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理学形成发展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按〕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使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青岛市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期全文刊登研究报告,主要是想帮助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时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依托所在城市,继承发扬所在城市的优良传统,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与所在城市一同起飞。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历史理学形成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理学形成发展论文 篇1:

专业镇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学术界关于专业镇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形成条件、专业镇的含义和类型、专业镇的作用、专业镇发展的支撑要素、专业镇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肯定了我国在专业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也发现专业镇理论研究中仍存在研究术语不统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单一落后、对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专业镇经济研究较少等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专业镇 集群 研究 评析

一、专业镇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形成条件

1、专业镇起源

在国外,类似专业镇的研究更多地体现在企业集群的研究上,而对于企业集群的起源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一集群是生产活动不断细化和企业分工的结果(马歇尔,1997);二企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交易成本而做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韦伯,1997)。对于我国专业镇的起源,学者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白景坤等(2003)通过考察我国镇域区域发展现状,认为簇群经济与专业镇经济存在差异。即中国的专业镇经济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客观要求的产物,而簇群经济则是从战略的高度,对某些成熟产业进行合理的地域布局的结果;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簇群是专业镇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果。王建军等(2008)却对此持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专业镇发展起源于“簇群经济”、“集群经济”、“专业产品区”的专业化区域生产组织形式,起初集聚于某个区域的产业专业化生产模式,最终发展为镇域区域专业化生产。

2、我国专业镇的形成和发展

符正平(2002)认为专业镇的产生过程大多是自发形成的,是农村里的一些能人敏锐捕捉市场机会的结果。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专业镇内部的劳动分工演化得非常细密,出现了大量的“工序”型企业,产供销之间也是以社会分工的形式出现,而这种专业市场的形成则是专业镇形成的基础。进而,方中权等(2005)将我国专业镇成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特征。如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陆续出现一批“专业户”、“专业村”。二是形成阶段,逐步形成“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地的乡镇按专业化、区域化、一体化要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和产品结构,农产品加工企业、“三来一补”工业得到很大发展。三是快速扩展阶段,专业镇向多样化快速扩张。如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专业镇的产业与产品结构突破“农业”概念的局限,向工业性、商贸性、旅游性等方向快速渗透。四是品牌战略阶段,专业镇逐渐向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层次迈进。另一种结论则认为,专业镇的形成是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导向的结果,如1950-1960年代,日本、韩国等出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等专业化区域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与目前中国在广东、浙江等地出现的专业镇模式极为相似。根据这种观点,沈山等(2005)认为我国专业镇的成长过程如下:一是从“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注小型、寻找特色”开始创业,逐步形成规模,迅速集聚各类中小企业;二是从构建中小企业网络开始,逐步形成某种特定商品的专业市场,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镇经济,然后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持;三是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吸引外资或者依托外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产业又相对集中,形成了具有不同产业的专业镇经济;四是以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区域布局为契机,逐渐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了有关农业产业或农产品的专业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区位优势结合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是催生专业镇经济的基本前提(贾文凯,2006)。70年代以来持续的产业国际分工和转移,内地的廉价生产要素、逐渐膨胀的本地需求、诱人的外资优惠政策等优势,催生了最早期的嵌入型专业镇。

3、专业镇的形成条件

王缉慈(2004)认为产业集聚是企业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结果,并将产业集群形成的因素归结为: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原料和设备供应商的存在、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有基础设施可共享、有政策激励。张双喜等(2004)则认为开放的环境是专业镇形成专业镇的基本前提,三个基本“诱因”是形成专业镇的关键因素,这三个因素是:原发性的专业市场、传统优势产业和跨国公司的介入;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使专业镇的形成具有了必然性。余国扬(2004)从专业镇建设出发,认为人才、交通、工业园区是专业镇形成的基本条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建立、专业市场的形成、品牌体系的创立是专业镇发展的重要条件。张玉梅(2007)归结了广东地区专业镇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专业镇的形成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个是内部条件,表现为镇民的创业创新精神;一个是外部支撑条件,地方组织、中介组织、技术信息服务机构等多层次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其表征。

二、专业镇的含义和类型

1、专业镇的涵义

刘宗元等(1999)通过量化指标对专业镇进行了界定,即专业镇一般指产业或产品能带动60%以上农户参与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或产品收入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并成为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乡镇。定性来看,专业镇是我国行政区域特有的一种发展模式,即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多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来重点发展名、优、特、新产业和产品,通过开发一两个产业或产品,带动多数农户从事这些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收入成为农民和乡镇收入主要来源(王海燕等,2002);白景坤等(2003)则认为如果该镇区域的生产经营在所属产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且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了共同的竞争优势,则该镇可称为专业镇;石忆邵(2003)教授认为专业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成份的建制镇。

2、中国专业镇经济的类型划分

(1)从专业镇形成角度划分。从企业集群的生成模式出发,普军等(2004)对广东企业集群的不同发展形态进行考察,认为企业集群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历史形成的企业集群,即该地区历史上曾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中心,有着较好的制造业传统,通过国家改革政策的实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的企业集群;三是创新型网络企业集群,尤其表现在高新技术领域。从专业镇形成过程中政府的参与程度出发,赵秋璐(2008)将产业集聚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市场导向型集聚模式、政府调控型集聚模式、计划型集聚模式。

(2)从专业镇发展角度划分。从专业镇的经营发展模式出发,王珺(2002)考察了我国广东地区的专业镇运作模式,认为我国专业镇经济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来料加工型专业镇经济,即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经营模式,如东莞清溪镇计算机配件生产;二是贴牌生产类型的专业镇经济,即资源在内市场在外的经营模式,如中山古镇的灯饰。从专业镇发展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关系出发,王珺(2002)又将专业镇分为横向网络与纵向网络两种类型。所谓横向网络就是指一个专业镇聚集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众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分工关系,整个区域内都是生产或提供基本相同的产品或服务;而纵向网络则是指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形成了上下游的基本链条关系,虽然都是生产同一种产品,但每个企业只从事某一个产品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活动,或者说,从获取原材料开始到产品加工组装、最终产品的分配和销售是由不同的企亚来完成的。

三、专业镇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地方的专业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起飞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专业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是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专业镇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我国学者也分别就专业镇推动农村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谢军(2005)认为专业镇在以下方面对农村经济产生作用:一是专业镇易于农村经济集聚优势的形成,并在农村企业中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二是促进农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优化,其中包括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产业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专业市场的兴起和要素市场的建立;三是促进农村企业的经济制度创新,尤其是农村中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时,俞静等(2007)考察了198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交通、通讯水利、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建设水平,认为专业镇经济带动了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以非农业人口为指标的城市化曲线逐步偏离全国的城市化曲线,并且斜率越来越大。随着专业镇逐渐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这时专业镇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带动当地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品牌的战略意义上。专业镇通过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形成了以某一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化产业区,使相同或相关联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空间内,并获取深度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效益,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谯薇,2006)。波特(1998)甚至把它上升到国家竞争优势的高度,认为簇群或专业镇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州内经济、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尤其如此。

四、专业镇发展的支撑要素

1、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和降低交易成本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前提

根据波特(2002)的“集群”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企业集群能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企业群落内的竞争压力和潜在压力构成了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集群能提高群落内企业的生产率;企业之间容易建立起协调机制,降低运输、谈判与履约成本;集群有利于企业间人才、信息、技术和准公共产品的共享。

2、提升专业镇经济水平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网络

中山大学王珺(2003)教授通过考察我国部分专业镇企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处于成熟期产业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将会通过并购、合作实现产业整合,而专业镇经济提供了这种整合的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把中小企业连成一个合作网络,既增强了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竞争力,又降低了大企业中的管理成本;在已有的商业网络基础上,加上高新产业的信息处理手段,必然使得区域专业化市场网络运行更有效率。

3、区域品牌创建和人才凝聚是专业镇发展的支撑要素

苏植权(2007)认为推广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形象,则可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和经营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引进和使用的科学机制,改善生产工艺,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拓展市场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4、专业镇经济发展必须依赖强大的科技原创力

陈佩菊(2008)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会随着集群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即集群在人才、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也会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和同类产业集群的模仿而消失,甚至变为比较劣势。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创新扩散的比较优势则具有持久性和不易模仿性,特别是在进入成熟和调整阶段后,产业集群如果不能向自主创新方向转变,在环境变化或竞争加剧的影响和制约下,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将会出现萎缩甚至消失的危机。

五、专业镇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在产业结构方面,专业镇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同时,家族式管理则限制了创业精神的持续发展。对策建议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专业化和多样化协调发展;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进行公司结构治理;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进行公司结构治理(谢军,2005)。

在管理机制上,专业镇发展中主要存在专业镇内部的企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主导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者及内部的人才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赵秋璐,2008)、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专业镇内部的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石忆邵,2003)等问题。对此,赵秋璐(2008)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第一,运用现代理论做好专业镇的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土地;第二,政府根据各个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制定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第三,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指导专业镇之间、专业镇内部和企业管理的问题;第四,加快发展专业镇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第五,增强专业镇的创新活力。

在生态环境方面,沈伟(2008)认为专业镇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量大,生态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重视经济发展,忽略生态建设。而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谢军,2005)。沈伟提出的相应的措施有:做好整体规划,建设生态城市;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开展生态监测,加强环保意识。

在国际市场上,专业镇产品普遍面临着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产业生命周期压力、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市场压力、以及国际贸易新壁垒的巨大压力等(徐婵等,2008)。许巍(2008)通过对广东专业镇发展现状进行考察,认为纵向专业化分工、巨大的外来市场、成熟的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强大的议价能力、技术外溢效益是广东省专业镇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大支撑,但近年来却表现出企业成本优势弱化、竞争能力下降、部分产业出现向省外转移的迹象。对此,徐婵和许巍提出了通过完善职工培训、本地劳工市场培育、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六、专业镇研究的评析

1、专业镇研究的成绩

专业镇是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的伟大创举。它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于9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中后期。自2000年广东省经济理论学界正式提出“专业镇”的概念以来,学术界关于专业镇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值得肯定。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专业镇的起源、形成及形成条件、含义及类型、作用、支撑要素、发展途径、发展现状和对策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社会竞争论(代表人物:波特、贝斯特)、区位集聚论(代表人物:韦伯、马谢尔)、创新产业集聚论(代表人物:熊彼特)、增长极理论(代表人物:弗朗索瓦·佩鲁)、创新空间论(代表人物:王缉慈)、有序集成论(代表人物:魏江、吴国林)等理论,从这些理论出发形成了许多延伸性理论成果,对我国专业镇发展起了积极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针对性较强,具有很强的应用导向性和政策导向性。应用性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对我国广东、浙江、山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比较典型的专业镇进行研究,基本反映了我国专业镇是市场化及专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多数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专业镇是我国农村建设发展的伟大创举。它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于9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中后期,而我国学术界对于专业镇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研究术语的不统一。如产业集群、产业聚集、簇群、专业镇、特色专业乡镇等,不同的概念其赋予的含义也有所不同,这充分说明对于类似专业镇形式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并没有一种较为完备的理论进行解释和预见。其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完整的理论体系有三大衡量标准,即是否合理地选择逻辑起点;是否以逻辑起点为连接环,归纳理论体系应包括的内容,并进行科学分类;是否建立各种理论之间的联系,确立各种理论的功能的配合与互补。依照这一标准,专业镇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专业镇产生和发展的特征及表象展开的,并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和发现其内在规律性,没有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再次,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相比而言,国外的研究所采用研究方法比较多样化,既有理论上的假设和模型,又有实证的详尽分析或比较研究,完全符合经济学的研究规范。我国对专业镇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性推理、实证研究和描述性分析方法,其中多数使用描述性的分析方法,较少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缺乏深入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实际操作性不强,难以对专业镇深入发展产生指导意义。最后,学术界较多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的专业镇发展问题,而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支持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发展专业镇以及不同类型的专业镇(如内生型、外生型专业镇等)如何持续发展的研究还不够,对欠发达地区专业镇发展的机制、模式、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同时,如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工作,从依靠成本和资源的比较优势,转向依靠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物化到特色产业中,不断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加工向设计转变,从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变,从制造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变的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我国对于专业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国内学术界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在对象上要明确专业镇的研究范围,厘清专业镇与其他相关理论的关系,而且要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注重规范性,重点从整体上来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内在机制,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陈平:广东省民营经济与专业镇发展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3).

[2] 贾文凯:广东省专业镇经济形成机制与发展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0).

[3] 张玉梅:专业镇生成机制与湛江专业镇打造路径分析[J].广东科技,2007(8).

[4] 赵秋璐:论专业镇发展的进程[J].小城镇建设,2008(2).

[5] 俞静、徐维祥:转三角专业镇和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07(12).

[6] 苏植权:专业镇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J].广东科技,2007(5).

[7] 陈佩菊:科技原创力与广东专业镇经济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

[8] 沈伟:专业镇生态环境发展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08(2).

[9] 徐婵等:国际视角下专业镇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促进专业镇经济实现“二次创业”的公共政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8).

[10] 许崴:广东省专业镇制造业成本上升水平及其对策[J].南方经济,2008(8).

作者:邵念荣

历史理学形成发展论文 篇2:

关于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的研究

〔按〕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使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青岛市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期全文刊登研究报告,主要是想帮助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管理时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依托所在城市,继承发扬所在城市的优良传统,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与所在城市一同起飞。同时也希冀对城市的文化建设有所启发与参考。

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分层意义上的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发生着相互作用,乃至对二者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城市文化作为中观环境,为所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背景和源头,企业文化群体形成后,又与城市文化相互交叉、渗透,为其带来新的理念和发展动力,形成二者互相交融、取长补短、共同繁荣的局面。就青岛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言,企业文化在城市文化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优秀企业群体所彰显出的企业界精神构成了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城市精神的思想内核。可以说,青岛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着创世界品牌、立百年基业的艰巨任务,担负着塑造青岛城市精神、弘扬城市文化的历史使命,以青岛为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城市文化是城市中不同群体作用于城市社会的创造性及成果与地域性文化相互作用、融合而形成的统一综合体。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价值观念层是文化系统的核心层,作为城市文化、企业文化两个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单元,各种关系影响最初是在这一层面上实现的,继而延伸至行为、制度及物质等层面。因此,对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两者关系研究,仅在此层面上展开,便可以把握两者关系发生的最为基本的规律。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通过总结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寻找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价值契合点;从两种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层面建构两种文化的关系模型;根据竞争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说明两种文化互动作用的机理;最后,按照两种文化关系模型分析青岛市在建设两种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Ⅰ.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及价值契合点

(一)城市文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1、培育创新意识。具有广泛影响的美国《幸福》周刊评选出上个世纪世界十座最佳城市,这十座城市的城市文化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倡导“创新”。城市“创新”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城市实力系统的创新、城市能力系统的创新、城市活力系统的创新、城市潜力系统的创新、城市魅力系统的创新等五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创新的思想,反映了以创新为动力的发展观。

2、倡导诚信观念。遵守契约是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石之一,是保证市场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城市作为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否在制度、政策、管理、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坚持承诺的契约度,做到诚实守信,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城市的诚信等级,目前正成为各城市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中必须认真加以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3、追求卓越境界。城市文化中的卓越境界,就是永不满足,不断创新,追求一流与完美的精神,正成为引导众多城市谋求更高层次和更加长远发展的现实主题。上海市在培育和塑造城市文化过程中把“海纳百川而服务全国,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作为城市精神。青岛市同大连、成都、无锡、常州等城市一样,在城市精神大讨论中都把“追求卓越”作为主体语,体现了当今社会追求卓越的时代特色。

4、倡导和谐、博大精神。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普遍和谐,反映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充分概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博大,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具有广泛的合作精神,包容开阔的胸怀,“合而不同”、“竞合发展” 已经成为现阶段城市与区域和谐发展的新智慧,也是谋求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5、培养学习能力。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竞争指标逐步软化的趋势下,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上海、北京、深圳、大连、苏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等活动,着眼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的整体素质,着力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全体市民接受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优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学习力的竞争水平。

(二)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培育创新精神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随着企业间竞争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中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美国经济学家彼得·熊彼特将“创新”的表现归结为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新的组织等五种情况。创新精神即为推动五种 “创新”行为的精神状态,贯穿于创新行为的始终,决定着创新行为的层次和水平。综观各行各业的成功企业,无不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取得竞争优势的。英特尔公司本着“永不停顿、不断创新”的企业理念,即使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依然在不断的创新,保持着技术进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同世界范围内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海尔集团将其企业文化的内核界定为“创新”,提倡“创造性地破坏”;海信集团也始终坚持以“创新就是生活”的企业理念来指导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2、寻求和谐、博大成为企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当代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待市场竞争时,许多企业树立广泛的合作意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具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五粮液集团实施环境保护战略,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采用高科技,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荣事达公司在企业发展中塑造“和商理念”,讲究“和气生财、互惠互利”的商业精神,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的道德文化环境,以博大的精神去赢得客户的尊敬与信任。

3、树立诚信观念成为企业形象展示的重要因素。作为企业道德底线的诚信观念随着企业建立而产生,并且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每一次的诚实对人,每一次的信用表现,构成了企业的信誉积累,企业对诚信守法的认识及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对企业的评价,并最终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同仁堂秉承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的百年古训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终成百年老号,至今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4、追求卓越表现成为企业经营目标的高层境界。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发展、超越自己、追求卓越。英特尔公司即使在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份额达到85%的今天依然在不断进行着自我超越,“自己淘汰着自己”,这就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正是靠着这种精神,英特尔在飞速发展的高科技行业常胜不衰。

5、营造学习氛围成为企业团队修炼的主要手段。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指出学习的过程就是组织中人对于知识的获取、吸收、改造和应用的过程,提倡“学后要有新作为的学习”。学习对企业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广泛引入和应用,成为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大显著趋势。青啤集团的学习理念有着极为鲜明的开放特性,既承接历史又兼收并蓄,对内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形成影响力和穿透力,努力造就成为卓越的学习型企业。

(三)两种文化发展关系的契合点

通过对城市文化和企业文化主要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发现: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发展,在目标上越来越趋同于提高文化主体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创新、信用、博大和谐和学习能力四个价值层面。考察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否协调,是否适应当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主要是看两种文化能够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帮助其文化主体提高竞争力,这一研究思路为我们分析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分析工具。

Ⅱ.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模型

从价值观层面出发,以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为主要分析工具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文化的关系集中表现在提高两种文化主体的竞争力上,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形成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因此,分析二者的关系就是分析在帮助两种文化主体形成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C2C模型I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两种文化关系模型的发生机理

1、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大的方面讲,企业竞争力系统是由企业治理能力和企业运营能力两方面构成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中,企业文化同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一起决定着企业自身的治理水平,并基于企业长期实践的价值理念的提升和凝练,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

2、企业综合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条件。企业竞争力现状是企业发展战略建立的基础,企业文化建设总是围绕着企业的整体战略来进行的。企业在由竞争力所决定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战略,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力现状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侧重点,是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同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两种趋势的出现:一是企业竞争力增强最直接的效果是企业整体收益的增加,基本的经济支撑是企业进行系统的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二是企业组织中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会增强,从而强化了对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强文化(强烈认同并广泛共享的文化)。

3、城市文化通过发挥整合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先进的城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导向力、凝聚力、约束力和协调力,通过与城市竞争力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促进或协调其他实体性要素的发展来达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青岛的城市精神就是对城市文化的集中概括和具体表述,通过城市文化的深入普及与广泛应用,在社会上建立起以讲究诚信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树立海纳百川的博大意识,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注意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必将对青岛发展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激励和推动青岛取得更大的发展。

4、城市竞争力综合要素增强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影响力。拥有竞争优势的城市对于人才、资本、信息等资源要素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产生强大的集聚与辐射效应,在各种资源的整合过程中,在集聚、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同时,对城市文化也是一次梳理和变革。城市文化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服务,这一观点已经成为诸多城市在建设城市文化过程中的导向标,青岛的城市文化已由注重对城市历史人文积淀的提炼,发展到了如今的注重城市竞争力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5、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表现在城市主导产业集聚效应的进一步强化。按照现代产业竞争理论的观点,在影响城市竞争力变化的诸因素中,产业的竞争力处于核心的地位。企业根本的作用是创造价值,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同时满足所在城市各个方面的需求(如构建产业基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等),从而大大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像健力宝与广东三水、春兰与江苏泰州、长虹与四川绵阳、东风汽车与湖北十堰等等,正是因为企业的崛起而使城市的竞争力大大加强,使这些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令人们耳熟能详。

6、城市竞争力搭建企业竞争力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在产业竞争理论侧重于微观层次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中,地理学集聚经济以成本最小化为核心,而强势的城市竞争力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区域内企业间信息交流、丰富企业赢利模式、减少交易成本、产业互补和激励,以及获得从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而形成共享资源,从而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家电制造商在青岛的飞速发展就是得益于这种“集聚效应”,同时又使得众多关联度高的产业在青岛集聚,奠定了青岛世界级家电业制造基地的国际地位。

(二)两种文化发生作用的关系模型

1、创新层面。企业文化是城市文化系统中创新活力最强的单元,城市文化是企业文化进行创新的土壤。城市系统中,企业的根本属性在于能够不断地创造出价值,企业经营必然与竞争者产生激烈的竞争,通过不断创新取得竞争优势,企业文化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成为城市文化中创新活力最强的单元。企业创新需要适宜的环境土壤,呆板、保守的城市文化势必会阻碍企业创新的步伐,而活跃、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文化则会激发起企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

2、信用层面。企业文化是城市文化倡导信用价值的理性主体,城市文化是企业文化履行信用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信用资本的积累和信用等级的提高,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城市倡导信用价值的理性主体。城市是企业经营和员工生活的所在地,城市的信用状况直接对企业的信用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优良的城市信用氛围必然可以使企业在与外界竞争者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学习能力层面。企业文化是城市文化倡导建立学习型城市的实践单元,城市文化为提升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企业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现代企业文化讲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同时,也是对创建学习型城市文化的实践和探索,对企业文化的驱动和促进则成为城市文化的主要价值趋向和主流观念。

4、博大、和谐层面。城市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中体现和谐、博大的外在要求,企业文化则是城市文化弘扬和谐、博大精神的实现载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忽视对环境等公共资源的保护,而科学发展观则要求兼顾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城市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城市文化要实现整个城市发展的博大、和谐,所要通过的主要媒介正是城市的微观细胞——企业。城市建设应首先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注重城市建设的和谐,把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树立“竞合”观念,强调城市整体、全面、共赢的发展。

Ⅲ.青岛市推动两种文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两种文化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

青岛市实施的“名牌战略”首先从企业开始,逐渐拓展到服务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从物质领域延伸到精神领域,实现了名牌战略的全方位发展。这种成功的实践,为培育和塑造青岛的城市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人们谈及城市文化,马上就把目光投向了城市的历史、人文、建筑、社区等方面而忽视城市文化对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谈及企业文化就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功能、意义、重要性等范畴,仅仅关注企业文化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忽视企业文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贡献,从而导致两种文化的单线发展。目前社会大众对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发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缺乏社会整体的认同和普遍自觉的行动,没能充分利用城市里各个文化单元的个性优势,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强化城市文化功能。

(二)两种文化的互动发展缺乏有效的实现载体

在青岛市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实现互动发展的载体,表现在缺乏组织的载体、窗口的载体、活动的载体等。例如青岛的啤酒文化衍生成为每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新文化的繁荣盛会,但在整个活动中,会场的布置,参展单位的意图,使得整个活动更像各个企业的宣传活动。它仅仅作为全市的旅游推广项目,对青岛的城市文化和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把宣传活动与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互动发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宣传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城市文化应与主流的企业文化相吻合,建立起具有独特的、建立在广泛认同基础上的城市文化形态。

(三)城市居民“企业人”与“社区人”的双重角色没有得到较好运用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城市文化不完全体现于城市规划建设和自然景观,更重要地反映在广大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上。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城市的文化生命力存在于广大的普通居民之中。一个现代城市的“特色文化”,只有依靠了这个城市普通市民的伦理情感与文化情趣才能得以形成。

城市里的市民其社会角色是多元的,在企业里是企业人,在生活里是社区人,人们在角色切换时折射出各种身份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行为规范。现代青岛市的优秀企业在培养优秀员工的同时,仅仅强调对企业管理创新、竞争力提升、对城市的经济贡献或张扬社会公益行为,政府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时也忽视了对居民职业道德、建设者意识的引导。因此,原城市文化里各文化单元之间的认同度有待提高,否则难以发挥两种文化的互动作用。

(四)文化战略的实施缺乏宏观层面的制度保障

青岛市在引导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发展方面,缺乏确保两种文化关系良性、互动运转的机制,没有相应规章制度的引导和约束,未形成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行动规范和准则。社区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各自平行推进,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社会团体、各级领导在抓城市文化时还没有把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硬件现代化”建设与城市文化这样的“软件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

Ⅳ.推动青岛市两种文化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侧重点

1、做好文化观念的启蒙与引导工作。

树立全面、互动的城市文化观、企业文化观,充分认识两种文化功能在价值观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物质层面的重大影响,对做好市民的文化观念启蒙与引导至关重要。居民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文化一定要为最广大的市民群众所接受并自觉实践。在城市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着力研究居民所广泛认同的强势企业文化,使城市文化与之合拍,使市民在企业和社区内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有利于整个城市文化的形成。鼓励企业围绕青岛的城市精神建立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根本的竞争力,同时倡导创新、创业、开放和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也将给城市带来竞争力,并将给城市居民,给我们的城市形象增添吸引力和魅力。

2、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

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同时,注重其中的企业文化的示范作用,从创新层面、信用层面、组织伦理层面及学习能力等层面汲取企业文化的营养,通过企业文化的社会实践作用,指导城市文化的发展战略。建立发达的科教体系,形成城市的学习创新体系,使城市的每一个组织、个人都能够真正做到善于学习、终身学习,从而形成推动企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

3、建立有效机制,推动两种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建立有效机制,保障、鼓励两种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功能要素的互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要学会用企业文化理念来改造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建立适合政府各个管理职能部门自身特点的机关文化,比方说建立工商、税务文化等。用政府职能化的方法把城市文化固化下来,通过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交往,使两种文化互相交流、融合,使政府的职能部门成为连接企业与城市文化的中介组织,从而达到推动两种文化共同发展、融合的效果。

(二)具体措施

1、举办青岛城市文化主题展览。

实施内容:在青岛会展中心举办“青岛城市文化展”,展示青岛自有记载以来的城市文化演进,同时开辟专项展区用以展示青岛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以及与城市文化的相互影响,开展以城市文化、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全市性的讨论及意见征集活动。

运作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信息资料的编撰整理,号召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青部队等,进行参观学习。

2、建设反映企业文化内涵的城市雕塑。

实施内容:在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火车站等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建设一批反映企业文化内涵的雕塑,题材可以选取张瑞敏、许振超等能够体现青岛城市精神的企业杰出人物,或者徽标、产品、吉祥物等企业VI系统中的相关元素。

运作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甄选企业题材,并提供公共服务支持,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策划人、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

3、对昌乐路文化市场进行重新定位。

实施内容:将文化市场的功能严格地定位于图书音像产品销售、艺术品展览与交易、古玩字画展览与交易、文化产品创作与交易四大方面,清除现有的不规范经营,引入从事动漫、图片、影视、广告等现代艺术创作团体,提升文化市场的现代气息,使其成为青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的集散地。

运作机制:由市有关部门提出具体的规划,并提供舆论引导、工商注册、税金减免等公共服务内容,酌情提供启动资金。在文化市场的四大经营领域,选取试点,引导发展,重点培育。

4、开展生态工业旅游项目。

实施内容:在原有工业旅游的基础上,依托已通过ISO14000认证或开展清洁生产的知名企业,开展生态工业旅游项目。重点支持海尔、青啤、青岛港等已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企业发展此类项目,开发工业生态旅游产品,将企业的“绿色生产流程”作为旅游线路向社会开放。

运作机制:政府通过税金减免、开展“直通车服务”、舆论宣传等手段进行鼓励支持;企业通过编制手册、树立标牌、导游讲解、实物展示等形式开展旅游服务。

5、开展青岛 “文化大使”评选活动。

实施内容:评选熟知青岛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情况并能有效发挥对外宣传职能的青岛“文化大使”,任期二年,通过参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宣传青岛企业文化与城市文化发展情况。

运作机制: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在青企业及社会团体推荐甄选候选人,电视直播评选,专家审议等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

6、开发反映企业主题的旅游纪念品。

实施内容:以企业的名称、标识、产品形象、标志性建筑物为素材,开发反映青岛企业主体的旅游纪念品。组织青岛旅游纪念品、礼品、工艺品交易会。

运作机制:由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立项招标,企业与纪念品开发制造机构竞标或联合竞标,开发企业主题旅游纪念品的内容、形式;重视设计(作品)、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市府相关部门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个人设计和新开发产品专利保护的引导,对参赛的优秀作品提供减免专利代理申请费用,进行专利注册。

7、设立青岛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发展项目研究基金。

实施内容:设立“青岛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发展专项研究基金”,基金性质为非政府性、非营利性,保证研究的权威性和可持续性。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关问题的学术研究。

运作机制:基金来源为企业、社会团体捐助,基金运作由市有关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负责,运作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基金运作的法律法规,公开财务往来,接受社会监督。

8、举办“中外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青岛峰会”。

实施内容:青岛前期举办的“中外企业文化2003年青岛峰会”对宣传青岛的名优企业文化非常成功,但此活动的话题仅局限于企业文化,可以在适当时候举办“中外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青岛峰会”,进一步促进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利接轨,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同时引进吸收国内外城市和企业的先进文化观念和工作方法。

9、在市民建议月活动中引入相关议题。

在市民建议月中引入相关议题,增添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关系的讨论项目,引发整个社会对于二者关系的讨论,使人们开始关注二者的互动发展。鼓励市民在社区内进行专题讨论,在发掘“企业人”与“社区人”价值内涵的过程中,推动两种文化的互动发展。同时,在青岛政务网开辟主页,通过网上论坛形式,深化青岛两种文化互动发展的讨论。摄制电视专栏节目,及时传播活动中讨论、研究的结果。

10、开展城市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

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城市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编辑城市文化、优秀企业文化的演讲专题,到驻青高校进行宣讲。演讲专题的编辑可以结合青岛城市精神、地域特色、历史事件、杰出人物、优秀企业实际等内容。

11、在“文化下乡”活动中加入宣传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主题的内容。

通过编排演出文艺节目、发放资料、举办讲座等方式,作为宣传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载体,将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文化理念贯穿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中。市有关部门积极倡导鼓励文艺编创人员大胆创新,将柳腔、茂腔、快书、折子戏等传统文艺形式,注入新的主题内容,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历史理学形成发展论文 篇3: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文化动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文化作为一种集体知识和共同观念,影响着行为体间的信任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制度与文化的集体认同与建构的过程,因此文化的认同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认同划分为归属性文化认同、回应性文化认同和功能性文化认同,主张:首先积极挖掘、整理、传播中国——东盟各国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加强归属性文化认同;其次发展本区域组织与外部的相对性,发展回应性文化认同;最后,为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功能而达成的在制度和文化上的认同以建构功能文化认同。

关键词: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文化;文化认同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深入推进以及采取何种模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过去的理论大多是从经济和政治入手来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文化、观念、认同等因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和文化的集体认同和建构过程,因此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推动着文化认同的加深;而文化认同的加深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巩固和向纵深发展,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扫除障碍,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治、经济发展奠定心理文化基础。为此,本文试图以建构主义文化认同理论为基础探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文化动因。

一、文化、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文化与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外延宽广、内涵丰富的多元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1]409 那么在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又是如何定义的呢?目前,在国际关系中研究文化的理论主要包括软实力理论、建构主义文化理论和文明冲突论三种。其中,建构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概念对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进行了创新性解读,占有重要的地位。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观念、文化、认同能促进行为体间的信任与合作。建构主义的代表亚历山大·温特(2000)认为,“行为体不再是现实主义所描述的只追求利益、权力和安全的政治实体,而是具有文化身份的政治实体,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和结构关系都是由其身份认同来决定的。”[2]28 建构主义一改过去主流理论偏重物质的现状,而重视观念文化和规范的建构性作用,强调文化的力量、人的能动性和社会关系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文化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在互动中共同建构的相互认同的制度和规范,是一种集体观念,它包括集体认同、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等概念。”[3]21

认同在心理学上意味着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即一个人将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特征归属于自己。认同作为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被认为是“文化与心理层面的东西,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具有可塑性,即它借助外来因素来完成自身的建构”。[4]亚历山大·温特(2000)认为,“独特的身份特性是每一个行为体所具有的特征,认同就是行为体在互动交往中得到肯定的一种角色认定,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产生的,是行为体相互建构的结果。”[2]33文化首先被行为体用来界定自己以区别于他人的身份特征,即形成了“自我”和“他者”的区别,随后通过实践互动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即文化,然后再根据文化开始组建结构。观念建构身份,身份决定利益。行为体间彼此共同认定的文化成分越多就越能组建稳定的结构。也就是说,具有相同价值观念和文化的行为体间更容易相互影响,从而达成合作的共识。

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文化产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讲的文化认同是指建立在区域行为体共同特性的基础上以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共有特征,以及行为体由此产生的对区域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5]8。亚历山大·温特认为:“没有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文化共同体,国际体系不会形成”[2]6。为了便于深入理解文化认同的内涵和分析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我们需要对文化认同进行分类。首先,依据文化认同的主体差异可以分为个人认同和集体认同。根据贾庆军(2005)的定义,“个人认同主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集体认同主要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个人认同有家庭、国家、民族、宗教和地域等多种形式,并且它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自主地游移于这些认同之间;集体认同具有两层含义:对内,集体认同属于该共同体的一种成员资格,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纽带,成员通过这种纽带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对外,集体认同证明了与我们不同的‘他者’的存在,并且与‘他者’设立了明确的边界,从而被外界认可为一个统一的整体。”[6]15第二,根据文化认同(这里主要指集体认同)形成来源的差异可分为“归属性”文化认同、“回应性”文化认同和“功能性”文化认同。“归属性”文化认同是指区域内各国由于历史地理上的原因长期交往而形成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回应性”文化认同是指区域内外各国在互动中更加清晰地界定自我和他者的相对性和差异性。“功能性”文化认同是指区域内各国为应对突发事件和实现国家安全等功能性原因而达成的共识或形成的国际机制等。

(二)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本文借鉴第二种分类方法,将文化认同分为“归属性”、“回应性”和“功能性”三种,下面我们分别以这三种文化认同为视角,探讨它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归属性”文化认同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国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经过长期交往而形成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此又叫“原生性”文化认同。“归属性”文化认同能直接影响到区域内各国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态度,从而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首先,“归属性”文化认同是国家区域属性和身份的标志。正如Jepperson Ronald L(1996)所说:“行为体直到他们意识到他们代表谁——即他们是谁——才能确定他们的利益”[7]。其次,“归属性”文化认同促进区域内各国产生亲合力。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一旦人们将自己视作特定团体的一部分,他们对团体内其他成员的态度就会与对该团体外行为体的态度有所不同”[8];最后,“归属性”文化认同使区域内国家形成一种身份归属感,从而视自己成为区域整体的一部分,产生区域责任感,这对维护区域整体、区域规范、区域利益和区域价值观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说,“归属性”文化认同越强,区域内各国的内聚性越高,他们就越容易达成“建设区域共同体”的意愿。总之,归属性文化认同黏合了区域内同质、同源文化的国家,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回应性”文化认同是指区域内外各国在互动中更加清晰地界定自我和他者的相对性和差异性。根据刘兴华(2004)的定义:“相对性是指区域内各国面对外部大国和地区集团的崛起或整体国际环境的威胁而产生的维护本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由此产生与本区域其他国家团结合作的地区意识和文化认同;差异性是区域内各国在充分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特性的基础上强调本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外部的不同。”[9]19“回应性”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回应性”文化认同使得区域内各国表现出与外部的相对性,从而树立起想象的或实际的外部威胁,使得区域内各国更容易团结起来达成合作共识以应对外部威胁,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回应性”文化认同使得区域内各国形成区别于外部的特征,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使得区域内各国更加重视加强本区域内的合作,担负起区域发展的责任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回应性文化认同决定着区域合作的对外性,即区域合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部的回应。换言之,回应性文化认同愈强,区域合作的对外性就愈明显,区域内各国相互联合起来共同创建和维护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制度、规范建设的积极性就越强。

“功能性”文化认同是指区域内各国为应对突发事件和实现国家安全等功能性原因而达成的共识或形成的国际机制等。“功能性”文化认同产生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方面的原因,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区域内各国的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加速,使得区域内各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趋紧密,区域内各国逐渐认识到本国经济的发展与本区域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可分割,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进步离不开本区域的发展,区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依托和后盾,从而产生对区域重要性的认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另一个是安全方面的原因,即突发的并具有区域蔓延性的危机、灾害以及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等因素使得区域内各个国家普遍认识到自己的命运和区域整体命运休戚与共,荣辱共存,因而产生共同命运感,形成强烈的区域认同感,从而积极参与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来。因此,“功能性”文化认同是与区域具体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功能性”文化认同能促进区域内国家对具体事务和具体问题的合作,也越容易就某一类问题达成共识和形成国际规则,并最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总之,文化认同通过其三种形式(即归属性文化认同、回应性文化认同和功能性文化认同)使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形成一定处理国际事务的国际制度或规则,从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各国间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文化认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

二、文化认同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东南亚文化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民族起源,人口迁徙,习俗影响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原因,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跨国界、多民族所共具的规范制度与文化认同理念,这无疑成了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强劲动力。具体来说,文化认同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归属性”文化认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粘合剂

东南亚文化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虽然相对于欧洲来说东南亚各国文化差异有点大,但从总体上看整个东南亚仍处于一个相同的文化圈中,历史上,东南亚各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经历。

1.汉语的广泛使用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外在载体,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价值,在构建国家和民族认同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克服认同障碍的最有效武器。另外,它作为国际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对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相互交往历史久远,双方在长期的历史交往过程中,汉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并渗透进入东盟各国。今天,汉语在东盟各国(如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语言中随处可见,东盟各国语言中有相当部分借鉴了汉语。据统计,马来西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华人,马来西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地使用汉语,在大街小巷中,汉字招牌比比皆是。在越南,根据孔远志(1998)的研究,“许多重要的史籍资料多为汉字写成,例如张合桂的《大南实录》、郑怀德的《嘉定通志》等,越南人不仅接受和使用汉字,还按照汉字的造字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型文字,即喃字,以区别汉字,现在,喃字同直接借用的汉语字词混合使用。”[10]此外,在泰语、老挝语、菲律宾的加禄语、柬埔寨语和缅甸语中常常能看到汉语的身影,借用的汉语早已融入到了他们国家民众的生活当中。因此,汉语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形成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东盟各国出现的汉语借用现象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经济、政治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2. 中国宗教文化的推广

宗教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的中国移民是中国宗教文化向东盟国家传播的重要使者,移民把中国宗教文化带到东盟各国,并与当地的宗教文化相融合发展,产生了东盟各国各具特色的宗教文化,这为东盟各国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奠定了基础。[11] 中国宗教文化以道教、基督教和佛教为主要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的交流。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涉及宗教信仰、哲学思想、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以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对东盟各国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基督教在东盟地区也有广泛的传播,但基督教大部分是由华人教徒传入的,因此华人对东盟各国基督教的影响和发展起到了更为直接的作用。据记载,最早到东南亚地区布道的基督徒是两位祖籍福建的黄乃裳和郑聘廷牧师,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牧师来到东南亚,他们为东南亚宗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中国佛教对东南亚宗教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佛教最早产生于印度,然后传入中国,在中国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但是东盟各国佛教的发展经历却异常复杂,先是大乘佛教的广泛传播,后来是南传佛教的盛行。目前南传佛教对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越南还曾两度把佛教定为国教,可见影响之深。而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信奉汉传佛教。总之,宗教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推动了中国和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合作与发展。

3.共同的殖民文化

19世纪以来,东盟各国(除泰国)都是西方列强疯狂侵略的对象,西方列强在侵略的同时,也对殖民国家输出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既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使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文化具备了一些西方文化因素,使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某些共性的文明意识,这为双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互信基础。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了侵略,而中国是遭受日本侵略最沉痛的国家之一。这种共同被邻国侵略的历史经历,使得中国与东盟各国都有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睦的共同愿望,这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心理认同基础。

总之,中国与东盟各国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相当多的同质、同源文化,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相似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正是这种“归属性”文化认同将中国与东盟各国紧紧地黏合在一起。

(二)“回应性”文化认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助推力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回应性”文化认同是在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日益活跃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其突出表现为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 19 亿人口,、近6 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4.5 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是目前世界上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这显然是对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种回应,这表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回应性文化认同开始形成。此外,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构建回应性文化认同时,也比较注重构建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作为载体,这显然是受到了欧盟等地区一体化较为成功的区域组织的影响。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地区合作中不能釆取像欧盟那样高度组织化的方式,而应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以构建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作为载体。目前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形式已经比较多样化,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其中《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双方最为成功的制度化协议,此外,还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简称GMS),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机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中国与菲律宾南海地区合作双边磋商机制,中越菲联合开发南海机制,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等多层次合作机制。只有重视相关合作机制的建立,才能为非制度化的双边协议增加执行力,中国与东盟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是双方发展多元文化的共同需要,同时也是中国-东盟实现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与东盟各国形成的“回应性”文化认同也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回应上。正如Peter J. Katzenstein,(2000)所言,“世界上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经历,这种经历形成了它的观念、价值和默契,亚洲地区的发展走了一条与其他地区不同的道路。”[12]儒家文化、不干涉别国内政、承认国家主权、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协商一致等这些都是东亚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新加坡学派(Singapore School)的领导人李光耀就曾经指出:“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越南共同拥有中华文化或儒家文化的价值。”[13]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强调本地区文化价值观独特性的同时,也批判和否定西方的价值观,特别反感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的强盗式理论,一致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企图干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内政的一个借口。当然,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回应性文化认同还处于萌芽状态,还需要在区域内部大力培育,只有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回应性文化认同得到大力发展,区域认同和区域凝聚力才会不断增强。

(三)“功能性”文化认同: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器

“功能性”文化认同的形成及影响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回顾历史我们知道,中国与大部分东盟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逐步恢复了邦交正常化,但是这一时期邦交正常化主要是出于政治和战略上的考量,政治占主导因素。冷战结束后,苏联霸权主义随之退去,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发展更多是经济利益的驱动。2003年,中国与东盟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到2013年,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持续发展了10周年。10年来,中国与东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地区事务等各个方面合作不断拓展,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双方贸易投资额持续增长。据中国官方统计:“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47.67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001亿美元,年均增长22%。到了2013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为2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在投资方面,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东盟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经济体。同期东盟对华投资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6%,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14]此外,中国与东盟国家也存在着产业和资源的互补性:一方面,东盟国家需要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产品、机械和轻工业产品等;另一方面,中国对东盟的木材、矿产和农产品等资源也有大量需求。总之,快速发展的经济贸易关系为中国-东盟双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东盟各国逐渐认识到,只有与中国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1997 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它从泰国开始并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引起地区动荡。金融危机发生后,东南亚一些国家为改变进出口贸易逆差的现状而不得不将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此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国家贸易逆差的现状,但却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香港地区。面对日趋严重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从维护本地区稳定的大局出发,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并加强了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支持,这对防止东南亚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危机过后,东盟各国开始认识到相互依存的国家之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不会给东盟国家带来安全威胁,相反,与中国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更有利于共同应对危机。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东盟各国还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困境和挑战,如武器扩散、走私贩毒、非法移民、疾病蔓延、环境污染、海盗、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严峻,地区的不安全就意味着本国安全将受到威胁,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观念日益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所接受,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命运感增强,双方都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互利共赢。

总之,由于长期的经济交往和应对日趋严重的地区安全威胁使得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功能性文化认同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并且确立了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目标,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气候、生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延伸了空间,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战略意图,这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独特之处。

三、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认同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归属性”文化认同、“回应性”文化认同和“功能性”文化认同共同作用于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那么在实践中中国与东盟各国应该如何建构文化认同以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呢?笔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建构文化认同:首先,要积极挖掘、整理和传播双方共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和价值观念以进一步加强归属性文化认同的建设,增强区域的内聚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双方开展合作办学等方式积极推广汉语,如在东盟各国创办孔子学院或在国内高校为东盟留学生开设汉语课程等方式推广汉语,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传媒在国家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正如马丁巴伯罗所说:“传媒技术允许人们有一个认同的空间,不仅仅是重新唤起共同记忆,更确切地说是体验冲突和休戚相关性。”[15]因此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传媒合作不仅可以加深对彼此的认同,还可以提升中国-东盟整个区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其次,在发展回应性文化认同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通过抓住时机发展本区域组织与外部的相对性,如为了回应欧盟货币一体化,考虑是否可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开展人民币国际化或者在区域内使用统一的货币;另一方面,要强调对本区域文化优越性和独特性的提炼,如对“儒学文化”的提炼。儒学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强调“和”为贵和勇敢、仁义的价值观,加强对这些思想的提炼有利于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最后,积极建构功能性文化认同,这包括为实现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功能而达成的在制度和文化上的认同从而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如目前特别需要在南海问题上达成共识,在打击国际贩毒方面加强合作。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应努力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率先开放外汇政策,实行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构建内引外联、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3]刘杏玲.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4]Shelly, M.Aspects of European Cultural Diversity. London: routledge, 1995.

[5]李明明.论欧盟的区域认同与安全防务[J].当代西方研究,2005,(5).

[6]贾庆军.当代欧洲文化认同及其建构――认识欧洲一体化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7]Ronald L. Jepperson,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 "Norms,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Edited by Peter J. Katzenstein.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8]Christopher Hemmer, Peter J. Katzenstein, “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 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6, No. 3, 2002.

[9]刘兴华.区域认同与东亚区域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4,(5).

[10]孔远志.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特点[J].东南亚研究,1998,(4).

[11]黄新宪.东南亚华人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的渊源联系[J].福建论坛.1998,(2).

[12]Peter J. Katzenstein, “Regionalism and Asia”, New Political Economy,Vol. 5, No.3, 2000.

[13]Narramore, TE, “Communities and Citizens: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Discourses of Asia-Pacific Regionalism”, Citizenship Studies,Vol. 2, No.1, 1998.

[14]http://yn.people.com.cn/news/n/2013/0725/c336247-19153016.html

[15](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金丹(1979-),女,广西横县人,经济学博士,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4年重点项目(ZD2014013)、广西大学2013年度课题(XGS13001)、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2013年度课题(DMYJY201317)和2014年度课题(BG201415)的阶段性成果;并获得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BG201415)资助。

作者:金丹

上一篇:现代文学思潮分析论文下一篇:集体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