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抓好制度

2022-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的准绳,完善、有效的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助力单位长远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抓好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企业文化建设抓好制度

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胡迟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等艰辛探索,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深入推进。

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以公司制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使国有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的企业制度;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统一,坚持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企业制度。

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国企制度

纵向来看,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四十周年。相较于国有企业改革,大家对农业改革比较熟悉。小岗村这个名字在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这里开启了中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度,调动起了农民的積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1978年11月24日,严宏昌等18户小岗村村民在一份秘密契约上按上了手印,从契约内容可以看出当时是冒着风险和下了极大的决心的。从这份契约开始,实行农业“大包干”迅速在全国农村开展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长期的提法是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最近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刘鹤副总理强调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通过这一点也影响了其他重要的改革。十八大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前进,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等多个文件出台后,到2018年已经三年之久,国有企业改革有了新的气象,国有企业改革最终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成为了必然。

国企内部决策机制根本转换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确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随着产权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以及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的逐步落实,国有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也发生了制度性的转换:在企业外部,企业重大决策由各级政府众多部门转为企业的产权代表单位即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在企业内部,企业决策中心转换到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中。经过几十年的产权改革,国有企业除了少数国有独资企业外,绝大多数产权主体多元化。国有企业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企业特别重大问题由股东会按持股比例投票决策,并按照股份比例组成董事会,董事会经股东会授权,对企业日常经营进行决策,有些企业董事会还成立了提名、审计、薪酬等若干专业委员会,为董事会决策提供重要专业支撑。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已经逐渐规范成熟。在产权改革的基础上,董事会成为国有企业的决策中心,应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与传统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相比,董事会决策具有现代企业制度下很多优势:它可以发挥产权主体多元化的优势,平衡各方股东的利益诉求;它可以通过建立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等机制,设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大大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提高董事会议事的质量和水平;它可以使董事会的决策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投资回报,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它可以克服党委领导下厂长负责制下权责不对称的弊病,建立有效的权责相统一的决策责任制度等等。

党建引领国企改革创新发展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对此,在几十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对如何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既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又能体现党的政治领导的企业内部决策机制。比如,党组织在企业仍然发挥政治领导和保障监督的作用,使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不偏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企业董事长通常又兼任党委书记,既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承担着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在董事会决定企业重要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董事会和经营班子通常也会事先听取、征求企业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把党管干部原则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机地协调起来;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经营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做法。这些通过多年探索实验而逐渐形成的把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在组织领导、办事程序、机构设立等方面衔接和融合的机制,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循序渐进的策略和各方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智慧。从几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企业决策机制与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作者:胡迟

第2篇:抓好制度建设 强化质量管理

对于“规范审读报告,提高图书质量”的主题,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是要充分认识审读报告的重要性,二是撰写审读报告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三是中国出版集团在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经验体会。

一、充分认识审读报告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说,出版的本质在于选择。好的出版人、出版机构,应该具有大视野、大格局,能够率先抓住时代的先声,发现社会的趋势,把握社会的大潮,抓住时代的大话题,选择那些善于捕捉时代脉搏的作者和作品。同样,图书编辑加工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它与工厂的流水线不同,不是简单的来料加工,每一个作者、每一种书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而编辑加工的过程也体现了编辑的思想,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由此才有品牌出版社的产生和优秀编辑出版人的出现。

编辑的思想能力和再创造的水平,具体体现在哪里?审读报告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审读报告是编辑职业素养的直接载体,它显示出编辑的认知能力、鉴赏水平。前些年,周振甫先生与钱锺书先生的交往故事,被媒体报道后,一时被传为业界佳话,广为人知。除了钱先生在《管锥编》序中写有“命笔之时,数请益於周君振甫”外,更能体现周先生编辑水平的则是他的审读报告,报告后面还附有38页长达数万言的具体意见。周先生审读报告的有关材料,在网上也能搜到,有兴趣的同志可以找来看看。

当然,审读报告的规范与否、水平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出版水平的重要指标。规范撰写审读报告,在出版流程上是基础性的工作,是保障编校质量的基础。现在有些所谓的畅销书,从组稿到上市,整个出版周期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表面上看起来出版效率极高,细想起来却很可怕,很难说它能有一个规范的审读报告,即便在最基本的质量保障,包括文字差错率上恐怕也要打个问号。出版市场是个特殊的市场,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守文化的底线、质量的底线,需要我们编辑和出版社共同努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文化追求上、在图书品质上要有我们的坚守。前几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一直在抓学术著作出版规范,要与国际出版业接轨再做范式推广。

二、书稿审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根据这些年的出版经验,有这几个方面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1.导向问题。学术研究无禁区,但出版有纪律。书稿审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现政治、民族、宗教、外交等敏感问题,并在审读报告中指出来。敏感问题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本身蕴含着很多信息,有着很多前因后果,潜藏着很多复杂的因素,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范围场合,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面貌出现。发现了已处理的,要指出来,把握不准的,更要提出来,请复审、终审处理。

2.创新问题。相对于研究、创作,编辑出版是处在下游的一项工作。近些年,社会环境比较浮躁,加上考评体系的原因,研究、创作也不免脱俗、泥沙俱下。现在虽然经过上游的选择与筛选,但每年的新书品种仍有几十万种,其中很多质量不高,且存在着重复出版、跟风炒作等问题,这与出版的本质要求是相背离的。因此,书稿审读过程中,要重点判断书稿内容的创新性,在审读报告中,把选题的创新点提炼出来。如,相比同类图书,选题有什么拓展和特色,在观点、资料、视角或者方法上都有哪些突破等等。

3.双效评价问题。书稿审读,应该对书稿有双效评价,既审视书稿的市场销售价值,更审视书稿的社会价值。这实际上也是对编辑社会责任的一种考察。我们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迷失方向,仅仅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像韬奋当年所呼吁的,“作家、出版家团结起来,反对奴隶主义”,也正如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提出的“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文化是出版的灵魂,市场是传播文化的手段。文化是本,市场是体,本体不能错位。

三、中国出版集团在加强图书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经验

近年来,我们集团在加强出版物质量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就几个重点方面跟大家做个交流和报告。

1.抓制度建设。制度方面,我们集团做了大量工作,编印了《编辑出版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出台了《出版物质量检查办法》《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出版物质量保障办法》《出版物审读办法》等。比如在审读方面,我们已经形成集团和各单位两级的审读机制,明确初审、复审、终审的各项要求,终审过程中涉及敏感话题、重大题材的,我们要求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看稿、终审把关,并给出终审意见,不能把终审当作走形式、画圈圈。

集团建立了二级审读把关机制,责任主体在第一线,严格按三审制执行,集团层面也做到了重点选题印前把关、重点品种印后审读。最近,我们又出台了两个意见,即《加强导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合作出版的若干意见》,加大在导向、合作出版方面的管理力度。尤其是合作出版,容易出现导向、质量隐患。我们要求在合作出版中,原则上不安排敏感类话题、时政类选题,对存在导向、质量隐患的选题,实行一票否决,并要求各单位的总编辑负直接责任。

2.抓责任落实。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以来,在质量管理上也并非平安无事。现在回过头来看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因为制度不够多、不够好,关键在于没有很好地落实。因此,我们要求各单位必须制定明晰的、规范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将各层级、各部门、各生产流程纳入到责任体系中来,将责任进行分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特别是,要明确三审各环节的要求和责任,涉及敏感话题、重大题材的书稿,各单位负责终审的分管领导亲自看稿。总体上,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责任网络,务必解决看上去“齐抓共管”实际上“责任不清”的问题,扫除质量管理的盲点。2014年,在集团审读层面,否决选题5种,建议从严导向把关的72种,要求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的选题149种,要求修改选题备案的12种,累计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的316种。

3.加大奖惩力度。集团在申报各类国家级评奖以及“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评选中,对编校质量问题都是一票否决。近两年,集团共有400多种出版物参评各类奖项,经过全面质量检查,合格率达到99.1%。在“中国出版集团出版奖”奖项设计上,除了图书综合奖外,还特别设置了“优秀校对奖”“优秀印制奖”“优秀编辑奖”等专项奖,以表彰鼓励在质量管理工作各方面的先进。2015年将进行集团的第七届出版奖评选,我们拟把审读报告作为奖项申报的必备材料,从而引导各单位更加重视审读报告的规范、提高审读报告的撰写水平。

奖励的同时,我们对出现导向事故、质量问题的,根据问题性质,对初审、复审等相关人员采取了扣发绩效奖金、暂停选题策划权、暂停编辑加工权、降职乃至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集团层面主要通过对各社领导的绩效考核体现,2013年就有几位社领导被扣减了部分绩效。

4.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团、各单位两级培训机制。集团层面每年都举办针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的研修培训以及骨干编辑培训,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授课,增强大家的大局意识、底线意识、阵地意识、担当意识、问题意识和表率意识,提高大家的政治鉴别力、学术把关力、应急管理力。如,2013年对170多名优秀骨干编辑进行了集中培训。2014年5月初又举办“三个一百”人才专题培训班,对集团200多名业务骨干开展专题培训,并召开各单位总编室审读室工作会议,严格出版管理流程。

各单位层面也坚持新员工入职培训、岗位交流、专项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导师制在集团多数单位已经普及。通过这种上下的共同努力,力图在队伍建设上为加强图书质量提供保障。

2014年是总局提出来的“出版物质量专项年”,我们集团也按照总局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在质量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作为带“国字”号的出版单位,在出版导向、出版质量管理方面,我们“坐在一排”,也必须“走在前面”。2015年,我们的管理工作还将继续常抓不懈,进一步抓紧、抓牢、抓出实效。

(作者系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

作者:李岩

第3篇:实施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抓好企业生产

摘 要 本文以煤矿安全管理为例,阐述了煤矿安全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意义,及安全管理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 意义 具体措施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不乐观、安全生产体系不完善以及煤矿生产面临的困难多是严重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违背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

煤炭作为我国现阶段主要的能源,不仅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燃料和化工原料。但是,无论它的重要性有多大,都不应以矿工的鲜血和生命来换取。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一切的工作都必须以人民群众作为核心,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一、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意义及现状

1.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意义。安全生产不仅关系着煤炭企业能否持久健康发展,而且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幸福,安全生产是人们不断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更是煤矿生产工作的重点。一次次的矿难让我们失去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在每次事故背后,人为因素是事故原因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正是“安全第一”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手段,对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實施现状。(1)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有利因素。首先近年来煤矿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其次,通过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是煤矿三大规程的《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推进人本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2)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煤矿企业并不缺乏管理制度,缺的是能持续保持并能不断提升的执行力。而且煤矿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大多数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自觉的执行安全生产相关规定。以上种种,不利于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实行。

二、实施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的措施

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是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本,安全不仅仅是为了生产,首先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受损失。而现实中安全生产仍然是我们煤矿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根治矿难、保护矿工生命安全,已经是刻不容缓的第一课题。我们必须要采用思想教育与培训、管理和装备等相结合的手段,让安全管理深入人心,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1.思想教育以人为本。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就是要加强矿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从根本上认识安全与煤矿生产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安全其实是关系到自身生命安全的事,这样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生硬死板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思想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

2.安全培训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丰富课堂活动,增强培训的趣味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让职工达到应知应会,提高自身技能。有针对性的培训各岗位员工,不走过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学习的力度,不但会说,更要会做,提高职工的学习积极性。

3.装备和技术创新以人为本。要努力改善职工的劳动和环境条件,加大安全投入,淘汰落后的装备、技术、材料、工艺,提高矿井的安全性。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用现代化技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工安全。让职工在体验新科技新装备带来的工作方便之余,更能体会其带来的最大效能和安全保障。

4.管理以人为本。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的,要充分调动人在安全生产全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突出人在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培养职工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杜绝冒险蛮干和各种违章行为,把职工执行规章制度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职工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后勤服务中的以人为本。后勤服务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仅要做好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要做好职工生活、住房、交通、学习等后勤服务工作,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充分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6.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是企业与职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的各项工作应竭力让安全文化融入到每个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中。企业文化在本质上属于人的范畴,其推行的效果,也要看其员工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因此,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真实体现,我们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构建和谐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束语

利用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方法,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意识和工作导向,使每一个职工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安全第一”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作者:马森

第4篇:抓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民营企业科学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会议,下面,我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谈一些浅显的体会: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从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上阐述了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 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划时代的历史贡献;省第九次党代会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今后五年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对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最重要的是:

一、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社会主义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 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

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在当今时代,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或者企业的“软实力”,反映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民营企业更要把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九次党代会作为当前一项重大任务,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云南桥头堡战略重要部署,着力建立符合中国特色和企业实际的先进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企业“软实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要紧密围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长远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企业来说,就是要以企业为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广泛和新鲜的文化食粮,让员工享有更广泛的文化服务,为企业文化建设和活跃企业文化氛围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元素,确保企业文化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广大员工的精神追求,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储备更大的发展能量,从而为企业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三、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化员工共同理想信念,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同时,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企业不断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员工认同和接受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指导全体员工行为、解决企业发展主要矛盾、判断企业发展是非标准的根本信念和准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作为民营企业更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坚定企业员工爱岗敬业、创造财富,服务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企业服务和保障“云南桥头堡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12.15

第5篇:抓好片区党建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指挥部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是集团公司华南片区经营生产的窗口。为了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指挥部党工委以集团公司VI、MI、BI三本手册为依托,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得益彰、蓬勃开展。为展现中隧集团风采,塑造中隧集团的品牌做出了贡献。

一、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融入整个施工全过程

创建鲜明个性的优秀企业文化是新时期片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注重研究新情况,把握时代新特点,紧紧依靠企业党建工作优势的发挥,在工作中融合,在实践中发展。要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就要把抓党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高度来加以认识。要把片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施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要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出发,树立“文化管理至上”的观念,坚持“四同两全”原则,既:施工生产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永和、小新等项目部围绕“实践三个代表、精心打造中隧股份品牌”主题教育活动,提出了“学四中全会精神转个人观念,依四中全会精神促企业发展”的观念。不断引导广大员工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及时地将各项学习成果转化为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加快发展、推进改革的实际行动,形成了强大合力,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在建项目工程,以打造企业文化精品,创建优质工程为目标,把“学、创、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渗

透力和凝聚力

在片区党建工作中,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拓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基本路线溶入到企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指南,通过文化的渗透和辐射,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把党的主张转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指挥部党工委为了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新机制。一是以片区经营生产为纽带,以“落实五个通过,做到五个体现”为主线,以抓片区党建来统领全局、促进协调统一,形成了整体合力的良好局面。二是强化项目、书记的目标责任管理机制。实施“软目标”和“硬考核”,将党建同经营生产、安全、质量、精神文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相结合。三是实施目标责任管理,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四是建立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通过召开片区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创办《南方信息》等多种形式,把共建和共促结合起来,促进了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共同提高,从信息的互动进一步发展到工作上的互动。为了抓好党建、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精心策划了“激情永和、放飞乡思”国庆、中秋节庆祝系列活动,激励了员工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情。组织员工参观革命胜地广州农讲所、黄埔军校、虎门炮台、孙中山故居等地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了以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文艺汇演和歌咏比赛。多姿多彩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提高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三、推动片区党建的有效途径是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

指挥部党工委把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活动作为发挥党建工作优势的有效途径,不断改进和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找准工作重心和施工生产的关键,以此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契入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活动。一是举办“岭南安全杯书法、摄影展”,征集摄影作品58幅,书法作品20幅。片区30名爱好者参与在片区各工点巡回展览;二是举行知识竞赛和安全知识讲座;三是制作“安全寄语卡”,共制作安全寄语信卡55张;四是开展以“五比三看”(比产值、进度,看经济效益;比安全、质量,看内部管理;比文明施工,看队伍素质)为内容的劳动竞赛。

指挥部党工委认真宣传、贯彻集团公司的MI、BI和新版VI手册。2004年年初,制定了《片区宣传工作优秀通讯员、优秀报道组评选表彰办法》。部署了200

4、2005年度片区宣传报道工作,探讨了片区宣传工作动态,梳理了重大题材的报道线索。对2003年至2004年度片区宣传工作积极分子给予了表彰。全年发稿140余篇(次)。与广州电视台合作拍摄《今日南粤》电视专题片两集,对华南片区在建重点工程,集中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全面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宣传报道任务。

指挥部党工委通过召开贯通庆祝典礼,请来省、市领导和省、市电视台、电台及报社,对企业优质高效的生产、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势媒体宣传,在当地树立中隧集团良好形象。同时,及时向《中国铁路工程》、《隧道工人》及《广州地铁建设》等报刊进行报道,通过适时积极的宣传报道和积极地形象推广活动,极大地提升了中隧集团知名度,公众认可度和社会美誉度。小北项目部党工委和党支部在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为展示集团公司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和精品工程,被地铁总公司树为城市施工样板示范和修建标准,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视察和高度赞扬,充分体现出了“大舞台、大学校、大家庭、大产业”的深刻内涵。

新的时期对基层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

求,我认为:一是必须把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融入整个施工全过程,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党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覆盖全方位、全过程。二是围绕机制创新做文章,因地制宜展开工作,以VI、BI、MI为架构,以广泛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真正落实“落实五个通过,做到五个体现”的政治工作基本思路,昭示中隧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核,展现中隧集团的风采,打造中隧集团的精品工程,创树中隧集团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认真思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深化片区党建工作,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使片区党建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推动中隧集团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第6篇:抓好企业廉正建设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纪念改革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

九冶建设公司(闵晓莉)

反腐倡廉是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今年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也是企业进入实质性改制的关键一年。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反腐倡廉的关系。促进改革和反腐倡廉是相互关联且又互为条件,互为作用的两个矛盾统一体,从根本上说,二者不是对立的。只有抓好反腐倡廉,才能促进发展,确保改制的顺利进行。1982年邓小平同志就严肃地指出:“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使腐败这股风来得更猛,要刹住这股风,我们必须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邓小平同志讲这段话已经过去26年了,但许多人对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找到正确答案。只要把已经发生在企业的许多案例认真反思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凡是反腐败工作不力,贪污贿赂成风,窝案串案不断的企业,没有哪一家发展起来了。相反,许多党风廉政建设搞得比较好的企业,都在反腐倡廉中得到了发展,企业大了,机制活了 ,职工的工资收入也涨了,这是人所共盼,人所共知的道理。我们企业的党员干部,尤其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更要加强反腐倡廉知识学习和宣传,提高全体党员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和自我防范意识。

廉政建设是企业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设,才能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经久不衰。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能动地把握廉政建设的主动权,积极探索构建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九冶特点的特色廉政文化,切实发挥文化的感召、约束、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廉洁文明、干净干事的发展环境,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为九冶持续、稳健、和谐发展和顺利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彰显廉政文化的感召力。

经常开展廉政教育,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能够及时清扫思想中的“灰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开展廉政教育要抓住主题,分类突破,因人而异,切忌不分对象“一锅煮”、“一刀切”。一是廉政教育要有创造性。要全面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所需所求,选好教育载体,把上级的具体要求与本单位的实际融合在一起进行教育,使廉政教育贴近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切忌死板硬套,照搬照抄,避免出现“对牛弹琴牛不听”的现象。实践证明,廉政教育只要切中时弊,抓住要害,就能使党员干部坐得下、听得进,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廉政教育的吸引力。通过积极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使受教育者有耳目一新之感。二是廉政教育要有实践性。坚持教育和疏导相结合。不但要有计划地组织学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述,吃透精神,全面理解,而且要及时开展启发式教育,让受教育者参与进来,形成互动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主动将立党为公、廉洁从政等意识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廉政教育要有可塑性。廉政教育工作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要注意总结和大力宣传表彰廉洁奉公、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先进典型,弘扬廉政爱民、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新风尚,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阵地。郑培民、任长霞等英雄人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要选择这些能体现优良党风和时代精神的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使受教育者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达到对比先进找差距,自加压力学典型的效果。四是廉政教育要有前瞻性。廉政教育要站在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高度来开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增强廉政教育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形势下开展廉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廉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正常分析干部思想动态,切实把握教育方向。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使廉政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通过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把一些看似小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特别是对有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有敏感性,把防范工作做在前,避免和防止一些不廉现象发生。着重抓好党员干部和重点岗位人员两个教育主体,有针对性地强化“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强化党纪条规、宗旨观念和艰苦奋斗、廉洁勤政教育,稳步推进廉政勤政文明工程,切实形成 “大宣教”格局,真正把廉政文化扎根于党员干部思想深处,营造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浓厚氛围,实现由“要我教育”向“我要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二、 要突出制度的严肃性,彰显廉政文化的约束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是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并用法律、法规、政策、纪律、教育等各种手段来保障这套制度能够得到严格遵守”。实践证明,制度上的缺陷或漏洞往往使腐败分子有恃无恐或心存侥幸,甚至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实施监督,首先需要制度存在,没有制度,自我约束就会名存实亡。其次,在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上,要大力发扬雷厉风行、精准执行的作风,在任何情况、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个标尺,统一标准,不搞特殊,使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法规制度成为“条条高压线”、“道道防防堤”,谁都不敢触犯,谁都不能违犯,谁都不能逾越,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形成坚不可摧的制度“防护网”。在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同时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抓廉政建设的职责范围,确保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分工负责制,我们联系公司实际,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针对五

一、十

一、双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加强宣传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杜绝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行为;对全资金和财务管理人员集中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切实营造出风正、纪严、人和的良好气候,保障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三、要突出监督的广泛性,彰显廉政文化的引导力。在着力构建惩防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强化监督是关键举措,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努力形成“人人抓监督,人人被监督”的工作局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健康发展。要丰富监督途径。监督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拓展,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权力行使到哪里,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就实施到哪里。要拓宽监督领域。监督的范围从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要创新监督形式。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善意提醒、谈话诫勉等多形式监督转变,要主动深入到所有“知情”人群中,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透视监督对象,使监督对象时刻处于有效监督之中。监督程序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化。要拓展监督渠道。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延伸。积极完善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法规监督并举,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并施,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个人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加强了对班子成员个人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加大广务、党务公开力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讨论,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从严治企、抓好廉洁工作,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教育、制度、监督机制,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领先、制度防范和监督执行“三管齐下”,构建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强化廉政教育的激励、引导作用,发挥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治本作用,加强“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治标作用,标本兼治,源头治理,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确保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7篇:从五个方面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先进的企业管理需要先进的企业理念,先进的企业理念需要先进的 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这不仅可以从深层次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还可以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道德 准则,从而增强企业内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先进企业文 化建设的根本原则。面对艰巨而繁重的国企改革发展重任,国有企业必 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把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与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此 ,必须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塑造职工, 使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社会主义的意识形 态和价值取向牢固占领国企这个阵地。

二、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企业领导者既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又 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企业领导 者的创业实践和个人价值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他们的身体力行 和积极倡导是确定、形成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的应变意 识和能力是丰富、充实、重建先进企业文化的重要条件。企业领导者在 确定目标、制定规划、组织领导的过程中,都渗透着自己的基本价值观 、经营理念、管理思想、意志、品质、情感、修养等,对全体职工产生 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外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表明,凡是企业文化建设 成功的企业,其领导既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又是身体力行的表率 。在某种程度上,企业领导者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旗手”。

三、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群体行为决 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要尊重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 体地位,发挥职工的首创精神,在培育和形成先进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保证职工群众充分参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使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容 和细节得到丰富;要尊重职工在企业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广泛 深入的宣传,使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在职工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使企 业文化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要对模范实践企业文化的职工给予大力 宣传和表彰,树立榜样,典型引导,并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 激励方法;要重视对职工进行企业精神、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和思想熏陶。

四、弘扬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多彩,但其最 深奥、最具有魅力的内容是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它们是先进企业文化 的灵魂。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成长历程,都有各自不同的企业个性。这 就要求在提炼企业精神时,要对每个改革发展时期和过程中形成的不同 价值观进行整合,从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和不断创新先进企业文化的角 度出发,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本企业改革发展、最有价值、最有特色的企 业精神,并加以确立和塑造,使之迅速转变成企业全体职工的共识,化 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贯彻到国企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推动企业价值 与职工价值的共同实现。

五、造就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的三个特点是:第一,共同愿望 ,将个人的愿望整合为企业的共同愿望,将全体职工凝聚在同一旗帜下 ,形成国企强大的生命力;第二,共同学习,即国企通过整合职工个人 的学习,引导职工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形成企业不懈的前进动力 ;第三,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加快速度;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素质 ,不断创新,不断加快速度。建设学习型企业不仅是建设企业化的需要 ,更是员工的共同需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第8篇:关于抓好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工程项目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展示实力的窗口, 直接反映着企业形象,影响着企业市场竞争力。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在集团企业文化中占据显著位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建设富有特色的项目企业文化,统一项目价值取向、塑造项目团队精神、发掘项目内在潜能,才能以最优的质量满足业主、以最好的形象回报社会、以最大的效益推动发展。本文试将企业文化落地与项目法施工实际相结合,来探讨中铁隧道集团的项目企业文化建设。

一、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真正的效益,促进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不落地的空洞的企业文化不但无益,反而会影响到企业的良好运行。中铁隧道集团从成立专业管理机构企业文化委员会,到完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的编制,从而构建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跨越。在实践中,我们要结合集团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按照MI、BI、VI三个手册的要求,建立不同类型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模块,增强可操作性,把企业文化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落地首先要落实在施工项目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力,把企业文化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行为当中,落实到员工的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到广大员工的行动当中。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工程项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施工生产现场的有效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重视对企业操作层面的施工生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企业文化的好坏对于项目管理的高效同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员工队伍对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形不成统一的认识和内心认同,就不可能形成有序的项目管理系。反过来,如果企业里有着较为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从企业员工进场开始就进行专业岗前培训与企业文化系统培训,统一员工对企业理念、使命、价值观的认识,充分了解自身岗位、操作程序等内容的重要性,则无疑能从根本上唤醒员工的企业主体意识,为有效导入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内容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创建具有特色的项目企业文化,就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找到了最佳着力点。因此,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要紧紧围绕项目实际,突出抓好“三个手册”的贯彻落实,努力达到培育员工队伍、促进项目管理、建设精品工程、锻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的目的,为干好在建项目拓展市场不懈努力。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项目指导思想统领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原则、行为识别系统规范项目和员工行为的原则、视觉识别系统统一鲜明的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加大执行力抓好过程控制的原则。

执行MI手册,做到理念塑造品质。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落实集团理念识别系统,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集团理念确定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在遵循集团理念的前提下,围绕安全、质量、效益、环保、工期等项目重点,突出项目特点论证并确定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统一项目和员工的价值取向,统领项目各项工作。二是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抓好理念宣贯。重点通过“干最难的,交最好的”企业宗旨宣贯,做好开工前的形势任务教育;重点通过“效益是企业成长和繁荣的前提”的效益观宣贯,做好施工中的艰苦奋斗教育;重点通过“攻坚克险,创造明天”的企业使命宣贯,做好决战时的攻坚克险教育;重点通过“精益求精做好每件事”的职责观宣贯,做好撤场前的连续作战教育;重点通过“不断改善我们的安全和健康环境”的安全观、“做最难的,交最好的”质量观、“建设绿色工程”的环保观宣贯,做好全过程的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教育。三是实践阐释理念。通过项目企业文化实践,用项目优良行为、员工先进事迹阐释理念,广为宣讲,提升员工理念价值认同,深化理念认知。四是编制项目团队手册。以集团理念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项目目标、工程概况、参建单位队伍、企业形象用语、员工誓词等为主要内容编制。五是定期组织项目员工举行升挂集团旗帜、传唱中隧之歌、开展员工宣誓活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和作为中隧员工的光荣感、自豪感。六是利用网络、广播、专栏等传媒,运用理念故事、报告会、座谈会、演讲等形式,采取悬挂理念挂帖、图示、标语等方式,结合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三工”建设和青年员工文化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理念宣贯。执行BI手册,做到行为规范全员。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落实集团行为识别系统,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围绕项目背景和意义、工程特点和性质、企业理念和行为规范、施工安全质量和环保、工艺操作和要求、工期控制和节点目标等方面内容进行全员培训,做到培训的目标具体化、工作经常化、内容丰富化。二是整合管理规范。针对人事、财务、物资、设备、安全质量、环保、绩效考核等系统管理,建立流程管理规范。三是整合岗位规范。明确岗位应知应会、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目标责任,制定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活动,树立爱岗敬业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四是整合奖惩规范。依据项目目标、岗位规范、工作业绩等内容整合奖惩管理规范,注重项目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五是整合员工手册。本着实用、简洁、易记的原则,将培训、管理、岗位、奖惩、员工行为守则、礼仪规范等内容整合为《员工手册》,也可与《团队手册》合并编制。六是坚持班前讲话班后总结。以工艺流程、安全质量操作、成本控制、工序衔接等为主要内容,坚持做到班前讲话、班中指导、班后总结。七是整合礼仪规范。以庆典、表彰、开工竣工、新闻发布、办公和员工个人礼仪为重点,引导教育员工遵守礼仪规范,尊重当地民俗民风,开展企地共建,内鼓士气外树形象。八是整合新闻信息规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新闻信息、影像资料管理办法,确定项目拟发布信息内容及媒体,建立与传媒机构的沟通合作。

执行VI手册,做到视觉展现风采。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落实集团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区域及外围的现场布置。通往项目施工现场的重要交通路段尤其是进入施工管段及驻地,设立彩门和指示路牌;通往现场、驻地道路两边,以及办公区、生活区围篱上、施工区插设四色刀旗。二是办公区域的现场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醒目位置设置项目名称牌、党工委名称牌;在项目部设立旗帜、旗坛、看板、招牌、灯箱、形象墙和各种标牌、图例;在适当位置设宣传栏;布置会议室形象墙,悬挂图片、图表;制作办公用品、交往、识别用品等。三是生活区域的现场布置。在生活区醒目处设置路标、标牌、图例、宣传栏,突出员工行为守则、学习培训、文明评选、劳动竞赛及理念图示、用语等内容。四是施工区域的现场布置。设置“中铁隧道集团承建”名称标牌、宣传栏、条幅、图例,进行车体、机械设备和工作服、安全帽设计,在醒目处设置集团理念、形象用语等。五是悬挂总公司旗帜,设置“中铁工程”标识和总公司企业精神,充分展示好“中铁工程”标识、旗帜、企业精神。六是加强外协队伍企业文化管理。做到源头控制、机制约束、理念引导、行为规范和视觉统一,并把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协队伍,针对性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法制宣传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技术业务教育。视觉识别宣传要以规范、美观、大方、节俭为原则,杜绝大而全,突出主题、突出特色,制作时充分考虑二次利用,对低值易损宣传品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三、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程序

加强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包括项目部经理、专职党工委副书记、工会工委主任、团工委书记、经营财务部部长、工程部部长、办公室秘书,工区主任、党组织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团组织负责人在内的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工建,工会“三工”建设和团组织的文化活动纳入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工区主任是第一执行人。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规划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确立发展方向和目标;指导、组织、规范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活动;对工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检查、指导;结合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及时处理有损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为;对工区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规范。

加强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划。各工程项目成立时按项目类别分别向集团公司片区指挥部、子分公司领取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三个手册”,论证并制定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A类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报片区指挥部批复,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实施。B类、Z类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后,报具体承担施工任务的子公司批复,报片区指挥部备案,项目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加强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控制。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要纳入企业党、政、工、团工作考核目标,使项目企业文化建设与项目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做到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奖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集团公司和各子分公司企业文化部门是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业务主管部门,要从内容和设施建设上加强指导监督,发挥好系统管理作用,并适时抽查方案实施情况;集团公司片区指挥部负有统一协调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督促、检查、考核的职责,对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认真审核,科学论证,及时批复,并定期组织检查;项目部是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据实规划好实施方案,对关键环节、节点问题一抓到底,确保方案实施;工区要规范操作好实施方案,坚持项目企业文化建设与施工生产任务共同安排、共同考核,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特色活动。

加强项目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表彰。按照工区每月自查、项目部每季检查、片区指部每半年考核、集团公司适时抽查评选的程序抓好过程控制,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每年评选表彰一次“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子分公司、片区指挥部、项目部根据情况,负责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先进单位的推荐上报工作。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重心,企业文化是工程项目的亮点。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遵照企业识别系统规范的前提下,各有侧重,打造有特色的项目企业文化,使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建出成效,从而把企业的文化能力变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落实各项安全制度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对于我公司,安全管理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公司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处在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如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是我公司寻求发展的必要条件,安全生产制度管理又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内容。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没有生产也就谈不上什么安全。正确的对待安全与生产的矛盾面,深入透析安全与生产的实际关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将安全意识渗透进生产的层层面面,安全与生产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避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产生,使得产生直接效益。

目前,制约我公司安全管理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落实不彻底、安全监督把关不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投入不足,安全与生产“两层皮”现象等等。

近两年,公司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但是6月12日在巴中发生一起对方负全责的的交通事故,造成我公司2位员工死亡,一辆越野报废,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左右,这也给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公司刻不容缓的课题,针对公司的情况,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执行各项制度的有力保障。施工企业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其次,主管领导必须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使全局安全与生产工作一盘棋;最后,要加强监督管理,重在落实,真正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各部门将公司考核目标层层分解并签订责任状,做到安全重任人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职工树立“我要安全”、“自己为自己的安全负责”的思想观念,严格的考核保障安全生产。

2、狠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保证制度落实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司作业层人员多数都是以民工和协作队伍的合同工为主体,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未大多数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

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其安全操作水平相当低下,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因此,认真开展并严格落实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工作,能够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为减少和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事故隐患、改善作业场所施工环境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制定整改措施,保证安全生产。责任部门必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操作人员开前必须做好设备检查,在确保设备完好的情况下方可作业。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4、加强对分包(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

劳务分包单位必须“三证”齐全(法人、资质、营业执照),并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建立健全对协作队伍的资质进行审查,包括队伍的经营状况、设备投入、人员素质、安全业绩等,再者对协作队伍的安全业绩进行审查,对发生安全事故的队伍说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要慎重准入关。最后要选择有长期合作的队伍,便于管理。

5、用完善的奖惩机制,加大管理力度

奖惩机制是一个企业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奖要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罚要以批评教育和罚款相结合。无论物质和精神奖励,无论批评教育和罚款,最终的目的都是推动安全工作,因此说完善的奖罚机制也是一项长而艰巨的工作。

综上所述,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重视与制度落实,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内容,只有用健全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将这些制度真正得到落实,才能切实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在制度落实过程中,要坚决杜绝嘴上重要,行动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安全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共同促进。

上一篇:工作证明与离职证明下一篇:新春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