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信系统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必备。新的通信技术也不断迭代更新,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等。其中以互联网通信技术最为发达和常用,每天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通信系统传输和交换,其中包含了许多个人、企业组织、国家的秘密信息。因此,信息安全逐渐受到通信系统领域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论文 篇1: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与防护措施探究

【摘 要】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数量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不断增加,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网络通信系统所面临的技术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加强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防护对策。

【关键词】网络通信;信息安全;防护对策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作为进行信息交流、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工具,已经深人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方便的与人交流,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共享资源。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防指挥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国家安全。如何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信息处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隐患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为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分析现阶段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对当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输系统,它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网络安全已不再是军方和政府要害部门的一种特殊需求。所有的网络应用环境都有网络安全的需求。网络通信可以为计算机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与共享提供一个高效、快捷,安全的通信环境与传输通道。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技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解决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来达到保护在网络环境中存储、处理与传输的信息安全的目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信息安全是指挥,控制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通信网的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共享资源步伐的加快,在人类正在享受信息革命带来的巨大便利,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因此而产生的网络通信安全问题。网络通信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计算机通讯系统或通信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通信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性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因此,如何保證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问题对今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计算机网络通信存在的安全隐患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网络入侵、网络木马、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并已呈现出黑客技术与网络木马、病毒日趋融合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网络通信的稳定和用户的使用,甚至有可能对国家的国防安全够成重大威胁。

2.1信息安全问题的种类

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常见的威胁有恶意的攻击、窃听、窃取信息,计算机病毒和非法访问等等主动的、被动的多种威胁。窃取计算机通信过程中的机密文件是指没有经过允许的攻击者非法访问计算机内部,攻入计算机的信息传递网络中窃取信息。计算机的恶意攻击包括拒接服务攻击和缓冲溢出攻击,破坏计算机的硬件、篡改计算机通信内容等等。

2.2来自网络外部、内部攻击的潜在威胁

网络中无防备的电脑很容易受到局域网外部的入侵,修改硬盘数据,种下木马等。入侵者会有选择地破坏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或伪装为合法用户进入网络并占用人量资源,修改网络数据、窃取、破译机密信息、破坏软件执行,在中间站点拦截和读取绝密信息等。在网络内部,则会有些非法用户冒用合法用户的口令以合法身份登录网站后,查看机密信息,修改信息内容及破坏应用系统的运行。

2.3计算机病毒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但同时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不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和道德观念的差异,不法者制造了大量的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传播速度快,对计算机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甚至可能使整个信息系统瘫痪,而且如今病毒的设计更加高技术化,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和传播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计算机病毒是为了达到某种非法目的而编制的错误计算机程序,它导致受感染的计算机系统信息损失,数据丢失,破坏数据信息,毁损硬件设备,阻塞整个网络的正常信息传输,甚至造成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中断和系统瘫痪。

3.网络通信的安全防护对策

由于网络通信的功能逐渐变得强大,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将网络的风险降到最低。

3.1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的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最先受到人们重视的网络安全技术,就其产品的主流趋势而言,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集成了包滤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混合应用显然比单独使用更具有大的优势。通常情况下的网络对外接口所使用的防火墙技术可以使得数据、信息等在进行网络层访问时产生一定的控制。经过鉴别限制或者更改越过防火墙的各种数据流,可以实现网络安全的保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网络中出现的黑客进行阻止,在一定层面上防止黑客的恶意更改移动网络重要信息的行为。防火墙的存在可以防止某些Internet中不安全因素的蔓延,是一种较有效地安全机制,因此防火墙可以说是网络安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建立网络权限控制模块

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可以根据访问权限将用户分为3种类型:特殊用户即系统管理员;一般用户,系统管理员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分配操作权限;审计用户,负责网络的安全控制与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建立网络服务器安全设置模块。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控制包括设置口令锁定服务器控制台;设置服务器登录时间限制、非法访问者检测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安装非法防问设备等。

3.3入侵的检测技术

一般的防火墙只是保护内部的网络不被外部攻击,对于内部的网络存在的非法活动监控程度还不够,入侵系统就是为了弥补这一问题而存在的。它可以对内部、外部攻击积极地进行实时保护,网络受到危害前就可以将信息拦截,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3.4漏洞的扫描技术

在面对网络复杂变化的局面时,单纯依靠相关网络的管理员进行安全漏洞以及风险评估很显然是不行的,只有依靠网络的安全扫描工具才可以在优化的系统配置下将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消除掉。在某些安全程度较低的状况下可以使用黑客工具进行网络的模拟攻击,这样可以一定层面的将网络漏洞暴露出来。

3.5重视网络信息人才的培养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人员的培训,使网络信息人员熟练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4.结语

随着网络通信的全球发展,我们的生活工作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网络安全技术在21世纪将成为网络通信发展的关键技术,21世纪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后,信息这一社会(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5页)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需要网络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来维护。计算机通信的安全涉及到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在建立计算机安全通信的基础上尽量完善通信安全管理措施,拥有安全的技术才可以保证我国网络通信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何佳良.信息系统管理与网络通信安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

[2]周钧.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

作者:王赓

我国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论文 篇2: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探讨

摘要:通信系统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必备。新的通信技术也不断迭代更新,包括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等。其中以互联网通信技术最为发达和常用,每天海量的信息在互联网通信系统传输和交换,其中包含了许多个人、企业组织、国家的秘密信息。因此,信息安全逐渐受到通信系统领域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网络通信;防护技术

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也带来许多生活的便利,但与此同时,很多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系统的安全漏洞盗取他人的私密信息来谋取个人利益,不少关于通信网络信息安全的事件不仅对个人造成了巨大的财力和精神上的损失,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对于网络通信系统来说,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安全防护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本文就目前主要的几类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的介绍和总结,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关于安全防护的建议,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为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1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1.1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管理的关系

通信系统如字面意思,是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总称,现代通信系统主要是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或者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体系则是由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构建而来,主要的人员包括信息系统审查员、管理员、信息安全维护员等。不同人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监督就构成了一个策略模型,通过对策略模型的搭建以及维护来确保信息系统管理的正常运行。信息系统是对通信系统的有力支撑点,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通过有效的信息管理来完善和保护,信息系统管理可以有效地处理通信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1.2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现状

网络通信安全信息事件近几年来备受各界关注,有人甚至说网络通信安全是目前人类最大的威胁之一。网络通信安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通信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完美不缺,通信系统也是,比如系统设计本身的问题,或者安全信息管理员的配置问题等,都造成了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隐患;二是不法分子以谋取利益为目的造成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系统漏洞的存在,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机,这比系统本身的危害来得更可怕,他们出于自利的目的,在原有的漏洞上大做文章,使得网络通信问题层出不穷。

2 常见的安全隐患

2.1 有线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有线通信系统如字面意思,其传播需要借助有形媒介,主要的有形媒介包括金属导线、光纤等。有线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四类:根据传输内容分类,可分为有线电话,有线电视,有线传真;根据传输信号特征,可以分为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根据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根据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可以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三类。有线通信系统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最为广发,自然也产生了许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介绍。

1)载波辐射

载波通信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电话多路通信体制,是模拟通信制式,它采用的是电磁波频率分割原理,在同一条通信线路上进行多路频率复用的通信方式。

载波通信频率高,一条线路上可传输若干不同频率同时经过而互不干扰的电磁信号,使得通信线路的利用效率得到增强和提高。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模拟的载波通信系统所占比例愈来愈小。

载波通信由于采用高频电流信号,在线路周围产生的电磁场也更强,向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信号辐射也更强,辐射距离可达数百上千米,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载波辐射信号有可能造成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2)监听

监听就是人为地在通信线路上通过物理切入或电磁感应手段截获通信信息的一种方式。有線通信的传输介质主要有电缆、双绞线和光纤三种,电缆和双绞线相对简单,只需要物理搭接信号线就可以实现人为监听,光缆由于传输的是光信号,不产生电磁辐射,故安全性、抗干扰能力很强,但是由于光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存在衰减和信号畸变等,远程光缆通信线路会使用光中继器进行光信号的“放大接力”,因此,光中继器就成了光纤通信系统的薄弱环节。

3)线路串音

由于电话线之间的电磁感应,会产生语音电话通信线路的串音现象。人们在通电话时,声音经话筒转换成交变电流,经介质传导到对方端后再还原成声音。交变电流是一种随着语音变化的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会在导线周围产生微弱的电磁场,所产生的电磁波可以穿透介质外层的绝缘皮层向周围辐射,从而感应到周围的介质线路上传输而产生线路串音,存在引发有线通信系统安全问题的隐患。线路串音非常普遍,但大都非常微弱,人耳并不能直接捕捉到这些微弱的音频信息,但在介质或终端上加装高灵敏度的电子设备,就可以十分清晰完整地截获这些串音信号。

2.2 无线通信系统安全隐患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是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一种信息交换方式,可以用于图像、数据等传输。无线通信系统比起有线通信系统来说更为简便快捷,但正是因为便捷这一特点,也造成了无线通信信息很容易在各种情况下被截获。在无线通信系统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两点隐患:一是由于无线通信系统只要具备一定的电波接收设备就可以进行信息截获,所以通信内容很容易被截获。无线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特殊的语言或者信号进行加密,但关于通信密码的破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所以这对于无线通信系统过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大威胁;二是信号容易被截获,无线通信的自由性让其容易被探测设备截获。

2.3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隐患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通信系统与计算机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目前通信系统发展最为快速的板块。由于发展速度快,用户多,信息量大等特点,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隐患也日益增多。首先是容易出现身份信息被窃取的情况,不同的用户每天大量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不经意间都会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并且自己毫不知情,这些信息都成为不法分子严重有利可图的资源,这也是网络追踪的由来。然后是非法访问,很多网络访问需要身份验证,盗取了他人身份信息的不法分子正好可以利用别人的身份进行验证,从而造成非法访问。最后是干扰了正常的网络服务,很多非法网络系统躲过监测,把自己伪装成合法网络系统,用户无法辨别时,就会一直受其干扰,从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3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3.1 信息加密工作

通信系统加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密工作主要包括三点:一是端点加密,即在远端用户和目的端用户之间保证信息安全;二是节点加密,节点加密重在保护传输链路,以保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安全;三是链路加密,指的是加密处理相应的网络信息,使得不同网络节点之间链路信息的传输安全得到保障。

3.2 系统应急措施

要想完全杜绝信息安全隐患是不可能的,所以出现问题时即使的应对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及时高效的应对措施可以使信息安全漏洞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目前系统应急措施主要是建立专业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管理机构,通过专业人员的时刻待命来弥补漏洞危害,对机构进行专业的培训,合理的分工以及严格的监控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信息安全问题发生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待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后,要做好总结和反馈,为以后的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借鉴。

3.3 注重扫描与修补

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漏洞会层出不穷,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起点或者终点,要注重全过程的维护,对于不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扫描、排除和修补。目前来说,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用户,最常用的就是防火墙技术以及杀毒软件,所以该类方法的开发管理人员应该有与时俱进的目光,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再去解决,要在不断的应用中去解决问题,并且从已解决的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系统。

3.4 注重检测,加强防患意识

硬件设施的优化必须伴随着防患意识的加强,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或是其他组织都应该进行相关方面的意识培养,不能只有专业人员关注,信息安全事件往往不是发生于硬件薄弱的地方,而是发生在意识不强的使用者身上。防患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培训,高密度的宣传等。

4 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设计的建议

4.1 加密技术是未来重点突破方向

所谓“加密技术”,就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特有的方法改变其原有状态,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将真实的内容传播出去,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加密的信息一般称为加密,未加密的称为明文,加密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转化为原始数据,称为解密。目前的加密技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RSA算法、MD5算法和数字签名。RSA算法又名公钥算法,这个算法的生成,涉及两个密钥,这个算法既可以用于加密解密,同时又可以用于数字签名。公钥算法是目前最广受推崇的算法之一,该算法的特点是密钥越长,信息越安全,截至目前,被破解的RSA算法最长的为768位,目前理论结合实践姐普遍认为1024位密钥的RSA算法是无法解密的。MD5算法中使用到哈希函数,是基于新闻的原理,它一般的应用是对一段信息产生摘要,以防止被篡改,MD5算法解密强调的是计算摘要并与数据库中的密码进行比较。最后是数字签字,数字签字源于公钥技术,数字签字的运用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其绑定在私钥上进行传输,以防止信息泄露。可以看出,在通信是同信息安全领域,加密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不仅如此,它也以其独特性和良好的加密效果对信息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持续对加密技术进行研究寻找新的突破,将会使未来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感非常重要的方向之一。

4.2 移动通信系统安全需要更加重视

随着各种移动通信APP的诞生,互联网通信系统迅猛发展,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智能手机不仅为人们的沟通提供更多的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提供了很多人性化功能,比如支付软件、打车软件、购物软件等。移动通信APP的大量開发滋生了很多恶意应用,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超2亿人次受到手机恶意应用感染,同比增长42.35%,可以看出,基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非常严峻。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该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及早进行有效防护。对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可以从管理人手,全球化的局面下,管理混乱导致信息混乱,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各国之间的管理漏洞进行恶意感染,从而盗取私密信息。

5 总结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足以看出信息安全问题的刻不容缓,安全问题是通信系统构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的加强,首先要加强专业领域的建设,包括专业人才以及核心技术,然后就是安全意识的加强,通过有效的宣传使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都能有很强的安全意识,他们的加入也是提高安全系统的重要步骤。最后是对于通信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的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及早进行各种情况的预判,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陈鸿杰.通信系统信息安全初探[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18-119.

[2]周瑶.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J].通讯世界,2019,26(3):27-28.

[3]龙敏.网络通信安全与信息系统管理的安全浅谈[J].数字通信世界,2019(8):236,238.

[4]于江.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5):188-189.

[5]丁全文.浅谈通信网络的安全与防护[Jl.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5):1-2.

【通联编辑:光文玲】

收稿日期:2019-11-27

作者简介:杨金玲(1984-),女,辽宁大连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方面的教学研究。

作者:杨金玲

我国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论文 篇3:

基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完善,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目前的网络通信技术来看,其应用性非常强,也有越来越多的功能被开发出来,对于其技术系统的安全性能也有进一步的提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所以,本文将会从其应用优势、应用的前提条件、应用的不同方面,以及应用的创新等方面简单介绍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based Remot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ang Tianyu

(Hubei Second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引领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两者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的整体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背景下,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数据变成各种重要信息的资源,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也在面临一场巨大的变革,在市面上能够看到很多的智能手机、无人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这些产品具有的功能都是基于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的。通过技术与生活的结合,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还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不仅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还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 計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中,互联网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凸显了,在每个行业都能够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子,而且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在通讯网络信号的不断加强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也在加强,其中其对其他信号的抗干扰性就是一个特别厉害的点,能够不受到外界信号的影响,让数据的传输效率更高。在大数据技术的强化下,计算机的通讯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优化与更新,这不仅能够防止网络通讯出现感染现象,提高其通讯设备的运行质量,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信号的连续性,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应用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不仅是其本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推动其向其他领域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1.2 更有利于与大数据信息相融合

在大数据的时代中,每种的应用技术越来越广泛,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庞大。在这个网络化的进程中,社会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在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不仅仅需要关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还要注意计算机技术在大数据中的应用,这样才能够整合出有用的大数据信息,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发展的原料。在此前提下,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将会得到更高的优化,能够让其具有更大的兼容性,确保其网络通信的质量。

1.3 满足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多元化需求

前几年还是4G时代,如今就已经迈入了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远程网络应用也在不断更新发展,社会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而且计算机远程网络的发展还处于上升阶段,人们对其的应用越来越重视,这也就意味着对其功能的发展也越严格。每个用户的通信诉求点会有所不同,每个企业对其网络的通讯速度、质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网络通信技术要赶在人们需求发展的前面,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以便能够设计出一些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方案,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网络通信技术具有的优势,进一步扩大通信行业的事业发展前景。

2. 计算机实现远程网络通信具备的前提条件

2.1 保持网络通信通道的畅通

对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而言,最基础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其网络通信的顺畅,这是提高通信效率的前提条件。简单来说,想要让通信顺畅就必须保证通信通道的通畅,也就是要确保通信的传输线路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同轴电缆与对称电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通信线路,对称电缆外部的绝缘材料能够保证传输信号时的流畅性,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同轴电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密闭性,由不同的外部导体构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电磁场的干扰,加快其信号的传输速度。

2.2 必须具备终端设备和接口

在通信技术的运行过程中,终端设备与接口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简单来说,计算机的移动设备就是一个终端设备,能够让计算机进行远程的网络通信。此外,终端设备与接口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本身,提供一个通信的接口,形成一种点对点的通信。

2.3 必须具备调制调节器

除了上述的提到的两点内容外,调制调节器在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中也是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调制调节器能够帮助计算机将各种的信息转化成一种人们需要的实际信息,如果没有调制调节器,那么就无法接受到人们所需的信息。

3.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

3.1 在企业经营中应用

全球的经济本身就有很大的竞争力,而这次又因为疫情的原因使得国内外很多的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企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其能够应用的层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往是作为一种简单的上下级信息传递,而如今可以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推动器,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作为与合作方商谈的媒介,这大大促进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3.2 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体现。由于高校是一个培育优秀人才的场所,当然会利用一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学习空间,为教师繁重的工作减轻负担。高校在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后,不仅能够简化一些教学环节,提升高校的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够让学校的同学有一个更加方便的交流通道,对他们的生活习惯直接产生影响,为高校的后续教育活动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3.3 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予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家人朋友联系,会利用微博了解新闻的实时动态,这都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体现。网络通信技术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娱乐生活,还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可以让不同的思想观点在网上碰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创新

4.1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综合维护和保障工作

对于数字信息化的技术或产品而言,出现一些故障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这也会影响到通信的质量问题。日常注意一些计算机通信的维护工作,及时做好网络检修,加强其升级后的性能,会给日常的使用带来更流畅的运行,此外,应有一些先进的网络监控设备也能够让计算机的网络通信变的更加稳定。在推动网络通讯进步的同时,也要对网卡、路由器等产品不断升级,提供给大众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网络设备,确保计算机的远程网络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企业谋略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网络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通信人才是具有特殊性与专业性的,他们能够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能够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策划出更贴合企业发展的技术与产品。

4.2 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速率

在市场的竞争压力下,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要承受住市场的考验,还要提防着对手的“出招”。在这个5G时代中,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不仅需要高质量发展,更要创新发展,注重网络通信的速度。所以,针对网络通信的基础设备也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产品与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系统与应用的优化升级,解决数据传输慢、信息失真等问题。此外,帮助一些微小的计算机网络企业,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推动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通信制造业起到升级改造的作用,从而构建出一条流畅的通讯生态链,给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的支持,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网络的稳定性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针对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而言,可以吸收借鉴国外的一些技术与设备,弥补我国目前发展的不足之处,让我国的网络通讯能够有着更加可靠的发展。

4.3 打造更加可靠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安全环境

网络通信技术最重要的前提与保障就是安全问题,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网络上随时都在进行数据信息传递,对于他们而言,都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一旦这些数据信息发生泄漏将会产生很大的损失。所以,针对网络通信环境,企业与社会给出了更高的期许,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网络通信的运营商,亦或是网络的监控员,都需要为网络的安全建设作出贡献。运营商可以加大技术引进的力度,采购一些更为先进的设备,个人用户可以使用一些更为可靠的防火墙技术,提高信息防范意识,保护好自身重要的信息资料,网络监控员可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创造出一个值得信任的网络通信环境,保证网络数据的传输安全性。

5. 结语

通过上述的内容可以发现,我国的网络通信技术一直都在稳定的提高,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中,人們很难离开网络通信技术独自生活。所以,从这一方面上看,该技术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上的便利,还能让人们的生活内容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但是,从另一方面上看,社会大众对远程网络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该技术在科技市场中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会轻易被撼动,但是也还存在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总的来说,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创新,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能够让我国的通信技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斌.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2):100-101.

[2]彭中.基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01):36-37.

[3]柳威.试论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43-44.

[4]邵国帅,李一明,张晗菡.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探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2):137-139.

[5]许帆.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2).

[6]董朝贤.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7):269-270.

作者:汪天宇

上一篇: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小学下一篇:市委文明办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