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压力管理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工作压力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

第一篇:压力管理论文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

[摘要]在当前我国石化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故障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正常运行,人们就将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到了其中,从而使得是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周期得到了有效的延长,保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当前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安全管理系统在其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分析

为了保障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管理水平,人们就将安全管理系统应用到其中,从而保障了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应用到了安全管理系统当中,这不仅使得原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还满足了石化企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从而让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得到不断的提升。下面我们就对安全管理系统在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一、压力容器和管道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在石化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视,这不仅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在对其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将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理念以及设备应用到其中,从而使得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而,从当前我国大多数石化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人们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资料管理缺乏规范性。目前,我们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资料信息比较复杂,那么这就使得人们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着过大的工作量。而大多数石化企业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还是采用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其管理技术缺乏规范性,因此这就使得人们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2.技术资料不全面。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主要有机械设备的检修、检验以及更换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所掌握的技术资料不够全面,因此导致管理人员在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及时对其设备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掌握,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在压力容器和管道进行检修、和检验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3.安全管理系统在对其信息资料进行统计的过程中问题。人们在对压力容器和管道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从而保障人们在后期设备维护和检修当中不会出现相应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大多数石化企业当中,人们在对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的时候,对薄弱环节不够明确,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无法保证其设备的安全运行。

二、安全管理系统

1、系统特点。(1)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管理内容、管理流程、信息格式等都体现了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安伞监察法规的原则要求。(2)能完全满足中国石油企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工程的实际需要,提高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3)采用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方法,能降低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运行风险。

2、系统组成。作为石油炼化企业设备综合管理平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必要的专业扩展,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技术依据,并结合石化企业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实际需要,在研究先进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专业技术管理软件。该系统主要由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系统和工艺流程设备及管道空视图绘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系统。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系统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简称《检规》)和《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等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与管理法规为系统管理总体原则,结合我国炼化企业在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实践而研制开发,拥有石化企业在役压力容器管理所需的全部功能,可实现对石化企业在用压力容器的使用、检验、检修、安全分析、安全监察与远程监管等一体化法定管理。

2.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以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一工业管道》为管理总体原则,以TSG D5001—2009《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与《在用工业管道检验规程》等有关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与管理法规为安全管理指导原则,结合我国石化企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实践研制开发,拥有石化企业压力管道管理所需的全部功能。该系统共由340多个功能点组成,可实现使用、检验、检修、安全分析、安全监察与远程监管等全过程依法管理,与空视图和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ID图)结合实现形象化、精细化管理。

三、系统应用情况

1、应用。根据该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的需要,对公司各生产厂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进行了彻底普查,补充和完善了大部分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原始资料,对原始资料缺失的约2/5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通过组织车间技术人员和监测中心检验人员现场测绘管道单线图、加大无损检测比例、进行强度校核计算或现场水压试验以及必要的光谱分析等手段等,补充和完善其基础资料。

2、系统拓展。为了进一步发挥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的作用,结合腐蚀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施,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石化企业与监测中心共同开发的《炼油厂腐蚀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已通过验收投用,实现了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管理系统与腐蚀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与数据共享。随着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础数据的进一步完善,腐蚀在线监测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可实现对炼油厂关键装置的重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腐蚀监测定点测厚、管道壁厚腐蚀趋势分析及报警、蠕变测量记录与蠕变趋势分析以及管道检验检修结论综合分析,从而真正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与全过程监测。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石化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利于石化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压力容器和管道的安全管理系统当中,这就使其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保障了石化企业的生产应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董绍平,王维斌.炼油厂管道超声导波在线检测技术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1(01)

[2]张延年,李永清,陈彦泽.加氢改质装置反应器馏出物管道失效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2011(01)

[3]方全文.基于3G无线网络技术的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01期

作者:申爱中

第二篇:浅析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和压力管理

压力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最普遍的心理、情绪和情感上的体验。在针对高校工作人员的研究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相比之下,同样是“高压力”职业,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压力应对却较少得到关注。在目前高校扩招、本科院校规模扩大、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评估等新形势下,教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旨在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情况和压力管理策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源

为了有效地管理压力,首先要做的就是确认压力的来源。压力可以来自个体,也可以来自组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自尊受到威胁时,压力就产生了。从教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来看,其压力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烦琐造成的压力: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从事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既担负着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质量优劣的监督任务,又要在课程的安排、调课或停课等一系列问题上为教师提供服务等。这些事务如果分开来看并不复杂,但是由于教务管理人员需要长期与这些琐碎的事情打交道,因而极易产生疲劳感、压力感,就會形成教务管理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

第二,组织及人际关系造成的压力:一方面,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事的工作任务并不轻,责任也很大,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常有部分人认为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是简单的、机械性的劳动,没有复杂性和创新性,是“打杂的”,因而会使教务管理人员得不到来自上级或老师及学生应由的赞誉,感到的是被轻视,挫伤了对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工作要求高、责任大,而且千头万绪,工作上的不顺与失败自然不可避免,因此教务管理人员有时候会缺少与同事的交流,人际关系的紧张会使工作收到影响,从而造成心理压力。

第三,职业发展的限制造成的压力:一方面,时代要求教务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走专家型的发展道路。然而,许多高校根本不会重用教务管理人员,轻培养,送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是零,导致教务管理人员感到个人的学习提高机会太少,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形式。这种失衡感会使教务管理人员感到烦躁和焦虑,进而造成压力。另一方面,同样由于上述原因,教务管理人员在职位的提升和职称的评定方面也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种种原因都有可能使得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也跟着受到一定的打击,产生无形的压力。

二、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压力管理

压力管理,是指针对压力源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把压力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目前在组织行为学中的一些压力管理技巧正受到企事业各界的普遍欢迎,一些个人和组织已经从中获益,因此可考虑将之用到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身上。

(一)对压力的认知评价

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和缓解压力中有重要作用,是压力管理的第一步。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在没有任何实际地压力反应之前会先辨认压力和评价压力。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视自己面临的压力,接受压力事实,正确评价自己处理压力的可能性,然后再探究根源并采取解决措施。积极的态度就是客观、乐观地看待问题,它不仅会缓解紊乱的情绪 ,也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二)改变认知策略

有效适应压力的方法是改变对压力源的评价以及应对它们的方式的自我认知。即需要换一种方式来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在其中的角色,以及在解释那些出乎意料的结果时所采用的归因方式。避免使用全或无的思维方式、消极心理过滤、贬低积极面、夸大化和缩小化、情绪化推理、应该和必须、负性标签以及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等不合理信念。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应该改变自己的绝对化认知,发现事物有利的一面,换个角度去思考,压力就可能变成动力。

(三)有效的时间管理

有效的时间管理包括:考察自己时间管理的特点,清楚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用黄金时间去做“黄金工作 ”;要有效计划和安排时间,将每件工作依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序;提高做事的效率;学会积零成整、充分利用时间的诀窍。高校教师应该具备提高利用时间的技巧,要先分清所要做的事情的主次,而后分别进行计划,会有助于缓解压力。教务管理人员的事情多而杂,可以考虑将每天要做的事情列一个具体的计划表,并在“黄金时段”解决最重要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遗忘率。

(四)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告知某人他是被爱、被关心、被尊重的。高校教师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人处于压力中时,更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除了社会情感支持外,社会支持系统还可以提供评价型支持,即通过分享观点来提供与自我评价有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信息型支持,即提供将工作做好所需要的信息;另外还包括援助型支持,如经济等物质支持。任何一个个体与之有着明显的社会关系的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都可以成为个体在需要时的社会支持网络的一部分。

(五)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自我调适能力,增加自我认识,是压力管理重要的一环。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压力客观存在,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耐压能力,勇于正视现实困难和问题,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乐观、坚强、幽默等。当压力超过个人承受范围时,学会适当的情绪宣泄、倾诉和行为上的调适,以缓解压力。要避免消极情绪的积存郁结,不要压抑自己,培养正当的休闲娱乐,学习放松技巧,缓解身心紧张,可采用深呼吸减压、音乐放松等。进行身体锻炼,锻炼可消除压力反应。

有效的压力管理能够减少过高压力对工作行为的负面影响,对于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上述压力管理方法都是针对个体,这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实际上许多问题却不是高校教务管理人员自身所能解决的。只有个人、学校、社会、国家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把该职业群体的压力减缓到最低程度,才能最有效的保证高校教学教务管理的质量。

作者:姜东国

第三篇: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探析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特殊群体,在我国社会转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工作压力管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工作压力 压力源 对策

一项对全国72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有94.6%的教师感到有心理压力,其中35.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①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性质等特征,造成高职院校教师比普通高校老师有着更大的工作压力。适度的压力能够促使教师不断进步,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制约教师潜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学校、社会的发展。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压力管理研究显得非常必要。

一、压力管理的相关理论

由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不同,学者们对压力概念的解释各不相同。压力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直到20世纪初医学界才有压力的概念。著名心理学家薛利(selye)将压力定义为:由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即我们常说的应激。坎农(Cannon)将压力定义为:外部压力事件的刺激作用,个人关系、经济和工作状况等生活变化都会形成压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泽鲁斯(Lazarus)认为压力不单指外部刺激,也不单指机体对其的反应,而是指个体对环境认知评估的动态过程。目前多数关于压力的研究都使用拉泽鲁斯提出的压力概念。

工作压力的概念是从压力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它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工作行为逼迫与威胁的压力源长期持续地作用于个体,在个体的主体特性及应对行为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系统过程。在这里工作压力被强调是一个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压力源、中介变量和压力反应。罗宾斯(Robbins)提出的压力模型表述为:“压力源—体验到的压力—压力结果”,将压力源分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②教师工作压力就是指教师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刺激情境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本文对以这样一个模型为基础,从三个方面的压力源着手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

所谓压力管理,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对压力进行管理,也就是个体或组织对来自个体内部和外界的压力源而引起的个体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所发生的变化和反应进行干预或应对。主要包括:一是对造成威胁的外部压力源进行控制和调节,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外部因素,或者适当地加强具有积极作用的外部因素。二是调节和控制个体内部压力源,提高个体应对刺激和刺激事件的能力,包括改变个体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三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对压力所造成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等方面的症状进行缓解和疏导。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就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源分析

工作压力源是指导致工作压力的事件或环境,可以是个体内环境,也可以是外界物质环境。根据罗宾斯的工作压力模型,压力源分为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对应起来,我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源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层面。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目前社会还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甚至导致社会中的一些人认为综合性大学里的教师才是真正的高校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则不是。社会的主观偏见使得高职院校教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招生困难、学生就业不理想、学校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步伐等诸多窘境。随着经济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增强,它不可避免地改变着人们的择业观念和价值取向,收入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给高职院校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失落感,甚至引发他们跳槽、辞职。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实际面临的工作压力要远大于普通高校的教师。

2.学校层面。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方面都不如后者,而且缺乏对教师队伍发展的整体规划,缺少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的特色,面临着师资严重缺乏的困难。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多为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少有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普遍存在教学技巧和实践技能缺乏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教师工作量加重,直接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情绪,容易滋生教学厌倦和疲劳。随着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行,教师收入拉开档次、教师聘任上岗政策实施、各种检查考展核、评比表彰增多,加大了教师内部的激烈竞争,使高职院校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长期程式化的教学和科研枯燥单一,缺少兴趣点、兴奋点,极大地影响到高校教师职业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的构建。

3.教师本人。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高职院校教师有着知识储备和更新的压力,特别是一些新兴、交叉性学科及贴近市场需求的应用性学科出现后,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不断地补充学科知识,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否则就会出现“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高职院校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工作之外,还面临着科研成果、职称评审、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健康保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精力和投入,教学工作受到多种非客观因素的牵绊,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压力。教师在进入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时容易带有一种对这类院校的偏见,存在一定的自卑情绪,必然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状态。

三、完善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的策略

没有压力,就没有紧迫感,工作也就没有动力;压力过大,就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只有压力适度,才能使人充实和上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实施工作压力管理,保持适度工作压力显得非常重要。我建议从以下三个角度着手。

1.社会采取的策略。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问题的产生受到了社会因素的影响,它的解决也要借助社会的力量。如: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一种对高职类教师公共信任和支持的社会环境,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予高职类院校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促进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减轻高职院校办学的压力;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不同高职院校教师的生存现状与工作状态,并给予他们切合实际的期望;给予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教育、收入等方面和普通高校教师获得同等的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扩充到高职教师队伍中;基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实行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相对独立的工资、医疗、抚恤、住房和退休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政策,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愉快的心情与积极的态度。

2.学校采取的策略。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的过程中,学校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普及压力管理的知识,增强教师“抗压”能力;加大教学和科研经费投入,完善职称评聘制度,促进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建立相应的压力咨询组织或机构,实施“员工帮助计划”,帮助教师排解压力;严格落实削减课时、谈话教育、换岗等负激励措施,通过对关键少数教师的批评教育,促进整个教师队伍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3.个人采取的策略。当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时,需要一种明智的、坦然的、进取的方式应对。如: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并努力将工作压力为工作动力;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保持心理平衡,善于从工作中寻找乐趣;积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学会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及生活时间,减少无序行动。

注释:

①冒容,贺晓星,穆荣华等.高校教师精神压力问题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7,7:31-36.

②孟晓斌.管理者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2004.

参考文献:

[1] 孙凤海,郭鹏.论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调适[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57-177.

[2]傅维利.论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压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4,(3):83-84.

[3]赵立芹.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38-40.

[4]韩巍.高校教师培养培训新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李虹.教师工作压力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6]刘晓明,孙文影,秦红芳.校长工作压力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编号2009-237)阶段成果。

作者:王丽娜 姜锐

第四篇:中小企业压力管理现状与对策

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员工日益感受到压力的存在,压力已成为研究员工健康与福利的关键概念。中小企业一般是指企业员工不足2000人、年销售额在数百万到数千万元、资产总额低于4亿元的企业。统计表明,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企业中一支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在中小企业中,员工同样面临着压力。例如,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率高,员工会有不稳定心理。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对员工压力管理重视不够,更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有必要研究中小企业员工压力的相应管理对策。

 

一、压力管理的提出及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压力的研究起源于医学领域,是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国际压力研究所主任汉斯·赛利(Hams Selye),于20世纪30年代开创的,后来对压力的研究从医学领域拓展到管理学等领域。罗宾斯教授认为压力与组织的工作绩效是一种倒U型关系,即只有在压力等于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时,人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值,压力过大或过小时都不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因此,压力管理的关键是找到这个最佳点。综合近几年有关对压力管理的研究,可以看出,主要是对压力的来源、压力的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也有些是结合具体员工类型进行研究,如科技工作者、知识型员工等,但由于人们对中小企业中存在的压力认识不够,研究得较少。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这早已成为企业管理界的共识。马斯洛也早就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因此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结合员工的具体需要,把员工放在第一位。中小企业进行适当的压力管理,有利于其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提高员工满意度,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提高员工满意度。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中,不光要把引进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现有人才也是一个资源大宝库。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措施进行员工压力管理,使得员工形成正确的压力观,可以预防压力对员工造成的损伤,拉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二)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企业关注员工的压力问题,对员工给予人文关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持续发展。压力管理有利于减轻员工过重的心理负担,保持适度的压力,从而使员工能以最佳状态工作,且满意的员工比不满意的员工工作效率要高,进而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这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

 

二、中小企业压力管理现状分析

 

由于压力管理在我国引入的时间并不长,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又由于其自身规模、实力的不同导致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压力管理的态度、对员工的压力培训、构建企业文化等方面表现还有所欠缺。

(一)忽视压力管理。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从意识上尚未将压力管理看作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将压力管理视为员工个人的事,与企业无关。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后的今天,仍没有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甚至有些企业中还存在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子,如将员工视为被动受管理的对象等。在企业不重视压力管理的情况下,压力过大的损失必会显现,如损害员工个体身心健康,企业内耗增加,破坏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可见企业与员工都会遭受效率损失。

(二)压力培训不够。对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培训一词已不陌生,有些企业已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但对压力培训却不够熟悉,对其意义和作用也缺乏深刻的认识,更难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在企业中员工个性不同,思想也各有特点,如有些员工成就动机过高,对期望的工作或工作结果与现实的工作状态的差距不能正确理解,认为在中小企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性很小,导致压力过大;还有些员工过度重视工作与工作的结果,视工作为生活的重心,这当然无可厚非,但若是过了临界线,则会导致员工过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企业不能对这些员工加以适当的培训、开导,必将影响员工的稳定性及企业的效率。

(三)利润导向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员工成长等正向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的文化往往注重的是工作过程或工作结果,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表现很突出,对员工的关心不够,更不用说去探寻员工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感受到的压力了。

(四)不能让员工感受到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每个人都会有同别人进行比较的倾向,不仅与企业内部人比较,还会和企业外部的朋友等进行比较,中小企业的员工也不例外。他们同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中的人进行比较,显然不具备规模上的比较优势,关键是在管理方面同样可能会处于劣势,总会有不如别人强势的感觉,这样就会产生比较中的压力。

 

三、中小企业进行压力管理的对策

 

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一)增强压力管理意识。提高压力管理意识不是一句口号,需要中小企业管理者从内心深处打下压力管理的烙印。中小企业必须认识到过大压力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损失,从意识上重视压力管理。近年有关压力管理的研究,大多数注重企业层面,可见压力管理与企业密切相关,并不是员工个人的事,企业与员工应同呼吸,共命运,形成双赢的局面。

(二)对员工进行压力专项培训。培训可以使员工改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因此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效应。成功的培训能通过员工技能的提高,有效减少工作压力。

在人力资源培训中,可引进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单独设立压力培训课程,增强员工自我察觉,自我管理能力。过度压力消极影响专题:企业管理者要让员工了解过度压力的负面作用,给员工做专题讲座。预防压力产生专题:合理设置期望值是预防压力产生的一个很好途径,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客观现实的发展目标,这里不是要降低目标,而是要将期望值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压力应对专题:压力来临时,教员工学会生理调节。生理调节是通过控制一些生理变化,如肌肉放松、深呼吸、加强锻炼、充足的睡眠等,来保持健康,学会放松。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小企业要将压力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培训工作系统化、连续化。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企业文化氛围。中小企业应当诊断自身的企业文化,识别并去除可能导致过度压力的因素,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设计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凝聚成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制度上、字面上,要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切实体现出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中小企业还要重视沟通工作。沟通是减缓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中小企业要建立明确的制度,增加制度的透明度,使员工在工作中享受到顺畅沟通的益处。中小企业还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即员工较少更容易进行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作外交流,如茶话会、郊游、晚会等,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如家的温暖。中小企业人才流动意愿较强,承受着来自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双重压力,同时对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持怀疑态度,在这种状态下,很容易产生离职意向。企业通过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还可以起到稳定员工的作用。

(四)工作再设计。中小企业的员工在同别人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工作再设计得到适当缓解,如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工作分担等方式。而且员工若能参与到与工作有关的决策中,会因为受到鼓励而不断成长,希望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潜力。企业尊重员工个人的不同个性和差异来设计工作,不仅可以使企业升级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上,而且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快乐,在快乐中工作。同时,中小企业可以进行标杆管理,将本行业内优秀的大企业视为自己的标杆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理念。【本文为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赵娅

第五篇:关于“职场压力管理”,你知道多少?

近期,一份《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引发了大量关注。尤其报告提到:近半受访者认为“现今人们心理问题严重”。而其中,公务员群体中,处于中高等压力水平者已经过半——达到52.2%,处于中高等焦虑和抑郁水平者则分别达到35.2%、33.2%,也是相当高的水平……

这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的中国第一部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这些触目惊心的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以及各职业的调查结果,都对我们理解各行业的企业管理有重要价值。

那么,再放眼整个职场,由于从2018年开始的裁员潮出现,很多企业都面临生死难关,很多职场人都被大环境裹挟其中。

那么,作为职场人该如何面对职场心理压力?作为企业,该如何化解员工的职场压力?有没有可能将压力转化为职场动力?《中外管理》

特邀资深心理管理顾问、上海伊安陂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畅小璐,为压力重重的职场人和他们的管理者答疑解惑。

压力大的人,并不说自己压力大

《中外管理》:中国首部心理健康蓝皮书掀开了职场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一角。其实,无论国内、国外,当下全球都面对裁员潮,并且在今年还将延续。您认为现在职场人的压力状态和以往有哪些不一样?

畅小璐:2018年全球裁员潮加剧,对国内部分行业的确有影响,但仅从职场人压力状况和焦虑情绪表现上分析,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波动。

200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们参与过一些跨国企业的裁员心理支持服务,对比2018年的裁员心理支持服务发现,同一家企业,10年前员工感受到的职场压力,和本轮裁员潮中感受到的压力,并没有大的差异。但凡企业面临大幅度裁员,员工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其实是差不多的。

事实上,当全球大环境恶化带来裁员时,企业大多数员工都会有一种“意料之中”的心理预期。因此,相比在发展期中的企业“关停并转”而引发的裁员,裁员潮带来的员工焦虑情绪和压力状况要更平稳一些。当然,不排除少部分个案会有过激的反应。

《中外管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给人印象非常深的一点是,很多行业职场压力过大。您认为职场人的压力主要源于哪些方面?高压力又会导致什么?

畅小璐:职场人的压力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第一,工作负荷,比如:KPI业绩指标;第二,人际关系,职场中上下级关系的处理,与同事相

处等等;第三,职业发展、职业晋升带来的压力;第四,环境的压力,通常是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外部环境,比如:封闭的生产线、CBD高楼林立的办公楼群等;人文环境,比如:不同的企业文化、加班文化等等,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压力。

在职场中,我们遇到比较多的情况是,职场压力大的人群通常不会告诉你:“我最近压力大了”。而是表现为最近睡眠不好,工作效率突然降低了,每天到下午就精神不足,还有心悸、出汗等身体不适等症状,或者最近频繁跟上司争吵,或跟下属有沟通障碍等。总之,压力都会具化为身体上的各种不适或沟通问题。

而且,当我们问到:“你最近是不是感觉压力大了?”真正压力大的职场人,多数会否定。越是优秀的职场精英,越是不能直面自已的压力。他们最担心的是:以上表现出的那些问题,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个人业绩的完成,或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你会发现,这类人会在心境上出现恶性循环:压力大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情绪管理不善又引发沟通障碍、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沟通障碍则引发人际关系紧张,以及健康受损、精力不足、效率下降;进而,又导致工作指标难以完成;而人际关系紧张与工作指标难完成,又导致了进一步的焦虑和更大的压力……

整个过程就是在一连串的糟糕心境下的恶性循环,让职场人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和激情。

压力,是自我探索的大门

《中外管理》:那该怎样化解这些呢?一是职场人如何自我化解,进行自我管理?二是作为管理者,该如何帮助这些员工化解职场压力,协助员工进行情绪管理?

畅小璐:这些都是现在企业特别关注的问题。虽说现在的职场人并不会羞于说自己压力大,但当问:“压力大是什么感觉?什么让你觉得压力大?”

多数职场人的回答并不清晰,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帮助职场人找到“压力源”,直面压力,试着跟“压力大”时的感觉呆一会儿,是化解压力的开始。

对于企业,该如何帮助这些员工化解职场压力?是一个让管理者非常头痛的问题,这类困惑本身就加剧了管理的压力:一方面管理者不可能不给他们压力,另一方面管理者自身所面临的压力比员工要大很多。

当员工来做咨询时,我们一般会带着员工一起探索压力来源,体验压力带来的不舒服感受,在這个过程中让员工发现自己的盲点,或发现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情绪模式,并进行有效引导。

我们也可以教职场人一些缓解压力的“应急处理”小技巧。比如:有职场人觉察到自己压力过大,会产生焦虑情绪或情绪激动、易激惹,直接引发了与同事间的沟通问题,影响人际关系,那就需要咨询顾问教他一些办法避免情绪失控。我们会教他一些“正念呼吸”“放松冥想”等一些情绪管理的心理学方法,简单易操作。

但这不能解决深层次或核心问题,我们会告诉压力大的职场人:压力,为你打开“自我探索”的大门,它会带你去思考,引导你看到自己的盲点,带你发现问题根源,如果是某些观念或者认知所导致的压力,其实就是自我成长、自我提升的开始了。

职场人悟性普遍比较强,常常一点就通。当人们有感悟,说:“哦,原来是这样”的时候,其实改变就已经开始了。

所以,关键是引发当事人对自我的探索。

压力管理:“化压力为动力”是最倡导的境界

《中外管理》:这是不是意味着,解铃还需系铃人?压力不是别人化解的,而是要靠自己解决?

畅小璐:当你觉察到的时候,就是改变的开始。

如果真的觉察到压力,那么就真的接纳它。其实,当人去体会压力时,压力与之前并没有主动感受它的时候,对人的影响就已经不一样了。

目前,如何将“压力转换为动力”,是压力管理中最倡导的境界。

以前,我们更多会教职场人士缓解压力、释放压力的办法,但那只是表层。最终一定是让人看到压力、直面压力、接纳压力、拥抱压力,最后有效地把它转化为激活生命能量的动力。

这也是近些年,我们一直在跟企业探索的课题,也研发了体验式减压课程和团体服务,为企业打造“团队成长”小组,效果都非常明显。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一定要说有什么可以立竿见影的“几步法”,是并不现实的。

为什么刚才说到,越优秀的人压力问题越大?

优秀的人“吸压”力特强,承压力也比一般人强。一方面,他们很在意外界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大多追求完美。这是非常大的压力源,别人可能觉得80分就非常满意了,他们120分还觉得不够。所以,这类人的压力是自己找来的。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让他看到“原来我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己”;“原来我对追求完美似乎太苛刻了”,只要看到自己,看到压力是自己施加的,此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员工帮助计划(EAP),正在中国蓬勃发展

《中外管理》:为了应对各行各业的职场压力,EAP是西方国家采用很普遍的措施。现在,国内企业对EAP服务的接受程度,是怎样的状态?除以往外企、大型企业外,哪类企业在更多地使用EAP服务?

畅小璐:应该说,现在关注员工发展的、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都在使用EAP服务。不像10年前,80%的EAP服务是外企在用。从2008到2015年,央企基本上都有EAP項目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也基本有EAP项目。

一方面,是因为员工年轻化,他们有这种需要;另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的变革、变化特别大,比一般传统企业大很多,所以员工更需要应对变化的能力。而中国EAP发展到今天,更多是伴随着员工发展、企业组织的发展,跟他们一起去共创内容。而EAP,也从最早的身心结合、心理管理的结合,到自我成长与组织发展的结合,已经非常深入企业了。而且,针对每个行业的差异,其实EAP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外管理》:互联网企业普遍有EAP项目,那么对于传统行业,目前的EAP服务侧重于哪里?

畅小璐:EAP在传统制造行业、金融业、通讯行业等已经服务了十几年了,发展得非常成熟。在传统制造企业“关停并转”组织变革的各个关键节点上,EAP都有很多介入。比如,裁员心理支持、大型企业搬迁关闭等大变革中的危机干预服务。但EAP更多是在企业转型发展中,为企业员工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员工和管理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扰,如:职场压力、职场人际、职业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婚恋、亲子沟通等,这些都是职场人咨询较多的主题。

中国的EAP行业这10年发展很快,在EAPA(国际员工帮助专业协会)中国分会的带领下,有不断的创新和变革。比如:在一些大型企业里,已经培养出一批内部的EAP专员或专业团队了。

对于许多大型央企和民企,外部专业团队的力量远远不够,通常要依靠内部的“EAP专员”,他们在一线去作观察者、发现者、推动者、宣传者,做了很多辅助性的工作,这是EAP在中国本土化时,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非常大的亮点。

《中外管理》:面对国民普遍的职场压力,您会给职场人什么建议?

畅小璐:职场人会觉得压力大,这是大环境所致。压力大并不是坏事,每个人都面临压力,职级越高,压力越大,不妨向上看看你的上级、公司的CEO,他们的压力几百倍于你。所以,我们要想幸福地活在当下,活出自己的精彩,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压力,去拥抱它、接纳它,并将这种压力转化为激活我们生命能量的动力。如果你有这样的思考,就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拥抱压力”的种子,而改变就已经开始发生。

作者:庄文静

上一篇:影视鉴赏论文下一篇:小本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