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水资源的不断匮乏,我国的农业用水也出现了一些危机,严重地危及到了农业的高效发展。由于我国的降水量具有季节性和空间上的显著差别,因此各地区水资源短缺具有区域性特征。灌溉是确保农业生产的关键,水资源短缺会使农业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 篇1:

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农业节水灌溉浅谈

摘 要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农业灌溉需水量大,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节水灌溉是以最低限度的取用水量获得最高的产量或者收益,即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作物产量或产值的单位用水量的灌溉措施。以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为出发点,提出关于农业节水灌溉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业灌溉;节水灌溉;产值;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

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由目前的70亿人增加到90亿人,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将在当前的水平上再增长70%~100%。面对人类对粮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淡水资源却显萎缩趋势,这给农业发展和粮食产量带来严峻的挑战。要想解决耕地减少、粮食需求上涨、淡水资源短缺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成为了关键环节。

1 灌区概况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灌区由蒲阳河、人民渠一至四期工程灌区和前进渠灌区三部分组成,分别灌溉成都市6个县(市、区)6.31万hm2农田和德阳市4个县(市、区)9.83万hm2农田,并担负向人民渠第二管理处(丘陵)灌区的输水任务。

2 灌区用水现状

2.1 农业水价偏低

灌区农业水费收取方式为水务局代收和财政转移支付两种,实行按667 m2收费,收取依据为《四川省物价局 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四川省都江堰灌区2003年农业用水价格的批复》(川价农〔2003〕60号)文件精神,收费标准为28元/667 m2,2014年经财务测算农业灌溉成本水价为90.9元/667 m2,严重低于成本水价;部分渠道内同时兼有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生态环境供水、工业供水等多种供水形式,难以严格将各类水量分别统计,分类计价困难,计量收费难以推进和实施。

2.2 农民节水意识淡薄

灌区老百姓用水习惯差、节水意识淡薄,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水量浪费严重;加之部分县(市、区)农业水费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农民对渠道(支渠、分水洞)建设不再积极,致使渠道(支渠、分水洞)清淘不彻底、淤积严重。

2.3 农业用水量大

灌区一般分大春、小春两季作物:大春普遍种植水稻,小春多以小麦、油菜和蔬菜为主。以2015年灌区作物为例:水稻种植面积11.93万hm2(占灌溉面积的73.8%),小麦种植面积5.03 hm2(占灌溉面积的31.1%)、油菜3.95 hm2(占灌溉面积的24.4%)。据传统种植方式观测,水稻生育期间须灌水15次左右,每次净灌水量为15~35 mm不等,水稻667 m2均净灌溉用水量约为465 m3;种植小麦须灌水3次左右,小麦667 m2均净灌溉用水量约为142 m3;种植油菜须灌水3次左右,小麦667 m2均净灌溉用水量约为150 m3(均未考虑降水影响)。据近十年资料统计,灌区农业用水量24.04 亿m3/a,占总引水量的52.0%,远远高于《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稿)》中的相关数据指标。

2.4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近5 a来测算数据显示,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47.6%,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不足1 kg,而一些发达国家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可达80%以上,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大体都在2 kg以上,其中以色列已达2.32 kg。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文件精神,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到 0.55以上,据推算灌区农业用水量每年可节约1.74亿m3以上。

2.5 渠道输水损失较重

灌区内共有干(分)干渠13条,总长度478.9 km,其中混凝土衬砌防渗长度268.08 km,其余均为土渠,衬砌防渗率仅55.9%。部分工程年老失修,特别是红岩分干渠的一些制口工程老化,部分渠段淤积严重再加之清淘不彻底,渠道内时有倒坡出现,要想向下游尾水地区输水,只能采取加大输水水量,抬高输水渠道水位——输高水,才能得以实现,输水损失严重。

2.6 续建配套工程差

人民渠一期至四期干渠为人工河道,干渠上有支渠取水口18处、干渠(分干渠)取水口6处、分水洞取水口238处,启闭机械均无自动控制系统,全部采用人工操作。个别取水口年久失修、启闭机械老化、操作困难,再加上养护段灾后重建,管护范围拉长,最长的达到9.1 km,日常管理维护难度大。

3 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农业用水从水源地经渠系工程流至田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这期间产生的水量损失主要分为2部分:一是从水源地经渠系工程流至田块的输水过程中产生的损失量,主要表现为渗漏、蒸发、以及其他人为损失;二是在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损失,主要表现为超定额用水量和田间渗漏损失。

3.1 完善工程建设,减少输水损失

3.1.1 渠道防渗

渠道输水是目前灌区的主要输水方式。传统的土渠输水效率低,输水时间长,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为0.4~0.5,仅差0.3左右,也就是说50%以上的水都渗漏或蒸发损失掉了。渠道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土、石料、混凝土等材料对渠底及边坡进行衬砌,减少过水断面的渗漏损失,将取水量尽可能多的输送到田间,以此提高渠系水利用效率。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节省土地、便于管理,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和推进机械化作业等优点,灌区正在逐步推进之中。

3.1.2 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是将传统的渠道输水改为管道输水,它和明渠输水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蒸发损失可忽略不计,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常用的管材有混凝土管、塑料硬(软)管及金属管等。管道输水与渠道输水相比,具有输水迅速、节水、省地、增产等优点,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将末级渠道改建为管道输水,也可为农田计量用水提供方便。但管道输水一次性投资大,管理难度大,在灌区还没有先例。

3.1.3 工程完善

加强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即时处理,使水利工程处于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效益。大力推广支渠(分干渠、分水洞)取水远程遥控技术,节省人力和管理难度,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强化用水管理。

3.2 大力推广节水灌溉

目前,世界上通称的节水灌溉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根据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需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二是提高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将灌溉水量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值。目前,普遍推行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微灌及渗灌技术等。这些灌溉技术都是通过对土壤的局部湿润灌溉,保证作物的用水需求;同时,还具有保证土壤疏松性、透气性等特点,有利于后期将易溶性肥料、作物生长剂、杀虫剂等随水灌溉,减少作物生育期管理和劳力的投入。

3.2.1 喷灌

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其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3.2.2 滴灌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

3.2.3 微灌

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微灌只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又称为局部灌溉技术。微灌不破坏土壤结构,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主要有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几种形式,其中滴灌运用最主广泛,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

3.2.4 渗灌

渗灌技术是继喷灌、微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也称地下灌溉。它是借助工程设施将水送入地面以下,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微孔渗灌管)渗出,借助土壤毛细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供给作物生长需水。其优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小,少占耕地,且不影响机械耕作,灌溉作业还可与其他田间作业同时进行。但地下管道造价高,管理检修较困难,在透水性强的土壤中渗漏损失大。

4 结语

农业用水效率低,节水潜力大,只有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节水机制,加强农业节水措施,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将有限的水资源配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灌区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王冬梅

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 篇2:

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水资源的不断匮乏,我国的农业用水也出现了一些危机,严重地危及到了农业的高效发展。由于我国的降水量具有季节性和空间上的显著差别,因此各地区水资源短缺具有区域性特征。灌溉是确保农业生产的关键,水资源短缺会使农业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农业节水,使农业节水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就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国情,进行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以增强农民节水意识,降低水资源浪费,真正发挥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业长久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

引言

尤其是在耕地增量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如何提高耕地产量,提高耕地利用率,节约耕地资源,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每年的农业灌溉都需要大量的淡水,这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发展农业方面,必须尽快地改善目前的灌溉状况,并建设更加科学的灌溉工程,加强建设管理,更新现有的灌溉设备,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1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分析

1.1利于加快农村建设

通过综合规划、科学设计,在农村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既可以满足我国农村水资源紧缺、农田灌溉需要,又可以达到节水目标。通过合理灌溉,使水、热、肥等要素达到作物生长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品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所以有必要利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来加速农村的建设。

1.2利于提高用水效率

当前我国农村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很多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农民节水意识不强,既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很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灌溉基础设施不健全,导致了自然降水的利用不足。近几年,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业节水灌溉,加大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力度,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节水灌溉工程是解决了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紧缺、降低农村用水、解决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地下水的惡性开采问题。防止了农村地质灾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问题。所以,必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选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

1.4有利于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通过合理的循环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十分有限,若能在水资源上加以利用,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为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为了保证粮食的正常生产和产量产需要,应在农时进行适当的灌溉,保证农业用水的充足。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并不断加大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差异较大。而在我国的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由于缺少总体的规划意识,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够完善,甚至疏于管理,致使其在建成后的使用寿命较短,节水灌溉效果不佳,未能真正实现抗旱保障效果。由于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使得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费用有所上升,但并没有真正发挥其节水灌溉的功能,这对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是不利的。

2.2建设管理人员专业程度不足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吸引大量的专业人员,以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顺利进行。然而,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中,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未得到全面提升,因而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偏差,一些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的管理技术水平不够,致使水利灌溉工程长期处于故障、维修状态,或维修周期过长,难以满足农时用水灌溉要求。

2.3安全隐患的客观存在

在进行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和隐患。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涉及到当地的天气、地质等诸多因素,施工现场杂乱无章,因此,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尤其是在连续的工作中,各种机械设备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进行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一些施工现场的工人,大多都是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安全施工的认知也不一样,这就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安全隐患。

2.4管理机制的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存在着较大的滞后,在建设、养护、管理上存在着较大的滞后,部分企业、单位的建设管理仍沿用以前的模式,尤其缺少整体的协调一致性。导致了整个工程缺乏先进的维护技术,以及对工程的总体认识不够透彻,主观、客观两方面都有不足,导致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3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

3.1落实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发展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防涝、抗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而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当以保持生态平衡为首要目标。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探索和推广新技术。当节水灌溉技术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时,农民们就会寻找更多的水源,以保证足够的水量来灌溉,比如,农民们会通过钻井,挖掘地下水等。这对水资源的节约工作是很不利的。农业节水也会牵涉到农业结构等诸多因素,通过合理的耕作方法和选择合适的作物种类,可以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建设方不能一味追求效益,而是要让建设方对农户的需求有一个全面地认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以防止出现盲目施工的现象。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有关部门进行严密的监控,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3.2重视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投入

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以农民为主体,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增强农民节水意识,是实现节水灌溉的必然选择。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大节水推广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全民对节水灌溉的重视和认同,为节水灌溉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运用水价、水权等多种经济措施,以达到对农业灌溉的有效控制,减少对低效、膨胀型的用水量的需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让农民看到节水灌溉的效益。最后,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国情,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对社会和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推广和应用中,如果盲目实施,农民就没有效益、没有实惠,就得不到支持,就不能促进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

3.3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一种具有压力的灌溉系统,因此,其设计参数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可操作性以及系统的运行质量。要在设计过程中加强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设计投标,选出有资格的设计单位。对节水灌溉设备、管件、管材的规格、型号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以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初步设计的审核,以防止由于设计上的错误而导致的设计变更,从而对工程的工期和成本的控制造成很大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工程总体上综合性和实时性较强,从根本上分析,可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上述的建设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合理分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作物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超.加强农业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大科技,2019(03):119-120.

作者:褚福伟

农业节水灌溉管理论文 篇3:

新型蔬菜种植主体对节水灌溉农业管理技术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 要:我国水资源紧缺且分布不均衡,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所以在农业灌溉中引入节水灌溉技术非常迫切,水是蔬菜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传统蔬菜种植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引入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降低蔬菜作物的耗水量,同时提高产量,大幅提高蔬菜种植经济效益。通过对郑州周边中牟县、毛庄镇、惠济区蔬菜种植基地走访调查,确定了影响蔬菜种植户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随后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发展规模化种植、增加节水灌溉补贴、加大宣传培训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蔬菜种植;节水灌溉;实证分析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mand of New Vegetable Growers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echnology:Take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ANG Y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00, China)

Key words: vegetable planting; water saving; empirical analysis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動植物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水资源还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水资源短缺会大大制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爆炸等问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1]。面对如此紧缺的水资源现状,如何更好的保护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前社会研究的重要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淡水资源的总储量仅为2.8万亿m3,约占全球淡水资源总储量的6%,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最缺水的国家之一[2]。农业是水资源的使用大户,据统计,中国淡水资源消耗中有超过60%被用在农业灌溉上。受“大水漫灌才能浇透土地”等落后思想的影响,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极低,平均利用系数仅为0.3,与发达地区的0.8的利用系数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3]。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并缓解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刻不容缓。本文以新型蔬菜种植合作社等种植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调查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情况,并探究影响种植户选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

1 新型大棚蔬菜种植主体及节水灌溉概念

我国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并且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于蔬菜的需求量非常巨大。传统蔬菜种植主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进行蔬菜种植;(2)居民以村小组的形式,集中分配专门的菜地,进行蔬菜种植。这两种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农种植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现有蔬菜种植的规模并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土地承包及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蔬菜种植的主体正由传统家庭种植为主,转变成为蔬菜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蔬菜生产加工基地、订单式家庭蔬菜种植农场等新型蔬菜大棚种植主体[4]。新型大棚蔬菜种植主体是蔬菜种植转向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的产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蔬菜种植向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节水灌溉技术是指运用一些比较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通过一定的节水设施,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先进农业技术手段。节水灌溉既能保证蔬菜作物的用水需要,又能极大的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是减少蔬菜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收益的手段之一。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喷灌、滴灌、微灌、低压输水等技术[5]。

2 样本来源及说明

2.1 样本来源

数据样本主要来源于2020年8月到9月中旬,对郑州市周边中牟县、毛庄镇、惠济区蔬菜种植基地的蔬菜种植大户进行的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种植大棚在4个以上的种植合作社成员。通过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和微信回访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所受教育水平等基本情况,家庭蔬菜大棚种植规模、种植活动主要参与者、是否由自家人进行蔬菜种植及采摘、蔬菜种类、销售价格、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的农业管理技术培训等土地经营情况,以及不同节水技术的需求程度、信息获取渠道、农业管理技术应用的原因、培训意愿等农业技术需求应用情况。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2.3%。

2.2 样本影响因素统计及简要分析

2.2.1 年龄 调查区域内的蔬菜种植农户年龄基本偏大,30岁以下的种植户仅有5人,31~40岁的种植户有30人,41~50岁的种植户有68人,51~60岁的种植户有14人,60岁以上的种植户仅有3人。

大棚蔬菜种植被很多人认为是夕阳产业,所以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年轻人较少,年龄较大的人居多,而这些年龄偏大的种植户思想较为传统,在蔬菜灌溉的过程中,遵循传统的“肥跟水走,水多肥大菜才长得好”思想,担心新型农业管理技术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不愿意尝试新技术。而年龄偏小的种植户,考虑是怎么样从蔬菜上赚更多的钱,所以他们会尝试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成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

2.2.2 学历 蔬菜大户中小学学历有3人,初中学历有79人,高中及以上学历有38人。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和种植户的年龄直接相关,年龄小的种植户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较快,受教育程度低的种植户均为年龄较大的种植户,学习能力一般,需要技术人员上门安装,反复指导才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用户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也较为强烈。

2.2.3 蔬菜大棚种植规模 种植规模0.667 hm2的人数有81人,种植规模0.667~1.067 hm2的人数有15人,种植规模在1.067 hm2以上的人数有24人。

种植规模不仅与种植户的意愿有关,也与当地政策有关,但是种植规模较大的大棚蔬菜种植户对于技术的需求要更为强烈。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种植规模较大的用户目标比较清晰,他们想要通过大规模的种植,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以节水灌溉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农业管理技术的使用能够降低成本,与这部分种植户的初衷一致,所以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较大;其次,种植规模大的用户一次性投资成本较大,根据对当地蔬菜大棚种植户的走访调查,一个标准钢制蔬菜大棚的初期建设成本要6~8万元,后续蔬菜种植的种苗、肥料、农业机械等成本的投资数额较大,这些投资一般都来源于当地政府引导下的农业贷款,投资大、贷款多也表明他们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强,也就愿意去尝试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2.2.4 获取信息途径 获取信息途径单一的有16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84人,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丰富有20人。

本次调查的主要地点为蔬菜种植聚集区,蔬菜种植户都有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途径较为单一的农户均为50岁以上的种植户,这些年龄较大的种植户获取蔬菜价格信息的途径主要为蔬菜收购商。获取信息途径较为丰富的种植户,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获取途徑除了收购商微信群之外,还有社交媒体、农业信息网站、专业论坛等,渠道单一就无法接触最新的蔬菜技术发展趋势,无法充分了解节水灌溉的好处,相应的需求也较低,而信息获取渠道较为丰富的种植户,在看到节水灌溉技术带来效益的增加之后,也会尝试去学习这些技术,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与需求就越强烈。

2.2.5 对地方政府节水灌溉补贴的满意度 不满意的有15人,满意度一般的有30人,满意的有61人,非常满意的有14人。

节水灌溉作为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方式之一,很多地方政府会对蔬菜种植户建设节水灌溉设施进行相应的补贴,以此鼓励和推广蔬菜节水灌溉。由于节水灌溉措施需要在蔬菜大棚建设初期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所以对补贴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种植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

2.2.6 对蔬菜行情的看法 认为行情较好的有37人,认为行情一般的有73人,认为行情不好的有10人。

调查期间正值夏末秋初,此时期正是普通地块非大棚蔬菜上市的高峰期,非大棚菜地的基础设施投资较小,蔬菜价格较低,对大棚蔬菜的冲击较大,所以很多大棚蔬菜种植户认为此时的蔬菜行情一般,蔬菜价格行情与农户的经济收益直接挂钩。蔬菜行情较好,种植户收益大,对节水灌溉措施等农业管理技术的需求也会相应升高。

2.2.7 对当地灌溉用水水价的意见 认为水价较高的有15人,认为水价一般的有67人,认为水价较低的有38人。

本次调查地区在河南省内隶属于豫中平原地区,根据河南省《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地方农业供水价格》等文件的数据,经济作物灌溉用水的单价为0.75元·m-3。地方政府会在经济作物用水定额内进行补贴,虽然政府对水价进行了补贴,但是由于蔬菜生长需要大量水分,所以部分群众的用水量超过定额,造成了用水均价的升高。认为水价较高的种植户会更倾向于选择节水灌溉设施,相反认为水价较低的种植户采纳节水灌溉设施的意愿较低。

3 模型和变量的选择

3.1 分析模型的选取

本研究选取了行业内普遍应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分析模型,对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工具选择SPSS 22.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Logistic函数模型为:

式中,P代表的是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概率;y代表种植户的需求程度,用1-5的递进关系来表示,分别代表最低、低、一般、高、非常高;n代表影响因素的个数;Xk表示自变量;k表示自变量所对应的代码;j|x表示第x个蔬菜种植户对第j个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βk表示第k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β0j表示常数项对第j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

3.2 变量的选取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借鉴及实地调查情况,选择以下变量作为研究对象(表1)。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证结果

经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之后,剔除掉最不显著的影响因素,其余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的基本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4.2 实证分析

4.2.1 年龄 年龄此项因素的结果为负,表明年龄越大的种植户对于节水灌溉的需求意愿越不强烈,与前文预期一致,蔬菜种植是一项辛苦的劳动,年龄越大的种植户,已经习惯了原有的种植方式,对于新技术和新理念接受程度较低。

4.2.2 种植规模 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越大,与预期结果相同。种植规模大的农户要想取得降本增收的目的,就需要缩减控制每一项成本支出,对于节水灌溉的需求也就更强烈。

4.2.3 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 非农收入占比大则证明家庭对蔬菜种植收入的依赖减少,对于蔬菜价格波动风险的承受力较强,更愿意接受和投资新技术。

4.2.4 對地方政府节水灌溉补贴的满意度 对补贴满意度越高的用户对节水灌溉的需求越大。节水灌溉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资,并且还会改变原有的耕作方式,所以种植户选择节水灌溉的资金成本和学习成本较高,国家补贴力度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大棚种植户对节水灌溉设施的需求程度。

4.2.5 获取蔬菜价格信息的途径多寡程度 蔬菜信息获取途径较为丰富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节水灌溉技术,与预想的结果一致。现在社会对于农业的要求已经脱离了传统种植,现代农业要求农户向订单化种植、多样化种植、科学化种植、绿色有机化种植等方向去发展[6],不论是哪一种种植方式都是对传统种植的改革,改革首先改变的就是观念,新观念自然就需要农户去接触新农业信息,只有接触新型农业信息,看到其他农户应用新技术取得的成功,才会试着去效仿应用。

4.2.6 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程度 由表2可知,对节水灌溉技术了解较深的种植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也越强烈,与预期结果一致。

5 对策与建议

5.1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蔬菜种植基地

小农经济作为传统蔬菜种植的主要方式,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国民对蔬菜的需求。所以地方政府要持续发展蔬菜大棚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才能更好的抵御风险[7],并且集约化也有利于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管理技术的推广。

5.2 政策增加对节水灌溉的补贴

蔬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受到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所以部分种植户会选择减少支出,以此来抵御未知的风险。这也大大影响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需求,当地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节水灌溉的补贴,减少群众安装节水灌溉设施的成本支出[8]。同时,可以引进龙头示范单位,利用他们的模范带动效应促进其他种植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

5.3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

节水灌溉作为一种先进的蔬菜种植管理技术,被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使用,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针对性灌溉,从而实现蔬菜的增产增收。种植户经过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相关培训,了解到其所带来的好处之后,大多都会选择进行节水设施的投资。政府要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合理利用直接面对种植户的合作社渠道,通过印发相应的宣传手册、制作相应的案例视频[9],向大棚蔬菜种植户普及节水灌溉技术降本增收的作用,使更多种植户采纳节水灌溉设施。

参考文献:

[1] 张宁宁, 粟晓玲, 周云哲, 等. 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 自然资源学报, 2019, 34(8): 1759-1770.

[2] 王浩, 游进军. 中国水资源配置30年[J]. 水利学报, 2016, 47(3): 265-271, 282.

[3]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中国人口分布的水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0): 1637-1648.

[4] 宋德辉. 现代农业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 种子科技, 2020, 38(24): 77-78.

[5] 方芳. 蔬菜种植节水灌溉技术试验对比分析[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0, 3(3): 12-15.

[6] 魏国鹏. 节水灌溉在设施蔬菜种植中的应用[J]. 中国果菜, 2019, 39(3): 53-55.

[7] 郭兆虎, 禹全喜. 蔬菜产业发展支持力度[J]. 宁夏人大, 2019(1): 40.

[8] 付健, 卞磊. 加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与使用财政补贴的思考[J]. 节水灌溉, 2018(5): 67-69.

[9] 李锐. 节水灌溉技术与推广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3(14): 205.

收稿日期:2021-03-25

作者简介:方颖(1985—),女,河南郑州人,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研究。

作者:方颖

上一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