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更是主动行为的源动力。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别重视,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因而能较快地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关键词: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更是主动行为的源动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摘 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文文字表达能力的直接表现,是生活和工作各方面综合性的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就初中作文来说,学生的认识水平已經不是初级阶段了,他们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浅谈一下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些浅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兴趣;表达能力

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使教师感到头疼,也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抵触心理。然而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这是取决于语文成绩的关键之处。针对初中生而言,学生的功底不是很浅薄的,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积累量,但是表达能力还是停留在小学水平。我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很多名人墨客也是在不断积累和培养中造就的。作文教学应该应用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平时的积累,多联系、多思考、多评论等,这样在无形中学生就开始联系运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离不开生活资源。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一样,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最平凡最真实的生活案例。莫言小时候也是从写作中找到归属感,从而坚持一直写作的,根本上离不开他对文学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名人的实践告诉我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求知。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紧迫的任务。

1.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抵触心理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把作文看得很神秘,以为是很深奥的,潜意识的认为很难,而有时候越害怕就越觉得难,越觉得难就越抵触,也就越写不好。当然这当中也有教师指导的方法不当。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主讲写作技巧,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背诵好语句等,这种让学生按着思路写作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在作文教学中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也体会不到写作的意境,只是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一样在完成,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总担心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不敢下笔,或者下笔前在想老师教给我的技巧是什么,我用哪个技巧等。所以教师应该耐心引导学生写作是一种很神圣的事情,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直观的方式。

2.将写作融入生活,表现自我

以课文为背景,构架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学以致用,先品尝到写作的乐趣。例如学过《童趣》一文后,可以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就会先想到模仿《童趣》一文的写作风格,学着用质朴的文字表达自己童年的天真和趣味。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他们自己想写的内容,以自己为先,联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用心的回味童年,体会思考生活,这样他们才会有话可说。首先有可以表达的内容,再加以引导学生大胆的自我表现,表达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就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以课文为范文,形成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区写作,展现自我的价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表达能力提升的开始。

二、重视积累,让写作不止于嘴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写作教学与写作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学生没有词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就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务必使学生明白,写作积累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1.多读书,读好书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难得的导师一样,它带领着你看遍很多东西,看透很多知识。在当下的语文作文教学大纲中也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指定推荐的书目。但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真正要求的阅读量,由此也就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要提倡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开阔视野,开拓思维,才有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2.随写随记,让随笔喷发写作的灵光

针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是最有活力的一代,正是处于青春年少的最美好的时光,思想情感最为丰富活跃,其中想象力也最为活跃。他们开始主动观察生活,关注自我价值,开始对人生有一个定位和思考了。他们其实最为渴望表达,凸显自己的存在感。随笔是学生把当下看到、感受到的最为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写随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抓住作文教学中的关键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由浅及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余洪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22).

[2]赵赵明奇.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探微[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11).

作者:洛桑

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论文 篇2:

物理教学中更应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更是主动行为的源动力。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别重视,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因而能较快地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科学知识;基本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更是主动行为的源动力。学生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别重视,力求认识它,研究它,因而能较快地获得关于它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曾经是人们的口头禅,可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学经济、学管理,对物理的兴趣、热情大不从前了。在多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各学科兴趣、难易等的答题中,内容太难、最不喜欢、压力太大、最头疼等等,大都反应的是物理。在长期的教学中,感受发现:近些年学习物理的学生素质也是下降趋势。因此,呼吁中学生对物理的关注,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每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一、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会平添兴趣

初学高中物理课,大都是听高年级同学说“物理难”,于是信以为真,从众心理自然产生,一下子对物理课产生恐惧心理,自觉不行而妄自菲薄,既无信心,也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抓住物理学与生产、生活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特点,这里做好三件事:

1、认识必须先到位。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或是和学生交谈中,让他们心中难忘这样的事实和结论:人类社会有记载的文明社会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开始在数千年的发展比较缓慢,只是在最近几十年内,从伽利略到牛顿,从瓦特到麦克斯韦,从爱因斯坦到著名的霍金等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正是物理学奠定了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并将一步步推动人类社会及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坚定对物理学学科地位的认识,促使学生在感受物理学魅力的过程中掌握好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2、深信实用、有趣。通过讲故事、举例子、提问题让学生熟知,物理世界丰富多彩,奇妙有趣,物理就在自己身边。比如:空调为什么既能制冷又可制热,供人取暖?生活中常用电饭锅,为何可以加热做饭,然后自动切换保温档?有的还可预约?洗衣机的发展与改制?电视机如何传送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工农业生产中---内燃机、电动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交通运输中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医学上的胃镜、超、透视拍片等等。从而深信物理既有趣又实在,且非常实用,应该学好物理这门课才是。

3、经历浓厚兴趣。兴趣是好奇心发展而来,它是克服困难,变苦为乐的内驱力,学好物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和自己周围的物理现象,通过了解物理学家奇特而伟大的构思和重大发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自主性。注重中学生精力充沛、聪敏好学、易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时时处处总以好奇心和神秘感去面对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就像谜一样千方百计的去揭开它们,弄他个水落石出,不达目的不罢休。

二、学会物理学的方法将使学生自身终生受益

1、领会物理思想。物理学科自身的思想性的确是存在的,人们对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方法也是研究物理学的常用思维方法(思维模式),一般有:a基本思想:以现象为依据,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工具。b本质思想:研究自然物质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各种想象。c研究思想:像质点、点电荷等实际物体进行抽象的‘理想化模型。’d时空思想:一切物理现象都是在空間和时间中发生和发展变化的。e守恒思想:即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等。f精髓思想:许多物理问题都是围绕着‘力’‘能’两条主线在展开。g实用思想:结合实际生活解释某些自然现象,说明某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论证某些深刻的无力道理。

2、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观察法和理论探讨法,具体有:A理想模型法:常采用科学抽象的形式把物体本身或物体所处的条件理想化而得到的模型,比如:物理对象模型——单摆、光线等,结构理想模型——波尔的氢原子模型等,物理状态及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稳恒电流等,直观假象模型——电场线、磁感线、等势面等,建立正确地物理模型往往是重要的关键步骤。B等效变换法,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理想化简单过程,如:力学中用等效法进行受力分析、合成、分解或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电学中常用等效法化简电路等,通过等效变换,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C推理的方法,是一种把经验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如:伽利略设计的著名的理想斜面,推理出---滚动的小球在无摩擦的水平面上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重要结论,为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基础。D数学的方法,物理问题往往是物理模型和数学的结合,物理过程要通过一定的数学手段来表现。运用恰当的数学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讨论,这是物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方法。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它不仅完整的表达电磁场理论,而且还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预言被赫兹的实验所证实。我们常用的微元法、反证法、反演法、归纳法、图像法等等都是数学方法。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必然信心陪增

1、激发创造个性。创造能力并非专家学者特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做法都可以成为创新。好奇心是获取知识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

2、激励自主探索。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和讨论,使他们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3、多给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讨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瞬间”和动向,让他们在实验、实践中发现秘密,激起智慧的火花,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

作者:张雅芳

培养学生兴趣教学论文 篇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探究

摘 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不少的问题,原因较多。分析其原因,多数学生是没有把题目的意思理解清楚。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题能力低下”造成的,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不断地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审题能力的培养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审题能力

“解决问题难!”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总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多数学生是没有把题目的意思理解清楚,题目中有那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一些关键的词句和数量关系没有想明白,只是凭着直觉就进行解答,本来能正确解答的也出现错误,甚至出现一些笑话。出现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题能力低下”造成的。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的过程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并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是正确解决问题的保证。当然这种习惯和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学习、积累,不断反思与发展的过程。

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识字量不足,对多数词句的意思不理解,教师要“教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进行默读或与老师一起读,养成阅读时“不漏字、不添字”的习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阅读做到认真并逐步感兴趣。在这之间,老师一是要对关键词句进行解释,让学生明白每一句话或关键词语的含义,才能明白题目的要求,利于对问题的解决;二是还要利用低年级的“图形表达形式”沟通学生的“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方面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并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多,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到了中、高年级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在每次作业时,老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一定的要求,督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目的性地去阅读和审题,强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正确解题的帮助,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逐步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和审题的习惯,从而明白审题的重要性。到了高年级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进一步训练学生独立的理解、审题能力。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大家听一听,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把阅读与审题当成一种“兴趣和习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审题意识。

二、领会生活用语,沟通“生活用语”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必须沟通“生活用语”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比如,数学中的“多多少”,在生活中会出现“高多少、长多少、增加多少”等不同的表述;“少多少”,在生活中会出现“矮多少、短多少、降低多少”等的不同表述。生活中还有比如“提成、打折、赚了、亏了”这些经常用到的生活用语。学生只有进一步沟通这些“生活用语”与“数学语言”之间的联系,才能提高审题能力.

三、指导审题小技巧,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学生通过对“文字或题目”的阅读,通过对数学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理解,是不是就一定理解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解决问题呢?这不尽然。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一些方法与技巧才能提高。

(一)“省略句式”的指导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存在“省略句式”的形式,所以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把省略内容补充完整,才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如:“计划植树58棵,实际多植了21棵”,那么实际比“谁”多植呢?实际是比“计划”多植21棵。在低年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它补充完整再理解,这样的句式也不少。

(二)“事件”提炼法的指导训练

在数学练习内容中,有些内容的呈现方式往往是文字多、敘述长,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数量关系的分析。而数学语言应该是简洁的。在练习时,可以训练学生利用概括能力,把练习内容以简洁的以“事件”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对文字内容和数量关系的理解。如:每支钢笔6.8元,每个笔记本3.5元,小明用48元买了4本练习本和3支钢笔,还要找回多少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事件的提炼:“48元钱买了两样东西还剩多少钱?”这样不但与学生平时的生活有关,而更加简洁,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内容的整体理解。学生也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的钱-买两样东西的钱=剩下的钱,并且解题方法也是多样化的。

(三)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深入理解数量关系

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但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如:“某班学生的男女生人数比是3:2。”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理解:a.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3;b.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c.男女生一共是5份,其中男生占3份,女生占2份,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一份。通过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学生的审题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作者:江智贵

上一篇: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三篇集锦下一篇:检查汇报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