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学工作计划

2022-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如同白马过隙,我们总是在和过去告别,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做好计划,那么该如何书写计划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培训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培训教学工作计划

关于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的思考

摘 要:援外培训是中国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并对援外培训工作做出系列部署。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加强援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以气象援外培训为例,梳理介绍气象援外培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概况,并从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援外培训;教学

一、引言

援外培训又称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培训,是指邀请发展中国家相应部门的官员或技术人员来华接受培训,始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对外援助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贯彻国家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增进国际友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60年来,援外培训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仅2010~2012年3年间,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资助了近8万名留学生来华学习、各类人员近5万人来华培训;援助领域不断扩大,在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等20多个领域为受援国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援外培训成效日益显著,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赢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出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并做出一系列部署。2013年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非时宣布,未来3年中国将为非洲国家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2014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未来3年中国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赴华培训名额以及400个在职硕士名额,2015年启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2015年习近平在南南合作圆桌会上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提供12万个来华培训和15万个奖学金名额,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万名职业技术人员。

新形势下,必须继续以正确的义利观指导,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不断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互利合作。本文以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为例,介绍气象援外培训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概况,并对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二、援外培训项目实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都在不断加大,不断提高气象预测报业务服务水平和人员队伍能力非常重要。气象援外培训的实施,使得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经验和实用气象业务技术,帮助他们加强气象业务服务人才培养,增强了受援国气象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概况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以下简称干部学院),是气象部门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国家级基地, 2002年成为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以下简称WMO)区域培训中心(WMO RTC Beijing),是我国气象部门援外培训项目主体实施单位之一,具有十多年援外培训工作的经验,到2015年已累计培训境外学员超过1000名,被WMO教育培训办公室认定为其体系下近40个RTC 里最活跃中心之一,相关工作受到了WMO的充分认可。

十余年来,干部学院累计举办的几十期援外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气象领域新技术、新知识和新理念为主,培训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气象业务、业务管理和科研人员,培训时长以中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涉及领域比较丰富,班次设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课程设置也紧密围绕相关气象业务,并注重实践应用。培训项目的实施做到以相关国际标准为准绳,按“需求分析——项目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反馈”四阶段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实施,注重规范性和科学性,并形成了紧密围绕WMO高优先领域开展培训、加强合作不断强化师资、注重加强培训质量管理、扩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等亮点,致力于培训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二)气象援外培训项目实施(以GFCS培训为例)

以全球气候服务框架(以下简称GFCS)援外培训为例,简述干部学院气象援外培训实施的主要环节:

需求分析:全球气候服务框架(GFCS)是WMO在2015年第17次世界气象大会确定的2016-2019年度优先重点领域之一,而能力建设是GFCS工作的落实和推进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参与GFCS也是中国气象局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在中国的气候服务方面,中国气候服务系统(CFCS)既秉承GFCS原则和理念又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实施GFCS过程中,发达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强,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也有很大期待。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相应援外培训,积极响应全球GFCS战略并推广中国的CFCS,服务全球GFCS能力建设和气候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项目策划:在认真学习研究WMO相关文件政策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结合以往培训中积累分析的学员培训需求,科学设计援外培训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重点突出短期援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分析论证。GFCS培训,课程设置瞄准WMO正在推进的气候服务岗位的胜任力标准,从气候数据管理、气候资料产品生成、气候预测、与用户沟通等五方面设置相应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了GFCS战略框架、在不同层次落实做法、五个优先业务领域的具体实践。根据教学内容,相应确定了课堂讲授、实习实践、交流研讨、体验式教学等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方法,其中符合成人教育特点并深受发展中国家学员欢迎的实习实践课时占比超过30%。

组织实施:(1)师资配备。借助于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学院内外资源优势,干部学院始终精心挑选国内外知名专家或业务科技骨干承担援外培训教学,其中不乏院士、国际著名专家,全部培训课程均采取纯英文直接授课形式。GFCS培训中,师资主要由国内的知名专家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特聘专家、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等组成,以积极宣传中国发展成就和交流推广中国气象发展经验;还先后邀请了来自WMO GFCS办公室(2位)、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法国气象局、英国气象局(2位)的官员或知名专家参与教学,以帮助学员掌握国际最新发展动态;并依托干部学院成熟的气象远程教育系统,将现代远程在线教学模式引进援外培训课堂,组织了身在日内瓦的WMO官员与学员进行在线远程同步教学直播与互动。(2)教学方式方法。遵循在职教育培训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方法,案例式、体验式、实践性教学、分享式专题研讨等适合成人学习的方式方法得到应用。GFCS培训中,除了课堂讲授外,还安排了与WMO中长期气候预测专家组成员会谈、学员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其中:学员论坛,实现“学学相长”,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也促进各个国家学员间交流;考察学习,使学员实地接触和了解中国气象局各业务单位的有关情况,起到了对外宣传中国气象成就的目的;实践操作,使学员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有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师生座谈听取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改进意见已呈常态化。(3)学员管理:组建政治素养高、专业水平好、奉献精神强的工作团队,学员管理细致周到,受到学员们高度认可;同时注意发挥学员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员自己学习自我管理,增加其对培训的归属感。

评估反馈:开展系统的评估工作,设计客观评价指标,从培训设计、培训方式方法、培训材料、课程内容、授课水平、教学管理、教学保障等7方面,对援外培训进行定量评价,实现培训质量调查全覆盖,动态监控培训质量,持续改进教学。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援外培训工作评估报告,对年度培训基本情况、学员情况、培训质量及培训需求等方面开展分析评估。从GFCS的评估结果来看,学员对培训给予了充分认可,学员总体满意度83分,学员参训前后对培训主题(GFCS)的理解程度有了37%的提高。

(三)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援外培训的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完善,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开放合作办学模式对援外培训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都提出需求,师资库建设需要继续丰富和加强;培训的优势性、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加强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多年来,我国积极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通过援外培训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提升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深化互利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受援国对中国加强援外培训的期待也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提高而越来越高。不断改进援外培训教学工作、确保受援国人员参训质量和效果、帮助其不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是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工作的关键。

(一)加强援外培训课程体系开发

班次开发和课程设置的统筹性与系统性,决定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由于短期援外培训的学员具有来源广泛、业务背景差异大、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达到较好的按需培训是很难的,因此,班次开发和课程设计的科学策划尤为重要。

首先进一步明确重点培训领域。兼顾中国气象事业整体外交需要和干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需要,综合考虑兼职师资库的实际情况、及邻近类似培训机构的优势领域,开展相关梳理分析和研究,选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步打造培训特色。其次是在此前提下,有目标的建好班次布局,以保证相关领域后续培训班次设置的稳定性和优势性。第三,加强援外培训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设计应具有援外培训特点,既符合成人教育规律、适合国际学员个性特点、又围绕宣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成就的目标。相对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来说,援外培训的课程设计应更侧重于岗位需求。这方面WMO正在积极推进主要业务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框架,应密切关注和瞄准国际标准,及时吸纳到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中。此外,教学模块设置应具有援外培训特色。

(二)加强援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者,大师也”,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这项工作势必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成为一名优秀援外培训授课师资,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或研究水平外,特别需要有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最好还善于互动教学、有一定的国际视野等等。兼职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熟悉实践应用、掌握国际前沿等优势;专职教师在教学技能掌握、完整参与教学环节等方面的优势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这两支教师队伍建设都非常必要。

针对目前援外培训中主要以学院外兼职老师为教学骨干的现状,首要的在于大力加强兼职师资库建设,继续加大师资储备,遴选和相对固定一批教学效果好的兼职教师队伍。其次是大力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整体布局,设置并逐步提高学院专职师资在相关培训中的师资配比,通过培训项目的持续稳定实施,加快培养双语专职教师队伍。此外,涉外工作的特点,使得援外培训的策划和组织管理队伍相较国内培训也面临更多的要求,对宏观把握、策划协调、奉献精神、外语水平、外事纪律与经验、应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持续培养也势在必行。

(三)加强标准和质量管理意识

做好援外培训工作,要依据培训规律,从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分析和策划开发、培训中期的方案实施、培训后期的评估反馈和工作总结等环节对培训工作进行规范,以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并紧跟现代教育培训技术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达到委托单位满意、学员派出单位满意和学员满意。

援外培训工作要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通用标准的真正接轨是重要前提。目前,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标准化、质量管理与认证意识普遍得到日益加强,例如:ISO9000系列标准得到了150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的支持,同时也成为WMO认可的国际标准(1995年新西兰气象局率先通过ISO认证,随后英、德、瑞和英等机构也通过认证);ISO10015:1999作为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个专业化标准,对培训体系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我国一些电力、机械、高校等部门或组织也启动了此标准为指导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ISO29990:2010是ISO针对非正式教育培训机构新出台的一系列标准。对气象工作来说,WMO对气象水文业务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也在不断细化,WMO正在推进的主要业务人员岗位胜利力框架中也全面强调质量管理。因此,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评估工作非常必要,同时,加强对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并及时应用于援外培训业务的全过程实施、不断优化业务和管理规范,也非常必要。

此外,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培训需求分析和策划,加强学员跟踪和培训后效果评估,加强开放合作,不断丰富国际交流形式……也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世界气象组织.第十七次世界气象大会报告[R].WMO-No.1157,2015.

[2]范晓禹.陈建光.解读国际培训标准 构建科学培训体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3]肖小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大品牌班次建设力度[J].成人教育, 2009(4).

[4]陈金阳.基于需求推进气象国际培训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4(4).

[5]耿耿,雷雪.对援外培训项目实施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作者:戴洋

第2篇:运用案例教学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2008年下半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修改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都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其中,谈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价值

案例教学作为符合成年人学习特点、符合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现代培训方式,对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行之有效。

(一)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以往的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设计比较单一,难以贴近领导干部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通过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

(二)有利于活跃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传统的静态、被动的教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有效地改变了干部教育培训“空对空”的状况,使党校教学实现了向素质教育新模式的跨越。

(三)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由于过去一些教育培训与学员需求贴得不紧,内容不新、方法不活,对学员缺乏吸引力,效果不尽如人意。学员常感到参加党校培训“不解渴”、“难解渴”,甚至“不管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有助于学员养成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单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嘉定区委党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

(一)多视角编写教学案例。一个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切实发挥作用的基础。2004年,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一起,从嘉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教育卫生、劳动民政、社会建设、依法行政、党的建设等多个视角收集资料,把以往教学中已形成的案例,以及从基层收集到的大量破解基层工作难题的好经验、好方法进行加工,推出了嘉定区第一本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案例集——《我的致胜一招》。这本书作为嘉定区干部教育培训的“乡土教材”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二)多渠道完善教学案例库。嘉定区委党校重点抓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学员带案例”,要求主体班学员入校时,将工作中的案例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二是“调研写案例”,将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中青班等主体班的社会调研与编写案例相结合,使完善案例库建设和提高培训效益一举两得。三是“基层送案例”,区委党校和区委组织部定期组织基层报送新案例,保持案例库常建常新。2008年9月,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共同出版了《嘉定区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案例》,案例库建设日臻完善。

(三)多部门配合建案例教学评估机制。开展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员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研究,掌握思考和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增强他们开展实际工作的本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此,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一起,建立了案例教学的评估体系,考查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用”案例的效果。在区委组织部、党校、学员所在单位多方配合下,开展案例教学培训前评估,将案例教学与培训需求分析相结合,确保进入课堂的教学案例的适用性;开展培训中评估,将案例教学与教学效果调查相结合,确保学员能通过课堂案例教学,学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培训后评估,将案例教学与学员的工作实绩相结合,考查学员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案例的实效。

(四)多方合作推进教学案例进课堂。2004年,在“班长工程”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首次以“讲、议、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经过五年的实践,案例教学流程逐步完善,形成了嘉定区委党校“班长工程”班案例教学的五个环节:一是选案例,紧扣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基层工作中破解难题的亮点。二是讲案例,组合主持人、讲解人、听课人三方,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出案例和问题,当事人作为讲解人“现身说法”,学员作为听课人直接和案例当事人对话。三是议案例,教师当好组织者、合作者、互动者,在引导学员进行案例剖析中,和学员一起互动交流。四是点案例,由案例所涉及的镇或街道主管副书记点案例,点出案例的可取方面和不足之处,由教师评案例,评点出案例隐含的理论支撑,提升案例理论的高度、思考的深度、实践的广度。五是用案例,注重灵活性、时效性、操作性,经过讲解、剖析、讨论,把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转化为大多数干部的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五)多途径配备案例教学师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针对讲解的相关理论问题,选择、编写好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还要引导学员发现、思考问题,做出抉择,并在分析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观点以及讨论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这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具备实务工作经验。培养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不能一蹴而就。为突破干部教育案例教学师资瓶颈,嘉定区委党校加强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多途径配备案例教学师资。一方面聘请市委党校、兄弟党校及其他培训机构优秀的案例教学教师来校施教,另一方面聘用区、镇、街道、农村、社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展案例教学。

三、遵循客观规律进一步探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应按不同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安排不同的案例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案例教学流程。

(一)需求分析是前提。嘉定区委党校在设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流程之前,主动了解学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统筹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通过需求分析发现,处级领导干部最需要提高决策参谋方面的能力,当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提高组织执行方面的能力,抓好实际工作的落实;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急难险重时担负起责任。中青年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和党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扎实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来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需要在理论学习、法律政策的把握上进一步提高,需要学习解决现实工作中直接遇到的新问题的新方法。

(二)按需定训是重点。在掌握了领导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嘉定区委党校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案例教学内容和培训流程。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突出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整合不同利益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培训,安排了“公共危机处理”、“群体性矛盾处置”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经验丰富、看问题立意高、视野阔的特点,在案例教学中安排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中青班突出理想信念、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安排了“领导艺术和方法”、“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保基金案的警示”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中青年干部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的特点,综合运用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班长工程”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突出基础理论、政策法规、工作事务等方面的培训,安排了“村容整治”、“村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班长工程”班学员常年与一线群众打交道的特点,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嫁接到课堂上,抓住“选、讲、议、点、用”五个环节开展案例教学。

(三)强化师资是关键。实施案例教学,教师是关键。尽管通过聚集社会资源为案例教学配备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但面对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全依赖于外聘兼职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自管教师培养成合格的案例教学师资。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嘉定区委党校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打牢理论基础外,还以项目组集体备课、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提升教师的案例驾驭水平,全面提高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

由于案例教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性、互动性、开放性、创造性,上好一堂成功的案例课并不容易,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研究,使案例教学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 晏蔚青

作者:金林泉 朱振瑶

第3篇:工作环境对高校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教师培训来推进混合教学改革,但现实挑战是,大多数教师完成培训后在日常教学中会很快放弃应用培训所学。因此有必要针对工作环境对教师应用培训所学(即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展开研究。基于培训迁移理论的研究成果,针对参加混合教学培训的一组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工作环境中影响高校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主要因素可分为教改氛围、应用支持和激励措施三类,其中教改氛围类因素的影响程度最高,激励措施类因素的影响程度最低。(2)教改氛围类因素中,领导支持、管理措施、设施建设是关键因素,最能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的动机;应用支持类因素中,交流辅导是关键因素;激励措施因素中,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是关键因素。(3)教师教龄越短、职称水平越低,激励措施因素对教师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越大,因此需根据教师的不同教龄和职称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混合教学的全面应用。(4)该结果体现了教师感知工作环境因素的優先顺序,并反映出激发教师培训迁移动机的三个关键点:首先判断学校管理环境与技术环境是否适合应用培训所学,其次判断应用过程中能否获得帮扶,最后判断应用结果能否获得认可。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培训迁移;迁移动机;关键影响因素;混合教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云计算的校际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共建模式:教学组织形式和技术平台架构”(BCA120021)。

作者简介:姜蔺,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韩锡斌,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程建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混合教学作为地平线报告连续五年提出的未来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高媛等,2017),受到广泛关注,国内不少高校也开始推进混合教学改革(韩锡斌等,2017)。学校进行的教学变革离不开教师的支持(Christo-Baker,2004),开展教师混合教学能力相关培训是越来越多国内院校在混合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首先实施的措施。本文研究团队持续开展混合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教师混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已面向近百所国内本科、高职院校12000余名教师实施了混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使教师体验式地学习以信息技术应用、混合教学设计与建设、混合教学实施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培训目的在于使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自觉、持续地使用混合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效果。但初步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部分教师在完成培训项目后,短期内会尝试应用培训所学,但大多数教师在进入日常教学阶段后,很快会放弃应用培训所学,回到培训前的状态。这大大降低了院校的培训效益,也无法达到教师混合教学能力提升的目的。

教师为什么在培训结束后会放弃应用培训所学?毋庸置疑,这与教师个人应用意愿密切相关,即教师的应用动机直接影响了教师应用行为的产生。教师培训结束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持续地应用培训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被称为培训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 (Rijdt et al.,2013)。而教师应用培训所学的意愿,被称为迁移动机(Transfer Motivation)(Noe,1986)。教师培训结束后,主要在工作场景中应用培训所学,因此理清工作环境对教师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十分必要。目前关于教师培训的研究,多聚焦于培训过程(如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结果评价等展开的研究),而对培训后的教学应用环节与效果(如教师的行为改变、所在工作环境的影响等)研究比较缺乏。实际上,关于培训迁移和迁移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且已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因此,本文将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培训迁移的研究成果,针对参加混合教学培训的一组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探究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一、 文献综述

1.高校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内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培训迁移指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所学知识、技能与态度在工作情境中的泛化应用,以及其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习得技能的维持。其中,泛化是指学员能够辨别其所学在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应用之间的异同,并能顺利建立两个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是学员顺利迁移所学的前提(Baldwin et al.,1988)。学员顺利迁移所学,说明培训结束后学员行为根据培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发生了变化。而在学员学习结束与行为变化之间还存在关键的中间变量,被称为迁移动机,是指学员对将培训所学知识与技能在工作中应用的意愿(Noe,1986;Paulsen et al.,2017),是培训迁移的内部动力,也是产生培训迁移行为的前提(Holton,1996;Liebermann et al.,2008;Massenberg et al.,2016)。

本研究中,高校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是指高校教师将培训所学的混合教学相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日常教学的意愿。其中,混合教学培训既指培训过程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又指培训内容的混合。因此,本研究中教师培训后应用混合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的意愿就是教师混合教学培训的迁移动机,而教师应用混合教学方式实施教学的程度与效果则是培训迁移的应用结果。

2.高校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环境类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表明,迁移动机是培训迁移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迁移动机进而影响培训迁移行为的发生(Bhatti et al.,2009)。迁移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个人特征、培训干预、工作环境三类(Baldwin et al.,1988;Gegenfurtner et al.,2009;Baldwin et al.,2009)。教师培训的迁移动机也受到以上三类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人特征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特征(如教龄、年龄、职称等)、自我效能感、感知效用等;培训干预因素主要指培训项目前、中、后三个时间阶段采用的干预措施,包括培训前的提醒、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和培训后的干预四个方面;工作环境因素是指教师所在的学校工作场所中影响迁移动机的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支持、管理支持、工作条件、设施服务、资源服务与技术支持、交流辅导、跟踪评价、组织管理等(Rouiller et al.,1993;Baldwin et al.,2009;Blume et al.,2010;Grossman et al.,2011;Kontoghiorghes,2014;李美凤,2015;姜蔺等,2018)。

以上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培训和一般的教师培训项目,并未考虑高校混合教学改革的特定情境,因此本研究聚焦高校围绕混合教学改革创设的工作环境,并对其环境因素做如下分析。

首先,高校环境中人员支持根据角色可细分为学校领导支持、部门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三方面。本研究情境不考虑同事支持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一方面,国内高校混合教学改革多由行政力量主导(黄月等,2017),学校领导支持和部门管理者支持是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主要因素,同事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主讲教师是教学的独立实施者,同事支持与否并不会对教师实施何种教学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高校教师对实施混合教学的需求与目标,与教师自身持续专业发展相关,影响教师时间的有效分配(Vaughan,2007),因此学校制定教改目标时,需要考虑与教师需求及目标的一致性。教师对混合教学环境的满意程度是影响其混合教学实施动机(即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关键因素,而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质量,以及是否为教师提供了技术支持、管理支持也是本研究考虑的重要因素(Al-Busaidi et al.,2012)。其中,管理支持侧重来自学校管理部门的机制支持。本研究根据支持内容的不同将管理支持分为管理措施与激励措施,管理措施主要描述学校推进混合教学过程中制定的实施政策、管理办法、评价规则等措施,激励措施主要描述学校对教师开展混合教学的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提供的资金、荣誉、成果认定方面的措施。

再次,在实施混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与教学方法知识及技能,这是影响教师是否愿意实施混合教学的一项重要因素。一方面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多种方式的专业发展或能力提升策略,如组织培训、建立交流辅导机制等(Porter et al.,2014)。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教学模式参考与必要的教学支持(Raphael et al.,2016),其中为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主要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持续支持(Porter et al.,2014)。

综上分析,高校工作环境中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因素可归纳为10个方面,详见表1。

虽然已有研究中对工作环境类因素涉及较多,但由于教师培训后应用的工作环境结构复杂,且范围界定需要结合特定的情境,因此,已有研究并未对工作环境类因素形成统一的构成与维度划分。例如,有研究认为工作环境的诸多因素可划归为迁移氛围类和约束类两类因素(Holton,1996);还有研究认为支持类因素与约束类因素相对应,应单独存在,故应划分为三类,即组织支持类、迁移氛围类、组织约束类(Blume et al.,2010);还有研究认为,工作环境的诸多因素应根据直接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氛围影响还是手段干预而将工作环境因素划归为迁移氛围与跟踪支持两类(Grossman et al.,2011;Kontoghiorghes,2014)。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文献整理的10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实证分析高校混合教学改革情境下已有因素的分类及各类因素对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

此外,從成人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教师的年龄与教龄阶段不同,决定了教师教学态度有所不同(彭小虎,2010),进而影响教师实施新教学方法的意愿,可能会对各影响因素对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产生较大干扰;而处于不同职称水平的教师,对职业晋升需求程度也各不相同,也可能会对管理措施、激励措施因素对教师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产生干扰。因此,本文还将教师的基本特征纳入研究中进行分析与讨论。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本文拟探讨如下问题:(1)高校混合教学改革情境下,影响迁移动机的各个因素能否形成统一的分类?(2)各维度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3)在教师个人特征因素中,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教龄、年龄、职称因素是否与上述关系有所关联?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7-8月参加“清华教育在线”混合教学培训的全部高校教师。此处的混合教学培训有两层涵义:一是培训形式是线上与线下的混合;二是培训内容是混合教学相关内容,包括混合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应用、混合课程设计与建设、混合教学实施案例等。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与定量分析法。首先,基于文献梳理混合教学情境下工作环境对高校教师培训迁移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给予解释;之后,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教师个人基本信息及教师对各影响因素的态度反馈结果;最后基于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

3.问卷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教龄和职称;二是教师混合教学实施意愿影响因素,题目描述如“部门管理者是否鼓励”“院校政策是否要求实施”“实施混合教学能够获得财务津贴”等。除教师基本信息外,每题选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按1到5分打分,依次为“没有影响”“较小影响”“一般影响”“较大影响”和“显著影响”。

前文将高校工作环境中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因素归纳为10个方面,考虑到国内高校的混合教改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由行政力量主导(黄月等,2017),组织管理机构作为推进混合教改的前提,对教师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故本研究不再通过问卷分析其重要性。据此,问卷围绕9个方面的因素设计了18个题项。这18个题项均出自格拉汉姆团队针对教师混合教学实施意愿设计并应用的成熟问卷,笔者对其进行了翻译和优化,最终形成了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中,共有152人提交了问卷结果,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为86%。为验证问卷的信度,基于131份问卷,采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 Alpha,或者α)进行判定。通常的判定准则是:当α≥0.70时,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在信度(伯克·约翰逊等,2015)。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总体信度系数为0.945,表明该问卷内部一致性很好。检验问卷结构效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本研究选择131个样本进行数据验证,结果显示KMO值大于0.9,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小于0.05,说明各因子之间不完全独立,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问卷效度可以接受。

4.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收集教师个人特征信息和针对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各影响因素的主观判断结果,主要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种数据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

三、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1.教师特征描述

调查结果显示,131位教师中有92位来自4所本科院校,39位来自3所高职院校。Peterson从成人心理发展的角度将教师年龄划分为20~40岁、41~55岁和56岁以上三个阶段,教师的教学态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会有所不同(彭小虎,2010)。Huberman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划分为进入期(入职1~3年)、稳定期(入职4~6年)、试验与再评估期(入职7~18年)、平淡与保守期(入职19~30年)、清闲期(入职31~40年)5个阶段(彭小虎,2010)。教师的个人特征信息如表2所示。

2.高校工作环境中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归类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工作环境中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项,对总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2.52%(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表中每个因子所包含题项的因子载荷都在0.5以上,说明三个因子对其包含的每一个题项来讲是有意义的(张屹等,2015)。

因子1:命名为“教改氛围”,是三个因子中对总方差解释量最高的,贡献率为30.67%。教改氛围涉及的高相关度内容包括:学校对教改的政策要求与规则制定、学校与教师教改需求一致性、组织成功经验分享、学校领导和部门领导的鼓励、学校设施建设等,属于领导支持、管理措施、工作条件、设施建设、资源服务方面的影响因素。

因子2:命名为“应用支持”,贡献率为26.65%。应用支持涉及的高相关度内容包括交流辅导、技术支持、跟踪评价三方面的要素。

因子3:命名为“激励措施”,与原激励措施因素包含内容完全一致,贡献率为15.20%。

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除组织管理因素外,其余9个方面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可归为三类:教改氛围、应用支持和激励措施。其中,教改氛围因子贡献最高,是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应用支持,而激励措施的影响力度相对最弱。

3.各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分析

(1)教改氛围类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

教改氛围类因素主要包括与领导支持、管理措施、工作条件、设施建设、资源服务因素相关的9个题项,各题项测量值描述如表4所示。

“院校领导是否鼓励”对教师的影响最大(M=3.97,SD=1.000),“部门管理者是否鼓励”(M=3.93,SD=1.017)与“学校是否制定了实施混合教学相关的政策与规则”(M=3.93,SD=0.994)的影响也明显高于其他题项,这表明领导支持与管理措施在教改氛围类因素中的影响程度最高。学校是否提供了学生上网环境(M=3.82,SD=1.049)、能否流畅查看线上教學资源(M=3.81,SD=1.031)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也有明显的影响,这表明学生在线学习顺畅程度(即设施建设)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也较大。在教改氛围因素中,成功经验分享(M=3.41,SD=1.122)对教师混合教学实施意愿的影响相对最小,这表明教师着手思考混合教学实施细节之前,相比可借鉴案例,他们更关注学校的态度。

(2)应用支持类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

应用支持类因素主要包括与交流辅导、技术支持、跟踪评价三项具体因素相关的6个题项,各题项测量值描述如表5所示。

应用支持类因素各题项均值处于“一般影响”与“较大影响”之间。具体来看,能够获得课程设计与开发方面的持续教学支持对教师的影响最大(M=3.77,SD=1.057)。这与教师通过主观问题(即混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反馈的结果高度吻合:近1/3的教师认为混合教学设计是挑战之一,不少教师认为存在“设计思路不是很清晰”“线上与线下融合困难”“学生人数多,不太好规划设计”“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设计难”“教学课程设计把握不是很准确”等挑战。可见通过“做中学”强化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十分必要,教师实施混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支持不可或缺。在支持教师实施混合教学的各方式中,能否获得实施混合教学所需的在线专业指导/培训(M=3.66,SD=1.020)的影响程度最大,而一对一面授指导/培训在应用支持类因素中的影响效果却最低(M=3.55,SD=1.009),说明相比各种面授指导,教师更愿意选择即时性强、沟通便捷的在线指导/培训。

(3)激励措施类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

激励措施对教师混合教学实施意愿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主要包括资金奖励、工作量减轻、职称晋升3个题项,各题项测量值描述如表6所示。

激励措施类因素中各题项得分均值明显低于其余两类因素,同时标准差也偏大,说明教师反馈的影响程度围绕“一般影响”有较大波动。具体来看,减轻重复讲解的教学任务量对教师的影响最大(M=3.31,SD=1.318),表明教师对实施混合教学带来重复讲解任务量的缓解最为关注。随着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各专业学分认定的科学性更加明显,学分压缩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与之相对的就是课时量的压缩,“任务多,课时量少”是历次参与培训的教师普遍提到的共性问题,这也证明了学校对于教师自主调整教学任务量的认可是更有影响力的激励措施。

4.教师个人特征与学校工作环境中影响因素的交叉分析

由于教师在判断上述三类因素对其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时,会受到教师个体特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聚焦年龄、教龄、职称三项基本特征,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查三项基本特征分别对教改氛围、应用支持、激励措施三个因子的影响。本研究中,不同年龄、教龄、职称水平的教师在教改氛围、应用支持、激励措施三个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水平均远大于0.05(如表7所示),总体方差均无显著差异,满足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前提要求。

(1)年龄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改氛围、应用支持、激励措施三个变量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结果分别为0.148、0.303、0.139,均远大于0.05(如表8所示),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对教改氛围、应用支持、激励措施三个变量影响因素的程度判断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差异。

不同年龄教师对教改氛围、应用支持、激励措施三项因素影响程度的得分均值如图1所示,其中得分均值是按照(M=0,SD=1)标准化后的结果,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相对越明显,反之则表示影响相对越细微。

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师年龄变化对教改氛围类因素与激励措施类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如图1中a、c),教师所处年龄段越小,教改氛围和激励措施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越大。41~55岁与56岁以上年龄段教师对教改氛围与激励措施因素影响程度的判断得分虽有强弱之分,但其均分都小于0,总体影响程度均较弱。

教师年龄变化对应用支持类因素的影响趋势存在拐点,中间年龄段教师对应用支持重要性的判断高于两端(如图1中b)。相比20~40岁年龄段教师来讲,41~55岁年龄段教师对技术的熟悉程度较低,对应用支持的重要性判断高于前者,而56岁以上年龄段教师由于缺乏改革意愿,对应用支持的需求相对最低。

(2)教龄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教改氛围、应用支持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结果分别为0.516和0.117,均远大于0.05(如表9所示),说明不同教龄的教师对教改氛围和应用支持两个变量影响因素的程度判断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差异;而对于激励措施来说,其显著性结果为0.048,略小于0.05,说明不同教龄教师在激励措施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上有显著性的差异,需要重点关注。

随着教师教龄的增长,教改氛围与应用支持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均呈现出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如图2中a、b)。教改氛围对7~18年、19~30年两教龄段的教师影响最大,应用支持对19~30年教龄段的教师影响最大。而激励措施随着教师教龄增长总体呈现出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如图2中c),虽在7~18年教龄段出现凸点,但与上一教龄段差异并不大,Huberman的教师职业生涯五阶段论(彭小虎,2010)可以解释进入期(入职1~3年)和试验与再评估期(入职7~18年)的教师对激励措施最为敏感的原因,即职业发展的外部压力最大,而清闲期(入职31~40年)的教师则没有压力。

(3)职称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差异

由表10可见,教改氛围、应用支持的单因素分析显著性结果分别为0.219、0.702,均远大于0.05,说明不同职称水平的教师对教改氛围和应用支持两个变量影响因素的程度判断没有产生显著性的差异。而激励措施显著性结果明显小于0.05,说明不同职称水平教师在激励措施因素的影响程度判断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升,教改氛围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中级职称水平的教师影响程度最大(如图3中a)。应用支持方面,随着教师职称水平的提升,应用支持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如图3中b)。激励措施因素受职称影响的变化趋势虽与应用支持基本一致,但从分值范围来看,职称水平不同引起的激励措施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的波动范围较大(如图3中c),总体上初级职称水平的教师受激励措施的影响相对最大且最显著。职称晋升是教师重要的职业发展途径,处于较低职称水平的教师其晋升需求相对更强烈,因此学校制定职称晋升方面的激励措施更能促进较低职称水平教师的培训迁移动机。本研究团队在跟踪梳理院校混合教学改革成果过程中也发现,如果院校对实施混合教学的教师职称晋升给予加分或优先条件,其教师的教改积极性会稍高一些,学校混合教学改革发展推进程度也相对较快。

四、 研究结论

本文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培训迁移相关研究成果,对参加混合教学培训的一组高校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工作环境中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1)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因素有10个方面,包括领导支持、管理措施、工作条件、设施建设、资源服务、交流辅导、技术支持、跟踪评价、激励措施、组织管理。除组织管理外,其余9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可归纳为教改氛围、应用支持和激励措施三类。其中教改氛围类因素包括领导支持、管理措施、工作条件、设施建设、资源服务;应用支持类因素包括交流辅导、技术支持、跟踪评价;激励措施因素独成一类。

(2)教改氛围类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30.67%),各项因素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主要处于“较大影响”水平;其次是应用支持类因素(贡献率为26.65%),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处于“一般影响”与“较大影响”的中间水平;最后是激励措施类因素(贡献率为15.20%),各项因素的影响主要處于“一般影响”偏下水平。

(3)教改氛围类因素中,领导支持、管理措施、设施建设是关键因素,最能影响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的动机。应用支持类因素中,交流辅导是关键因素,其中教学支持(如课程设计与开发等)因素影响最大,教师对此需求最集中。激励措施因素中,教师工作量的认定是关键措施,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程度略高于“一般水平”,说明相较资金、晋升形式的鼓励,学校认可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更大。上述结果表明,国内高校推进混合教学改革,不仅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具有行政力量为主导、“自上而下”推进的特征,在教师接受混合教学改革并付诸行动的意愿方面,也体现出行政管理主导、“自下而上”配合实施的特点,这与本文研究团队的另外一项研究结果(黄月等,2017)吻合。

(4)教師的年龄、教龄、职称水平会对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影响因素的程度判断造成影响,尤其是教师的教龄与职称在激励措施因素的影响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激励措施类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加、教龄的增长、职称的提升而呈现降低趋势。学校的激励措施对具有初级职称、新入职(1~3年教龄)教师的动机影响程度最显著,对具有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试验与再评估期(7~18年教龄)教师的动机影响程度次之。

上述三类因素影响程度的高低体现了教师感知工作环境因素的优先顺序,分别对应于激发教师应用培训所学的三个关键点:首先判断学校工作环境是否适合应用培训所学,即学校管理环境与技术环境是否具备;其次判断个人应用过程中能否获得帮扶;最后判断个人应用结果是否获得认可。据此,在高校混合教改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对学校领导的号召与引导,构建适宜的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以激发教师应用培训所学的初始动力。其次,在教师应用培训所学的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教学支持与指导,帮助教师顺利实施混合教学。最后,通过对教师混合教学成果和任务量进行认定和绩效奖励,促进教师持续实施混合教学。同时,学校要根据试点教师的不同教龄和职称水平采取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促进混合教学的全面应用。

高校教师实施混合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长期实施过程中,教师混合教学培训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及程度会发生何种变化,还需要在更长的周期中进行探索;而教师个人特征对各因素与迁移动机之间关系的影响,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明确其作用机制与作用程度。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仅仅分析了教师迁移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影响程度,后续研究可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教师日常应用情况,从而评估培训迁移的真正效果。另外,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样本量偏少,且因此并未对已有教师群体根据院校层次等属性进行严格的抽样,对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有所影响,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普适性,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美]伯克·约翰逊, 拉里·克里斯滕森(2015). 教育研究: 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第4版)[M].马健生等.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27-132.

[2]高媛, 黄荣怀(2017). 《2017新媒体联盟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区域报告》解读与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4):15-22.

[3]韩锡斌, 马婧, 程建钢(2017). 高校混合教学推动策略下师生群体行为关系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12):37-43.

[4]黄月, 韩锡斌, 程建钢(2017). 混合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与实施效果偏差分析[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5):69-77.

[5]姜蔺, 韩锡斌(2018).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迁移分析框架[J]. 中国电化教育,(4):17-25.

[6]李美凤(2015). 工作环境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迁移的影响机制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96-103.

[7]彭小虎(2010). 国外中小学教师生涯发展研究述评[J]. 外国中小学教育,(12):15-20.

[8]张屹, 周平红(2015). 教育研究中定量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基于SPSS的应用案例解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61-166.

[9]Al-Busaidi, K. A., & Al-Shihi, H. (2012). Key Factors to Instructors’ Satisfaction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in Blended Learning[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4(1):18-39.

[10]Baldwin, T. T., & Ford, K. J. (1988). Transfer of Training: 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Personnel Psychology, 41(1):63-105.

[11]Baldwin, T. T., Ford, K. J., & Blume, B. D. (2009). Transfer of Training 1988-2008: An Updated Review and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M]. John Wiley & Sons Ltd. West Sussex, England: 41-70.

[12]Bhatti, M. A., &Kaur, S. (2009). Factors Effecting Transfer of Training: A Fresh Review[J]. Creating Global Economies Through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ractice, 1(3):919-923.

[13]Blume, B. D., Ford, J. K., & Baldwin, T.T. et al. (2010). Transfer of Train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J]. Journal of Management, 36(4):1065-1105.

[14]Christo-Baker, E. A. (2004). Distance Education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Explored Within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A].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C]:251-256.

[15]Gegenfurtner, A., Veermans, K., & Festner, D. et al. (2009). Motivation to Transfer Training: 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8(3):403-423.

[16]Grossman, R., & Salas, E. (2011).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What Really Matt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 Development, 15(2):103-120.

[17]Holton, E. F. (1996). The Flawed Four-Level Evaluation Model[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7(1):5-21.

[18]Kontoghiorghes, C. (2014). A Systemic Perspective of Training Transfer[A]. Schneider, K. (eds). Transfer of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65-79.

[19]Liebermann, S., & Hoffmann, S. (2008). The Impact of Practical Relevance on Training Transfer: Evidence from a Service Quality Training Program for German Bank Cle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12(2):74-86.

[20]Massenberg, A. C., Schulte, E. M., & Kauffeld, S. (2016). Never Too Early: Learning Transfer System Factors Affecting Motivation to Transfer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Programs[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8(1):55-85.

[21]Noe, R. A. (1986). Trainees’ Attributes and Attitudes: Neglected Influences on Training Effectiven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736-749.

[22]Paulsen, H. F. K., & Kauffeld, S. (2017). Linking Positive Affect and Motivation to Transfer within Training: A Multileve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 Development, 21(1):35-52.

[23]Porter, W. W., Graham, C. R., & Spring, K. A. et al. (2014).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J]. Computers & Education, 75(3):185-195.

[24]Raphael, C., & Mtebe, J. S. (2016). Instructor Support Services: An Inevitabl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in Blended Lear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anan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Us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12(2):123-138.

[25]Rijdt, C. D., Stes, A., & Vleuten, C. V. D. et al. (2013). Influencing Variables and Moderators of Transfer of Learning to the Workplace within the Area of Staff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Review[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8(2):48-74.

[26]Rouiller, J. Z., & Goldstein, I. L. (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ransfer Climate and Positive Transfer of Training[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4):377-390.

[27]Vaughan, N. (2007). Perspectives on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E-Learning, 6(1):81-94.

收稿日期 2018-03-27 責任编辑 刘选

作者:姜蔺 韩锡斌 程建钢

第4篇:培训教学计划表

会计培训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表:

附:学员要根据本计划在周末以外的时间,来校听视频课或者在家看书做好相应章节的预习学习,以便听老师重点讲课时有相应的知识准备,带着问题听课,高效学习,学有所获。篇二:2014培训工作计划任务进度表 篇三:培训学校工作计划表

培训学校工作计划表 >培训学校>工作计划表

(一)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学校所提出了的学期工作思路为指导,在相关领导的指示安排下,充分发挥本部门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的功能和作用,积极协调,认真做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加强联系,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努力探索,切实做好退役士兵的培训工作;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培训学校工作计划。

二、具体工作任务:

(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根据本学期有关班级的课程考核要求,本学期除16个班的citt考核外,还将安排090

3、0904两个班共91人参加数控中级工技能鉴定,1003班师56人参加车工中级工技能鉴定。我们将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技能鉴定部门及相关处室和>班主任做好联系协调,认真做好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实习安排表附后)

另外,做好部分07级毕业生技能等级证书的换证工作。

(二)社会培训考核工作

(1)做好社会培训考核常规工作

按工种分类建立建全资料档案库,把各级各类培训>申报材料、考核管理资料、培训管理效果资料等汇总成册;按要求并及时填、报各种培训考核表册;做好各种有效证件的管理、核实及发放工作。做好各种培训的宣传招生联系工作和开班前有关准备工作及进程中的管理工作。

(2)维修电工及电焊工社会培训工作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本学期将于九月十二日开办第三期维修电工中级班,九月十九日开办维修电工高级班,以及维修电工技师班的技能训练工作;另外,本学期我们争取开办第八期电焊工社会培训班,我们将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地开展社会培训的宣传、招生工作;我们将深入调查研究,合理确定培训项目课题,与相关专业办合作科学制定培训教学大纲、培训>教学计划、培训实施方案;我们将注重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培训学员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进而树立良好的口碑与信誉。在培训期间我们将认真做好培训学员的管理工作及后勤服务工作。

(3)社会培训及考核项目的拓展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本学期将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各部门联系,争取主动走入各类工矿企业及相关用工联系机构,与其协商合作培训事宜;从而拓宽社会培训市场,拓展社会培训内容,扩大社会效应和提升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与各专业办合作,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能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学生技能培训兴趣班并做好相关技能考核工作。本学期争取开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和数控车(铣)中级工这两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退役士兵培训工作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本学期我们与相关处室合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 一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全省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精神,我们将与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学校相关处室密切配合,做好09级退役士兵长期培训学员的毕业证书的办理工作。

二是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做好09级及10级退役士兵长短期培训学员的理论教学及

技能训练工作。

三是要对培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促使上级部门不断完善有关退役士兵的培训政策。

四是将在培训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加强对参加培训退役士兵学员的管理,使他们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培训心态,共同努力把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这件利国、利军、利民的工作落实好。

培训学校工作计划表

(二) 二oxx年我院将从组织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增强办学实力,继续加大各级、各类成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招生力度,力争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1.在社会公益性培训与社区教育宣传方面积极配合市委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力争有所新的突破。如:配合市委宣传部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配合环保部门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等。

2.大力开展退伍士兵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力争在>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新的突破。 3.积极开展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探索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新思路与新方法,通过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力争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都有所新的突破,为我国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典型经验。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各项工作基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基石,加强组织建设,理顺组织关系是二o一o年的重要任务。理顺组织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个方面:

从思想建设上:明确社区培训学院与教育局职业社会教育科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以便互相协调,共同促进昆山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制度建设上:建议报请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批准,各镇社区教育中心校增挂昆山社区培训学院某某分校招牌,从法规、制度上明确社区培训学院与镇社区教育中心之间的上下级业务隶属关系。(不涉及到组织人事编制问题,仅仅是增加一块牌子,加强业务服务与指导而已)通过以上举措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市社区教育的系统优势、控制优势、协同优势与集团效应、品牌效应,更好地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

创建迎评

今年创建迎评的总体目标是:在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下,努力作好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各项工作,争取以高分通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审。为此,市社区培训学院决心认真作好以下几项相关的工作: 1.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业社会教育科开好二oxx年我市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积极配合创建迎评工作,在我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市民中的知晓度、喜爱度、参与度,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的影响与作用。

初步打算今年11月份举行一次大型的社区教育宣传月活动,主要内容有:广场宣传咨询活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活动、社区教育骨干培训班(初步打算拟请华东师大叶忠海教授前来举办讲座)社区教育>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各镇社区教育中心也将举办相关活动。 3.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社科,大力开展创建各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社区教

育示范中心、农科教基地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以及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为迎接示范区评审打下扎实基矗

除了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社科做好迎评工作而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江苏电大昆山学院今年成为全国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资源建设

主动、认真做好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资源开发的服务与指导工作。积极配合中心网站建设,通过积极引进与自主开发,双管齐下,大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继续加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力度,今年打算与千灯镇社区教育中心合作编写《振兴昆曲——从百姓做起》(暂命名)的通俗读本;与锦溪镇社区教育中心合作编写《江南曲艺奇葩——宣卷》(暂命名)的通俗读本。

积极配合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做好宣传教育、通信报导、理论研究等工作。 继续办好社区教育报,初步打算今年每期增加到八版,或改为小16开版本杂志形式。

项目实验

本年度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在对各镇社区教育中心项目实验的业务联系与指导。本年度还计划在市区选择两个街道开展项目实验活动,(玉山镇与开发区各一个)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本年度我院确定《以社区教育征文比赛为契机,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市民中的知晓度,热爱度、参与度》作为一个中长期的实验项目。 理论建设 上年度完成《社区学院(校)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下半年度主要开展省十一五立项课题《江苏省学习型社会典型案例研究》的子课题—《省域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

除了加强学院自身理论建设而外,还要加强对各基层单位业务上的服务与指导;积极组织、动员基层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我市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的实力,丰富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人文内涵与思想内涵。

网站建设

积极开发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努力做好网站的保养、维护、前后台统计、网络安全、增删资料等网站日常管理工作。

市社区培训学院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与健全以昆山市民学习在线为核心,以各镇社区教育网站为辅佐,覆盖全市的社区教育网络系统。

此外,学院还将通过办培训班、网络答疑、实地考察、当面咨询等方式,加强网络通讯员兼社区教育报通讯员的业务培训。

昆山社区培训学院办公室

二oxx年一月二十日

培训学校工作计划表

(三)

在学校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我校20xx年秋季已顺利开学了,本学期将组织任课老师认真学习学亿教育在20xx年学亿教育工作考核制度,进一步确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作为一名负责人,面对竞争激烈的教师队伍,我感到了身上的压力。作为教师的我必须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一个计划,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既应具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应该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1、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确立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的思想。

2、抓好学校稳步发展,争取把班级的留生率保持在90%以上。

3、在办名校的基础上扩大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尽自己的能力去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亿教育学习。 4.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并在课堂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工作重点。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充分利用好课堂,我们内部老师要起到一个监督,督促的作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成绩的提高才是我们学校最好的宣传。任课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作业批改,按时发放,让家长能够看到学生在我们这里学习的学习成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正确评价学生;

(2)关心和帮助新老师。对他们的工作给以指导和帮助。安排新老师听课,试讲,帮助他们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且多给新老师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3.强化日常工作规范

(1)按时交工作周计划,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等。 (2)认真检查晚托日志并做好统计工作,提高留生率。

(3)搞好各个老师工作的的安排和评定工作。

(4)希望能够有时间到其他校区去学习经验,提高新安和勺湖两个校区的办学质量。 4.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 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此外,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更是学生人品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所以,我自己要先学会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从我做起,而不是说一套做另一套,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才会从我这学到一些他们所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要时时刻刻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时事,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做到了尊重学生,不对学生偏见,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而不是高高在上,课堂上是师生,生活中是朋友,对学生的信任,从而也使他们信任自己,这样就能有助于教学的进行。

(2)提高教学能力,并带动新老师。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单位中新生力量,对他们积极培养,让新老师听课,同时听新老师的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把课上好,把学生留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三。具体活动安排

(1)20xx年9月份

全面开展秋季学期的招生工作,安排好秋季学期教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保障秋季学期课程的顺利开课

(2)10--11月份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与其他老师分工合作,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初步规划寒假学期招生计划(校长) 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3)20xx年12月份--20xx年1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出台寒假学期招生计划,并开始接受报名,准备结业典礼的相关事宜 ④做好期末各项事宜

(4)20xx年2月份--3月份

稳定现有生源,做好任课教师的工作,顺利上好课,做好教材准备工作,做好家长的接待工作。安排好现有老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让老师们能够开心的在学亿教育工作。准备好2月初的搬迁工作,准备3年级全部搬入新安校区。

(5)20xx年4月份

开始筹划幼小衔接班和小升初的招生办学计划,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师联络工作。逐步开展市场调研和招生工作。为即将开设的班级选取适当的教材。

④做好期中各项事宜,准备期中家长会。

(6)5月份

月初出台具体的暑假招生计划。

(7)6月份

(8)7--8月份

做好暑假教师工作安排与部署,做好任课教师的责任,保障暑假课程的顺利进行?做好秋季学期的招生计划,并开始续班。

④争取趋于稳定发展的学亿教育学生人数达到新的高点。

第5篇: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练习学习曲目先容曲目

第一期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船唱晚

第二期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摇指练习先容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冷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丰收锣鼓

第八期(高级班)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锦

古筝培训教学计划的延伸阅读:如何写好你的工作计划

一、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

1、计划是进步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作有两种形式:

一、消极式的工作(救火式的工作:灾难和错误已经发生后再赶紧处理)

二、积极式的工作(防火式的工作:预见灾难和错误,提前计划,消除错误)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出发点。

2、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治理水平的体现。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对于一个不断发展壮大,职员不断增加的企业和组织来说,计划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小的时候,还可以不用写计划。由于企业的题目并未几,沟通与协调起来也比较简单,只需要少数几个领导人就把发现的题目解决了。但是企业大了,职员多了,部分多了,题目也多了,沟通也更困难了,领导精力这时也显得有限。计划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3、通过工作计划变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系统驱动)

二、怎样写好工作计划:如何才能做出一分良好的工作呢?总结当时会议上大家的发言和后来的一些说话,主要是要做到写出工作计划的四个要素。工作计划的四大要素:(1)工作内容(做什么:WHAT)(2)工作方法(怎么做:HOW)(3)工作分工(谁来做:WHO)(4)工作进度(什么做完:WHEN)

三、如何保证工作计划得到执行:工作计划写出来,目的就是要执行。执行可不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我的方案已经拿出来了,执行是执行职员的事情。出了题目也是执行职员自身的水平题目”。执行不力,或者无法执行跟方案实在有很大关系,假如一开始,我们不了解现实情况,没有往做足够的调查和了解。那么这个方案先天就会给其后的执行埋下隐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计划能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不仅仅是执行职员的题目,也是写计划的人的题目。另外,工作计划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当工作计划的执行偏离或违反了我们的目的时,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最后,修订后的工作计划应该有企业领导审核与签字,并负责跟踪执行和检查。

第6篇:消防培训教学计划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特制定以下消防培训教学方案。

一、 培训人员

单位的所有员工都要接受单位每年2次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必须进行上岗前进的消防安全培训。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都有要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并且要持证上岗。

二、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

(一)消防安全教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理论和技能能力的培养。

(二)消防安全知识教学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记忆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应当从理论课学习层面提高到强化理解的层面。

(四)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

(五)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七)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火灾案例剖析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掌握火灾扑救能力。

二、培训形式

1、集中培训

2、根据单位实际进行走出去到单位培训。

三、 培训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西自治区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4、正确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6、假设点部位发生火灾,组织消防演练。

7、体能拓展训练。

四、 培训目的

通过消防知识培训学习,使员工提高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及掌握逃生技能,做到“三懂三会”懂本单位火灾危险性、懂基本消防常识、懂预防火灾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单位能够自查自改火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培训时间及课程安排

根据不同场所编辑教材,整理制作课件,培训时间每班为7天。

(一)培训时间为7天,每课时45分钟,每天8个小时。

(二)培训课程时间安排;

星期一:上午集中观看火灾案例片。下午集中理论学习,讲解剖析发生火灾的原理。

星期二:上午集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下午学员复习上午讲的课程。

星期三:上午集中讲解怎样预防火灾理论学习,下午对学员学的知识进行互动测验。

星期四:上午参观消防站学习,下午实际操作有关消防设施的演习。

星期五:分批体能拓展训练。 星期六:学员复习功课。 星期日:学员参加考试。

二○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7篇: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 学习曲目 介绍曲目 第一期 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舟唱晚

第二期 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 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转载于: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 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 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寒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 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 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丰收锣鼓

第八期(高级班) 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锦篇二:古筝培训教学计划(1) 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 学习曲目 介绍曲目 第一期 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舟唱晚

摇指练习介绍

第二期 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 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摇指练习介绍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 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 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寒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 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 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丰收锣鼓

第八期(高级班) 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锦篇三: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 学习曲目 介绍曲目 第一期 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舟唱晚

第二期 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 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摇指练习介绍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 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 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寒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 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 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丰收锣鼓

第八期(高级班) 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锦篇四:古筝教学计划 杂七杂八

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

第一期 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舟唱晚

第二期 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 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摇指练习介绍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 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 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寒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 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 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古筝培训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 学习曲目 介绍曲目

第一期 古筝讲座

左右手基本练习

简谱知识

风翔歌

剪静花

渔舟唱晚

第二期 古筝的定弦及调音方法

双手练习曲目

阳调

上楼

小开手

纺织忙

高山流水(浙版) 第三期中级班 电子校方仪的应用

摇指练习介绍

双手琴音练习

秋风词

茉莉花

出水莲

汉宫秋月

第四期 试唱练耳

双手快速练习

浏阳河

湘妃泪

关山月

第五期 双手练习

摇指练习

香山射鼓 寒鸦戏水

第六期(高级班) 秦桑曲

苏武思乡

哭周瑜

打雁

第七期(高级班) 高山流水(双八度) 高山流水(山东四段) 丰收锣鼓

第八期(高级班) 春江花月夜

落院

四段锦 2014年古筝教学计划 古筝教学目标:

古筝初级班:

1 、让儿童通过古筝演奏接触与学习音乐。 2 、通过古筝演奏得到关于手部机能的初步有序的训练。

古筝中级班:

1 、通过演奏一些耳熟能详的古筝名曲来陶冶情操。 2 、让学生能有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他的情感来演奏古筝乐曲。

古筝高级班:

1、

2、

古筝教学内容:

古筝入门班:

(一)学习与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 1 、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拨弦动作 2 、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无各手指的指法组合 3 、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4 、大指摇的演奏方法

5 、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1、音高的识别

2、节拍、节奏的组合

3、音色的识别

4、音乐表现

古筝初级班:

(一)学习弹奏乐曲 二级三级乐曲、小花灯、南泥湾、苏武牧羊、银纽丝、紫竹调、等专业乐曲、 加一些灵活手指的单手双手练习曲、(流行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祈祷、女人花、女儿情、敖包相会、雾里看花、等等)表演汇报曲目

(二)了解乐曲的风格和创作背景

三、需要达到的程度:

古筝中级班:

(一)学习弹奏乐曲 回忆考级曲目洞庭新歌 学完 春苗 双手配合练习曲、(流行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祈祷、女人花、女儿情、敖包相会、雾里看花、等等)表演汇报曲目

(三)了解乐曲的风格和创作背景

三、需要达到的程度: 古筝高级班:

(一)学习弹奏乐曲 回忆考级曲目丰收锣鼓、春苗 ;学完瑶族舞曲、技巧扫摇摇指练习、以及双手配合练习曲、流行曲目(月亮代表我的心、祈祷、女人花、女儿情、敖包相会、雾里看花、等等表演汇报曲目)

(二)了解乐曲的风格和创作背景

(三)电子调音器的使用

(四)需要达到的程度:

古筝初级入门班:

从家长的意愿出发,学习内容要与古筝考级曲目相联,但是不能一味追求考级书上的东西, 要弹好古筝,必须持之以恒,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暂设定第一年达到上海音乐学院一级 到二级的考级曲目程度,这学期主要就是能通过学习,会弹奏简单的古筝乐曲。

古筝中级班:古筝中级班学员基本已都考完五级, 但是有些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 所以要弹好五 到七级的乐曲, 必须先把基础打好, 这学期会多练一些指法上的练习曲,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 能熟练弹奏七级代表曲目《雪山春晓》和《战台风》。 古筝教材内容:

古筝初级班:

1、孙文妍等编写的 << 幼儿古筝教程 >>

2、上音考级曲目

3、少年儿童古筝教程

古筝中级班:

1、每日必弹古筝指法练习曲

《古筝考级曲目》(上)

2、

古筝教学进度:

暑假前约十六节课时

入门班

1、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熟悉古筝音位为主

2、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以确立演奏手型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课程以确立手腕摆动动作为主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课程巩固一至十二节课的内容通过十六次课程, 使儿童初步掌握到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谐的手型, 以及良好的用 力方式。

古筝初级班:

1、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弹奏典型的指法“勾托抹托”和“脱腕摇”

《金蛇狂舞》《紫竹调》《银钮丝》《小花灯》 《南泥湾》

2、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主要学习弹奏乐曲《渔舟唱晚》

3、第九至第十二次课程主要一欣赏为和演奏流行歌曲为主, 月亮代表我的心、祈祷、女人花、女儿情、敖包相会、雾里看花、等等表演汇报曲目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课程着重学习练习汇报节目

古筝高级班:

1、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弹奏典型的指法“扫摇”和“双手配合练习等技巧”

《丰收锣鼓》《瑶族舞曲》《香山射鼓》

2、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主要学习弹奏乐曲《春苗》篇五:古筝教学计划

古筝社团初级班教学计划

一、古筝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古筝演奏接触与学习音乐。

2、通过古筝演奏得到关于手部机能的初步有序的训练。

3、通过演奏一些耳熟能详的古筝名曲来陶冶情操。

二、古筝教学内容:

1、学习与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熟悉古筝音位,固定弹奏手型,掌握三个手指的正确弹奏方法。

2、巩固右手大指“托”、“抹”、“勾”的奏法。

3、左右手八分音符的练习。

4、左右手“撮弦”奏法。大撮:中大指略微伸直,虎口张开,小关节主动抓弦。 a左右手大、中指“撮弦”练习

5、学生能够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 a:左右手八分音符的训练 b:d调五声音阶练习

c:要求手型正确,节奏准确,弹弦位置准确。

6、掌握左手揉弦的弹奏技巧: a、左手“揉弦”奏法(例24)

左手在弦段上的位置要准确,并口数拍子,左手有规则上下颤动。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的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

3、多看多听其他教师的课程,从中汲取经验。

五、教学进度安排:

1.第一课程以巩固托、抹、勾的奏法。 2.第二课程以左右手的撮奏,以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训练 3.第三课程在以上的基础上加上揉弦 4.第四课程巩固之前内容

通过课程,使儿童初步掌握到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谐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

第8篇: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工作计划

又一个学学期开始了,面对新的教育教学任务,我更加感觉到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与业务能力水平提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现有的业务能力水平,制订本学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邯郸县教育局2010年教育教学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校本革命”,努力提高自身在思想、文化、业务方面的素质及能力,使自己逐步朝着“一专多能”型教师方向发展,使自己更加适应教学、适应教育、适应教师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

二、培训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以熟悉教学常规和高中新课程实验,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宗旨,立足校本,注重教学实践,围绕备课、上课、作业编写、布置与批改等环节,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校所有专任教师。

四、培训内容

(1)新课程教学设计。突出三维教学目标意识、教学过程与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的设计。

(2)新课程教学能力。主要为学情分析、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等技能。 (3)与暑期培训、新学期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常规。

五、培训模式

校本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课例学习与集中研讨相结合。

(1)分管教学领导解读教学常规和制度,教师座谈讨论教学常规与策略。 (2)观摩教学光盘,组织教研活动,集中观看新课程教师用书中的配套光盘,并进行解剖性研讨。

(3)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和《教研组活动记录》。

(4)举办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与反思主题论坛,就校本背景下教学实际中产生的问题、困惑、反思和建议进行研讨和交流。

(5)认真撰写《教学设计》,要求环节完整,有教学反思。

六、组织实施 (1)组织机构

邯郸县第五中学教师业务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郭修信

副组长:张进兴 王文山 吴运生 刘力伟

成员:石 坤 贺占朝 郗桂林 张自卫 吴改敏 程运海 教导处为牵头部门。

邯郸县第五中学教师业务培训业务指导组 组长:张进兴(中学高级教师、市特级教师) 副组长:石 坤 申丽霞 赵凤民 吴红霞 秦德梅 张志国 成员:各学科教研组长及中高教师 (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师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对培训进行领导和评估。业务指导组负责对业务培训进行具体的指导、安排和评价。

七、活动安排

八月份:

1、制定学校培训工作计划

2、制定教研组培训工作计划 九月份:

1、参加教研组说、讲、评课活动

2、业务自学提高

十月份:

1、参加教研组说、讲、评课活动

2、“五中之星”风采展示暨公开课活动

3、接受学校“有效教学”理论的培训

十一月份:十二月份:

1、“五中之星”风采展示暨公开课活动

2、观看“魏书生教育思想”、“洋思办学理念”的录象

1、学习优秀教师作课视频

2、学生学业成绩评定

3、工作总结

第9篇:英语教学培训计划

英语教学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的成效。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英语教学培训计划,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英语教学培训计划一

能在万物复苏的春季里加入职院附属学校这个大家庭,开始一段新旅程,我感到很荣幸。与大家共事的4天时间里,我看到了大家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用心,深受感染。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我学习。

跟岗期间,我有以下计划:

一、认真学习教学技能

我是个教育行业的新人,没有太多教学经验,因此在跟岗期间,我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及时向导师和周围其他教师请教,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积极询问其他教师的意见,在纠正自身错误中得到成长。同时积极旁听其他老师的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学习教师的语言、语调、身体语言等,总结其他教师在课堂上的课堂气氛把控方法,了解和学习课堂的指示性语言,课后学会总结,有所思考,从其他老师的课堂中汲取营养。尽可能地多听不同年级的课,学习不同风格教学。

此外,我也会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努力学习当一名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看起来琐碎,但实际考验着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我会积极向导师请教,帮助导师完成班级班主任常规工作,包括带领学生进行早读、早操、就餐、午休等工作,并学习与学生、家长沟通,认真观察导师的沟通方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组织学生活动,在观摩中学习上班会课。另外,应该经常在实践中反思,知道自己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并明确下次的做法。

三、积极提升自身涵养

教师总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但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身应先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应该有良好的涵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不论是教师师德,还是三笔字等基础技能,或是知识面,我都不会轻视。我计划在认真参加学校安排的培训的同时,积极研读教学大纲,平日里每周练字,每月读两本书。

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多提问,我会努力做到这几点,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英语教学培训计划二

一、 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教师英语300句,并养成广泛应用英语的习惯。

2、本学期掌握50句,使各位教师具备听、说、读的能力,形成使用英语的风气。

二、 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校多媒体教室。

2、学习材料:宁波市小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教师英语300句》。

三、 培训措施:

1、严格培训过程和结果管理:

培训过程中切实做到“六认真”,做好每次的签到工作,阶段培训结束,每位教师须到指定教师处过关。

2、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1)要求每位教师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和安排,调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2)建立自主合作学习小组。

(3)要求各位教师带头在学校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四:内容安排;

三月份:Greetings

四月份:Introductions

五月份:Making Telepohe Calls

六月份:Asking the way Doing Some Shoppings

七月份:考试

八月份

8月28日,草拟英语培训计划

8月30日,拟定英语培训计划

九月份

9月12日,9月13日

学习日常用语八句(1-8)

每人讲述自己的兴趣爱好(英语)。

学习英语歌曲一首。

作业:复习日常用语和歌曲。

9月26日,9月27日

抽测日常用语和歌曲。

学习日常用语九句(9-17)

学习英语歌曲一首。

每人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英语)。

作业:复习日常用语和歌曲。

十月份

10月10日,10月11日

抽测日常用语和歌曲(九月份)。

学习日常用语九句(18-28)

学习英语歌曲一首。

每人讲述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兴趣爱好(英语)。

作业:复习日常用语和歌曲。

10月24日,10月25日

抽测日常用语和歌曲。

学习日常用语九句(29-38)

学习英语歌曲一首。

请中班教师回顾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范问题,从而请全体教师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作业:复习日常用语和歌曲。

十一月份

11月7日,11月8日

抽测日常用语和歌曲(十月份)。

学习日常用语九句(39-47)

学习英语歌曲一首。

教师间分享自己较为有效和实用的教学方式。

作业:复习日常用语和歌曲。

11月21日,11月22日

抽测日常用语和歌曲。

总复习

九、

十、十一月份的日常用语和歌曲。

请大班教师回顾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范问题,从而请全体教师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草拟12月份英语节的活动计划。

十二月份

12月5日,12月6日

教师共同商讨英语节的活动内容,拟定系列活动方案。

确定各个活动的负责老师,并开始挑选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幼儿。

确定负责采购活动所需材料、服装等的教师。

12月19日,12月20日

请相关的负责老师汇报英语节的准备情况,从而做好各个环节的查漏补缺工作。

12月25日

全体教师搞一次“英语沙龙”活动,庆祝圣诞节。

一月份

1月2日,1月3日

对本次英语节进行总结。

学习一首英文歌曲。

学习一个英语童话故事。

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童话剧,复习英文歌曲。

1月16日,1月17日

抽测英文歌曲。

各个小组现场表演英语童话剧。

全体教师共同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表演者。

上一篇:学查纠计划与方案下一篇:我爱我家寝室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