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2022-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小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方案

摘 要:首先介绍了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介绍了目前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从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入手,现场进行分析与,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总结了促进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方案,有效组织教学经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层次,已然成为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苏教版小学教材

一、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含义

1.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定义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活动,经历和感悟数学的基本活动过程,建立数学意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首要环节。

2.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推行的教育改革机制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地区也相继实施。积累数学基本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必要的数学素养,更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引领数学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变革。教师在苏教版小学教材课堂教学中更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必要性的体现。

二、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

通过现场听教师讲苏教版教材数学课程加减乘除发现,学生只是盲目地学习,跟从“老师教,学生学”,背诵记忆这样的模式,尽管学生学到了如何计算加减乘除,但是学习加减乘除的意义并不知道。像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仅仅因为活动而活动,对于活动的本质并无深刻的了解。对此,要求教师要从本质出发,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深度,加强理解活动的思维能力。

2.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认知意识模糊

对于苏教版教材中分数的乘法及图形面积的算法,课堂教学比较得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经验依靠传统的承袭模式是不够的。教师要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认知意识,明确了解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的意义,真正有效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三、促进小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1.增进情感交流,提升思维深度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阶段,接触不同的實物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每个学生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思考不全面,思维能力欠缺仍是存在的。教师要更深层次地开拓发展小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互相沟通交流,思考问题从多方位出发,但归于一个知识点,从而积累小学生的思维经验,提升思维深度。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中《找规律》就要求学生互相沟通交流,基于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找出规律性。

2.激发自主学习性,积累操作经验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发挥自我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自主探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性,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欠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情景教学,更应锻炼学生的自我操作能力,进而积累自我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如,苏教版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圆柱与圆锥》,教材首先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探讨时间,探讨哪些事物属于圆柱形及圆锥形,进而动手操作如何做成一个圆柱形或圆锥形,联系上册学习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体积的知识,进而继续探讨如何计算圆柱与圆锥形的体积。通过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学生的操作经验。

3.理论联系实际,积累实践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计算能力是学生必会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提供了空间概念,但并非真正的“数学”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对此,这就要求教师明确把握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联系起来,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积累小学生的基本实践经验。

如,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中的《分一分》课程,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放在不同的位置,抓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将同一事物进行归类,并将数量联系起来,进而轻而易举地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自我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是学生进行有力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教师要注重积累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的经验,提高数学基本活动的意识,保证小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真正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武捷.促进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吴晓华,管建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基于六年级期末测试结果的抽测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05).

编辑 张珍珍

作者:陈利娜

第2篇:中小学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资格\培训方案\咨询网络建构及管理研究方案(讨论稿)

一、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1.心理咨询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系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中每项工作也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大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或面临不同生活挑战的时候,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是正常现象,是一个发展问题,不能武断或一概解释为“病”和“心理素质低”,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功能的发挥和有效性。

2.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协助学生获得和谐的发展,也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协助学校进行教职工职业耗竭的预防和调整工作,还要包括校园心理安全维护和危机管理中发挥专门的作用,整个工作架构需要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考量。

从三级预防体系的角度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既有初级预防的功能,也有次级预防的功能,即在问题出现之前或最早出现的可能时机立即介入(初级预防),和在特定问题开始恶化(问题扩大化)或变成持久困扰的最早时间点上给予处置(次级预防),适当承担问题持续存在,此时介入以降低问题的严重性,与治疗类似(三级预防)功能;在此意义上,初级预防功能的发挥与学校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有密切联系,次级预防功能的发挥是这项工作的重点,三级预防功能的发挥要在这项工作发展到较为理想状态时,在学校心理咨询系统中依靠基层学校和基于系统中跨校的专门学生咨询机构与医学心理合作/配合承担。

3.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中的定位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最主要对象是儿童青少年,不同于成人心理咨询,必须重视这种带有性质不同的差别;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是在学校体制中开展的,不同于在独立于学校体制的医院和社会咨询机构中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有独特的资源和限制;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是相对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医学心理治疗部门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区别并不只是一个病人与否和严重与否的问题,完整的学校心理咨询系统,需要包括对一些较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的心理治疗工作;

学校心理咨询可以和医学心理诊治部门配合工作,但不承担医学心理诊断、精神科诊断和药物、医学心理物理治疗。

综上所述,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绝不是在学校和教育系统内开设一个小型心理医院,或专业心理医院在学校中的延伸或初级诊所,也不就是孤立地解决常规新健康教育,或班主任、任课教师解决不了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

(二)总体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根据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化发展的实际状况,从专业规格、工作机制、网络构建、队伍建设、工作模式、质量管理,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综合考量,建构合理、务实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体系。

二、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小学心理咨询的专业性质、专业规范和伦理标准的研究

考虑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学校教育机制的特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系统的要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家”专业特质,界定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角色特点,坚持正向和发展性,建构我国中小学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标准。

(二)中小学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及模式的研究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包括:心理健康资料采集与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普及与宣传、专门心理健康活动、个别辅导与团体辅导、教师心理保健、危机预防与干预等。

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不能是心理诊所式的封闭模式,要解决目前存在的“治疗师化”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学校心理工作者/学校心理学家)应善于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合作,结合“学校社工”的视角和工作方式,采取“合作模式”开展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资格和培训方案的研究

根据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和规范,建立符合实际的专业资格标准和系统培训方案,以及考核办法,还需要考虑咨询人员和督导人员的区别。

(四)中小学心理咨询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分层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与管理是重点;学校咨询人员的继续教育、督导机制和团队建设,需纳入质量管理;形成一些制度。

1.省/市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2.区/县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3.校级网络建构及管理的研究。

(五)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的政策保障的研究

按1:800师生比,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并建立绩效认可与考评机制,纳入教师职称晋升渠道。

三、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的实施与分工

本专题的研究在整合了各地优势资源,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要保持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坚持专业性和伦理规范,以行动研究为原则,研究与实务并重,考虑地区差异,形成分类系统模型,形成典型,便于辐射推广。

(一)课题组组成及专题分工

见附件5:政策建议专题组子课题研究内容、负责人及课题编号。

(二)研究总体计划

作者:陶勑恒

第3篇: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方案的探索

摘 要:建设完善的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阐述了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遵循的原则、主要内容指标、建设方法路线及建设过程中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方案

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和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中小学师生进行描述和评价,建立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国内外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问题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经验。心理健康档案集预防教育、危机干预与治疗、科研三位一体,它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中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和控制;可以为学校学生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工作提供依据,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可以帮助中小学师生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我,有利于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从而更好地贯彻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心理档案的一般原则

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档案是能反映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和能反映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心理测试结果、心理咨询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合体,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一个能如实反映中小学学生心理面貌的、有内在联系的体系[1]171-176。在建立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以下四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指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要尊重中小学学生客观的心理事实,要以客观求实的态度来对待建档工作,不可以先入为主,以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待建档工作;不能主观臆测,随意增减或更改某些材料和记录。

2.适用性原则: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量表,例如尽可能选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特征、本土化水平高的量表,注意心理测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注意常模的时效性等,全面多方位地综合测评;要保证中小学学生心理档案材料的连续完整,还要能反映中小学学生的整体心理面貌和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变化的脉络[2]54-56。

3.保密性原则:心理健康档案具有一定的隐私性,因此要严格保密在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能任意暴露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档案材料和泄漏相关信息。

4.发展与教育性原则:人的心理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心理档案只能是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依据,是一种对过去某阶段心理状况的记录,并不代表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永远如此,也不代表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就是如此。因此,在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不允许给中小学学生留下任何心理创伤,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根本准则。

二、心理档案的内容和体系

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后,由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负责组织建立。可以心理档案系统为依托生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加之对纸介质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立起完整、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档案系统。心理档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1)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年龄、爱好特长、文化程度等;2)身体状况,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3)主要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亲子关系等(包括重要社会关系人的联系电话);4)社会生活情况,包括工作单位、人际交往范围、日常活动范围等;5)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离异、与朋友或同事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3]40-43。

二是反映中小学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要把每个中小学学生的差异及特点揭示出来,通过各种不同的心理测验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小学学生的某种特质或精神状态在量上作出评鉴,这是建立心理档案的重要环节。

三是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记录,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员与中小学学生个性化的交流记录信息,如访谈记录、咨询记录等资料。有时候还会有通过中小学学生的家庭成员和朋友等其他渠道获得的有关资料。在心理档案的实务操作中,一般而言第一部分资料通过中小学学生自填问卷获得;第二部分资料大多来源于专业心理测验测试之后的结果。

三、建立心理档案的技术路线

1.观察法: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中小学学生资料的方法。对于观察的结果,可用下列三种方式做记录:1)评等法,心理咨询员对所观察的特质或行为评定等级;2)记录出现频率法,心理咨询员将规定好要观察的中小学学生的行为项目预先打印在纸上,凡出现了某种现象,就在这个现象的框上画记号;3)轶事记录,心理咨询员把观察到的中小学学生的情况,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如观察时间、观察事实及其发生情境的描述、心理咨询员的解释与建议等。

2.问卷法:心理咨询员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中小学学生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的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如用书面问题、表格让中小学学生回答、填写,可了解中小学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3.谈话法:心理咨询员与中小学学生或其较亲近的人通过直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和研究中小学学生心理的一种方法。通过谈话法,可了解中小学学生真实的心理背景等。

4.心理测验法:这是建立心理档案中最主要和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测验。在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时,首先要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其次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

5.咨询记录:包括学生咨询的情况记录、心理异常缘由、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分析等。

四、建立心理档案的注意事项

建立中小学学生心理档案必须慎重地对待并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以使中小学学生心理建档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1.保持材料的原始性。档案概念的内涵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建立心理档案要尽量做到材料的客观性,努力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少使用或不使用评价性语言,多用原始记录性语言。指导中小学学生参加心理测评时,告知中小学学生一定凭自己的第一感觉作答,不要再三思量或考虑过深,不要作假或故意选择回答极端答案。

2.追求材料的完整性。中小学学生心理档案的完整,一方面,从数量上要保证档案的齐全,使那些应该集中和保存的档案材料不能残缺短少,另一方面,从质量上,也就是系统性方面,要维护已有档案材料的有机联系,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分散,或者零乱堆砌。

3.信守材料的保密性。中小学学生心理咨询资料的搜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涉及中小学学生个人隐私权,具有法定的保密性。因此,对中小学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资料严格保密是涉档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属于中小学学生个人隐私的问题,更应严格保密。只有尊重中小学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才能受到学生信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心理建档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心理档案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管理人员不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为咨询者严守个人隐私,而把它作为曝光台,随意传播,不仅会把好事办砸,而且会触犯法律法规,反把教育者陷于尴尬境地。

4.避免材料的局限性。局限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历时性。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是随其年龄、环境等条件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心理档案材料是过去的记录,具有历时性,它既不能直接说明现在,更不能直接描述未来。它只可帮助我们预测趋势,制定教育对策。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防止把历史性当即时性来用。二是材料的辅助性。中小学学生心理档案材料只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某一方面,并不是全部。当我们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材料,切不可以偏概全。

5.提高建档人员的综合水平。建档人员除了具备心理学、心理测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外,也应懂得一定的档案学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真实、全面、科学性强的丰富的一手材料。我们常常看到,研究人员作了大量的心理测评等基础工作,但最终发现,留档的材料却价值不大,也就是说,想用的材料没有留下来,而留下来的材料却无用。所以,提高建档人员的综合水平,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意义重大,不可轻视。

另外,如果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则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需要注意软件架构设计。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档案系统不等同于成人心理测试系统,它必须有适用于中小学学生的特殊性。理想的心理档案系统应该包括基本资料、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心理网站建设等模块。心理测验仅仅是建设心理档案系统过程之中收集数据的方式之一,而不是惟一方式。在心理档案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强调对中小学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过分重视心理测验,将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档案系统的惟一资料来源,最终丧失的是对生动的个体的客观认识,容易导致在咨询实践中给学生贴上“心理不健康”之类的标签。其次需要注意测验信效度。不少人认为编成计算机软件的测评工具是科学、先进的。其实不然,测评软件更多地是将题目答题方式和分数统计的技术化,与测评工具本身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因此,在选择心理档案系统时,需要注意其所含测验的信度、效度、适用人群、常模等技术指标。最后,需要注意售后服务及价格。良好的售后服务至少应该包括:免费安装调试、故障处理、常模更新、测验题本更新、功能模块更新、软件升级等。至于价格,需要根据软件的功能来判断。单机版较之网络版,在采购成本上会减少许多,较适合面向少数人开展心理测评的单位,网络版软件则较适合开展大规模普测。

参考文献:

[1]叶海燕.大学生心理档案建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0).

[2]谭春芳.论高校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杨微梅,黎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构探析[J].高教论坛,2010,(1).

作者:李明军

第4篇: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活动方案

陈晓栋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逐渐爱上学校生活。

2.通过同幼儿园小朋友比一比、同爸爸妈妈比一比、同其他成年人比一比,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3.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与同伴相处的快乐。

【活动设想】

“背起书包上学去”对每一名小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任务也到来了。作为一名小学,他要慢慢学会料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更大的自主性,通过活动,帮助一年级小学生更了解、更喜欢自己现在的角色和生活。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欢乐蹦蹦跳

1、师:(伴随着舒缓的音乐)—— 小鸟嘟嘟叫,夸我起得早,背上我的小书包,来到新学校。校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儿向我们招手,好象在说:“早上好!”教室里,老师亲切的目光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尽情地遨游,多快乐呀!就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欢乐蹦蹦跳”。

(游戏规则:老师先说“欢乐蹦蹦跳”,学生齐说“谁来跳”,老师根据学生的性别、衣服等特征,邀请符合条件的学生起身跳一跳,可循环进行多次)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女生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男生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穿红衣服的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扎辫子的跳

二、讨论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

1、师:学校的生活让我们这么快乐,不过第一天来上学,有些小朋友却还不怎么习惯,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开学镜头。

(播放一年级新生的录象)

2、师:录象中,有的小朋友笑声不断,而有的小朋友却嘟囔着小嘴,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愿离开,王老师想问问你们,开学第一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交流)

3、师:小朋友都很踊跃,与其他人分享了自己的开学感受,现在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们觉得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先小组讨论,我们再交流(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4、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小学与幼儿园有许多的不同的地方,从陌生到熟悉,慢慢适应小学

的生活,也开始喜欢这里的生活了,一定有开心的事情。

5、师:你觉得在小学里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情呢?

(最后点到交到了许多的朋友)

6、师:能不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呢?

(请学生上台发言,讲讲朋友的特点)

三、交朋友

四、鸡蛋pk赛

1、师:有朋友的感觉真好,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我们在一起真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鸡蛋pk赛。

(游戏规则:全体小朋友蹲下,是一个小鸡蛋,石头剪刀布,胜利的人半蹲,变小鸡——直立,变母鸡——飞到台上来,变凤凰。)

四、小结

师:刚才同伴之间的游戏开心吗?鸡蛋孵化最后长大的过程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成长过程,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下,在同伴的互帮互助下,我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相信以后的校园生活,一定会让我们更快乐!

第5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个人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石中心小学计划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宗旨

通过组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针对性强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普及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心灵的理念,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活动主题

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

三、活动时间

贯穿2015学年第二学期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心理健康活动启动仪式(3月份)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启动

2、学校领导讲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学生代表发言

活动二:“懂得感恩 勇敢表达”(4月份) 结合“三八节”“母亲节”为教育契机,围绕“感恩”主题,为了让学生懂得感恩,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面向全体学生收集绘画、制作贺卡、手抄报等优秀作品。 一到三年级可以是以“给妈妈画一张画(做一张贺卡)”的方式进行;四到六年级则可以做感恩主题的手抄报。

要求先在本班内展示评比,每班再上送5份学校参评。(评比时间:第十周前)

活动三:心理主题黑板报比赛(5月份)

各班还有楼梯的黑板报以“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一二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三四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 五六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 学校统一组织评比。

活动四:播放心理教育主题电影(六一节当天) 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欢度六一节的时间,播放心理电影,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 推荐电影目录如下: 1)缺乏学习动力:《决战冰河》、《洛奇》、《阿拉伯的劳伦斯》

2)缺乏信心:《穆里尔的婚礼》、《心雨花露》 3)自卑失落:《阿甘正传》、《少林足球》、《肖申克的救赎》 4)交流障碍:《对她说》、《堕落的天使》、《雨人》 5)失败或绝望:《远大前程》、《功夫熊猫》、《小鞋子》 6)厌倦生活:《天生爱情狂》、《凡夫俗女》、《心理游戏》 7)自私、人际关系淡漠:《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余辉时》、《爱,回家》、《走路上学》 8)紧张:《虎口脱险》、《小孩不笨》

活动五:主题征文比赛。(6月份)

面向三到六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征文比赛。

征文要求:文章符合本次心理教育活动主题“阳光成长 快乐生活”,涉及的故事、体验、感悟、思考必须是真实的,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文体形式:文体不限,要求新颖活泼,恰当地表现文章内容。 文字组织:主题明确、表达流畅、叙述生动、文笔清新。 评比:每班上交两份进行全校评比,第十八周前完成。

活动六:心理知识广播站(整个学期内每月一次)

校园广播站推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栏目(如“心灵之声”),于午间等固定时间播放关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测试、歌曲等。

奖励方案:

学生:奖状和奖品

班级:奖状并全校表彰。

五、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全校务必高度重视该活动的开展,对各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及参与质量要及时给予总结评价。

(二)紧扣主题,调整拓展

为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力避搞形式,走过场。学校可在紧扣主题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对方案设计的“活动内容”适当予以调整和拓展。

(三)常抓不懈,注重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在常规推进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努力提升活动的内涵。

第6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5月4日、5月5日

三、活动地点:xx教室

四、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倾听心灵的声音——做情绪的主人小学生年龄小适应能力差,他们的情绪是多变的,学习成绩不好,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或在学校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的待遇都会产生各种情绪。他们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的: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二)送上一缕阳光——学会宽容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因此,在家里不知宽容父母,在学校不会宽容老师、同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思考心胸狭窄给自己带来的不良情绪,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2、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和谐相处。

(三)生活对我说——做一个自信的小学生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有时会遇到很多困惑,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自信心,导致失望、消极、自卑,心理负担很重。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在“我自信,我能行”的心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自信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

2、使学生掌握树立自信心的方法,不断调整自己,树立自信,健康快乐地生活。

第7篇:明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袁学芳

副组长:张兵

成员:柏礼瑞及课任教师

二、心理教师

张群、张小红、吴静

三、活动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四、活动内容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主要内容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五、活动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

2、运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明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学校重要标志之一。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理健康活动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目前我们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为此,我系在10月25---30日开展了一系列成长成材,树立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理征文、心理漫画、播放相关影片的方式进行,另外各班级也纷纷开展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均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总结如下:

一、广泛宣传,认真部署

为搞好本次活动,学院成立了以系学生处宣传部负责参与的工作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宣传栏、海报、网站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做到广泛动员,人人参与。

二、 “温暖你我,心灵起航”主题活动

1、心理健康征文、心理漫画征集活动

时间:10月22日—10月26日

活动通知发出后,我院各班级团支书以及寝室信息员积极响应,踊跃投稿,通过文字及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在学习、工作中的真实感受,助人与自助的真实体验; 讲述自己在人际交往、学习与生涯规划、情绪调节、挫折应对等方面的成长历程、人生体悟; 从所见所闻中总结出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思考、感想,本次征文在全系范围内共收到文章30多篇,漫画10余幅,通过这些文章漫画可以了解了部分同学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予以指导关注。

2、心理影片放映活动

时间:10月28日—10月30日

根据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整体部署安,在我系学生中播放系列相关影片,营造良好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氛围。活动期间共播放《放牛班的春天》、《美丽人生》等3部影片。同学们在静静地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心理健康的自我反省和矫正,为塑造一颗至诚至善之美的健康心灵而默默努力。

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非常成功,它推进了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对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积极响应各项活动,参与性广,活动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第8篇: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活动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稳定的情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校以心理健康周教育契机,以“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使之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周,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活动主题: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第14周活动地点:陈埭紫峰中心小学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观摩研讨活动(具体议程如下):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开始

2、顾问代表讲话

3、教委办领导讲话

4、宣读紫峰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5、学生代表发言

6、大型手语操

7、团体心理活动观摩课

8、心理讲座

二、黑板报各班以“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于5月8日前完成)

三、宣传栏(美术作品、书法、作文) 负责各宣传栏的老师(其中有美术、书法、作文)围绕“沐浴心育阳光 健康快乐成长”收集好相关作品,高年级的作文可让外来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学习、交往所遇到的烦恼或挫折。(于5月8日前完成)

四、心理辅导课各班的辅导员在周五第三节上一节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与黑板报的主题相一致。

五、广播站与校广播站的老师合作,推出午间“心灵之声”栏目,负责的老师收集关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测试、歌曲等等,于星期二~四中午播放。

六、展板制作心理展板,其一为学生作品展示板,其二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介,由心理课题组的老师完成。

七、活动乐园

(一)团体心理活动时间:星期二下午地点:操场内容:感统训练(夹弹珠、袋鼠跳、走s型、弹乒乓)对象:

一、二年级学生

(二)团体心理活动时间:星期三下午地点:操场内容:合作之旅(纸板渡河、赶鸭子、人椅、结对而行)对象:

三、四年级学生

(三)心理知识竞赛时间:星期四下午地点:多媒体教室对象:五年级学生

(四)心理影片欣赏时间:星期三下午地点:多媒体教室内容:《隐形的翅膀》对象:六年级学生活动要求:

1、每项活动由各负责人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质量,并注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2、本届心理健康活动周是我校首次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各班能够能认真落实活动的各项安排,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得到快乐,受到教育。

第9篇: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方案

一、竞赛目的

为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我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活动。

二、竞赛方式

本次竞赛先由五年级各班在本班举行选拔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然后在本班选拔学生参加竞赛。

竞赛采用知识问答方式进行,分必答题、抢答题和抽题作答三个环节。

三、竞赛答题规则

每个班选派3名同学作为本班的答题选手,其他同学不得帮助本班答题选手或干扰他班答题选手正常答题。

必答题环节:主持人出题目,每队选定一名同学答题,此环节每队回答3题。每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

抢答题环节:主持人出题目,主持人宣告“开始抢答”(通过按抢答器抢答)。抢到题目后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若不按规则抢答,例如:超前抢答,即减10分。(此环节共计5个题目)

抽题作答环节:此环节工作人员将试题装在一个不透明的纸盒里面,每队一次共计抽出三个题目交给主持人。每题答对加15分、答错减5分。

三、竞赛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问答(见附件)。

四、竞赛对象

五年级每班选派3名学生组成一队参加。

五、竞赛时间

10月31日(星期四)下午2:00。

六、竞赛地点

多媒体教室。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

个人奖评选方法:比赛中,统计各队每位选手得分,得分排名前5的同学评为“优秀选手”。

团体奖评选方法:根据各班参赛队的得分排名,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2013.10.17

上一篇:共青团座谈会个人发言下一篇:三句半赞酒店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