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学考历史试卷

2023-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河北省学考历史试卷

2011年 河北省 音乐 学考 会考 真题

【单选题-1】

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的人民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 )

(1)《祖国颂》(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 A 123 B 234 C 246 D 156 A B C D 【单选题-2】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_____、打。 A.旦 B.净 C.做 D.丑

A B C D 【单选题-3】

《故乡的亲人》是( )的歌曲。

A 波兰 B 奥地利 C 俄国 D 美国

A B C D 【单选题-4】

音乐史上被称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是 (

),他的国籍是( A 李斯特 德国 B 肖邦 法国 C 李斯特 波兰 D 肖邦 波兰

A B C D

【单选题-5】

京剧的四大名旦是( )、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 A 言菊朋 B 梅葆玖 C 马连良 D 梅兰芳

A B C D 【单选题-6】

)。一次,刘德华在日本开演唱会,但他拒绝用日语和粤语演唱,他说:"虽然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随后,他演唱的曲目是( ) A.《天意》 B.《来生缘》 C.《笨小孩》 D. 《中国人》

A B C D 【单选题-7】

下列不属于弹拨乐器的是( ) A 古筝 B 琵琶 C 笙 D 柳琴

A B C D 【单选题-8】

( )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A 贝多芬 B 巴赫 C 莫扎特 D 勋伯格

A B C D 【单选题-9】

贝多芬在完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合唱",他将德国诗人(结合的经典范例,也体现了贝多芬"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追求。 A 普希金 B拜伦 C 席勒 D 歌德

A B C D 【单选题-10】

《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 )。 A.理查·施特劳斯 B.约翰·施特劳斯 C.柴可夫斯基 D.舒伯特

A B C D

)的诗谱写进作品,创造了交响音乐和合唱相【单选题-11】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选自《铡镁案》,是豫剧。( ) A对 B不对

A B 【单选题-12】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 ) A对 B不对

A B 【单选题-13】

《辛德勒的名单》音乐选段是德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音乐。(A对 B不对

A B 【单选题-14】

腾格尔属于通俗唱法?( ) A对 B不对

A B 【单选题-15】

《牧歌》、《酒歌》、《美丽的草原》都属于蒙古族民歌。( ) A对 B不对

A B 【单选题-16】

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 ( ) 类。 A、茶歌 B、小调 C、号子 D、山歌

A B C D

) 【单选题-17】

音乐术语中"Mezzoforte"表示( ) 。

A、较强 B、很强 C中强 D、极强

A B C D 【单选题-18】

进行曲的节拍特点为( ) 。

A、强 强 B、强 弱 弱 C、强 弱 次强 弱 D、强 弱

A B C D 【单选题-19】

中国民歌中的小调是指 ( ) 。

A、地方小曲 B、小调式结构 C、儿歌 D、小歌

A B C D 【单选题-20】

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 )

A、速度B、力度C、变化速度 D、基本速度

A B C D 【单选题-21】 选择正确的一项()

《卡门》 威尔第 《茶花女》 比才 《魔笛》 普契尼 《蝴蝶夫人》 莫扎特

A B C D 【单选题-22】

选择正确的一项( )

《苏州胜天堂》 京韵大鼓 《梦回神州》 苏州弹词 《常德人》 天津时调 《贺新春》 常德丝弦

A B C D 【单选题-23】

用连线把贝多芬的几部交响曲与它们正确的1标题连起来。 《第三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 《第六交响曲》 《合唱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 《田园交响曲》

A B C D 【单选题-24】

选择正确的一项( )

谁不说俺家乡好 电视剧插曲 晴朗的一天 电影插曲 卡门序曲 管弦乐曲 重整河山待后生 歌剧选曲

A B C D 【单选题-25】 歌曲及所在地区

刨洋芋 陕西省

天堂 新疆省

牡丹汗 河南省

王大娘钉缸 蒙古省

脚夫调 山西省

弥度山歌 西藏省

宗巴朗松 云南省 A B C D

第2篇:201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2年河北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一、整体评价:

2012年河北中考文综历史试卷的难易适中,较之2011年难度有所下降,试题遵循了《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 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从题型变化、情境创设、主题立意、设问角度、答案设置、情感体验等方面增强试题的探究性,考查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从试卷内容来看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导向性的原则。从试题所引的材料、内容和形式看,更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新材料、新情境、新角度、新问题。

二、试题特点:

1、适当调整试题“题型”“设问”,加大探究性试题的比重 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模块的22个学习主题,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

在确保稳定的同时,本次试题进行了调整。

选择题部分由27个小题减为25个小题,历史部分倾向于中国近现代史。

非选择题部分,探究性试题位置凸显。具体表现为:

(1)题型的调整。依据《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在非选择题的排列上,将探究性试题放在相对重要位置。如非选择题29题“读图,回答问题”,代替了过去的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分值占

了6分;30题为“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分值为9分;31题题目直接确定为“探究问题”,分值为12分。这就加大了探究性试题所占比重,体现了用探究性试题引导教学,实现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图,推动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化。

(2)试题设问的变化。30题根据需要由两问调整为三问。每一问分值不等,分布为

2、

4、3分,这就加大了试题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为学生多角度答题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可见,试题通过呈现方式的调整,引导教学不再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是更多地关注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 2. 试题创设探究情境,考查多种能力

试题依托教材但不依靠教材,选择了更广阔的领域,即创设新情境,达到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为他们多角度探究问题提供条件。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过去性。客观的历史事实无法重演,也不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后人只能通过前人遗留下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了解历史。如:13题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统计图、15题申报图片、19题历史漫画、23题毛泽东的题词等,既有文字类,也有数据类等,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版面,而且联系了生活,使材料情境更加鲜活,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性与生命力。

试题利用大量新的情境材料,对考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进行了全方位考查。试题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考生观察与感知、阅读与思考、判断与作答。这种方式,引导教学不再以“教材为中心”,教师要努 2

力拓宽教学的视野,学生要具备获取材料信息、洞察历史表象、分析历史问题等能力。

3. 试题采取“新的主题”立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本次试题以人类社会和我国当前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主题,对知识进行新的主题设计,重点考查自主探究能力。

三、今后教学的思考: 1. 更新观念,改进教学

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对教材知识点设计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练习题,组织答案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多次整合,进行取舍和添加,练习过程中注重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和运用,真正理解知识内涵。

2.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注重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强调学以致用。注意对目录、单元题目、每课引言框的重视、讲解和运用;让学生对知识整体、系统掌握,这样对历史事件可以加深印象,便于知道来龙去脉,熟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学会合理使用教材,灵活运用材料。

3. 强化解题能力的训练 (1)审题、读题

一是文字型材料,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相关时间、地点、历史人物、观点等基本要素有个初步了解,对材料出处、按语、说明等情况一个都不能放过,从中发现蛛丝马迹,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分

析材料与课本某一内容的联系。一般来说,许多材料源于教材或高于教材,但其承载的信息总是显性或隐性地表现出与课本知识的联系,这有助于对材料的理解。

二是图表型材料,一般有人物图像、事件图像、地图、文物图、美术作品、表格等,随着课改的深入,图表型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多彩,不过它比较直观,属感性材料,一般都有说明,解读不是太困难。 (2)组织答案

材料解析题答案的基本原则是论从材料中出。答案取自于材料,要充分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概括、提炼。有些题目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或个人认识(价值观)去解答,这类题目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只要得出与材料中心话题相联系的结论,同时表述时注意概念正确,试论结合,意思明确,最重要的是要答到点上。另外,组织答案一定要结合分值,结合分值作答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清楚答案是不是漏掉了,以防失分。

(3)把握基本方法,规范答题

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提炼关键词──联系课标和教材──看分值,确定答题几个角度(基本2分一个要点,尽量多想一个角度)──准确作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要学生拥有了扎实的基础,把握了解题方法或思路,掌握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一定能取得满意成绩。

第3篇: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评析

守正创新 领风标向

河北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顺时而变,全面关注核心素养,在整卷的布局、考点的选择、考查形式的呈现和考查手法的运用等诸多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同时,试题又坚持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坚持历史教学的规律和方向,可谓是守正出奇。

风格稳健,全面考查学科目标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近年来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稳健风格,整体稳定,适度创新。具体特点是:

1.考点覆盖率较高,注重基础。

试题全卷共有11道选择题和3道非选择题,共涉及18个主题、64个知识点。80%以上属于基础知识。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还是坚持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一道非选择题,合理压缩了整卷题量,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控制了试题难度。

2.考查领域广泛,注重综合性。

从考查内容上看,既有与政治制度、战争和改革有关的政治史,如

11、

12、

13、

14、21题等;也有科技史、社会史,如

15、

19、

26、27题等;还有经济史,如

16、18题;国际关系史,如

17、20、27题等。总之,试题涉及领域广泛,凸显了综合性特点。

3.突出重点、热点,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是现实的根脉,现实是历史的果实。《课程标准》要求历史学习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今年的试题更加注重发挥反映现实热点、服务现实发展的功能。如第17题:

下列国际会议中,由美国完全主导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会议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C.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 D.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的会议

该题考查了世界现代史上影响国际格局的四次重要会议与美国的关系,其命制的现实背景显然是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在秩序重构过程中,美国依然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对此既要保持清醒认识,也要积极应对。

26题:(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 该题通过提供史料和设置问题,在苏联国防现代化这个历史话题与俄罗斯当前国际地位这个现实话题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使考生将把对史事的记忆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将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关联。

引领方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确定历史学科考试要求:“应适当关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今年的历史试题适度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其突出亮点,具有合理创新、引领方向、推动教学改革等多重意义。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贯原则,是新旧版本《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如26题第(2)问:

据材料

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 该题选取苏联武器装备发展情况为考查目标,并以此作为苏联国防现代化历程的缩影,反映其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主要特征。解答该题的过程,就是认识和运用唯物史观有关观点的过程。

2.强化时空观念考查。

时空观念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观念之一。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如11题:

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 “洋夷”是指

A.英国殖民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该题通过提供光绪二十七年和山西这两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先确定“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的“和议”与《辛丑条约》相关,然后才能确定“洋夷”这个人物指的是八国联军。

3.注重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解释被解读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较高要求。史料和史事解读能力是历史课程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基础。如12题: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该题通过提供时间和人物信息,要求考生首先确定需要分析的历史现象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背景的。进而通过归纳、比较等思维方法,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维新派缺乏经验。

又如14题: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A.人心的向背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D.外部势力的介入

该题属典型史料解读类试题,提供的史料来自著名史学家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需要考生解读出史料中包含的信息有:蒋介石、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战争)、兵员损失等。然后运用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认识到作者的观点是认为蒋介石指挥不当导致了其兵员损失的后果。进而再由蒋介石这个具体人物抽象到决策者这类人物,由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抽象到战争这类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全面培养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和社会责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目标。对此,《课标》和《考试说明》都有明确的要求。今年的试题在全面培养家国情怀方面,可谓浓墨重彩。如19题:

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

该题考查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不仅会使考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树立科学态度。

再如27题第(2)问:

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试题立意反映了命题者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的大爱情怀,必将激发考生对战争的警惕感和对和平的珍惜感。同时,通过分析成因,又会让考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破坏和平的因素更加警醒,树立忧患意识。

第4篇: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201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新课标)历史试题

(适用省:河南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陕西 海南 山西 新疆 云南 内蒙古 河北)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答案] C [解析] 首先用排除法,A 选项,若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的话,不可能这么严重的触犯他们的利益,所以排除;B选项中,没有政治与经济分离的表达;D 选项中,迁移豪强大族使用的不是经济手段,是政治的压迫手段。其次C选项从侧面反映出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影响到了专制集权,所以命令他们迁移,故选C [考点] 汉朝中央集权 [难度] ★★★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恋爱因法海和尚作梗终酿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行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解析] 本题目直接从课本知识提取即可得出。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反应到文化领域就是出现了话本小说,所以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考点] 宋朝思想文化背景 [难度] ★★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 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 财产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首先依据材料的背景我们可以得知是明后期商业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松江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当地的经商之风益盛。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说之前大概十分之一的是官员,十分之九的是农民,但是正德以后许多农民改为经商,这就道出了社会结构中的职业变化,故选B。此外用排除法,A 中言商业的发展使得农业衰退,材料中只是提到务农的人数减少,但是农业的发展水平不只完全有务农人数决定;C中材料明显没有提及;D选项游手之徒是指商人,并不是无业游民,该称呼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 [考点] 明后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度] ★★★

27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 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 主张重新整合市民阶层 C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答案] D [解析] 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而材料中王阳明观点的主旨是四业虽不同,但根本相同,只要各业尽其心。所以答案为D [考点] 王阳明心学 [难度] ★★★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清代政治制度的了解和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制度逐渐僵化,内阁式微。由材料中“惟揣摹此样本为急”可知,本题主要反映的是内阁办公拘泥规制,并未谈及权力和事务分配问题,所以选择B [考点] 清朝政治制度 [难度] ★★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立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了解,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目中梁启超认为专制的削弱引起分裂,分裂之后便是统一,统一后专制进一步加强。所以B、D均为对材料的错误理解,A选项中维护统一的主要条件应为中央集权制度,不应将其与君主专制等同。所以选择C [考点] 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 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题中提到张謇曾为状元,这说明张謇所受到的教育一直为传统教育,他“捐弃所恃,舍身喂虎”指的就是他要抛弃自己阶级地位和观念,全身心投入到商业中。因此答案选A [考点] 实业救国思想 [难度] ★★

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你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当建党前早期共产党员思想的了解和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由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所采取的暴力革命是形式所趋,暴力革命是社会的必然选择。A选项存在逻辑错误,B选项在时间与历史状况不符,D选项不是中共所持有思想。因此选择C。 [考点] 中共思想 [难度] ★★★

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答案] D [解析] 该题通过美国的评估文件反映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状况,题目选项中涉及外交关系,有些迷惑,学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材料给出时间为1958年,此时中国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国民经济出现混乱,而美国评估为“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和史实不符。A项题目中没有涉及;评估中表述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获得苏联援助并没有低估苏联的作用,B项不符;美苏争霸中50年代末期苏联开始和中国关系恶化,不选C项。 [考点]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 [难度] ★★

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答案] A [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学生对市场经济改革的细节把握。依据材料反映出的是92年全国的下海经商潮,而根据题目的关键时间是1992年可以排除答案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1984年以后;同时依据书本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继农村体改后1984年城市体改全面展开,与答案B、D中的“开始”一词不相符。题目中的“下海潮”是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大规模举动,因而A项正确。 [考点] 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

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答案] B [解析] 首先根据所学知识罗马法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为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排除A项;根据材料,某人输掉了官司是因为《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所以不能表明审判程序缺乏公正,C项不选;D项明显错误,不选。而该人输掉官司仅仅是因为将“葡萄树”说成“葡萄”而和法律中的条款字眼“树木”不相符,明显表明其形式主义,B项正确。 [考点] 罗马法 [难度] ★★★

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示意图可以看出,1965年到199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大幅度增加,而美国大体保持不变,其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所以A项单从世界贸易和数据分析并不能完全得出;B项明显错误;D项没有强调前后美苏的变化。所以选C项。 [考点] 战后世界经济 [难度] ★★★

第二卷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总体评价】

本次大题保持新题型“四选一”选作部分和小论文评述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难度中等。两道必修题所考知识点跨度较大,需要考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结合了近几年比较热的几种史观来进行考查,例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选修题较为容易,考生在材料中就可找出部分答案,所结合的知识点也都与重要知识点相关。整体而言非选择题部分入手不难,但得分容易不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英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则,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效仿。

1914年,英国的克里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英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英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英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参考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加)。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的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

(3)解决了程式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程式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解析】

(1)回答背景问题,基本上答案就是课本中的知识点,属于知识点再现,只不过还应结合材料找到课本中没有的答案。题目要求答出城市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看过材料后,发现有“1868年”、“英国”字样,可以推断,答案应该分布在工业革命一章,答案要点就应该是工业革命背景的相关内容。所以,首先就应该答出“工业革命”,这是大背景。而工业革命也大大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工业革命中,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它们的数量和种类都增加了,造成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

(2)题目给出的时间限制条件是20世纪,需要阅读从第2段到最后一段内容。第3段说1914年美国出现了“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说明了交通信号灯的改进有赖于电力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与电等的发明。第6段明显地告诉考生,计算机的发明也是答案要点。再读后面两段,应该注意到“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字样,这说明网络技术也对交通信号灯的改进有重大影响。此外,还必须注意,材料内容始终是围绕着欧美国家是如何应对城市交通问题的,即如果没有这样的问题,交通信号灯的产生于改进就无从谈起,所以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与演变也是推动力之一。但是,题目要求回答科技方面的内容,所以应该回答城市交通问题产生与演变背后的技术原因,即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造成了新交通工具的产生。

(3)这一问的答案在课本中是没有出现的,必须根据材料得出。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于改进,是为了应对城市交通问题,实际上也在逐渐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发明和改进交通信号灯,即改善城市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既是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也推动了城市化发展。从最后一段中的“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中,可以推测出交通信号灯的出现于改进有助于促进城市规责意识、法制和人们行为方式的发展与进步,即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

【评价】

从整体上看,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特别是第(1)(2)两题,需要考生能够迅速反应出课本相关知识点,并结合材料解答。第(3)题难度较大,因为考生无法从课本中找到答案,该问明显地是在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也很贴近现实,是把现实问题放在历史中去考察的典型案例,突出了史学的社会效用,也是史学中“问题意识”的良好体现。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考点】中国近代史 “冲击—反应”治史模式 【解析】材料评析题题型设置与前两年基本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依然是主要观点加材料分析模式。解答此题一方面从材干中明白“冲击—反应”模式的内涵,另一方面结合图示的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评析,由题目设置可知答案的灵活性,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史与论的结合。 【答案】“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产生进入近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冲击”,中国“反应”其“冲击”,这种模式突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应,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二鸦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和辛亥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还是很有启发意义。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货宝”的货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中国古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法。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由材料可知王莽改革属于第三种,考生仅需对材料第一句话加以整理,就可得出第一题的答案。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中决定成败的因素主要有: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最高当权者的态度等。考生根据这些因素,结合材料所提供的王莽币制改革情况信息,即可得出其失败原因。 [考点] 中国古代变法 [难度] ★★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弟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政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能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任选之

(三) 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权力机关 附注:

(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文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社会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决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势力和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 [解析] 第一问可以由材料概括中得出,首先材料一选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所以得出是宪法规范的内容,然后即从两方面分别找到权力执行机构和权力行使代表即可;材料二由材料出处可知是政协意见,政协的核心意思即认可执行权力的机构和参与政治的方式及人数。 第二问,就要结合知识背景和材料反应出的意思作答。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全国人民争取民主政治的时期,此时国民党摆出了一些姿态。 原因就要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分两个大的方面作答即可。 [考点]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难度] ★★★★

47.(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利用他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合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合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答案] (1)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德国。 (2)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合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解析] 第一问凯恩斯主义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得出。根据“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可以得出有限度的赔款,恢复德国的态度;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

总结出凡尔赛和约的对德规定。该问简单易总结。 第二问要结合材料和背景知识作答。“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利用他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可以避免由合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从这些材料中可以概括出一些得分点,同时根据战后凡尔赛会议的局限性再进行深层次概括。 [考点] 一战后对德政策 [难度] ★★★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员)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出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答案] (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机财政。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办吸食者。

(2)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性。 [解析] 第一问认识可以由材料概括中得出,“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员)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简单且容易得分。措施一样可以从材料中概括得出,“民间私熬烟斤”、“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出口,并奸民私种罂粟”、“只准易货,毋许易银”。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全面理解材料。

第二问评价的时候要全面,既要结合书本知识鸦片战争前夕的禁烟运动来分析,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不足。所以“鸦片战争后妥协性”需要好好揣摩。 [考点] 鸦片战争 道光帝禁烟 [难度] ★★

第5篇: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评价

定州花张蒙中学

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总体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突出提高自主探究能力,推动课改深入发展的命题思路。

一、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总体相对稳定。

1.试题命制依据。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0年中考文化课历史学科说明》(以下简称为《学科说明》)。不依赖、不倾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反映了考试与教学要求一致、考查目标与备考指向统一的原则,使得广大一线教师复习备考工作目标明确,同时,也减轻了广大师生的课业负担。

2.试题知识覆盖率。试题紧紧围绕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进行考查,试题涉及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四个板块的20个学习主题,宏观知识覆盖率达到66.7%;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学习主题9个、世界近现代史学习主题11个;考查的具体知识点达82个之多,广泛的知识覆盖率、密集的考点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重点内容考查的均衡分布,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

3.试题呈现形式。在题型和题量上,历史单科选择题9个、非选择题3个;综合选择题侧重历史的4个、非选择题1问。试题呈现图文结合。如:12题饼状数据图、14题股票图、31题重庆谈判合影等,既丰富版面,又联系生活,使试卷更加鲜活。

4.试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表现在试题的整体文字阅读量和答案书写量呈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同时,试题设问简洁,指向明确,答案设计明了,全面公正。

二、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的适度创新。

1.试题体现时代性、发展性,引领教学关注知识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加强历史教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2010年中考历史试题通过大视角着眼,小切口入手,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等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实现了知识的教育价值。在试题

19、20、

22、

24、

31、33等中体现明显。

例1 20.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雷锋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例1从我国“双百”人物中的英雄模范人物入题,在感受祖国强大的国防力量的同时,应牢记那些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

例2 33.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1)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上海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上海当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

(2)如今,幻想已成现实。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请据当今中国、世界发展的趋势,用一句话预测百年后中国的整体状况。

例2以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为时代背景,把上海作为中国发展的缩影。问题(1)考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问题(2)考查世界发展的趋势,从中国走向世界,从近代走向现代;问题(3)考查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从历史走向未来。以上问题层层递进,从考查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到知识迁移,历史想象力,要求的能力呈递进状态。同时以发展的眼光,预示了未来中国必将实现民族复兴,让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充满信心,也明确了他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该题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2.试题创设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引领教学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 试题力求在材料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置上最大限度地促进思维的活跃,激发起学生的思考热情,通过自主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将历史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激发学习历史的热情。这在试题

11、

12、

13、

14、

16、17等中都有体现。

例3 1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例3为不同时期的歌曲,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传唱于20世纪20年代的歌曲。题肢提供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的四首歌曲,歌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歌词即材料。该题要求首先通过歌词内容判断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再断定这一事件发生的年代。此题意在培养关注身边历史的学习习惯,拉近与历史的距离。

例4 17.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A.殖民扩张政策 B.委任统治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例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将二战爆发前和战争初期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描述出来。题干中把法西斯德国比作“狼群”,将受害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比作“小孩”,而英法两国则被比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侵略野心,以求躲避灾难的元凶”,绥靖政策的丑恶本质昭然若揭。从而,将枯涩难懂的学术概念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描述,这样,更容易透彻把握问题的内涵。

例5 16.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并题字“献给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当他听到一个消息后,愤然将题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这一“消息”指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拿破仑称帝 C.拿破仑下台 D.拿破仑病逝

例5呈现的材料为一情境故事,通过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愤然修改《第三交响曲》题字的故事,折射出当时法国人民反对专制统治维护民主共和的强烈愿望。试题以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以拿破仑帝国成立为故事转折的诱因,以贝多芬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鲜明个性为故事发展的隐性主线,给学生准确获取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准确把握材料含义成为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

例6 14.右图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

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例6用一张文物图片再现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景,图中蕴含着“公私合营”、“合营棉布商店”、“一九五六年”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获得这样的感性认识:即国家对私营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以折价入股的方式进行“赎买”,私营资本家转变为合营企业的股东,从而实现公私合营,达到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试题以原始图片作为素材,增添了浓重的历史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协调起来。

3.试题重点考查学习方法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程标准》要求要特别重视从根本上改变学习方法,努力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科说明》也强调“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而非浅层次的识记方面的考查。”试题通过创设新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挑战,让其利用积累的知识,借助已有的学习方法和能力,通过重新认识、独立思考、做出判断,解决新的问题。这一思想,在所有试题中均有体现。

例7 18.“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 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够迅速复原,这一复原使欧洲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材料论述了

A.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 B.西欧经济恢复的影响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背景 D.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例7基于所学的西欧经济恢复的相关知识,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正确结论。该题重点考查论从史出的能力。它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跳出了以往试题编制的模式,引导教师应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8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 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 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例8提供的材料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即对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这是探究式学习能够得以开展的前提。 (1)材料

一、

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

三则材料线索清晰,由于立场不同,不同的群体对列宁产生了不同的评价,考查了阅读材料、提取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

此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出“俄罗斯”及“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判定出苏联解体、俄罗斯现状是这些群体做出评价的相同背景。这就提示评价历史人物应放在一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了历史的思维。

(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此问提供了一个论点,即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构建(整理资料、运用资料、构建论据)、推演等,得出结论,同时,还有意识地考查了准确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该题整体上是要引导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和拓展观察视野,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例9 31.读图,回答问题。

例9选用了一幅历史老照片,主要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深入挖掘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是谁?

此问联系近代社会生活,考查了图中人物所着服装的创制者。

(2)图中人物共同领导了哪一反侵略战争?这一战争有何重大国际意义?

毛泽东、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的合影 此问立意深远,因为基于孙中山先生对民主革命的追求,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合作,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就寓意着国共两党合作、和谐,有利于国家的进步。 后一问巧妙地将中外历史有机结合,考查了横向联系、全面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从中感悟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4.试题注重情感体验过程,引领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历史教育要启迪学习者的心灵,引导他们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殿堂,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他们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等。试题如:

11、

13、

22、

31、33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们避免了生硬的结论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说教,着重强调了它们的自然生成。

例10 11.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10从社会生活角度入手,通过普通老百姓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让平面枯燥、遥不可及的历史变得立体鲜活、触手可及。拉近了试题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试题通过情景材料,反映出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折射出当时宏观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国富才能民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例11 19.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

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例11考核了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即获得民族独立和平等的标志。学生读

取材料的过程就是体会非洲受奴役的历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历史的正义感,实现了感情升华的过程。同时,也使考生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

综上所述,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学科试题较好地实现了考试与教学的一致,具有良好的考试选拔功能,有利于广大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业水平。同时,也期待着通过中考历史试题这个评价杠杆,引导学习过程从记忆型学习向自主探究型学习转变,引导教学过程从知识传授型向开放型、互动交换型转变,从而,推动我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为学生进入高一级中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第6篇: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复习教学质检(二)历史试卷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3.8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6页,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

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

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

B.井田制度瓦解

C.分封制度崩溃

D.铁器牛耕使用 25.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

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6.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

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

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

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27.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

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28. 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

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29.“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光绪皇帝第五书集中表达了“维新派

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

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

30. 1961年5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

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2000万

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表明

A.第二个五年计划全面实行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露端倪

C.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

D.工业建设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31.图6是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疆域图。强大的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但其中也蕴含着

危机。观察图6,从中可以直接发现的危机信息是

A.帝国北部日耳曼人虎视眈眈

B.帝国建立在军事征服之上

C.帝国的内陆边境线过于漫长

D.帝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32.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

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

33.俄共(布)代表大会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决议一经公布,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

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英法等国家认为:“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

们的”。材料中的“这一招”是指

A.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B.准许美国人赴俄建厂

C.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D.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34.“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

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35.图7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塞罗突破了城邦时代人与奴隶、公民与非公民、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所有

人平等的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张扬了自由、平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文主义者还

大力提倡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德育内容,如勤勉、守信、坚忍、自制、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等,从而为

近代意义上公民的诞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17、18世纪的公

民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与古希腊罗马的公民理论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17、18世纪的公民还

在范围和数量上得到了拓展:公民身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 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 者,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从公民及公民权利发展的动力源来看,主要

是通过社会运动和革命战争的形式,使公民及其权利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如英、法、美经过资产

阶级革命使原来封建专制制度下的臣民获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公民的身份。

——摘编自张博颖等《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在1914年的日记里,胡适批评道:“吾国之家族制,实亦有大害,以其养成一种依赖性也。”

后来,他陆续以嘲讽口气写下了《差不多先生传》、《麻将》,希望找出国人“日用不知”的各种毛病,

引起对“旧的文学、政治、伦理”的警惕。此外,胡适还指出:“今日的贫民社会……都不曾在文

学上占一位置。并且今日新旧文明相接触,一切家庭惨变,婚姻痛苦,女子之位置,教育之不适

宜……种种问题,都可供文学的材料。”在《我的信仰》中胡适则表示:“人生最神圣的责任是努力 思想得好。”所谓“思想得好”,就是不依傍、不盲从。而1919年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时,胡适又

提出,国民意识中当包含一个新态度,就是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注:胡适留美时导师杜威 的主张)的“评判的评判”。从“五四”前后到1932年的十几年间,胡适一直在大声疾呼“科学”,

强调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教育国民,国家才能强大。

——摘编自朱承《胡适与现代中国国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近代公民观的内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胡适新国民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历史中,生产力由低及高,人类干预自然的广度 和深度也是不断增长的。相应,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反 作用也是不断变化的。右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上述关 系。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说明: 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线索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

改、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析、史论结合、 史实准确。)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11年,罗马元老院向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宣战。在战争中,罗马司令官接受朱古达

大批贿赂,士兵出卖武器,纪律松驰,士气涣散,战争伊始便屡遭失败。拖延不决的战争引起了

广大平民,特别是骑士的不满。利用这一形势,马略许诺尽快结束战争,在骑士和平民的支持下

当选为执政官。随后,马略进行了著名的军事改革。

在早期,罗马军队的服役期非常短。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服役期变得越来越长,而符合征

兵财产要求的公民越来越少。马略规定,士兵一旦入伍,必须服役满16年。服役期间,由国家统

一供养,并按照等级发给薪酬。士兵退伍后,还能在被征服地区分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使得士

兵们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的衣食都有了着落,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平民争取土地的斗争和服兵 役结合在了一起。马略接受了罗马军团逐步向方阵队形演变的趋向,把步兵大队作为基本的 4

术组织。他强化了长矛兵的地位,将长矛方阵置入军队主力之中。他将重步兵按照训练程度重

新划分了军团,还极大强化了远程火力和骑兵。事实证明,马略的军事改革对维护奴隶制国家

确有实际效果,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罗马共和国在一系列的内战

后迅速转变为罗马帝国。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略军事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略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戊戌六月康氏为德宗论法国革命,日:“民性可静不可动也。一动之后,若转石于悬崖,不至

于趾不止也。《传》日: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民愚不知公天下之义则已耳。既知之,则富贵崇高

者众之所妒,事权尊一者众之所争也。法民既远感于美民主之政,近睹于英戮查理士逐占士第

二之故,则久受压制,具瞻岩岩,必倾覆之。”“则莫若立行干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

之。如英之威廉第二后诸主然。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然则今日之中国,惟有实行欧洲十八世纪革命高潮中流行之平权思想而已。平权派之言日:

人权者出于天授者也。故人人皆有自主之权,人人皆平等。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

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此即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盖政府之

所以成立,其原理在于民约。故国民主政,为政治自由之要义。然则“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

——约瑟夫·阿·勒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在君权方面的思想主张及其提出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梁启超在中国政治改革方面观点的异 同。(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

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 5

战略。 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

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

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

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

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

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

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

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 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

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

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

(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新面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实质。(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前325年,赢驷仿山东六国做法,亦自称为王,斯

为秦惠文王。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向惠文王诬告“商君欲 反”。于是,惠文王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惠文王杀死与自己宿怨极深的商鞅,却在总体上保留了商鞅推行的政策,还对商鞅变法的部分

措施予以调整、修改,比如对游说之士开禁,从而吸引了一批人才入秦,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

司马错等魏人都能为赢驷重用。这多少又可看作是对商鞅变法“矫枉过正”的一种反拨。

赢驷在巩固权力之后,继承孝公遗志,东进攻魏。泰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

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 6

合攻秦,

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策灭蜀。公元前313年,遣张仪自秦赴楚,诱使楚国绝齐。然后又设计诱使

楚国冒险出兵攻秦,大败楚军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

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 件。

——杨志刚《千秋兴亡:秦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惠文王的为政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惠文王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9分)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二)

历史参考答案

24.D 25.B 26.C 27. B 28.D 29.B 30.C 31.C 32.C 33.B 34.C 35.C 40.(1)内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勤勉进取,守信坚韧;遵守法律,捍卫人民主权;推崇理性、参政议政。(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意义: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有利于工业革命时代到来;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社会秩序;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7分,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7分)

(2)新国民观:摒弃旧文化体制下的国民劣根性;通过平民化的“文学革命”塑造新国民;具备独立与理性的精神品格;注重科学精神的养成。(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欧美社会民主、平等、自由等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旧国民性的批判与反思;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政局动荡更迭;留学风气盛行。(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1.示例1:

观点: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不断增长的。(2分)

远古社会:这一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依赖于自然,被动地从自然中获取生存需要的物质和能量。人类处于狩猎和采集为主的阶段。

古代社会: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中, 开始在生产中使用畜力,并能在有限范围内利用水力和风力,以及开采矿山冶炼金属,从而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活需要。人类进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时期。

近代社会:工业革命后,通过煤、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使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和大气的对流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

现代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人类逐渐转向对自然界中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断扩大的。

(1分)

示例2:观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由开发利用到保护。(2分) 远古社会:人类处于狩猎采集文明时期,对自然还处于恐惧和崇拜的阶段,氏族和部落的图腾崇拜往往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或动物形象。

古代社会:人类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在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是可以被利用,甚至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的。

近代社会: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开始探寻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同时,意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也在日益恶化,所以人类逐渐产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伴随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理性化。(1分) 示例3:

观点: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和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分)

远古社会:在狩猎采集文明时期,自然主要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成为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

古代社会:在农耕文明时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资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求,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和砍伐等现象,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和土地退化。

近代社会:在工业文明时期,自然界为工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煤油等自然资源,但由于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近代突然变得不和谐。

现代社会: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危机等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一点3分)

总结:自然在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需要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1分)

(可以多角度提炼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5.(1)背景:军纪散漫,贪污现象严重;兵源不足;罗马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6分) (2)主要内容:确定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进行兵种改革。(4分)

意义: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罗马版图的扩大及向帝国的转变。(5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46.(1)思想:自上而下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背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6分)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2分)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温和的改革;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与民族思想相连,比康有为更加激进。(5分,一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满分)

47. (1)主要内容:大规模报复战略;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9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主要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在较小的耗费下重新获得对苏联的战略主 8

动权。(4分)

实质:推行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2分)

48.(1)措施:诛杀商鞅但不废其法,强化王权;对游说之士开禁,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对六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取得军事上的胜利。(6分)

(2)在变法已经全面实施,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的前提下,诛杀商鞅,解决王权与宗室贵族集团间的利益冲突;任贤用能,针对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扩疆拓土,壮大实力;秦惠文王在秦国发展历史起承上启下的作用。(9分)

上一篇:经典好听的红歌100首下一篇:国庆节期间纠正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