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2-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2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1

一、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确定年度工作目标。根据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2月份起草并下发了《2009年**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对全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4月以区政府下发了《**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现代农业发展有了具体的奖励扶持办法。

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指导。我区今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由4家增加到7家,区新农办进一步加大对试点村指导的力度。指导各试点村制订年度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各村共上报今年建设项目投入达3085.7万元。

三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上半年我区三联村在市规划局帮助下编制了《三联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确定了三联葡萄农庄、阡山生态园、商贸服务区等项目,并制订具实施方案,目前项目已进入立项报批阶段;超山新村文体中心建设项目启动,已完成初步设计;向阳村启动南山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南庄蠢已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

二、农业生产得到加强 认真做好病虫草害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印转发粮、油病虫情报2期;开展蔬菜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确保上市蔬菜安全,完成390个蔬菜农药残留样的检测任务;推广蔬菜新品种华冠青菜165公斤,推广无公害农药1.65万多袋;新增灭虫灯10盏。成立了**区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争取做到对疫情发现及时,控制措施有力,严防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完成2008-2009年度松材线虫病除治任务,清理山场面积1504亩,清理病树死树247株,蓄积量12立方米。完成陈家圩1、2号地,九华4、5号地表江外滩绿化造林任务。共完成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任务235亩。开展了全国一类森林资源清查。

三、农经管理进一步规范

对全区三个乡(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检查村级财务管理具体事项和财务公开。

截止上半年,全区共流转了各类土地面积8605亩(包括山林、水面)。

全区共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2万份。

继续开展农资市场日常监管,打击违法添加非饲料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了经营单位35户次。

四、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区农委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同时转发市《马鞍山市新型农民培训办法》,印发张贴《致全区农民的一封信》。

年初,我区承担了省、市民生工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200人的任务,共开设专业培训班七期,培训内容包括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等,受训农民158人。

全区油菜保险面积为22153亩,小麦参保面积为6665亩,参保率分别为78%和96%,完成了市里下达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任务。 五、项目服务措施得力

农委成立了“两年”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落实了领导联

我的美女大小姐 仙界修仙 名门 恶汉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系重点项目制度,及时传达市、区“两年”活动的文件精神,组织学习市、区领导在“两年”活动会议上的讲话,营造“两年”活动的良好氛围,切实帮扶企业解决问题。

2009年下半年工作举措

1、那*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立足城郊型农业定位,以推进农业“三资”项目、发展“一村一品”为重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年引进农业“三资”不少于800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做大做强。大力推进春盛、姚家寨、茂林、金山湖等10个在建的农业“三资”项目建设。二是继续抓好试点村新农村建设。对照《**区新农村建设“十有”指导标准》,以老旧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抓好试点村建设工作。根

据村庄布点规划,启动向阳村农民新村二期工程建设和超山新村建设,组织开展三联村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村村通”道路建设,做到村组道路全部硬化。继续开展“三清三改”工作,健全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三是统筹做好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即农村土地向规模式经营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农村低保、新农保、新农合以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抓好18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五是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

2、围绕“十一五”规划主线,着力推进现代农业。

一是细化规划。一方面以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重点,细化发展规划,明确远景目标、2012年目标和分年度实施目标,明确重点区域布局和重点工作举措。另一方面,对照“一村一品”建设总体要求,制订好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计划和具体产业,把项目细化到具体乡镇。二是强化项目招引。项目招引是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用足用好政策、强化项目包装,在争取更多的上级扶持项目资金基础上,充分挖掘“三资”开发农业的潜力,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项目招引,力求抓出实效。三是强化项目服务。对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立项、用地、注册等相关工作,开展全方位跟踪服务,明确项目服务专门班子,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四是强化项目管理。对在建的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经常督查,保证建设进度;对符合我区现代农业项目考核奖励办法的项目,及时申报,由此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3、围绕推广农业机械化,稳定发展粮食蔬菜生产。

推广农业机械化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必由之路。2009年,全区机耕面积要突破 2.18公顷,比重达95 %以上。充分发挥良种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加大水稻、油菜新品种推广力度,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98%,淘汰其它杂乱品种。突出推广适用新技术,强化粮食生产技术保障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改善品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同时,层层建设高产示范区,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做到区有示范片、镇有示范点,以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带动全区水稻、油菜单产水平提高,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4、围绕上规模创特色,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水平。

规模化、特色化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优化区域结构,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建设佳山生猪养殖产业带,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向山、银塘土鸡养殖产业带,不断推进养殖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集聚发展。大力推广以猪、禽为重点的畜禽品种改良,全区二元母猪推广饲养比例达到70%以上,家禽优质化率力争达到40%以上。积极发展一批千头猪场、万只禽场,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力争达到50%以上。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休闲渔业。三是优化养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畜牧业上,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全面落实动物免疫标识制度,要求猪牛羊耳标佩带率达100%。切实抓好动物疫情监测、诊断、报告工作,加强动物及产品检疫监督,进一步提高检疫质量。推广健康饲养技术,降低疫病危害风险。水产业上,推进水产品病害防治体系建设,实施以生物、生态、物理、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努力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5、围绕“三保”目标,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进一步强化农民培训。重点实施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等,全年培训农民400人,整体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二是进一步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销售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林政管理,严肃查处盗伐及毁林案件;加强农机监管,进一步规范农机生产经营行为。三是进一步优化农机服务。同时,认真组织好“两忙”收割机跨区作业,强化作业管理。四是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抓好“**农业信息网”的改版整合,使版面更新颖、内容更充实、功能更齐全,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综合性农业网站。重点打造为农服务新窗口—“12316”特服电话,通过整合为农服务资源,把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惠农政策送进农村、进入农户,全面提升我区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6、以“项目帮扶与服务”年为抓手,提高农民收入

定期上门调研、服务,每月开展一次项目进展情况调查、统计,确保项目序时推进。为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农委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专题培训班,提高了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确保一批新建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给农民增收提供了载体。

我的美女大小姐 仙界修仙 名门 恶汉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农委上半年工作总结2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以“走在前列”为指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积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市“转调创”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突出抓好农业生产,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一是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高产创建标准化技术等,建成100个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落实小麦“一喷三防”资金1700万元,将农业科技落实到田间地头,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31.4公斤,增长5%,是历史上的第二个高产年份。夏粮总产达到173万吨,增长9%,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三夏”生产进展顺利。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三夏”生产工作的通知》,市农委组织了6个“三夏”生产督导组,农机部门已调配各类农业机械13.9万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2600多台,环保、公安等各部门迅速行动,全力保障“三夏”生产。6月9日,市农委、环保局和公安局联合了《关于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告》,实施全域秸秆禁烧。截止目前,全市夏种工作全面结束,共播种农作物417.7万亩,其中夏玉米390.88万亩。

(二)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十大工程,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今年以来,已开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58个,总投资达39亿元。全市已累计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43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全市新增农业企业440家,其中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7家,实现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86.3亿元,增长13.1%。多家国内外知名种业企业落户我市,全市已有两家企业入围全国蔬菜种业骨干企业15强,有两家种子企业获得全国最高3A信用等级评价,一家公司获得农业部核发的进出口种子经营资质。二是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已建成全市农业科技110服务平台、农业监管指挥调度平台、农业专家服务支撑平台等三大服务平台,新发展农民会员20余万户,400余万农民受益。目前,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360家。连续两年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列入市办实事,今年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599人,累计培训6.5万人,获农业部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达905人。黄岛区、平度市和莱西市被列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三是加快农业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全市已引进、注册,并开工建设过亿元农业项目12个,总投资达38亿元。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正加紧推进,将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管住源头、全程控制、标本兼治”的思路,扎实推动“四建、三补、两追、一查” 监管重点。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今年,我们将全市76个镇级检测站联网,全部安装检测数据自动传感器,实现检测数据适时上传,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分析和掌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目前,全市已完成定性定量检测2726批次,快速检测40000余批次。二是加强农产品追溯监管。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市“三品一标”基地、市级财政扶持的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和部分生产企业等进行了全面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20余份。截止目前,全市已有265家生产单位、1630个产品纳入追溯体系,实现了生产信息和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倒逼生产企业和农户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三是加强源头治理。全市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减少至38家,对1100余家农资经营店进行了规范整治,建立了农药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谁在卖药、卖什么药、谁在用药”全程可追溯。加大农资市场执法监管力度,今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05起。坚持走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今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8个、绿色食品4个,全市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77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0个,省市著名商标31个。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76个,其中,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44个,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四)围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把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推进基础性改革,创新突破改革难点。一是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到村到户要求,以市委农村改革领导小组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不确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启动了重难点村庄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市90.7%的村庄开展确权登记颁证,81.3%的村庄土地承包经营证已发放到户。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两办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及系列配套文件。今年,全市计划完成501个村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各区市正按程序全面展开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和股权配置等工作。三是加快推进金融支农改革。今年以来,多次与人民银行沟通对接,推动商业银行落实金融支农政策。一季度,全市新增涉农贷款107亿元,同比增长13.2%,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贷款4100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农村产权交易实现新突破,截止目前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额已突破2.5亿元。

(五)围绕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一是加快新型农村

社区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新开工100个集聚类社区,截止目前,已开工41个,完成投资27.8亿元。全市已累计建成回迁农村新社区158个,9.5万户、28.9万农民搬进了新居。二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全面落实“十项扶贫措施”。三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乡村。下达了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奖补资金1100万,出台了《____市大沽河沿岸美丽村庄综合整治考核评比实施细则》,不断加快大沽河沿岸村庄建设步伐。今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上半年农业战线全线飘红,捷报频传。下半年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完成今年以及整个“十二五”任务目标,为全市顺利实现“转调创”目标奠定坚定基础。

(一)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继续抓粮食生产。下半年,我们将制定好防灾减灾预案,切实加强田间管理,大力推广玉米“一防双减”等技术,扎实开展整建制玉米、花生等秋收作物高产创建工作,努力夺取秋粮丰产丰收。以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高产技术攻关,推进“吨粮市”建设步伐。二是推进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团队,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等相融合,高标准编制好《____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____-2020》和各专项规划,全面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三是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确保完成新开工100个园区任务。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整合发展,促进城市郊区、大沽河沿岸农业向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抓责任落实。加强对“三前”、“三剂”的监管,即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前、进入零售市场前、进入加工企业前,以及收储运环节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监管。二是抓农药监管。全面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制度,坚决打击非定点经营单位违规销售高毒农药、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和游商浮贩走街串巷兜售高毒农药行为。三是抓生产环节监管。加大对生产企业监管,规范农资购买和使用台账、企业生产记录、农产品包装标识使用和化肥、农药施用,推进标准化生产。四是抓农产品质量检测。提高企业自检能力,落实企业自检责任。发挥镇级检测室作用,解决散户检测问题,严格落实产地准出制度。五是抓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将全市“三品一标”基地、各级财政扶持的农业园区和合作社等,全部纳入追溯体系监管。完善农药监管平台,保证农资店全部纳入追溯体系监管。六是抓违法查处。实施“检打联动”,重点打击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农业五大创新”行动。一是突出产业创新,打造“第六产业”。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粮食、油料、蔬菜等优势生产功能区。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落实《现代种业发展意见》,加快引进、培育、壮大种业企业,尽快将现代种业打造成优势主导产业。三是突出业态创新,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实施互联网+生产、+经营、+服务、+管理、+创业“五大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四是突出品质监管创新,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名特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走有____特色的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五是突出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

(四)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确权到户、到地块,并尽快展开“确权确股不确地”试点。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加快发展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开展代种、代管、代收、代储、代销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发生耕地非农化、粮田非粮化问题。

(五)推进社区建设和精准扶贫,加快建设幸福宜居新农村。编制出台《____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6-2030》,进一步细化财政奖补、用地指标等政策措施,加快社区建设和回迁步伐。按照“一镇一规、一村一策、一户一案”要求,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每个经济薄弱镇都要编制发展规划,每个贫困村都要制定发展对策,每个贫困户都制定扶贫方案。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和社会力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扶贫。加强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发展,提高“造血”功能,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农民。

上一篇:小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范例下一篇:依法行政重要原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