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思考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节水技术实施,对于干旱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目标要求及相关问题,从注重水资源利用合理配置、实施农业节水综合策略、加强灌区体制机制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干旱区农业节水及高效用水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节水思考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业节水思考管理论文 篇1:

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从用水管理体制、投资机制、水价政策、法律法规、技术创新和观念更新等诸多方面,探讨农业节水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为实现农业节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业节水;保障体系;规划;水价;灌区

1 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科学统筹规划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农业节水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以往对农业节水发展战略和客观规律研究不够,在指导和推动农业节水工作中存在主观性和盲目性。有些地方不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片面强调单项技术,盲目追求“先进技术”,造成一些节水工程投入高、效益低。有些地方对水资源状况不清,对上下游的关系研究不够,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盲目扩大灌溉面积及高耗水作物,过量引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一些农业节水发展规划没能很好地与当地的水资源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相协调,往往难以落实。

1.2 灌区管理体制不适应

目前,我国灌区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事业型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产权不清。主管部门与灌区及用水者职责模糊,致使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更不能保值增值。2) 经营不能自主,经费不能自给。灌区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和水量调度缺乏自主权,行政干预较多。目前灌区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水费,但水价普遍低于成本,多数灌区入不敷出,不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3) 灌区用水计量设施不配套,主管部门没有对灌区用水定额与节水指标进行考核。许多灌区为增加水费收入而鼓励农民多用水。4)灌区管理机构臃肿,增加灌区负担。5)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起来。

1.3 水价政策不到位

目前,农业水价政策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一是水价过低。现行的供水成本计算只包括供水工程的基本折旧费和运行管理费,没有考虑利润、水资源费等,定价明显偏低。即便如此,大部分灌区实行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仅为成本的1/3~1/2。在这种情况下,每667 m2多灌水100 m3增加的费用仅为3~5元,而相应的节水投资大大超过多交的水费。二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收费政策不统一,不利于区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喝“大锅水”的问题普遍存在。灌区渠系控制及量水设施不配套,不能实行按方、按面积征收水费,导致水费征收办法不仅不能限制农民多用水,反而使农民产生少灌水吃亏的想法。

1.4 技术体系不健全

科研单位研究开发方向分散、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以及产、学、研结合不紧密。整体来看,农业节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原有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已不适应农业节水技术普及和推广的要求。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装备及产品质量比较差,农业节水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生产需要进一步提高。

2 促进农业节水发展的建议

2.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农业节水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及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雨水、灌溉回归水及城市污水的开发与利用。根据以供定需的方针,以水定产业结构,以水定经济布局,以水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统筹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到量水而行。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农业节水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际,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农业节水为龙头,适时推进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2.2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在区域上,发展农业节水是解决北方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根本措施;在地区和种植结构上,以大田作物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在技术上,以普及推广适用型节水技术为主。

2.3 增加投资渠道,完善投资政策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节水投入机制,增加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投资政策。农业节水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计划。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贫困地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应以国家和各级政府投资为主。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发展专项资金。主要资金来源有: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小农水事业费、一定比例的中央和地方收缴的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和水费收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灌溉水源补偿资金等。

农业节水工程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方式,调动乡村和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继续实行“以工代赈”“投劳折资”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农民以各种形式投入农业节水工程建设。

实行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与建设的统一管理。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和工程性质,合理确定国家、地方和农民的投资比例。对不同来源的资金和投劳实行“捆绑式”管理和使用,实现从骨干工程到田间工程的整体规划,统一实施,防止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农民投劳不落实出现“半拉子工程”。

2.4 明晰产权,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明晰产权,实行灌区企业化管理。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确产权。拥有产权的政府部门可将灌区改造成国家控股公司,聘请企业法人用企业管理方式经营管理大中型灌区。赋予灌区人事管理权,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精简不必要的非专业人员。灌区要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安排剩余人员。

改革和完善灌区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灌区实行以节水为主的多指标考核,如灌溉面积、灌水定额、节水指标、工程维修管理等,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主要依据。探索灌区投资及经济管理的新方法(如收支两条线等),解决灌区靠多卖水增加收入的问题。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或成立灌溉公司。由县水利(务)局统一管理全县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统一发放地下水开采许可证,总体控制机井布局和开采量。乡镇负责具体实施和技术服务。建立行之有效的村级管理组织,根据投资、村组织经济状况采取集体统管、联户使用,以井划片、联户承包,个人承包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也可成立县、乡、村灌溉服务公司(非盈利性质),在县统一管理下,对村和农户实行有偿服务和协商定价,由政府规定最高限价。

改革水价制度,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科学核定农业用水成本,扣除管理单位因机构臃肿导致的增加成本。逐步实施成本加微利的定价原则,积极推行用水户水价听证会制度,增加农业用水定价的透明度,争取农民和社会各界对水价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科学核定农业用水定额,在定额范围内实行基本水价,超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既可限制超额用水,又不加重大多数农户负担。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从而增强农业对水价改革的承受能力。

建立并完善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快实行按方计量、按户收费,尽快扭转喝“大锅水”的局面。水库、灌区等农业供水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减员增效,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2.5 增加科技投入,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的科技投入要以各级政府为主,加大对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研单位、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优势互补,联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进程,尽快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实施国家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工程。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在资金和政策上择优支持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积极稳妥地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动农民、企业参与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

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的节水灌溉工程,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优先选用国家法定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建立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加快农业节水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农业节水法》,将推广农业节水的原则和要求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实施农业节水的责任和义务,确定大中型灌区的性质和法律地位,明晰水费制定的原则与征收方法。尽快制定《农业节水工作条例》和《农业节水管理办法》,使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更加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和农业节水指标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 李虔辉.固原市原州区农业节水保障体系构建[J].价值工程,2013(31):90-91.

[2] 武文杰,程淑丽,马海燕.浅谈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对策和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7):23.

[3] 黄劲柏,蒋海英.浅谈喀什噶尔灌区建立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思考[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6):97.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assurance system; plan; water pricing; irrigation area

作者:李太山

农业节水思考管理论文 篇2:

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研究

摘要: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节水技术实施,对于干旱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目标要求及相关问题,从注重水资源利用合理配置、实施农业节水综合策略、加强灌区体制机制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干旱区农业节水及高效用水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灌溉;节水;管理

干旱缺水是制约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干旱区的基本特征是降水少、蒸发强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供需不平衡,整体与区域间匹配差异较大。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节水技术实施,是干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本课题基于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进行思考,进一步分析减少农业用水比重、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强农业灌区节水改造挖掘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为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1 水资源管理配置

1.1 合理配置水资源

注重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情况下水资源合理优化管理与调配问题研究,促进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用水需求,以工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效益最大和水资源消耗最小为优化配置目标,规划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同时要有效组织协调流域与行政区水资源管理层次关系,加强水资源总量控制及规划实施管理运行,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配置效益。流域灌区水资源统一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行政区划、水文地理单元等自然状况,在尊重流域各灌区分水比例的前提下,以统筹兼顾流域灌区上下游用水统一管理协调、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用水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流域各灌区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在内的水资源综合效益为目标,进行水资源调度配置管理,而不能只考虑单一灌区用水利益。

1.2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灌溉面积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供需压力,要改变传统的以扩大灌溉面积获取农业经济效益而牺牲水生态环境的做法。干旱区农业灌溉面积应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匹配,在干旱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灌溉面积规模,遵循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原则,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退地还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农业节水综合施策

2.1 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

农业节水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及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如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覆膜灌溉技术等,已在灌区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在提高水利用率和灌溉效率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目前我国西部干旱灌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5~0.57,井灌区灌溉利用系数已达0.70左右,与国际先进国家水平0.70~0.85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在继续提高水利用率基础上,节水农业建设重点应转移到大力推广应用适合当地的高效节水技术上来,从技术应用层面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率。

2.2 合理有效利用地下水

流域灌区因水资源形成及取水方式不同,形成了地表水灌区、抽取地下水灌区及地表与地下水联合取水等多种类型灌区用水方式。近年来,有些地下及井渠联合取水的灌区,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水漫灌用水定额过高,出现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位下降明显情况,严重影响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自然循环补给平衡,导致灌区地下水自身生态失衡。因此,以抽取地下水为主的灌区要采取井渠结合灌排方式,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超采,实行节水灌溉,降低灌溉用水定额。

2.3 完善灌区系统配套设施

灌排渠系配套是灌区必备条件。由于国家投入有限和地方资金扶持较弱,使得灌溉工程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效益发挥不充分等问题。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投入实行国家、地方、受益群众多方联动配合,对灌区主要的干、支渠引输水渠道及其建筑物工程,通过国家实施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资金投入来解决;对灌区斗渠及以下的农田渠系灌溉用水工程,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及灌区用水户等的投入来解决。

2.4 应用互联网节水管理技术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节水农业管理应用发展的方向。采用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新型技术设施材料应用等方法,本着“推广应用管理方便”要求,基于互联网和云端技术,构建“互联网+灌溉自动化控制、灌溉用水数字化、农田灌溉监测智能化”水利信息化平台,为农业灌溉水资源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及灌区高效用水现代化监管运行提供支撑。

2.5 提高灌区综合生产能力

干旱灌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和应用农业节水技术,目标在于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发挥灌溉工程综合效益,增加农产品产量和产值,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强宣传,使农业灌区广大用水户积极参与灌区用水管理,组建和加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开展以灌溉用水为主题的多种综合经营,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和节水农艺技术措施应用,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水平,为灌区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3 体制机制改革

理顺灌区管理体制,激活运行管理机制,施行工程运行管理规范,是农业灌区良性运行的基本保障。末级渠系灌溉工程是灌区灌溉的主要环节,也是灌区农村水利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把握好灌区工程管理责任明晰、工程经营管理良性运行两个重要前提。灌区灌溉工程是农村水利公共性工程,要有新的管理组织替代原有体制机构,组建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一是要明确用水户是建设投入主体、所有者主体、受益主体,形成以用水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二是以灵活的机制合作办水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设备出设备,可以以物换工、以资换工、以工换工、以工换水,明确成员权利、责任和义务,严格按照用水协会合作组织章程办事。三是要依法在当地县级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使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组织成为有法人地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非营利群众用水合作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四是要制定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组织章程,通过会员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协会领导人,协会采取民主协商决策监督形式,决定协会会员出工、出资以及水费计收等事项。五是将政府补助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所形成的资产,明确为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组织集体所有。六是政府要加强灌区农业综合水权水价制度改革,为灌区实施灌溉用水定额、灌区节水、以水养水、以水定地、促进灌区灌溉工程良性运行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薛磊.农业节水灌溉應用问题及其主要技术措施[J].吉林蔬菜,2015(9):49-5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 克里木,姜付仁.新疆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长期战略对策[J].水利水电技术,2019(12):57-64.

[4] 夏帆,陈莹,窦明,等.水资源空间均衡系数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水资源保护,2020(1):52-57.

[5] 李贵芳,周丁扬,石敏俊.西北干旱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19(4):853-866.

[6] 陈守伟.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114-115.

[7] 于庆东.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168-169.

[8] 白秀国.现代节水农业灌溉的必要性措施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5):101-1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n Arid Areas

XIE Yanfeng

(Xinjiang Wanhui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Urümqi 830026, China)

Key words: arid area;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rrigation; water-saving; management

作者:谢彦峰

农业节水思考管理论文 篇3:

京津冀一体化下北京新型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选择

摘 要:京津冀一体化下,发展北京新型节水农业有了新的内涵,是区域协作一体化进程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級阶段,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着眼于区域整体的节水农业发展,把节水农业工程、土地利用、区域空间结合起来考虑,把节水农业建设、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一体化规划。发展方向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合作机制,要建立新型的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

关键词:京津冀;新型节水农业;发展方向

京津冀区域协作一体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为北京市节水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视野和境界。以三地一体化的视角考虑节水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战略高度、新的发展方向与选择策略。这一发展方向就是节水农业要整合三地的自然生态资源、农业产业资源、人口资源,发展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多功能的高效节水农业,这就形成了北京新型节水农业。

一、北京新型节水农业的内涵

北京新型节水农业是京津冀区域协作一体化进程下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一体化具有产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多样性。

新型节水农业的内涵之一是区域一体化。打破了区域内的行政壁垒,建立了分工协作的体制机制,提高了分工协作程度。建设节水农业在京津冀区域的视角上,强调一体化,着眼于区域整体的节水农业发展,把节水农业工程、土地利用、区域空间结合起来考虑,把节水农业建设、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一体化规划。生态功能除具有高效节水功能外,还增加了水土防护和自然环境景观的保护功能,解决了生态环境及治理等诸多疑难问题。

新型节水农业的内涵之一是区域协作化。建设节水农业强调协作化。协作化就是京津冀政府部门协作开展顶层设计,制定协作发展的共同目标,要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关联度高广深,互补性强、融合度优的特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手段,打破行政区壁垒完成区域协作,用市场配置资源,使得节水农业的资本、技术、劳动力、产品等区域协作完成优化配置。协作包括节水政策衔接、节水合作项目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相适应。

二、北京新型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京津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存在着资源性缺水和用水需求超过水资源承载力的双重矛盾。体制机制上还有束缚发展的障碍,分析这些矛盾,可以为北京新型节水农业的发展找准突破路径。

(一)京津冀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水资源匮乏严重,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0立方米,是全国的1/8;但是用水量却超过了供水量,造成了农业灌溉用水和其他产业用水、生活用水不足。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用水占各类用水的比重过大,大水漫灌浪费严重。

供水不足就靠采集地下水和过度利用地面水来解决。多年超采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漏斗区,形成了地面沉降;京津两市、河北省会及下辖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带来了地面塌陷、地下水质恶化的恶果。

这种需求大于供给的失衡局面,使得区域内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呈不断加重的趋势。京津冀水资源的承载力已经超过极限,流域内污水治理不力、入河污染物量超过了河水的自净能力。水生态恶化导致河流干枯、湿地面积减少,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威胁。

(二)水务部门各自为战

北京的节水农业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是,没有大规模地在京津冀区域内完成协作发展的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格局受到了限制。

京津冀水务部门各自为战,表现为对区域整体建设节水农业重视不够。各地对涉及彼此相关的节水基础设施维护不力,同级区域政府间的协调机制没有发挥作用或者很少发挥作用(开展了部分合作)。既往以来,中央政府协调京津冀水务工作还是很成功的,在南水北调、引滦济津和向首都调水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积累了经验。目前迫切需要京津冀区域政府相互协调发展节水农业,但却迟迟不能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协作机制。究其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京津冀之间特别是京津与河北之间,有着悬殊的差距;三地之间的诉求各不相同,追求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很不一致;无法建立有效的、平等的水务协商机制,达成相互合作的协议。

面对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加剧、水生态环境恶化难以遏制的局面,中共中央于2015年4月30日,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统筹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区域协调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京津冀三地政府互动合作活动频繁,这为三地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发展节水农业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但是,面临着困难、困惑和困境,要从困境中走出,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有效的协调合作发展机制。

三、发展新型节水农业,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合作机制

(一)国家牵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自2007年始,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和水利部,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河北省工作。控制河北境内官厅水库上游洋河、潮白河上游的水质,以保护北京、天津两市的水源地不受破坏。生态补偿实质上是解决流域区域的脱贫解困问题。中央政府财政资金纵向转移支付补偿流域地区贫困农民,专款专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涵养水源工程和湿地建设工程。此外,还叠加扶贫资金项目的转移支付,这对水源地的保护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中央政府财政纵向资金支持的办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省际间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也必须建立起来,因为按照“谁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设节水农业合作项目,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完成跨省市流域的合作。

(二)北京市牵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北京市建设节水农业的重要项目是要强化三地互联互通的跨省区合作。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自发的合作项目开始运作。自2006年起,京冀就签订了“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的备忘录”,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稻改旱”。

自2007 年夏季播种期始,在密云水库的上游河北省境内的张家口市,赤城县的白河河谷、黑河河谷,承德市丰宁县和滦平县境内的潮河河谷地区,共计10.3万亩水稻全部改为种植玉米;不但减少了灌溉用水量,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改善了水源水质。据林惠凤等专家初步测算每公顷“稻改旱” 投入需要8 800元,北京市每公顷补贴5 100元。

没有看到更多的文献,无从知晓这项工作是如何继续开展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项目实施的期间内,我们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成本来对农民进行补偿是有据可查的,也是有保障的。但是,项目实施过后,农民们还会支持我们吗?这项补偿如何持续下来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三)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合作机制

《规划纲要》实施后,北京市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请津冀两地配合支持发展节水农业。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而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建立已经初步开展过的生态补充机制。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点思考:

1.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合作机制的协调组织机构。按照《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水务发展规划”》的要求,尽快组建首都水资源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下设流域生态补偿合作协调小组,请津冀两地水务、发改、财政、环保相关单位共同参加。协调小组有以下职能:(1)按照国家生态补偿政策规定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流域生态补偿的方针、政策。主要内容包括流域下游对上游通过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和品种改造以减少上游的农业耗水量,优化节水型林木草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节水,涵养水源,确保下游供水的补偿性政策的制定。(2)确定北京市(可能涉及天津市)作为受益方,征收生态补偿费的标准和额度;同时,制定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3)解决流域生态补偿的争议、纠纷问题。

2.研究流域生态补偿额度核算制度。三地专家、政府部门和流域地区农民代表以听证会形式(当然可以采取其他更好形式),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核算方法,建立使上游流域农民基本满意的生态补偿核算与执行制度。理论依据是以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推演出成本补偿法、意愿支付法和市场替代法。

3.探索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监管使用办法。生态补充资金有效利用是个很大的问题。三地专家应制定资金监管使用办法,做到公平、合理地补偿,并逐步过渡到增值使用的目的,以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四、发展新型节水农业,要建立新型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

发展新型节水农业,要建立新型的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同样需要三地产业协作发展。现在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地农业产业协作尚未开展:一是没有在三地水资源上下游流域之間达成农业产业合作的协议;二是没有在农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达成合作协议。

究其原因有几点:一是京津冀三地自身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且在摸索之中;二是三地之间的农业协作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市场化程度也不高,自然无法形成分工与协作。

《规划纲要》为新型节水农业的发展,为三地建立新型农业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持空间。以节水农业的视角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构建产业链。京津地区主要发展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如下:北京是籽种农业、高端农业;天津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精品农业;河北发展果品、蔬菜产业、畜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京津菜篮子服务。

三地实行有序节水分工、差异化经营,按照优势互补原则布局产业结构。这是大方向,应该持续努力,不能动摇。

参考文献:

[1] 王文生.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 王军,李逸波,何玲.基于生态补偿机制下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的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

[3] 林惠凤,等.流域水资源保护补偿标准研究——以京冀“稻改旱”工程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魏巍

上一篇:五一活动促销方案下一篇:数据解决方案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