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宋明理学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三历史宋明理学

张载对宋明理学的历史贡献

摘要:张载的历史地位是一个与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然而对于张载在理学史上的定位则长期不准确,或被认为是程朱理学之支脉,或根本就不予肯定。张载著述虽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张载的学术思想具有历史超越价值。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关键词:张载;宋明理学;历史地位

在北宋凤翔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省眉县横渠镇),出了一位大学者、大思想家张载(1020-1077),他是北宋关学领袖。关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历史上常常濂、洛、关、闽并称,其中的“关”即指张载为代表的关学。朱熹生前颇为重视张载,尊为“五子”之一。张载去世后122年,即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理学得到平反,朱熹思想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张载也受封郿伯,从祀孔庙。可见,张载的历史地位与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地位兴替密切相关。

一、张载的理学史定位长期不准

张载去世后,弟子吕大临等尽归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程门杨时说:“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杨龟山集》卷二十六)。游酢《书明道先生行状后》曰:“明诚夫子张子厚友而师之”。尹焞则讲故事:“横渠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从甚众。一夕,二程先生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二程全书》卷三十七祁宽记尹和靖语)张载弟子、后转投二程的吕大临初撰《横渠先生行状》言,张载见二程后,“尽弃其学而学焉”,程颐批评说:“表叔平生议论,谓与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顷年属吕与叔(大临)删去,不谓尚存斯言,几于无忌惮。”(《二程全书》卷三十六《外书》)吕遂改为“于是尽弃异学,淳如也。”二程尝与张载“约共修”(明道《哭子厚诗》)学,比较客观,其门人却开始贬抑张载。朱熹整理理学学统,张载被认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与周敦颐(1017-1073)、二程并列。1173年,朱熹编《伊洛渊源录》,以二程为中心,前溯源周敦颐,旁及于张载,以明学统,开始讲周、程、张学脉次序。1175年,他和吕祖谦编《近思录》,也将周敦颐置首,二程居中,张载殿后。于是,濂洛关闽、周程张朱便成为程朱一门流行语。元时《宋史·道学传》卷四二六承袭朱熹之意,以周程张先后次序编撰,《张载传》更张大尹和靖语曰:“尝坐虎皮讲《易》京师,听从者甚众。一夕二程至,与论《易》,次日语人曰: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也。汝辈可师之。撤坐辍讲。”

明朝中叶开始,罗钦顺强调“就气认理”,王廷相突出“气本”,气学开始受到一些学者重视。明末清初,王夫之批评陆王和程朱两派,着力表彰张载“正学”地位。他在《张子正蒙注序论》中说:“故《正蒙》特揭阴阳之固有、屈伸之必然,以立中道,而至当百顺之大经,皆率此以成,故曰率性之谓道。天之外无道,气之外无神,神之外无化,死不足忧而生不可罔,一瞬一息,一宵一昼,一言一动,赫然在出王游衍之中,善吾伸者以善吾屈。然后知圣人之存神尽性,反经精义,皆性所必有之良能,而为职分之所当修,非可以见闻所及而限为有,不见不闻而疑其无。”同时,船山强调横渠思想与程朱陆王不同,让张载和程朱陆王划清界限,间接拉开了张载和程朱陆王理学主流的距离。

20世纪新理学代表冯友兰,据朱熹理学统序,演示北宋理学发展的辩证历程,仍然将张载置于二程之后,认为“二程是肯定,张载是否定,朱熹是否定之否定”。[1]19事实是,张载稍前,二程稍后,张载是长辈,即使思想受二程影响,也不影响其思想独创性和稍早于二程的历史地位。冯友兰在另一处[1]154透露了这一信息。他说,张载“气之聚散可以说明一切具体的东西的存在或不存在,但不能说明具体的东西的千差万别。……张载的气学把‘气’讲得更明确,程颐的理学又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这些问题就被提到中国哲学的议事日程上了。”

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称周敦颐是理学开山,二程是程朱理学的奠基人,张载有理学理论,但“不完善”,[2]126经过二程发展,才成为完善成熟的理学思想,这明确了张载早于二程的历史地位。从意图看,如果说《宋史·道学传》等贬张载为支脉是为了凸显二程正统地位,那么,《宋明理学史》作者说张载理学思想不完善,却是为了挽救他。因为该书作者站在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角度,批判理学是“政治上的浊流”,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集大成的体系,否定多而肯定少;张载是唯物主义者,作者颇不愿其被全盘否定掉,故关于张载的理学史地位,评价有些游移不定。

总之,关于张载的理学史定位,或承认其理学地位,但批评甚至否认其世界观,排位在二程之后;或肯定其世界观,也同意排位在二程之前,但不承认其理学史地位。结果是,张载或被认为程朱理学支脉,或根本就没有理学地位。

在传统贵族社会向北宋以后平民社会转型完成后,宋明理学站在平民立场,以很高的理论思维打破三教并用格局,重新确立儒学主导地位,使古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定型下来,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满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集合众力搞建设,不应再拘于程朱学统,也不宜再扭住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论点不放,理应重新如实评价宋明理学及张载的宋明理学史地位。准确的历史定位依据于对张载理学贡献的估价。就思想内容博大、深刻而言,张载当之无愧为理学家中的一流学者,是宋明理学主要奠基人;张载排序在二程后不符合史实,思想地位低于二程,也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潮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北宋四子中,周敦颐,比张载大3岁,曾做二程老师,首提“无极而太极”说,建立起包含仁义道德在内的世界观,排位最前,向无疑义。但张载比二程大十二三岁,又是二程表叔,其“太虚即气”说传承先秦以来流行的气论思想,首开宋明理学中气学派的先河,思想博大精深,注重社会实践,与二程精深、纯粹的思辨学术风格不同。认为二程是程朱理学奠基人,张载只能算旁支,排在二程后,这其实是一种门户之见,不足为凭。张程相见,切磋学问,受其影响,有些说法或有变化,今本《正蒙》或后来有改定;但基本思想、学风显著不同。至少张载的气学,将此前源于《周易》、流行2000多年的气论发展成为理学中的“气”学思想体系,与二程建立以“天理”范畴为核心、以“性即理”命题为骨架的理学中的“理”学思想体系相比,并不逊色。

二、张载的理论贡献

张载年岁不长,著述不多。仅就今本《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看,张载的独创性思想内容已十分丰富。首先是他的世界观有超越气、理、心三学派而上达道学高度的特征。

儒学思想要点在世界观和修养论。儒学世界观所谓世界,是天人合一的世界,天和人、自然和社会、个人和社会、身和心等有机统一,而非没有人的自然世界,更不是没有天的人类社会,绝不是只指个人。修养是世界的一部分,修养论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或逻辑引申;在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离开修养论,则世界观就没有落脚点,这尤其不符合张载实学精神。张载世界观和修养论对宋明理学的贡献都很大。

过去学人受斯大林模式影响,习惯用“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评判各种思想的理论性质,断定认为世界由气产生就是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唯心主义;这其实只是恩格斯、列宁等的看法。马克思认为世界乃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而非自然生成模式。人类社会实践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故世界就是历史的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世界观,而没有别的。那种将物质或精神单列出来作为世界根源的思路,其实是古希腊哲学本体论思维的残留,有形而上学痕迹,马克思必不赞成。这样来看,我们过去认定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未必准确;用这种认定做指导,研究和评价张载等人,也未必真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其中或有想象或强加的成分。

张载的世界观就是“天人合一”(《横渠易说·系辞上》)论,其中首先是“太虚即气”说。他依照《周易》,改造有人格的“天命”为无人格的“天道”,推动儒家思想更加理性化,有力促进了儒学世界观的理论变革;提升此前的气论为气学,并提出“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正蒙·有德》),有意识地以“气”学体系为仁义道德进行宇宙论论证。故他虽然是气学,但又很重视心性、义理,断定“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正蒙·太和》),心包含性与知觉在内,性则含无形之虚与有形之气,为宋明理学心性论立定了理论规模、开辟了发展方向。他肯定“惟太虚无动摇,故为至实”(《张子语录·语录中》),但也肯定“至诚,天性也”。在他看来,天性也称天德,是世界的本质、天人合一的关键,人们修养,必须“知天德”(《正蒙·乾称》)、“位天德”(《横渠易说》上经《乾》),与天合一;他断定“万事只一天理”(《经学理窟·诗书》),“理乃天德”(《横渠易说》下经《大壮》),且“天下义理只容有一个是,无两个是”(《经学理窟·义理》),“道一而已,此是则彼非,此非则彼是”(《正蒙·乾称》),还有永恒性,“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经学理窟·义理》),“道理今日却见分明,虽仲尼复生,亦只如此”(《经学理窟·学大原上》),故人们进行修养,必须格物穷理。这些与程朱说相近。张载也承认“天心”(《正蒙·大心》),断定民心民意与天心相通,内容就是义理,提出“心统性情”命题,人们修养首在“正心”(《经学理窟·学大原上》)并“大其心”,认为“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达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正蒙·大心》)的境界,所言与陆王近似。

张载强调气的根源性和实体性地位,但不否认德性或天理的本体性和大心或天心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包容了宋明气学、理学、心学三派的理论要旨在内。虽然他是“气”学,但其中却有“理”学或“心”学成分。他当是以气为根源、实体,却不否认理和心的本原地位。细究之,他或以为,气是根源、实在,而理是本质、根据,心则是主体、前提。三者合而论之,即是道;分而立论、成派,不免以管窥天,只见到道的一部分,知行难免偏滞。故张载说:“若道则兼体而无累也。以其兼体也,故曰一阴一阳,又曰阴阳不测,又曰一阖一辟,又曰通乎昼夜;语其推行,故曰道;语其不测,故曰神;语其生生,故曰易。其实一物,指事而异名尔。”(《横渠易说·系辞上》)道有普遍必然性,但表现不同,名称各异;虽然万物各不同,实质却是一。用这种道的眼光修养,自然是“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故认张载为气学,不能彰显其博大气象;贬他为程朱支脉,无二程纯粹,内容却丰富得多。程颐说:“横渠道尽高,言尽醇。自孟子后,儒者都无他见识。”(《张子语录·后录上》)韦政通说,张载“思想的潜能,在宋儒中除朱熹外,实无人能比”。[3]749

真正说来,张载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其思想框架庞大,一天人,通古今,合体用,兼主客,内蕴丰厚,包含诠释的无限生长点,可以看成中国古代思想超越汉唐、进入宋明新时期的里程碑式人物。其学承孔孟,融《易》、荀,归于性善基础上的天人合一,远超汉唐,在孟子后千余年而上接孔孟绝学,以形而上学、辩证思维、心性论、修养论等建成博大深刻思想体系,向世人展示了儒学可能有的理论广度和深度,一改“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的颓势局面。

其次,张载“仇必和而解”说体现的辩证思维,他对矛盾的限制与解决矛盾的自信,实包含了抑制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因素在内。

“性与天道”是儒学核心问题,也是宋明理学共同面对的理论课题。关于性与天道的统一问题,孔子以“天生德于予”和“知天命”等来表示,《中庸》以“天命之谓性”来表述。在佛教的华严宗“理事无碍”说、禅宗“即心即佛”说,以及道教得道成仙说挑战下,儒家旧说显得朴素,也缺乏深刻性和说服力。理学两大派的集大成者,程朱用“性即理”命题、陆王用“心即理”命题,将两者统一到理学或心学思路中,逻辑性很强,只是命题中“即”的意义抽象隐晦,需要特别发掘。命题语型和佛教“即心即佛”说近似,但语义却根本不同;这也体现到“即”的意义诠释上。

张载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形,惟尽性者一之。”(《正蒙·太和》)客感,对象化认识;客形,对象化存在。无感无形,则是主体性认识和存在。他将世界划分为太虚(气之本体、无形、至静、无感、主体、性之渊源、神)和万物(气之聚散、有形、变化、客感、客形、性之现实表现和对象化、物)两个层次,进而提出一系列对立范畴,如清与浊、虚与实、一与多、大与小、聚与散、隐与显、有与无、出与入、神与化、变与化、气与象、性与形,以及命与气、性与命、性与理、心与性、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心与人心等,并断定它们都“通一无二”(《正蒙·太和》)。朱熹也注意到张载这种“清兼浊,虚兼实,一兼二,大兼小”(《朱子语类》卷九九)思路,只是不认太虚之气为形而上者,他以为形而上者只能是抽象的性理。

张载还说:“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对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对、反、仇等矛盾产生于感生后的聚象的有形世界,而非普遍无限存在;矛盾运动必然走向“和解”,进入和谐状态。他以“太虚即气”(《正蒙·太和》)命题为中心,借助《周易》生生不已法则,将性与天道统一到阴阳气化的宇宙生成过程中,让它们变成宇宙生成、演化过程中有内在联系的不同要素或部分;其反对体用割裂、主客对立思想,能获得宇宙生生不息经验的有力支持;他不同意矛盾无限、斗争扩大,给人启发。

分析起来,在“太虚即气”命题中,“即”有三义:

第一,静看,“即”指等于。“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正蒙·太和》),有形和无形两个层次其实都是气,因为“气无内外,假有形而言尔”(《正蒙·诚明》)。如此,有形的物体材料属于气,无形的质料依然是气。

第二,动看,“即”指有形和无形两个层次获得统一的阴阳运动过程,“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

第三,动静统一看,无形和有形、统一(“一”)和对立(“两”)等,也各有其性能,互相不同,又相辅相存,互相不离,且相互作用。其一,“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正蒙·参两》),神为一的特征,但一的运动方向是两;两则变化莫测,但推行的是一,“虽无穷,其实湛然;虽无数,其实一而已”(《横渠易说·系辞上》)。其次,“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正蒙·太和》),两的出现和存在是一可见的条件,可见一,正是两的本质功用,一比两更根本、更重要;其三,“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正蒙·乾称》),两的世界,是主客的对象性世界,主体可以对付(认识和实践)对象;但两“本一”,“故能合”,对立统一,矛盾和解,有必然性。

上述三义统一,就是“即”,张载也称为“兼”、“通”、“和解”。“物无孤立之理”(《正蒙·动物》),“兼”就阴阳万物互相联系、统一为太和之道的状态言,“通”则就“有无混一”、万事万物统一于太和之道这一特征言,“和解”是就万物矛盾克服、重新达到和谐统一状态言。不论哪种意思,都强调对立双方矛盾的运动和克服,一定是在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运动过程中,“故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已”(《正蒙·太和》);“即”指这一无限运动过程,及太和里万物和谐统一状态。即使程朱“性即理”说、陆王“心即理”说也无非凸显先验的等于意思,和经验上强调让现实的人与天理本性统一、现实的主体与天理良知统一的修养活动过程。在张载看来,人修养活动中获得的性与天道统一,也只是阴阳“参伍之神变易”过程的具体表现。张载自觉提倡和运用这种辩证的中道思维,目的正在避免割裂天人、体用、主客的弊端。诚如《正蒙·范育序》言,“高者抑之,卑者举之,虚者实之,碍者通之,众者一之,合者散之,要之立乎大中至正之矩”。

可以理解,在这种朴素中道辩证思维下,张载能创造性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人性论范畴,并致力于将两者统一起来;强调“天所性者通极于道,气之昏明不足以蔽之;天所命者通极于性,遇之吉凶不足以戕之。……性通乎气之外,命形乎气之内”(《正蒙·诚明》),气质之性不足以制约天地之性,气不足以范围性理;人们穷理尽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同上),就可以超越形体,不受气的制约。这样就形成了儒家的新人性论,引领人性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超越性善性恶之争,升华到人性体用思维高度,推动儒学人性论进入全新阶段。这也为程朱所承认、接受。

张载修养论很有创造性,要点有:“为天地立心”的四为志向说,要求“常以圣人之规模为己任”(《横渠易说》上经《乾》),具体化了儒学希贤成圣的理想和信念;“变化气质”(《经学理窟·气质》)的修养论,吸收荀子修养方法,融入孔孟之道中,完善了孔孟之道的内容。他肯定“饮食男女皆性也,是乌可灭”(《正蒙·乾称》),承认人气性的必要性,与程朱“去人欲”的主张不同;德性所知与闻见小知的区分,首次将人性认识和科学的对象性认识区别开来,聚焦人学的真正对象,为儒家人学的建立和完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西铭》关于“民胞物与”(《正蒙·乾称》)修养境界的描述,赢得理学家们一致肯定和赞同。其他描述如“与天为一”(《正蒙·神化》)、“天下之理得,元也;会而通,亨也;说诸心,利也;一天下之动,贞也”(《正蒙·大易》)、 “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正蒙·诚明》)等也可作为理学的代表性思想。

三、张载的其他贡献

张载是宋明理学大家,但其思想的历史意义,并不局限于宋明理学,即使对今天的现代化事业也有启示。

张载提出了有中国古代朴素社会主义色彩的政治思想,这就是井田、封建、宗法诸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行公有制和民主集中制,重视家庭、国家等社会共同体甚于个人,“公正”、“平等”、“和谐”、“文明”等是其核心价值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而成,其本质特征既有社会主义性质,也有中华文化特色,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在儒家看来,治国理政,关键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全民修养和能力。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明明德”,在人生实践基础上觉悟人之所以为人所固有的光明本性,成为理想的人,并推己及人,“明明德于天下”,从而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具体路径是《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以修身为本,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基础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即“明明德于天下”。故孔子主张学习和克己结合起来进行修养,定位政治活动的实质和宗旨就是实现正义,方法是以身作则,推己及人;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注意到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不公对社会稳定的破坏性。张载突显了其中的民本因素,认为“利,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张子语录·语录中》),又从反面说明此义:“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行状》引);主张以礼治国,“欲养民当自井田始,治民则教化、刑罚俱不出于礼外”(《经学理窟·礼乐》)。张载直觉到经济制度对治国的基础性作用,甚为难得;礼法相比,礼以修养为基础,强调自觉、自律,法则是强制性规范,没有自觉、自律,难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律条文成为具文。礼治当然是法治的基础。

张载《经学理窟·周礼》提出井田制和封建制,《宗法》提出宗法制,这些都是张载“礼”论的重要内容。

井田制是张载的核心经济主张。张载井田主张虽有特定历史针对性,但并非就事论事,也是他“语治则必期于三代”( 汪伟《横渠经学理窟序》)的社会政治理想在经济制度上的落实。他说:“治天下不由井地,终无由得平。”实施井田的方案是,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配给农民,“先以天下之地棊步划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原有地主也“使不失其为富”,办法是“随土地多少与一官,使有租税”,他们可以做“田官”,有权收1/10的租税;但只是暂时,非世袭,“及一二十年”,改为“择贤”任能。张载井田说的实质是民本思想,落实孔门“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精神,通过让土地共有、耕者有其田,以确保社会公正、平等,抑制剥削和贫富分化。他断定“市易之政”非“王政之事”,直觉到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在政治体制上简政放权,与天下人共治天下,让天下成为天下人的公天下,而非一己私天下,是张载封建说的宗旨。他分析说:“井田卒归于封建乃定。……所以必要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圣人立法,必计后世子孙”,如果是周公当政,固然可以治理好国家,但后来者哪有这能力?治国者完全不必要“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封建的好处还在于,“不肖者复逐之”,有众人监督,奸佞小人难以得志。西周封建解体,是因为“朝廷大不能治”导致的结果。柳宗元等认为“秦不封建为得策,此不知圣人之意也”。 “圣人之意”就是抑私而扬公,抑不平而成均平。他猛烈批判后世“以天子之威而敛夺人财”的私天下行径。

张载还提出宗法主张,作为社会建设的要点。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国家已经消亡,家庭还当存在。和睦幸福的家庭,总是财产公有,家庭成员恩爱有加,相互平等,忘我奉献,故可以将家庭看成“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原始形式。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应重视家庭建设,总结和弘扬优良家风,固本培元,以构建和谐社会。在资本的消极作用下,现实社会不稳、难安,和家庭这一社会危机“防洪闸”、“诊疗室”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关系极大。既然重视家庭建设,对我国历史上的宗法思想理应重新评价。张载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知统系来处。古人亦鲜有不知来处者,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实行宗法的实质是利用血缘亲情和优良家风,抑制自私自利泛滥,小则传家,大可保国。因为“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造宅一区及其所有,既死则众子分裂,未几荡尽,则家遂不存,如此则家且不能保,又安能保国家!”(《经学理窟·宗法》)所言甚为有理。近代冯桂芬也力主“复宗法”,认为宗法是“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乱民不是天生如此,源于家庭或宗法废坏,“不养不教”。本来,地方官员有教养责任,但“养,不能解衣推食”,“教,不能家至户到”;即使能够这样做,也“尊而不亲,广而不切”(《校邠庐抗议·复宗法议》),只有父兄亲、宗法切。宗法复,则盗贼、邪教、争讼械斗之事不会发生,保甲、社仓、团练之事可以推行,社会自然稳定。

过去人们习惯从国家统一角度,比较封建制和郡县制的得失,评定封建说;没有注意到张载封建制和井田制、宗法制一起,重点不在反对郡县制,而在反对君主专制独裁,追求实现公天下的政治目的。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天下是否是天下人之天下的国体问题,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才真正消除专制制度,11世纪的张载未言及此,不必苛求。二是通过某种体制贯彻落实天下人治理天下,张载有天人合一思想背景下的井田说、封建说、宗法说可供参考。在社会政治上,张载认为,天人合一表现为天意和民意、天理和民心的内在联系。他断定:“众人之心同一则却是义理,总之则却是天”;“大抵天道不可得而见,惟占之于民,人所悦则天必悦之,所恶则天必恶之,只为人心至公也,至众也。民虽至愚无知,惟于私己然后昏而不明,至于事不干碍处,则自是公明。大抵众所向者必是义理也,理则天道存焉,故欲知天者,占之于人可也。”(《经学理窟·诗书》)民心民意与天命内在统一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论虚构的君权神圣性,为有民主色彩的民本政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张载的精神家园思想,“拒神怪”(《横渠易说·系辞上》),辟释、老,反对祈祷崇拜,建立和完善了以孔孟之道为主,兼容《易传》等在内的儒家人文的、理性的信念,成为古代儒家典型也是定型的精神家园思想,可以作为宋明理学精神家园思想的代表,为后世提供历史借鉴。如他理性揭示迷信的原因:“王法不行,人无所取直……盖人屈抑无所伸故也。如深山之人多信巫祝,盖山僻罕及,多为强有力者所制,其人屈而不伸,必诅咒于神,其间又有偶遭祸者,遂指以为果得伸于神。”(《经学理窟·周礼》)

《经学理窟·自道》载张载为学三十年,前段“億则屡中”,皆听闻他人言语,“终不能自到”,因而见不到“宗庙之美,室家之好”,后来功夫积累,“方似入至其中,知其中是美是善,不肯复出,天下之议论莫能易此”,所言亲切,易于效法。孔子是学为圣人的模范,张载则学为贤能,对后生学而知之,成为理想的人,有一定启发。“朱子曰:‘天资高则学明道,不然,且学二程、横渠。’良以横渠用功亲切,有可循守,百世而下,诵其言,若盲者忽睹日月之光,聋者忽聆雷霆之音,偷惰之夫咸有立志”( 汪伟《横渠经学理窟序》)朱熹多次表彰横渠为学用功,如说“横渠之学,苦心力索之功深”,“学者少有能如横渠辈用功者。近看得横渠用功最亲切,直是可畏。”为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受佛老影响,但在思想体系中,比较干净地消除了佛老痕迹,显得更加纯正;解经超越汉唐章句训诂,求义理“心解”,树立了宋明理学义理解经的新模式;关注和研究天文、制度、经济等治国安邦具体问题,注重理论的运用、道德的实践、礼法的规范、风俗的改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理学的实学风格;在王安石变法中,持守中正立场,赞成其内容而不同意其激进变革手段,与洛学等保持了距离等。这些都体现了张载关学博大精深而又重视礼法制度建设和道德实践的特征,也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理应成为宋明理学前期思想的标志性人物。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M].人民出版社,1988.

[2]侯外庐等编.宋明理学史(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4.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下册)[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张茂泽(1965-),四川广安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立民)

作者:张茂泽

第2篇:高三历史宋明理学3范文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思想内容及其学术代表 难点:正确评价宋明理学 教学内容 导入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宗教的兴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因为官方的确认和扶持,儒学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里一举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儒者们研究儒家经典专重发挥词章考据和文字训诂,死守着所谓“注不驳经,疏不驳注,不取异义,专宗一家”的教条;同时,又继承和发扬董仲舒学说中的“谶纬”思想,专注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内容,将现实世界里一切政治的、道德的、人生的现象都归结为天意的安排。

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统治腐败,王朝更替,军阀割据,战争不断,面对社会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如国家分裂、人心败坏等,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从现实需要出发,当时有不少学者开始从事对先秦诸子学说的研究,试图通过综合各家以另创新说,如“玄学”。

两汉之交进入中国并通过本土化得以迅速传播开来的印度佛教,适应了社会环境的需要:它提出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对国家的思考和关怀的概念,如宣扬“因果轮回”,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世寻求幸福。这自然而然受到统治者日益重视,也容易为久经战乱的人们所接受。而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也为许多厌倦世俗权利角逐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祸的普通民众所信奉。 2.三教合一

儒道佛三教之间在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滲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

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也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

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儒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二)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

“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二程”在哲学义理的阐发和个人性格方面有所异:大程德性宽宏、谦和,在随处可即的日常生活中启发感悟(如沐春风);小程气质刚方、严毅,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程门立雪) (2)主要思想 ①“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同时这种“理”又是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贯通的,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是宋明理学的共同特点,即通过恒古不变的“理”,能够将个人与世界、儒家伦理道德与人性都统一起来。基于理的最高指导性,理学家们强调个人个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所谓对妇女贞节的强调即是由此而发。

②“存天理,灭人欲”

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③“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把格物致知看做是把握理的途径,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个强调不断进取从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程朱”就这样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问题探究: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3)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问题探究: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程朱理学是吸收了佛、道哲学思想部分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儒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 (2)主要主张

①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A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在理学的自身发展过程中,理学家们也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产生了歧异。南宋时期,一些儒学家如陆九渊等在认同理学主流观点的同时,他们不满意程朱理学对于“理”探究方式的繁琐。相对而言,这批学者更受到佛、道教强调个体修养作用这一思想的影响,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理”就是内在的“心”,提出了“心即理也”的观点:“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被称为“心学”。

B求“理”的方法——“发明本心” 陆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简单明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不需要旁求他索,通过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经书,都是繁琐无用的求证方法。因此提出认识来自心中,所谓“发明本心”也就是要直达自己的内在良知,“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强调自我的能动作用,这与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发生分歧。

②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A背景:

随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定,其本身也逐渐成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特别是程朱理学与科举制度正式挂钩之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多地将程朱理学看作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便是“阳明心学”。 B核心:“致良知”

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论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知识链接:王守仁年少时,非常喜欢下棋,常常为此耽误功课。其父屡次责备他,但总是不能改正,一气之下将象棋扔于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志向。“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日丢,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山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做一番事业,从此发愤苦读,学业大进。明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

(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

①王守仁创立了庞大的心学体系,兼之他身居高位,事功显赫,又勤于讲学,因此明中期以后他学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②王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③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注意: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三、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清代学者戴震所抨击的,“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提示认识历史现象要采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一分为二的进行分析。任何只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课后探究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 ①相同点: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场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不同点: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第3篇:人民版历史教案宋明理学

第4课 宋明理学 历史组 喻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认识到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结合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儒学,是儒学哲学化的阶段;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4课宋明理学是必修3文化史中最难上的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地位显赫,在儒学发展史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故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及对理学的评价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找出现实生活中与心、理有关的词语

如此丰富的相关词语与我国古代一学派密切相联,它就是宋明理学。 【讲授新课】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探究学习一】结合课本第一框题和以下材料思考魏晋以来儒学的发展出现哪些危机?

1.文化上:儒学的危机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传统儒学不适应时代要求; 佛、道盛行,挑战儒学; ②唐宋时期,儒学在三教合一的思潮中吸收佛、道思想,逐步哲学化、系统化;

【探究学习二】与宋代理学的产生相关的政治经济因素是什么?

2.政治上: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文化环境; 3.经济上:经济迅速发展,科学进步,引发理学家对自然界及社会的思考。

【选择题】 1.(07汕头一模)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 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二)、理学两大流派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完成半开放笔记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内涵:“理”是世界的本原表现①社会:伦理道德主要思想②人:人性“存天理,灭人欲”程朱途径:“格物致知”理学发展:南宋后元朝明初确定统治地位陆王心学内涵:心即理,心即良知,心外无物途径:“发明本心”,致良知”二者关系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探究学习三】:展示四则材料对应理学和心学

【选择题2】(08广东历史)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选择题3】宋代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的“天理”指 A.社会发展规律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C.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 D.人性的发展规律

(三)、评价宋明理学

1.实质:宋明儒学的主流,儒学的哲学化阶段 2.消极:

①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存在等级尊卑、重礼轻法、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等观念 3.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选择题4】宋代理学大师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探究学习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

理学世界的本原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格物致知”实现的途径通过外物求”理”心学内在的心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发明本心”,“致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不同点哲学范畴内容相同:影响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承认理的存在见课本

【小结与提升】

宋明理学适应我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要求,它以儒学为根本,吸收佛教道教的长处,把天理人欲、仁政、三纲五常内在有机统一起来,使儒学政治思想哲理化,更有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深得统治者欢心,宋元明七百多年儒学出现真正独尊局面。 【作业】完成第4课《世纪金榜》

五.主板书设计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1.文化上: 2.政治上: 3.经济上:

二、理学两大流派 1. 代表人物 2. 程朱理学 3. 陆王心学 4. 二者关系

三、评价宋明理学 1.实质: 2.消极 3.积极

第4篇:历史③必修1.3《宋明理学》教案

第三课:宋明理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的导言部分,由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的挑战与新发展

(1)挑战:

A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B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尊道”; C佛教盛行并且渐趋本土化。

【探究学习】魏晋南北时期,佛教盛行且渐趋本土化的原因?

首先,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为加强思想控制而大力支持和扶持—政治需要。

其次,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社会矛盾的尖锐,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社会基础。 再次,佛教宣传来世说,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符合统治需要—思想基础。 第四,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

第五,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 (2)新发展:

A从内容上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

B从传播的范围看,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儒兴教; C从影响上看,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隋唐时期从“三教合一”到“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A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B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唐朝初年,李渊和李世民尊道抑佛,李世民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的特殊地位。武则天谕令佛教应在道教之上,道教势力受打击。唐睿宗、唐玄宗父子二人迷信道教,道教优势又逐渐得以恢复。唐肃宗、唐代宗崇佛,道教势力再次衰退。到了唐武宗时,朝廷废禁佛教,独尊道教,第三次出现道胜于佛的优势。道教宣传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与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轻徭薄赋的要求有相同相通之处和异曲同工之妙,适应了唐初社会在大乱之后,天下初定,人心思治,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政治需要。同时,道教也提倡佛教的“因果报应”,还鼓吹儒学的“忠”(忠于君主)和“孝”(孝敬父母),此外,还搞巫师的一套“长生术”,不仅适应了统治者麻痹人民的需要,也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命富贵的欲望。

隋朝比较重视佛教。唐朝有三次崇佛高潮,第一次是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曾利用佛教篡位,谕令佛教应在道教之上,进一步刺激了佛教的发展。第二次出现在肃宗、代宗时期。第三次出现在唐懿宗时期。隋唐时期是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期。

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教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二家的压力。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唐中叶以后,儒学大师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率先提出要复兴儒学。这些启发了后来儒者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

二、程朱理学

1、理学的概念

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1)二程理学(北宋)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B、“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2)朱子学——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A、天理与三纲五常的紧密联系“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格致”深化:“物”的概念指天理、人伦、圣言和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学思之窗】谈谈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做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第13页)

思路引领:按照程颐和朱熹的说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答案提示: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

4、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A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C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在朝鲜、日本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探究学习】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题关键:叙述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思路引领:可以分别叙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可以综合程朱思想的几个方面。 答案提示: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三纲五常都是“天理”;要“存天理,灭人欲”。③认识论上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更好地理解天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探究学习】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郭巨埋儿、三寸金莲、贞节牌坊)。

2、积极:

①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总之,以上这些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2、陆九渊的“心学”主张

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3、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A、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知行合一” 【探究学习】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解读】陆九渊,自号象山居士,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就是天理。他批评朱熹的理学为“支离”,即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当下感奋,挺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日积月累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所以他不像程朱那样致力于注经解经,因而他的著作不多,汇集在《象山先生全集》中,这部集子中包括他的书信、杂著、讲义和诗作,他没有写一部注经的书。陆九渊的心学理论虽不严密,但他的思想言论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和后来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朱、陆对“理”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他们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

朱陆二人方法论上的一次重要的争论发生在鹅湖寺会上。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参加这次会的朱亨记述了他们的分歧:朱熹批评陆的学术方法太简单,陆评朱熹用前人思想中支离破碎的语录来教人。

这一时期学术活动活跃的现象说明了思想界比较开放,学术思想能够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不严格。

【探究学习】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第5篇: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儒学的新发展、新儒学)

一、背景:

1、儒学的困境:汉末唐末五代

2、儒学复兴运动:唐 韩愈和李翱,北宋

二、目的:

重建儒学的权威地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是最高的道)

三、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

1、周敦颐、邵雍:天人一理、理生万物

2、张载

A开创“气学”派(理学中的唯物主义); B区分“天、道、心、性”,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3、程颐、程颢:

A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

B“天理”的核心是“仁”。

四、理学的成熟(体系):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

1、理气论:理比气(材料)先

2、个人修养论(学习实践理论):

A修养目的:达到“仁者境界”(精神的自足+

社会责任心)

B修养的方法:学习实践,日积月累,“格物 致知”(在接触万物、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 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 明“理”)

3、社会政治理论

A“三纲五常”(新儒学核心):这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天理”——维护等级制度。 B“存天理,灭人欲”(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认为人欲是罪恶之源)----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摧残人性。

C主张儒家干政:通过正君心,来正纲常、正百官。

朱熹最大贡献:把儒学普及化、通俗化(作注

和办书院)

朱熹地位:

(1)朱熹所注释的《四书》,是理学主要经典

(2)朱熹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

(3)朱熹思想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专制六七百年

(4)理学成为宋明时期的主流,经过几百年

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教化方面影响深远

补充: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服从关系)

五常:仁、义、理、智、信(做人做事的标准)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朱熹所谓“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约束自已的言行,建立 合理的社会规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 类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但 是:也包含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是适应旧有传统社 会的意识形态。)

五、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标志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完成

1.南宋陆九渊(心学开创者):

A心即是理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明代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

A灵明(人的心)就是天理,就有良知

B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D强调知行合一

总结:

1、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仁” 、 “礼”(伦理道德、等级秩序) 、 维护封建专制

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

A把它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的思想体系

B吸收佛(灭欲 悟)、道(精神由自) C即强化了精神压迫,又光大了儒家精华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广义上的理学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同:A都是儒学代表

B都是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不是客观事

物,要么是理,要么是心)

C都把封建纲常伦理当作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扼杀人性,维护专制和等级秩序, D都要求自我完善,自我克制,服务于社会。

异:

A主要观点: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本

源,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心是万 物本源,是主观唯心主义

B求“理”方式: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 通过接触、悟道、思辩、修炼,提高道德 修养(向外求)。陆王心学是“致良知”,通过内心反省,回复良知(向内求)。

3、宋明理学(儒学)具有的积极精神和消极之处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促进文明进步有积极作用的有:

(1)强调身体力行:自强自立,奋发进取,刚健有为

(2)具有忧患意识:强调社会责任、历史使命,胸怀大志,不懈追求理想

(3)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

与国家的和谐

(4)崇尚道德:重义轻利,重视气节、品德、自我节制、自我约束,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消极:

(1)尊卑等级观念:压制民主意识

(2)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不利于男女平等

(3)重礼轻法:不利于法制建设

(4)因循守旧:扼杀创新意识

(5)轻视自然科学:不利科技进步

(6)轻视个体自由

4、对待传统应该:(1)去粗取精: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批判地继承、改造、利用

第6篇:宋明理学简述

作者

湛柏欣

理学的准备

1,唐代韩愈(768—823)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道统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韩愈推崇《孟子》、《大学》,排击佛教,都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韩愈认为要承接孔孟的道统,“道学”由此得名。

2,唐代李翱(772—841)作《复性书》,启发了后世理学家的心性之学。他在《复性书》中推崇的《中庸》被后世理学家所肯定,和《论语》、韩愈推崇的《孟子》、《大学》并列为四书。

3,北宋初期有着崇道(孔孟之道)、尊经(六经)、排佛的社会思潮,为理学运动打下基础。

理学的发端

1,在儒家的经典中,只有《易经》特别是《易传》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宇宙本质与生成的哲学体系。北宋儒家大力研究《周易》,把《周易》视为对抗佛、道二教的有力武器。

2,周敦颐(1017—1073)作《太极图说》,通过解释太极图、《易传》的建立了一个儒家的宇宙论纲要。《太极图说》中“太极”是最高的范畴,周敦颐把“太极”解释为“元气”,“无极”是形容“太极”的无形、无象。周敦颐还提出“人极”,《太极图说》从“太极”开始,以“人极”结束。

3,在《通书》中,周敦颐认为“诚”是出自太极乾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人的本性。“诚”本就是《中庸》的重要观念,因此也成为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

4,周敦颐提出“寻孔颜乐处”,此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所谓“孔颜乐处”是指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后,超越了外在的物质、利害而达到的内在的幸福和愉悦。其中的“乐”不是说刻意追求的快乐,而是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后自然而有的愉悦。

因《太极图说》、《通书》影响深远,又提出了“寻孔颜乐处”这个重要思想,还做过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的老师,周敦颐被尊为理学的始祖。

5,张载(1020—1077)提出“太虚即气”,他认为宇宙万物都统一于“气”。张载有关气的哲学是针对佛、道二教的。他认为气的每一种凝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的内体长生只是一种幻想;他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所以佛教所说的“空”、“虚”,道教所说的“无”都是一种迷幻。而二程、朱熹都认为理在气先,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辩”由此开启了。

6,张载提出了“大心”说。“大心”亦即“尽心”,就是说人要超越感官的感性认识的局限,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从而体会到宇宙的博大和深刻。张载还提出“心统性情”之说,认为心统率性,性可发为情。

7,张载作《西铭》表达了宇宙万物为一家的思想,天地是人的父母,因而人的存在和

行为具有宇宙性的意义。

8,张载是第一个区别天地之性(又称“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学家。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天地之性,它是纯善的,为人和万物所共有。人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形成了气质之性,它驳杂不纯,是人的各种欲望和不善的根源。张载指出,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9,邵雍(1011—1077)也把太极解释为气,不过他更重视“数”(即“象数”)。他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规定,决定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邵雍在《易经》的基础上写《皇极经世书》,书中表达了他独特的“宇宙历法”。邵雍认为我们存在的这个阶段只是宇宙无限循环、无限时间序列中的一个微小的片段,他的象数哲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广大而超然。

10,邵雍主张“以理观物”,认为以目观物只能看到外表,以心观物只能看到物对自己的情感因素,以理观物才能看到物的本质。他又主张“以物观物”,即在认识和实践中采取无我的客观态度,从而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

理学的建立

1,程颢(明道)(1032—1085)发展了先秦儒家和道家的“天理”,认为所谓的上天、天道、天帝、神其实就是理,这样理取代了气就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就由此而来。宋代哲学的核心由气变为理,道学就成为理学。

2,程颢及其胞弟程颐(伊川)(1033—1107)都认为,理既指自然法则,又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天(理)和人(理)是合一的。“天人一理”发展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把儒家的伦理原则就上升到本体论、宇宙论层面。

3,程颢对“孔颜乐处”的理解常被后世学者引用,他提出学者应该先体会仁,认为体会了仁这种精神境界就能把天地万物与自己看成一体,那就自然达到大乐。

4,程颢主张廓然大公,不从私我出发顺应事物的来去,这样才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

5,程颢认为“性即气,气即性”(即是不离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是纯善的,但是生命之气有善有恶,使现实的人性也有善有恶。他还认为生命之气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修养而改变。

6,程颐说:“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遗书》卷十五)他认为离开阴阳就不能见道,但是道不是阴阳,道是所以阴阳者。他指出,理是阴阳、天地万物的所以然。

7,程颐说:“理无独必有对”,是说矛盾无所不在,这是宇宙万物的动力与基本法则,懂得这个法则就是“知‘道’者”。

8,程颐提出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广为后世理学家引用的著名命题。他在解释《易经》的《易传序》中指出“理无形也,故因象而明理”,就是说理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象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程颐认为理是体,象是用,理在象中,象显示理,所以体用不离,理象合一。程颐把这个命题推广到宇宙万物,认为事物都有理和事两个方面,理是所以然,事是表面的形迹,理是体是微,事是用是显,二者一致不可分离。

9,程颐认为性(天命之性)本善是因为理,气禀(气质之性)对人性的影响是气,他因此而提出“性即理”。“性即理”指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这个命题为儒家的伦理原则提本体论依据。

10,程颐认为修养在于“持敬”,“持敬”就要外在“整齐严肃”(衣冠端正,表情庄重,

言行举止合乎“礼”),内在“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个地方,在用心时不要四处走作)。

11,程颐把“格物”解释为“穷理”。程颐以“在物为理”(每一物都有作为其所以然的特殊的理)为前提,得出格物就是认识理的结论,而且他还认为格物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由内也有外,格物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达到对天理的认识。程颐的格物论后经过朱熹的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12,程颐认为“心”“寂然不动”的“未发”是指体而言,“感而遂通”的“已发”是指用而言。

13,程颐讲到《西铭》与墨子的不同时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无意中提出了宋明理学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命题 “理一分殊”。

程颢、程颐兄弟建立了理学的体系,二人上承周敦颐、张载、邵雍下启朱熹、陆九渊,可以说没有程颢、程颐兄弟就没有两宋理学。他们被后世统称为“二程”,他们的学派被称为“洛学”。

理学的光大

1,胡宏(1106—1161)从程颐的“心”的未发、已发之说得出“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的结论。胡宏所说的“性”是指万物的本性,是超越善恶的。虽然“性”是万物的本质,不过胡宏认为心可以主宰性,心纯则性定,性定则气正。胡宏还发挥《中庸》的思想,认为心可以使性得以完成,“尽心”才能使生命完满,所以古代圣贤都强调心。

胡宏是二程到朱(熹)陆(九渊)的过渡。 2,朱熹(元晦)(1130—1200)把周敦颐说的太极解释为理,他提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朱子文集》卷五十八)。朱熹认为理和气虽然是不可分的,但是在逻辑上理先于气。在朱熹看来,理事超越时空的潜在,气是时空的存在(冯友兰语)。

3,朱熹认为理是不运动不会变化的,气才会运动变化,他说:“理则只是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无形迹,他却不会造作。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

4,朱熹把“理一分殊”从伦理学扩展人的性理层面。朱熹认为在天地万物看来,只有一个理,而在人身上又各有一个理,他用“月印万川”来比喻,“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各有禀受,又各自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语类》卷九十四)这就是说,人的性理并不是分了太极的一部分,两者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太极。

朱熹又把“理一分殊”扩展到物理,即到宇宙论、本体论层面。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统一的法则就是“理一”,而每一个事物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叫做“分殊”。在此基础上,朱熹认为具体的事物不同,所以需要格物;不过具体的事物又有共同的理,所以又要贯通。

5,朱熹重新定义程颐讲的“已发”和“未发”,他说“情之未发者性也”、“性之已发者情也”,即以性为未发、情为已发来说明性为体情未用。朱熹认为这样定义使涵养的功夫把未发、已发都兼顾到了。

6朱熹发展了“心统性情”之说,他认为“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包”,就是说心包括性情、体用;另一个是指“主”,就是说作为体的心能够主宰性情。

7,朱熹以程颐的“性即理”为基础,论述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这个问题。朱熹说:“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后便为我所有。”(《朱子语类》卷百十七)就是说人禀受了天理而成为了人之性,本来流行于天地间的理就固定在一定的气的形体中(高级的物质系统),而形成这种形体的性。就人的性禀受了天理而言,只是

理的作用,性就是天命之性。

不过,朱熹又认为天命之性必然会受到气质之性的污染,被污染的人之性就是气质之性,它有理也有气的作用。所以,天命之性是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善也有恶。

8,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为基础,朱熹又说:“人自有人心道心,一个生于血气,一个生于义理。”在朱熹看来,人心受气质的污染、包含着欲望,而道心出于理,是合乎理的。由此,朱熹认为应该“存天理去人欲”。不过应该注意,朱熹所说的人欲只是不合乎道德的私欲而不是人的一切欲望,但是“存天理去人欲”常被误解与滥用。

9,格物说是朱熹的理学的重点,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即物穷理”,“致知”是格物的结果。“即物穷理”就是在事物上去了解的道理,主要途径是多读书和观察、思考事物,其目的是了解事物的“所以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和“所当然”(社会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朱熹说:“天下之物,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大学或问》卷一)

10,在格物说的基础上,朱熹认为知在行先,只有知道事物的所当然,才能做到行为恰当。朱熹又认为,虽然必须先致知然后力行,但是行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完成,在这个意义上,行比知更重要。朱熹总结知和行的关系说:“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

心学的建立

1,陆九渊(1139—1193)提出“心即理”,这个心就是“本心”。陆九渊认为理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也是吾心的根本原则,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不是说宇宙由吾心产生,而是指吾心的理和宇宙的理是同一的,宇宙与吾心实无二致。

2,陆九渊认为“尊德性”为主,“道学问”为次,即立本心为主,读书其次,格物就是格本心,致知就是不失本心。

3,陆九渊提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意思是说不要把精神浪费在外物上,以自己的本心作为是非和实践的准则而无须遵从外部的权威和圣贤的经典。

4,陆九渊认为“六经”只不过是本心的具体例证,而本心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古人的本心和我的本心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六经都只是我自己本心的具体例证。因此,陆九渊提出“六经皆我注脚”这个著名命题。

5,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六月,朱熹和陆九渊在江西鹅湖寺进行了一次著名辩论。朱熹认为认识真理必需“格物致知”,要“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即要多读书、多观察事物然后归纳分析然后得到精华。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即做到心明有所顿悟万事万物的道理就自然贯通,无需多读书和忙于观察外界事物。朱熹和陆九渊的学说实际代表了孔、孟之后儒学的两大传统。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结果不欢而散。

6,冯友兰认为,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分歧在前者认为“性即理”,后者认为“心即理”,一字之差代表了两人哲学的根本差异。朱熹和陆九渊对“理”的看法和两人所说的“心”是不同的。朱熹所说的“理”是超越时空的,“心”是指经验意识,在这个立场上不能讲心即理,而陆九渊认为“理”就在天地之中,“心”是本然性的普遍理性,所以得出“心即理”的结论。

7,陆九渊的心学被攻击为禅学,其实陆九渊发挥了孟子注重的主体性,更非禅学出世主义,两者完全不同。

元代理学

1,赵复(生卒年不详)强调“道统”说,认为“道统”高于“皇统”,表明理学家能够在异族统治下从维护中原传统文化的原则出发,超越民族的界限,“从道不从君”。

2,许衡(1209—1281) 用“理一分殊”来说明人性,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本然之性”,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是“理一”。“贫富贵贱”是“气禀之命”,人们各有不同,是“分殊”。

3,许衡认为“知”、“行”是两回事,他提倡“真知力行”,主张“知行并进”。

4,许衡强调“治生”,即认为人必需在农、工、商中选择其一来作为经济生活的保障,而不像某些儒生那样排斥商业,“治生”这一思想在明清时期影响较大。

5,赵复和许衡都崇拜朱熹,在他们的影响下,元代在皇庆二年(1313年)把朱熹对四书五经的注释定位科举考试的标准。

6,刘因(1247—1293) 认为宋代理学家的议论来源于汉唐儒者对六经的注释,因而提出理学本于六经。

7,刘因提出“古无经史之分”、“经皆史”的著名观点,这就是说经源于史,但经过孔子的选择、删定、修改、注释和传述,才被人们尊奉为“经”。

8,刘因强调“天道生生”,认为事物的生成和毁灭就是代谢,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世界都是如此,生成和毁灭的代谢是“理”和“势”互相作用的结果。

9,吴澄(1249—1337)认为“气”是唯

一、永恒的存在,气在宇宙生成之前已存在,在宇宙毁灭之后仍存在,而“理”不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在气中而是气的主宰。吴澄强调宇宙中只是气,而忽略理、气得逻辑先后问题,他说:“无理外之气,亦无气外之理。”(《答人问性理》,《吴文正集》卷三,1985)吴澄否定朱熹认为理和气是二物,他强调理不是实体,提出了“理在气中”这一重要的命题,“开启了明代理气一元论的先河”。

10,吴澄认为人的天地之气而成形,而气中有理,所以人的本性就是天理,是没有不善的。不过,人禀受的气有清有浊,浊气会污染性。同时他又认为一般人的气质总有浊,所以人性就不能是全善的。

11,吴澄认为追求五经,不如“反之吾心”,方法是“主一持敬”,又强调“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的统一。他说:“盖闻见虽得于外,而所闻所见之理则具于心;故外之物格,则内之知致。此儒者内外合一之学。”(“草庐学案”,1986,页3040)这就包含有陆九渊和朱熹两家的观点,实际上,元代理学虽然尊崇朱熹,但亦不排斥陆九渊,吴澄的理学更有“和会朱陆”的倾向。吴澄用陆九渊之长来补朱熹之短,启发了明代心学,可以说是程朱理学与明代心学的过渡。

程朱理学的复兴

1,程颢、朱熹在生时都受到统治者的打压,不过到了明代,他们的思想既是科举考试的标准,还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拥护。在这个背景下,程朱理学在明代前期获得复兴。

2,曹端(1376—1434)用“仁”来解释“孔颜乐处”,他认为“乐”并不是儒者的目的,而是儒者达到“仁”这种精神境界后自然具有的内心状态。

3,薛瑄(1389—1465)是明代前期北方理学的代表,他把“穷理”区分为“穷人之理”和“穷物之理”,“人之理”指人的道德本性,“物之理”指事物的本质。他认为朱熹只是穷

物之理,忽略了穷人之理;陆九渊只是穷人之理,忽略了穷物之理。

4,薛瑄以“复性”为宗,他认为格物、读书都应该以复性为目的,不然就会使格物、学问泛滥而陷入支离。

5,薛瑄发挥了朱熹的“心统性情”,他认为心有动有静,心对性情的动或静都统。“心统性情之静”时要保持心的“中正”免受情感的干扰;“心统性情之动”时要规范引导情感,使心的“中正”不发生偏差。

6,吴与弼(1392—1469)是明代前期南方理学的代表,陈献章的老师。吴与弼提出“洗心”说,他认为心体是神妙而明净的,但是气禀和欲望给心体带来污垢,不要这些污垢“洗去”心体就会物化,所以必须要把这些污垢洗去。洗心的要诀就是程朱所讲的“敬义夹持”。

7,吴与弼认为人要克服性急好怒使心态平和,就要做到“七情不可所”(情感不能执着在固定的事物上)和“以理处之”(以天理为原则处理事物)。明代理学家注重内心体现、追求洒然境界正是从吴与弼的。

心学的光大

1,明代前期的理学主要是朱学的复兴,而真正代表明代思想的是从陈白沙开始,明代理学经过陈白沙而转入心学。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白沙学案序”,《明儒学案》卷五)

2,陈献章(白沙)(1428—1500)认为“典籍是典籍而我自是我”,朱熹的读书穷理是“繁”,应当舍弃,他说:“舍彼之繁,就吾之约,惟在静坐。”就是说只有通过“静坐”才能求之吾心,体验到心体呈露。因此,陈白沙的心学以“主静”为宗旨,他的学问宗旨是“静中养出端倪”。所谓“端倪”,既是一种神秘的体现,也是“善端”。对来求学的人,陈白沙都教他们静坐。

3,陈白沙认为心不要滞在一个念头、一个事物上,这种境界叫做“自然”,由此提出学以自然为宗的思想。

4,湛若水(甘泉)(1466—1560)是陈白沙的学生,他提出了“随处体认天理”这个学问宗旨。“随处”是对陈白沙“静坐”的修正,“随处”解决了陈白沙主“静”忽“动”的弊病,又解决了陆九渊主“心”忽“事”的弊病,用湛若水的话说,“则动静心事,皆尽之矣。”湛若水认为天理“即吾心本体之自然者也”(《圣学各物通》卷二十七),“体认天理”就是在应对事物,心应感而发为中正意识,从而体认到自己内心中正的本体——天理。

5,湛若水认为“格物”的“格”是“至”(造诣)的意思,“物”指的是“天理”,那么“格物”就是“至其理”、就是“造道”,“格物”的目的就是“体认天理”。湛若水说:“格物云者,体认天理而存之。”(意思是说所谓格物,就是体认天理并存养它。我认为如果说“随处体认天理”是湛若水的心学宗旨的话,这句话就是最能代表湛若水思想的话,湛若水的心学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展开的,如同王阳明德“四句教”。)湛若水的格物说有“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的特点,既纠正了王阳明专内遗外的缺点又避免了当时理学的割裂的流弊。湛若水进一步解释天理与心学的关系,他说:“吾所谓天理者,体认于心,即心学也。”

6,湛若水作《心性图说》解释了“心”和“性”。湛若水认为:“性”,包含天地万物的整体;宇宙浑然一体,都以同一个“气”为基础;所谓“心”,是能体察天地而没有遗漏的存在。所谓“性”,是“心”的本能,“心”和“性”是统

一、不可分割的。由此可见,在湛若水看来,万物不是在心外,格万物就是格心。

湛若水又作《真心图说》来解释心、人、元气的关系,他认为元气就是太极,心在人中,人在元气中。湛若水强调“天地同是一气”,而心在居于中正的位置,所以能使“万物

皆备于我”。

7,陈白沙认为读书穷理是“繁”,湛若水对此作了纠正,他认为读书可以唤醒心中的天理,是很有益的。

8,湛若水的心学企图调和程朱理学和陆、陈心学,它的特点是“合一论”,在湛若水看来,心与物、理与气、心与理、心与性、知与行、理与欲、虚与实都是合一不可分割的。他说“观天地间只是一气,只是一理”(《甘泉文集》卷七),又说“动静一心也”(《甘泉文集》卷七)。在湛若水的著作中,他总是强调统一和批判支离。

9,王守仁(阳明)(1472—1529)二十多岁时通过“格竹”对朱熹的学说产生怀疑,他在“龙场悟道”后像陆九渊一样后提出“心即理”,并提出“心外无理”这两个命题,彻底与朱学分道扬镳。“心外无理”是指道德之理不存在于外物,只在人的心中,这完全是在道德法则的意义上说的,而没有涉及自然规律。

10,王阳明认为“格物”的“物”其实是“事”,亦即心上的事,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例如,意在读书上,读书就是一“物”,意在写作上,写作就是一“物”,所以说没有心到、意到,就不成一“物”。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心外无物”这个著名的命题。心外无物其实就是心外无事,它不是说脱离了心外界的事物就不存在,而是说没有人的关注、实践,事物就没有道德上、人文上的意义,就不成一“物”了。这样,王阳明就把“格物”解释为“格心”。

11,王阳明批评了朱熹的“先知后行”,认为这样是割裂了知行并使人知而不行,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个命题。王阳明认为知和行的本体是合一的,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知而不行其实不是真正的知。他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又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的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12,王阳明把格物的“格”解释为“正”,格物就是“正念头”。他又进一步提出“致良知”的学问宗旨,他认为人人天生皆有良知,不过后天被蒙蔽了,所以人要至极其良知使其不被蒙蔽,还要扩充、实践它。王阳明认为《大学》亦即“大人之学”说的就是要人去除蒙蔽,恢复万物一体的本来之心,“大人”就是能把天下视为一家、以万物为一体的人。

13,王阳明晚年提出“四句教”总结他的心学思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4,湛若水和王阳明各立宗旨,一时平分天下学术,时以王湛并称,两人在学术上虽有不同但并不对立,而且两人还是最好的朋友。湛若水对王阳明有相当大的影响,他在两人的书信来往中对王阳明的心学学说表示了自己的意见。湛若水认为人虽有良知,但良知会被蒙蔽,所以格物不能仅仅求于心,只有通过学、问、思、辨、行才能启发、唤醒良知。湛若水认为把格物解释为“正念头”,就是教人不求于外,完全转向主观立场,不符合孔子以来重视“学”的立场,而且会使格物与诚意、正心的互相重复。

15,因为程朱理学本身的不足,所以纠正程朱理学之偏的心学出现是必然的,同时心学又一直受到尊崇朱学的理学家的批评。王阳明死后,他的学派分裂为几个派别,各有发展。明代后期,理学家或批王、或述王,都是以王阳明为中心的。

第7篇:宋明理学之背景

宋明理学的背景

》》》》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宋明理学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时代背景

1、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隋唐五代的香气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

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变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一统政局后,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要结果。

当然也离不开宋代那些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北宋五子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 周敦颐 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太极图说》等

邵雍

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著有《皇极经世书》十二卷,包括《观物内篇》、《观物外篇》、《渔樵问对》和《无名公传》。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

张载

一般来说,你可以不知道张载,但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名言,这就是有名的“横渠四句教”。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之一),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著作主要有《正蒙》、《西铭》、《易说》、《经学理窟》等

程颢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 程颢提出,教育之目的乃在于培养圣人,“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已者,皆弃也”。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自是而推之,是亦圣人而已矣”。即认为教育最高目的要使受教育者循天理,仁民而爱物,谨守封建伦常。 程颐

教育以德育为重,强调自我修养,其途径为致知、格物、穷理。“致知则智识当自渐明”,致知乃在穷理,即尽天理。致知的办法是“格物”。主张读书要思考,“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或曰:“学者亦有无思而得其乎?”其教育主张和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极大。后人曾在他讲学之地设书院以为纪念,如河南嵩阳书院、伊川书院等。

北宋理学五子的理学体系,都受到佛、道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受《周易》的影响。

上一篇:体育游戏教学反思下一篇:八年级月考成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