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考研经验

2022-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华南理工考研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导——沈乐平

一、个人简介

沈乐平,男,祖籍江苏邗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暨南大学法学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南大学法学博士后。已获得国家律师资格和国家证券委颁授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曾为中南大学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集团及多家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和独立董事。曾前往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香港大学法学院和境外多所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

二、研究领域

沈乐平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公司治理、商法与经济法等方向的研究,从理论研究到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发展潮流趋势,和国内外企业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经济法律对企业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影响和作用。

三、研究成果

沈乐平教授多年潜心科研,已出版30余部专著。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及著作多次获政府奖。主编的《新编经济法教程》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教材奖,2004年被评为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后,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奖。2013年被选派去中央党校参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骨干学习班学习。已负责主持参与完成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广东省“九五”社科重点课题《海峡两岸商法比较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母子公司法律问题研究》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产权交易的法律规范》(立项编号G0312,批准号70441014)、2007年广东省软科学项目《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经济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B070900017)、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南方电监局委托《城市居民住宅小区供电服务问题研究》(2008年12月)等许多专业课题项目,产生广泛影响。

四、主要论著

1、国际商法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法律出版社,1999年。

2、新编经济法教程<修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中国新合同法精解,香港万理出版社,2001年。

4、中国海峡两岸民商法之比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5、中国香港与内地民商法比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6、企业集团法律问题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7、新编商法教程,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8、国企改革法律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商法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母子公司法律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商法教程法理与案例,东北财经出版社,2008年。

12、公司治理原理与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我国企业集团的立法构想,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

14、我国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暨南学报,2003年第3期。

15、论母子公司与交叉持股的法律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6、企业破产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经济师,2005年第11期。

17、国有风险投资的后续管理困境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

18、有无效宣告请求案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第1期。

19、医疗纠纷民事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

20、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认知差异研究,管理现代化,2010年第1期。

21、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评价综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2、消费者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具有网络外部性的Hotelling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第9期。

23、家族治理模式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商业时代,2010年第8期。

24、新型对等网络信任控制模型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7期。

25、中小股东权益法律保护的效应分析——基于股利和股价差角度,财会月刊,2011年第3期。

26、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水平评价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7、网络效应下顾客分布不均匀的企业兼并研究,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第1期。

第2篇:华南理工考研经验总结

09考华工电信的一点点经验总结

其实早在复试知道自己考上华工电信学院时,就打算写一点关于考研的经验总结,可一直忙着就耽搁了,实在很过意过去,现在就写一点点吧,算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也给正在为自己

梦想努力的师弟师妹们一点点参考。

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痛并幸福着的过程。因为家人一直希望我读研,加上我自己也想读研,毕竟我以后的梦想还是需要这个研究生文凭的。还因为,读研,对我的爱情很重要很重要,是我为我们的未来争取的一个可行方案。也因此我强烈的要考到广州,再权衡了北邮、西电、华工后,我还是执着地选择了她。在这里,我很想对师弟师妹说,选择学校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你必须将自身的实力和学校报考的难度等等综合考虑。比如华工,华工的通信在全国是比较好的,加上华工所处的地理位置,重点大学超高的保送率,于是电信学院考上的难度是可想而知。之前我一直以为华工不难考,可真正经历后,才明白她的难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和准备。09我们电信这届,保送了105个人,最后考上录取的只有65个,外校的初试成绩几乎350以上才有机会。虽然今年由于专业硕士和工学硕士一起复试,复试线下调到324,但真正考上工学硕士的,外校几乎全部350以上,这还必须保证你复试水平良好。本校的学生稍微是照顾了一点,但分数也依然很高。外校的同学不要因为所谓的照顾而愤愤不平,毕竟这对你的准备没有任何的帮助,你只有加倍努力,接受现实并挑战现实。好在华工

本校读研的很少,加上华工的复试还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大家机会均等。

如果你在权衡自己实力和华工考上的难度后,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华工,那么选择并坚持吧,华工值得你为之付出和挑战,而且是很值得的。剩下的我只是想告诉你只要认真准备就好,不要想考不上怎么办,因为事实上,只要你一直认真准备,你考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不要为了那点考不上的可能性给自己施加压力。每个人对待压力的态度不一样,你说不定很乐观很自信呢,如果那样的话就是最好的状态了,好的状态可以发挥好的效率,最后必然是

好的结果。

希望你一直在开心的复习,想想其实大家都一样努力,谁坚持到最后,谁就会胜利!数学,是最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科目。你需要大量的做题总结。因为我数学一直不大好,只考了100多分,实在没什么发言权,但我觉得李永乐的辅导资料很好。你把李永乐的《复习指南》、《线性代数》、《真题》、《400题》,做好做会,反复的领悟好,其实已经足够了,记住你必须弄懂里面的每一道题,做到拿到题目真正的做对,拿分,而不是所谓的眼高手低,觉得会做,可真正做时却没做对。可惜我的时间安排不好,后面的时间很紧迫,数学还是留有了些遗憾。另外,我觉得数学有经济条件还是报个班或者去网上下载些视频看

看,老师的讲课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关键还在自己的熟能生巧。 英语呢,单词还是看过一两遍。作文还是应该做点准备工作的,每天早上读一些范文,背一些常用的句式到时候是很有用的,每个星期还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考试的状态写一篇,只有这样坚持下来,考试时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两篇作文,否则时间会很紧张。考试时候不会用英语表达出来的感觉是很痛苦的,呵呵。阅读的话,模拟题不要做太多,我记得我

当时买了不少书,都没来得及做,唯一的后果就是给自己增加了心里负担。 阅读的最好教材其实真的就是真题,多买几套真题(建议所以的书都买盗版的),一遍一遍的做。真题里面的单词不能有一个不认识的,句式不能有一个不掌握的。历年真题其实就是最好的考研教科书。 翻译的话,跟阅读很像,但是记得动笔写出来,心里出来跟写出来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动笔哟,写出完整的句子是需要花功夫的。多做几遍真题,最后能跟出题老师的思路一致,能做到阅读下去时,能有感觉这一句肯定是出题点,这样你就跟出题老师的思路一致,答对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当时我做真题的第一遍时,错误率很高,可我还是努力坚持着去理解老师的出题思路,慢慢就发觉其实也就这么个套路。哦,真题我觉得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就

很好很好,按照他的出题思路研究真题,往往能提高很大。

政治的话,马哲跟政经是要听听课的,里面有需要理解的东西,邓论,毛概,时政没什么难度,政治要记忆的很多,只有重复再重复,重复的方法就是做题,我当时用的是任汝芬的系列

一、

二、

三、四,我觉得里面的选择题可以做两遍,做题是强化记忆的好办法。大题就挑几个做做就可以了,认真看看真题的大题思路,注意总结一下,认真地按照任汝芬的系列

一、

二、

三、四做下来就足够了。还有启航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是一定要买的,里面的东西可要注意哟,很多东西做大题的时候用的上的。另外任汝芬的最后三套题是应该认真做的,

我当年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大题是原题。

专业《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的书。很多学校本科都不是用这本教材,需要好好认真研读,将后面的40题认真做对做全,基本上考试卷子的基本分都是从每章后面的40题出来的,大家研究08年以前的卷子就可以知道。但要拿到高分你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后面的大题。大家研究0

8、09年的卷子就发现,0

8、09是出题的一个转折点,题型更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更有创新知识运用,但仍然是来自于课本后面的大题,所以,专业高分的秘诀就是做好课本后面的每一道题。如果可能,还是想办法弄到往年的真题和期末考试的卷子,这是专业课最好

的辅导资料。

认真地复习,不要让自己遗憾,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你不要担心啊,你的身边高手其实并不多,心态调整好了,快乐充实的度过这段时间,不急躁不害怕,没有什么可怕的,该努力的努力了,结果怎样都不后悔,考研的路上,每个坚持到最后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找到一个可以支撑你考研的目标和动力,这样她可以帮助你在压力和枯燥的复习生活中永远有动力,可以支持你走得更远。复习的过程或许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调整的过程,这时候自信很重要,而来自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产生的巨大作用更是无可估量的。在这里,我特别特别想感谢我的男朋友,考研那段黑暗日子里是他包容了我的任性,那段日子,每天晚上11点后的电话和短信是我一天复习后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是他的鼓励、支持和爱情支撑我默默努力走了那么远那么远。我也想感谢我一同考研的好友,也感谢我的其他朋

友和家人。

最好,我想深深祝福每一个正走在考研路上为梦想努力的大家。

(PS:由于时间关系,复试的问题以后再写吧)

www. ik y. cn

第3篇:华南理工大学控制工程考研复习经验

我是08年考的华南理工自动化学院双控,结果考了352分,专业排名51,刚查到分的时候很兴奋,以为稳上了,因为在华工双控招70人(实际是71人,但有一名额是在其他学院,具体也搞不清楚),可这个人数包括了保送生,这年报送生有20个,我51名,意味着我是圈外人士,虽然按1:1。2的比例复试(也就是它要50个统招生就会通知70人来复试),我有机会,但心里也很没底,毕竟复试的笔试我很难把握,考的是<微机原理>和<运动控制>。

后来结果也确实不理想,笔试中的<运动控制>考的很细,很基础,选择题我大多是蒙的,还有最后一道大题是关于矢量分解什么的,那个我压根没复习,最后空白,微机原理好些,笔试100分的我得了60多点。复试中笔试真的很关键,我看很多初试很好的人都因为笔试考30多被刷下来的,当然只要认真复习,圈内人士就不用有什么压力。

至于复试中其他需要注意的还有几点:

1.英语复试完全不用担心,只要准备个自我介绍,英语复试我们是分了几个小组,每组3个老师,学生一 个个进去,每个5分钟面试时间,可能每组老师问的方式都不同,我们那组就基本不给你太多时间自我介绍,很多人就说了个"my name",然后就是随机问题,你也不知道他问什么,所以没什么好准备的,而且也不用担心,他给你的分不会太低,总之这块根本不用特意买参考书准备。

2.然后是专业综合知识面试,面试时间15分钟,很长,也很重要。其实问的东西很广,问什么主要看面试你的老师擅长什么。我们那组还问了plc,电机,根本不知道怎么答,而且因为准备考研这一年中,其他专业课确实没好好学。虽然问题很广,但我想也有东西可准备,首先自动化学院的老师都很喜欢学通信的学生,所以懂点通信很有优势,比如你要知道信号处理中的傅立叶,他可能问 ,还有通信协议什么的。再就是要在复试前对自己的毕业设计有所了解,最好能有个大概方案,可以请教一下自己的毕业设计老师先给你提前讲讲,这个有百分之90会问。最后是你的出身,这很重要,如果你出身很有名的学校,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学校不好,就得搞清楚自己学校的历史了,面试老师不知道你的学校,就希望通过你的口来知道,想知道你们学校是由哪些学校并的,擅长什么,别一问三不知(我就是这样)。

以上是关于复试,很简单,不用紧张,说说初试,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准备初试总问学长复试的事,他就说先把复试搞定再说,确实,初试高分比什么都重要,不过已经过了一年了,我都忘了怎么复习了,而且分数不高,只是有些教训。

1.英语。很多人怕不过线,对于英语一般的人来说真的就是要下苦功夫,不断的练,总结经验,永远别说"我好像差不多了",然后就放下一段时间,尤其是在临考一个月,大家可能想着背政治,觉得英语在短时间不能提高,确实是不能提高多少,但你要通过不段做题来保持感觉,不然就会象我考试完全不在状态。

2.数学。我就是太相信真题了,一遍遍做,其他都不管,结果弄的我思维很狭隘,做的题型太少的原因,所以建议多做各种资料,当然真题也要抓,不过不用太细。

3.政治最不用担心,等你考的时候就发现太努力只能是费时间,除非你有希望打高分,我考试的时候做大题就是在自我发挥,考前以为没话写,考了就发现很多,就怕没时间。写字就得快,报班也没什么必要,只要一本教材,我就买了文思化工考研网的《2014华工自控基础综合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看看,适当做做题就行了,另外新增考点一般都会考,别相信所谓的压题。

先就这么多,记流水帐的,而且都是我考过后的心得,希望能对某些人有帮助,以前这个论坛关于自动化的很少,所以就想写点东西,华工不错,虽然08年很火,但很值得考。各位加油,苦一年就好了,争取拿奖学金吧,我现在就后悔,再努力点就可以挣一万多了。不过考上了也好,考研事实上也像我最初想的一样简单,只要付出就有回报,还有就是报你最想报的,别怕考不上。

第4篇:华南理工牛人经验二

我是电力系统方向的(学术型),因此对电力系统方向比较熟悉。最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数越来越高,从2011年开始400分以上的也越来越多,其中2011年有3个(

411、40

1、401),2012年有5个(

414、

411、

410、40

3、400),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初试分数线一般在365+、而平均分大概在384左右,因此如果自己比较有把握考到380+考华工是有比较大的把握的。而要考到这么多分各位主要的差距在数学和电路,因此数学和电路一定要考高分才有可能考上。大家会发现只要认真准备考研的人政治和英语的分数之和都在140左右(英语差到一定程度的选手除外),而数学和专业课的差距在于:高手可以考260+而菜鸟很多是160左右,因此对数学和电路如何能考高分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数学:我的数学考的不是特别好,因为数学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不一样,我不给大家推荐什么方法或者那本指定的参考书,我会说说我自己是怎么准备的和复习数学的原则。数学原则一: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原则二:掌握知识一定要系统、原则三:基础基础重基础。 资料不在多而在精:在论坛上看到好多同学说什么李永乐的复习全书、400题、660、冲刺135等等该有的资料一应俱全,我真的想不通他们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能够把每本书都掌握得很透(因为我觉得考研复习时间真的很紧迫,要复习得东西很多,与其看那么多资料还不如把少量的资料多看几遍),也可能是他们的能力确实高出一般人一大截,也不知道他们最后考得怎么样!! 在复习过程中在同一个自习室遇到过几个二战的女生,她们可能基础比较好,什么资料都有也什么资料都复习(各种稀里哗啦的资料我听都没听过的、、、、),当时把我们自习室的分为搞得很紧张,但是最终据我所知一个考了320多一个考了350多(分别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天津大学淘汰!)。我自己准备数学的全部工作是:在2010年暑假之前也就是大三的下学期把教材对照考试大纲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并且完成了所有的课后题,自己做错了的课后题会停留片刻认真思考总结,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基础复习阶段(每天3小时);然后就是暑假上了10几天的辅导班,老师讲的很快记笔记更本来不及,但是庆幸的是每个老师讲课之前都有发讲义,所以只要做一点点笔记,由于把课本看得比较透彻,暑期辅导班老师讲的内容基本都可以听得懂,上完辅导班就差不多开学了,从9月份开始综合复习,一直到11月中下旬,高数用的资料没有特地去买而是直接用辅导班发的资料(西安交通大学 黄庆怀 写的 高等数学复习讲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这本书认真做了两遍;线性代数也用的是辅导班的讲义(就是30多页打印出来的),由于这个讲义内容比较少,在认真做过两遍之后(感觉线代的考点掌握的比较全面)还做了复习全书的线性代数部分;概率统计也只是用了辅导班的复习讲义,认真做了3遍,讲义上只有196个题目,只是有些题目讲了好几种方法,这个阶段可以看成是强化复习阶段(每天3小时)。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复习感觉对数学的知识掌握的还可以,然后就是用10天左右的时间做了一下近十年的数学真题一般在规定的3个小时内都可以完成(因为感觉很多题目都是做过的),分数也基本在110以上,大部分在130左右,做完以后对过答案就没再纠结,昨晚就没管了,然后在花了半个月做了一下400题,这个感觉对于我来说有点难,也是做完以后对过答案就没再管了,最后10多天也就是每天花2个多小时看看以前做错过的题目,这个差不多算是冲刺阶段。最后1月

7、8号上考场。至于各位学弟学妹怎么样复习和选择什么参考书主要看你们自己的爱好,因为每一本参考资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认真好好看一本就够了,据本人所知我们那年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在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电路:电路考研要特别注意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准备,而我觉得针对华工电路考研的特点和考研时间的紧迫性,认真吃头两个东西就能保证你电路考研不会输得太多,这两个东西就是《电路》(邱关源 第四版或者第五版)和近10年华工初试真题。电路课本认

真做两遍、真题研究三遍!!!第一遍(9月初到10月中旬每天3小时):这一边电路课本的复习一定要真正的理解,不可有半点知识盲点,对照考试大纲把要求的考点都要理解,然后再做课后题(推荐一本课后题参考答案:电路习题解析(第五版) 作者:王仲奕,蔡理 编著 出 版 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当当上有买),一定要每道题写出解答过程和算出答案,切不可看看觉得会了就不动手算,要知道:看懂了和不会做是等价的,对于做错的题目要重点标记,下一次复习要注意;第一遍复习完了以后,第二遍(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复习起来就会快很多,而且第二遍要稍微注意重点定理和公式的理解记忆!!有了这样的基础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也是一样,认真做出每道题大答案(我当时是每天花3小时)然后对答案,每两天才能搞定一年的真题,第一遍真题大概弄了一个月(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第二遍(12月中旬到12底每天3小时)做真题每天就可以搞定一套,第二遍只花了10天;最后几(每天2小时)天把做错过的真题再过了一遍,书也在很快的过了一遍!!另外专业课推荐大家买计算器(卡西欧 fx-991ES)大型的新华书店有卖,沃尔玛也有卖,我当时买是236块,网上也有但是水货很多,做好到实体店买正品!这个计算器可以直接进行复数运算,而且模值和相角也可以直接进行加减乘除,转换也可以直接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每年必考的三相电路的计算(有些时候考对称的有些时候不是对称的),要知道华工考研电路计算量是很大的,虽然题目不是特别难。

英语:由于本人英语考得一般般,个人觉得能说得不多,就是单词和真题,单词要提前背一直背到考试前一天,而且要多次重复背,第一遍认真背(推荐大家参考《17天搞定GRE单词》杨鹏提出的方法),之后要多次重复复习,我每天大概复习180个单词(新东方的那本红皮书)最后达到的境界是同学随便挑10个单词一般没有不认识的!而真题也一直在做,好像是做了至少3遍;而且要一边做真意一边背单词,英语考研时间不能花太多也不能花太少,花太多不划算因为分数提高不大而且你还要复习其他科目,花太少时间你很可能50分以下,所以早点开始准备,我是大三下学期开始背单词暑假开始做真题。作文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每次做完真题我都会把它写的范文背诵一遍,那些句子还是可用上一两句的,最后把那10篇范文都会默写,辅导班给了一些模版背了一个消极模版一个积极模版,幸运的是那个消极模版当年用上了;还有就是做了张剑出的一本新题型大概20套,平均分在6分,也买也一些模拟试题练阅读,一般是在28(40的传统阅读)分左右,那些模拟题都是昨晚就扔那里的,主要是练语感保持状态,没怎么重视做错了的模拟题,有句话叫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完形填空没有做过模拟题,只是限于真题上的10篇。

政治:政治我觉得大家都差不多,我能考到74分辅导班的作用功不可没,我就是按照辅导班的要求做的,而且本人先天性就不会怎么背东西,很多都背不住,背了也很容易忘! 记得当年是9月18号红宝书才出来的,红宝书出来以后我大概看了两个月的红宝书(9月18到11月20多快12月了每天只看一个小时的政治),最后一个多月(12月初——12月中旬每天2小时,12月中旬——考试前每天花4个小时背政治),做了15天的选择题(肖秀荣的),背了20天的模拟题(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考试的时候发现背的主观题有些用上了很多没用上,但是不背的话担心自己上考场什么也写不出来,最后凭借自己对共产党的一片热情考了74分,不过个人觉得辅导班的老师对客观题的把握还是挺好的,特别是时政那部分几乎都押中了(两道多选一道单选10分)。

还有一点想说的是关于考研时间分配的问题,因为考研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考四科,各个阶段的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从大三下学期开始:

第一阶段(3月到6月底)基础阶段:本阶段是2+2,每天学两个小时的数学两个小时的英

语,数学主要是看课本,英语背单词或者看是看真题;

暑假阶段(7月初到8月底):由我们专业的特点,我们去三峡和专业课程设计实习了半个月,回来就开始上强化班,陆陆续续大概上到了8月底,所以这阶段没怎么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只是听辅导班然后晚上稍微温习一下。

第二阶段(9月初——11月中旬)强化阶段:3+3+2+1,这个阶段堪称是考研决定成败的阶段,差距主要是这个阶段被拉开的,可以说如果基础好完全可以从9月开始准备考研的,而且大部分同学的复习也是从9月开始的。每天学3个小时的数学,3个小时的电路,2个小时的英语,1个小时的政治。

第三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旬)冲刺阶段:3+3+2+2,每天学3个小时的数学,3个小时的电路,2个小时的英语,2个小时的政治(12月之前是1小时).

背诵阶段(12月中下旬到考试前):2+2+3+4,要注意政治的背诵和英语作文的强化背诵默写,每天学2个小时的数学,2个小时的电路,3个小时的英语,4个小时的政治。 以上时间安排只是我自己的,各位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仅供参考。但有一点必须要注意每个计划都要流域一定的裕度,以防各种事件,这样自己应变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第5篇: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考研复习经验

总结了一下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复试复习方法:

1、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专业课复习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进入考研复试之后,自身的的实力和成绩是最重要的,虽然考研复试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还是把复试要求的内容复习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是前提。

2、在复试开始复习之前,多联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研究生,多咨询一下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复试复习经验,毕竟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复试,只有多向已经考上了的研究生咨询复试经验,才可以让复试变得更有把握。也可以通过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考研群进行交流复试复习经验。

3、查询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官方网站,落实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的复试流程,甚至不同的方向复试的流程和内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把这一点落实好,如果学校官方网站上没有公布,也可以打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学位)专业研招办去落实复试流程。

4、复试的注意事项也要提前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注意礼貌、穿着礼仪、导师喜好、专业素养等等很多方面,一定要把这些注意事项好好的准备一下,做到有备无患。

5、最后我还在文思华工考研网买了《有机化学》《金属学与热处理》两本书加强自己。

第6篇: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本人今年报考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初试在学院总排名只有90左右,而华工计算机统招今年出去工程硕士和调剂进入软件学院的只有76个(原来75个,后来又加了一个),要想跻身研究生行列,对得起自己半年多的努力,必须干掉20个左右!

本来自己是普通的很烂的二本院校,说实话,综合素质比不上一类本科院校,但是经过复试后,自己在学院总排名上升到30多名,干掉了60多个比自己分数高的考生,虽然没拿到奖学金,但是上研究生已经不是问题。相反,很多初试考到360以上的考生最后只能读工程硕士,或调剂到软件学院。现在将自己一点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望不吝赐教:

1.不管自己初试成绩多差,只要能进面试都要来搏一搏(今年华工计算机进入面试的有140多,来参加面试的只有120多个),好好准备复试,华工复试很公平的,只要你能力强完全可以像我一样翻身!

2.计算机学院的复试题很简单,到现在我不知道那些高分的人为什么做不出来,完全是平时练习的最基本操作,只要认真准备完全可以拿到高分。

3.华工计算机的面试英语比较简单,大多只需要用英语自我介绍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会问到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稍有难度的问题,但是只要大家准备都没问题,而且英语占比重很小,只有10%,根本拉不开差距!

4.来之前一定要对自己报的导师研究情况方向了解一下,还有,一定要了解一下相关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这一点我做的不好,被扣分了。

5.准备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把本科大学学过的课程再复习一下,这在自己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时候导师会问到,这一点我做的也不好,几乎是一问三不知(惭愧)!

6.最后再说一点吧,就是不要忽视细节,复试材料要带足,我见到一个因为复试材料出问题政审不通过的!

好了,只要大家准备,不放弃(你放弃它,同时自己也被它放弃了),相信大家都会有好结果!

记得今年考试题是:

有三张表要求用查询分析器建立,其中要求有建立主键,外键,建立视图!然后要求向自己建立的表中导入数据(从excel中),然后就是程序设计,要求有查询功能,有对数据的增删改,有对表中数据的统计很简单的,再就是要求备份数据库,再附加一个数据库,再写一个文档!

最后提个建议吧,关于开发工具建议用.net和delphi这两种开发工具来完成这些要求,几乎不用多少代码,直接用向导就可以,我同学有好多就学了两天就把上机搞定的!vc++连接数据库很麻烦,java等不一定让用,每年要求用软件不一样,但是这两种相对稳定! 相关链接:

华南理工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华南理工大学各学院真题汇总

第7篇: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

文思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网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

2013年全国硕士生招生34所自划线高校在公布分数线的同时也公布了各自的复试安排,国家线也将于近日出炉。已经上线的同学们应该及时地浏览、查阅招生单位的相关复试文件,及早做好参加复试的准备工作。文思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年考研复试调剂指导的几个建议。

(一)首先,如果你不幸落榜了——

那么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静下来并拿出下一步的选择方案。或者找工作,或者来年继续考你心仪的专业。如果是这两种,那么请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如果选择调剂,那么第一步还是冷静下来,要知道调剂并不是一件可耻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过是在你第一步选择失败后的补救和修正——试问,人这一辈子都能一帆风顺么?失败了一次就害怕面对第二次挑战,那么你失败的就不冤枉了。

(二)如果决定好调剂以后,你要做的就是——

(1)申请原来所报院校、专业的破格录取。破格录取一般在公布了初试通过名单前后不久(根据我的经验,不超过一周),针对的是总分足够高,专业课分数较高,只是公共课略差几分的同学(且差的最好不要超过5分)。许多34所和211的学校都是这么规定的。

如果达到了标准,那么请准备好:不少于一名导师(一般都要两名)的破格推荐;报考学校研究生招生部门的签字批准(有时候甚至要教学副校长的批准,这样的难度会更高一些);以及破格费——通常是以“数万元人民币”作为单位的。申请破格如果成功,那么也就等于你通过了初试,可以去参加复试了;

(2)在申请破格的同时,调剂上还有两个最优的选择:即报考学校的校内调剂和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专业调剂。前者因为你的报考,学校也爱惜人才,不想浪费资源;后者因为与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机会,就能接受你的(不过,既然是调剂,就要至少达到人家要求的分数线,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因此,落榜后第一步就是同时(记住,一定要同时,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时间不等人)做以上的事情。并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别忘了与报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联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更多考研复试信息可以加入2014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复试群:250794594。

相关推荐: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复试专业课资料汇总 | 华南理工大学2014考研复试通关计划 |2014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复试一本通

上一篇:案卷评查总结下一篇:网上申报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