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方法

2023-0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方法

“大学计算机”混合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针对“大学计算机”这类公共课程的特点,提出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级试点班学生进行混合教学,经过对试点班和普通班成绩的对比分析,得出这种混合教学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混合教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1],“大学计算机”作为各类高等院校的通识型必修课程,引入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混合教学的实质就是把互联网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即线上线下的混合[2];是把学生的“学”与老师的“讲”进行混合,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3]。学习“大学计算机”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能力和信息素养,文献[4]围绕计算思维介绍了混合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这门课程的受众人数多,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合班课形式授课,而且学生层次不同,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难以实现标准的“小班授课”“圆形课桌”形式的混合教学。针对这类大班授课的特点,文章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分析了公共基础类大班授课的特点,提出了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二、“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混合模式教学方法

(一)班级容量大

“大学计算机”这类课程,在各高等院校大都属于基础必修课,基本上是2—4个行政班级合并为1个教学班级同时授课,班级容量大,1个教学班级往往有70—140人。除“大学计算机”外,其他公共必修课,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数学系列、物理系列等都有类似的大容量班级授课的特点。

然而,标准概念下的“翻转”或“混合”模式是5—7人的圆桌,适合30—35人授课的混合式智慧教室。面对如此大容量的教学班级,显然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事实上,混合教学模式并不在于形式上的圆桌,其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教学,积极进行理解、思考、分析、讨论及应用的途径和平台。

类似这样的大容量课程,把线上的网络和线下的课堂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作答、展示的平台,形成一个虚拟的“圆桌”,学习热情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并重

“大学计算机”不仅是紧跟时代步伐,引领学生认知计算机世界、网络社会,掌握计算思维,树立信息素养的课程,还是一门培养计算机操作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类课程[1]。

“大学计算机”不仅有理论教学环节,还有上机练习环节;机房是学生翻转和作品展示的重要场所。通过网络平台的视频讲解、教材上的微视频演示,学生基本了解操作练习的内容和方法,在机房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掌握的情况操作,最后,辅导老师进行指导、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三)多层次分模块教学

综合类大学,学科多,有特色,对于“大学计算机”的教学就要根据不同学科和层次区别教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是内蒙古地区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艺术相结合的多学科性大学。学校现有22个教学部门,有73个本科专业,分为蒙授文理本科、普通文理本科和高职高专文理科3大类型的学生。

针对全校这样不同类別不同层次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在学习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上都要兼顾这些学生群体。在内容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知识模块各有不同;模式上采用课堂、机房、学校教学平台、公众平台等多渠道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扩展;考核模式上注重过程考核,同时对于预科、民族班、专科等层次的学生考核标准也区别于本科学生的考核。

三、考核方式

考核的评定分为对过程和结果两个阶段的考核。前者包括课堂表现(10%—15%)、上机练习(10%—20%)、网络作业(10%—15%)、中期测试成绩(10%—20%),后者包括期末机试成绩(40%—50%)。

本科班成绩计算方法为:

总成绩=课堂表现(10%)+操作练习(20%)+中期测试(10%)+网络作业(15%)+期末机试(45%)

四、效果分析

(一)提高了学习兴趣

课堂上,很少再出现低头玩手机,趴着睡觉的现象。通过预习,学生们对见面课中重点、难点的讲解能够集中精力,甚至对一些有趣的、需要记录的课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对于线上进行的答疑讨论,学生们也踊跃回答,不会受到教室空间的限制。

(二)提高了学习成绩

结课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是由系统给出的综合性成绩,如图所示,是普通班和试点班的5级成绩。

五、经验探讨

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试运行,混合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有如下三点。

(一)课堂见面课内容需要精练

在课堂教学中,每次课程的内容安排太多,虽然可以避免课堂讨论不激烈而出现的空场,但是没有扩展思路、深入讲解疑难问题的时间。需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调整课堂授课内容,精讲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

(二)网络学习中针对共性问题给出公开性解答

网络学习期间,学生的问题也很多,目前主要就是通过QQ、微信等方式利用群或者私聊的方式答疑。这种方式下,学生从6点到24点都可能提问,而且有很多问题都完全一样,无疑给教师增加了很大负担。为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答疑讨论区,发布某些共性问题的主题,学生可以回帖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对于一些客观性问题,直接在常见问题栏目中提问并解答。对于一些操作类问题,也可以发布一些简短的视频作为解答。

(三)利用作业或测试激励预习和复习的积极性

每个教学周都有预习和复习的内容,但是从网络学习状态和调查了解来看,能够按照教学设计要求主动学习的学生人次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样对于课堂授课的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通过测试、作业等形式促使学生学习网络平台资源。

参考文献:

[1]战德臣.“大学计算机”“MOOC+SPOCs+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改革实施计划[J].计算机教育,2016,(1):12-16.

[2]徐寶清,萨智海,贾文钢.MOOC环境下“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8,283(7):107-110.

[3]方丽娟,石昊苏.传统与MOOC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2(3):70-73.

[4]周钢,郭福亮.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7,(1):23-26.

Discussion on Blending Teaching Methods of "College Computing"

XU Bao-qing,WU Xing-yue,CAO Zhen-yu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80,China)

Key words:college computing;blending teaching;teaching design

收稿日期:2020-01-05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NMGJ028;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7112

作者简介:徐宝清,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和计算机技术学科。

作者:徐宝清 武兴悦 曹振宇

第2篇: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方法

【摘要】随着大学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法也要有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笔者提出了“平时学习表现考核+ 操作单元考核+ 限时上机考试+ 笔试” 四部分组成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 以期更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育 考核方法 考试评价模式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全国大部分高校, 计算机基础课已经成为了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的开设目标主要有三个: 一是让学生学习、掌握大学期间专业学习和科研所需要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初步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为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习的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的使用、Office 软件的运用、网络基础等。从其目的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 我们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应该明确,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不必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那么扎实的学习, 进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但是也要学习足够支持应用的基础概念、基本知识。不能只讲理论不讲操作, 但也不能走极端, 不讲道理, 盲目实践。而应该提倡: “结合应用提出问题, 围绕应用讲解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在应用的基础上总结提高。” 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成绩的时候, 也应该实行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原则。我们知道考试的主要职能, 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 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 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 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讲, 从中学的应试教育要转变到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调整好这门课的考核评价方式就非常的重要。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考核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单一评价标准。因此, 长期以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 课程的考核一直依赖于期末考试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和评价, 使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而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传统考核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差, 往往有这样的学生出现, 卷面成绩是合格甚至是优良的, 但竟然对最基本的Windows 操作都很生疏。因此, 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 提出了新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 多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二、考试评价模式

我们可以将知识点分解成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两个层次。将计算机组成知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Office/软件中的Word、Excel、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多媒体技术知识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 将中英文录入、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幻灯片制作等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作为学生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以考试方法的改革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可以采用“平时学习表现考核+操作单元考核+ 限时上机考试+ 笔试” 四部分组成的课程学习评价模式。最后按10%、30%、20%和40%进行加权总和, 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一) 平时学习表现考核

平时表现主要是指平时的考勤及课程讨论。到课堂来听课或按照教师的要求操作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所以考勤是必须的。另外, 本门课总会涉及一些理论知识, 这些知识都是最基础的, 从内容上来看广而浅, 若是教师满堂灌,势必枯燥乏味, 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降低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对理论课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 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习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预习, 上课时通过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再加以评分并点评的方式来学习, 这样就会加强师生互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了督促学生对理论内容的巩固, 我们还要求上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就必须完成相应的配套理论练习, 以网上考试的形式进行理论单元测试, 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 参加网上理论测试的班级比不参加理论测试的班级在统考当中成绩会好得多。

(二) 操作单元考核

“大学计算机基础”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除了理论学习之外, 还配有配套的“习题及上机指导” 教材, 课时也分为理论课18 学时+上机实验46 学时, 本门课程要求均在实验室上课。因此, 对上机实验课的考核也不容忽视。针对我校实验条件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专门组织教师编写了习题实验指导教材, 统一了上机实验课的内容。每次上实验课时教师都按照任务驱动的方式讲解实验内容,然后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学生能够即学即操作, 操作起来就比较顺畅, 效果比较明显。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 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尽可能抓住每一次上机实验的机会多动手练习, 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使上机实验课真正发挥出它的作用。每一操作单元都要进行一次测试, 方式比较灵活, 有些章节使用按要求逐条完成如Windows、Excel 的操作等, 有些可以进行一些设计, 如Word 及PowerPoint 等, 通过这些作业,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 为科学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三) 限时上机考试

因为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通过计算机的一级考试, 我们这门课就应该责无旁贷的帮助学生通过这个考试。通过学生的单元练习, 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操作, 到期末时再针对一级考试的题目进行综合训练, 并根据一级的要求出一份限时的机试题目作为期末机试的试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和考试, 一般学生通过一级考试就不成问题了,这样, 通过这门课, 学生既进行了实际操作, 又能通过一级考试, 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 笔试

笔试是评价一名学生知识体系与素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 对基础知识的考核主要以笔试的方式进行。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对试卷内容和考题形式做了改革, 比如在原来客观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诸如填空题和简答题等主观题。其中, 对于简答题的论述, 不需要死记硬背, 要在实践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这种题型结构的搭配, 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能评测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效果

每年学院都要对各门课程进行评议, 以往对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评价都是实验课时不够, 理论课枯燥乏味, 考试不能体现真实的计算机水平。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 包括对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的调整, 增加了操作的课时, 同时要求安排全在机房上课, 并应用上述考试模式评价改革方案。通过在06 级的首次使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等级考试及期末期评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加大, 又由于操作的目的性增强, 操作的内容也较多, 也减少了那种人从来不来, 或是一来就玩游戏或聊天的现象, 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结论

平时学习表现考核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基本内容, 加深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 为综合应用打下基础。操作单元考核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后, 进行的加强实践的过程,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学以致用, 而不是纸上谈兵。期末考试(包括期末限时机试) 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将考试的作用发挥出来, 做到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作者:白晓丽

第3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刍议

摘要: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具有极大的作用,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是由于有一些大学生对计算机略知一二,就对计算机学习技术课程学习的态度较为淡漠,还有的大学生一无所知,形成较为严重的差异。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浅谈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希望能尽快提高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个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完善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力争在社会上做一名能力强、品德高的优秀人才。笔者从事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多年,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几方面浅谈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如下:

一、因材施教培养特长

我们知道,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由于各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的基础程度不同,以及各个学生的素质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这样就会使计算机教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新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效果则是参差不齐。首先是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技术技能,因此这些大学生学起来很是轻松;其次是有一些大学生以前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薄弱,只是能编辑非常简单的文档,网上传输文件聊天和游戏,其实这部分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弱,但是这些学生不以为然,以为能够聊天和玩游戏就很好了;再次就是偏远山区或者是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慢,当地的教学资源短缺,有的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计算机,更别说是操作了,这样就给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带了了不少的难题,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尽量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的技术特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并将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层次进行计。

二、作品赏析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学生的兴趣表现为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在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兴趣,把握学生的兴奋点。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自主的过程。大学生的兴趣是容易持久的,只要大学信息技术教师千方百计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大学生热爱这一学科,他们就会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愿意和同伴交流合作,愿意和信息技术教师探讨相关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操作,尤其是看到一些设计精美的幻灯片或者是文档图案等,更是愿意欣然接受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带着愉悦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欣赏和学习,真是感觉其乐无穷。为此,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动力为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我们对Office软件使用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采取作品赏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Word排版前,先向学生们展示教师资源库中的利用Word排版所制作的精美电子报刊等优秀文档,使学生们耳目一新。让学生们知道,原来Word还有如此大的作用,能使文档的制作产生如此神奇的视觉效果,从而对枯燥Word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寓教于乐上机实践

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发达城市的现代大学生都是喜欢上机操作,他们的操作能力较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这些大学生急于展示个人的计算机操作才能。有一些偏远农村的大学生,也是很愿意在信息技术课上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虽然自己操作理解能力较慢,但是总觉得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科最为快乐的一件事,可以更这操作熟练的同学学习操作方法,设计技巧。还可以自己多多练习打字速度,总是觉得教师讲解理论较多一到操作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诸多问题。由此自己多加练习,同学伙伴在随时加以现场指导,自己的上机操作的打字能力提高了一些,就是连设计能力也提高很快呢,因此,大学生们上机操作乐趣无限。计算机的操作性极强,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需要学生记忆许多操作命令和快捷键,学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这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从操作中、从实践中去领会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课堂知识,而且可以从中掌握感兴趣的知识,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碰到问题不断学习,这才是学习信息技术的真正目的。

四、任务驱动发展创新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上既不能连续讲解理论知识,又不能放任不管,自由操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计划地制定阶段教学目标。每节课都要有讲练结合的重点内容,每个章节都要设定若干个上机操作实验供学生练习、巩固,对一些既实用又不熟悉的高级功能及使用技巧,也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讲解、演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不断取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讲解Word文字处理应用软件时,大家较熟悉的文档排版等常用功能常以上机实验为主,而对Word

提供的非常实用的邮件合并功能,很多老师通常只是进行了简单讲解。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一般不会引人注意,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大量日常报表和信件的情况,这些报表和信件的主文档相同,只是具体数据有所变化,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先进行示范演示,之后设定要求、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练习,要求利用这一功能,加上艺术效果,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总而言之,大学生个人的能力素质各有差异,领悟能力也是有所不同,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尽量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区别,因材施教,千方百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研究、设计、创新。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多多实践,尽量使理论和实践有效地融为一体,既能使大学生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上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又能使大学生在计算机实践设计操作上稳操胜券,既能让大学生享受理论带来的快乐,又能让大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带给他们创造的愉悦、快乐。

作者:吉双鼎

第4篇:2014山东理工大研究生复试(含mba)分数计算方法(范文)

2014山东理工大研究生复试分数计算方法(含mba

复试)

(一)复试内容

1.思想政治品德。全面考察学生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结合考生提供的政审材料,重点考核有无“法轮功”、思想偏激等行为,形式由各单位自行组织,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录取。

2.英语测试。英语测试包括笔试、听力、口语三部分。英语笔试部分由研究生处联合外国语学院组织测试,时间2个小时,满分100分。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放在面试中进行,测试形式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如果需要,可从外国语学院聘请教师参与测试。

3.专业复试。专业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应在各招生单位复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命题,安排考试。笔试科目见《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要求闭卷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00分。命题工作要确保试题的安全保密,考务安排要遵守学校相关工作规定,有直系亲属参加考试者须全程回避。

面试包括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含听力、口语测试)两部分。面试应结合大学期间学习成绩,着重考察学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沟

通交流、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考察形式由各学科(领域)复试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自行组织,面试方案须报研究生处备案。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面试成绩和英语面试成绩在面试成绩中的权重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合计为100分)。各学科(领域)复试小组要在面试过程中做好记录,填写《研究生复试考核表》并写出评语。复试小组成员分别为每位学生打分,要注意成绩的正态分布,最终以平均分计入面试成绩。

(二)复试总成绩计算办法

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5×50%+英语笔试成绩×20%+专业笔试成绩×10%+面试成绩×20%。

初试总分为300分的学科(领域),初试成绩÷3后加权计算。

(三)体检工作

体检由研究生处联合校医院组织,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3号文)执行,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确定组织实施,并负责提前通知到每位考生。每门满分100分,70分合格。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监督和复议

学校成立纪检监察部门参加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督查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各招生单位复试领导小组对本单位考生的复试结果负责。考生如有异议,由各单位负责向考生做出必要的解释。对考生异议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三、录取工作

复试成绩由各招生单位复试领导小组审核,组长签字盖章后报研究生处。在复试基础上,结合考生初试成绩,由研究生处汇总计算复试总成绩,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拟录取名单,报主管领导审批。

上面的这些是普通的这种研究生,如果是一月双证mba等其他专业硕士,也可参考这个公式。如mba,初试总分300分,公式是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3×50%+英语笔试成绩(复试时考英语笔试)

×20%+专业笔试成绩(政治与管理综合)×10%+面试成绩(面试时也进行英语提问、英文自我介绍、抽签抽到的问题、老师随机提问的问题等)×20%。

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5篇:一、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

对于复杂网络的潮流计算,一般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其计算步骤是:建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确定计算方法、制定框图和编制程序。本章重点介绍前两部分,并着重阐述在电力系统潮流实际计算中常用的、基本的方法。 1,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指的是将网络有关参数相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归纳起来所组成的.可以反映网络性能的数学方程式组。也就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变量和网络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种数学描述。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有节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等,前者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广泛采用。节点电压方程又分为以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和以节点阻抗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

(1) 节点导纳矩阵

在电路理论课中。已讲过了用节点导纳矩阵表示的节点电压方程:

对于n个节点的网络其展开为:

上式中,I是节点注入电流的列向量。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节点注入电流可理解为节点电源电流与负荷电流之和,并规定电源向网络节点的注人电流为正。那么,只有负荷节点的注入电流为负,而仅起联络作用的联络节点的注入电流为零。U是节点电压的列向量。网络中有接地支路时,通常以大地作参考点,节点电压就是各节点的对地电压。并规定地节点的编号为0。y是一个n×n阶节点导纳矩阵,其阶数n就等于网络中除参考节点外的节点数。

物理意义:节点i单位电压,其余节点接地,此时各节点向网络注入的电流就是节点i的自导纳和其余节点的与节点i之间的互导纳。

特点:对称矩阵,稀疏矩阵,对角占优 (2) 节点阻抗矩阵 对导纳阵求逆,得:

其中

称为节点阻抗矩阵,是节点导纳矩阵的逆阵。

物理意义:节点i注入单位电流,其余节点不注入电流,此时各节点的电压就是节点i的自阻抗和其余节点的与节点i之间的互阻抗。

特点:满阵,对称,对角占优 2,功率方程、变量和节点分类 (1) 功率方程 已知的是节点的注入功率,因此,需要重新列写方程:

YBUBIB其展开式为: SBUB

PijQi YU~ijjUij1n所以:

YU PijQiUiijjj1n展开写成极坐标方程的形式:

PiUiUj(GijcosijBijsinij)j1nn

QiUiUj(GijsinijBijcosij)j1所以节点的功率方程为:

PiPGiPdiUiUj(GijcosijBijsinij)j1nQiQGiQdiUiUj(GijsinijBijcosij)j1n

(2) 变量分类

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取决于用户,因而是无法控制的,故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扰动变量。一般以列向量d表示,即

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变量,故称为控制变量,以列向量u表示,即

母线或节点电压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量控制的因变量,故称为状态向量。

—般对于有n个节点的电力系统(除接地点外),扰动变量d,控制变量u,状态变量x皆是2n阶列向量,共有变量6n个.对于实际的电力系统仍然不好求解。于是对于实际的电力系统作了某些符合实际的规定:出于节点负荷己知.于是给定2n个扰动变量。其次,又给定2(n一2)个控制变量,余下2个控制变量待定,以便平衡系统中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最后给定2个状态变量,要求确定2(n—1)个状态变量。

由上述的规定.就确定了4n个变量、只剩下2n个变量是待求的。这样就可以从2n个方程式中解出2n个未知变量。但实际上,这个解还应满足一些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不可少的。

系统中的节点因给定的变量不同分为三类 (3) 节点分类

第—类称PQ节点。对于这类节点,等值负荷功率和等值电源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功率也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节点电压的大小。属于这一类节点的有按给定有功、无功功率发电的发电母线和没有电源的变电所母线。

第二类称PV节点。对这类节点,等值负荷和等值电源的有功功率是给定的,从而注入有功功率是给定的。等值负荷的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大小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的无功功率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有一定无功储备的发电厂和有一定无功功率电源的变电所母线都可选作PV节点。

第三类称平衡节点。潮流计算时、一般都只设—个平衡节点。对这个节点,等值负荷功率是给定的,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也是给定的,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功率。担负调整系统频率任务的发电厂母线往往被选作平衡节点。

进行计算时,平衡节点是不可少的,一般只有一个;PQ节点是大量的,PV 节点少,甚至可以不设。

3,高斯——塞德尔方法 (1) 雅可比迭代法

雅可比迭代法的基本思想:

xK1f(xK)

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潮流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是:

YU I展开为:

YUIijjj1ni1.2...n

nPijQiYUIiiiUij1,jiYUijji1.2...n

再改写为以节点电压为求解对象的形式:

n1PijQi)Ui(YijUjYiiUij1,jii1.2...n

则雅可比迭代法求解潮流方程的迭代格式为:

UiK1n1PijQiK)(YijUjYiiUij1,jii1.2...n

收敛条件为:

UmaxmaxUK1UK

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是目前求解非线性方程最好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非线性方程的求解过程变成反复对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通常称为逐次线性化过程。这里先从一维方程式的解来阐明它的意义和推导过程,然后再推广到n维的情况。 设有非线性方程式:

求解此方程,设x0为近似值,Δx0为近似值与真解的误差,则有:

台劳展开有:

略去高次项有:

这是对于变量的修正量的线性方程式,称修正方程式,用它可以求出修正量:

由于Δx0是修正量的近似值,故用它修正后的x1并不是方程的真解,只是向真解更逼近了一些。

得到更逼近的解:

这种迭代继续进行下去,直至:

方程的解为:

牛顿——拉夫逊法可以推广到多变量非线性方程组的情况,设有非线性方程组:

用近似解和修正量表示如下:

求偏导数,略去高次项,

写为矩阵的形式有:

缩写为:

迭代格式为:

收敛条件为:

从以上分析看出:牛顿·拉夫逊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过程,实际上是反复求解修正方程式的过程。因此,牛顿—拉夫逊法的收敛性比较好,但要求其初值选择得较为接近它们的精确解、当初值选择得不当,可能出现不收敛或收敛到无实际工程意义的解的情况,这种现象。为此,应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分布的某些程序中,采用对初值不太敏感的高斯-塞得尔法迭代

一、二次后,再转入牛顿—拉夫逊法继续迭代这样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下面来看一下,如何通过牛顿—拉夫逊法求解潮流方程。潮流方程的基本形式:

PiPGiPdiUiUj(GijcosijBijsinij)j1nQiQGiQdiUiUj(GijsinijBijcosij)j1n

i=

1、

2、…n(公式4-85)

这样的方程一共有2n个。然而由于节点类型的不同,参加迭代求解的方程也不同。 (1) 对于PQ节点,Pi和Qi已知,所以两个方程全部参加迭代,待求状态量为δi 和Ui

(2) 对于PV 节点,Pi已知而Qi未知,所以只有有功方程参加迭代;由于电压幅值已确定,故待求状态量为δi (3) 对于平衡节点,Ps和Qs都未知,所以都不参加迭代。

假设系统中节点数为n,PV节点数为m,则PQ 节点数为n-m-1,参加迭代的方程为m+2(n-m-1)个。待求的状态变量也为m+2(n-m-1)。具体方程如下:

P1H11Q1J11P2H21Q2J21PpHp1Hn1Pn整理得: N11L11N21L21Np1Nn1H12J12H22J22Hp2Hn2N12L12N22L22H1pJ1pH2pJ2pNp2HppNn2HnpH1n1U/UJ1n11N2p2N2pU2/U2 HpnpHnnnPHNδQJLU/U 其中:

HijPiPiQiQi,NijUj,Jij,LijUj(公式4-90和4-91) jUjjUj求得到各待求的状态变量后,再通过节点功率方程计算得到平衡节点功率和PV节点得无功。

解算步骤:

(1) 输入原始数据和信息(网络参数,负荷功率,PV节点有功和电压幅值,PQ 节点有功和无功,平衡节点电压)

(2)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3) 给定待求状态变量初值 (4) 迭代次数k=1 (5) 求方程的不平衡量ΔPiK和ΔQiK

(6) 判断是否收敛?max(ΔP和ΔQ)

(8) 解修正方程,得ΔδK 和ΔUK

(9) 计算节点电压新值:δK+1=δK+ΔδK 和UK+1=UK+ΔUK (10) k=k+1,转5 (11) 计算节点功率,计算输电线路功率 (12) 结束

第6篇:考勤计算方法

一考勤名词解释及计算方法1.公休天数是指当月应休假天数。4天休当月法定假日国庆、五

一、婚假等。如5月份公休天数的计算方法为4天工休1天法定假日5天。

2.应出勤天数是指本月应出勤正常上班的天数当月天数公休天数本月应出勤天数。如5月份应出勤天数计算方法为当月31天公休5天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

3.计薪天数即指应出勤天数。

4.出满勤是指员工上班天数等于应出勤天数。注当月休婚假、丧假等非常规假期也应视为出满勤。

5.日薪资率是指员工每天的薪资数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日薪资率。如某位员工的月薪资标准是2000元本月应出勤天数是26天刚该名员工的日薪资率为2000元÷26天76.92元/天。

二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计算方法1.7天培训期的工资培训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2.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培训期7天。

3.有7天培训期的新入职员工的工资7天培训期的工资期工资标准÷应出勤天数×7天培训期之外的工资试用期工资标÷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培训期7天。

三请假、辞职员工工资的计算方法1.请假应扣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2.请假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请假天数。

3.辞职应发工资月薪资标准÷应出勤天数×出勤天数。

第7篇:赔率计算方法

鸿运国际 介绍赔率计算方法

文章来源:http://www.CNWHGG.COM 鸿运国际

赔率计算方法的一点心得 :

实际上这个计算方法,在学会后会觉得很简单.不过这种方法比较实用且易于操作. 首先,赔率计算方法是基于本人对赔率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索,发现博彩公司开赔率必定有一套成熟的手法,可能情形是:先做双方实力分析,得出比 较准确的胜负概率,然后还要估算这场比赛的投注概率,进而估算出相应的投注资金概率,接着做利润设计.最后完成所有的计算,提交正式的公开赔率. 在这个认识之上,把赔率分成实力赔率和投注赔率两部分分开计算,最后按一定比例合成一个新的赔率,利润设计融合在计算当中.

一、实力赔率

实力赔率是整个赔率体系的核心,它的重要性是无须多说的。同时,如何计算出准确的实力赔率也是难点之难点。

计算实力赔率,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实力模型,可惜以前学的数学建模知识都忘完了,所以,只好按最简单的方法建立一个粗糟的模型。目前,这个模型依然十分不完 善,让本人很不满意。鉴于各种可以想到的原因,个人无法得到足球比赛相关最充足的信息,这就导致,以个人的能力再如何努力也无法计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实力 赔率。为此,本人在计算这部分赔率采用的方法是在众多的赔率中找到一个少功利多实力因素的赔率,然后就借用这个赔率计算。

那么,哪个赔率接近实力对比,在本人的计算中,目前用的就是澳门博彩的初步参考标准盘。澳标人人皆知道,但真正理解其含义和用途的可能不是太多。本人观察 了很久,发现初参标准盘比较接近实力对比,其他因素包含较少。这个应该不必多说,给你提一下,你就明白了。当然,如果你们还有认为更接近实力对比的赔率也 请毫无保留地告诉本人,争取是本人们的实力赔率计算更准确。

二、投注赔率

如前所述,由于实力赔率采用借用法,存在不可控制性,毕竟那是人家开的。所以,本人的赔率计算的核心就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投注赔率。这是本人计算的重中之重。 计算投注赔率,首先要得到比较准确的投注比例。

如何得到比较准确的投注比例,这个问题相对来说好解决。下面本人简要的介绍一下。

1、目标:得到比较准确的投注比例

a、难点:投注截止之前是无法得到完整真实的投注比例数据的,最多看到一些 调查数据 b、解决:本人们能不能通过投注截止之前得到的部分投注调查数据推断出完整真实的投注比例数据。这是一个由部分数据推断全部数据的问题。统计学的抽样推断理论正好可以解决此问题。

2、理论基础:统计学的抽样推断理论

抽样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实验两种,要解决的问题易于采用参数估计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实施:a、先作好抽样设计:

Ⅰ、不采用简单随机抽样,采用类型抽样(分组抽样),组与组之间差异要大,组内差异要小。分组原则:按普通投注和专业投注两类分组。

Ⅱ、根据足彩的投注群体特征,抽样比例为普通投注:专业投注=4:6 b、选取样本,这个工作应人而异,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普通投注:可以采用一般门户网站的投注调查数据,如sina 、sohu等

专业投注:可以采用专业投注网站的投注数据,如500wan就是很好的抽样框 c、计算样本的投注比例,进行样本误差控制,这个可以人为定制

经过计算并在样本误差控制的范围内,就可以采用抽样推断的总体参数点估计方法,直接把样本的投注比例当成全部整体的投注比例。

3、实践:经过本人的多期实验,并对比最后体彩中心提供的数据, 样本的投注比例与 全部整体的投注比例 误差<=6% 投注比例是投注赔率计算的核心,经过抽样调查计算的投注比例越准确,投注赔率就会越精确。

投注比例计算好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转换,就是将投注比例转化为投注资金比例,因为本人考虑到:实际的投注比例和相应的投注金额比例还有一段差距,有时较 少投注比例的一个结果,也许会有大资金介入,为此,如何将投注比例转化为投注资金比例,就是一个辣手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本人也没解决,只好暂时就把投注 比例当作投注资金比例用,如果你们有好的方法,可以给本人讲讲。

投注资金比例得到后(目前就是投注比例),然后要做利润设计。本人目前设计的利润是博彩公式的平均利润10%,返还率就是90%。

最后将概率值转为赔率,公式odds=返还率/概率,计算出投注赔率.

三、赔率合成

实力赔率和投注赔率计算好后,就可以合成为正式的赔率了。

合成方法就是:按照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叠加计算。一开始,本人按5:5的比例合成,后来发现不是太准确,又改为3:7合成,效果好了。 整个的赔率计算过程就是这样.

四、问题及实践 问题

1、实力赔率模型的建立

2、将投注比例转化为投注资金比例的问题 实践

经过几期的实践,发现单靠赔率一种方法是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其他的心水。

第8篇:措施费计算方法

下面有具体的措施费的计算公式和内容,希望能够帮到你

措施费

本规则(206号文)中只列通用措施费项目的计算方法,各专业工程的专用措施费项目的计算方法由各地区或国务院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自行制定。

措施费内容:

1.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费=直接工程费×环境保护费费率(%)

2.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费=直接工程费×文明施工费费率(%)

3.安全施工

安全施工费=直接工程费×安全施工费费率(%)

4.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费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周转使用临建(如,活动房屋)

(2)一次性使用临建(如,简易建筑)

(3)其他临时设施(如,临时管线)

临时设施费=(周转使用临建费+一次性使用临建费)×(1+其他临时设施所占比例(%))其中:

①周转使用临建费

②一次性使用临建费

一次性使用临建费=∑临建面积×每平方米造价×[1-残值率(%)] +一次性拆除费

③其他临时设施在临时设施费中所占比例,可由各地区造价管理部门依据典型施工企业的成本资料经分析后综合测定。

5.夜间施工增加费

6.二次搬运费

二次搬运费=直接工程费×二次搬运费费率(%)

7.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

8.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

(1)模板及支架费=模板摊销量×模板价格+支、拆、运输费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2)租赁费=模板使用量×使用日期×租赁价格+支、拆、运输费

9.脚手架搭拆费

(1)脚手架搭拆费=脚手架摊销量×脚手架价格+搭、拆、运输费

(2)租赁费=脚手架每日租金×搭设周期+搭、拆、运输费

10.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成品保护所需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

11.施工排水、降水费

排水降水费=Σ排水降水机械台班费×排水降水周期+排水降水使用材料费、人工

第9篇:塑胶成本计算方法

原材料价格 + 成型加工费 + 表面处理加工费 + 捆包费 + 运输费 + 通关费 + 管理费 = 最终价格 别看公式这么长,看了后面你会更觉得恐怖!

原材料价格 = (产品单重+ 水口重/出模数+损耗)x 原材料价格

当然这里的原材料价格要化成g为单位啦,正常情况下,我们买原材料时都是按kg来算,而产品单重都用g来称呼。

成型加工费 = 成型机台费用 / 24h / 3600s *(成型周期+损耗时间) 我们公司的成型机台最小的是40T,价格从80块开始计算的,

然 后一直往上是:50T 80、 80T 80、 100T 100、 120T 100、 150T 120、 180T 150、 200T 180、 250T 200、 300T 250、 500T 300、 1000T 400、 1300T 500、 1600T 650。HKD,呵呵,有点贵吧,日资厂只面向日资客户,理所当然啦。

表面处理包括:喷油加工、丝印加工、电镀加工、烫金加工等等

喷油加工费 = 油漆用量 x 油漆单价 + 开油水用量 x 开油水单价 + 损耗 x 混合油单价 + 附助材料价 喷油这里涉及到的又有很多,

包括:开油比例、喷油面积、空间平面数、每平面喷枪扫射次数、喷涂时间、装治具时间、装治具人员数、装治具用附助材料价格(白电水、双面胶等)、干燥时间、干燥拉周期、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数等等。很麻烦吧。

模具报价:工人平均工资(1000)X做模时间(30天)+模具材料费用(15000)=45000(元)

1. 原料成本------此成本较为好计算,问一原料供应商多少钱1公斤,将产品的重量乘以的3%的损耗再乘以原料价,即可得到原料成本; 2. 机台成本--------此点问一下塑胶厂,不同注塑机的每小时的加工费用是多少?假设1台100吨的注塑机每小时的加工费用为60元/小时,那么每分钟的加工费用为1元;此时要计算

塑胶件的注塑周期是多少时间,模具的开模穴数是多少?假设你要估价的塑胶件的射出周

期为30秒,那么1分钟可以射出60秒除以30等于二,表示1分钟可以射出二模的产品,另外假设模具为一出二穴,那么塑胶件的机台加工费用为1元除以1分钟内的出模数再除以模具

的穴数,得到最终的机台加工成本即1元除以2模再除以2穴,最后等到于0.25元/个 3. 二次加费用

二次加工费用包括喷漆/丝印/电镀等,这些都可以问各自的加工工厂. 4. 包装费用

根据塑胶件的大小体积就可以得出包装的纸箱/包装袋等费用; 5.运输成本

根据送货地点及一次可以装多少货的货柜车费用来除以总的装车数量即可得到每pc的运输 成本; 6. 其它费用; 因为以上的成本不包括间接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费用,所以还要根据每个厂的不同情况加上一些费用; 7. 利润

以上6项的总和乘以10-30%的利润,即可得到一个塑胶件的最终成本,利润方面要根据每

个工厂的情况与订单大小来订; 以上来塑胶成本的大致估价方法,请各位先进指导!

上一篇: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调研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