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 回族民俗文化在兰州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是相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对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与创新旅游开发的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俗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民俗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篇1: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

摘 要:我国土地辽阔,历史底蕴深厚,复杂而多样化的民族群居有着独特的风情。南北的差异、民族的差异以及衣食住行等的不同,使其在当地发展出了各个地方独有的特色文化。由于人民的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交通工具的更新迭代,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旅游目的地的美食与文化吸引着人们纷纷前往。而如何将这部分消费群体留住,就是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要考虑到的。本文从我国民俗旅游资源方面下手,分析就目前而言开发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对民俗旅游资源规划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

所谓民俗,就是源于民间,也由民间的人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是最贴近普通老百姓的。而民俗文化则是一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能够将这个地域从古至今的风土人情通过民俗文化贯徹起来,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民情。要想针对民俗文化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创意与改造,同时需要遵循最基本的原则,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还要确保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化的改造,而过程中需要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要以保护作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许多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都需要针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要尊重地域性,开发要以当地特色为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与民风习俗,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地域性的魅力。最后,要遵循功能性原则,摒弃无用的累赘的设施,将目光集中到主要部位重点开发,从景点到住宿提供不同线路的开发方案,利用路线的结构空间进行不同主题的打造,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增加游客的体验。

民俗文化百家争鸣,具有独特的魅力,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现今,正是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好时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则需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当地百姓的接受度以及是否能够适应市场,这些都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进行实地考察,这样才能够将当地民俗特色通过旅游来进行传播和发展[1]。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对于外面世界的向往促使旅游行业越来越发达便捷。在此基础上,我国各个地区针对游客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各种独具特色的景点涌现出来。结合了各地特色,富含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有不小的隐患。

民俗旅游资源存在于一定空间内,有独特的价值与审美,吸引有前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规模。我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民族,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民俗村的开发能够将一种分散在民间的文化集中在一起,更有利于民俗的宣传。民俗节日、盛会也是每个民族特色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傣族泼水节、东北的冰雪节、洛阳的牡丹花会等,针对这些节日、盛会开发出相对应的旅游项目也是一种规划方式。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失去色彩的景观经过民俗文化点缀会再次焕发光彩。成功的民俗旅游是将已有的供求关系进行逆转,推陈出新,结合当地特色让景区再次吸引到游客。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民俗旅游是依附于民俗文化而产生的,两者相依相存。盲目地开发会导致民俗旅游项目单一乏味,所以针对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更多地深入思考,以推动民俗文化为前提来推动民俗旅游,这样才能保证民俗旅游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2]。

二、我国民俗风情旅游面临的危机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民俗风情旅游在开发中需要民族文化作为支撑,打造出能够吸引游客具有独特魅力的项目,让人流连忘返。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一些项目出现了偏移,变得更加的商业化,民俗单纯地成为一个空头广告,使得开发出来的旅游项目华而不实,空有其表。

当前的民俗旅游形式也非常单一,从餐厅到购物再到景点宣传以及表演都非常模式化,顾客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基本上不会再有回头客,这是因为民俗旅游与民俗文化分离了,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没有将当地特色最大化地开发出来,因此旅游项目流于表面。而民俗村本来可以作为很好的宣传资源,却因为疏于管理,出现收费贵、服务差、食物难吃等问题,游客资源大量流失。同时大量涌现的游客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使得当地居民对游客产生了抵触心理[3]。

民俗商品由于大多是本地居民自制的,在产品控制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虽然大多数居民是淳朴的,但不排除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宰客,这种恰恰又是不容易管理的方面,所以游客在购买特色商品方面体验感较差。

民俗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够透彻,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媒体信息流通速度非常快,而民俗资源要想更好地利用则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传。但就目前的形式来说,这种重视未达到预期。例如,民俗文化传承里的牛皮影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当地可以以此为主,推出制作表演等项目来招揽游客,但现在更多的只是作为展览品出现,单纯地介绍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过于枯燥,游客非常容易失去兴趣。

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民俗旅游资源规划过程中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够让民俗旅游资源企业拥有更高的竞争力,给民俗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的加剧,使得民俗文化在市场方面所占的份额日益减少,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转变,这使得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容易导致资源遭到破坏,一些传统文化遗产在还未实现价值就已经消失殆尽,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民间文化遗址和艺术品也因保存不当而损毁,甚至出现以迎合市场为目的大批量机器加工的粗制滥造的工艺品,使得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第二,民俗风情因为功利性、商业化变得失去艺术性。在目前的民俗旅游中,过于商业化的模式使得民俗风情脱离了“民”,相关人员为了迎合大众甚至宣扬不好的习俗,这种开发将导致优秀的民俗文化被埋没,不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虚假的民俗文化宣扬和民俗文化的同化与退化。一些地方出现一些假民俗,目的仅在于欺骗游客消费,生搬硬套出一个四不像的民俗传统出来。一些景点编造本来不存在的故事或者习俗来吸引人们。民俗文化应该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但随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受到统一开发和别处风俗的影响,饮食、建筑以及生活方式同化,失去了当地特色。民族所蕴含的文化是贯彻这个民族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是民族的核心,可以学习进步,却不能够丢弃。每个民族都拥有着自己本身独特的特质,这些特质是非常优秀且必不可少的,如热情好客、勇敢真诚、纯朴、吃苦耐劳等。但是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中这些优秀的品质有了不同程度的退化。

四、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

民俗旅游资源规划需要宏观和微观相結合来进行综合性规划,主要在旅游文化打造、主题开发以及定位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线路的组织规划,可以将文化资源集合起来,不同的景区进行不同的展示,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筛选,将民俗的起源与发展和景点紧密结合,确保开发方向的准确性。

旅游景点还要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定位,在已有的民俗文化上根据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梳理和筛选,总结出适用的的文化主题进行结构和功能的布置。民俗文化旅游路线总结起来分为生态山水观光路线、休闲度假路线、住宿疗养路线等。不同的路线需要不同的规划开发方案,但是总的来说需要将民俗文化充分地融入其中,给游客带来良好的体验。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软资源,是可以被影响和改变的,为了保证其中特殊的内涵不流失,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时候要更加注重遵循相关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建议如下。

第一,为保护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必须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民俗生态圈。在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两者互相作用下,民俗旅游才能更加长久地发展[4]。对于脆弱的生态圈要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实现民俗文化、自然生态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针对民俗村也要更加谨慎,严格筛选其中的管理人员,针对每个岗位进行合理的分配,需要给游客进行民俗特色文化讲解,对其中的商品与食物严格把控,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商品。

第二,对于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要加强保护,在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泯灭,对于记录着民族文化起源的事项,投入人力物力加以保存是必要的,因为这是民族的根。在保护措施方面,可以用文字、录像、照片等记录方式加以保存,确保民俗传统不会丢失。还可以建立民俗博物馆来对濒危的民俗文化进行资料收录,确保重要的文物资源不会毁坏和外流。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严禁歪曲和编造不属于真实民俗的东西,确保当地民俗文化“原汁原味”。要保证民俗雅俗共赏,结合本地特色,有选择性地开发,还要避免民俗文化被同化和退化,尽量保持住传承而来的民俗特色,民俗特色才是民俗旅游的开发重点。

第三,要合理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满足国民向往田园和减压的诉求。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民俗文化建设与村落建设的有机融合,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于旅游建设中,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村落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应深度开发、挖掘与整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民俗村独特文化品牌,着重保护民俗遗物、明清古民居。此外,国内不少民俗村传统文化承担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社会职能,在将保护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发挥着服务现代社会、以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大学校”努力提高观赏者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和审美能力,成为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梦想的精神宝库[5]。

第四,民俗旅游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特色及民俗风情进行合理的宣传,只有开发与保护,民俗旅游才能发展长远,而要想取得实际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宣传方面,民俗村除了可以利用广告视频、宣传册以及纪念品等方式进行宣传,在信息流通飞速的时代,尤其是在短视频受众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相关经营者还可以充分短视频这个渠道,将当地的人文风景、美食通过视频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

游客除了对各地特色民俗感兴趣之外,当地的特色商品和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对于旅游经济效益的提升很有帮助。因此,当地可举办特色商品集市,集合当地美食和工艺品。除了在商品方面要进行规划,人才管理方面也不容忽视[6]。好的服务可以增加游客的舒适度,提升再次光顾的概率,所以要大力培养人才,提升当地人民的素质,让每一个顾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源于人们对自然、人文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旅游项目的增多,行业内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民俗旅游规划必须审视自身问题,不仅要对优美环境的开发管理到位,也要加强人员方面的素质与服务意识的提升工作。对于资源的开发要提出新的创意,挖掘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民俗趣事,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体验观光景点,提升质量,促进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五、结语

我国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地域辽阔。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要想了解别处的文化,除了通过网络信息之外,其次就是旅游了。好的旅游景点能够被口口相传,所以对于旅游资源的规划,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特色文化通过旅游传播到各地。

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是一个放松的过程;而对于当地人来说,旅游业是收入的来源,是宣传家乡的渠道。对于民俗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来说,面临的问题有许多,在这个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必不可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必须秉承一定的原则,开发出具有民俗特色、拥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达到宣扬民俗文化与加强旅游开发的共赢[6]。

参考文献

[1] 兰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好家长,2017(50):240.

[2] 刘儒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商业故事,2016(25):191-193.

[3] 余兵.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J].内江科技,2007(10):109,132.

[4] 胡其景.浅谈我国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分析[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12):124.

[5] 王曦.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现代经济信息,2014(7):364.

[6] 褚琦.浅析民俗文化原真性的开发模式[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10):228.

作者:周利

民俗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篇2:

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摘 要: 回族民俗文化在兰州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是相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对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这一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进而提出了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与创新旅游开发的思路。发掘兰州回族民俗文化精品特色资源,促进其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益于弘扬和保护地域民族文化,而且可以推动兰州旅游业的内涵式、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所谓民俗旅游,简言之即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特定族群或特定地域的传统风俗为资源、“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137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民俗旅游发轫以来,民俗旅游项目业已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热点。就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民俗旅游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质朴的民间性、文化背景的可靠性、时空的混融性以及情趣的乐观性”[2]37-38为主要特征,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树一帜和独具魅力的项目。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对民俗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的课题之一。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民俗旅游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和提升,从民俗旅游的概念讨论、理论的探索到民俗旅游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探讨、主要模式产品开发,再到理论与实践相融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模式与案例的讨论,民俗旅游的研究已朝着精细化和深入化发展。[3]85然而相对区域民俗旅游研究而言,学者对甘肃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4]47特别是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兰州回族民俗旅游研究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5]118学理层面还未有明晰的研究思路与框架。故而,研究兰州特色回族民俗旅游,对拓展区域民俗旅游的研究,弘扬和保护民族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内涵式、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1.兰州回族的历史地理特征

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兰州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59 376人,而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109 515人,回族人口占全部少数民族人口的62%,位居首位。[6]相关研究表明,元代是兰州回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来自中亚各国的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回回军”居留兰州,他们或从军从政,或亦农亦商,并通过伊斯兰教的传播和联姻,与兰州各民族融合,繁衍生息。明代兰州回族人口进入快速发展期,兰州开始出现了回族民众“围寺而居”的特点,形成了绣河沿、桥广巷、海家滩、陈官营等几个回族居住区。清代陕甘回族起义之后,兰州回族人口骤减,由于清政府的“善后”政策,兰州先后有永登回族迁入和平台,陕西回族迁入东岗一带。抗战时期,河南、山西等内地回族为躲避战乱,大量徙居兰州,在黄河北庙滩子一带形成了河南穆斯林聚居区。这一时期,兰州回族人口稍有增加,据《新西北》1943年调查资料,这时兰州有回族近1.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3%。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回族进入繁荣发展的阶段,到1982年,兰州回族人口上升到6.2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230.6万多人的2.6%,①回族聚居区域分散在兰州的“三县五区”(城关区、七里河区、红古区、西固区、安宁区,永登县、皋兰县和榆中县),奠定了今天兰州回族的分布格局。总体而言,兰州回族居住的特点是“小集中,大分散”。今日兰州市城关区的徐家湾、新华巷、互助巷、华亭街、金城关,七里河的柏树巷、华林路、骆驼巷,安宁区的十里店、沙井驿,西固区的陈官营,红古区的海石湾镇、窑街镇,永登县的城关镇、河桥镇、马莲滩、武胜驿,皋兰县的头营村,榆中县的连搭乡、大壑岘等地都是回族主要的聚居地。

2.旅游文化景观视域下的兰州回族民俗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都必须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背景下进行。文化需依存于相应的地理环境,同时区域文化的显像某种程度上也需通过文化景观化来实现。旅游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人们旅游观光的需要、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的结果而形成的文化景观。[7]兰州作为西北回族聚集的传统地区,回乡风情浓郁,兰州回族在与其他族群经济、文化交流中不断融合发展,在民居建筑、饮食服饰、礼仪文娱以及节庆习俗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兰州总共有116个清真寺,其中一些寺院历史上曾为西北著名的“海乙”寺,且建筑设计精巧、造型独特,在国内清真寺建筑中独具风格,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此外,有关回族民俗文化的物态类文化景观、心态类文化景观、语态类文化景观在兰州相对密集,丰富多样。(见表1)

二、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

兰州作为“中国陆都”和丝路重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其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回族民俗文化作为在兰州民俗文化体系中相对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开展系列民俗旅游项目和产品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时至今日,国内外民俗旅游热为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带来了良好契机,大力开发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是势在必行、与时俱进之举。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兰州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其内外部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系统分析,进而为制定和完善兰州回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参考。

1.优势分析

(1)“座中四联”的区位优势。兰州作为“黄河之都”“丝路名城”,它不仅有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历史积淀,也是西北重要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被誉为“中国陆都”的兰州,这一独特的区位不仅赋予其在西部旅游开发中有较强的辐射集散功能,而且使其具备了跨区域旅游市场开发的独特优势。“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这一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的提出,精辟地概括了兰州在西北文化旅游中的中心地位和连接西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枢纽”作用。

(2)文化多元交融,伊斯兰文化特色突出。兰州是西北历史上农牧文化的交融汇聚之地,多民族的交往交流,赋予兰州历史文化多元的内涵和民族浑融的斑斓色彩。该地区域文化集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多元性于一体,在民俗文化中尤以伊斯兰文化最具个性和特色。如在饮食文化方面,由回民马保子在清光绪年间首创的牛肉面作为农牧文化交融的典型例证,本质上属于清真食品,现已成为享誉全国、蜚声中外、独树一帜的餐饮品牌。茶饮当中,生活在兰州的回族在八宝盖碗茶中放入兰州市花——刺玫瑰,口味独特,韵味无穷。此外,酸辣夹沙、糖醋夹沙为兰州特有的清真美食。建筑艺术方面,兰州西关清真大寺始建于明洪武、永乐年间,是历史上西北著名的“海乙”寺,整个建筑庄重素雅,设计精巧,造型新颖独特,是国内独具风格的宫殿式清真寺建筑。七里河五星坪灵明堂拱北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古建筑,气势恢宏,殿宇高耸,是目前全国最壮观的拱北之一。

(3)客源丰富,国外穆斯林市场潜力逐渐迸发。兰州市旅游的客源比较丰富,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 407.4万人次。据《兰州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兰州的主要客源地为甘肃本省,约占54%。外省游客中,青、陕、宁、川等地游客所占份额相对较大,分别占到8.80 %、3.79 %、3.24 %、2.99 %,[8]41其次是豫、湘、粤、苏、京、冀等省市。[9]境外客源市场方面,由于地域和文化亲缘关系,加上兰州大量穆斯林的聚居,为中东国家的游客在饮食、风俗上提供了诸多便利,以及受当地特色民俗资源的吸引,近年来中东、东欧、日本、韩国等地区的外国游客日渐增多,市场潜力逐渐迸发。

2.劣势分析

(1)雷同开发,特色不明。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力度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禀赋并不相称。目前,兰州回族民俗旅游文化内涵还未被深入发掘,回族民俗旅游业态体系还未形成,各回族民俗旅游景点开发与省内外回族民俗旅游项目雷同,甚至重复开发,基础设施不全、产品结构单一、旅游产业不强、市场主体较弱等问题仍然突出。

(2)认识不到位,市场服务不完善,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不足。总体来看,回族民俗旅游业在兰州市旅游产业格局中功能定位不明确,相关政策不配套,市场服务不完善、不周到,旅游资源开发和营销投入不足,制约了其发展。

(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兰州回族民俗旅游特色虽然明显,但资源开发滞后。有效利用的回族旅游文化资源很有限,且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精品不多,整体宣传力度不足。

3.机遇分析

(1)宏观政策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及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兰州市回族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实施和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以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兰州回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运行环境。

(2)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发展。国内民俗旅游消费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市场需求持续增加,西部民俗旅游热潮方兴未艾,旅游客源在逐年增加,兰州正在成为更多人群的民俗旅游目的地和中转站。

4.挑战分析

(1)国内省份和地区民俗旅游市场的竞争。在国内市场上,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的宁夏近年来开始加大对回族民俗旅游的扶持力度,给兰州回族文民俗旅游的发展壮大带来一定的挑战。此外,国内越来越多的省市积极注重发展当地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如青海的“花儿会”、云南的“三多节”等旅游特色项目,这些都是兰州民俗旅游市场有力的竞争对象。

(2)省内其他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甘肃临夏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众多,近年来民俗旅游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新一轮民俗旅游发展热潮的到来,兰州周边地区回族民俗旅游的发展无疑会带来分流游客、抢占市场等威胁。而且兰州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诸如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甘肃陇剧、永登苦水高跷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民俗旅游若未尽快在上述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形成比较优势,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被遮蔽。

三、兰州回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与创新载体

综合兰州回族民俗历史底蕴、旅游文化特色以及区域民俗旅游的优势和机遇,打造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的民俗旅游品牌应成为当地旅游开发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兰州在开发回族民俗旅游时,应扬长避短,注重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把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开发原则,提升旅游服务理念,注重体验式开发和加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在质量上、品牌上形成竞争优势,打响品牌战。

1.深入挖掘兰州回族民俗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兰州富集的回族民俗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结合深度旅游创意与开发,将其成功地转化为旅游业态,创意开发新颖别致的旅游产品,设计精品旅游路线,并努力与业已形成的甘肃陇剧、兰州太平鼓等民俗品牌密切结合,共生互补,共同推动兰州及陇中一带民俗旅游业的腾飞。

2.注重“游客体验与民俗资源保护”模式在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中的运用。正确认识兰州回族民俗资源状况潜在的发展空间,突出兰州回族民俗文化在建筑、饮食、传统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特色,多推出一些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如游客可以通过参与中国的传统清真名食牛肉面、兰州特有的清真美食——酸辣夹沙以及传统交通工具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以及通过与当地居民一起唱花儿、吹口弦、跳踏脚舞、练习八门驷拳等,亲身感受风格别样的民族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获得深刻的旅游体验,进而为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吸引力奠定牢固基础。值得指出的是,旅游开发也应注重对兰州回族民俗文化环境的保护,应秉持尊重宗教文化原则,避免孕育民俗文化环境的地像因素过快地消失,避免传统回族文化特征变异或者被同化最终失去原有的特征,确保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3.用文化创意策划打造兰州回族民俗旅游开发的新业态。兰州回族民俗旅游的开发,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充分发掘资源独特优势的基础上,利用文化创意策划,注重内涵式发展和进行创新型开发。

(1)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首先,可利用兰州清真特色饮食品牌的知名度,建设全国首家清真特色美食文化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有关回族特色饮食的书籍、图片、物品及文物,借助于传统面塑、砖雕、沙盘以及现代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布展,集中展示兰州乃至全国不同区域清真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其次,可依托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等特色伊斯兰教风格建筑与景点,打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回族民俗村,为游客奉上一道集观兰州穆斯林特色建筑、品甘肃特色清真美食、览回族风情的文化大餐。民俗村宜用仿古伊斯兰民居建筑的形式进行规划设计,游客可在民俗村中穿穆斯林服饰,去居民家中访问,品尝牛肉面、手抓羊肉、夹沙等特色美食,品兰州八宝盖碗茶,聆听“花儿”及历史故事,观赏回族民间舞蹈、体育武术表演。民俗村中应建有甘肃回族特色风情商业街,集合甘肃特色清真美食区、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区、回族艺术区为一体。

(2)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研究开发兰州清汤牛肉面、羊杂碎、糖醋夹沙以及灰豆子、甜醅子等速食、速饮系列,申请在兰州设立“哈俩里”食品认证分支机构,实现甘肃回族饮食品牌与国际清真认证的接轨。在兰州八宝盖碗茶配料的基础上,研制有关保健养生茶或其他清真饮品。结合甘肃“彩陶之乡”的美誉,开发一批反映兰州清汤牛肉面制作流程、特色穆斯林建筑、服饰的陶制艺术品。

(3)旅游营销方式的创新。鉴于目前一些游客对于兰州丰富的回族民俗文化资源尚不太了解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加大宣传和推介。除了出版宣传兰州回族民俗文化的图书和进行报纸、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外,应充分利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这一载体,将兰州回族民俗文化与“花儿”结合起来,创作出一批质量一流、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目,并可将其搬上银幕、剧院,也可以在其他一些文化娱乐场馆和旅游景点表演,以此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求新、求知的欲望。此外,兰州回族民俗旅游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一开始就要强化旅游服务理念,创新旅游营销方法以激发潜在的客源市场,并寻求与宁夏、青海等省际间和省内临夏、天水等地区的回族文化旅游合作开发,共同发展西北回族民俗旅游,进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注释:

①此数据来源于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年编著的《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

参考文献:

[1]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3).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

[3]吴必虎,余青所.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4]高风.甘肃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开发研究,2004(1).

[5]石莉萍.论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开发[J].发展,2012(12).

[6]兰州市人民政府网.民族宗教[EB/OL].http://www.lz.gansu.gov.cn/zjlz/lzgk/mzzj/,2012-08-23.

[7]曹学文,韩燕平.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及特点[N].中国旅游报,2007—01—29.

[8]院玲玲,杨太保.兰州市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4.22(1).

[9]甘肃省统计信息网.兰州市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报告[EB/OL].http:// www.gstj.gov.cn/ ,2010-12-15.

作者:冯玉新

民俗旅游开发分析论文 篇3:

内蒙古民俗旅游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中国境内的旅游业持续升温。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吸引着无数个国内外的游客,从而对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和冲击。主要分析内蒙古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尝试探索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内蒙古;民俗旅游; 存在的问题; 解决对策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化旅游是人们观赏、了解、领略和参与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游客体验广阔的草原、沙漠、森林等自然风光,同时可以体验丰富的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开发民俗旅游活动过程中,为内蒙古当地的经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 2006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 25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 280亿元,同比增长 34%,约为全区生产总值的5 82%。这一数字表明内蒙古独特的旅游前景有着很大的潜力和未来。

2010年旅游总收入接近 732.7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行社总数2000年为88家,2005年为404家,2010年增至716家。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内蒙古民俗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努力去改进,进而有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使内蒙古旅游进入更加良性的轨道,使内蒙古民俗旅游事业更上一层楼。

以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博物院为例,自落成以来,前去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博物院里收藏的民俗展品非常丰富。这从一个侧面也表明,游客对民俗文化的热衷。但是,如果游客获取内蒙古地区民俗生活的体验方法仅停留在博物馆之类的场所,对于内蒙古民俗旅游而言,是一种警示的信号。引导游客,去到民族地区,亲身体验现实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生活才是内蒙古民俗旅游努力的方向。

1内蒙古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发展程度较低

内蒙古的民俗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民俗现象。这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提起蒙古民俗文化,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古包。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在历史上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可以说是适应自然环境和游牧民族迁徙文化的需求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民族的象征,同时它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产物,包含了很多蒙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对自然先祖的信仰。随着草场的退化和萎缩以及围栏式管理等政策的引导,蒙古族牧民逐步采用砖砌式房屋,设置冬夏打场的生产方式,使大部分蒙古包已经被牧民收起。砖砌的房屋相对蒙古包,能够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坚固耐用。然而作为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草原,并不是想看到这些,当然也没有想到所谓的蒙古包就是砖砌的圆形小屋。

其次是服饰文化。内蒙古是以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上的相邻关系,文化服饰有很多互相借鉴的现象,但同时又保留着各自特色。蒙古族内部也分察哈尔蒙古族、维拉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族、巴尔虎蒙古族、科尔沁蒙古族等多个分支,却在生活生产方式相互有所区别,造就了内蒙古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在这一民俗现象在一些大型文化节等活动中以民族服饰时装表演的形式被游客所了解。然而在很多游客眼里,分不清哪些是哪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

第三是饮食文化。一提到来内蒙古,游客一定会提到被劝酒或者用大银碗喝酒的经历。

蒙古族在漫长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抓肉、马奶酒、奶茶和各种奶食品。游客在享用草原美食的同时,有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草原的羊肉没有膻味,马奶酒和各色奶制品是怎样制造的,草原上的奶茶为什么加盐而不是加糖。由于没有专门的培养和学习,一些旅游从业者,自己本身就对这些知识比较空白,就会使得民俗旅游缺乏了文化和知识的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内蒙古旅游的吸引力。

第四是交通。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自古以来,蒙古人的出行离不开骏马的相伴。当然,在一些沙漠化或半沙漠化地区,人们还会借助骆驼来作为运输或出行的工具。还有神奇的勒勒车,承载了蒙古人民生活的轨迹。然而,游客来到草原,看到的耷拉着脑袋的伤马或者老马,或者是驼峰已经瘪掉的骆驼。或者穿上褪色的蒙古袍在勒勒车上拍照就算完成了民俗旅游的体验。

目前,内蒙古民俗旅游仍处于只注重形式、忽略文化内涵挖掘和推广传播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市场的科学分析和长远的规划。

1.2民俗艺术元素异彩纷呈,但未能渗透到旅游的终端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内蒙古出身的少数民族艺术家活跃在各个艺术领域。提到蒙古族音乐必须要提到“长调”和“呼麦”。

长调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自古以来草原人民用长调歌唱生活、赞美自然、赞美祖先和祈福未来。这个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音乐形式经过广大的蒙古族民众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至今。

呼麦是一种“喉音”艺术。演唱者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马头琴也是蒙古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音色纯美,风格独特,在蒙古族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蒙古族的民间舞蹈中,萨满崇拜时期创造的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场面欢快热烈,为当地人民所喜爱。另外,顶碗舞、筷子舞等,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的魅力,是人们在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热衷的民间舞蹈。

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游客对内蒙古旅游印象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全面的认识,缺少相应的展示平台,在旅游过程中,以简单罗列或者多个孤立的点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使得民俗文化未能充分、立体而丰满地展现在游客面前,无法让旅游者尽情感受和体验内蒙古民俗文化,失去了民俗旅游的核心价值。

1.3民俗节庆丰富多彩,但游客参与程度不够

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节庆文化。

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蒙古语那达慕,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以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夏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附近的牧民们都要带着祭品赶来。一些大型的祭敖包活动,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旅游产品差异化不明显表现为旅游开发重复建设、旅游项目雷同、旅游产品间内容相似,并由此造成草原民俗旅游地区间的不良竞争。

游客在参加这类民俗活动时,往往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游离于活动之外,不了解活动内涵,没有融入其中的体验。游客的充分参与,一个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对游客内蒙古民俗旅游记忆的索引点。云南傣族的泼水节,正因为游客在节日期间的充分参与,才使得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有吸引力。

1.4旅游景区等硬件设施发展迅速,但资源分布差异较大,景区管理不完善

内蒙古旅游市场经过政府长期的扶持、培育和开发,涌现出一批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产品为主的景区,品牌形象突出,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初步成型。一是以呼伦贝尔、满洲里口岸和阿尔山为核心的草原森林、火山温泉、民族风情旅游线。二是以锡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和喀喇沁为重点的地质奇观、民族文化、草原风情旅游线,这是内蒙古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三是以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乌兰察布草原、黄河为重点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草原沙漠旅游线。四是以贺兰山、腾格里沙漠、额济纳和航天城为重点的阿拉善大漠秘境、岩画访古、航天科技旅游线。其中以草原、沙漠和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为主体的成吉思汗陵园、响沙湾、格根搭拉、月亮湖、贺兰山广宗寺、阿尔山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沟等一批王牌重点旅游景区已具有相当的接待规模、市场知名度较高并有较强的号召力。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方,与多个省市自治区接壤。由于地理空间的特点,很多旅游地区相互间都有较远的距离,在旅游经营和活动上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形成地区间互相协作,形成合力的良性氛围。

管理触角未能到达行业末端,经营者单一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设施不完善、价格不规范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同时为盲目迎合游客,忽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尊重,对民俗文化的错误的使用,景观相似性很强,不仅无特色,大同小异,同时表现形式单一且低水平重复,造成负面评价,“吓跑”了游客,对后续民俗旅游的上升空间造成不良影响。

2相关对策

2.1民俗旅游业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

游客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等媒介,对内蒙古的理解,首先就是草原,认为来内蒙古旅游,就是去草原的游客也大有人在。

一直以来,国家到地方一直在强调保护草原。然而,实际上保护的主体应该是草原文化,当一个文化消失的时候,即使所谓的环境依然存续,也已经失去了本应有的内涵。

据自治区文化部门对全区文化资源进行的大规模普查发现,全区有10种民俗文化遗产需要重点抢救:以敖包为契入点的草原生态文化; 以成吉思汗陵为契入点的祟拜和图腾文化; 以马文化为契入点的游牧生产文化; 以额尔多斯婚礼为契入点的草原民族婚礼文化;以博克为契入点的体育和竞技文化; 以蒙古族长调为契入点的歌曲音乐文化; 以说书为契入点的曲艺文化; 以安代为契入点的舞蹈文化; 以二人台为契入点的河套文化和民间戏剧文化; 以剪纸为契入点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政府已为此投人专门力量,但是保护力度与广度与实际要求相比仍显不足。

打造精品民俗旅游的前提是,保护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只能使本该欣欣向荣和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走向发展乏力的尴尬境地。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民俗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从业者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纠正迎合部分游客需要而扭曲的、错误的民俗现象,达到正确的民俗文化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使得民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民俗文化保护的关系由对立转换为相互促进和发展。

2.2规范民俗旅游市场,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与质量,树立良好形象

各旅游景区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呈现的民俗文化的现象过于程式化,甚至是错误的。这不仅没能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反而降低了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中应参考民俗学专家的指导,针对传统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礼仪与祭拜祖先的程序和节庆礼仪等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正确的民俗行为,针对景区工作人员进行普及教育,研究游客的需求,使从业人员能够解答游客对民俗现象的各种疑问,进而打造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正确的、健康的民俗旅游景区。

2.3开发多层次的旅游线路,鼓励培育精品家庭旅馆式接待模式

我区的交通位置处于国家交通的末端,游客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加之我区地域辽阔,旅游景区分布相对分散,游客的旅游时间消耗在了途中,真正游览的时间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应创新思维,开发新的、小而精的、针对不同逗留时间的多层次的旅游线路。

突破那种只在草原旅游点接待客人的模式,鼓励牧民自己接待《牧家乐》的旅游活动。积极鼓励《牧家乐》的经营者重新启用真正的蒙古包,极力打造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生活环境,为游客讲解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奶制品的制造过程等民俗内容,并亲自参与其中,从而体验牧民生活。以“住一天蒙古包,做一天牧马人,听一曲蒙古歌,品一碗马奶酒”的游览内容和特色吸引游客。

2.4开发内蒙古特色旅游纪念品,宣传内蒙古民俗旅游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出来了很多旅游纪念品。由于追求产量和效益,这些商品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工厂化的元素。当这些元素成为了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征,将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念品,甚至给游客一种粗制滥造的印象。内蒙古民俗旅游行业应该迅速确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的、优良品质的、价格适中的旅游产品,同时挖掘民间艺人,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同时,可以考虑游客个性化订制服务,如:订制蒙古袍等个性化服务。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被世界所认同。民俗旅游是一项古老的旅游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新兴的旅游热点。把握和利用现在最佳的发展机遇,努力将内蒙古民俗旅游打造成精品和名品。在旅游活动中真正把民俗文化渗透始终并且正确传承和发扬,将是内蒙古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余德辉.打造精品,加强合作[M].2007年中国北方旅游发展高层论坛文集 [C].呼和浩特:内蒙古旅游局.

[2]王文光.内蒙古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J].实践,2006,(1):4041.

作者:白晓梅 闫秀芳

上一篇:交警五四演讲稿下一篇:孝心无价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