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时代,党中央发出了从严治党的工作号角。结合新时代的工作要求,面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展的相关工作为例,探讨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践路径,以期高校毕业生党员得到高质量的培训,提升高校基础党建工作质量,同时使毕业生党员铭记身份,肩负起时代使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摘要]非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重要特征,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教育一直备受关注,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管理要求高校在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中,要考虑学生生命发展的非连续这一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先解读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两个重要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透视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的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中面临的困境,通过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新构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合理化。

[关键词]生命发展 非连续性 高校毕业生 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罗光晔(1978- ),男,湖南隆回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64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广东省学校德育创新重点项目“大学毕业生群体行为的新特点及校园毕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5DYZD021)

近十多年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对毕业生的素质修养、行为举动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视域下,研究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初步认识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是哲学的重要命题,黑格尔曾说:“连续性就是单纯的,与自身同一的自身关系,这种关系不以界限和排除而中断。”①与连续性对应存在的是非连续性,非连续性“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和突变性”②。生命的连续性是生命发展的普遍现象,但在生命的可连续发展中,存在着生命的非连续性的可能。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是指作为个体的人,在生命发展连续性过程中,在受到不可控制的外来因素刺激和自身内部矛盾的共同影响下,生命的连续性被打破,以致在生命中的某些时段出现非连续性发展的状况。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并不对立,相反,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首先表现为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和生命发展连续性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都蕴含着彼此;其次表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事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转化,就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多可以转为少、少可以转换为多。

谈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就不得不提非连续性教育。“非连续性教育是指通过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危机而进行的教育。”③总的来说,教育是按照生命发展的顺序连续进行的,但是人的生命发展总是无法避免地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人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虽然非连续性是暂时的,但是会对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必须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博尔诺夫是非连续性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生命的非连续性必然要求有相应的非连续性教育,因为连续性教育“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处重要修正”④。所以他指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同时,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非连续性形式”⑤。

随着生命发展的非连续现象的增多,国内关于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逐渐丰富,但总体来说,关于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在日常宣传中也很少涉及非连续性教育,当前中国高校对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的困境

(一)毕业生思想活跃,易出现极端行为

毕业生处在毕业的特殊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非理性思维强烈,进入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阶段。思想变化导致行为不可预测,难以管束,本来就困难重重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心智尚未成熟,往往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或者没有预料到的困难,他们容易采取极端行为,出现事故,这使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二)毕业生自我意识觉醒,思想矛盾

个体生命的非连续性加速了毕业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重视自己的价值,在就业时希望能掌握选择工作的主动权,想自由择业,而不是让工作选择自己,被动就业,但毕业生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一定能选择到满意的工作;毕业生怀着满腔的抱负,希望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但是在选择工作时却有很多顾忌,对待遇和工作条件等抱有很高的期望;期盼在工作中有竞争,但又害怕竞争。虽然毕业生有追求、有理想,这是值得肯定、值得鼓励的,但是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考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定位,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成功的,因为学校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了就业能力;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功利性心理又表明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是失败的,毕业生并未形成科学的就业观。这种矛盾的局面就让学校开始思考究竟要不要改变当前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果要改变,又该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

(三)毕业生行为松散,无视学校纪律

高校毕业生即将毕业,找工作、考研、撰写毕业论文等都需要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他们又尚未真正毕业,还是在校学生,所以学校把毕业学年的课程数量安排得比之前的学年少,以减轻毕业生的课程压力。没有课程的牵绊,课余时间增多,部分毕业生又存在自制力欠缺,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自身要求低等问题,这就导致学生上课不认真,缺勤率高,即便去上课也只是为了应付,修得学分,以使自己能顺利毕业。这样一来,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就被打乱了,教学效果当然会变差。另外,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所以开始无视校纪校规,不认真完成学习任务,不参加学校和班级活动。此外,学生在毕业之前一直都生活在环境单纯的校园里,他们对未知的未来不知所措,甚至畏惧,即便参加了相关的就业活动,也无法认清自己,无法给自己的未来设定目标,这就需要学校对这类毕业生的教育管理下更多的功夫。

三、个体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就业难,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0%,虽然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出现,国家就业政策也向毕业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大的自主择业权,但社会在发展,岗位要求在提高,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就业难问题依旧凸显。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就业不良风气,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2.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我国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社会正面临着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生产和需求的变化剧烈,部分传统产业遭遇寒冬,面临危机,对人才的需求有限,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就业难是造成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原因之一,毕业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很少经历挫折,但就业问题让他们突然承受沉重的压力,最后导致毕业生出现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状况。

3.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多元文化的不断入侵,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公共安全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都让毕业生的生命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另外,在信息时代中,网络上传播着各种暴力、色情读物和游戏,这极易让人在精神上产生扭曲,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会对涉世未深的毕业生产生负面影响,随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发展非连续性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失范

1.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对前来校园招揽人才的用人单位敞开怀抱,不仅组织专场招聘会,而且有些高校甚至在正常的教学时间里组织校园招聘活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另外,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往往会去参加校外的各类招聘,长期不在学校,这使得高校的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难以展开。

2.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的毕业生往往签约较早,离正式毕业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这部分已签约但又尚未毕业的学生就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加上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学生签约就意味着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甚至对这类学生放任不管,这就导致学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出现了真空。据统计,绝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学年中,都有请假、缺课的情况,超过80%的学生请假天数超过一周,学校对此很少追究。

3.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管理还存在只重形式、内容空洞陈旧、缺乏新意、执行不力、缺乏长期规划等问题。

四、生命发展非连续性语境下,合理进行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

(一)对毕业生开展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毕业生正确认识生命,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遭遇,重视生命的价值,最终让毕业生“接受生命中的一切必然和偶然,理解和善待生命,培养生命个体执著于生活的勇气,发掘生命的意义并珍惜生命”⑥。

1.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时刻关注毕业生的生命世界,监测毕业生的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现象,一旦出现危险征兆,就马上进行必要的干预,展开生命教育,化危机为机遇。

2.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引导毕业生树立生命意识,使毕业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维护生命的尊严,因为每个生命都是平等和值得赞美的存在;还可通过实践活动使毕业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可被经验,而只可被践行”⑦。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进而珍惜生命,发现自己,最终实现自我。

3.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直面生命中的失败和困难,也就是要引导毕业生敢于面对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无法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遭遇一些失败,面临各种挫折,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顺,只有迎难而上,战胜困难,才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4.对毕业生实施生命教育时,需教育毕业生尊重生命个性,每个生命都是具体存在的,有着不同的特性,不同个体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要承认差异的存在。接受了生命教育的毕业生,能够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发展出现非连续性后,及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同时,展开生命教育还可以减轻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压力。

(二)优化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方式

1.规范对毕业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虽然毕业生即将毕业,但并没有完全脱离校园,他们首要的身份仍然是学生,学校必须对他们负责。因此,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约束毕业生的日常行为,将严格的教育管理和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相结合。在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放下姿态,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强化服务意识,注重与毕业生的交流工作。

2.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从形势和政策两方面展开。形势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毕业生认清楚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让毕业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找工作只找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铁饭碗”的观念,将目光投向广大的民营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另外还要认识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对岗位和薪水要有合适的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以确保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政策的教育主要是让毕业生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高校要为毕业生组织专门的宣讲会,向毕业生详细解读国家的各项政策,如“双向选择”“选调生”“村官”“西部计划”等一系列和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能扩大就业面的政策,还要让毕业生有明确的目标,了解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3.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学校对学生就业指导可以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应在学校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现实状况、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发展方向,并且要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实现全面发展,最后才能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学校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能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和相关服务,毕业生能获得有效、真实的信息,才能避免走弯路。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还可以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由于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毕业,学校每年都在做相关的就业信息统计,学校比较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因此,学校完全有能力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毕业生的核心任务是就业,引发毕业生生命发展非连续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就业,所以高校在思考毕业生教育管理对策时,主要应围绕生命教育和就业指导来展开,毕业生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途径顺利就业,而且其生命发展非连续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注释]

①(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之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95.

②庞学光.完整性教育的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23.

③顾明远.教育人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52.

④⑤(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1,51.

⑥娄进举,宋旭红.生命发展非连续性中的生命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7(13):49.

⑦(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7.

作者:罗光晔

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摘要:新时代,党中央发出了从严治党的工作号角。结合新时代的工作要求,面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开展的相关工作为例,探讨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实践路径,以期高校毕业生党员得到高质量的培训,提升高校基础党建工作质量,同时使毕业生党员铭记身份,肩负起时代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一、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意义

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这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要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

毕业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员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青年群体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使命。对于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党员,身上饱含着母校多年培养的结晶,折射着母校的光影,他们的行为检验着高校教育管理的成果,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管理,也是树立高校形象工作的一部分。同时,毕业生党员作为高年级党员,他们的言行影响着低年级党员,是低年级党员的榜样,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党员党性的提升,是夯实高校基础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加强考核、争先创优、督查追责等方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重视不足

高校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缺乏有力的抓手,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配备薄弱,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党建干部。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辅导员兼职担任,而辅导员本职工作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事物管理,支部党建只能完成常规的发展、转正等工作,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心无力,缺乏重视。

2.教育管理模式固化,内容单一

很多高校在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模式固化,内容单一的现象,有的学校仅仅是组织毕业生党员听一次党课,党课内容老生常谈,不能与时俱进,没有做到时讲时新。有些高校对于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缺少长效机制。

3.毕业生党员相对分散,难于管理

毕业生党员在毕业前夕,都会面临毕业、实习、就业、出国、升学等客观现实问题,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请假外出情况。学生实习、面试的离校时间不固定,在外时间长短不一。由此,毕业生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请假较多,党支部难于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集中教育。

4.毕业生党员自身党员意识不强

毕业生党员由于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撰写论文、求职、离校等工作上,容易忽视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与此同时,有些毕业生党员自身党员意识不强,人党动机不纯正,功利思想严重,纪律意识淡薄,集体观念较弱,对待党员教育管理懈怠,不能主动参加相关活动。

三、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结合新时代党中央对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探索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

1.加强队伍建设,形成学生党建干部的有力抓手

学院指定一名辅导员作为学生党建专干,全面统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同时加强支部书记选配,在辅导员中优中选优,让有能力,能担当的辅导员承担学生支部书记工作。明确学生党建工作奖惩机制,对于工作落实到位,有创新,有实效的支部书记予以奖励,对于工作平庸、完成效果一般的支部书记进行谈话,整改。在加强学生党建队伍建设的同时,请毕业年级辅导员予以配合完成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相关工作。

2.结合时代特点,形成系统的教育培养模式

为了使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真正起到效果,学院研究制定了毕业生党员“六个一”的工作模式。即“上好大学里最后一堂党课、开好最后一次组织生活会、参加最后一次爱国观影活动、掀起一次时代大讨论、聆听一次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办理一份组织关系介绍信”。通过党课教育,使毕业生党员铭记党员身份,做到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五月,是毕业季的开始,也正值致敬“五四”运动之际,各支部纷纷召开组织生活会,学习弘扬“五四”精神,让即将奔赴新岗位的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组织全体毕业生党员观看一次爱国教育影片,激发毕业生党员的爱国热情和不负时代的情怀,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为主题,在全体毕业生党员中开展一次讨论会,让合格党员的标准铭记于心,付诸于行,确保在关键时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优秀党员事迹报告会的举行,在毕业生党员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进行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最后,指导毕业生党员办理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确保转接过程规范、接收反馈及时。

3.活化党员管理,形成有重点多渠道的工作方式

针对毕业生黨员因实习、面试等原因外出的问题,学院通过利用网络支部,开展网络视频会议,组织他们专题学习,在学习之后,请每位党员撰写学习体会,夯实学习效果。针对毕业生党员因为毕业需要撰写毕业论文,难于分出精力参加组织生活的问题,学院将毕业生党员教育工作时间向前推移,不与学生毕业相冲突。同时,开展短小而精悍的微党课,在不花费党员大量时间的基础上,保障教育质量。此外,学院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电子屏、宣传栏等宣传渠道,大力营造毕业生党员教育的良好氛围,让毕业生党员在无形的熏陶感染下,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不忘时代使命。

作者简介

陈瑶(1989.12-),女,天津市人,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陈瑶

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对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考

摘要:该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毕业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高校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分析对策。强调要重视对高校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毕业生党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随着近年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高校毕业生党员人数规模也逐渐增大。毕业生党员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主要缔造者,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将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在学习、工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所以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直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高等院校基层党组织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有效教育和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毕业生党员长期在校外实习,自身往往会出现组织观念淡薄,作风意识不强。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加之高校在对毕业生党员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上也存在问题,所以如何做好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毕业生党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党员刚踏人社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严格和艰苦生活的磨练,他们在学校里通常能够很好地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但离开学校之后往往由于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表现出政治觉悟不高,思想和组织意识不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容易因心理准备不充分而导致行为失衡。少数毕业生党员对党章了解肤浅,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极其淡薄。

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虽说毕业生党员在就业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相对比较容易就业,但是由于求职人数增加和就业岗位对人才素质要求提高的原因,很多毕业生党员仍然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他们在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同时主要时间用来找工作,不能定时参加党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党员学习交流等,甚至找理由如参加招聘会、写论文、实习上班有意不参加党内活动,无视党组织对他们的教育管理。

(二) 高校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思想认识上。高校基层党组织平时忙于日常党务工作以及在校党员的培训、发展工作,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思想上不够重视,疏于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致使毕业生党员受到的教育培养不全面不深入。很多毕业生党员是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和考察之后,在进入实习之前刚刚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对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信念和意志还不够坚强,思想认识上的不重视会对毕业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带来实际困难。

其次,在工作机制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三重三轻”的现象。一是重发展,轻管理。发展党员时,高校有一系列严格的教育、培训和考察程序,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但入党后,组织对他们再教育、再培训很少。二是重数量,轻质量。由于近几年就业形势严峻,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党员在毕业生中是表现优异的。就对毕业生党员特别青睐。所以,入党也成了一些学生找工作的砝码。学校为了帮助毕业生增加就业砝码,在发展党员时不排除有的学校个别院系对学生的入党动机没有作认真、全面地分析。出现了把关不严的现象。三是工作模式上重经验。轻制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过多依赖经验,相应制度比较欠缺,很多党组织往往停留在应付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上。不注重思考和创新。

第三,在工作任务分配上。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深入,高校越来越重视一线教师和科研队伍的引进和培养,而基层党建工作一般由系里辅导员老师兼任,而辅导员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宿舍管理、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安全稳定等。还要承担班主任工作,牵涉了辅导员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很少有时间与他们交流思想,了解他们在实习单位的综合表现,是否发挥党员应有的表率作用,客观上也冲击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

二、毕业生党员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 抓好毕业生党员的再教育、再培养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以武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党建理论学习、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大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指出今后努力地方向,教育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实习单位,将来进入工作单位,始终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基层组织,应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加强对毕业生党员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眼前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引导他们将个人利于融于集体利益之中。加强对形势政策的分析,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就业定位,帮助他们认清毕业生的增多与就业机制的转换、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正确面对实际,实事求是对待自己的择业。

(二)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水平

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大学毕业生党员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如何全面搞好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充分发挥毕业生党员的先进性,巩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地位,强化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促进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所以各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个重点工作长期来抓,具体工作分配到专人专项管理。定期督促、检查、反馈,学校也可将对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党建评估好差的一个重要指标内容来衡量。

其次,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毕业生党员教育新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毕业生党员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针对毕业生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有必要在离校前就建立毕业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断进行更新和维护。信息库中可以收录他们的班级、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党费缴纳、培养联系人、工作、联系方式、家庭联系人等信息,以保证对他们的跟踪教育管理。如果个人信息变动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对党内同志与毕业生党员的每一次谈话也要及时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2)完善毕业生党员就业指导体系。基于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可以建立毕业生党员就业指导机制,如对优秀的毕业生党员优先推荐到用人单位,介绍他们参加一些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可以建立毕业生党员档案,时刻关心他们的成长,他们中的很多优秀人才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奋斗,将来成为企业的核心骨干,从而反哺学校,帮助学校解决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3)加强与实习单位党组织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毕业生党员的成长。毕业生党员在毕

业实习期间大多数时间在实习单位度过,受到单位的业务培训内容较多,而对毕业生党员的党的知识培训,党性修养的提升,党员如何发挥作用等却不多,目前很多实习单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下也积极响应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所以高校可以多与这些单位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对毕业生党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强化毕业生党员的组织观念、作风观念、模范意识、先进意识等,将这些作为全面考察毕业生党员的重要依据。甚至可以与单位党组织商量让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参与到党组织活动中,更好地融人到企业文化中去。

第三,安排党务专人进行教育和管理,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毕业生党员最后一年的任务主要是完成毕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生党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实习环节以及毕业论文的设计上,部分学生党员缺乏以疏于与党组织的联系。在实习期间往往还会受到社会不良之风影响,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出现错误,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身作则,率先垂范的意识。大大降低了对自身的要求,起不到带头作用。针对这些情况,学院应该壮大基层党组织人员队伍,根据毕业生党员的具体情况从中安排专门的党务人员负责毕业生的学习、实习、就业创业、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等,通过电话、短信、QQ、邮件等与他们能够保持联系,在尽量不和实习单位时间安排冲突的前提下请毕业生党员回校参加党组织活动、民主生活会,或者和在校学生交流自己的实习心得体会等,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上进行引导,关心他们的毕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落实情况、职业规划等,完善对毕业生党员的管理。

总之,毕业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校他们是同学们的楷模,是学习的榜样,进入社会他们将会向社会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所以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上势必要重视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大胆创新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毕业生党员的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毕业生党员队伍。

参考文献

[1]钱俊.当前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0).

[2]欧洪湛.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J].理论前沿,2007,(7).

[3]赵敏.高职院校毕业年级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世纪桥,2010,(5).

[4]王火利.高等学校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6).

[5]乐海覆.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网络化管理探索[J].青年科学,2010,(6).

[6]戴辉明.高校毕业班学生党员管理模式的探索[J].教育育人(高教论坛),2009,(3).

[责任编辑:周来顺]

作者:周贵平

上一篇:厂劳动竞赛总结下一篇:金工实习报告8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