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工科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本科工科毕业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毕业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治学方法养成等方面,不可忽视。

第一篇:本科工科毕业论文

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原因探讨与对策

【摘要】本文以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影响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种种因素,论述了为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的需求,对工科毕业设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毕业设计 创新创业 教学改革

随着国家对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视,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以创新创业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在自身科研整体实力不是很突出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全校的创新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科生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本应该成为大学毕业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天然载体,然而工科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没能很好地体现新时期对于高校创新教育的需求,甚至其基本质量也下滑明显。笔者认为毕业设计质量下降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找工作、考研复试占用了毕业设计的时间。我国大学1998年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是逐年增加。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如:201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造成近几年的就业难。在大四下学期,本应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很多同学都忙着找工作,找到工作的同学还想找更好的工作。找工作的时间占用了毕业设计的太多时间,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就业难催生了考研熱。笔者去年指导的8名学生中,就有4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一方面说明笔者指导的学生资质不错。但另一方面,这些同学在达到研究生录取分数线以后,便开始准备复试的事情,根本不关注毕业设计。等考研复试完毕,留给做毕业设计的时间就只剩下一个多月,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其质量可想而知。

二、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认为,我的学分都修够了,工作也找好了,就差毕业设计,学院一定不会不让我通过(事实上确实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设计而没毕业的)。另一方面,学院有毕业率和就业率考核需求,也就没有严格考核毕业设计的质量。这也是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三、毕业设计选题渠道单一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一般地方高校都是指导老师出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择。在生师比较高的地方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数量较为紧缺,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的时候,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部分学生并没有选择到自己想做的课题,从而挫伤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最后变成为毕业凑学分而做毕业设计,所做出的毕业设计也就质量不高。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在大学学完理论知识后进行综合实践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推进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培养新时代创新性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现今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毕业设计制度建设

毕业生敢轻视并应付毕业设计,笔者认为主因是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是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如:笔者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向老师汇报工作进展,但根本没办法严格执行。有的学生几周都见不到,要么找工作,要么考研复试,要么在单位实习。指导老师只能凭职业精神对学生批评教育,并没有相关制度措施对学生进行约束。学生毕业设计综合成绩由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的评阅成绩、评阅老师的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由于学校学院对于毕业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并没有可操作的细则,造成评阅老师都是根据自己对大学毕业设计的理解来给出评判分数,这就会造成学生的毕业设计综合成绩差距较大。对于确实毕业设计做的比较差的同学,学院不要干预答辩小组的评判,要鼓励老师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没达到毕业要求的就是不能按时毕业。

二、积极探索毕业设计选题的多样性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有其天然优势。在保证其科学性的同时,能实现毕业设计的可实现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实践兴趣,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工科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指导老师完全可以从已做过的试验或课程设计中衍生出毕业设计课题,这类课题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也很容易实现。其次,现在工科专业学生每年参与的电子设计类竞赛较多,将竞赛题目再加以延伸,让以前参与过的学生继续做这个课题,将极大地激发其做毕业设计的热情。另外,很多找到工作的同学,也可以从单位申请一些小课题。由于这类课题与其以后的工作紧密相关,学生也会认真对待。这样就突破了毕业设计选题的单一性,激发学生实践兴趣,从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大四下学期是学生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一个衔接阶段。这段时间进行的毕业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一个问题,并规范撰写大论文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如何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提出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范波.基于项目引导下的本科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128-130.

[2]张健,刘小英,王登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探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2):157-159.

[3]王旭冕,王俊萍,申健,等.基于需求分析和就业导向的工科类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5(1):7-7.

作者:尹波 郝宏刚 张红升

第二篇: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对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興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6]戴亞平,田德振,董芳艳.混合结构的互联网资源共享和远程控制实验室[J].北京:仪器仪表学报,2008(2):250-255.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2013年度委托招标课题(项目号:2013 zb86)资助;安徽省高校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号:2013jyxm182)资助。

作者:黄家兵 何润

第三篇:关于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毕业设计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工作能力的提高、治学方法养成等方面,不可忽视。本文从本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而采取的一些新方法、新举措。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场地建设

作者简介:王萍(1979-),女,河北元氏人,国防科技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湖南 长沙 410073)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毕业设计是能力提高和完善的重要阶段。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单一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主动吸收的方式。同时,本科毕业设计也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鉴于其重要性,各个高校都针对如何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了很多努力。笔者结合我校的情况,对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指导要求、实习基地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毕业设计选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由指导教师确定,公布给毕业生进行选择的。在毕业设计题目确定时要避免出现“老生常谈”和“虎头蛇尾”两种情况。

所谓的“老生常谈”是指同一个题目做了若干年,这种情况在前几年的毕业设计中经常出现。教师布置了题目,学生毕业了还没有完成,于是第二年将题目稍作修改继续让下一届的学生做。这样做固然有其好处,比如增加了题目的延续性,但是也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弊端,比如题目经过一年或几年是否还有价值,能不能找到创新点。另外对这类题目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尤其是教师,会想当然地按惯有的方式方法去指导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问题。

“虎头蛇尾”是指毕业设计题目开得很大,鉴于种种原因学生只做了其中一点或几点,只好草草收尾的情况。这一类题目往往以总结、综述或者关键技术研究等类型出现。就本科生而言,对某一学科领域的了解很难做到综合全面,选择这种类型的题目作为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显然不恰当。

对于理工科的毕业设计,除了以上两种情况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软轻硬,给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软件类型偏多,硬件类型偏少。

上述情况已经受到了学院的普遍关注,我院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措施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比如,规定毕业设计题目不允许重复往年的题目,硬件类的题目必须占所有毕业设计题目的50%以上等等。同时,还实行了逐级审查制度,在学生看到待选的毕业设计题目之前,至少经过了教研室、系所两次的审查修改。通过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不过,笔者认为,外在的规定审查都是辅助的政策,最主要的是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毕业设计这件事情,不能单单把其看成工作,而要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二、毕业设计的指导要求

毋庸置疑,毕业设计是大多数学生直接与教师交流时间最长、最集中的一段学习时间。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到本科阶段长达15年左右的学校教育中,学生读书的时间长,实践机会少。因此,要格外珍惜毕业设计这一阶段,通过毕业设计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

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在时间上有所保证,部分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重,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和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有的教师甚至全权委托给研究生来指导本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设定了本科毕业设计指导表,要求指导教师最少每周和学生交流一次,进行指导。这种强制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笔者以为,以现在的通讯手段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都能起到指导交流的作用,学校和指导教师更应该从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矛盾。比如,笔者所在教研室在网站上开通了毕业设计专版,将一些资料、规范要求等内容都放到网上,同时还开辟了交流区如图1所示,方便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这种随时随地进行指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后,还通过单位的网络重新进入毕业设计版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形成了良好的傳承。

除了时间上的保证,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适应未来就业的心理转换。由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难免有些限制,所以通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学生发挥特长。笔者在2008年指导毕业设计时,所指导的一位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其本科毕业设计成果被生产公司作为范本收入实例演示中。针对该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实践环节。因为符合其特点,该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投入的精力、时间远远比同班的学生多,而且最后的答辩也受到一致的好评。

因为军校学员面临毕业分配,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怕到边疆去,怕到基层去。我校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毕业学生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有的专家教授以他们的亲身经历给学生介绍军队的发展,有从边疆过来读书的研究生给学生们介绍现在边疆军队的生活状况,有从基层部队来参加培训的学长为学生介绍基层部队重视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的介绍,既为毕业学员扫清了心理上的障碍,又坚定了军校学员报效祖国的信心。

三、本科实习基地的建设

目前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多半是在教研室完成的,而教研室的环境则主要是为研究生和教师学习工作而设置的,并不能为本科学生提供合适的研究学习环境。为解决这一矛盾,我院投资改善、新建多个实习基地,依托各个实习基地,比如校内的机器人创新基地、机械创新基地等,为本科毕业生提供合适的毕业设计环境。近年来,学院还重视校外的实习环境建设,先后在多个工厂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开放型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又一主要场所。实践证明,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科研实践,发现并培养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开放型实验室管理和开放时间上的优势也使得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所以教育的目的不能局限于当前而需要考虑学生将来能做什么、怎样做。所以,加强本科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有着实际的促进作用。

四、注意学生的全面培养

大学是全面人才培养的中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专业优势,但也应该注意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一点国外的很多大学都有很好的经验,比如低年级的本科生并不区分专业,相当多的课程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而国内很多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等类似课程都是选修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也少,导致在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时出现了条理不清、语句不通等问题。这也是近年来毕业设计中常常出现的情况,尤其是电脑普及之后,文字表达能力欠佳的情况更为突出。在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地对学生的文档进行规范。笔者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周手写一份小结报告,经过修改以后存档,待到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提笔忘字”的现象也较少出现了。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品格养成有很大影响。从以前的象牙塔到现在的教育产业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如此澎湃的变革中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本科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和指导教师接触时间较长,教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军队院校学生毕业全部分配到部队,所以对其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培养更为重要,要时时刻刻为学生树立服务人民、保卫祖国的榜样。

五、毕业设计论文与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毕业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一般采取的都是导师负责制,只要导师认可,学生的论文就可以提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我院从2007年开始仿效硕博论文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交叉评阅。一篇本科毕业论文除了自己的指导教师以外,至少需要另外两位教师的评阅。经过两年的试行,毕业论文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如图2所示,为本科毕业设计流程图。

毕业论文的答辩是本科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为了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学院制定了详细的打分标准,答辩小组的每个成员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最后学生的成绩按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毕业设计的答辩成绩透明化、公平化。

六、总结

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利用种种科技手段、行政规定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师的作用。端正教师的态度,以培养学生为己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学忱,高柏.大学生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152-154.

[2]沈赤兵.提高理工科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6):49-51.

[3]吕海莲,刘建粉,李波.“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对毕业设计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8):84-86.

[4]蒋宗礼,姜守旭,赵一夫.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J].计算机教育,2007,(5):26-29.

[5]段琼瑾,刘金香.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2):136-137.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王 萍 练军想

第四篇: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的不良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工科类毕业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体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学生、教师以及管理机构在设计中的态度和作为决定了毕业设计质量。针对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在重视度、指导教师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教师至学校各个层面的应对措施和改革建议。以期对改变工科毕业设计中的不良现状、提高设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科;毕业设计;设计质量

作者简介:贺娟(1980-),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贺晓蓉(1973-),女,四川德阳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50)

工科类本科人才培养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各类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占时最长、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环节。工科类毕业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能力,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使用与专业相关软硬件设备的能力,以书面和口头形式总结设计成果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设计质量与两者的素质、态度、作为等息息相关,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本文分析了近几年高等学校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良现状,然后结合笔者经验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现状

1.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设计重视度不够。毕业设计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学生正奔波于各个招聘会,或处于考研、出国等的冲刺阶段,大多无心做好毕业设计;而一些已找到工作、考上研究生或获准出国的学生前途已有着落,难免对毕业设计持敷衍态度。

(2)学生选题不当。目前毕业设计的选题方法主要为双向选择题目或直接由教师指定,无论哪种,都有一些学生选不到自己擅长或期望的课题,这会极大地阻碍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基础不扎实又缺乏动手能力的学生,若进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或实验实习,尚可依靠同学帮助勉强通过,但对于“一人一题”的毕业设计,从开题报告到设计工作再到最后论文撰写,此类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苦不堪言。

(4)论文“写手”引发学生投机取巧心理。当今网络资源丰富,各种“写手”活跃于网络,更有专业写手能够按毕业设计要求设计出硬件实物及软件程序,从而引发个别学生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

2.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知识储备和精力投入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学生过多而教师不足、师生比不合理的现象。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每个教师需要指导8个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而教育部本科评价指标中横向要求学生一人一题,纵向要求所有毕业设计题目三年内不重复,使得部分教师在知识储备和精力投入上很难满足要求。[1]

(2)教师在选题上与学生沟通不足。学生选题时往往没有清楚认识课题研究的侧重点而凭主观猜想去选择题目。选题结束后,教师又未能及时与学生沟通,没有主动了解学生的理论技术基础或动手能力就开始进行设计,等到发现学生并不适合该题目时再思考对策,为时已晚。

(3)教师指导监督工作不到位。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指导职责,没有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工作或没有定时验收学生的设计进度,导致学生尤其是自学能力和自律性差的学生找不准设计方向,逐渐丧失信心、消极怠工。

3.其他问题

某些高校的硬件配备量和先进程度已然跟不上工科毕业设计要求,同时学生人数的增加也使得学校不得不削减每个学生的材料和实验经费。实验设备的落后和不足以及设计费的缺乏,是指导教师难以结合当前研究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去拟定题目的首要原因。另外,某些学校对于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松懈也是造成学生和教师态度不积极、工作懈怠的一个原因。

二、改变毕业设计不良现状的建议

1.适时做好毕业设计动员工作

做好动员工作是保证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基础。选题之前应召开“毕业设计动员会”,由专业系领导和资深教授向学生阐述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并给出具体要求同时说明选题方式;指导教师应介绍自己的专业特长及课题任务,避免学生错误理解;针对学生所选题目不理想的情况,应给学生打好预防针,指出凡事都有两面性,并适当放大其正面积极作用。

2.提前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是占用学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最能衡量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2]国内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即第八学期进行。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既要撰写前期各项报告,又要分心去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很难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而国外大学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主要通过学校在多个学期大量投入实习课时来完成,动手比较早、效果很好,这种安排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笔者所在高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就提前到第七学期的期中,学生此时已完成所有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学习,两门课程设计也即将完成,因此有较多的时间进行选题后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第七学期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英文文献翻译的撰写工作,这样在最后一学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也有一定的自由时间去找工作。

3.确保学生合理选题

工科类专业知识更新快,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而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立项工作更是要规范合理,才能保证后期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3]教师出题时应给出详尽的课题任务书,注明需要完成的任务要求和时间安排,选题前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个课题的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以便学生有把握去选择题目。选题方式应由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此外,为避免学生所选题目重合,教师们应提供足够多备选题目。选题结束后,每个指导教师都应及时召集学生开会,对所有题目的难度、知识储备要求、设计方案、必要的软硬件条件、设计时间安排等给出具体解释。同时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和个人擅长,根据学生特点适当修改课题任务要求。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其设计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注重培养其科研技能、习惯及科研态度;有志从事生产实践的学生,其题目应联系实际,最好是企事业单位的课题。[4]对于未选到理想题目的学生,教师也应尽量考虑其兴趣所在和个人意愿因人出题。

4.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管理

工科毕业设计内容与实践联系紧密、常要求学生做出实物,而周例会很难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除了在周例会上面对面检查学生设计的硬件实物、软件程序或图纸、总结每阶段的设计完成情况外,指导教师还可安排学生在其实验室“坐班”或者通过网络来保持与学生及时沟通、进行答疑解惑。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能够督促学生按任务安排一步步完成目标,避免学生拖到最后再“临阵磨刀”,同时也可逐渐消除个别学生抱有找“写手”的“作弊”心理。笔者在多年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看到过一些基础差、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师的严格管理和悉心指导下,获得不错的成绩;也有一些成绩中等或偏上的学生,由于教师没有正确引导或疏于管理,最后成绩在及格上下徘徊。说明教师的严格监督管理是学生圆满完成毕业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

5.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指导教师以周或月为单位,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度进行书面总结和小答辩,通过每期总结和答辩循序渐进的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上,教师应抽出时间严格把关,以不改动学生个人写作风格为前提,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设计思路、分析设计结果,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对于那些“有口难言”的学生,要更加注重小答辩时的引导和鼓励。在正式答辩前,指导教师要按照答辩步骤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帮助学生熟悉答辩过程,减弱学生因“第一次”上台演讲而产生的紧张感,保证学生完整清楚的表述设计思路。

6.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制

在校内教师精力投入不足以及青年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下,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应引导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在毕业设计上实行校内外“双导师”指导制。在校外,用人单位向学生提供符合专业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以丰富的企业硬件资源为支持,由具备实践经验的员工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工作,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工程能力;在校内,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提高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教师课题资源和校内硬件资源紧缺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企业、学校双方教师的专长,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缩短了毕业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从事技术工作的适应期。该方法已在笔者所在学校得到较广泛应用。以笔者所在系为例,该系每年都要实施“毕业设计反馈方案”,即指导教师与自己前三年指导的毕业生联系,统计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收获对于他们工作、深造等情况有怎样的帮助。从学生毕业后的反馈信息来看,“双导师”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更快融入社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7.强化学校毕业设计管理机制

学校应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严格监督学生的设计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可以在毕业设计的初、中、后期等关键阶段,抽查学生与设计相关的电子文档、图纸和硬、软件资料,通过专家对学生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完成进度,掌握教师的指导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上级部门有力监管毕业设计进程,每个阶段都会对学生和教师敲警钟,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风气,修正教师的管理指导方式。另外,从学校层面,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查重”的人数比例,可以有效制约学生找论文“写手”的行为。

三、结论

毕业设计作为本科培养的收官之作,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不良现状是学生、教师、校方等存在的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打击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削弱了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责任心,降低了毕业设计质量。而重视毕业设计动员工作、促进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严格学校和教师的监督管理工作、整合校内外硬软件资源等,则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改变毕业设计不良现状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关于现代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10,(5):153-156.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53-155.

[3]冯璐,张刚林.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选题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47-148.

[4]陶海军,张传香.关于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2,(1):95-97.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贺娟?贺晓蓉?刘述喜

第五篇: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结合、如何提升工科学生科研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毕业设计;课程体系;科研素养

一、引言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共识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范圍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为适应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毕业设计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对培养高素质工科应用型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具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下,对工科毕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已经成了工科教育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

二、当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该环节的训练,应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教育有重要作用,这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近年来,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师生比下降、各种软硬件水平跟不上等因素,工科毕业设计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如下。

1.选题不合理。有些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方向选题,没有从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特长考虑。

2.毕业设计论文化。选题往往偏大,内容易于空洞,文字叙述太多。

3.毕业设计过分依赖应用软件。精通一个专业软件固然不错,但不能系统复习所学课程体系。

4.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脱节。

三、实践与思考

笔者在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该专业立足于汽车运用的传统优势,依托学校机械工程、管理工程等优势学科以及新兴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使学生系统掌握机车构造、检测、维修以及客货运输组织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工管交叉、软硬结合”的专业特色。该专业学生前两年所学的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和本学院机械专业的学生共用一个教学平台,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了大量的机械、力学、电子、计算机编程的课程,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据笔者观察,进入三、四年级后,随着专业课的开设,专业课和基础课衔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任课教师主要将精力放在自己所教的课程的内容上,而没有更多地考虑所上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及时向学生说明该课程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就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了很多课程,但不知道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试图通过毕业设计这个教学实践环节,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复习、总结所学的主要课程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科研素养。

凸轮挺杆机构是车辆内燃机的重要机构之一,凸轮挺杆副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点蚀、胶合和磨损,所有这些失效形式都与该运动副的润滑状态有关,所以研究凸轮挺杆副的动压润滑机理,对于合理设计凸轮挺杆机构、降低机构因摩擦等原因而失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凸轮挺杆副由于其恶劣的工作条件,接触载荷、卷吸速度及接触表面曲率半径都随时间做剧烈的变化,故其在工作中处于非稳态弹流润滑状态,能形成弹流润滑。[3]鉴于交通运输专业大四学生所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在毕业设计的选题时,对实际的凸轮挺副结构和工况做了简化,将其简化为偏心轮机构,润滑液为牛顿液体,研究其在某一瞬时的等温动压润滑。

如图1所示的凸轮偏心轮运动副,为了研究运动副之间的润滑特性,需要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首先建立动、静两套坐标系统:研究润滑使用的动坐标系xoz以及确定偏心轮位置的静坐标系x′o■y′。

为了得到润滑模型直观的等价模型,先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令动系原点在静系中的位置为x′■,y′■,由图1可得x′■=-esinφy′■=R-ecosφ

则动系原点在静系中的速度为

u■=■′■=-eωcosωtv■=■′■=eωsinωt

偏心轮a上与o点重合点记为o■,其绝对水平速度分量和垂直分量易得u■=ω(R-ecosωt)v■=eωsinωt

挺杆b上与o点重合的点记为o■,其水平速度分量为0,垂直速度分量由瞬心法得到v■=eωsinωt。

综合上述各式,利用理论力学中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的关系,可得出动系中两表面的速度为

u■=u■-u■=ω(R-eωcosωt)+eωcosωt=Rωu■=u■-u■=0+eωcosωt=eωcosωt

v■=v■-v■=eωsinωt-eωsinωt=0v■=v■-v■=eωsinωt-eωsinωt=0

于是,从润滑角度来看,图1等价于图2。

挺杆的行程为s=(R-ecosφ)-(R-e)=e(1-cosφ)=e(1-cosωt),然后对偏心轮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在偏心轮运动过程的任意瞬时,偏心轮挺杆副间的作用力由弹簧力p■和惯性力p■组成。设初始载荷为w■,弹簧刚度为k■,偏心轮宽度为L,则弹簧力为p■=w■·L+k■·s。

设弹簧质量为m■,挺杆质量为m■,其他关联件质量为m■,那么惯性力为p■=(■+m■+m■)■,于是沿接触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载荷为w■=■+■=w■+■+(■+m■+m■)/L

从数学上来讲,弹流润滑理论研究的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需要联合求解雷诺方程、弹性变形方程、载荷方程、粘压方程和密压方程。求出运动副之间油膜的压力分布和油膜厚度分布,用以指导机构设计,使其运动时可以有效地形成弹性流体动压润滑。

雷诺方程为■■■=12u■

油膜厚度方程为hx=h■+■-■■px′ln(x-x′)■dx′

粘压方程、密压方程、载荷方程及各变量含义参见文献[4]。

难点是求解雷诺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首先引导学生如何解微分方程,这就自然联想到高数中的微分方程的解法,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微分方程有精确解,绝大多数的微分方程无法获得精确解,因此只能诉诸数值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编程,求出满足一定精度的近似解。首先把求解域剖分,形成0,1,2,…,n等节点,用有限差分法把雷诺方程离散化,在每个节点上可以建立一个有相邻节点压力构成的线性方程,那么所有节点上的压力方程就可以构成一个线性方程组,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如何求解线性方程组,就把抽象的理论问题转化为工程实际问题了。

把雷诺方程变形为■ε■=12u■,用中心差分离散方程左端项,用向后差分离散右端项,得到■ε■p■-ε■+ε■?摇p■+ε■p■=

■(ρ■h■-ρ■h■),(i=1,2,…,n-1)。

求解方程组有直接求解和迭代求解等方法。鉴于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中让学生在划分求解域时取数量较少的节点,使用直接求解代数方程组,把所求結果经过松弛迭代若干次,当结果满足一定的收敛判据时,即可作为可以接受的近似解。通过这种方法,求出每个节点上的压力和油膜厚度,然后借助于专业绘图软件Origin,绘制出压力和油膜厚度曲线,为后续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把大学四年所学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机械设计、汽车构造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重新梳理了所学的课程体系,深入理解了课程之间的前后关联和相互关系。

四、结语

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定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系统复习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相关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认识与理解,明白了课程之间的关系,初步学到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基本的科学研究素养,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这种系统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增强了学生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武.工科毕业设计问题及路径选择[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2):97-100.

[2]冯志焱,等.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7,27(4):106-108.

[3]杨沛然.流体润滑数值分析[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4]王静.偏心轮机构的热弹流润滑及任意卷吸速度方向的椭圆接触表面凹陷现象研究[D].青岛建筑工程学院,2001.

Thoughts and Researches on the Design of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aking Transportation Major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U Feng,KANG Guo-xiang,SONG Nian-xiu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dao,Shandong 266520, China)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graduation project design;curriculum configuration;research capability

作者:吴峰,康国祥,宋年秀

上一篇:安全技术概论论文下一篇:安全教育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