要补贴农民参保而倍感压力。农民由于收入偏低,对参保费的承受力非常有限,这在“老农保”实施中已有体现。据悉,在“老农保”的试点中,全国有3 000 多万人退保,其主要原因就是缴费完全由农民个人承担,不少农民都感到承受的负担过重[2]。社保资金的筹措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

(三)土地换社保的争议

目前,“土地换社保”的做法饱受争议,陈锡文甚至认为,“土地换户籍、换社会保障的做法,完全与此背道而驰。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把农民转成城镇户籍的时候,也把他们转成无财产者。 ”[4] 一些地方实施的土地换户籍、土地换福利政策,其根本目的不是改善农民的境遇,增进农民的福利,而是为了以低廉价格获取农民的土地,转手倒卖,以维持过去十几年来形成的土地财政、土地经济。因此,如何把土地换社保的政策规范化、透明化、程序化,是这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从全国范围来看,农民工群体不论是在法律法规制定上还是在实际享受得到的待遇上,其社会保障权都存在严重缺失。农民工没有城镇户口,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群体不享有失业保险保障权。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数都是在私营企业或者个体单位打工,这些单位极少愿意为农民工支付保险费用。此外,农民工群体也不享有医疗保障权。农民工群体作为弱势群体,其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工看病支出绝大部分都是靠自费,用工单位很少为他们负担看病的费用。如何保障农民工的社保权益,把农民工有效纳入城乡社保体系,是重庆市亟须攻克的一个理论难题和实践难题。

三、加强重庆市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思路

(一) 搞好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农民身份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把失地农民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保范围,切实搞好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可以考虑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细分,按照他们职业特点、收人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意愿等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二)社保资金筹措渠道的多元化

城乡社保统筹的资金缺口主要在于农民的政府社保财政支出。在现有政府财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征所得税、继承税和实行累进税制的收入作为社保资金。农民个人绝大部分家庭有支付社保经费的能力,但农民既现实又保守,怕交了社保的钱“打了水漂”。因此,可以考虑对近3年要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实行现收现付制;对近10年要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实行半积累制的社保缴费制;对10年以后才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实行完全累积制。这样应该说实行城乡社保城乡统筹后农民方面的资金收缴有一定的基础。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换社保

“土地换社保”之所以引发争议,原因在于外界的误解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革从来都是要摸着石头过河。从中国国情来看,农民本来就只拥有耕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将耕地的使用权让渡,来缴纳社会保障中需要农民个人承担的那部分保险金,不存在剥夺财产一说。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笔者认为重庆市仍然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换社保”。只是要加强政策执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证农民在让渡耕地使用权的过程中利益不受损,最高效地实现土地流转和社保事业的合理衔接。

(四)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单独解决的,中央政府在协调各地方政府的同时要承担起主要责任。政府应该通过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和创新机制,以不断增强企业和农民工的参保意识。首先,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应该尽快制定针对于农民工的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其次,要抓住重点,并且分层次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再次,要切实加大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力度。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实行专人负责,并且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更好地更健康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EB/OL].http://www.cqhrss.gov.cn/u/cqhrss/news_47779.shtml

[2] 蒋晓川.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试验区社会保障制度探讨[J].农业经济,2010,(11).

[3] 社论.用土地换社保,应当缓行[N].新京报,2010-09-01.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陈兰 赵丽冬 徐露菲

第2篇: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 要:运用重庆市2001—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每增长1%,将促进经济增长0.589117%,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积极推动经济增长,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探索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开展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大体上有三种观点。Feldstein(1996)、Leimer(1982)、Ehrlich和Kim(2007)、贾俊雪、郭庆旺和宁静(2011)、丁少群和许志涛(2013)等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没能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作用。卡特林和米尔斯(2005)、穆怀中(2001)、杨杰等(2009)、孔杏(2015)等认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Kotlikoff(1979)得出了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的结论。

由此可见,由于样本选取、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的不同,学者们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拟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便深入了解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

二、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

(一)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重庆经济的发展,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从2007年的138.9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02.94亿元,增长了2.62倍,年均增长20.17%,而同期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仅为16.61%。同时,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4 676.1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 262.6亿元,增长了2.05倍,年均增长17.27%。可见,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这表明近年来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实现了较快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呈缩小之势

由于缺乏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关统计资料,而居民获得的转移性收入可近似看成因其参加社会保障得到的收入,因此,本文用人均转移性收入来衡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尽管从绝对差距来看,2001—2014年,重庆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2001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 403.57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09.24元,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为1 194.33元。2014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5 443元,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 639元,二者的差距为2 804元。但从重庆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比来看,二者却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如下页图所示)。2001年,重庆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比为6.7∶1,2004年最高达到13∶1,此后在国家和重庆市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的积极作用下,重庆城乡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比逐渐下降,2014年仅为2.06∶1,这表明重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

三、重庆市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在探析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重庆经济增长水平(GDP),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衡量重庆社会保障水平(SS)。为消除异方差,对GDP和SS分别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变化趋势,并记为LnGDP和LnSS。本文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2001—2015年)均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

(二)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导致的“伪回归”,必须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运用ADF检验法,对LnGDP和LnSS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LnGDP和LnSS的ADF检验值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变量LnGDP和LnSS均为非平稳序列。同时,二者一阶差分序列的ADF检验值也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二者的一阶差分序列也不平稳。但是,Δ2LnGDP和Δ2LnSS的ADF检验值却小于1%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二者均为二阶单整序列I(2)。由于LnGDP和LnSS的单整阶数相同,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由于模型中仅有两个变量,可以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变量进行估计,然后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残差序列平稳,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则反是。对LnGDP和LnSS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得到如下协整方程:

对上述协整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残差U的ADF检验值小于显著性水平1%的临界值,可以拒绝原假设,表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由此可知,LnGDP和LnSS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误差修正模型

协整检验表明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误差修正模型既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又能反映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因此,为了将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短期关系和长期关系联系起来,本文构建含有误差修正项的误差修正模型(ECM),以具体分析模型的短期和长期特征。运用Eviews8.0可以建立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从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可知,重庆市财政社会其保障支出的短期波动将导致经济增长的同方向变化,影响系数为0.067752,但其t统计值不显著,表明短期内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从长期看,由于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186292,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且误差修正项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表明当出现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情况时,误差修正项会对偏差进行18.63%幅度的修正,以使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走向均衡。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重庆市2001—2014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重庆经济的较快增长,不但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而且为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协整检验表明,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方程表明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每增长1%,将促进经济增长0.589117%。

第三,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尽管从短期来看,重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太显著,然而,当出现偏离长期均衡趋势的情况时,误差修正项会对其进行反向调整,促使其回到均衡状态,使重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走向均衡。

基于以上结论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其一,积极推动经济增长,为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提供资金支持。充足的财政收入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重要保证,而持续较快的经济增长又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因此,只有实现经济增长,才能确保财政收入增加,实现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其二,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近五年,重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13%左右,而世界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的平均比重在30%以上。因此,在重庆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存在不小差距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应加大对重庆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推进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其三,积极探索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缩小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提高其社会保障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3):48-53.

[2] 杨杰,叶小榕,宋马林.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28):21-24.

[3] 贾俊雪,郭庆旺,宁静.传统文化信念、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1,(8):3-18.

[4] 赵建国,李佳.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财政研究,2012,(9):51-54.

[5] 丁少群,许志涛.社会保障水平、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3,(6):3-12.

[6] 孔杏.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和储蓄的互动性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5,(1):31-36.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饶娟

第3篇:重庆市秀山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摘要】 重庆市秀山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其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秀山县社会保障的实际状况,发现秀山县社会保障还存在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缴费率过高、非缴费性项目缺失、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接续不畅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减低缴费率、增加非缴费性项目、制定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接续办法的建议。

【关键词】 秀山县 农民工 社会保障

一、秀山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有27个乡镇、街道,人口65万,聚集着17个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其占整个县人口的52%以上。秀山境内以低山丘陵区为主,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秀山县的地理位置较好,发展的潜力比较大,资源也比较丰富,拥有独特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境内旅游资源等等。现代农业快速推进、工业经济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活力迸发、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使秀山县的经济不断提高。据秀山县的资料显示,在2014年秀山县生产总值完成12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1亿元,比2013年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4亿元,比2013年增长1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2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2901元、7431元,比2013年增长10.7%、14%。县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27.7亿元、95.3亿元,比2013年增长18.3%、16%。三次产业结构由14.4∶51.3∶34.3调整为13.5∶51.9∶34.6。由此分析可以看出秀山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地方。

秀山县主要以农业为主,是重庆市最边远的县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由于秀山县低山丘陵,这里的农民主要以生产粮油、蔬菜、圈养牲畜、中药材、水产等作为他们的经济来源,此外,工业和旅游业也是他们的经济来源。秀山县与重庆其他区县相比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相对要弱一些,由此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打工。秀山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文化程度低,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如建筑行业、制造行业等,多数人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合,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淡薄。且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得到与城市里其他人相同的社会福利,比如在医疗、教育等问题上。由于经济不够发达,政府财政资金也相对比较匮乏,导致秀山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受到了一定阻碍。对此,政府需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不健全的现状。目前可采取的保障模式有四种,分别为“城保模式”、“双低模式”、“综保模式”和“小城镇模式”。秀山县政府应该选择一种符合当地区模式来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秀山县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秀山县社会保障覆盖面窄

由于秀山县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不高,生活和工作不稳固,所在的工作单位不愿意为他们缴纳保险金、政府的财政压力较大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社会保障参保率不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泛。仅从秀山县的财政支出我们能看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没有达到预想。即使农民工群体被覆盖在社会保障中,其社会保障层次也较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出现保障的不均衡现象。此外,由于秀山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城镇与乡村、农村自身内部存在地区差异,在城镇与乡村社会保障的衔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制度性阻碍。从养老保险制度来看,农民工的个人账户能跨地区转移,但统筹账户不能跨地区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利益。

2、秀山县的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

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为标准,个人的缴费比例要超过10%,企业的缴费比例要达到30%以上。企业和农民工一致认为这个缴费比例偏高了。目前农民工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环卫、工地、物流等,工作不固定、收入比较低、生活无保障。农民工每个月拿着微薄的工资,除开每月日常开销后,就所剩无几了,如果再让农民工拿出一部分钱来参加社会保险,这将是一个很不现实的问题,虽然参加社会保险能够使他们未来的生活有保障,但是目前生活都没有保障了,谁又会积极参保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3、秀山县的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的缺失

秀山县农民工最需要的社会保障项目是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非缴费性的其他社会保险事项,如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各项社会待遇,都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因为此政策只是针对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在秀山县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下,缴费与不自主缴费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和救助等项目之间供应的结构不平衡使得农民工无法得到应有的社会待遇。

4、秀山县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和接续不畅

根据秀山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以来,秀山县已经创建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工伤、养老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统筹范围是省,不同省之间所定的缴费基数不一致,财政补贴的数额也不一致。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相比较,农民工未能享受到应该享有的一切社会福利,如居住问题、工作问题、教育问题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要求自动衔接和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险项目,全面覆盖,包括社会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在秀山县二元化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社会保险关系转续问题繁琐。

三、完善秀山县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1、扩大秀山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扩大秀山县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创建健全的全民共享和公平可及的社会保障体系。据调查,秀山县的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还比较窄,要扩大秀山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需要农民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秀山县政府针对当地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具体现状,在正确政策和方针的引导下,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保,通过法律法规等相关措施使农民工得到应得保障。由于秀山县政府财政比较紧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社保统筹能力,针对农民工提出和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秀山县政府应加以解决和落实。在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上,农民工最担心的就是社会保障转移和接续问题,比如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的衔接和农民工进入不同省市后社会保障的衔接问题,对此,秀山县政府必须细致周全地研究一种切合秀山实际的社会保障的转移和接续办法,这样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农民工关心的参保问题。政府还应大力宣传参保好处,灌输参保理念,并发挥民间力量,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企业应主动为农民工按时缴纳社会保障金,遵守参加保险的要求和相关规定。

2、降低秀山县社会保险费率

为削减企业支付压力,支持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稳定,应适当调整社会保险的费率。低费率,一方面可提高农民工参保率,另一方面可降低企业的缴费负担。养老待遇一次性支付,既可减轻政府养老金支付压力,又可降低管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提高了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效率。由此,秀山县政府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将全重庆市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后的最高费率从7%降低为6.6%,生育保险费率从0.7%降低为0.5%。从2015年3月1日起,失业保险费率统一降低为2%。费率降低后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3、完善秀山县农民工非缴费性的社会保障项目

(1)创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秀山县农民工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经常出现工伤和斗殴伤害事故。在没有出台相关的制度规定下,伤亡和伤害事故就会导致很多纠纷。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应当优先得到创建,并有效化解和分散秀山县农民工所面临的就业风险问题。由于工伤保险项目不存在保险关系接转和账户积累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因此秀山县政府部门首要任务,就是负责做好制度体系的设计,依法强制推行工伤保险制度,进行集中的组织鉴定和赔偿。在缴纳工伤保险费时,依据不同行业的伤亡事故风险系数和不同的职业危害程度,来制定不同的费率标准,进行灵活性处理。

(2)创建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创建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将其纳入农民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寻求异地就医、报销的办法,寻求衔接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新办法,简化区域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实现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区域就业时随同转移。

(3)创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创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金个人账户全国联网。在充分考虑制度衔接的前提下,必须关注农民工养老保险随其身份转变而进行转换的可能性,据此合理设计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秀山县劳动保障部门应创建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库,并实行秀山县能与全国各地的社会保障机构之间联网,实现秀山县农民工养老金个人账户能在全国流动,打破地域限制。

(4)创建农民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基础保障地位是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它是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权利义务的单向性特征,不管什么人什么职业,只要符合条件都有资格享有。秀山县农民工社会救助包括紧急救助、合法权益遭到损害、遭到不公平待遇和贫困救助等,应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救助方式。创建农民工社会救助体系不仅可以维护秀山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能够减少农民工的犯罪,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4、完善秀山县个人保险基金转移和接续办法

(1)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数据库。按照规定和要求对秀山县农民工的个人信息进行录入和登记。首先要通过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清理比对后确认信息无误,确保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形成个人唯一的社保标识,并实现联网和动态更新。其次加快建立全国统一账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网络化、规范化、一体化。最后提高优质的服务设置,简洁的参保程序,以方便进行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和接续。

(2)完善社会保障动态管理机制。通过系统自动更新、人工动态调查录入等手段全面实行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库动态管理,解决秀山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通过电子信息代替纸质信息的方式,创建一个能储存农民工社会保障信息的管理系统和动态的社会保障管理机制。建立中央数据库,收集数据和信息,从而保障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里的子系统数据能准确和快速的转移和接续,实现秀山县农民工在各经办机构和网络互通的情况下,都能查询到自己的社会保障信息。在全国所有的终端和站点实现实时办理参保、相互交流相关参保信息。

(3)完善社会保障缴费信息查询系统。根据秀山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关系的不稳定性,社会保障转移和接续不畅的特性,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完成社会保障的可携带性,一人一卡。比如工作地方换了,只需办理一张社会保障卡,用每个人唯一的社会保障号码,可以在全国各地查询关于自己的参保记录。现在很多企业单位给农民工都办理了社会保障卡,并且用他们的卡号在社会保障局建档,这种方式既减轻了企业社会保障工作的麻烦,也削弱了农民工在各个企业间流动时对社会保障的担心,能让农民工随时随地查询和了解自己的参保缴费一切相关信息。

(4)完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机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适应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完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机制有利于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关系转换与交接的制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度,实现秀山县统筹层次。由于秀山县与发达地区存在着社会保障差异,影响社会保障的转换和接续,需执行转入当地政策的方式来调动各地方政府加强社会养老保障工作的积极性。创建社会保障信息制度,通过制作全国统一格式、唯一身份号码、可跨地区使用的社会保障IC卡,卡上记录持卡人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互助等各种社会保障信息,方便农民工持卡转移和接续社会保障关系。

总之,解决秀山县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县政府一直以来都在解决的问题。由于存在农民工的参保底数不清晰、重复参保和中断参保并存、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畅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准确的定位。为此,秀山县政府必须加大制度的创新力度,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纳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并以此作为秀山县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可根据当前秀山县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根据秀山农民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保险需求的差别,在遵循低起点、广覆盖、有重点、有差别、易衔接原则的基础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注: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基金项目:政府主导下的武陵山区生态扶贫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相结合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SKS29。)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秀山自治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EB/OL].http://xs.cq.gov.cn/index/.2015-06-10.

[2] 重庆市秀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EB/OL].http://xiushan.cqhrss.gov.cn/u/xiushan/.2015-06-10.

[3] 高文书、高梅:城镇灵活就业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张渝 王永生

第4篇:公众舆论与社会

媒体是各种社会主体之间沟通的场合的延伸,媒体不仅传递社会信息,同时传递着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媒体舆论既是社会舆论的体现,本身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在舆论的定义中,最关键要讨论的是,舆论的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能引起舆论的工具数不胜数,如微博,微信,博客,QQ等。那么公众舆论对现代社会有怎样的影响?而我们又如何应对这些舆论呢?

公众舆论与政府

正因为公众舆论对社会行为有很大的控制力,对社会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公众舆论。可见,公众舆论对于政府来说极其重要。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社会问题或事件发生时的公众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同样要重视公众舆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要倾听下情,倾听民意。特别是要充分了解、重视群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在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的时候,更要密切注意公众的意见,认真对待群众的呼声,尽量使我们的改革及政策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论的作用日益凸现。

正如从重庆“钉子户”事件到厦门“PX项目”事件,从山西“黑砖窑”事件到陕西“华南虎”事件„„网民踊跃发言,形成了若干轮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论,对一些社会公共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现代网络媒体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发展,使得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化。如果网民缺乏自律,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也会使网络舆论出现偏差,影响公众认识和政府决策。对此政府认为网络既能传递公众的意愿,也存在许多失真的信息。政府对待网络舆论应当保持宽容,如果要求网民对网络上的信息全部一一辨别真伪之后再发表言论,无疑是一种苛求。如果发现信息失真,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地对信息加以纠正,而不是采取沉默、回避、针锋相对等消极、偏激的方式。

公众舆论与企业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中国出现了一股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升温,在众多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直接影响了企业或项目的运营。

随着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内部及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重要性更加凸显。富士康员工自杀和真功夫股东冲突等事件引起公众舆论热议,不仅对企业内部管理影响重大,也会影响投资者、供应商、媒体及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信心。而向来标榜“顾客就是上帝”的零售巨头沃尔玛竟然发生员工殴打消费者致死的恶性案件,一系列的“血铅事件”对社区环境的破坏和对社区公众生命健康的伤害更是骇人听闻,频频发生的危机事件引起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媒体上有关事件的议论此起彼伏。

公众舆论与公众人物

在公众舆论中, 有时会引发公众的知情权同公民的隐私权冲突的问题, 特别是对一些公众人物, 这种情况尤为常见。有些过分的报道使得公众人物的私隐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我们该如何调适两种相互对立的权利的矛盾, 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给公众人物保留适度的个人隐私的空间?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的。

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就几近失去了隐私权。作为公众人物,受人注目是必然的,公众舆论所带来的压力也是难免的,既然你走上了公众舞台,就意味着你选择了舆论的关注和监督,放弃了一部分隐私权,公众也就有通过媒体了解你的言行举止的权利。所以,作为公众人物,应该重视自己的形象,正确认识公众舆论的实际意义和作用,不要动辄耍大牌脾气,抵制或漠视公众舆论,甚至自毁形象。虽然公众舆论有时也会过度炒作,出现偏差,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明星的品行如何、态度怎样,舆论最终会还他(她)一个合理的判断、一个公正的回报。 公众人物保持形象的同时,也希望记者尊重公众人物的个人私隐。现代社会的八卦杂志的记者被称为“狗仔队”。顾名思义就是经常跟踪公众人物拍下并报道出来其他人不知的行为。公众人物也是人,也需要个人生活,需要自己的个人私隐。为了躲避这些记者,公众人物不得已乔装打扮才能出街走走。

所以,我们要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给公众人物保留适度的个人隐私的空间,处理好公众舆论跟公众人物之间的关系。

舆论是社会关系的营造物,它既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本身也营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舆论和谐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社会和谐水平的基本指数,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有和谐的舆论环境,和谐舆论环境是和谐社会的空气。畅通舆论渠道,鼓励舆论发展,研究真实舆情,引导舆论方向,让我们为实现舆论和谐而努力。

第5篇: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表

您对当地军政军民关系、拥政爱民工作的评价。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当地党政领导经常走访慰问驻军部队,驻军部队领导主动到驻地有关部门走访,军地沟通联系紧密。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军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共建活动开展好,成效明显。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驻军部队积极参加创建双拥模范城,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等活动。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驻军部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驻军部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在当地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 □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第6篇: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表

女士/先生:

您好!我是XX市调查队的调查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社会公众

安全感状况的调查,需要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您回答的信息将受到《统计法》保护,谢谢您的合作!

XX市调查队

(一)近半年来,您所在地区存在哪些违法犯罪现象?(限选三项)

1、盗窃()

2、抢劫()

3、打架斗殴()

4、诈骗()

5、吸毒贩毒

()

6、制假贩假()

7、卖淫嫖娼()

8、其他(请注明)

(二)在您看来,影响我县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限选三项)

1、贫富差距过大()

2、民众法制观念淡薄()

3、警力不足()

4、

对犯罪打击力度不够()

5、流动人口太多()

6、其他(请注明)

(三)请问您知道泗阳正在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吗?

1、知道()

2、知道一些()

3、没听说过()

(四)请问您对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1、满意()

2、基本满意()

3、不满意()

4、差()

(五)请问您周边或住地区所在小区出现矛盾纠纷能否及时得到排

查协调处理?

1、能及时处理()

2、不能有效处理()

3、无人处理()

4、不了解

()

(六)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突出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

1、能及时()

2、得到了但反映多次()

3、反映了得不到有效处理()

4、无人处理()

5、不了解

(七)请问您所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

1、经常见到()

2、偶尔见到()

3、从未见到()

(八)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限选三项)

1、效率不高()

2、态度生硬()

3、执法不严()

4、以权谋私()

5、刑讯逼供()

6、所不清()7没有()

第7篇: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1、我国食品药品监管现状

1.1 食品监管的现状

食品监管的各类法律、法规不断出台。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在不断清理、完善和与国际接轨;市场准入、各类认证、各种评价体系已逐步建立。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了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食物中毒事件逐步减少。2007年 8月底至 12月底,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人数 4047人,比 2006年同期下降了 39.9%。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走向完善。中国食品工业目前已形成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四级标准构成的标准化体系。中国已制定了 1050项食品国家标准,1145项食品行业标准和近万项食品地方标准和几十万项食品企业标准。食品安全知识得到广泛普及。通过多种宣传形式,普及了农民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鱼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方面的知识,低残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添加剂得到推广运用。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在不断提高和改善。2008年国家第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显示:农业部对全国 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 95.4%,比 2007年年底和2007年同期分别提高 0.1和 2.6个百分点;36个城市猪肝和猪尿样品中瘦肉精污染监测合格率为 99.2%,比 2007年年底和 2007年同期分别提高 0.8和 0.4个百分点。猪肉样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为 98.5%,比 2007年年底提高0.4个百分点,比 2007年同期下降 0.3个百分点。鸡肉样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监测合格率为 99.0%;26个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监测合格率为100%,比 2007年年底和 2007年同期分别提高 0.2个百分点。孔雀石绿污染监测合格率为 91.5%,比 2007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污染监测合格率为 92.3%,比 2007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等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对节日食品、儿童食品、重点品种集中整治,对农村药品市场进行整治规范,有效保障了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1.2 药品监管的现状

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现行是 “一体二级”的多部门性质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团结一致, 齐心协力,积极查处大案要案,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如查处 “12.7假药案”、仿冒 “肉毒素”案、 “欣弗”案、 “人血白蛋白”案、 “注射用甲氨蝶呤”等一批大案要案;坚决撤证 “奥美定”,整治药品注册申报资料造假,治理 “一药多名”等均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大力整治中药材专业市场,集中整顿疫苗生产流通秩序,强化对医疗器械生产的监管,打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猖獗的势头。同时,工商、质检、卫生、

农业等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开展打击邮寄假劣药品、非法回收药品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深入开展农村食品药品 “三网”建设,实施惠民工程,保护了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2、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食品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1 食品安全不仅是国内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尽管我国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食品安全质量隐患诸多:我国食品在养殖种植环节的污染问题严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安全隐患也较多,一方面,我国食品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随着食品生产新技术、新原料的广泛使用,一些新的食品原料和包装材料由于检测成本高没有经过足够的、科学的跟踪测试,食品安全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比较大,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安全消费和自我保护意识欠缺。食品安全问题影响了我国食品行业国际贸易。近年来媒体对阜阳奶粉、龙口粉丝和四川泡菜等食品安全案件的连续报道,引起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严重关注,并相继采取设限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出口贸易。

2.1.2 药品监管任重道远

目前药品已经实行统管,但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 “一小二多三低”,以及药品流通领域内存在的 “多、小、散、乱、低”现象 ,使安徽 “欣弗”劣药、广东 “佰易免疫球蛋白”等严重药害事件仍时有发生。其主要问题表现为:药品行政审批、技术审评把关不严,以至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混乱。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审批和执行环节中,尤其是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的报批中存在严重虚假申报行为,监管部门对药品的审评审批,企业药品生产条件,尤其是对注射剂、生物制品和特殊药品3类高风险品种的生产企业缺乏有效的、动态的监管手段;同时对药品、医疗器械监测、抽验力度不够,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没有保障,药品的生产、经营秩序还没有根本好转。药品检验监测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偏僻农村药品安全无法保障,游医药贩屡禁不绝。虚假药品广告、保健品违法广告泛滥。

2.2 食品药品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2.2.1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影响执法效力

我国政府当前对食品的监管体制繁杂,采取的分段监管模式存在严重弊端:一是涉及食品监管的政府部门多达 20多个,使行政资源分散,其中行业管理部门与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综合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导致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产业的长链条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二是食品的执法权分散在各个相关食品监管部门,以致执法中各相关部门常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不可避免会出现部门之间推委扯皮,职能分散与职能重叠交叉并存,影响执法力度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有时取证追踪都较为困难,执法不严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行政执法是整个管制过程的一个部分。保证执法权威、独立、公正是维护良好市场的关键。但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必然出现食品监管的多头执法,以致食品监管并存着监管过度和管制不力的两极分化现象;三是食品监管机构责权不对等,严重影响监管效率。如食品药品监督局,虽然肩负食品综合监管职能。但对食品、化妆品的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等职能并未随之转移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加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属于副部级单位,难以协调各大部委,严重影响职能部门的执行能力和权威性。我国药品监管采取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也存在诸多矛盾。一是仍无法避免药品监督管理和医疗卫生管理之间的矛盾;二是存在着与工商、专利、技术监督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广泛协调三是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乡镇无药品监管站,严重影响执法力度和工作效率。四是省级及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受到当地政府的管辖,尚需与地方政府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顽症,依然存在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

2.2.2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各相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虽然已出台了大量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法律规章过多与法律规章不到位并存的现象,还有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法律程序方面也尚缺乏统一的行为滞后,使药品监管法律依据不足、对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不够。

2.2.3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复投入,缺乏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当前食品监管部门多,相配套的食品评估与检测机构也多。一方面多头检测、重复检测和重复建设浪费资源,效率不高;同时还严重增加企业负担,被检测单位怨声载道,经济上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监测标准不一,检测结果也不尽相同,检测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当前政府还严重缺乏一个相互协调、分工合理、职能明确、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和高效快速的食品监测体系。

2.2.4 食品药品的价格与广告监管不力

由于政府目前还未能根本改变其传统的药品定价制度,加之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卫生及其配套制度改革缓慢,阻碍了药价管制制度改革的效果。特别是医疗机构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的配套改革不到位,使以药养医问题难以解决,医德医风问题使医药代表收买行为难以遏制,导致药价虚高不下。同时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广告经营者与新闻媒体的唯利是图以及执法部门的查处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使虚假药品广告屡禁不绝,严重误导和坑害消费者。

2.2.5 食品药品监管资源配置不合理,队伍建设滞后,监管效能低下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在组建之初,多数人员没有进行公开招考和选优,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年龄老化,缺乏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人员,加上办公基础条件差、检测技术设备落后,难有技术人员补充;同时广大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人员长期战斗在食品药品监管第一线,工作任务重、报酬低、职务晋升机会小及人员交流困难,加之得不到被监管单位和行政相对人的理解,使监管队伍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生命活力,监管效能较低。

3、深化我国食品药品体制改革和实施科学监管的对策

食品药品与人民群众的生命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民族富强的头等大事,要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必须进一步深化我国食品药品体制改革,用科学发展观完善并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不断开创食品药品监管的新局面。其主要对策建议如下:

3.1 建立责权对等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使食品药品监管走向集中统管

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构建统

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也是政府的市场监管体制在今后长时期内的改革方向。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首先应该摒弃各部门的局部利益,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管,即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监督管理职能、技术资源,集中于一个监督管理部门,从而实施对食品由农田、水中到餐桌各个环节进行依法统一监管,形成一个高度统一权威的食品监管体系同时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能应与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紧密结合,做到 “分工明确、权责并重、疏而不漏”,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程序,杜绝腐败和玩忽职守其次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政府应纳入中央垂直管理,要建立起具有高度权威的、统一而高效的、责权对等的食品药品统管体系。

3.2 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体系,打击虚假广告,完善食品药品信用机制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府部门要制订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监管,才能对市场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查处。一是借鉴和引入发达国家的立法机制,尽快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法律和执行条例,尽快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的救济、赔偿法规制度。同时要借鉴美国在食品药品监管上的成功经验,探讨创立一部 《食品、药品、化妆品安全管理法》综合法律,形成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是要抓紧制定配套的食品药品专门法律法规和执行条例, 以形成完善的食品药品法律体系,为建立起统一协调、有权威、有效率的食品药品统管体制提供依据。

3.3 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药品监管的社会效能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利益。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应建立起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 3个阶段应急体系,要抓好 5个环节工作:应急信息收集、应急预防准备、应急演习、损害控制处理以及事后恢复。因此,国家亟待建立完善的、系统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 追究机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3.4 加强基础建设,统一食品药品安全标准,提升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

我国政府当前要尽快整合食品标准和检测资源,尽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解决当前食品监管标准缺失、标准交叉和标准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加快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统一的食品药品检测检验机构,避免检测标准不一和各个部门的检测结果重复,实现检测成果互认共享,以形成一个食品药品监管有力的技术支持力量逐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其次要抓紧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基层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三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食品药品监管计算机网络系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搭建食品和药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分析、信息通报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食品药品监管的社会效能。

3.5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开创食品药品监管新格局

当前食品药品监管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各级药监队伍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

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监督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坚决纠正 “不作为”、反对 “乱作为”,保证行政执法公平公正,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其次要坚持队伍优化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具有专业知识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注重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知识能力合理化;要对公务员进行严格考核,给予公务员相应的福利待遇和奖惩措施来实现人员的激励与晋升。在思想建设体系中要加强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对全系统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不断增强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要加强对实权干部的管理,落实好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同时要强化一把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使他们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成为一只高效精干的优秀监管队伍。在工作目标管理中,要细化工作职责、量化目标考核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食品药品 “直配”机制,不断深化三级联网活动,把农村食品药品 “三网”建到社区、乡(镇)、村,结合探索服务 “新农合”的有效途径,消灭食品药品监管盲区,解决群众看病贵、用药难等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监督网络作用,互相配合与协调,开拓创新食品药品监管新格局,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

4、结束语

总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的头等大事,我国要加快食品药品体制改革步伐,迅速构建完整的食品药品法规制度体系,建立责权对等的行政监督体系,创建坚强有力的技术网络和科学评价与决策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培植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创新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来科学监管食品药品,才能切实保障全国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第8篇: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宣传资料

1.安全防范小贴士;2.如何拒毒、防毒;3.全面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4.打“110”报警时请注意什么?5.县综治办及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电话;6.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7.综治办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是干什么的?最后,让学生把这份《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带回家,给爸爸妈妈阅读,并与爸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有一种电话叫“座机”,有一种来电座机号码叫“0851/0857—12340”,有一种问题叫“您满意吗?”,有一种回答叫“满意,非常满意!”!如果您居住在毕节市的任何县区,无论是手机还是座机。如果您接到了“0851/0857—12340”的这个号码,它不是诈骗电话也不是色情敲诈,请花费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倾听一下电话那头美妙的声音,为我们日夜奋斗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为守卫人民群众安全的政法干部说声满意。

告诉学生:什么是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的内容有:1.安全防范小贴士;2.如何拒毒、防毒;3.全面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4.打“110”报警时请注意什么?5.县综治办及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电话;6.广西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7.综治办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是干什么的?最后,让学生把这份《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带回家,给爸爸妈妈阅读,并与爸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平安连着你我他,公众安全靠大家”的主题板报、12月6日下午我们班又举行了“小手拉大手,共筑安全感”

“平安连着你我他,公众安全靠大家”

—“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四年级主题班会

班主任: 时间:

甲、乙:尊敬的老师、家长们,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提升公众安全感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乙:我们 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甲: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 生机的新一代。

乙: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 甲: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

乙:我们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路上最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我们必须处处注意安全。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众安全感以及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我实践,让他们知道一些常见的安全标示。

2、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公众安全感。

3、教育学生要处处注意安全。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有关于提升公众安全感的有关资料。

二、学习资料

三、观看视频

甲:交通安全是人人要注意的。我们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上街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发生什么意外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乙:看完了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请同学谈谈) 甲:为了自身的安全,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规则第一。

四、学习安全标示

甲:同学们,我们感觉到安全隐患事故就像一个恶魔,如果你不注意安全,他随时有可能到你的身边。可见,认清安全标志,保护安全设施,与他们交上朋友有多么重要。

乙:这节课我们就去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好不好?同学们可要认真学,等一下咱们要进行安全标示抢答。

学习安全标志。

五、安全知识问答

甲: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都和安全标示交上朋友了,现在咱们进行下一轮的安全知识问答。

六、学习《安全文明自护歌》

甲:现代科技使我们的生活空前丰富,却也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年少的我们面对这五彩缤纷的世界,怎样才能安全的成长?接下来请听全班同学的朗诵。

乙总结:各位同学,我们只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纪守法,安全永记心间,我们一定会成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你们的家庭一定会成为和睦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家庭。

甲乙:最后我送给大家的祝愿是:平平安安生活,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手拉大手,共筑安全感”

—“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

班主任: 时间:

“小手拉大手,共筑安全感”宣传

1.安全防范小贴士;2.如何拒毒、防毒;3.全面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4.打“110”报警时请注意什么?5.县综治办及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电话;6.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7.综治办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是干什么的?最后,让学生把这份《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带回家,给爸爸妈妈阅读,并与爸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有一种电话叫“座机”,有一种来电座机号码叫“0851/0857—12340”,有一种问题叫“您满意吗?”,有一种回答叫“满意,非常满意!”!如果您居住在毕节市的任何县区,无论是手机还是座机。如果您接到了“0851/0857—12340”的这个号码,它不是诈骗电话也不是色情敲诈,请花费您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倾听一下电话那头美妙的声音,为我们日夜奋斗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为守卫人民群众安全的政法干部说声满意。

告诉学生:什么是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接着,让学生读一读《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的内容有:1.安全防范小贴士;2.如何拒毒、防毒;3.全面扫除“黄赌毒”社会丑恶现象有效净化社会风气;4.打“110”报警时请注意什么?5.县综治办及各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电话;6.广西社会公众安全感调查问卷;7.综治办和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综治工作中心)是干什么的?最后,让学生把这份《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资料带回家,给爸爸妈妈阅读,并与爸妈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群众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是衡量社会平安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满意度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安、综治等机关工作的评议指数,是各部门执法工作的“试金石”。

二、群众安全感调查方式

贵州省、毕节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访问、群众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调查。贵州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常用0851-12340、毕节0857-12340电话对群众进行访问。如果您接到这样的电话请客观、真实评价。

三、如何参与平安建设

(一)积极做好自身和家庭防范,提高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等安全意识,防止受到各种不法侵害。

(二)遵纪守法,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

(三)参与“平安家庭”创建,做到家庭平安、邻里和睦。

(四)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平安出行。

(五)积极参与平安(安全)宣传。

(六)参与治安巡逻、邻里守望、矛盾调处等活动。

(七)向公安机关提供、举报社会治安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

四、什么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zd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一项系统工程。

第9篇: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建方案)(模版)

六程综委[2011]

关于全面开展社会公众安全感和 满意度宣传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街道综治委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把我街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街道,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确保实现“和谐稳定争第一”的创建目标,街道综治委决定,从现在起至年底在全街组织开展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促进我街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平安程桥的要求,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着力点,以全面达小康为目标,强化打击、防范、治理等措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大力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排查管控高危人群工作,为维护全街社会政治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1 组

长:张明强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副组长:秦云峰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综治办主任

李万山

街道党工委委员 成

员:俞学道

街道党政办主任

李立保

街道派出所所长 王声义

街道司法所所长 童坤荣

街道中心校校长 赵厚璋

街道经济服务科科长 邵建新

街道广电站站长

街道城市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徐有忠

交警中队长 陈

街道综治办副主任

办公室设在街道综治办,具体负责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

三、计划任务 (一)宣传发动 社会面创建宣传

1、在街道主要进出入道路两侧完成8块以上大型户外广告宣传牌,在主要公路两侧的醒目位置书写平安创建宣传标语10条以上,(责任单位:街道党政办、综治办);

2、6月至12月,街道主要干道悬挂平安创建宣传标语横幅或灯箱(责任单位:黄木桥村、羊山村、桂花村、长青社区、荷花村、东胡社区、古墩村,沿路相关企业);

3、6月至12月,在每个居民小区悬挂1--2条平安创建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和出板报及墙体宣传标语10-20条等(责任单位:涉及有居民小区的村、居);

4、农贸市场悬挂2条以上平安创建宣传横幅,并设置宣传点,向市民发放《致全街居民群众一封信》等创建宣传资料(责任单位:城市建设服

2 务中心、各村居);

5、6月至12月组织2场以上平安、法治咨询宣传活动(责任单位:司法所、派出所、交警中队);

6、9月至11月组织开展“家庭拒绝邪教”责任承诺活动(责任单位:综治办、610办、各村居)。

企业(金融部门)创建宣传

6月至12月,广泛开展平安企业(金融)创建活动,每个部门及下属单位设置宣传横幅1—2条;开展平安创建宣传活动1次(责任单位:各企业、卫生、电力、电信、金融等部门)。

学校创建宣传

1、9月1日至12月30日,全街各学校悬挂2条宣传横幅;

2、组织全街道各学校开展社会治安和平安创建问卷调查,并由学生家长进行填写调查表;

3、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学生上一堂平安创建和法制教育课;

4、各学校组织开展1次平安创建宣传活动,在各教室内出一期平安创建黑板报;(责任单位:街道中心校、各中小学校)。

(二)集中整治

1、开展企业、文化市场及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9月、12月)。由街道公安、教育、文化等部门分别牵头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街道安全办、食品安全办、工商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部门配合,彻底整治企业、文化市场、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重点查处企业周边收购站点、偷盗活动,文化市场淫秽物品,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校车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限期整改,整改后达不到标准的依法予以取缔。

2、开展娱乐场所整治(9月、12月)。由派出所分别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工商所、文体中心等部门配合,抽调专门力量,重点对网吧、电子游戏室、酒楼等公共娱乐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明查暗访,对其违法问题要予以严厉查处。同时,要对各类娱乐场所的经营实体进行证照检查,一经发现无证经营、违规经营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强化公共娱乐场所的办

3 证和消防安全监管,从源头上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3、开展出租屋整治(11月、12月)。由派出所牵头,劳动所、工商所、计生所等单位配合配合,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出租屋整治,精心组织行动,力求达到实效。要对所有居住、经营、生产性质的出租屋详细登记造册,全面准确掌握出租房屋情况。要对每一处租赁房屋进行发证管理,对经登记的暂住人员发放暂住证。要重点加大对城区出租屋整治力度,摸清流动人口底数。

4、开展交通安全整治(11月、12月)。由程桥交警中队牵头,制定具体整治方案,集中对全街农村客运、校车等进行全面大检查,对危险路段进行安全大排查,并针对排查出的危险路段进行集中整治。要重点查处客车超员、货车超载、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着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促使我街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5、开展社会矛盾大接访活动(6月—12月)。各村居、街道综治委成员单位要加大社会矛盾排查力度,认真处理隐患纠纷。积极开展突出信访问题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问题、事件的调处化解工作。对重点隐患进行一次彻底摸底排查建帐,逐一明确包案领导,包案人员。全街政法综治部门要率先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超前做好矛盾化解、调处工作。全面搜集社情民意,及时了解群众对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对政法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社会面巡防工作

1、强化专职巡防(6月—12月)。街道专职保安巡防中队和各村居专职保安要加大街面、路段、重点部位的全天候巡防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面见警率,有效震慑犯罪分子,遏制“两抢一盗”等案件的发生。同时,派出所要加大对村居专职保安检查考核力度,确保农村治安巡防工作落到实处。

2、开展义务巡防(6月—12月)。各村居要进一步组织发动村(社区)、学校、企业治安志愿者佩带红袖标在辖区民警、保安的指导下开展治安巡防活动。

3、加强单位内防。机关、企事业单位门卫要加强值班,确保单位安全;要加强内部防范,在敏感时段和重要节假日要安排干部轮流值班。

4、健全视频监控系统。全街道视频监控系统要运行正常,安排专人,实行日常24小时轮流值班制,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平安运转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切实注重社会效果,提高平安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村居、各单位要落实领导、明确专人,认真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3、加强督查,落实奖惩。街道综治委将对各村居、各单位组织开展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活动情况采取入户调查及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对因工作不落实、任务未完成的单位,予以全街通报,如在省市区检查验收中被扣分的,予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追究有关责任人。

程桥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11年6月28日

主题词: 安全感 满意度 宣传 方案 程桥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2011年6月28日印发

(共印50份)

上一篇:一年级我爱老师演讲稿下一篇:建筑设计专业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