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浪费调查报告

2022-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粮食浪费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粮食浪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总结报告

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

总结报告

我们活着就得吃饭,吃饭是为了生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粮食浪费现象却是越来越严重!尤其在大学生中相对较严重。作为有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我们进行了调查。希望找出原因,想出解决措施。为减少粮食浪费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此我们在长安大学的西区食堂进行了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总结报告。

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于是,某些奢靡浪费的现象就肆无忌惮了。餐桌上,一碟碟新鲜可口的菜肴原封不动地倒掉;食堂里,白花花的大米饭随意泼倒,雪白的馒头到处乱扔;农家灶边,一碗碗来不及吃的剩饭剩菜,或是根本没有入锅的青菜萝卜,被莫明的扔在了路边。难道粮食充足了就可随意浪费了吗?其实不然,中国13亿人口,仍有38%的人在温饱线上徘徊,节约粮食是社会交给我们的道德使命。

然而,有关调查表明,现今社会上的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从市场上购买的食品中,大约有27%当作垃圾丢弃,其中仍可食用却遭丢弃的占18%,平均每人要丢弃他所购买的食品的四分之一。某慈善机构做了一项调查显示,只要回收到5%被丢弃的食品,就可以养活大约400万饥民,数量之大,实在惊人。

目的意义

通过对学校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希望通过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义务,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粮食浪费的目的.对学生自觉节约粮食,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小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但是随着我们长大,饭碗里的剩饭剩菜却越来越多,可我们安之若素。也许是因为人大心大,对师长的教诲越加不放在眼里;也许是因为手头“阔绰”,那一些些leftovers已可忽略不计了;也许越长大,对什么都不再在乎执着了。但仅凭我们的良知,谁都知道粮食节约迫在眉睫义不容辞。人大心大,要开阔眼界,在一定的规则界限内发展自己;手头“阔绰”了,也要花在有用之地;而年龄带来的宽容成熟却不能够原谅浪费,不仅仅粮食,不仅仅money,还有水,电,各种能源„„我们是freshman,我们有对国家和集体的热情与实现梦想的勇气,我们可以飞扬生命,但在粮食能源的节约问题上定要严谨,此中小节亦是大节所在。 现代社会没有战争,和平不会只带来物质的享受与国家的繁荣,还有人口的恒高不下与能源的急速枯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地球国家以及后代子孙谋求福利,为在温饱线下挣扎不上的人们多想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社会一点都不公平。但我们还是有希望的,每个人都在响应节约,每个人都为自己恪守的话,谁知愚公难移山呢?这个调查只是一个引子,也许并没有多大power,道德的坚守应重在哪个方面,我们也在寻找答案。在寻

找中获得,在坚守中拥有吧。

调查步骤

一·初步考察,调查研究

通过我们小组四人在饭堂的观察,发现粮食浪费现象尚不大严重,但仍旧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是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还是由于个人口味,抑或是个人饭量偏小?而且,每天提日三餐,饭堂的粮食回收处都有被人们丢弃的剩菜剩饭,这样庞大的校园,每天该有多少粮食被浪费? 二. 对于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方面------现场随机口头调查

在采访过程中,有位女生引起了我们的特别关注。她的饭盘干干净净,没有一粒剩饭和一个剩菜。在采访过程中,她表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经常下田干活,收割稻谷,深刻的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懂得珍惜粮食。当看着同学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我会觉得心里很不好受。昨天妈妈打电话来,告诉我她最近几天在家里收割稻谷。由于前段时间有暴风雨,很多稻谷倒在田里,被很多小动物吃了很多,产量减少了很多,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但是收获却这么少,我觉得妈妈好辛苦。农民劳动这么辛苦,在我心里,我是多么的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每一粒饭。”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感到很欣慰。广受大家批判的90后人群中,有这样一位懂得悯农的女大学生,真是难能可贵。

三.问卷调查

下面是我们发送调查问卷

1. 请问你在学校饭堂就餐是否会出现浪费现象?

A经常 B很少 C从未 D不确定

2. 如果有,是什么原因使你浪费粮食?

A身体原因 B饭菜不合口味 C饭太多 D其他

3. 你会不会因为不浪费粮食而即使自己很饱也把它吃完?

A经常 B看情况 C偶尔 D不会

4. 你觉得食堂师傅打饭饭菜量如何? A满意 B偏多 C偏少 D其他

5. 当浪费食物后,你会产生负罪感吗?

A会 B不会

6. 如果条件允许,你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吗?

A会 B视情况而定 C不会

7. 你认为华工饭堂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吗?

A严重 B尚可接受 C不存在浪费现象 D其他

8. 如果你同学与你就餐时粮食浪费情况严重,你会劝导他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9. 你知道世界粮食日吗?若知道,你清楚是哪一天吗?

A知道但不清楚 B不知道 C知道且清楚

10.请你为改善校园粮食浪费现象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四.问卷总结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 1.大多数同学在华工饭堂就餐时粮食浪费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打包剩下的饭菜。

3.而出现倾倒事物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饭菜不合口或者自己饭量太小。

4.当自己浪费粮食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负罪感。

5.当身边人浪费粮食时,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对其进行劝阻。

6.关于世界粮食日,很少同学知道,即使知道,也并不清楚是10月16日

而针对这次的问卷调查,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改善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建议,现经过我们的整理,结果如下。

1. 希望除了饭,别的食物例如炒米粉可以也按量计价,从而减少因食量小而造成粮食浪费。

2. 建议饭堂增加病号餐,以照顾生病的同学。

3. 饭菜口味多元化,照顾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避免因饮食差异而造成粮食浪费。

4. 增加可循环饭盒提供处,让同学们能够自主领取,打包剩下的饭菜。

5. 对于浪费严重的同学,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在食堂做半小时的清洁工作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十天的观察,一起后期总结,我们的发现如下 1.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注意节约粮食,在饭菜上面尽量做到不浪费,一小部分学生浪费的比较严重在经过身边同学以及我们的规劝下,决定再不随意浪费了。

2.饭堂方面,饭菜英超多元化发展,并且计价方式应更人性化。

看法:粮食浪费是所有人深恶痛绝的,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学校的粮食浪费现象并不严重,或者可以说,挺好的!

六.感想

两个星期下来了,我们的此次调查研究也进入了总结阶段,这一课题研究的酸甜苦辣都被我们经历过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

一 课题研究圆满完成

从开始,在老师下达课程研究这一重要任务时,我们从小组的建立到课题的确立,再到调查研究,都经过了一系列的繁琐有时又显得枯燥的过程之后,经过全组人员的努力,一份调查报告结果出来了,过程是艰辛的但成果是让每个成员都满心欢跃,因为我们完成我们的课题,完成了我们的总结。

• 二

.

虽然每个组员都有分工,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共同在努力,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每一项任务,组员间的默契也越来强。

这次的活动,让我们组的组员成长了很多,也互相了解了很多,让我们知道了团结的重要性。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问卷设计,发放,回收,总结,以及最后的这份报告,注入了我们的热情,体现了我们付出的艰辛劳动,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苦是值得的。也许我们初出茅庐,在很多方面很不尽完美,但无论是从报告书写还是关于这次课题的探究,我们都收获了很多。我们同时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同学开始注重对粮食的节约,为学校,为这个社会,尽出自己

第二篇:珙桐食堂粮食浪费情况调查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工与制药

学号:201102020103

姓名:苟旭洲

珙桐食堂粮食浪费情况调查报告

古人云“名以食为天”,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浪费现象在中国随处可见,尤其在各大校园普遍存在,学生在学校生活,一天三餐是最基础的保障。大学食堂是在校大学生一日三餐就餐的地方。而在大学食堂的饭菜回收处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剩菜剩饭。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我决定针对成都理工大学珙桐食堂粮食浪费现象作出调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措施,为减少粮食浪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展开了调查,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勤俭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穿、住、用上渐渐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社会中开始流行起一些不好的风气,讲排场,铺张挥霍浪费的现象层出不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似乎早已被大家彻底遗忘,学生中的浪费现象也日益严重。活生生的例子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许多学生把吃不了的剩菜剩饭毫不怜惜的倒入泔水桶中,有些甚至没吃上几口。这种种现象令人深思!于是我们决定就研究我们身边的这种校园粮食浪费现象。

目的意义

通过对学校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希望通过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义务,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粮食浪费的目的.对学生自觉节约粮食,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小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但是随着我们长大,饭碗里的剩饭剩菜却越来越多,可我们安之若素。也许是因为人大心大,对师长的教诲越加不放在眼里;也许是因为手头“阔绰”,那一些已可忽略不计了;也许越长大,对什么都不再在乎执着了。但仅凭我们的良知,谁都知道粮食节约迫在眉睫义不容辞。人大心大,要开阔眼界,在一定的规则界限内发展自己;手头“阔绰”了,也要花在有用之地;而年龄带来的宽容成熟却不能够原谅浪费,不仅仅粮食,还有水,电,各种能源„„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对国家和集体的热情与实现梦想的勇气,我们可以飞扬生命,但在粮食能源的节约问题上定要严谨,此中小节亦是大节所在。

现代社会没有战争,和平不会只带来物质的享受与国家的繁荣,还有人口的恒高不下与能源的急速枯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地球国家以及后代子孙谋求福利,为在温饱线下挣扎不上的人们多想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社会一点都不公平。但我们还是有希望的,每个人都在响应节约,每个人都为自己恪守的话,谁知愚公难移山呢?这个调查只是一个引子,也许并没有多大力量,道德的坚守应重在哪个方面,我们也在寻找答案。在寻找中获得,在坚守中拥有吧。

调查时间:2014年4月17日——2014年4月20日

调查地点:成都理工大学珙桐食堂

调查方法

1、实地观察

在食堂餐具回收点观察,通过纪录剩饭人数和剩饭量,统计一次性饭盒人数,记好数据后并进行分析。

2、问卷调查

在食堂对同学们做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总结分析,我发现

1.大多数同学在银杏饭堂就餐时粮食浪费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打包回去吃。

3.而出现倾倒事物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饭菜不合口或者自己饭量太小。

4.当自己浪费粮食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负罪感。

5.当身边人浪费粮食时,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对其进行劝阻。

6.关于世界粮食日,很少同学知道,即使知道,也并不清楚是10月16日。

而针对这次的问卷调查,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改善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建议,现经过我们的整理,结果如下。

1. 希望除了饭,别的食物例如炒米粉可以也按量计价,从而减少因食量小而造成粮食浪费。

2. 建议饭堂增加病号餐,以照顾生病的同学。

3. 饭菜口味多元化,照顾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避免因饮食差异而造成粮食浪费。

4. 增加可循环饭盒提供处,让同学们能够自主领取,打包剩下的饭菜。

5. 对于浪费严重的同学,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在食堂做半小时的清洁工作。

调查总结

通过这3天的观察,我的发现如下

1.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注意节约粮食,在饭菜上面尽量做到不浪费,一小部分学生浪费的比较严重在经过身边同学以及我们的规劝下,决定再不随意浪费了。

2.饭堂方面,饭菜英超多元化发展,并且计价方式应更人性化。看法:粮食浪费是所有人深恶痛绝的,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学校的粮食浪费现象并不严重,或者可以说,挺好的!

调查感想

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虽然标语随处可见:粒粒皆辛苦,请珍惜粮食等。但浪费现象总是丝毫未减,这种“不可取”正不断进行着。

每天在食堂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不止十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 。发现除少数是因为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须知人人有责。联合国把每年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那一周定为节粮周。设立这个节日旨在提醒人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希望人们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同时不忘节约。

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主动改变自身的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从自己做起,培养积少成多的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民族精神。学校食堂也要改善饭菜质量和卫生情况,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大家一起努力,为国家节约每一粒粮食。

第三篇: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调查总结报告

银 杏 食 堂 粮 食 浪 费 现 象 调

查 报 告

学院;能源学

姓名:尹国希

班级:石油工程一班

学号:201104010115

银杏食堂粮食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浪费现象在中国随处可见,尤其是各大校园中普遍存在。在各大学校饭堂的饭回收处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剩饭剩菜。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我决定针对成都理工大学银杏食堂粮食浪费现象做出调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措施,为减少粮食浪费做出自己的一份力。为此,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每天15分钟。以下是我的报告。

背景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于是,某些奢靡浪费的现象就肆无忌惮了。餐桌上,一碟碟新鲜可口的菜肴原封不动地倒掉;食堂里,白花花的大米饭随意泼倒,雪白的馒头到处乱扔;农家灶边,一碗碗来不及吃的剩饭剩菜,或是根本没有入锅的青菜萝卜,被莫明的扔在了路边。难道粮食充足了就可随意浪费了吗?其实不然,中国13亿人口,仍有38%的人在温饱线上徘徊,节约粮食是社会交给我们的道德使命。

然而,有关调查表明,现今社会上的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从市场上购买的食品中,大约有27%当作垃圾丢弃,其中仍可食用却遭丢弃的占18%,平均每人要丢弃他所购买的食品的四分之一。某慈善机构做了一项调查显示,只要回收到5%被丢弃的食品,就可以养活大约400万饥民,数量之大,实在惊人。

目的意义

通过对学校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希望通过向学生宣传节约粮食的义务,向学校有关领导及食堂提出节约粮食的方案和措施,达到降低粮食浪费的目的.对学生自觉节约粮食,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小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但是随着我们长大,饭碗里的剩饭剩菜却越来越多,可我们安之若素。也许是因为人大心大,对师长的教诲越加不放在眼里;也许是因为手头“阔绰”,那一些已可忽略不计了;也许越长大,对什么都不再在乎执着了。但仅凭我们的良知,谁都知道粮食节约迫在眉睫义不容辞。人大心大,要开阔眼界,在一定的规则界限内发展自己;手头“阔绰”了,也要花在有用之地;而年龄带来的宽容成熟却不能够原谅浪费,不仅仅粮食,还有水,电,各种能源……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对国家和集体的热情与实现梦想的勇气,我们可以飞扬生命,但在粮食能源的节约问题上定要严谨,此中小节亦是大节所在。

现代社会没有战争,和平不会只带来物质的享受与国家的繁荣,还有人口的恒高不下与能源的急速枯竭。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地球国家以及后代子孙谋求福利,为在温饱线下挣扎不上的人们多想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个社会一点都不公平。但我们还是有希望的,每个人都在响应节约,每个人都为自己恪守的话,谁知愚公难移山呢?这个调查只是一个引子,也许并没有多大力量,道德的坚守应重在哪个方面,我们也在寻找答案。在寻找中获得,在坚守中拥有吧。

调查步骤

一. 初步考察 问题研究

通过我在银杏饭堂的观察,发现粮食浪费现象尚不大严重,但仍旧存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是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还是由于个人口味,抑或是个人饭量偏小?而且,每天一日三餐,饭堂的粮食回收处都有被人们丢弃的剩菜剩饭,这样庞大的校园,每天该有多少粮食被浪费?

二. 对于学生方面------现场随机口头调查

在采访过程中,有位女生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她的饭盘干干净净,没有一粒剩饭和一个剩菜。在采访过程中,她表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经常下田干活,收割稻谷,深刻的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也懂得珍惜粮食。当看着同学们浪费粮食的时候,我会觉得心里很不好受。昨天妈妈打电话来,告诉我她最近几天在家里收割稻谷。由于前段时间有暴风雨,很多稻谷倒在田里,被很多小动物吃了很多,产量减少了很多,付出了那么多的劳动但是收获却这么少,我觉得妈妈好辛苦。农民劳动这么辛苦,在我心里,我是多么的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每一粒饭。”对于这位同学的回答,我们感到很欣慰。广受大家批判的90后人群中,有这样一位懂得悯农的女大学生,真是难能可贵。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有个女生的同样也引起我的注意。

当她起身准备倒饭盘的时候,我们拦住了她,并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我们询问她是否已经吃饱时,她说:“吃饱了。但是由于这两天胃口不是很好,没办法,只能把这些都倒掉了。在饭堂每次吃这些,量都是固定的,这些对于我们女生来说还是有点多,每次都只能倒掉。饭可以按两来算,为什么别的就都不可以呢?”对这位同学的疑问,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移步到二楼,并拍摄了一些照片。

三. 问卷调查

如下,为我的发送的60张问卷的版本。其中43张为有效回收问卷。

1. 请问你在学校饭堂就餐是否会出现浪费现象? A经常 B很少 C从未 D不确定

2. 如果有,是什么原因使你浪费粮食?

A身体原因 B饭菜不合口味 C饭太多 D其他

3. 你会不会因为不浪费粮食而即使自己很饱也把它吃完? A经常 B看情况 C偶尔 D不会

4. 你觉得食堂师傅打饭饭菜量如何? A满意 B偏多 C偏少 D其他

5. 当浪费食物后,你会产生负罪感吗? A会 B不会

6. 如果条件允许,你会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吗? A会 B视情况而定 C不会

7. 你认为华工饭堂食物浪费现象严重吗? A严重 B尚可接受 C不存在浪费现象 D其他

8. 如果你同学与你就餐时粮食浪费情况严重,你会劝导他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9. 你知道世界粮食日吗?若知道,你清楚是哪一天吗? A知道但不清楚 B不知道 C知道且清楚

10.请你为改善校园粮食浪费现象提出你的宝贵建议

四. 问卷总结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总结分析,我发现

1.大多数同学在银杏饭堂就餐时粮食浪费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打包回去吃。

3.而出现倾倒事物的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饭菜不合口或者自己饭量太小。

4.当自己浪费粮食时,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负罪感。

5.当身边人浪费粮食时,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对其进行劝阻。

6.关于世界粮食日,很少同学知道,即使知道,也并不清楚是10月16日。

而针对这次的问卷调查,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改善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建议,现经过我们的整理,结果如下。

1. 希望除了饭,别的食物例如炒米粉可以也按量计价,从而减少因食量小而造成粮食浪费。 2. 建议饭堂增加病号餐,以照顾生病的同学。

3. 饭菜口味多元化,照顾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避免因饮食差异而造成粮食浪费。 4. 增加可循环饭盒提供处,让同学们能够自主领取,打包剩下的饭菜。 5. 对于浪费严重的同学,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在食堂做半小时的清洁工作。

五.调查总结

通过这3天的观察,我的发现如下

1.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注意节约粮食,在饭菜上面尽量做到不浪费,一小部分学生浪费的比较严重在经过身边同学以及我们的规劝下,决定再不随意浪费了。

2.饭堂方面,饭菜英超多元化发展,并且计价方式应更人性化。

看法:粮食浪费是所有人深恶痛绝的,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学校的粮食浪费现象并不严重,或者可以说,挺好的!

六.感想

3天下来了,我的此次调查研究也进入了总结阶段,这一课题研究的酸甜苦辣都被我经历过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一下几个方面。 •

一 课题研究圆满完成

从开始,在老师下达课程研究这一重要任务时,我从课题的确立,再到调查研究,都经过了一系列的繁琐过程,有时又显得枯燥,调查过程之后,经过我的努力,一份调查报告结果出来了,过程是艰辛的但成果是让我满心欢跃,因为我完成了我的课题,完成了我的总结。

这次的活动,让我成长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让我知道了粮食的重要性。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问卷设计,发放,回收,总结,以及最后的这份报告,注入了我的热情,体现了我付出的艰辛劳动,但是在我看来这些苦是值得的。也许我初出茅庐,在很多方面很不尽完美,但无论是从报告书写还是关于这次课题的探究,我都收获了很多。我同时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同学开始注重对粮食的节约,为学校,为这个社会,尽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四篇:关于我国粮食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粮食浪费情况的

调研报告

院系:电力工程系

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姓名:谢翔杰

学号:201201090220

内容提要: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浪费粮食的情况也愈发严重。这也是中国贫富差距悬殊的另一直观表现:富人可以肆意挥霍粮食而穷人甚至食不果腹。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进我们所能节约每一粒粮食。回想我国以前艰苦的时期,再看看现在人们安逸的生活,我似乎觉得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食粮也更加的匮乏了„„ 关键词:粮食浪费、公款消费、饥饿感。

一、序言:

(一)我国浪费的粮食: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大学生每年倒掉食物可养活的人数为1000万人。据一项针对北京部分大学餐后剩菜剩饭情况的调查表明,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三分之一。按全国大专以上在校生总数量2860万人(2009年底数据)计,大学生们每年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二)全世界浪费的粮食:从全球角度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2012年6月13日发表声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费的粮食数量达到13亿吨。倘若这些粮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够得以保留,就足以养活全世界目前约为9亿的饥饿人口。由此可见,我们大学生有能力和义务为节约粮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国家,更是为了全世界的同胞。

(三)我国的贫困人口: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当今中国,大量贫困人口视粮食为生命。”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学院袁德峰副教授认为。

(四)我国粮食浪费的具体情况: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李容柏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访问时表示:根据初步调查,大概每个家庭或每个饭馆都有10%左右的粮食被浪费了,一般人认为这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才10%嘛,还有90%都用掉了。但是实际上,如果从大的方面,从国家的层次考虑的话,那么10%就等于我们10个省中浪费了一个省的粮食,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二、发展现状:

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

1.3亿人一年所需。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郑楚光曾表示:“我国粮食浪费现象惊人,估算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减少粮食浪费,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题中之义。

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与此同时,浪费粮食现象依然触目惊心。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尽管在中国已经不存在饥饿问题,但还有数千万人口处于温饱线之下,仍有约10%的人生活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

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显示,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中国还有

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而对于饥饿,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人几乎没有记忆,但之前出生的多数人,对饥饿仍然刻骨铭心。

阅读著名作家莫言作品不难发现,1955年出生的莫言,对饥饿有一种恐怖、绝望、疯狂的感觉。而莫言在小说中能将饥饿的感受写得入木三分,也完全得益于他自己对饥饿的亲身经历。

在小说中,莫言对粮食十分迷恋,随处可见对饥饿感受的描写。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说过:“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的主要源泉。”“我伸手抓过那鳖裙,迅速地掩进嘴里。从口腔到胃这一段,都是腥的、热的。我的肠子在肚子里为我的行动欢呼。”这是莫言在小说《罪过》中的描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像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这是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写生产队长在吃结束后的情形。

此外,莫言曾经多次提到小时候自己和姐姐争抢红薯干,以及“当作家初衷是为一天三顿吃饺子”的故事。

而当今的很多大学生,对饥饿则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有时早上因为睡懒觉,来不及吃早餐。还没等到中午下课,就饿得不行了。而我想这感觉和莫言在书中所言的饥饿感应该是大相径庭。

而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国粮食还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隐性浪费”。

2012年7月3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张天佐说:“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惊人,粮食损失率超过8%,蔬菜损失率则是超过20%,每年仅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根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因此要节约粮食,还须堵住“隐性浪费”。许多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有所保证,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仍然很大等严峻挑战。而有关部门在提及浪费粮食的问题时,往往会更多地强调消费端,忽视解决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隐性浪费”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现今的社会中,公款请客浪费比较严重,有的为了场面,点了很多菜,一般能吃一半就不错了。而多数客人碍于面子,也极少打包带走。这些饭菜只有倒掉,十分可惜。我国当今总理习近平从上任支出就开始严格打击这样的现象,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而国家所倡导的光盘行动也是一个极好的节约粮食的措施。

其实浪费粮食和国人观念有关。宁“剩”勿“缺”成了不少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根深蒂固的观念,普遍认为一顿饭下来,只有桌上菜有剩余,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大气和热情。而粮食浪费现象严重,除了观念和面子问题,还与用餐习惯有关。饭后也觉得剩菜丢了可惜,但因为不是分餐制,想打包又感觉不卫生,就打消打包念头。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只能控制人们饭店里的点菜量,比如采用“几个人一起吃饭只能点多少道菜,如果不够,吃完再一一地加”这样的方法。

而在禁止公款大吃大喝的同时,应增加每一个人对于粮食重要性的认知和体验,并对维系我们生命的粮食心存敬畏、对铺张浪费的行为鄙视唾弃。我认为对于公款大吃大喝形成的浪费,应从挥霍公款,或者职务侵占角度进行处理,或从贪污受贿角度依法进行调查。只有

增加大吃大喝的风险,树立浪费粮食是犯罪的观念,公款消费行为才会变得规矩。

最后,针对造成生产、储存、流通、粮食转化等环节“隐性浪费“的主要问题,应尽快推动改善储粮条件,研发适合农户储粮的技术,加速粮食流通体系建设,提升遗传育种及饲料管理等的技术水平,以减少储粮损失,降低运输损耗,提升饲料转化率。减少粮食的“隐性浪费”,既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题中之义,也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

四、提出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人的饥饿感逐渐消失,这里所指的饥饿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才使得粮食浪费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我认为要想从思想上解决粮食浪费的问题,就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粮食浪费的严重程度以及浪费粮食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对于粮食浪费现象,不少国家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目前每位法国人平均每年所浪费的粮食在20千克至30千克之间。法国政府决定通过增加小包装销售,以及将未售出的食品赠送给各类救助组织等方式向这一现象开战,以期望到2025年时能将粮食的人均浪费量减少一半。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

归根结底,我认为要想解决粮食浪费的问题,加强教育还是首要问题,只有当人们都意识到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使得节约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新闻晨报》

2、《瞭望》周刊

3、中国粮油信息网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

“节俭”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断地传承中,添加了更多的内容。国家在近些年大力提倡节俭,并着重强调节俭的重要性。而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接受到父母的教育,节俭是其中重要的一点。但是节俭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往往只是在思想或是口号上体现,行动上却截然相反。节俭包含很多方面,节约粮食也是其中一部分。本次调查针对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总结其原因,解决方法以及节约的重要性。

每到中午或者是晚上,食堂是校园最热闹的场所,学生在上了四个小时的课程之后,早已是饥肠辘辘,买完饭饱餐一顿后,学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剩余的饭菜怎么解决,在家中会留到下一次吃,但是在学校,选择只有一个——丢弃。这就造成了粮食浪费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与了解,以及结合自身,发现了浪费粮食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首先,学生不能很好地衡量自己所吃食物的分量,总是购买超出自身所能食用的范围,导致食物剩余,最终浪费;其次,一部分学生挑食,当购买食物时,未能挑选到自己喜爱的食物,他们会拒绝食用,有时一份饭菜只是动了几口,几乎最后全部倒掉; 第三,学生的情绪或是心理状况会导致他们少量进食,浪费食物;

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首先,食堂的部分食物是按照食堂的规定分量出售,但每个

学生的食用量却不同,饭量小的女生总是因为不能吃完而浪费,饭量大的男生有时因为不能吃饱后的再次购买二导致浪费;其次,学校食堂的饭菜口味不尽人意,往往导致一些同学吃到一半不在想继续食用;第三,食堂饭菜的质量问题,有时饭菜中含有异物,导致学生没有食欲。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的解决方法:

1、食物都可以按量计价,这样可以减少食物的浪费

2、学生自身要学会节俭,减少不必要的粮食浪费,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

3、食堂饮食多元化,加强食物口感,增强学生的食用欲望,减少浪费

4、提高饭菜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卫生

5、学校提倡节约粮食,做宣传活动

调查总结和节约粮食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人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会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的人口在不断地增长,耕地在减少,粮食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减少,粮食将会是我们面临的难题。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尽管我们还是学生,但是我们每一次节约,就是对国家做出的一份贡献,

我们要更加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也让更多的同学开始注重对粮食的节约,为学校,为这个社会,尽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2011082105

高晨宇

第六篇:在校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逐渐被人们忽视,我国粮食浪费越来越严重,而其中高校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浪费粮食已经成为全国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背道而驰,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关于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的缺乏。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和意见,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为节约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主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饮食消费群体,普遍缺乏合理的饮食消费观”。[1]多数大学生都存在浪费粮食的习惯,他们的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众所周知,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资源。我国人多地少,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仅为世界水平的1/6,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一直处于300公斤的低水平。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的国情背景下,我国的大学生却浪费成风,有失大学生责任与素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校园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和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

一、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严重性

学生每人每天都会或多或少浪费粮食,“算下来。一个学校,一年

就是2.2万多公斤粮食被浪费掉,足够100个人整整吃一年。就一个学校食堂的一个残食桶而言,每日浪费食物价格总计为141.172元——155.068元。全校每天能运走16只残食桶,一年算下来,学校每年在粮食上的浪费金额在2710502.4元——2977305.6元之间”。[2]这些都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但是我们大学生都没有注意过个人的小浪费细算最终形成的大浪费。“其实比粮食浪费更可怕的是对粮食浪费的淡漠”。[3]当今大学生鲜有人意识到浪费的可耻和节约的必要,他们漠视粮食浪费的态度比浪费粮食的行为更令人触目惊心。

二、大学生粮食浪费现象的原因

1.社会节约意识淡化甚至消失。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从小丰衣足食,即使浪费粮食也不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指正,久而久之,未形成节约的习惯。“更有甚者把剩饭当成一种炫耀的资本,把剩饭多少当成自己财富的象征,进而形成恶性攀比”,[2]这是比单纯的浪费更可怕的事。

2.学生饮食消费行为不合理。不合理的饮食消费行为表现为挑食偏食、盲目消费、无计划消费、攀比消费等等。这些不和里的饮食消费习惯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现在大学生无规律的生活现状及低俗的价值取向。

3.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学校食堂厨师厨艺不怎么好,况且食堂主要为盈利,饭菜往往会偷工减料,不合学生胃口。

4.基础教育的失误。“青少年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一直是我国地大物博,致使部分学生对我国人口基数大,基础底子薄,资源、能源严重

短缺缺乏正确认识,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4]而这也是大学生漠视粮食浪费现象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5.“奢侈的社会风气,侵蚀了学生的节约意识”。[5]现行社会,奢侈风气愈演愈烈,校园攀比之风盛行,即使是贫困学生也难免有攀比的虚荣心,更无谈节约的美德。

6.粮食价格低。价格是影响供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粮食这类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价格对其影响固然较小,但是,如果价格过低,即使把馒头扔进垃圾箱也不觉得可惜。

三、杜绝粮食浪费的紧迫性及对策

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粮食在我国供不应求,粮食供求紧张形势严峻,而社会浪费之风盛行,高校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我们大学生有必要担负起一份责任,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刻不容缓。而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任的社会主义高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应该更应该强化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

对策如下:

1. 在学校大力开展大学生节约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和团课、党

课的形式让我们现在面临的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深入人心,提高并深化学生对我国粮食现状的认识,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理念,鼓励大学生懂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任务和责任。通过节约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端正饮食消费习惯和行为。“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

消费习惯,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追求应以国家民族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准”。[4]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而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道德教育是根本,一个国家的大学生应该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浪费是个人行为,但是放大到社会,则是不可容忍的可耻行为,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认识,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态度与认识。

2. 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具有

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4]学生浪费粮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与跟风、攀比的心理有关,而这种心理无非是受校园浪费的风气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厉行节约的校园环境对遏制浪费行为有很重要的作用。而氛围的营造需要舆论、海报、广播等的大力宣传,让节俭逐渐成为主流校园文化之一。

3. 改革学校食堂规章制度。学生浪费粮食,与学校食堂的对饭

菜质量的疏忽不无关系,食堂应该适当提高饭菜质量,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考虑学生的营养与健康,这样可以直接减少浪费。

4. 把节约行为、合理的消费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内容。通过把节

约美德与奖学金、助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对节约资源的重视,形成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的正确导向。

5. 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通过体验劳动辛苦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实践中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是人类思维的宝贵财富,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树立最低投入、最高产出的生产意识,无形当中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能耗”。[5]当今的大学生对劳动的价值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轻视劳动者的人比比皆是,浪费粮食就是轻视老动的一个表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会让他们理解劳动的价值和不易,并开始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总结]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源。中国这一古老的命题, 至今仍不失为治国之道”,[6]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3%的人口,这是世界公认的奇迹,但是粮食供求矛盾在我国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难题,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无视这个国情,纵容自己和他人浪费成风,这是大学生的悲哀,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悲哀。本调查,只是针对本校进行的小范围调查,放眼全国,有多少地区的人还在承受着贫穷饥饿带来的折磨?推行大学生节约意识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应该纳入的教学内容,更是大学生本身的责任所在。“在我国,浪费几乎无处不在,在高校,在田间地头,在餐馆,在住宅区”,[7]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大学生,应该要纵容这些浪费吗?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每一位大学生做起,点点滴滴的节约会为节约型社会的

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我们年轻的一代重新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让节约逐渐我们的主流文化,杜绝粮食浪费。

参考文献

[1]葵·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 ,2008年7期

[2] 段若晨; 王鹏·高校大学生中浪费粮食现象调查与分析·喀什 师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3] 李根柱·从粮食短缺看粮食浪费[N]·山西政协报,2005-3-16

[4]张雪林·谈大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6期

[5] 蒋蕾蕾·对学生节约教育的几点想法[J]·环境教育,2009年第9期

[6] 傅昌志·中国粮食问题警示录[J]·商业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7] 摄影; 卢峥·食浪费小事还是大事[N]·河南日报,2004-10-27

上一篇:零售百货商场工作计划下一篇:临床检验个人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