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重化工业时代悄然来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发展一直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要推动力量。然而从此后开始,中国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就开始超过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已超过轻纺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重化工业加速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篇1:

新疆乙烯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一、新疆的乙烯工业现状

目前新疆仅一套22万吨/年的乙烯装置。早在1989年1月新疆独山子14万吨/年乙烯工程开始立项,1990年4月批准可研报告,1992年7月1日开工建设,1995年8月6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1996年6月竣工验收,14万吨乙烯工程全面竣工。仅用24天时间,该工程主流程全部打通,实现了开得起、稳得住、衔接好的试车目标。从此新疆有了自己的乙烯工业。乙烯工程的建成使独山子石化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经过7年的发展,2002年9月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下简称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装置扩能改造至22万吨/年。扩建后全厂有9套生产装置,其中4套主要装置按国家统一安排,使用英国和西班牙政府提供的混合低息贷款,以成套引进方式建成。9套生产装置中有5套采用了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的专利技术。这些技术先进的设备除年产14万吨乙烯外,还包括年生产12万吨聚乙烯、7万吨聚丙烯、4万吨环氧乙烷和4万吨乙二醇、3万吨甲醇、2万吨顺丁橡胶等装置,技术水平全部达到国家一级装置水平。先进的技术装置使独石化每年不断向市场提供14个系列的120个品种的化工产品,实现了单一炼油向炼油化工一体化的根本性转变,为原油深加工奠定了基础。

作者:石志远 高 荔

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篇2:

如何面对重化工业时代的来临

一、重化工业时代悄然来临

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发展一直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要推动力量。然而从此后开始,中国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就开始超过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已超过轻纺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重化工业加速增长的趋势更加明显。据统计,2000—2003年,我国重化工业增长速度为14.0%,高于轻工业2.8个百分点。与之相应,重化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由62.5%提高到64.3%,在短短的3年内上升了近2个百分点。2004年前三季度,重工业同比增长了18.5%,比轻工业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5个重化工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

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给我们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也不管你准备得好不好,中国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告别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化发展阶段,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重化工业时代。与上世纪5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推动下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截然不同,促使我国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主要有内外双重因素。

(一)消费结构的升级

从内部因素看,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是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相适应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工业化进程一般要依次经过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最后过渡到后工业化阶段。在国际经济学界,一般把人均收入水平作为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以至更高水平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结构重心将由轻纺工业逐渐向重化工业转移。我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人均GDP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03年人均GDP接近11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开始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即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深加工、重型化发展的新阶段。

(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如果说消费结构升级是促进我国迈入重化工工业时代的内在动力的话,那么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产业转移则推动我国重化工工业时代提前到来的重要外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出现了新一轮升级换代。其原来的重化工业由于国内劳动成本上升和环保要求提高而越来越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于是它们加速了对重化工业的国际转移。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中国拥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并在发展中国家中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力量,有较完善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有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科技人员队伍,劳动力价格又比较低廉。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产业转移提供条件和发展空间。入世之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重化工业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积极在我国寻求新的投资机会,出现加快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从而加速了中国重化工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退出某些重化产业,也给中国重化工业腾出了发展的市场空间和表演的舞台。

二、加快发展重化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发展重化工业,可以缓解重化工业突出的供需矛盾,减少进口依赖,增加出口创汇。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轻纺工业产品已经基本趋于饱和,市场供过于求明显,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盈利空间越来越狭小。与此同时,我国重化工业产品需求与日俱增,但我国重化工业发展现状还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目前,国产乙烯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46.4%;国产五大树脂只能满足国内市场的49.4%;钢产量虽占全球的25%,但结构失衡,每年仍需进口1700万吨左右附加值较高的钢材;我国虽是轻纺产品生产大国,但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仅进口纺织机械每年就要花费30亿美元左右。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市场结构性矛盾。

(二)发展重化工业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化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标志。历史上,无论英国、美国、日本,凡曾扮演过“世界工厂”角色的国家,不仅一般消费类产品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大,更重要的是为生产一般消费类产品提供原料、技术、装备支撑的重化工业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大。换言之,一个没有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支撑的国家,很难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或“世界工厂”。中国要发展成世界制造业中心或"世界工厂",关键和难点不在一般消费类产品制造业,而在于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重化工工业的全面振兴。

(三)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我国更多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向知识技术密集的高加工阶段转型,尤其是因为市场、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重化工业企业和机械制造企业,正在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投资场所。因此,发展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有利于增强对跨国公司、国际大财团投资的吸引力,使我国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更多地吸收利用外资。

(四)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国轻型工业发展充分,产品已进入饱和期,生产能力过剩严重,恶性竞争和“价格战”此起彼伏,行业利润率越来越低,投资效益日趋下降。重化工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消费升级周期和产业链条长,对经济发展带动性强。尤其是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还涉及到农业、国防等各行各业,其发展必将带动众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发展重化工业,可以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实现有效益的高速度增长。

三、正确处理重化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重化工业化是新阶段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和中长期趋势,但重化工业化一定要适度,不能破坏国民经济的内在比例关系。尤其重要的是,发展我国重化工业化不能走传统意义上“粗、笨、重”粗放型重化工业化道路。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国内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表明,基础类重工业必须与深度加工类重工业同步发展,否则必然导致工业内部结构甚至国民经济结构的比例失调,使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降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因此,新阶段推进重型化为取向的产业结构调整,应以高加工集成类重化工业为主导,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产品,钢铁、石油化学工业也应着重于提高产业的加工深度和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继续提高轻型产业的产品技术档次。

第一,要积极推进产业产出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更替,从高度化、深度化方向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出发,加快适度重型化的支柱产业建设,重建产业间的关联机制,从而从深层次上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形成新阶段新的产业格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要加快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步伐,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轻纺工业,促使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现“轻型”高级化。

第三,要处理好重化工业发展与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重化工业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单位资本所能安排的劳动就业少。而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很大,因此,在推进重化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兼顾扩大就业的要求。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避免重化工业发展的负面效应

“先污染后治理”是发达国家发展重化工工业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其代价是巨大的,教训是深刻的。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伴随着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所产生的大量工业废弃物,一度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污染与生态平衡破坏。为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害对策基本法”等相关法律,1971年设立了环境厅,并从此每年发布“环境白皮书”,安排巨额财政预算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公害。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重化工工业发展模式,教训十分深刻。

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的我国也不可避免地遇到类似问题的严峻挑战。目前,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音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每年用于治理各类污染的投入超过1000亿元,同时也损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首先,我国的重化工业发展必须走能源、资源节约型的路子。如果单位GDP能耗、物耗指标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几倍的现状不尽快得以根本改变,不仅我国重化工业增长难以持久,而且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对现有的众多落后设备、工艺的改造升级步伐,大大降低能耗、物耗水平。其次,要鼓励发展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大大减少重化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要注重开发木材、矿物等资源的替代技术,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在北方广大地区注重发展工业节水技术,治理水污染,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和自然生态环境随着重工业化的进程变得更加秀美。

第三,要把“绿色制造”理念贯穿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开展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向社会提供绿色商品。在产品的设计时,要注意选择与环境友好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实行绿色制造,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降低资源消耗;在产品寿命终结时,要做好产品的拆卸、回收和再利用,做到所剩废弃物的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

第四,要加强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立法与执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和260多条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增长是硬道理,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有个别地区,为了扩大招商引资,竟把环境治理成本低作为有利的条件隆重推出。这显然是短视和错误的。

作者:周维富

乙烯工业发展论文 篇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发展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与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再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总量快速增长,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关键词:工业发展;工业建设成就;工业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合国情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工业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两个历史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发展历程

1.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的压榨掠夺和连续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国民经济恢复期(1949—1952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征管和接收外国在华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同时,对私营经济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保证其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家逐步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控制了金融、企业和重工制造等。1949-1952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1.45倍,年均增长34.8%;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227%,年均增长48.5%;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了114.8%,年均增长29%。工农业产值两者之比由1949年的27:73变为36:64。这一时期,基础十分薄弱的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了实施和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由政府集中配置资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1957年的271亿元,年均增长约17.73%;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4%上升至1957年的25.34%。156个建设项目遍布国防、机械、电子、化学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初步搭建起了我国工业化的骨架,因此也被称为“工业化奠基之役”。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比重占比由19.1%上升到33.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6.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至7.6%,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0,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2.8%。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覆盖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由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党内部分领导同志主观主义、急于求成的情绪蔓延滋生,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错误地提出了“以钢为纲”“超英赶美”的口号。在“以钢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为了保证“钢铁元帅”一马当先,机械、电力等钢铁相关工业都要不断增加投资,其它不相关的工业让路给钢铁工业先行。“大跃进”时期,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1958年的414.5亿元上升至1960年的568.2亿元,年均增长17.08%;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8年31.68%上升至1960年38.99%,提升了7.31%。但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发展质量、强调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核心地位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工业发展畸形,而农业与工商业发展则严重滞后,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1960年全国重工业产值达到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9%。相反,棉纱、食糖、卷烟等不少轻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比上年大幅度减产。轻工业产值从上年的616亿元下降到547亿元,下降了9.8%,并且此后两年连续下降,直至1964年才勉强超过1958年的水平。农业产值则在上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又下降了12.6%。

(2)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三年“大跃进”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以及工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工业增加值由1960年的568.2亿元迅速下降为1962年的325.4亿元。为了摆脱困境,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分为两个阶段:1961年到1962年为调整准备阶段,采取压缩工业企业生产指标、建设规模、职工人数、企业数量,关、背、并、转部分企业,保留了属于全国骨干的和国民经济必需的企业,保证其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动力的供应。调整工业部门加强短线产品的生产,为农业服务、为满足市场需要服务,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1963年到1965年为调整阶段。按照调整要求:工业生产水平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提高50%左右,工业和农业之间、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力争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基本协调;工业的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并搞好设备更新和专业化协作;经营管理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经过三年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工业增加速度明显加快。1963-196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石油、化工以及电子、核工业等新兴工业的生产能力有了显著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有相当生产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3.工业经济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1966-197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动荡时期,中国实施的“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导致工业经济大起大落。

“文化大革命”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生产秩序,科研机构大撤并,科研人员不适当地下放,阻碍了工业技术研发;各类学校不能正常上课,扰乱技术人才培养,导致工业发展波动频繁、增长乏力,经济陷入严重倒退之中。1966—1976年的10年间,我国经济在1967—1968年两年出现负增长,在1974年和1976年两年接近零增长。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内乱,中国经济才出现了转机。

这一时期也是“三线”备战建设时期(1966—1978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累计1623.20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0.58%;“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1966年的29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43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1/3,极大地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国防高精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制成和试验成功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人造卫星和返回式人造卫星。

这一时期地方工业、社队企业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71年,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建立了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五小”工业和城乡集体工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四三”方案的实施(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的高潮,提高了我国在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的生产能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四个主要阶段:

1.消费导向型工业发展阶段(1979—199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果断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的决定。针对“文革”十年动荡,中央确立“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改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调整过来。加快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工业增长,满足人们生活需要。1979—1984年期间,轻工业增长迅速,总产值年均增长11.7%。轻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增长最快的是纺织工业、传统“老三大件”和家用电器。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为34:31.7:34.3,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体制改革,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经济责任制等措施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引进外资的步伐,多种形式利用外资。探索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世界经济联系。探索在中国沿海地区开始来料加工、委托制造、转运出口,中国工业生产开始逐步融入世界。

2.全面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0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结束了理论界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制造企业产品供给迅速提升,产品短缺情况逐步缓解,中国经济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市场制约能力增强。在政府主导下,沿海地区率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199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仅为34.2%,到2002年已经提高到48.9%。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格局基本形成。为了承接产业转移,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建设。全面市场化转型的优胜劣汰机制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改造升级促使设备投资大量增加。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升级发展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需求,工业增长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稳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家电产品等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3.新型工业化阶段(2001—2014年)。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升,国内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等超常的代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一阶段,住宅、汽车、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为我国新型高增长产业,并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發挥,非农就业人口比率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也不断提升。

4.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发展阶段(2015至今)。这一阶段,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这个阶段以《中国制造2025》出台为标志,正式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三步走”规划,促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过7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迅速提升,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亿元,年均增长12.61%,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率1.1%;工业利润总额由1952年的28.3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亿元,增长2647倍;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52年的16.95万个上升至2017年的37.27万个,增长约2.2倍;工业企业资产由1978年的4525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1.5亿元,增长约248倍。

2.工业生产体系完备。目前,我国工业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3.制造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经济论坛《2015—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140個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8位,比2012年提高1位,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这其中,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表现尤其突出。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业竞争力指数最新结果显示,中国与德国、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一并成为全球5个最具工业竞争力的国家。2016年,中国、美国和德国被列为世界最具制造业竞争力的前3个国家。

(二)工业生产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重工业优先发展,到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1.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加大钢铁、煤炭、石化、建材等传统行业的过剩产能减量调整,破除无效供给,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5700万吨、电解铝110万吨、水泥(熟料和粉磨能力)2.4亿吨、平板玻璃8000万重量箱。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2.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部分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据统计,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于首位,2016年其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超过1/4;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均在18%左右。

3.“两化”融合日益深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工信部统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已分别达到63.3%、46.4%、44.8%和39%,培育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

4.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工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技术改造投资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2013-2016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2017年技改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增长16.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1.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8.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5.单位产品能耗明显降低。2017年与2012年相比,在统计的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中,吨钢综合能耗下降5.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11.0%、烧碱综合能耗下降12.6%、电石综合能耗下降2.4%、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5.7%、水泥综合能耗下降4.5%、平板玻璃综合能耗下降9.1%、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3.9%。按照统计的25个重点耗能产品、108项单耗指标测算,五年累计形成直接节能约1.0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节能量的近10%。

(三)制造业竞争力逐步提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产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工业产品生产与制造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工业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165699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4.40%。其中初级产品进口金额由1999年的26846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135637.29万美元,年均增长18.74%;初级产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16.20%上升至2018年的32.85%。初级产品进口集中在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由1999年的138853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434024.78万美元,年均增长13.07%;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比由1999年的83.80%下降至2018年的67.15%。工业制成品进口集中在机械及运输设备。

工业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493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487400.74万美元,年均增长14.34%。其中初级产品出口金额由1999年的19941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135085.83万美元,年均增长10.59%,初级产品出口占比由1999年的10.23%下降至2018年的5.43%。初级产品出口集中在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由1999年的174990万美元上升至2018年的2352021.25万美元,年均增长14.65%。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看,出口商品贸易竞争指数、工业制成品贸易指数在波动中前进,根据国际经济趋势呈现周期性波动。初级产品贸易竞争指数逐年降低。初级产品中只有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贸易竞争力系数大于0,但系数不断下降,其他产品贸易竞争力系数小于0,并逐渐下降。总的来看,

作者:喻冬冬 魏超

上一篇:资本市场效应论文下一篇:外国物流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