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理论简介及评价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控制权理论简介及评价

变电站程序化控制技术简介及应用

摘要:从变电站实行程序化操作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阐述了程序化操作是变电站运行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安徽铜陵供电公司110 kV 纺织变电站的程序化操作实现模式进行分析,为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程序化操作;改造

作者简介:袁毅(1981-),男,安徽铜陵人,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240)张嫣(1983-),女,安徽铜陵人,安徽省铜陵供电公司调度所,助理工程师。(安徽 铜陵 244000)

变电站程序化操作,也称顺控操作,是指在变电站原有标准化操作的前提下,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自动按照操作票规定的顺序执行操作任务,每执行一步操作前自动检查控制闭锁逻辑,一次性地完成多个控制步骤的操作。

虽然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无人值班变电站投入运行,但是对于电气操作来说,目前仍然采用键控方式逐项操作,且操作后需人工检查确定,需要操作人员从调度中心赶到变电站现场实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得无人值班变电站“减员增效”的优势难以发挥;传统综自站操作一般采用键控方式的逐项操作模式,首先由运行人员根据操作要求及操作规程编写操作票,然后由操作人员按照操作票的执行要求和顺序进行操作,并人工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票的执行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方面操作票的正确性和执行操作票的准确性都受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状态的影响,带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工写票、审票、操作、检查的过程也使操作时间变得冗长,操作效率较低,同时也将系统运行方式变换过程变长,导致系统运行方式薄弱。

而实施程序化操作,只需要变电站内运行人员或监控中心运行人员根据操作要求选择一条程序化操作命令(比如说将某线路运行状态由运行改为检修)。操作票的选择、执行和操作过程的校验由变电站操作系统自动完成,实现“一键操作”。一方面大大减少操作中人为因素,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和系统运方变换时间,提高了操作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安徽铜陵供电公司提出了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内实施程序化操作的设想,并在2010年对110kV纺织变进行程序化改造试点工作,实现了全站电气一次设备的程序化操作。该工程对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程序化改造提供了一些经验,本文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程序化操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程序化操作功能的介绍

1.程序化操作实现的技术要求

程序化操作通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系列化操作,系统发出的操作指令指明控制的目的状态,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设备的遥测、遥信的相应变化来判断操作是否到位,只有确认该步操作到位的情况下才进行下一步操作。每个控制对象同一时刻只允许以一种方式控制。为防止程序化控制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在操作过程中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暂停、继续以及紧急停止、取消操作等中断功能。

2.实现程序化操作的具体功能和要求

操作票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应能提示监控人员采取措施,决定终止或者继续操作票的执行;应该能对不同间隔的设备进行程序化操作;应该能通过程序化操作对保护装置的软压板进行投切;应该能通过程序化操作对保护装置的定值区进行切换;在变电站进行扩建时不应对以前的操作票造成影响;应该提供方便的操作票的编辑、验证、仿真手段;应该能提供从原始态到目标态的图形化操作手段,方便操作票的执行。

3.程序化操作仿真和验证功能的实现

系统能提供与程序化操作相关的操作票验证、仿真的功能,以便工程扩建以及新增操作票时进行必要的验证和仿真,防止在做操作票时出现逻辑错误。

4.程序化操作具备在调度端或监控中心的功能

具备在调度端或监控中心实现程序化操作功能,调度或集控中心能够召唤和显示变电站内部的操作票,实现对变电站内程序化操作票组合调用,且能实时监视变电站保护信息和程序化操作票的执行情况。

二、变电站实施程序化操作的前提要求

1.对站内一次设备要求

由于程序化操作需要站内智能电子设备自动执行各项操作,因此要求涉及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手车、刀闸等)均能实现电气操作。另外还要求这些一次设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变电站内实施程序化操作需要综合考虑操作的正确性和成功率。如果一次设备可靠性低,经常出现操作或操作不到位的情况,则程序化操作的成功率难以保证,也可能导致误操作。

2.对站内二次设备要求

(1)二次设备要求性能稳定、可靠,具备一定的容错措施。由于一次设备存在一定的不可靠因素,比如说断路器辅助接点位置与断路器实际位置不符,当断路器实际在合位时而辅助接点为分位,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带电拉开隔离开关或合接地刀闸造成误操作,因此二次设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容错措施,确保当一次设备辅助接点不正确时不出现误操作。

(2)保护装置具有保护软压板的远方投退、保护定值的上传和远方修改、定值区远方切换等功能。

3.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性能可靠、功能强大。变电站监控系统硬件方面,按无人值班要求实现监控、保护和安全自动功能。自动化设备应采取分层分布式的结构,间隔层测控、总控单元和后台系统都要求冗余配置,保证较高的可靠性。监控系统与程序化操作系统、操作票系统、防误闭锁系统融合一体,实现程序化操作过程的监测、判断、控制、测量、操作等功能。

(2)通信规约采用IEC61850标准。这是唯一的、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国际标准,解决了数据交换过程中不同厂家产品之间的规约转换问题,目前成为电力系统从调度中心到变电站、变电站内以及配电自动化无缝连接的通信标准。

(3)具备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报文通信功能,减少大量硬接线,并解决程序化操作变电站的扩建问题。

三、110kV纺织变程序化操作设计

1.系统结构

110kV纺织变实施程序化操作改造后系统网络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纺织变程序化控制变电站系统采用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PCS9700系统,该系统是设计开发出来的新一代集保护、测控、远动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符合标准和运行规范的程序化操作。

2.实施方案

(1)根据国内有关实施程序化操作试点单位的实际运行经验,本项目选择间隔层设备和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共同实现程序化操作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涉及间隔内操作的操作票存储在间隔层设备中,间隔内的程序化操作均由间隔装置负责实现,程序化操作中涉及到跨间隔部分的操作则由程序化操作服务器负责完成。

(2)我们选择程序化操作服务器在当地后台监控系统中实现的方案,涉及到的所有倒闸操作的操作票存储在当地后台,操作票内定义的程序化操作均由后台监控系统的顺控服务器来负责完成,具体变电站就地实现程序化操作流程图如图2。

四、110kV纺织变程序化操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10kV纺织变程序化操作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站内二次设备是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CS9705型测控装置,为实现程序化操作提供有利的条件,而一次设备35kV开关和10kV开关采用的是国内生产的常规高压中置柜,手车开关不支持电动操作。下面介绍110kV纺织变程序化操作改造过程中碰到的一、二次问题,并讨论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解决方法。

(1)一次设备辅助接点不到位或抖动,造成假分闸、假合闸。针对这类问题除开关、刀闸位置采用双遥信位置,辅助遥测、其他遥信等数据以外,加强“变电站程序化操作中视频信息辅助判断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增加视频信息辅助判断。常规刀闸、开关进行电动操作改造后,增加遥视功能,开发移动视频定位技术并嵌入到程序化操作系统平台,实现对刀闸、中置式开关位置的辅助判别,确保程序化操作安全可靠。遥视信号通过与SCADA系统集成,在进行程序化操作时,操作人员能够及时方便观察刀闸、开关操作过程,提高了程序化操作的安全判据,保证程序化操作可靠执行。

(2)电动设备接收到指令后,因机构卡涩,不能动作到位。由于纺织变程序化操作35kV和10kV开关是国内产品,不支持顺控功能,在进行手车开关电动机构的改造研究过程中,出现过操作不能动作到位现象。针对这类问题,在程序化操作规则中,设置了10秒延时时间,如果超过10秒时间不能分合到位,则程序化中断并上传操作失败信号,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3)程序化操作对一次设备要求比较高,纺织变程序化改造实现了110kVGIS设备的“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4种状态转换,也实现了35kV和10kV常规开关柜在运行状态和热备用状态间转换的程序化操作,下一步将加强对“常规高压中置柜小车开关进行智能化操作改造”的研究,实现35kV、10kV操作至冷备用状态。

五、结束语

与传统操作方式相比,程序化操作通过设计优化和运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研究,减少或撤离变电站日常值班人员,而将高素质人力资源集中配备在调度集控中心或操作队,解决潜在的人力资源问题,降低人力成本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可减少人为误操作。通过测算,应用程序化操作的系统,仅操作时间一项,就可节约90%的操作时间,而且还有减少误操作带来的优越性。110kV纺织变程序化改造增加了视频信息辅助判断安全判据,实现了110kVGIS设备的程序化操作和常规高压中置柜小车开关部分程序化操作改造,对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程序化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刘辉)

作者:袁毅 张嫣

第2篇: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种真正意义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接下来,我给大家谈谈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及评价。

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说明分为两大分支: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二是西方资产阶级国际经济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资本主义运动规模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时,在国际经济领域内提出带有一些普遍性的原理,这些原理对分析当今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依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解开了资本主义的近代生活史,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主义的概念本身中。”理解: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形成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他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的追求,放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生的基础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各国通过贸易分工,能得到实用价值上的好处,增进消费者的福利,还能调剂资源的余缺,满足生产的需要。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必然造成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在生产要素、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投入产出分析必然会有一个社会整体福利量的增加,这个增加量就是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国际贸易经济效益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比较差异,输出本国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输入本国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殖,节约社会整体劳动支出;二是通过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输出本国相对富裕的产品和资源,以换回本国相对短缺的产品和资源,从而实现实物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实现价值增殖。马克思指出,由于既有的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合理,决定了在不同国家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不公正,必然造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剥削。

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由于实现了资源、商品、资本和技术等的国际交换和重新配置,使国际贸易参与国的消费者用相同成本可以得到的商品的数量要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自己来生产的数量;而且国际贸易还能对一国的生产产生一系列间接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某一时间上因资源有效配置而使利润水平上升,而且表现在国际贸易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绝对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

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可以自由的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

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表1-1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成本差异

呢绒酒

英国100120

葡萄牙11080

例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 8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90个劳动日;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这样的条件下,采取怎样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才有利呢?依照比较成本说,葡萄牙应把葡萄酒输往英国,换取英国的呢绒。这样对葡萄牙来说比较有利,因其国内用一单位葡萄酒只能换 0.89单位呢绒,若用葡萄酒同英国呢绒交换,则可得1.2 单位呢绒,比本国多得0.31单位。英国用呢绒换葡萄酒,也较国内自行交换有利,因为在英国一单位呢绒只能换0.83单位葡萄酒,而把呢绒输往葡萄牙则可得1.125 单位葡萄酒,多换0.295 单位。这就是说,当甲乙两国相比,乙国各种生产率都低于甲国时,乙国应选择那种与甲国效率相差最小的产品生产,甲国则从乙国进口该产品,这样对甲乙两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因此,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和新要素理论:1919年瑞典赫克歇尔发表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认为在两个国家各个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相同时,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比较优势,只要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仍然存在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一观点经其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在1933年发表的经典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阐释和发展,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理论学界称其为H-O原理。

第3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就业方向 ,以及考研情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简介、就业方向 、以及考研情况? 呵呵,我也是这专业出来的,材成这专业就业,你是可以完全放心的,就业率十分高,完全不用愁找不到工作的,单位都是抢着要的!至于关键的工资嘛,你可能要失望了,重点院校出来的,也就两三千,所以你期望别太高!

这专业主要分铸、锻、焊三方向,当然有些高校还有模具、精密成型等方向但主要是这三个是没错的。工作十分好找,汽车厂、钢厂、电厂、机械厂、模具厂等等都是我们的去向,可以说就业面非常广!我是焊接的本科,谈谈关于我的亲身经历的事吧:我们学的是焊接,但并不意味着毕业以后就是当焊接工人,是不上一线操作的(进厂初期除外,时间很短),平时也就是写写画画,为工人制定工艺卡,然后工人师傅按照你的要求对材料进行焊接。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焊接工程师,也是毕业以后大部分人的工作模式,我自己也是如此,当然还有一些更好的选择,就看你在学校的表现和在企业的关系人脉了。至于工资嘛,呵呵,我说个五六年前的数据吧,我们焊接工程师,刚毕业没两年的月薪1800左右,而听我们指挥的一线工人(就是大家所说的焊工),高的能有一万二!呵呵,这是那几年的数据,至于近几年嘛,不同企业差距很大,不好说。

至于考研嘛,当年就没打算考,了解的不多,但大部分同学都考的材料加工工程这方面,其中哈工大是执牛耳的!当然像天大、华科的一些方向也是全国非常NB的!

总的来说,这专业工作不用愁,工资也是要死不活的,能填饱肚子的~哈哈!毕竟这专业是慢热型的,意思是一般都是在40岁以后出成绩,因为那时你才有足够的理论加实践!才能出成绩,我认识的很多前辈都发展的很NB,(至于你关心的工资,呵呵,都是用年薪算的)放心,这专业虽说有点冷僻,但还是不错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们现在是大三了,明年我们将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挑战,因而我们也会思考一下关于就业的问题,关注相关的信息,首先给我们的感觉是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去接受这个事实。在本学期选修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这门课后,听老师讲解和分析了现在的就业形势和解读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让我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了新的认识。

自从大学开始扩大招生以来,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不断地攀升,给我们国家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前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是不容乐观的了,同样,09届的大学毕业生也难逃此劫,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着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缓解,来缓冲,但是现在的毕业生人数增长的速度相对比较快,而职业岗位的需求增长相对较缓慢。即使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调整,也难以一下子就能改善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

在学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法规导读》课程后,同时在网上了解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情况。根据全国的总体形势,就业的现状,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此作简单的分析。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1,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总数在不断地逐渐增长

2009年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即将拉开序幕。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559万,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达到592万人,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2,全国职业岗位总数也在逐年地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计划的不断推进和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

的兴起,我国的就业职业岗位的总数肯定会不断地增长,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因而现在只是增长速度的快慢问题,以及能否满足在不断增长的新劳动力的需求的问题。而新劳动力又包括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中专职业技术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等。

3,大学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大学生就业结构很不合理,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大家都往发达的地区挤,不愿意到中西部地区去,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

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

4,大学生的预期工资相对较高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在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存在怀疑,不甘心给太高的工资。其实现在的大学生的基础知识都是差不多的,只是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还有就是现在的大学生也存在着有一定的对工资的期望太高,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二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1,全国的情况

其实对于具体的专业来说,大体的就业形势其实也是没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因而根据目前的制造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总体的职业岗位数量可能会维持稳定而略有一点点地增长,但增长的幅度不会很大。因为虽然在产业转移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制造业不会衰减,还有可能呈增长的趋势,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等等的发展,制造业将向自动化,机器化的时代发展,对工人的数量要求会减少,因而职业岗位也会相应的减少。

现在随着高校的扩招,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人数却在逐年增长。故总体上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还不会太严峻。

2,广东省的情况

广东省情况,跟全国的情况却相反。现在在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相对是比较发达的,但是现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都在向高端科技和电子信息等方向发展,也正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以带动广东整体经济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很大一部分的制造业,但还在广东省,职业岗位没有减少。同时,广东省也在向着先进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如高端电子产品,汽车工业,装备制造等,这些更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像材料成型,机械制造等,所以在广东省,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乐观的。

3,同样存在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集中地向珠三角地区挤,而很少大学毕业生愿意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因而就存在着现在的这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在其他相关专业,甚至所有的专业都有类似的现象。 4,同样存在对预期收入与企业给出的工资水平相差较大

据调查发现,应届毕业大学生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大部分人对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要求都较高,近六成(56%)人的要求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还有些毕业生要求工资在3000-5000元。对于在珠三角地区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有较高的收入要求也合理,但是应届毕业生们却没有考虑到企业能给出的工资水平。

三针对如此的就业状况,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

1,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理的定位

全面地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缺点不足,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定位,选择好自己的发展方向。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侍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就业,没有发展的眼光、没有大局观念的就业观,最后往往会落得两手空空,甚至毕业就失业。 2,正确地看侍就业地域的差异

好的发展机会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所独有的,去内地工作照样可以大展拳脚,实现抱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目前内陆地区起点尚不高,所以发展潜力也就更巨大,加上中央有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它能提供的机会反而会更多,拼搏的天地反而会更广。外资或沿海企业薪水高,环境好,自然能吸引人,但是它们的门槛也较高,淘汰率也很残酷,能实现就业梦想的毕竟是少数,更多人必然失望而归。如果此时你还对内地那些能给予你更多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企业视而不见、置若罔闻的话,那你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大把的赶场时间,失去的更可能是你的未来。没有发展的眼光、没有大局观念的就业观,最后往往会落得两手空空,甚至毕业就失业。

3,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

现在的就业不是一次性的,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可以有多次的就业。因为我们毕竟是刚在学校里出来的,没有什么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的都只是理论的东西,没有实足的实战经验。因而,我们要有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先通过工作几年,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作准备,然后再确定自己的终生的职业。

毕业生们一定要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千万不要一味追求那些千万人都想抢的饭碗,那只饭碗注定只能养活几个人。因此,我们应把目光撒向更广阔的天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内地大量发展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及时把握了。

这个专业因为房地产的爆发,已经有很多人关注了这个专业,但是在学校里面学习的都是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离真正实践还是有距离的。

我读书读了三年我才知道,它包括:焊接,锻造,铸造,模具四个。其中铸造比较好。模具也是不错的。一个专业要学三个专业的课程。基本课程也不能落,属于理科机械类,学的科目中还包括材料的,如金属学等。学的是最多的,要下苦功夫的,不过你学精了可是很赚钱,但是一般大学谁会去认真呢,如果你是好学生,保证会好好学,最好考研。

我是兰州的我了解一些兰州理工的情况。这个专业的就业基本是100%,工作条件与待遇也可以,将来就业还是读研路都挺宽的。

工大最好的专业 我是兰州理工大学的2003届学生,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兰理比较好的专业,在西北是比较有名气的,拥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际就业率在90%以上。 我是工大的学生,他们属于材料院,材料院在我们学校是很不错的,学材控的男生就业率也很高。

第4篇: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艰辛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基础;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开拓创新;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发展;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推进,“四个全面”便是其中的一个表现。我国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使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繁荣;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经济大繁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任务的指导下,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观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2002年,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的干预程度大大减弱,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人心。用科学理论的旗帜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经验、一个优良传统。我们党从一诞生,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这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上的有力指导和理论上的坚实基础。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错综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尤其是面对近年来出现的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实践,思想理论战线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一面面向未来、引领发展的旗帜,就是一面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突破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难题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党和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意义还在于,它第一次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题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关键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理论,它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对外关系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内的有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注重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问题上,强调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不断得到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利益,从而使他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也从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既以其独创性地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5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1101)

一、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学术队伍 研究方向一:过程检测、诊断与控制技术(含风能)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特色和意义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以洁净能源补充或替代矿物燃料,是我国能源建设与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我国是世界主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耗国,常规能源危机及其造成的污染后果已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储量丰富风能资源既可缓解当地电力资源的缺乏,又可促进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仅新疆九大风区的风能资源年蕴含量即达到8093亿千瓦时,可装风机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2449亿千瓦时,是新疆目前全部发电量的20倍,可见风力发电前景广阔,开发利用风能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议程。新疆目前具有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和最大的风力机制造公司。风能的利用,关键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风力机制造技术,而风力机的检测与控制技术是风力机制造及风力机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风力机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以风能领域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来研究系统的检测、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风力机制造及风力机有效运行中,由于检测及被控对象的严重非线性、数学模型不确定、系统的工作点变化剧烈等因素,使传统的检测和控制方法难以满足要求。传统检测和控制往往只考虑控制系统和受控对象所组成的“独立”体系,而忽略了环境所施加的影响,而现代大型风力机复杂的检测、控制和决策问题,必然把外界环境和对象以及检测、控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和设计。另外对于控制任务或控制目标,传统控制只着眼于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实际上风力机的检测与控制任务或目标有多重性和时变性,而且还包括任务所含信息的处理过程,即任务的集合处理。面对复杂的对象、环境和任务,用传统的检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去解决是不可能的,为使我国的风能利用及风力机制造技术朝着大型化、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就必须研究和使用新的检测和控制手段。

研究方向二: 智能控制与系统开发

1.神经网络系统理论。人工神经网络是由模拟人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机制、以现代微分方程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图像识别、生物信息处理、复杂经济与社会系统模拟等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工业过程模型化、控制及优化。新疆是国家石油、化工、钢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本研究方向应用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工业过程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重点研究工业过程综合自动化。不仅研究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问题,而且注重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运行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管理技术 。针对新疆特色果蔬深加工生产过程和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等的建模、控制与优化理论和方法,探索各类新型控制策略与优化方法,并将最新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工业过程实际,直接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这方面正在进行的研究有新疆屯河有限公司番茄酱生产线过程的建模及优化,生产工艺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研究,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工厂信息网中央调度室和全厂DCS及过程控制系统联网等等。

3.非贡献分布式网格环境性能预测和任务调度的研究。主要研究分布、异构、非贡献、大规模的网格环境下,性能评价与预测的模型、算法与分析方法,以及该环境下任务调度的模型、机制与策略。对本地任务优先权高于远程任务的非贡献网格计算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的性能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提出

-- 0 --

一个应用于网格计算的执行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和执行一个包括性能测量组件、预测组件和调度组件的性能预测和任务调度系统,对系统性能进行有效的评估预测并在执行时进行适当的监控和调整,并在一个统一监控调度框架下协助制定工作负载和数据管理的调度策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和运行效率。

研究方向三:计算机控制与自动化网络

计算机控制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自动化信息的重要实现方式,是支撑现代多种学科产业化的高新技术基础,是改造传统产业、赋予传统产业新的技术内涵和生命力所必不可少的技术和手段。本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新疆经济建设需要,重点在神经元与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化与网络化的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进行研究。

梁岚珍教授等人,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网络技术与管理学紧密结合,研究生产系统中的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厂企业的综合自动化问题。研究使用神经网络在系统建模、信号处理、在线控制方面的应用;特别在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和遗传算法等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先后承担了新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教育厅高新技术重点等项目。尤其在校企联合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1)在新疆水文水资源管理、农田节水灌溉方面有:旋浆式流速仪计算机检定系统、智能流速仪信号检测系统、远程计算机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控制系统、兵团棉花田地节水喷灌自动控制系统等;(2)石油油田方面有:克拉玛依炼油厂成品油装车控制系统监控软件、吐鲁番-坎大哈油田专用通讯网微机检测系统、油田注水系统中开放式网络计算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柯克亚油矿至普石油化工厂的输油输气管线中油阀室安全检测系统、新疆百口泉联合站原油和天然气处理微机监控系统、;(3)在火工自动化方面有:国内首条雷管装填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厢式乳化炸药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分布式膨化硝铵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特别是起爆药自动加药机械手能够完成从药库到生产线的危险起爆药传递过程,是我国在火工设备上成功应用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首创。

二、 培养目标

1.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特别是要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科研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追求和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前沿。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学术倾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运用外语熟练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利用高新技术,延伸和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以及相关领域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运行与管理和产品与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 1 --

2.(1)导师和硕士点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制定出个人培养实施计划: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2)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习方式应以自学为主,导师讲授和检查为辅。充分发挥导师和研究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师生合作、教学相长。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培养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3)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关键和核心。硕士学位论文要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导师的作用在于指导研究方向,启发硕士生深入思考、正确分析与判断,充分发挥硕士生的创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论文研究既可在校内进行,也可到有关生产或科研单位进行。

(4)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不仅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着重培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5)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负责和硕士点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6)加强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道德品质教育,研究生要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教研室等组织学术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等活动。指导教师要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负责,进一步关心研究生的成长,以身作则,注意引导,严格要求,做到教书育人。

3.在职人员为三至

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8学分其中: 公共学位课

专业外语 基础学位课 专业学位课

须修 3门; 8学分 须修 1门; 1学分 须修 4门; 9 学分 须修 3门; 6学分

前沿讲座(含讨论班) 须参加12次;2学分 教学实践或社会调查(学术活动) 2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须修 1门; 2学分 须修 4门; 8学分

四 —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2

--

四 — 2硕士研究生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1.(1)硕士点组织的以在读研究生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报告和讨论会。 (2)聘请国内外名校专家和教授举行的学术讲座。 2.

硕士生在校期间除了完成必要的课程学习,还必须参加学术报告及学术交流会,完成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环节2学分。要求硕士生应参加12次以上课程学习以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提交心得体会,至少做一学术报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1次,要求硕士生应在2年内完成选题报告,并按规定填写选题报告表。

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 3

--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创新,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实用价

值。应能体现作者在本学科领域打下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掌握了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1.硕士研究生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理论研究型及应用研究型。或者要在相关研究领域有所创新,要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或实验;或者要求在科研中解决一定的理论或技术难题,在系统分析、设计或开发中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或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无误,数据可靠,文句简练,图表清晰,能体现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学风。

3.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文献阅读、科研调查、选题报告、理论分析、软件设计、实验工作、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选题的准备工作在第2学期课程学习的同时就应着手进行。力争在第3学期末,最迟在第4学期应正式做选题报告并提交论文工作计划。硕士生所在硕士点应组织开题答辩并对选题进行审查和把关,硕士论文基本完成后,修改并正式提交论文,方可报学院批准进行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

4.在最后一学期结束前两个月,研究生应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工作,交导师审阅后进行修改、补充、打印成册连同中英文摘要(500~1000字)和详细提要(8000字左右)一起交研究生部。

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包括:

-- 4

--

(1)综述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要点,关键技术及其解决的技术路线。

(2)课题研究部分应有方案设计,理论建模或实验建模,分析和计算,试验方案和试验步骤、试验数据记录,或者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结果,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或程序调试结果分析。

(3)对所得结果要有概括和总结,列出有规律性的且在学术上或技术上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指出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4)比较长的计算机程序和量大的试验数据应以附录的形式附于论文的正文之后。(5)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和与别人合作的部分应加以说明。

(6)论文要求有500汉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内容对应的英文摘要,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要求有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10篇以上。论文应按我校规定的格式用计算机打印并装订成册。学位论文数字一般不少三万字,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5.在校期间要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建议优先考虑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以下主要刊物以及相关领域的国家重点刊物上发表: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控制与决策、信息与控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仪器仪表学报、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自动化仪表、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系统仿真学报、系统工程学报等。

七、本专业硕士研究生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1.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通过硕士学位论文,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发现和解决问题和分析、综合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以此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能力。

2.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及工程设计的能力。学位论文在该领域具有创新性,达到该领域的先进水平。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半。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应有文献调研的系统综述、实验过程叙述和数据处理、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3.在学习期间以新疆大学名义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

八、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为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完成一定的实践工作。其时间安排根据具体情况,可集中也可分散,但必须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实践工作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科大学生,可以是讲课、助课、批改作业、指导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应在指定的教师指导下完成。由导师负责科研培训并安排工作计划。第4学期末提交实践及科研培训报告。

-- 5 --

第6篇:现代控制理论心得

[键入文字]

《现代控制理论》学习心得

摘 要: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现代控制论是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本人选择了最为感兴趣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并谈一下对于学习这么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现代控制理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心得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中,伴随着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出现了横向科学。作为跨接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具有横向科学特点的现代控制理论已成为我国理工科大学高年级的选修课和研究生的学位课。

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经典控制论限于处理单变量的线性定常问题,在数学上可归结为单变量的常系数微分方程问题。现代控制论面向多变量控制系统的问题,它是以矩阵论和线性空间理论作为主要数学工具,并用计算机来实现。现代控制论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明显的工程技术特点,但它又属于系统论范畴。系统论的特点是在数学描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强有力的数学工具,对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系统特性的度量,即表现为状态;系统状态的变化,即为动态过程。状态和过程在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普遍存在。现代控制论是在引入状态和状态空间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状态和状态空间早在古典动力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5O年代Mesarovic教授曾提出“结构不确定性原理”,指出经典理论对于多变量系统不能确切描述系统的内在结构。后来采用状态变量的描述方法,才完全表达出系统的动力学性质。6O年代初,卡尔曼(Kalman)从外界输入对状态的控制能力以及输出对状态的反映能力这两方面提出能控制性和能观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深入揭示了系统的内在特性。实际上,现代控制论中所研究的许多基本问题,诸如最优控制和最佳估计等,都是以能能控性和能观性作为“解”的存在条件的。

现代控制理论是一门工程理论性强的课程,在自学这门课程时,深感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学完之后,从工程实际抽象出一个控制论方面的课题很难,如何用现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则更困难,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对现代控制理论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了数学模型,

1 [键入文字]

才能有效地去研究系统的各个方面。许多机电系统、经济系统、管理系统常可近似概括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和力学中质点系统一样,是一个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研究复杂事物的主要方法,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一种近似反映。现代控制论从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理想模型,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再作理论上的探讨。

线性系统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抽象严谨是其本质的属性,一旦体会到数学抽象的丰富含义,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线性系统理论是建立在线性空间的基础上的,它大量使用矩阵论中深奥的内容,比如线性变换、子空间等,是分析中最常用的核心的内容,要深入理解,才能体会其物理意义。比如,状态空间分解就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在控制论中把实际系统按能控性和能观性化分成四个子空间,它们有着确切的物理概念。线性变换的核心思想在于: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如能控性、能观性、极点、传递函数等)在线性变换下都不改变,从而可将系统化为特定形式,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单而透彻。

在学习现代控制理论教材时,发现不少“引而未发”的问题。由于作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学术造诣,能深入浅出阐述问题,发人深省。因此,通过自己反复阅读教材,就能理解这些内容。比如,在探讨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的零极点相消时,如果潜伏着不稳定的振型,从数字表达式看不出什么问题,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那么,用什么方法消除其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又不能消除,这一系列疑点,需要我独立思考。又如在构造李雅普诺夫(Lia.punov)函数判定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时,如果构造不出这种函数,是否就意味着这个系统不稳定了呢?不是的。因为这种判定方法,只给出一个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况且实际系统基本上都是非线性系统。在具体运算中,又如在观测设计时,对同一问题,大家所得的“解”互不相同。这正是在不同变换下,系统的过程与状态的描述各不相同,有如同一条曲线在不同坐标系里有不同的方程一样;同一物理现象,在不同的参照系内有不同的表述。这些都是教材中“引而未发”、引人深思的问题。

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必须逐步培养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通过自己的深入体会,加深对教材的真正理解。特别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否则会在运用公式定理去解答复杂问题时出现错误。与此同时,要注意发展自己对时间和空间的想象力。爱因 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现代控制理论是由经典控制理论发展而来的,而控制理论本身作为一种方法,在机械、电气、控制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科学中涉及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用系统的概念来分析和处理。从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代控制论,是人类对控制技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经典控制论限于处理单变量的线性定常问题,在数学上可归结为单变量的常系数微分方程问题。现

2 [键入文字]

代控制论面向多变量控制系统的问题,它是以矩阵论和线性空间理论作为主要数学工具,并用计算机来实现。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

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我发觉其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如微积分、线性代数一样,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学科。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细心研读,但仍深感概念抽象,不易掌握,学完之后,感觉如何应用用现代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则更困难。

综述

60年代产生的控制理论是以状态变量概念为基础,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来分析、综合复杂控制系统的新理论,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时变的或非线性系统。飞行器及其控制系统正是这样的系统。应用控制理论对它进行分析、综合能使飞行器控制系统的性能达到新的水平。从60年代“阿波罗”号飞船登月,70年代“阿波罗”号飞船与“联盟”号飞船的对接,直到80年代航天飞机的成功飞行,都是与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的应用分不开的。在控制精度方面,应用控制理论、计算机和新型元、部件,使洲际导弹的命中精度由几十公里减小到百米左右。

控制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最优控制理论。这种理论在60年代初开始获得实际应用。这就改变了经典控制理论以稳定性和动态品质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而是以系统在整个工作期间的性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寻求最优控制规律,从而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性能。最优控制理论用于发动机燃料和转速控制、轨迹修正最小时间控制、最优航迹控制和自动着陆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控制理论的另一核心是最优估计理论(卡尔曼滤波)。它为解决飞行器控制中的随机干扰和随机控制问题提供一种有力的数学工具。卡尔曼滤波突破了维纳 3 [键入文字]

滤波的局限性,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线性系统,平稳或非平稳的随机过程,在飞行器测轨-跟踪、控制拦截和会合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二、现代控制理论的学科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

它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

4 [键入文字]

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分析某些类型的非线性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

最优控制理论

最优控制理论是设计最优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受控系统在指定性能指标实现最优时的控制规律及其综合方法。在最优控制理论中,用于综合最优控制系统的主要方法有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最优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诸如大系统的最优控制、分布参数系统的最优控制等。

随机控制理论

随机控制理论的目标是解决随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维纳滤波理论和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是随机控制理论的基础之一。随机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随机最优控制,这类随机控制问题的求解有赖于动态规划的概念和方法。

适应控制理论

适应控制系统是在模仿生物适应能力的思想基础上建立的一类可自动调整本身特性的控制系统。适应控制系统的研究常可归结为如下的三个基本问题:①识别受控对象的动态特性;②在识别对象的基础上选择决策;③在决策的基础上做出反应或动作。

三、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策略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从状态空间表达式开始,就从没有离开过大量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生硬的理论,这些内容是十分生硬枯燥的,我记得自己看书的时候经常看着看着就犯困了。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学好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呢?

首先,我们必须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由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里面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过程,没有扎实的饿数学基础显然是学不好这门课的。只有理解数学表达式的含义之后才可能对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基于我们自己的专业背景,我们要结合自己所在课题组的研究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课题项目中来。这样无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更有目的性的学习该门课程。

最后,我们再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控制工程的背景和意义,不用过于追究理论推导,突出现代控制理论中基本概念、性质的工程含义。例如,可以利用能量的增加或衰减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引出了反映系统能量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概念;通过分析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归纳出系统的极点是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关键,从而提出极点配置的控制问题等。

5 [键入文字]

四、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方法

首先,学习现代控制理论要有选择性。由于我们在本科期间已经学习过了机械工程控制这门课,并且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课时也不多,我们有必要有选择性的重点学习一些与我们平时科研项目相关的内容。以自己为例,我所在实验室主要从事的机电一体化的研发工作,控制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学习我较为熟悉的控制应用案例和问题(如PLC、PID控制等)时,需要从这些控制现象、需求的分析入手,逐渐进入到问题的物理本质和在现代控制中的描述与求解方法,从而建立起机械工程中的实际控制问题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关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所提出机械控制问题的系统深化,揭示这些表面上独立的理论学习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和规律,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含在这些基本概念、方法背后的问题求解模式,从而使我们将所学知识结合到课题中的实践去。

其次,我们要用数学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解决现代控制理论的实际问题。对现代控制理论来说,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了数学模型,才能有效地去研究系统的各个方面。许多机电系统、经济系统、管理系统常可近似概括为线性系统。线性系统和力学中质点系统一样,是一个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研究复杂事物的主要方法,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一种近似反映。现代控制论从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的理想模型,用状态空间方法表示,再作理论上的探讨。

最后,在学习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时,我们要沿着逻辑思路,逐步深入理解,而不是仅仅注重思维的结果,在学习中还不断提出“疑团”,然后去寻求解答。比如,一些定理的逆命题是否成立? 成立就证明,否则举反例。若不成立,则加什么条件可使之成立。有些定理只说“存在”,是否“唯一”等等。从而使读者的思维不致被书本禁锢起来,不仅能学习真理,力争要发展真理。从而,逐步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方法论。这一点我们研究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现代控制理论的学习心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秋学期快要结束了,而我们对于现代控制理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当中,我感觉需要深入理解教材中所说的应用条件的限制,不能不考虑条件,生搬硬套地去运用理论。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真正了解了,掌握住各个概念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把它们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来。在人一

6 [键入文字]

生的学习中,必须逐步培养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通过自己的深入体会,加深对教材的真正理解。特别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否则会在运用公式定理去解答复杂问题时出现错误。

作为研究生,我们都十分重视专业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非常看重扎实理论基础的必要性,都认为理论学习与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本应该没有矛盾,但在有限的2年多时间内,如何实现两者的全面提高,如何平衡两者,是我们所关注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具有明显的理论偏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自觉地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更多的运用该课程的知识。

第7篇: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评价指引)

××股份有限公司20××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对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一、董事会声明

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一般包括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现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故仅能对达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董事会授权内部审计机构[或其他专门机构]负责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对纳入评价范围的高风险领域和单位进行评价[描述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一般包括评价工作组织结构图、主要负责人及汇报途径]。

公司[是/否]聘请了专业机构[中介机构名称]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并编制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是/否]聘请会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

三、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本评价报告旨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评价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对公司截至20××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四、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涵盖了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重点关注下列高风险领域:

[列示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前“十大”主要风险]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包括: [描述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明确范围] 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包括(根据实际情况充实调整):

(一)组织架构

(二)发展战略

(三)人力资源

(四)社会责任

(五)企业文化

(六)资金活动

(七)采购业务

(八)资产管理

(九)销售业务

(十)研究与开发

(十一)工程项目

(十二)担保业务

(十三)业务外包

(十四)财务报告

(十五)全面预算 (十六)合同管理 (十七)内部信息传递 (十八)信息系统

上述业务和事项的内部控制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不存在重大遗漏。

(如存在重大遗漏)公司本未能对以下构成内部控制重要方面的单位或业务(事项)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逐条说明未纳入评价范围的重要单位或业务(事项),包括单位、或业务(事项)描述、未纳入的原因、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真实完整性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五、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严格遵循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描述公司开展内部控制检查评价工作的基本流程]。

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个别访谈、调查问题、专题讨论、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适当方法,广泛收集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分析、识别内部控制缺陷[说明评价方法的适当性及证据的充分性]。

六、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公司董事会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了适用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保持了一致[描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定性及定量标准],或作出了调整[描述具体调整标准及原因]。

根据上述认定标准,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情况,我们发现报告期内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并说明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

七、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针对报告期内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含上一期间未完成整改的内部控制缺陷),公司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效果]。对于整改完成的重大缺陷,公司有足够的测试样本显示,与重大缺陷[描述该重大缺陷]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且运行有效(运行有效的结论需提供90天内有效运行的证据)。

经过整改,公司在报告期末仍存在[数量]个缺陷,其中重大缺陷[数量]个,重要缺陷[数量]个。重大缺陷分别为:[对重大缺陷进行描述]。

针对报告期末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公司拟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描述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八、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公司已经根据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公司截至20××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自我评价。

(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在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方面存在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缺陷[描述该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由于存在上述缺陷,可能会给公司未来生产经营带来相关风险[描述该风险]。

(不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对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与事项均已建立了内部控制,并得以有效执行,达到了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存在重大缺陷。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是/否]发生对评价结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如存在,描述该事项对评价结论的影响及董事会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我们注意到,内部控制应当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想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简要描述下一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未来期间,公司将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董事长:(签名) ××股份有限公司 20××年××月××日

上一篇:管理与沟通总结心得下一篇:校园公益广告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