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持续发展研讨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脚步的临近,作为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博览会也将根据中国-东盟双方合作的发展和需要,紧扣“科技合作”重点主题,围绕职业教育、金融、物流、文化等领域举办系列高层次论坛(会议)和交流活动,继续深入推动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可持续发展研讨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水可持续发展研讨论文 篇1:

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调整机遇 促进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7月20日,以“抢抓资源型城市转型调整机遇,促进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黑龙江科技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我省贯彻落实“五大规划”系列研讨会之一,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煤炭经济管理学会承办。

研讨会开幕式由黑龙江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宋有主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亚枫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省内外资源型城市代表以及省直相关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同探寻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搭建起社科理论界、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研讨会以贯彻落实“五大规划”、加快推进我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议题,为我省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用理性思考破解我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红利、推动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智力支撑和现实路径。与会嘉宾高水平的发言和极具价值的建议,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充分发挥了社科理论界“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必将在推动我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缘起:破解资源型城市发展之困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曾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胡亚枫在致辞中谈到,黑龙江省作为资源大省,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占全国发现矿种的56.5%;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4种,占全国的37.5%;石油储量全国第一,油页岩预测储量1600亿吨,石墨储量占全国的近60%;林地面积853.2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2%。建国以来,黑龙江省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煤矿为龙头,为国家提供了37亿吨原煤;作为我国最大石油生产基地的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1亿多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40%;森工林区累计生产木材5.2亿立方米,对国家和黑龙江省建设发展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遇到瓶颈,并逐步呈现出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鞠耀绩指出,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资源开采的低成本性、生态环境破坏性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等原因,终将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采掘工人失业,城市因为产业衰败、环境污染而不宜人居,最后形成人去城空的惨淡景象。

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资源接续问题等发展瓶颈,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建中分析指出,我国的矿业城市多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由于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使矿业城市成为初级产品的输出地,影响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当时的计划体制下,矿业城市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国家在短期内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迅速注入矿产地,其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矿产资源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矿业城市从一开始就存在功能单一、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而矿业城市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忽视了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以至于抑制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资源转换效率的提高,从而使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单一,城市的竞争力不足。

机遇:资源型城市迎来可持续发展的

政策红利

2013年11月12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作为最后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黑龙江实际,准确研判、战略谋划、科学决策,做出了实施“五大规划”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源型城市也迎来了发展的巨大政策红利。

2001年以来,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引发关注,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工作机制初步建立。鞠耀绩指出,2001年各级政府就开展了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突破口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作。2007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导各资源型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进行了两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评估,有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开始重现生机与活力。为了在经济换档期集中解决资源型城市复杂交织的新旧矛盾,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又适时推出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成为国家全面解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行动纲领,为资源型城市转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良、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型现代城市指明了方向,资源型城市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规划》所公布的262个资源型城市中,黑龙江省共有11个资源型城市入选,其中地级行政区有9个,分别是黑河市、大庆市、伊春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县级市有2个,分别是尚志市和五大连池市。鞠耀绩在发言中指出,黑龙江省11个资源型城市中有4个煤炭型城市、1个石油型城市、6个森工型城市。《规划》按照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黑龙江省11个资源型城市有5个为成熟型城市,6个为衰退型城市,没有成长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可见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落实《规划》的迫切性。

胡亚枫也在会上强调,《规划》是我国经济增长换档期的一个适时的、发挥经济结构调整作用的综合战略,明确指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刚性要求,还重点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特别是蕴含着一系列政策红利,为我省资源型城市冲破“一业独大”瓶颈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并确保用足用好。

案例: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也出现过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世界各国在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方面存在着共性的规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上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国东鲁尔区城市多特蒙德是转型成功的案例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谈到,多特蒙德位于鲁尔区东部,是鲁尔区发展历史悠久的煤炭、钢铁工业中心。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衰退,以及鲁尔区钢铁工业的西移,使多特蒙德面临着结构性危机。多特蒙德未雨绸缪,超前采取综合配套多元化措施,主要包括: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加大煤炭、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以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重视职工转岗培训、加强智力资源和科研开发等,顺利实现经济和城市转型。

在谈到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思路时,徐建中表示,根据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转型思路:对于潜在的资源型城市必须实行规避转型战略,即在新矿区开采伊始,就把以前资源产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环境、就业、替代产业等诸多问题,未雨绸缪,充分估计,考虑在先,解决在资源开采的各个阶段过程中,这样矿业可以避免转型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对于成长型的资源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的鼎盛期应及早积极转型,否则资源枯竭之后难度很大;对于资源已经枯竭的衰老城市,应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尽量挽救城市衰亡,实现科学的城市产业转型。

辽宁省阜新市是国务院确立的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经过十余年的转型发展,阜新市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其转型实践也折射出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性特点。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叶柏青指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在我国也具有普遍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阜新市结合本市实际,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坚持走符合市情的发展之路,不断推进经济转型向纵深发展。在推进阜新市经济转型试点中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型的核心,积极培育发展新的接续产业;第二,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转型的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第三,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转型的保障,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转型的动力,加大改革开放工作力度;第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型的目标,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路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

多年来,我省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来自部分资源型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同志,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好的经验做法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进行了交流,共同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路径。

黑河市发改委副处长李士舟在谈到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开辟边城黑河崛起新路径时指出,长期以来,黑河的资源开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一系列的遗留问题。结合黑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积极探索具有黑河特色的发展模式,黑河未来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科学有序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绿色矿业。二是培育壮大接替产业,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三是改善民生,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四是推进生态文明,保持黑河的青山绿水。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撑保障能力。

五大连池市发改局副局长张立平在谈到发展休闲产业经济与矿泉经济,开辟五大连池特色转型路径时表示,五大连池市属于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所辖林区是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由于多年来对成熟林的连续采伐,导致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依托五大连池市独特的矿泉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林资源,以滨水旅游聚集区、双泉旅游新区、矿泉工业园区、农林产品加工园区和山口湖旅游经济区为产业项目发展平台,大力发展矿泉系列产品、特色绿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旅游休闲养生、清洁能源等五大产业,积极培育会议、养老等新兴产业。构建接续替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持续提升。

牡丹江市发改委科长杨胜利在介绍牡丹江市六大支柱产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牡丹江经济转型时谈到,牡丹江市是全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以及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沿边开放重点发展区域。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规模化经营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延伸放大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森林工业产业方面,按照“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强化产业功能分区,围绕森林资源培育、木材精深加工两大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木材加工产业。煤化石化产业方面,针对牡丹江市化工低端产品比例较大的现状,以延伸、拓展煤化工、石油化工产业链条为重点,加快推动我市煤化石化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对策: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

研讨会上,黑龙江省社科理论界、相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我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性的探讨。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在我省资源型城市中发展农业旅游,有利于转变仅仅依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人员再就业,有利于增加农户收入,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在节假日期间放松身心、回归自然、体验农居生活的诉求。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经济研究室朱德鹏在发言中表示,农业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已成为农业产业升级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农业旅游产品的雏形。黑龙江省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在省旅游局的牵头带动下,已经先后创办了20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15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示范点的建成对于提高农村经济和促进旅游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通过不懈努力,黑龙江省逐渐摸索出利用果木林园发展观光旅游、利用农村民居发展民俗旅游、建设新型的民宅开展修学旅游和观光旅游、建设农业技术示范园区以发展农业科技旅游、建设绿色旅游区和旅游带开展生态旅游等诸多适合黑龙江省自然环境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艳秋以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理及能力评价为核心内容,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绿色转型能力评价及绿色转型调控对策等内容,并指出政府、企业、公众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行为主体,这些利益主体间的社会保障机制、资源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税收和再分配机制、利益表达渠道的不协调和不畅通现象导致了资源型城市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出现,给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带来了许多困难。可以采用多维博弈模型解释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政府和企业两个主要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进而解决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中的难题。

目前,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已初具规模。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朱美荣表示,多年来,我省努力打造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林下旅游等四大林下经济类型以及林菌、林药、山野菜、林檎、林蜂和林下旅游等六种林下经济模式,但仍存在着项目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林权期限太短,农民积极性不高、优惠政策不到位,发展资金不充足、多部门管理,缺乏主管部门、基础设施落后,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经营管理效益不高、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家庭式分散经营,合作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对于如何加快我省林下经济发展,朱美荣强调必须立足我省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林业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农林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做大做强林下经济产业,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我省农林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和合作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民和务农职工收入的增加。

此外,部分来自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教师还分别就开辟煤城鹤岗发展新路径、以产业升级推动双鸭山城市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助力七台河城市转型、经济结构与产业机构双调整,实现煤城鸡西向生态城市跃升、接续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转型发展催生大庆速度等几个主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交流,共同为更好落实《规划》、推动我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作者:杜金莹

水可持续发展研讨论文 篇2:

务实推动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 形成多元合作机制

随着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脚步的临近,作为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博览会也将根据中国-东盟双方合作的发展和需要,紧扣“科技合作”重点主题,围绕职业教育、金融、物流、文化等领域举办系列高层次论坛(会议)和交流活动,继续深入推动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

继续深化多领域合作

“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多领域合作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拓宽、深化双方在各领域合作的层次,为双方展开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日前,在问到今年博览会将有何“新动作”时,博览会秘书处相关负责人如是回答。

继续围绕中国与东盟重点合作领域,举办丰富多彩的论坛会议和交流活动,是每届博览会的“固定动作”。本届博览会的主题为“科技合作”,为此将举办第一届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等一系列活动,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交流成果、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提供平台。

会期还将围绕技术转移、金融、检验检疫、先进制造业、物流、自然资源、医学、职业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社会发展与减贫等,举办10多个高层次论坛(会议)及交流活动。包括:第四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中国-东盟信用评级专题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SPS(动植物检验检疫)合作部长会议、2012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2012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高端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第五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2012中国-东盟北部湾(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

其中,科技部长会议、北部湾(广西)先进制造业发展论坛、职业教育高端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为首次举办,将为双方深入推动这些领域的合作,提供直接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金融论坛除探讨和加强中国与东盟在金融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外,还将与投资合作专题相结合,举办投融资对接会等投资促进活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职业教育高端论坛将以政府与职业教育为主题,开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对话、促进政策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伙伴关系。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合作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则将针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在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各方在促进和推动次区域资源产业贸易、投资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更多建议。

形成多元合作机制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双方对海关、检验检疫、金融、港口、物流、信息、通讯等相关领域的服务配套提出了新的需求。

如:双方货物贸易快速增长,需要双方海关和质检加强合作,提高便利化水平;双方相互投资规模扩大,需要双方加强金融合作,给企业投资提供更好支撑;双方贸易和投资增长,需要双方在交通、物流、通讯等多领域加强合作,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以及经贸合作与文化、教育、体育等人文领域交流相结合,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等等,如何解决?

根据这一形势需要,历届博览会都围绕海关、质检、新闻、文化、妇女、青年等多个领域,举办一系列高层次论坛(会议)和交流活动,开展部长级磋商对话,邀请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会交流,研究解决各领域合作的热点问题。

从最初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合作、物流合作、农村能源及自贸区法律事务,到随后的围绕双方11大重点合作领域和其他领域,举办更多高层次论坛和高规格会议。博览会先后举办的200多个高层次论坛(会议)及相关活动,使双方在更广领域和更多层次展开了更为深入的沟通交流与互惠合作。

今年也不例外。将举办系列高层次论坛(会议)和相关活动,让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相互联系、共谋发展的重要渠道开始制度化、常态化,为双方经贸、人文等全面合作提供机制保障。

这些机制包括交流培训机制,如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中国-东盟培养基地等;促进合作机制,如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磋商对话机制,如中国-东盟港口合作机制、中国-东盟海关与商界合作机制、中国-东盟质检部长磋商合作机制、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合作机制、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机制、中国-东盟电力合作机制等。

随着博览会多领域合作平台效应的日益显现,得到了各方更多的重视和肯定。

作者:覃柳丹

水可持续发展研讨论文 篇3:

环球视野

德国/

2019年IF设计新秀奖第一学期参赛主题发布

2019年明门设计奖by iF主题发布。参赛者请发想如何改良现有幼儿照护产品以符合未来育儿需求的设计。2019年海尔设计奖by iF—新世代的生活管家:新形式的生活助手设计。请发想一套创新的共享服务。请发想一款虚拟现实来帮助人们对于危险的情况做好准备。杰出的设计作品同时有机会分享20000欧元奖金。

中国/

2019 ADF&PCD上海展揭晓PENTAWARDS大会主要嘉宾和参会品牌

这场聚焦设计、为期两天的高端大会将于3月27日及28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与2019 ADF&PCD展览会同期举行。玛丽黛佳、羽西、百雀羚、丸美和三得利仅为参加ADF&PCD上海展的部分领先包装设计企业和国际品牌,也是备受期待的Pentawards大会的一部分。这些重量级的本土和国际演讲嘉宾将分享独特经验,并揭示成就其获奖作品之基础的创意洞见和设计思想。

Pentawards大会还将呈现一些以案例研究为主的演讲。首先,优质日本饮料品牌三得利设计部门负责人YojiMinakuch将讨论其设计成功背后的秘密。接下来是Servaire&Co.的首席执行官兼创意总监Sebastien Servaire将与领先的美容品牌丸美一道,探讨其合作情况,并讲述两家公司如伺合作创作其获奖包装设计。

在2019 ADF&PCD上海展上还将举办Pentawards展览会,展示2018年大奖赛中获胜包装设计中的精选作品,这些作品来自美容、化妆和个人护理类别,横跨六个竞赛类别,参观者将有幸能够以全球视角欣赏去年最优秀以及最具创造性的包装设计。凭借来自五大洲和62个国家/地区的2000多件参赛作品,该展览将以展示包装设计界最出色的设计为特色。

意大利/

第5届国际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

意大利环保材料品牌Alcantara在世界银行集团全球气候合作项目(Connect4Climate)的支持下,与威尼斯国际大学携手,于2月7至8日期间在圣塞弗罗岛(SanServolo)举办第5届国际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围绕“治“候”有方:社会动员与脱碳战略部署”的话题进行展开。

在第5届国际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两日会议期间,企业代表、金融界与国际组织代表、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通讯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将会探讨如何转变政策制定者、公民、企业、与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的态度与行为、动员各界采取行动缓解气候变化、共建脱碳未来。在研讨会的最后,Andrea Boragno先生对两日密集的会议议程作出了以下总结:“我们需要将有益的探讨转化为切实行动,推动不同国家并动员各界追求切实的可量化的目标,减缓气候变化并实现脱碳目标。这是形势所需,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并且在重点问题上调动公众参与度,特别是维持行动的持续性,我们需要对组建常设机构这一选择作出评估,以致力于可持续性与脱碳具体行动的开展。

中国/

荷兰共享办公品牌SPACES打造激

发创意灵感的“香味”办公室

荷兰共享办公空间品牌Spaces与同样起源于阿姆斯特丹的家居生活品牌Marie-Stella一Maris宣布,将联手推出一款有助于提高办公环境工作效率的室内香熏喷雾。该香熏取名为No.10 Spirit de Travail(意为“工作之灵”),以此致敬Spaces采用独特方式设计激发灵感的办公空间,同时迎接它诞生的第十一个年头。

Spirit de TravaiI由Marie—Stella—Maris的香熏专家精心研发,蕴含卡拉布里亚佛手柑,以及肉桂、香根草和檀香等香料,散发出怡人的柑橘香味。Spaces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Frederique Keuning女士称:“与Marie—Stella—Maris的合作一拍即合,因此香熏的研发过程十分顺利。”从2019年1月起,全球各地的Spaces办公空间都将陆续推出Spirit de Travail。借着同样的芳香气味,無论用户身处哪个城市的Spaces空间,都能享受同样的自在与惬意。

Spaces与Marie-Stella Maris的合作得益于两个品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现代、时尚的审美及共创美好社会的愿景。Marie-Stella—Maris会从每笔销售额中捐出固定金额,用于履行其社会使命,即为世上每个人提供洁净水源。

中国/

美标展望中国智能卫浴美好未来

2018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2018年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上,美标以“悦目·暖心·安全”为主题,带来了—场为所“浴”为的卫浴空间艺术展。重磅上市的小精灵增压手持花洒,专为解决亚洲城市居民常遇的沐浴水压不稳、水流太小等问题而设计,现代时尚的简约外观、先进的水流通道、特有的柔压技术与贴心的可拆卸后盖设计,使其迅速成为会展现场的明星产品。

凭借设计上的精妙巧思,小精灵增压手持花洒一举囊括了包括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日本优良设计Best 100和首届A&D建+设大奖在内的多个知名奖项,从质量、安全、技术、使用感等方面均获得了大众的信赖与认可,也印证了美标在满足消费者优质舒适卫浴体验上所做的不懈努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与卫浴的结合如今已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卫浴品牌也将目光转向智能领域。据康健先生介绍,2019年,在美标计划推出的所有新品中,智能产品将占有重要的比重。此外,美标还将积极推进中国整体卫浴的发展,助力其朝更加品质化的方向成长。

上一篇: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党员活动方案(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