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2022-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中考开卷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以及新课改的最新指令,对于初中中考《法治与道德》该科目的的考核内容逐渐由闭卷转为开卷的考核方式。这种改革方式,一方面,指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初中中考升学考试的考核中会更加有侧重点,在《法治与道德》科目中更加侧重于对于学生时事政治的考核,出题方式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对于中考考生而言,为能够取得良好考试成绩,应转变传统学习思路,进行有效的侧重学习,注重社会生活热点,构建出《法治与道德》清晰的学习框架。

关键词:法治与道德;中考;开卷考试;对策

我国部分地区中考实行《法治与道德》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经验与心得,首先,中考试题结合我国国情,贴合当下最新的社会热点内容,重视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考试的题量大、知识点考察灵活。对于这项改革,有的学生迅速找准方法,在短时间内精准复习,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同学表示抓不住重点,开卷不如闭卷。针对这些反馈,笔者认为《法治与道德》开卷考试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答疑解惑,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1.中考开卷考试现状分析

1.1学生对于开卷考试认知存在误区

学生对于《法治与道德》开卷考试的认识停留在:老师划重点、考试照书抄、只要我翻书快、没有我不会的题。因而在上课过程中自己主动给自己“减负”,上课不认真听,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在书本上不求甚解的随便画画,对于知识点不加归纳的直接抄写。

归纳来说,对于中考开卷考试,大部分的学生认知中存在以下问题:认为考试答案一定可以翻书找到、知识点不加归纳整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考试过程中每一题都翻书等。

对于学生而言,《法治与道德》考试开卷最重要的是检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简单背书,更重要的是要对书本非常熟悉,重在理解、分析,形成自己的框架,才能够在考试的短时间内迅速审题、解题,保证正确率。

1.2重视课本,忽略时政与实际应用

在如今以考促学、以学促教的教学方针下,教师重视抓教材的主干,反复强调《法治与道德》每一章节的核心知识,忽略了对于课本外的扩展,缺少时政的教学指导。如今考试愈来愈灵活,更加注重对于国家大事的理解和掌握,更注重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而,教师也应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授课,在课堂上积极发散学生思维,紧密结合国家时政,规范学生答题思维。

2.中考开卷考试对策

2.1夯实教材基础知识

针对学生考试过程中见题就翻、答不完题、答非所问等现象,究其根本,学生对于书本太过于陌生。因此,只有通过夯实《法治与道德》教材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点熟练掌握,才不至于在考場浪费时间,答非所问,才能保证正确率。

一方面,上课应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整理分析、归纳消化、进一步理解掌握,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于基础知识有一个详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法治与道德》考试来说,无论闭卷还是开卷,题型基本一致,对于不同题型进行不同的复习。例如,开卷考试中在详细列举题、材料解析题等可以酌情减少复习时间,主要明确在书本的章节即可;对于分析说明题、简答题等具有半开放的题目,既要对教材有较高的熟悉度,又要结合时政热点来展开说明,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

2.2构建知识网络框架

如今重在考查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构建《法治与道德》知识网络框架必不可少。“把教材越读越薄”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把所有知识心领神会。

一方面,进行纵向的知识网络搭建,根据教材的逻辑,把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归纳整理,把知识的重点内容细化成块,填入知识网络中;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知识网搭建,即把一个知识点置于整个体系脉络中。例如,对于课本而言,七年级教材重视“道德”层面,为学生讲述珍爱生命、关心他人、孝顺父母、团结合作、保护环境等等,八年级教材更重视“法律”层面的讲述,站在法律的角度,我们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珍爱生命健康维护自己的权力等等,对此进行归纳整合。学生可以按照道德、法律、国情几个部分把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每一个知识点牢记于心,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点“串成”线,再由线“织成”面。

2.3抓住主干联系时政

纵观近年来《法治与道德》试题,发现一个共同点:都紧密结合当下的最主要的时政热点,结合当地区域特色以及时代特征。因此,要关心国家政策,关注国家大事,并且结合教材,从教材上知识点的角度对国家大事进行分析。

例如,我国当下的垃圾分类处理问题与国外处理有所不同,请学生以一名公民的身份对于垃圾分类的义务进行分析。把书本上“权利与义务”与当下“垃圾分类”的热点进行结合,大大的提高了问题的灵活性,学生对于此类问题的把握主要应在日常学习中梳理好国家大事,紧密联系时政。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中考中取得胜利。

2.4注重训练规范答题

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答题不规范、盲目堆砌、不得要领、思路混乱、空话白话过多等。因而,教师在平时要注重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

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于问题精准把控,正确分析,答题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正确理解题目,在此基础上才能理清思路,根据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解答。随着考试的灵活性增强,出题人在一些相似的题目中设置陷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审题,训练自己的答题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站在多个角度剖析、多个层次来阐述,确保答题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可以通过对于《法治与道德》中考真题,进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答题的逻辑性、规范性。但要一定要注意,不能搞题海战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以及解题步骤,学会对于题型的分析和整理。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训练出规范的答题技巧,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考场上事半功倍,取得满意的成绩。

结束语:

在中考考试改革过程中,《法治与道德》科目开卷考试实乃大势所趋,教师、学生和家长要积极应对,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以往的误区中吸取教训,及时采取措施。学习相关开卷考试的应对策略,扎实基础,形成脉络,结合时政,规范答题,总结技巧,对于《法治与道德》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理清逻辑顺序,抓住主干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所学的基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为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红县.浅议思想品德中考开卷考试的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5(10):97.

[2]王鼎维.对中考道德与法治开卷考试的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9(2):234-235.

作者:宋富淑

第2篇:中考语文试卷制式的省思与重构

评价是教学的延伸,试卷是评价的载体。试卷制式是反映知识、能力、素养的重要框架,也是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主要方式。然而,试卷制式与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试卷制式的要素组合与结构调整远远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时试卷制式的名分归属与内容排布也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省思、调整、重构试卷制式势在必行。

一、省思

以前,中考语文试卷主要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板块,课改后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纷纷进入试卷,原来的试卷系统被打破,试卷的结构随之变为积累、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板块。虽然试卷的内容愈加丰富,但也越来越呈现出臃肿化、碎片化的趋势。

1.“积累与运用”板块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积累与运用”向来是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板块。实际上,“积累与运用”这个板块名称,也折射出某种无奈。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注音、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古诗文名句默写等考点侧重于积累,而综合性学习则体现出较强的运用特征。虽然运用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但是将积累与运用生硬地放在一起,从学理上似乎也经不起推敲。积累考查的是知识,运用考查的是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差别在于有没有具体的情境。从语言实践的角度看,只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也是一种运用,换句话说,运用在特定的情境中是能够涵盖积累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与运用”有更名的必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积累与运用”板块逐渐加入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名著阅读。平心而论,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综合性学习强调宽领域、跨学科的学习,口语交际强调实践性、情境性的对话,二者都属于语言运用的范畴。然而把名著阅读放在“积累与运用”板块,则不太合理。名著阅读虽然也可以设置成对某个语境的言语活动的考查,但是整体而言,它侧重于对整本书的审美、鉴赏、评价,本质上是一种阅读活动。“积累与运用”板块不能因为相对开放,就成为什么都可以加入的大杂烩。

2.“阅读”板块

“阅读”板块一般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两部分,再细分为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这种安排做到了文学与非文学的搭配,诗词与文言文的兼顾,总体来看是合宜的。

其中,非文学作品阅读是机动的,有时是说明文阅读,有时是议论文阅读,有时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具体选择什么文类,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自媒体时代,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十分必要的。非连续性文本在试卷中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足性文本组合,如文字、图片、表格构成的组合;二是跨越式文本组合,如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在一起,也使得文本与文本之间具有非连续性。

从信息编码的角度来说,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一致,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相对成功的;反之,如果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组合的信息指向相悖,则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是存在问题的。跨越式文本的组合,要避免两个文本信息的繁杂与错乱,应追求信息的同化与顺应。这种跨越式文本组合的考查,其成败全依赖信息编码的顺遂与畅达。

由于材料来源的关系,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往往联系紧密。单就古诗词赏析而言,常以一首诗歌进行考查,近年也出现多首诗歌进行考查的情况。多首诗歌的考查,一般以两首为宜。两首诗歌可以形成对比阅读,可以形成主题阅读,可以形成互文阅读。

近年来,中考中也出现了古詩词与文言文组合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体现了一种很好的实践精神与探索意识,但由于组合文本对古诗词信息的掩盖、遮蔽,特别是文言文考查对古诗词的牵制,使得古诗词赏析沦为文言文阅读的附庸。从理论上说,古诗词赏析涉及基调、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文言文考查的指向是不同的,理应享有独立的地位。

3.“作文”板块

这一板块需要讨论的问题还是正名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关于这个问题,要从“作文”与“写作”的区别说起。从内涵看,“作文”意味着静态知识主导下的练笔,写的是那些四不像的“教练文体”,是给教师看的,只要求立意高远、文从字顺;“写作”意味着动态知识主导下的写作,是写给特定读者看的,读者也是文章的塑造者。从行为看,“作文”重视审题,弱化了主体性,作者成为教师命题的揣摩者和体现者;“写作”重在发现、感悟、猜测、质疑,关注写作的过程,作者是写作的主体。从本质看,“作文”是指在教学情境下的写的训练,不考虑读者对象的状况,不考虑文章写给谁看,是虚拟的写作;而“写作”是指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进入“流通”领域,接受读者的检验,是真实的写作。尽管考场上的“写作”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但是用“写作”取代“作文”,不仅是对写作教学观念的校正,也是对语文教学行为的良性引导,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调整

在省思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对初中语文试卷制式进行调整,使试卷结构更加科学、简约、灵动。

1.把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

当初,名著阅读进入试卷的时候,命题者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形式往往是选取名著中的章节,据此判断人物的身份、姓名,或者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回忆名著中的情节内容;认为名著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因此把名著阅读安排在“积累与运用”板块。现在,我们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名著阅读虽然有别于单篇阅读,但也是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不能死记情节甚至细节,应该重点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感悟、体验、思考。把名著阅读置于“积累与运用”板块有历史原因,但毕竟是权宜之计。最近几年,许多地方中考语文试卷都将名著阅读纳入“阅读”板块,这应当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名著阅读的分值一般在6~8分,由于不是很高,放在“阅读”板块的最前面比较合适。

2.把综合性学习融人“积累与运用”板块

现今仍有许多地方的中考语文试卷将“综合性学习”单独列出,作为与“积累与运用”并列的板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往往就会遇到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问题,包括注音辨音、识字认字、选词用词、标点运用、语病辨析、古诗文默写、图文转换、缩写扩写、讲述转述等。综合性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而且应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

2018年北京市中考“基础·运用”板块的试题就是很好的样例。整个板块以“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来统摄所有试题,依次设置了五个具体情境。第1题是填空题,情境是“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要求学生写出“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出处。第2题是选择题,情境是“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要求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根据语境选出汉字和词语。第3题的情境是“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要求学生选择标点符号、修改语病。第4题的情境是“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巧妙链接课文,考查文学常识以及在微信中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5题的情境是“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小全张上的题词和碑文。该试题编制集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熔语言、思维、文化为一炉,值得借鉴。

3.以“语用”取代“积累与运用”

不仅综合性学习可以整合到“积累与运用”板块中,主题学习、项目学习也可以整合进来。为了进一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本身还可以成为建构“积累与运用”板块的框架。有了综合性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的统摄,原先零碎的静态知识的考查得以整合,“积累与运用”的意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异化,而是优化。此时,以“语用”作为板块名称更加合适。

4.以“写作”取代“作文”

当“作文”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变成“写作”之后,“写作”就与“语用”“阅读”构成相对完满的并列关系。

“写作”板块一般分为微写作与大写作。其中微写作写片段作文,以补大写作之短;大写作写整篇作文,以克微写作之弊。二者组合是相对合理的。那么,微写作与大写作如何调配才能达到优化的效果?随着写作研究的日益深入,开辟交际语境写作的新天地,是初中语文写作考查的应有之义。交际语境写作是任务驱动下的写作,有明确的写作目的和写作对象,写作对象不仅是写作过程的参与者,而且是写作成果的塑造者。交际语境写作是联系口语交际与写作训练的一座桥梁,具有很强的考查功能,理应得到推广。

但是交际语境写作也存在固有缺陷,它将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束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写作情境中,导致学生难以发挥灵动的才情、深刻的思想。因此将交际语境写作安排在微写作中,而将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安排在大写作中,是比较合宜的。这样,“写作”板块就形成了交际语境写作与文学写作(或思辨写作)的二元结构。

三、重构

根据以上调整,重构后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可列表如下:

安德森等学者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把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类目,其中记忆、理解、运用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思维,这对完善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下面笔者尝试用安德森等学者的认知框架对上表相关内容进行描述。

1.“语用”板块

在“语用”板块,初中阶段的记忆主要体现在生字新词和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就生字新词的考查而言,虽然强度不同于小学阶段,但是初中阶段同样不可或缺,最好是在真实情境中考查,在任务驱动中运用。对音形义、字词句的考查,可以分再认、回忆两类。就古诗文名句的考查而言,除了识记性默写,还应设置理解性默写、运用性默写等情境。仅有语境是不够的,还要有情境的设置。

从学生考试的心理而言,“语用”板块的试题难度不宜过大,但并不妨碍在该板块设置高阶思维的试题。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试题,应该围绕综合性学习,在真实的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方面要突出综合性,考查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如QQ、微信、博客的语言运用,获得信息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突出实践性,设置“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的情境,检测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考查学生基于高阶思维的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

2.“阅读”板块

名著阅读的考查,短短几年就经历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判性阅读等阶段。积累性阅读指向识记作家、作品、人物、情节等,主要考查的是作品里有什么,体现了文本中心理念;理解性阅读指向理解作品的内容、形象、主题等,主要考查的是作者是怎样写的,体现了作者中心理念;评判性阅读指向感受和思考作品的思想、观点、态度等,主要考查的是读者的感受与思考,体现了读者中心理念。如果说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还属于低阶思维的话,那么评判性阅读就属于高阶思维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试题的编制既要关注语感,也要关注文感。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试题主要有四类,即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评价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属于低阶思维,评价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属于高阶思维。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包括说明文、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其分值应该低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重点要落在說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顺序的梳理上;议论文阅读的考查,应该围绕文章的观点、论证的方法、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设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可借鉴PISA测评的理论和实践,依照“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设置试题。非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至少要设置一道高阶思维的试题,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评判、推断、设计、建构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古诗词的赏析最好分两小题,第一小题“示方法”,提供支架;第二小题“用方法”,用提供的支架读出诗歌的情感。第一小题为低阶思维的试题,第二小题为高阶思维的试题。

文言文的阅读除了常规的字词解释、断句、翻译之外,还应设置一二道基于高阶思维的主观题,考查学生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欣赏品位。文言文阅读试题也要脱胎换骨,应命出各种新颖活泼的变式题,以改变僵化可憎的面目。

3.“写作”板块

微写作要求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表达,能准确使用常用词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流畅地表达,而且做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大写作最好是在文学写作与思辨写作中二选一。文学写作旨在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要求能用叙述技巧,诸如细节描写、对话及叙述顺序等,表现真实或虚构的经历,做到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思辨写作旨在考查学生针对生活问题或社会现象的评析能力,要求能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清晰地为自己的立场辩护,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有效。当然,微写作与大写作都属于高阶思维。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试卷制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而变的。随着课改的深入,中考语文试卷制式必将趋于完善。

作者:林忠港

第3篇: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课程标准是实施教学与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明确表明,命题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本文以韦伯一致性分析模式为基础,论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方法,并以北京、天津、南京、重庆、深圳五个城市的2019年中考试卷为例,进行一致性分析实践,为中考数学试卷命题优化提供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试卷

Analysis on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Mathematics Test Paper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Qingyanggang School,China) HUANG Yique

一、初中數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方法

在一致性分析中,常用的一致性分析模式包括韦伯分析模式、SEC分析模式及Achieve分析模式。

1.韦伯分析模式,以“金字塔”式课程内容目标体系为基础,研究维度包括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分布平衡性四部分,在课程标准与中考试卷一致性分析中,研究信度较高,研究精度较好,是SEC分析模式及Achieve分析模式的基础。

2.SEC分析模式,将学习内容与认知要求二维矩阵为基础,通过数据统计与整理,进行一致性P值计算与分析,分析内容相对粗放,结果局限性较高,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学业评价。

3.Achieve分析模式,以深度质化方法为基础,邀请学科专家学者及教师组成编码小组,分析试卷题目与课程标准的匹配水平、试卷的知识水平难度、试卷知识分布的平衡性及知识广度,分析的难度较高,分析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

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一致性分析实践

综合对比上述三种分析模式,本文选择韦伯分析模式开展一致性分析。以五个城市的中考试卷为例,开展其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评估试卷的不足。

(一)分析框架

在韦伯分析模式中,每个分析维度有对应的可接受水平。

1.知识种类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中至少存在六道题目用于检测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及的知识内容。

2.知识深度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中至少存在50%的题目认知深度达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水平。

3.知识广度分析要求中考数学试卷内容贴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某领域的目标范围超过50%。

4.知识分布平衡性,按照知识分布平衡指数计算公式,计算的数值大于0.7,则评估中考数学试卷在知识分布平衡方面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知识分布平衡指数其中, 是指中考数学试卷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的目标数量; 是指目标下对应的中考数学试卷题目数量; 是指领域目标下的中考数学试卷题目总量。

(二)分析过程

1.知识种类分析

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可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领域,结合初中数学教材、课程标准要求等内容,可将课程标准划分为8个学习领域,如数与式;图形与变换、坐标、证明;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2)主题,根据每个领域的内容,划分为不同主题。以数与式领域为例,其主题包括有理数、实数、代数、整数与分数四类。(3)目标,根据每个主题的内容,划分不同目标要求。以有理数主题为例,其对应的目标要求为“能够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知识深度分析

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可将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深度划分为四个思维等级,分别对应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层级。(1)了解。要求学生知道、认识或距离知识内容、特征。例如,要求学生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2)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知识内容、特征、内涵,并阐述不同知识间的异同或关系。例如,要求学生利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及立方根。(3)掌握。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将知识内容用于不同情境中。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代数式表示问题的数量关系。(4)灵活应用。要求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编码处理

在基于韦伯分析模式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初步处理后,需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及初中试卷进行编码处理。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码中,划分的8个领域分别用数字1~8表示;划分的二级主题,分别用1.1,1.2……n.n表示;划分的目标,分别用1.1.1,1.2.1……n.n.n表示,汇总为编码表。例如,1.1.1表示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2-理解”;1.1.2表示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2-理解”;1.3表示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其对应的知识深度为“3-掌握”。本文共邀请两名学科专家和一名骨干教师分别对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编码评价,评价结果具备较高信度。

在初中试卷编码中,应根据试卷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码中进行选择,进行编码统计。例如,某市中考数学试卷的第13题考查5个知识点,分别是(1)实数的幂运算,其对应的编码为1.3.1;(2)求三角函数值,其对应的编码为1.3.2;(3)求非负数的平方根,其对应的编码为1.3.3;(3)比较实数的大小,其对应的编码为1.3.4;(5)有理数混合运算,其对应的编码为1.3.5。将试卷的题目编号(即13)填写至五个编码处,如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内容,将题目编码填写至非目标编码处。

4.数据统计

在数据统计中,不同分析维度的处理方法不同。(1)知识种类分析,计算编码表内每个领域中主题编码和目标编码的总数,计算每个领域中填写题目编号的主题编码与目标编码总数。(2)知识深度分析,计算每个领域中填写题目编码的主题编码与目标编码个数,并统计高于、符合和低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深度的题目个数及占比。(3)知识广度分析,按照“填写题目编码的目标编码个数/目标编码总数×100%”的公式计算,受考试时间限制,中考数学试卷的知识广度难以达到50%的要求,在本文分析中,如该数值大于40%,则判断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具备一致性。(4)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进行统计与计算。

(三)分析结果

在五个城市(北京、天津、南京、重庆、深圳)的中考数学试卷中,每个维度的分析结果如下:

1.知识种类分析结果:在数与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4个领域中,5个城市的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在方程与不等式、统计与概率2个领域中,1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在图形与证明领域,2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在图形与坐标领域中,3个城市的试卷与标准不一致。

2.知识深度分析结果:在图形与变换这一领域中,试卷与标准不一致,其余领域均与标准一致。

3.知识广度分析结果:仅有2个城市在方程与不等式、函数2个领域中,试卷的知识广度与标准一致。其余领域的知识广度占比约20%,相对较低。

4.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結果:5个城市的中考数学试卷知识分布相对均衡,并未出现集中于某个知识目标的现象,均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考数学试卷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中,可选择韦伯分析模式,从四个维度分析两者一致性。根据分析结果,可评估中考试卷在考查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广度及知识分布平衡性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提高中考数学试卷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中考选拔综合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帆,张胜元,孙庆括.初中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以福建省五套中考数学试卷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9(03).

[2]李明山.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与中考数学试卷的一致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5).

(责编 张 欣)

作者:黄贻鹊

第4篇: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 2020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试题立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试题彰显爱国情怀,凸显学科价值,紧扣时代脉搏,注重实践参与。试题坚持“三个注重、四个考出来”的##命题理念,面对疫情期间教与学的情况,从实际出发,试题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基础性、综合性,贴近学生生活,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和考试的正确导向作用。

聚焦抗疫脱贫,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试题凸显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四个自信”。试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引导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关注国家发展,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试题引领学生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政治认同。

例如第25题第(1)问以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凸显以人民为中心、“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加深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的理解,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26题第(1)问以“两个一百年”为背景,通过饱含爱国爱党、歌颂民族英雄、歌颂人民团结奋进的三段深情描述,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画卷,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胜疫情及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心。

试题将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寓于字里行间,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例如第9题以“一家四代接力戍边”为背景,体现家国情怀,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第10题通过“三把伞”撑起的寓意,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善。

试题引导学生认同文化自信的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激发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第24题以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为背景,突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第26题第(1)问通过三个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试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与个人梦紧密相连,要把个人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例如第26题第(2)问从新的挑战、新的机遇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培养创新精神,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竞争力,努力承担历史责任与使命。

凸显学科特色,着眼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 试题贯彻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要求,考查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成长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观念、参与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试题聚焦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学生对核心观点的理解与运用,运用主题化形式,突出学科综合性,引导学生从学科体系把握学科内容。

例如第4题以“学习心得分享会”为背景,把学习的方法和意义、学习的苦与乐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查。

第23题第(3)问通过“关于民法典的对话”,围绕民法典的编纂、规定、宣传、落实等,整体考查法律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试题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全面、辩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例如第16题通过两个不同的“拨打12345热线”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公民既要积极行使权利,更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参与民主生活,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第22题从垃圾是“废”还是“宝”的设问,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辩证思考,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环保意识。

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突出##特色 试题关注时代发展,紧扣时代脉搏,突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时代背景。试题素材立足##市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的发展与成就,让学生在熟悉的身边事中感悟时代变迁,感受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试题通过具有时代感的素材,增强鲜活性和时代性,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例如第15题“直播带货”取材于老字号数字化转型,引导学生了解“直播销售员”的出现,是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第20题以“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国际合作与担当”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全球观念。

试题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到亲切,体现##特色,展示##成就,增强##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例如第22题以“新版《##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垃圾分类是个新时尚”,思考作为##市民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从自身做起,为##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第25题第(2)问以脱贫攻坚的“##经验”为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承担对口扶贫支援任务,以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出了首都的首善答卷。

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育人,提升参与能力 试题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包括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既有现实的生活,也有虚拟的生活。试题坚持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导向,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参与能力。

试题紧紧贴近学生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形成健康的、向上的、乐观的生活态度。

例如第5题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选取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家务劳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第21题选取疫情期间几幕感人瞬间,并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的真情实感;

密切联系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生活所感所悟,深挖疫情特殊的、珍贵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对抗疫群体的敬佩之情,从而在行为上向榜样学习。

试题以多种实践活动场景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从学会做题、学会做事到学会做人。

例如第13题以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组织下通过“邻里微信群”等积极建言献策,共建和谐美好社区为背景,引导学生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使考试成为育人的过程。

道德与法治试卷试题解析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等角度,将学生置身于“2020抗疫扶贫”的时代背景,从“看、思、行”三个维度讲好中国故事、巧设问题;

将学科核心主干知识构织于真实生活情境,从“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三个层级整体设计,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厚植爱国情怀, 落实立德树人 试题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通过时事热点,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市情疫情,深切感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的情感,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1、2题是两道时事题,分别以京张高铁通车,完成珠穆朗玛峰测量任务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9题以“一家四代接力守边”的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凸显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第17题以学生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活动体验为背景,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践行爱国主义,激发爱国情感。

第20题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为背景,基于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参与的国际合作,引导学生在树立全球观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第25题以毛南族实现整体脱贫为背景,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具体生动实践为素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和行动,引导学生立足国家发展、立足##市情,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感受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公平正义,激发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第26题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背景,歌颂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歌颂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进,歌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集了磅礴力量,克服艰难险阻、共克疫情难关,引导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为国家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勇担历史责任与使命的决心。

聚焦核心观点,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引导于知识考查之中,涉及课程标准之“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三个主题内容,整体结构均衡,注重学科核心观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凸显学科特色,着眼于关键能力的培养,统筹处理“三个主题”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治思维、参与意识,培养学科素养,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主题一成长中的我 第4题以“学习心得分享会”为情境,以主题化架构的方式考查学习方法、学习的意义、学习的苦与乐等知识,突出学科综合性,引导学生从学科体系角度把握学科内容。

第8题以漫画的形式,通过对漫画中的向家长说一句话的巧妙设问,考查对磨砺意志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主题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第7题直接引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素材为背景,考查统编教材关于集体规则重要性的新增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建设美好集体的重要途径。

第10题以图片形式生动再现“三把伞”的生活情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引导学生关切他人生命,践行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第11题以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的一段话为背景材料,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国家机构、人大代表职能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2题借助主题学习活动,呈现不同领域的生活事件,突出综合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般违法与犯罪等法律重点知识,考查学生准确联系所学法律知识解释、说明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14题以“醉驾”成为刑事追诉第一犯罪的事实为背景,考查对违法、犯罪的正确认识,借助道德与法治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法不可违,违法必担责的法治意识。

第18题以初中生上网活动的相关数据统计为背景,考查理性运用网络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突出考查学生提取信息、数据分析的能力。

第22题设置垃圾是“废”还是“宝”的探问,引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辩证思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16、23题等试题注重将核心知识融入到具有教育价值的典型情境中,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从整张试卷来看,“我与国家和社会”主题仍然是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学科考查的重点。

优化考查方式, 增强综合素质 试题坚持##命题理念,面对疫情期间教与学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注重人文关怀,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在有味的情境、有思的设问和开放多元的答案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试题以主题式、对话式、阅读式等多种形式,着眼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第4题以主题化形式突出学科综合性,引导学生从学科体系把握学科内容,综合考查对学习态度、方法和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乐学善学、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第6题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两位友人的对话,全面考查友谊的特质、呵护友谊和正确对待友谊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提高沟通与交往的能力。

第16题以“同一个热线不同的拨打”为情景,考查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多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全面、辩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中认识公民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参与民主生活,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23题(3)通过公民与民法典对话的形式,从编纂、规定、宣传、落实等角度,考查公民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认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体会法律的规范与保护作用,自觉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

重视社会实践, 突出关键能力 试题重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试题的素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尤其是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在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成长。

第5题以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为背景,选取家务劳动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共创共享美好家庭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第13题以社区生活为背景,通过“邻里微信群”和“美丽楼栋建设小组”倡导人们共建美好社区,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

第21题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的形式,在故事阅读中,感悟“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所见所闻中、在分析问题中提升思想认识,将知识与实践生活紧密结合。

第22题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引领学生思考垃圾是“废”还是“宝”,在价值分析和判断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24题以“云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背景,通过给海报命名的活动引领学生认识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在参与“云观展”活动中,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悟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试题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学科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做题、做事、做人的统一。

第5篇: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

最新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观察与思考题即情景题

11.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外来物种的入侵、偷拍军事禁区、网络黑客、资源浪费、邪教传播,分别危害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军事安全、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等,对此,

A.你应该:及时制止、或者检举、或者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线索和协助;或者不参加非法活动及邪教组织等

B.理由:同上②③④⑤

变式情境题1当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外来物种的入侵、偷拍军事禁区、网络黑客、资源浪费、邪教传播,分别危害了我国的生态安全、军事安全、网络安全、资源安全、社会安全等,对此,

A.你应该:及时制止、或者检举、或者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线索和协助;或者不参加非法活动及邪教组织等

B.理由:同上②③④⑤

变式情境题2:小鹏在浏览微博时发现某军事“发烧友”发了一条包含高清图片的信息,其中文字如下:昨天去了××,不得不说咱们的国家牛!我国最新的防空驱逐舰就停在××,霸气外露!哈,有图有真相,上高清图片!对于这样的微博,

你会: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理由①发烧友的行为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②③其他答案同上

11、情景:倩倩在浏览某网站时,意外发现该网站将黄岩岛标注为他国领土。(或是--发现有人在军事地区附近拍照,发到网上)

A此时,倩倩的正确做法是:(要求网站改正错误)制止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B理由:①领土问题事关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该行为严重损害我国国家利益。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答题思路:定性、态度①;意义②;怎么做③)

12、情境:在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

(1)你认为这一做法::不正确。

(2)你的理由是:①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当受到法律处罚。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④

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13、情境:八(4)班在“如何履行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主题班会上,有两位同学的发言引起热议。甲说:“我们中学生履行这一义务的最好做法就是学好知识,将来参与国防建设。”乙说:“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履行义务也就无从谈

(1)你对他们上述观点是:不正确

(2)你的理由是:①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要从现在做起。②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③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④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同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我们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备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14、情境: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宪法(观看习主席向宪法宣誓仪式)。好朋友小明觉得无意义,就悄悄做作业。

A、你会:劝说小明认真诵读宪法(观看)

B理由: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④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④设立宪法宣誓制度,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⑤可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国。)

(答:宪法地位、对宪法态度、宣誓的意义)

(权利义务)政治权利和自由(政治自由)

第6篇:中考道德与法治重点专项训练

中考重点专项训练

材料一: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6年3月1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一:2015年7月27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材料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三:2015年10月5日,85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科研团队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不惜以身试药,研究发明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受益。

材料四:2015年10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双创”,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潜力和社会创造力。

材料五:2015年11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正式下线。C919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民用干线飞机,于2008年开始研制。C919飞机计划于2016年正式首飞。

材料六:2016年1月8日,李克强总理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用创新的翅膀使中国经济飞向新高度。

材料一:2015年6月26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年会议题涉及全球绿色发展新议程与国际合作,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议程、新常态,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等六大领域。4000多位中外嘉宾应邀参加了本次年会。

材料二: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等内容作了规定。

材料三:2015年10月26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为绿色发展勾勒出完美“画卷”。会中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材料一: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习近平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愿同各国一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材料二: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两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热烈反响,收获累累硕果。“一带一路”是和平的播种机,是发展的助推器。 ——摘自2015—2016学年度《时事》(初中版)第2期

材料一: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材料二:2016年2月1日至3日,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议,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消除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

材料三: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

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材料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材料一:长期以来,网络造谣、枪手替考、职业医闹、虚假诉讼、伪造和盗用证件等社会陋习,极大扰乱了社会诚信秩序。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这些百姓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纳入刑法进行严厉打击。

——摘自2015—2016学年度《时事》(初中版)第3期

材料二:泉州晚报社APP-泉州通2016年4月16日讯(记者廖培煌 通讯员林隆华 文/图)应朋友请求,南安人黄某替泉港人林某,参加福建自学考试。殊不知,两人已涉嫌触犯2015年11月1日施行的新《刑法》中增设的罪名“代替考试罪”。今日,丰泽派出所对黄某与林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悉,这是考试作弊入刑以来福建省的首例案件。

材料三:2015年12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我们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材料四:右边漫画《网民造谣言被严惩》。

材料一: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反家庭暴力法是国家出台的第一部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开辟了“家事立国法”的新篇章。

材料二: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首部防治家庭暴力法案。该法规定:恐吓等精神暴力纳入家暴,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等。(如图)

材料一:根据2015年7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材料二:在4月15日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安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材料三:2016年1月5日至6日,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出批示。俞正声在批示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加强和改进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为推动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四:2015年11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2015年9月4日晚,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和“自强”四个篇章,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强精神。

材料二: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2015年10月13日在京召开。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批示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材料三: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授奖仪式——《圆梦中国 德耀中华》于10月13日晚在京举行。授奖仪式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篇章,深刻阐发了震撼人心的道德之美,生动诠释了道德模范的精神价值。

材料四: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京召开。刘云山指出,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鲜活的价值观,推进道德建设,要用好道德模范这一“精神富矿”,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更好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材料五:总书记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第7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学校老师自行命题,考查范围是《道德与法治》八下册1—4的内容。 考题从整体上来看难易度适中。 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题型。 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二、考试情况分析

应考人数 206 实考人数 206及格人数 :162 及格率 :78.6% 优秀人数 :55优秀率 26.7% 最高分:98分 低分人数 :20分 总分 :6907分 人平得分 :69.2分

三、答卷情况分析

1、答卷中失分率比较高的题目有:

(1)第一大题选择题中的

2、

4、

9、

12、

13、 20题. (2)材料题中的26题(1)(3)小题, 28题中的(2)(5)小题 。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与教师们平时的知识落实有紧密联系.

2、失分原因大致如下: (1)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仍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对思品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看书不够细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概念模糊,原理不清楚。

(3)审题不清。正确解答试题的首要环节就是认真审题, 可仍有许多学生因为不明题意而导致失分。

(4)缺乏答题技巧,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对于纯粹的知识再现题,学生得分率较高, 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用课本术语表达观点, 由此可见学生的答题技巧不够高, 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5)书写不够规范,字迹不够清晰。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课堂教学是提高思品教学效果的主阵地,因此,要把搞好课堂教学放在首要地位,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思品课理论性较强, 许多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 因而如何激发学生 对思品学科的兴趣,是我们思品教师面临的一个既传统而又现实的问题。我们要多动脑筋, 多想办法, 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思品课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 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避免单纯传授知识,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3、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 抓好后进生。对政治考试来说抓好 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5、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8篇:郑州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A.十六 B.十七 C.十八 D.十九 2.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 》,对相关国家标志使用的场合、礼仪及侮辱行为的处罚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国家标志制度。(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称法 3.2017年7月7日, 大桥海底隧道段的连接工作顺利完成,跨海大桥主体工程全面贯通。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大、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它连起了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该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

A.杭州湾 B.京港澳 C.港珠澳 D.胶州湾 4.2017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 项目通过评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

A.本草纲目 B.黄帝内经 C.甲骨文 D.南京大屠杀档案 5.最早,学习一词出自《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指雏鹰开始学习飞翔。因此,进入中学阶段我们的学习( )

A.既包括知识的获取又包括能力的培养 B.只能是我们所看、所听、所触、所做 C.就是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D.最重要的是记忆大量的具体学科知识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告诉我们( )

A.人们都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B.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C.他人的评价都非常具有价值 D.惟有自我评价最真实客观 7.小红上了中学以后常常闷闷不乐:小丽能歌善舞,小明是体育健将,小雨擅长舞蹈„„而我什么也不会,也没有什么朋友。对此,你想对小红说( )

A.等待心灵的相遇,建立一成不变的友谊 B.学习他人所长,力争样样精通十全十美 C.敢于敞开心扉,把所有同学都当成朋友 D.每个人都有优点,对自己要抱有正确态度

8.“从不相识 ,开始心接近,默默以真挚待人;难得知心 ,几经风暴,为着我不退半步正是你;你我哪怕荆棘铺满路,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是谁明白我,情同两手,一起开心,一起悲伤,彼此分担,总不分我或你,你为了我,我为了你,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你手,朋友”。歌曲《朋友》告诉我们( )

①友谊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②朋友只会带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③志同道合的友谊能经受住考验 ④友谊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9.小强和小兆是好朋友,他们都报名参加了学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小兆胜选的呼声比小强高得多。小强应该( )

A.淡化友谊,勇于竞争 B. 维护友谊,主动退出 C. 坦诚交流,公平竞争 D.真诚提醒,劝他退出 10.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发送一个咧嘴的符号,却无法和对方一起会心微笑;我们期待长久的友情,但遇到考验时,又常常点击鼠标让自己一直“下线”;我们期待对方的真诚,但常常又戴上面具去参加一场又一场“假面舞会”„„这说明互联网( )

A.开启通往世界的新窗口,有时却关闭了心灵之门 B.能够逐渐代替现实的生活,满足人生成长的需求 C.为与他人交往提供新的平台,促进交往无所不能 D.让人们停留在虚拟的世界,现实生活难以再触碰

11.不知何时,微信朋友圈成了投票链接的“胜地”。为给孩子拉票,有的家庭全员上网将投票链接转发到N个群以求点击;有的家庭通过刷票公司、买票等操作让孩子的票数遥遥领先。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拉票行为太功利,真才实学才必需 B.望子成龙心太切,设法拉票可理解 C.拉票助威莫嫌烦,真正友谊需考验 D.微信朋友新阵地,全力支持显真情 12.自习课上,小华向同桌小奇求教一个不认识的字,老师以为他俩不认真学习,扰乱课堂纪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批评了小华,小华感到很委屈。你认为小华应该( )

A.接受老师批评,顾大局忍气吞声 B.要求老师道歉,并公开澄清事实 C.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与老师沟通 D.当堂告知老师,申诉自己的委屈 13. 四川邛崃太和乡吴松一家,秉承“心怀天下意纵横,志存高远严修身”的家训,坚持学习不放松,从爷爷奶奶、妈妈、到自己和妻子三代人60多年坚守大山,“村教三代”矢志不渝担任乡村教师,全乡9000多人,几乎每户都有五家教过的学生。吴家三代人( )

①爱岗敬业勇担当,平凡人生显伟大 ②传承家风塑精神,三代人共铸师魂 ③紧跟时代的步伐,终身学习永不辍 ④引领学生会成长,启迪人人成英才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春节至,无论世界对么精彩,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我们也要回家。这是因为( ) ①家中有亲人的牵挂,家中有真切的关怀和守候 ②家是承担责任的地方,回家只是为了回报父母 ③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身心疲惫了才需要回家 ④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近日,一篇高中生作文《孟婆汤》在网络和朋友圈转发,看哭了众多网友。作者回忆了自己在母亲车祸前对母爱的忽视,甚至母女相处并不融洽,嫌弃母亲唠叨;而在母亲车祸后,通过给母亲天天读母亲喜欢的书,希望帮助她找回记忆!这启示我们( )

①尽孝在当下,要以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 ②沟通传递爱,认真感受体会与父母相处 ③爱在家人间,坚信父母终究会原谅自己 ④让家更美好,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2017年11月3日,在从纽约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名旅客突发急病,为争取救治时间,在得到管制许可后,安全降落在冰岛某机场,旅客被及时送往当地医院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全体乘客的时间和行程、为应急沟通进行跨国协调,以这样的代价去救一个人,值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可以放弃一切 ②生命冲高神圣,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③此举浪费公共资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④积极救人的壮举,生动诠释了生命无价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据统计,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近视发病率超过70%。假如不采取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我国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力需求将面临较大缺口。这警示我们( ) ①保护视力是关爱身体最重要的事情 ②中学生要自觉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③身体健康与国家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④政策干预是解决近视问题的唯一举措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8.从2017年秋季开学起,河南省中小学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4课时。作为中学生,我们需要( )

①参加社会实践,体验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②参加相关活动,激发学习热情 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充盈自身精神世界 ④利用网络,学习一切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下列名言和典故不能让我们感受生命力量的是( )

A.闻鸡起舞 B. 卧薪尝胆 C. 愚公移山 D. 画蛇添足 20.安徽女孩杨莉4岁就失去双臂,她并没有放弃生活,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但能用灵巧的双脚洗脸、化妆、写字、包饺子,还以顽强的毅力考上了大学。最近她开始尝试网络直播,她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拥有90万粉丝,大家都叫“励志姐”。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坚强乐观,增强生命韧性 ②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③沉迷网络,丰富人生阅历 ④自立自强,活出精彩人生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段寄语,是党对青年人的希望,也是党“寄”给全体青年的“一封信”。 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载了几代人的梦想即将实现。置身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奋勇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梦想有多雄奇,人生就有多美丽。2035年,你的人生将会呈现什么样的美好状况?请你简要描述。(三个方面即可,6分)

(2)不忘初心,不负时代,无愧历史。请列出两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模范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并说出理由。(与本试卷材料重复者不得分,6分)

22.(15分)材料一:当代中国,有把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作为毕生追求的林冬妹;有几十年坚守在偏远讲台的支月英;有积极投身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并带头为灾区捐款的王宏老师;还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中的黄大年教授„„一大批优秀教师塑造了当代人民好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光辉榜样。

材料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华民族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什么说教师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两个方面即可,6分)

(2)感念师恩,重在行动。如何愉快地与老师相处,请你向同学们提几条建议。(三条即可,9分)

23.(10分)1991年,记者解海龙拍摄了一组“我要读书”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年仅8岁的安徽金寨农家女孩苏明娟,她手里握着笔,眼睛里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在希望工程的资助下,她刻苦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

苏明媚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生,刚进入大学就致信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求把每学期定额发给她的900元生活费转给其他贫困生;参加工作后,她每年都会花1000元资助贫困生,从未间断。她曾表示:“我们这批受到希望工程资助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我们必须感恩,并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多做一些好事,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2017年12月15日,苏明媚当选为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

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苏明媚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哪些道理?(两个方面即可,4分)

(2)被苏明媚鼓舞,与同学共成长。请向同学们分享你成功的学习经验。(三个方面即可,6分)

24.(13分)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下,在最美的年华里,为了铸国之重器,三十载春夏秋天,青丝变白发。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在加入地下党的峥嵘岁月中,他说:“如果祖国需要,我的血可以一滴滴地流,直至流光。”有一种追求,用最“土”的办法解决尖端技术难题。在极限深潜的生死考验面前,他一如战争年代的坦然:“入党誓言就是我的奋斗初心。”

如今94岁的他,仍坚持工作,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就是全国道德模范、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旭华院士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令我们钦佩?(两个方面即可,4分)

(2)向黄旭华院士学习,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你打算怎么做?(三个方面即可,9分)

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 道德与法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D 2.B 3.C 4.C 5.A 6.B 7.D 8.C 9.C 10.A 11.A 12.C 13.A 14.C 15.B 16.D 17.B 18.A 19.D 20.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

(1)学业有成;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家庭和睦幸福;有真诚友善的朋友;珍爱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意志更加坚强,会合作,能包容;富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奉献社会,书写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等等。(三方面即可,6分)

(2)感动中国人物——王宽,“卖唱”救孤,奉献社会;时代楷模——廖俊波,对党忠诚,忘我工作;等等。(两位即可,6分)

22.(15分)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老师是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见证者和陪伴者;等等。(两方面即可,6分)

(2)承认、接纳老师之间的差异;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积极与老师交流互动,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等等。(三方面即可,9分)

23.(10分)

(1)知识改变命运;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生命的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生命是休戚与共的,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等等。(两方面即可,4分)

(2)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尤其要培养对薄弱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会课前预习、课堂记笔记、课后复习;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克服依赖心理;等等。(三方面即可,6分)

24.(13分)

(1)坚定信念、热爱祖国;爱岗敬业、勇于担当;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等等。(两方面即可,4分)

(2)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坚定理想,勇挑重担;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创造生命的伟大;发掘生命的力量,勇于战胜挫折;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等。(三方面即可,9分) 2017—2018

第9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测试卷

2016-2017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卷

道德与法治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活(

)

①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③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④我们可以远离父母的唠叨,学习独立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如果你不想在这个世界上虚度一生,那么你就要学习一辈子。”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应该多到社会这所大学中学习更多的实践经验 ②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③人有学习的天性,在校学习不好不要紧,可以长大后再慢慢学习 ④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习伴成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要想了解自己,最好先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通过(

)

A.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 D.外在体征认识自己 4.小强在日记中写到:“我学习好、身体好、纪律好、道德品质好,至今还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缺点。”这表明(

)

A.小强能用发展眼光看待自己

B.小强已经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C.小强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学生

D.小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没有看到缺点 5.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 A.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B.你需要学会自主自立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6.青少年如何才能让未来梦想成真呢?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全面认识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 ②积极适应新的生活 ③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④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初中阶段之所以是人生的重要一跳,是因为(

) A.这个阶段我们长高了 B.这个阶段我们将逐步走上社会

C.繁重的学业

D.这个阶段为我们实现人生梦想奠定基础

8.时间是生命的年轮,我们要倍加珍惜。下列行为中,属于珍惜时间的表现是(

) A.一到下课,小李就急忙掏出手机与人聊天

B.上课要迟到了,小杨闯红灯过马路 C.小赵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写作业

D.小明制订学习时间表,并且严格执行

9.“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依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告诉我们(

) A.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真正的友谊

B.生活中要与所有人交往 C.朋友能带给我温暖、支持和力量

D.要明智而谨慎地对待朋友

10.“友谊像花朵,好好的培养,可以开的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能立即枯萎凋谢。”这句话启示我们中学生(

) A.友谊之花会经常凋谢

B.维护友谊要讲原则 C.离开友谊人就无法生活

D.友谊需要精心呵护

11.网络聊天已成为现代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很多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但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因此,我们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

) A.大大方方与网友见面

B.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 C.对人坦诚,毫无保留

D.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1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不要主动和老师交往

②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特点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④承认老师的差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元旦前夕,好朋友小祥过生日时邀请你和他一起去KTV喝酒、唱歌,并告诉你,那里的鸡尾酒非常高档,味道很独特。这时,下列做法你觉得可取的是(

) A.以中学生不宜为由劝阻朋友不要去

B.有点不太愿意,但不能扫朋友的兴 C.很好奇鸡尾酒的味道,高兴的接受了 D.介绍另外一个同学去

14.“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之所以恋家、想家,主要是因为(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是我们随心所欲的活动场所 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自己变了,对方变了,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有些友谊逐渐淡出。这说明(

)

A.友谊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B.友谊具有不一样的特质 C.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D.友谊是在不断变化的 16.“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些话启示我们(

) ①要认识自己的家,了解自己的父母 ②要继承好家风,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 ③要立志为家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一位老师在日记中写道:我班有名学困生,学习成绩落后,情绪十分低落。于是,我经常为她进行个别辅导。在她生日的时候,我送上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向她表示祝福。渐渐地,课上她敢于大胆发言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课下她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围在老师周围嬉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老师是良师益友,要感激老师B.老师是合作者,要与老师交往 C.每位老师都无私,要回报老师D.老师具有权威性,要尊敬老师

18.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与老师交往中,尊重老师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品质。以下属于尊重老师的表现的是(

) A.暗地里给老师取绰号,广泛地传播

B.小丽上课不认真听讲,偷看小说

C.小明向老师请教问题后会说“谢谢”

D.对于每周老师布置写的随笔,小芳敷衍了事

19.一项有关初中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显示,对于学习不适应问题,学生多认为是因为内容变难、科目增多,家长则多认为是孩子学习不用功、方法不当;在家庭学业支持方面,学生大多喜欢自我管理,家长则选择督促孩子学习和搞好后勤服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应加强亲子沟通以促进彼此理解

B.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C.课业负担过重容易导致家庭矛盾

D.父母关爱子女并且不求任何回报 20.“最美孝花”朱萌萌,是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虽然只有22岁(2015年),但已经当了12年的“家长”。从上大学起,她就把生病的母亲接到了学校,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一边伺候母亲一边学习的生活。很快,朱萌萌带母上学的事迹感动了众人,随后她入选“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下列标题与这则新闻最符合的是(

) A.刻苦学习,持之以恒

B.笑对挫折,永争第一 C.感动中原,从我做起

D.孝亲敬长,尽在当下

21.俗话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主要说明(

) A.生命是独特的

B.时间流逝飞快 C.生命是短暂的 D.时间一去不返 22.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等大国工匠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这启示我们

(

)

A.只要学习好,一定成国宝

B.不同的人生,同样能精彩

C.要想成人才,技工行业来

D.人才有多种,高薪受尊重

23.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了,由于过度紧张,小强的成绩不理想,远低于正常水平。这时,下列想法中小强可取的是

(

)

A.悲观失望,灰心丧气

B.唉!我不是学习的料儿

C.我怎么会这么倒霉呢

D.分析原因,勇敢面对

24.面对各种灾害,掌握有效的逃生、急救知识和技巧,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遭遇雷雨天气时,可以站在大树下躲雨 B.发现有人触电时,急忙跑过去将其拉开 C.当火灾发生时,通过跳楼等方式逃离火场 D.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水库河流等地点 25.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 )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 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 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共26题)

26.2016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踏上回家路。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开创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迎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返回家园,中国航天歌手高谦献上主题原创歌曲《戈壁情 航天梦》,再次为航天事业放歌。“航天梦”的一次次梦想成真,告诉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每个少年都有应该有自己的梦,有梦就有希望。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每个少年都应该有自己的梦?

27.七年级一名中学生说:“我一无所长,篮球打不好,足球也不行,个子矮,长得又胖又难看,我不如意的地方太多了,我觉得班上的同学都有意躲着我,不想与班上的同学来往;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好。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他应该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28.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你认为我们中学生要怎样慎重结交网友?

29.一天课外活动时,甲、乙、丙三名同学聊起了家庭交往话题。 同学甲说:“我都上初中了,父母还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无论我做什么事儿,他们总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嘱咐,没完没了,真烦死我了!” 同学乙说:“父母不理解我,无论我交朋友、穿着打扮,还是吃东西、看课外书,只要是我的事,他们都要干涉,我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同学丙说:“我的母亲常常唠叨我。她让我干这件事,我偏要干那件事;她不让我干,我偏要干。”

如果你是他们的好朋友,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你如何看待父母的嘱咐、干涉和唠叨?(4分)

(2)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你有哪些沟通的技巧?(4分)

三、分析说明题。

30.今天数学练习课上,老师让我发言。由于我还没有完成,就拿起同桌的本子回答,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并对我的同桌说:“不要让小林影响你的学习,看来我该给你调座位了。”听到这话,我愣住了,没想到这话竟然出自我最喜欢的老师之口。为什么老师要这样说?仿佛我成了一个“危险分子”,让人避之不及,老师您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6分)

(2)针对课上这种情境,你想对小林说些什么?(6分)

31.2015年评委会给“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孙丽娜(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词是: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它们的支教生涯。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守护生命?(6分)

(2)联系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的事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绽放生命之花?(6分)

上一篇: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下一篇:小学新课程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