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

重庆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的实践

摘 要:本文探讨了重庆大学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車示范点建设的实践,通过创建以学生为中心,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和课外实践为一体,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以及教学改革与研究并重的教师发展模式,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新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实现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示范点建设;改革特色;实践效果

重庆大学作为首批180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在2004年初就全面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在2006年被批准成为全国首批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之一。通过教学改革和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促进了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创新,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和测试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一、示范点建设的主要内容

为了全面贯彻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重庆大学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的主要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试点《大学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等教育部推荐的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软件为平台,创建大学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和课外实践为一体,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以及教学改革与研究并重的教师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与语言的应用和实践密切相关的,只有强化应用实践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加学生对语言应用的实践机会,改革中,重庆大学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作用,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以及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推广,突出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语言学习的个体差异,其具体做法是:

(1)强调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结合。根据学分制和分层次、分类别组织教学的思想,把过去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主的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改为包括综合英语课程和英语提高课程在内的多种系列组合的英语课程。其中综合英语课程由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两大部分构成,英语提高课程由外国语言文学系列、外国语言文化系列、商务英语系列和专门用途英语系列20余门课程构成。学校只对大学英语的最低级别要求和英语课程的总学分进行必要的规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语言水平,选择不同级别的大学英语课程和提高课程,形成了多种形式的课程组合,其教学和学习目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2)倡导主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和双向交流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课外实践纳入大学英语的学分管理体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扩展到以自主学习中心、网络交互和课外实践为支撑的新的学习方式,将有限的课堂英语学习时空拓展成全方位和多途径的学习时空,增加了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实践。

2 创建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和课外实践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

推进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这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长期以来外语学习的输入和输出都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学习资源有限,练习机会有限,学习方式有限,有多少课时就教多少,教多少就学多少,教什么就学什么,怎么教就怎么学。一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就必然要求增加课堂教学的学时,形成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忽略学习环境的建设,忽略学习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增加语言接触的机会,改善语言学习的输入与输出。同时,信息技术又为改善自主学习管理,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新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这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语言学习自主性这一概念是当代语言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测、评估学习效果(Holee,1981)。在改革中,重庆大学着力创建新的课程体系,融课堂教学、计算机上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和课外实践为一体,开展基于突出应用的学习活动,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的互动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无缝衔接,通过建设多种课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多种学习渠道,构成了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1)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课堂教学在保留传统的读写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小班教学的听说课,促进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融合。听说课程每周一学时,重点组织学生的口语活动,讨论读写课程或自主听力学习的相关话题,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指导口语和自主听力技能的发展。

(2)自主中心的学习以提高听说能力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基于信息技术开发的《新时代交互英语》、《大学体验英语》两种听说课件,学生自主决定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及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大学英语课程网络的建设,促进师生课内外英语实践的交互与协作,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和展示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利用教学软件提供的管理平台对学生听说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较为完整的记录,为学生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也为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和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4)课外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通过制订课外实践计划,创建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设定专门的实践学分,评定实践成绩,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外语文化节、英语竞赛,全国口语考试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知识的机会,使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创建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几年的努力,重庆大学建立了新的教与学的评估机制,既采用终结性评估方法,也突出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估,具体做法是,

(1)为了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进一步加大了笔试中听力、阅读、写作等应用能力测试的比重,除传统的考试方式外,还采用多种测试方式,包括写小型论文、读书提要、论文摘要、项目报告、访谈纪要等,这些测试形式充分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体现了“怎么教,就怎么考”,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反拨效应。

(2)为了反映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语言学习的情况,将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学习的笔试和口试、自学中心和网络学习记录和结合起来,既重视终结性测试,也重视

形成性测试。

(3)坚持教考分离制度,由专门小组出题、审题,密封流水阅卷、集体登分,杜绝了阅卷中的不公正现象。

4 创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

这次教学改革是一次教学体系的创新,涉及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学环境的变化,教学评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长期形成的以四、六级考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创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否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就会半途而废。为此重庆大学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加强对课程、网络建设,学生学习的管理。

(1)课程管理:①以教材、教法和教育理念改革为主要内容,确立了大班授课与小班操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课堂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②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形成了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③建立了以课程为核心的课程负责人制度,管理重心由院、系下移至课程组,使教学管理更为集中,学科研究方向更加突出,促进了各课程的教师团队的快速形成;④建立了完善的课程组考核评价体系,每学年以课程组为单位对课程组的课程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评比;⑤建立了规范的教学及管理文档制度,形成了完备的教学资料管理体系。

(2)网络管理:①环境建设,学校重视大学英语环境建设的投入,目前拥有700座计算机自主学习中心、3间数字化语言实验室、25间语言语音教室,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自主英语学习系统和网络系统能向学生提供多种网络英语学习资源,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电子化。②开发了重庆大学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平台、重庆大学外语电子学档系统、外语学习视听网、英语在线、英语学习资源库和外语学院数字图书馆网,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数据量达5个T。③建立了崭新的教与学互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和电子学档系统更好地实现了对学习互动、学习扩展、课件发布、作业提交、学习监控、教务管理以及教学研究的管理,使得英语教学从教室走向校园,形成了语言学习的大环境。④自主听说学习系统实现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全方位训练,满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加强听说的要求。其完善的学习过程管理,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级别,实现了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个性化教学。

(3)学生管理: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导论课,学生进校后,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学习《重庆大学(大学英语)学习手册》。内容包括:①重庆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介绍;②重庆大学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指南:③英语听、说、读、写、译学习方法指导;④重庆大学大学英语提高课程选课指导。此外,学院还派教师、研究生助教和网络管理员给学生现场进行网络资源使用方法培训、自主学习方法指导、选课指导、《大学英语》及《英语提高课程》课程大纲和考试大纲解读等,定期举办各种英语学习讲座,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进行策略指导。

5 创建教学改革与研究并重的教师发展模式

教师发展是任何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结构性问题,年龄轻,学位低,职称低,缺乏研究项目和资金,队伍难以稳定。脱产学习,大规模引进师资队伍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组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才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此,重庆大学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并重的教师发展模式:①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能同时开出基础英语和以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英语提高课程两门以上,拓展教师的授课能力。②重视教学研究,定期举行示范课、教案展评、讲课比赛、听课、评课、说课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③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督导,坚持多级评价制度,包括学院领导、系主任、课程主任、教学督导组、同行听课和学生评教制度等,及时反馈改革问题和意见。④促进交流,拓展视野,相互促进。近年来学校有计划地选派大学英语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访问或攻读学位,近5年,共派出20多名大学英语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26名教师到香港大学进行短期进修,20多位教师受邀到全国各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巡讲,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推动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⑤结合改革的实际需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对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自我发展、交互式英语学习环境建设、课堂输入和输出研究,以及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学管理组织形式等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立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的建设,全国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教师参与了10余项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参与开发了《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等多部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推动了新课程体系的实施。

二、示范点建设的主要特色

1 教学目标的变化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更加注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变单一教学目标为多元化教学目标。学生可选择不同起点、不同终点的课程,全面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

2 课程设置的变化

根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建立了融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和课外实践为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强调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多模块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多种类型的测试方式,变单一课程为包括综合课系列、提高课系列、系列讲座的多系列课程,促进大学英语由语言训练课向素质课的转变,由一般英语教学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转变。

3 学习方式的变化

为了培养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的能力,我们通过学分制的实施,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一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4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重庆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努力把课堂教学与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全国最早的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和网络控制室,变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为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包括大班讲授课、小班说写课、计算机听力自主学习,网络学习资源库和师生个人网站等多种形式,成为国内最先实现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学校之一。

5 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

通过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有机结合,变以读写为主的测试体系为多元化的测试体系。注重应用能力的測试、多种形式的口语测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英语应用等能力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

三、示范点建设的效果

1 显著的教学成果

重庆大学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完整、科学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国内同类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课程2004年被教育部列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2004年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2006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 良好的育人效果

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四、六级考试改革后,重庆大学取消了应试教学和将四、六级考试成绩与毕业证和学位证挂钩,但我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却年年升高,近5年,我校在参加重庆市及全国的各种英语竞赛中,5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

3 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

近5年,重庆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组积极组织广大教师从事教学改革和研究,共获省部级奖励10项,承担省部级研究项目16项,编写大学英语教材59本,其中“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25本,发表论文29篇。此外还先后带领60多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教材开发60余部,省部级项目20余项,词典、译著、论文集、习题集20余部,发表教改论文80余篇。

4 打造了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的立项、“十五”、“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的开发,特别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锻炼了一批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打造出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现代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技术的优秀教学团队。目前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已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为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四、示范点建设的示范作用

重庆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受师生的欢迎,91%的学生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师表示满意,85%的学生对我校“大学英语”课程表示满意,95%的教师认为本校实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后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全校师生普遍认为我们目前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突出了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推行了因材施教的课程方案和评估体系,建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强化了科学的管理,建立了教学改革和研究并重的教师发展模式,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系统的经验,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从2003年9月至今,先后有国内100多所高校,700余名教师来重庆大学参观学习,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20余人也先后100余人次应邀到全国各省市做教学改革经验报告。我们还组织了数十次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示范课,听课学校达70余所,300余人。举办了全国首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出版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论文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多家媒体也多次前来采访报道。2006年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巡讲团和2008年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情况考察专家组到我校考察后,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表示高度赞赏,认为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余渭深 邹晓玲

第2篇: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根据学科方向齐全,培养体系完善和培养规模较大的特点,以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为先导,在总结“创新拔尖人才”、“订单式人才”等培养模式经验基础上,积极构建与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加强课程建设为手段,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学科特色;多元化;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35年成立的重庆大学土建专业,经多年建设,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已成为重庆大学本科招生规模最大、学科实力及师资力量最雄厚的专业之一,是重庆大学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学科。2008年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重庆大学土木工程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先后四次以“优秀”成绩和最高评估年限(8年)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于全国并列第8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其中,岩土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学科为住建部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构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为住建部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至今已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工程学科,学院一直秉持长期稳定、适时调整的思想,以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专业培养规范要求为主线,并综合考虑学科点特色,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要求,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合格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特色应建立在凸显学科优势、确保人才培养规模、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基础之上。重庆大学土木学科方向设置齐全,在土木工程所涵盖的主要二级

学科(岩土、结构、防灾、桥隧、土木工程建造等)均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学术积淀,能为学生提供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学科平台,具有构建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作为西南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单位和国内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一直具有较大的人才培养规模,为本学科点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转变

近年来,学院一直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办学宗旨,加大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但是,相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如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上,类型单一,与现实需求脱节;在培养方案上重知识、轻能力和素质;在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和复合交叉不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不明显,研究型、探究式教学环节不充分,教学内容和手段不先进等,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元化需求,也无法满足研究型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后备人选所提出的要求。这些问题也是当前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乃至当前高等教育都存在的,无论是“钱学森之问”还是“用人单位觉得本科生不如专科生或高职生能力强”,都是对这些问题的真实反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即“规划→实施→评估→改进”的循环,使人才培养质量螺旋上升。要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教学理念,即教学活动以谁为“中心”的问题。教学质量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产生的共同结果,既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也少不了学生的勤学、善思、肯专。在传统教学理论中,教学质量的把控更多

关注于“教”的环节: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完善,教师课堂教学是否认真,课程考核是否合理等。但纵观下来,这些关注的重点都偏于教学的单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缺少足够的调研和重视。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若教师仍只固步自封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刻板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缺少足够的吸引力或学业挑战度,教学效果是难以得到保证的。这也正是当前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基础。

其次要转变的是教学目标,即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以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传承下,形成了以工程设计人员为主的培养体系,但现实的本科人才就业去向却是大型施工一线企业毕业生占到总数的50%左右,面临的问题就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因此,转变教学目标,以社会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改进培养体系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本科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构建与完善

面对土木工程专业新的教育环境,重庆大学从2005年起开始探索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包括早期的“创新拔尖人才实验班”、“分类式培养”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以及目前

已经启动的“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和“本硕一体化研究型创新人才实验班”等,在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类系列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创新实践环节和内容改革,以及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设置与开展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而丰富的成果,为西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1. 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依托2006年立项的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划分为核心和选修两类,梳理了学生必须掌握或熟悉、了解的核心知识,提出了知识点、知识单元、知识领域和知识体系的构架,为科学合理整合、优化教学体系、强化通识教育和实践环节提供了保证。实践性教学获得了比以往更重要的地位,具体提出了土木工程各专业方向和各年级课内外的实验教学和实践培养内容和要求,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体现了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宗旨,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研究型、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单元和实践单元有机结合。相关成果已纳入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和住建部正式颁布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

2. 土木工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学院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培养模式上一直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早期开展的有学院级的“土木工程实验班”,在选拔优异生组建成班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师资配置、设置学业导师、优先申请国家创新实践项目等举措,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进行试验探索,最后该班32名学生中30人获得保研资格(其中5人放弃保研,选择出国深造),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87.5%,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学科竞赛、实践项目奖项14人次,取得了“学霸班”的称号。经重庆媒体报道后,引起新华网、腾讯网等媒体关注。在积累精英型人才培养经验的同时,学院也在不断总结这种培养模式的不足。将成绩优异的学生配以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培养,固然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平行班缺少学习榜样,感受到“学霸班”的压力后,在争优评先等活动中退缩甚至放弃。优秀学生一般对寝室或班级的学习氛围都有带动作用,当采取集中培养后,优秀学生的辐射范围和推动作用减弱,对提升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不利的。如何既能给优秀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又能兼顾专业整体教育质量提升,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应企业、行业的要求,学院在2008级还设置了“中广核”订单式培养班,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后,由企业安排,

专门增设了适应岗位需求的部分企业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尽快实现职业角色转换、达到上岗要求提供了无缝连接的课程体系。该种模式应看作校企联合培养的试点,即现在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要求重点推进的环节之一。受限于特殊企业岗位需求的限制,该培养模式的试点班后续没有继续执行,但为学院后续设置企业化订单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储备。

3.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对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进一步明晰社会人才需求、本学科点人才培养优势及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后,近年来学院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规范的实施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进,逐渐确立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1)通过设立土木工程研究型创新人才实验班,卓越工程师班和复合型工程精英班,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分类培养。针对具有一定学术潜质,适宜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采用强化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深度的教学方式,通过推免形成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既为学科发展储备优秀新生力量,又创新了系列培养机制,提升了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对申报卓越工程计划的学生,以强化实践环节、设置企业课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工程分析、设计及管理能力,形成设计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后续的专业深造或工作奠定良好的综合能力基础。

(3)对大量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则在保持土木规范要求的核心课程基础上,强化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设置较为广泛的土木工程相关课程,如隧道工程、边坡工程、交通工程、木结构、地基处理等,课程目标以拓展相关领域知识面、了解工程问题的处理原理和方法为主,增强学生对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拓展就业面。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支撑要素。以学科专业为依托,将相互关联的学科课程有机结合,从总体上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形成具有复合型、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学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已经开展的工作包括2009年12月开展的“土木工程大类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其中分为8个子项目:基础工程系列课程、大土建类结构系列课程、理论力学系列课程、结构力学系列课程、工程测量系列课程、工程地质系列课程、建筑制图系列课程、土木工程施工系列课程等。其中既有横向系列课程(课程知识面相同,但侧重点和掌握深度要求不同的系列课程),也有纵向系列课程(课程知识具有先后承接关系的系列课程)。通过大类系列课程的建设,提高了土建类平台课程的教学效率,解决了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叠、教学过程相关性被隔离等问题,切实缩减了教学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创新实践留设了空间。以建筑制图系列课程为例,通过将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1-2)、计算机图形学、建筑结构CAD四门课程整合,形成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建筑结构CAD三门课程,系列课程总学时减少24,各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过程也更为连贯。

课程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形成一批校级重点课程(基础、平台类课程)和优秀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土木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学科,让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实践。重庆大学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不断探索,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先导,以多元化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实施手段,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实践环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未来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影响下,学院将继续为提高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而不断探索。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刘荣桂,蔡东升. 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21-24.

[3] 刘汉龙,曹平周,吉伯海.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河海土木整体教学水平[C]//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长沙,2010:257-261.

[4] 林峰,顾祥林,何敏娟.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26-28.

作者:刘汉龙 李英民 阴可

第3篇:超高频RFID在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带来三方面的改变,一是改变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模式,二是减少图书馆的人力成本,三是缩短读者借还馆藏时间。本文以超高频RFID标签在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为例,分析其优势并结合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图书馆RFID系统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RFID;超高频;高效

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模式发生创新性的改变是因为RFID技术的引入及其普及,它实现了图书的管理智能化、馆员工作的高效性,也极大地缩短读者获取知识的时间。但是,RFID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方面以及需要避免的问题,针对这些方面和问题,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提出了RFID推广普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促进图书馆RFID系统的高效运行。

一、超高频RFID在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中的应用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本技术使RFID标签附着于被跟踪的物品上,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从而掌握物品的流通状态、物品自身特征等信息。目前常用的有三种频段的RFID技术,分别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超高频和高频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超高频RFID标签的优点是尺寸小,隐蔽性好、安全性高、读写速度快、完成图书定位借还等工作速度快,相较于高频RFID标签有价格上的优势,它的缺点是抗干扰能力低于高频。[1]高频的优点是穿透非金属的能力较强,技术比较成熟,在国内很多图书馆中的应用较广泛,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价格高,读取速度慢于超高频,隐蔽性不够等。[2]针对高频和超高频RFID标签的特点,在进行各个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并与本馆实际相结合,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在RFID电子标签的选型上选择超高频。

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超高频RFID系统包括:标签转换系统、移动式图书盘点系统、图书定位系统、自助借还系统、键盘仿真系统、安全门禁系统以及24小时室外还书系统共计7个子系统。

在日常工作中RFID各个子系统之间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标签转换。馆员先对图书和架位手工贴上RFID电子标签,然后在标签转换设备上将图书标签和对应图书的名称、索书号、作者、价格、ISBN以及条码号相关联,将架位标签和架位号进行关联。

第二步:图书盘点与定位。根据索书号排序,将图书标签与所在的架位标签进行关联,实现图书的盘点与定位。该步骤涉及到图书盘点和图书定位系统。

第三步:学生自助借还。学生通过检索系统里面的图书定位信息找到图书,然后在自助借还书机上实现借书、还书、续借、借阅查询和修改密码等操作,如果是预约的图书就不能在自助借还书机上归还,只能在键盘仿真系统上归还并充磁。

第四步:学生通过安全门禁出馆。如果学生在借书完成后通过门禁报警,那么就需要馆员采用键盘仿真系统对图书做消磁处理。

第五步:学生在图书馆闭馆期间有还书需求的,就可以在24小时室外还书机上归还图书。

二、超高頻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超高频RFID在重庆理工大学图书馆应用中的带来优势如下:(1)提高馆藏流通速率。(2)提高读者借还书效率。超高频的RFID为读者提供图书的导航信息(精细到楼层架位列层)并且馆藏信息读取速度快,这极大缩短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时间。(3)缩短图书馆人力成本。由于使用超高频RFID,读者可自助操作借还,极大地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4)提高馆员工作效率。合理科学的架位标签使得馆员在新书上架、顺架、倒架、整层移架等工作方便快捷,极大地提高了馆员的工作效率。[3]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及其措施

随着超高频RFID的各个子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其优点事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标准不统一,欠缺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不能跨平台解决相关问题。

2.成本偏高:超高频RFID费用偏高,相关设备价格偏高。

3.RFID技术软硬件的成熟性都有提升空间。作为电子产品,其部件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设计提升稳定性;作为机械产品,其核心部件在选型时应充分考虑使用的频繁性。

4.是客服速度慢。客服人员少,当设备出现棘手的故障时,不能快速解决问题。

针对超高频RFID标签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首先,统一行业标准,增强软硬件的可移植性;其次,不断更新软硬件以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加强超高频RFID的普及,使得馆员和读者能更好的使用这项技术。

四、总结

随着超高频RFID在现代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创新性的变革,这一系列的变革提高了整个图书馆的运作效率,不仅为读者也为馆员带来了的极大的便利。超高频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关键一环也为物联网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挑战。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中山图书馆为例针对超高频RFID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的亟需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期超高频RFID技术为图书馆和读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为物联网以及智能化图书馆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金志敏.“第三代图书馆”——RFID智能图书馆,图书馆学刊,2012,第3期.

[2]许毅.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对现代图书馆服务及管理的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年3期总第181期.

[3]王玉龙.物联网环境下图书馆RFID系统模型构建研究.图书馆学刊,2012,第08期.

作者:王丽娜 常京府 马勇

第4篇:重庆理工大学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践单位:上海某建筑公司 实践时间:

商贸信息学院208208402李洪卫2010-7-31至2010-8-16

0 20

10、

9、6

摘要:农民工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外出打工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外出打工依然成为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不少未成年人中途辍学,踏入城市打工的行列。农民工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工资拖欠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依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我国政府努力的方向。我于今年7月底也踏入农民工打工的行列,在建筑工地上生活了半个月,07年我也曾跟随我村人员一起北上打工一个多月。经过这两次的打工,我对农民工这个群体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也想对农民工作一定的剖析。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生活状况、权益保障

正文

实践目的及缘由: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的途径之一。通过社会实践,亲身体验社会,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成为大学生暑假期间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当前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立身之地成为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现在如何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自己赢得就业砝码成为我们大学生努力的方向。现在的我也面临着毕业就业的问题。于此同时外出打工也可以增加一部分额外收入,于是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和我村同伴一起前往上海建筑工地上打工,再一次亲身体会农民工的生活。 实践内容: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工资相比金融、房地产行业来说,都不算太高。这几年建筑行业上的工资普遍在增加,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工资。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上又兴起了一种新的工作-建筑打桩,目前打桩行业的工资确实很高,一般小工的工资一天最低80,工作于打桩前台和后台的人员工资每天都在100以上,作为打桩领班的指挥来说,每天工资都在150以上,而且工作很轻松。现在虽然打桩行业正在逐步普及自动化,但是工人的工资均在增加。而且包吃包住。这样的工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公司的不同,工资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一些实力强大、比较出名的公司里,工资会更高,而且生活伙食及待遇会更好。当初由于该公司

承包了该项打桩工程,但是水泥需要人工退运,故本人才有幸到该工地上从事推水泥的工作。由于该项工程是总工程的基础性工程,故实行24小时两班倒的工作制度。该项工作每班人员由推水泥2人、前台和后台各1人、前台指挥1人组成。水泥和水是按照1.5:1的比例来配置。由于该工程是后台人工推水泥、人工放水,水泥和水的比例很难控制在该工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刚从事推水泥的时候我还感觉可以,但是上完一个夜班后,就感觉非常累。由于人工推水泥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水泥浆让机器来抽用来打桩。所以推水泥的工人基本上要不停的推水泥,没有休息的时间。连续推12个小时的水泥,而且每车的重量也不轻,确实让人吃不消。我连续上了三个夜班的推水泥工作,然后就要求增加推水泥人数,或者另换其他工作。要不然我就辞职不干了。在第三个夜班中,由于各种原因吧,整个工程中出现了水泥过少的情况,需要重新打桩。但是出现这种现象原因不仅仅在于工人偷懒少推了水泥,而且又在于后台放水过多,前台指挥发挥过晚,知道次日凌晨

4、5点的时候才发现水泥过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但是已经晚了,只有重打了。要想使水泥和水的比例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推水泥的工人和后台放水的工人合作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在我所在的这个工地上,除了指挥的工资一天150以外,前台和后台一天80,推水泥的工人一天100,在干了三天以后,老板不答应增加推水泥的工人,我就要求换工作,一天100元的工资,我要不起,我宁愿挣一天80的工资。前台的工作相对于后台和推水泥的工人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只需在前台做一些杂事,跑跑腿等事情。虽然前台的工资不高,但是毕竟不累吗,轻松哦,只需熬夜就行了。就这样,我连续上了十几天的夜班。在这十几天,我所在的工地上由于各种原因走了许多工人,当时我也想走,毕竟这样的工地确实不好待,我就直接问了我们老板,问我最多是待到八月底就得回去了,我回去的时候能否结账呢?老板的回复是不能,等到工程完后才可以结账给钱,中途走的话,最多给一半。这个结果是在我的预料之内的,我正发愁没有理由回去呢,既然我八月底的时候拿不到所有的工钱,所以我就只在工地上干了16天就不干回来了。在工地上我遇到了许多人,并且和这些人相处的不多,这些人有的是该公司的桩机师傅,挖机师傅和学徒,外出打工的未成年人,及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民工。十几天来与他们同吃同住,相处得很愉快,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积极的心态以及可值得学习的地方。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很多。在工

地上的十几天,我一直都把自己看成一个真正的工人,努力让自己忘记大学生的身份。以一个真正工人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个人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与职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快速适应这种转变,具有适应转变的心态和能力。当我的工友特别是挖机学徒得到我还在上大学,在这个呆一个月就得回去的时候都很惊讶,很多人开玩笑地再问我;“既然还是个大学生,为什么一定要到工地上来来受这种罪呢?”我都笑而回答说;“在家没事做,没钱花,出来逛逛,顺便挣点零花钱,而且以前我也去过工地,没事的,这种罪可以受的了。”既然他们都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生活,我又有什么理由来逃避现在属于我的生活-工地打工呢? 实习感想与总结

1:十几天的暑假工地打工虽然早已结束,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农民工对我来言说已经不再陌生。现在这个社会钱真的不好挣,虽然说工资是一天一百,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连续推12个小时的水泥,中间休息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只有吃饭的时间。两个人干着三四个工人的工作量。我们在高工资的光环下过度使用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和健康成本。

2:农民工的各种权益很难得到保障,现在建筑工地上的工作时间都是12小时制。包工头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工人的生活条件差,伙食质量差等问题随处可见。我工地上短短几天内走了近十个工人,走的原因大多数在于是对公司的不满,农民的工资托,扣,拿不到自己应得的工钱,包括我在内。

3;现在的包工头缺乏一些领导意识和领导技能,身边留不住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多数包工头还认为这是个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总有人会愿意去干又脏又累回报很低的工作。

面临即将毕业就业的我通过十几天在建筑工地上的锻炼,增强了身体素质,同时也对建筑工地上的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要想在社会拥有自身之地,必须要求自身能快速转变,适应环境,,具有适应转变的心态和能力!

2010-9-7

第5篇:重庆理工大学教学简报第198期

教 学 简 报

Teaching Briefing 第198期

2012年5月30日 No.198

May.30, 2012 重庆理工大学教务处主编 Edited by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of CQUT

目 录

Contents

我校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预赛获得好成绩 我校代表队荣获2012度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中国赛区优秀奖和最佳视频奖 我校第十一届“数学文化节”隆重开幕 我校第5届知识产权文化节隆重开幕 著名数学家孟道骥教授赴我校讲学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苏代忠教授来我校访问 我校第十三届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圆满落幕 我校首届“译才”杯翻译大赛圆满结束 会计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财会知识竞赛 我校第三届击剑锦标赛闭幕

我校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暨汽车嘉年华隆重举行

我校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重庆赛区预赛获得好成绩

4月28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重庆赛区预赛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经专家组评审答辩,我校组织的4支参赛队伍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中,重庆市一等奖仅设4项。汽车学院的张亮、龙朝海、文鹏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吴玉莹等四位同学在张晋西、宋鹍老师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制作的“水陆两栖龙舟”装置,将被推荐代表重庆赛区参加于2012 年7 月下旬在陕西西安的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举行的全国总决赛。预赛期间,教务处副处长陈世平到现场慰问参赛学生。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该项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分赛区初赛和全国决赛两个阶段。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12年)的主题为“幸福生活——今天和明天”;内容为“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和制作”。

-1- 我校代表队荣获2012度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

中国赛区优秀奖和最佳视频奖

5月25日,2012年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中国区总决赛在北京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礼堂如期举行,我校代表队作为2011的西南赛区总冠军与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不同赛区的其他四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全国总决赛。

我校代表队由会计学院的CIMA专业的田宇、彭苏、袁豪、黄谋薇四位同学组成。在获得2011年12月份获得西南赛区总冠军后,他们就积极、认真的开始备战全国总决赛,会计学院并为此组成专业老师团队对代表队同学进行一对一辅导。在当日决赛中,面对其他高校代表队强有力的挑战以及台下CIMA全球首席执行官Charles Tilley先生和来自各大著名企业的专业评委的提问,我校代表队从容不迫,以敏锐的思维、专业的分析和幽默风趣的表述方式,引得评委和观众们的掌声不断,充分展现了我校选手的风采,并最终荣获优秀奖和最佳视频奖。赛后,CIMA全球首席执行官Charles Tilley先生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点评,他表示从整场比赛中,可以看得出所有选手进行了充分的备战,对传媒业尤其是电视制作行业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大家所提交的报告战略清楚,分析得当,非常具有专业水准,一点都不输于顶级咨询公司的提案。他也对各个代表队所获得的成绩表示恭贺。

以“寻找未来商界领袖”为主题的CIMA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是由CIMA发起并主办的国际大学生商业类竞赛,受到全球大学生的关注,素享有“大学生商业奥运会”的声誉,全球有数千所高等院校参与比赛,并由英国巴克莱集团全球冠名赞助。本年总决赛的案例真实模拟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经营,选手们作为战略咨询顾问,为案例中的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我校第十一届“数学文化节”隆重开幕

春风和煦,静湖微波。4月25日下午4时,由科研处、教务处与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举办的重庆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在博园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副校长张晓洪,以及学生处处长陈宇、校团委书记黄介彬、科研处副处长李又兵、教务处副处长陈世平、研究生处副处长方丽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冯惠涛、副院长叶志勇等出席了开幕式,我国著名数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孟道骥教授,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家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代表和全体同学参加了开幕式。会议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冯惠涛主持。

开幕式首先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叶志勇致开幕词。他对数学学科的重要性给予高度评价,精妙论述了数学与其分支之间、数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联系以及数学之美,充分的阐释了富有魅力的数学文化。他最后衷心希望“数学文化节”能让大家充分品味到数学文化之美,感受到数学迷人的魅力,使数学

-3- 文化节在我校创建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中发挥出积极作用。随后,科研处副处长李又兵以“数学就是力量”为题高度肯定了数学的地位,阐释了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学所拥有科学与技术的双重身份,强调数学已成为各个领域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向本届数学文化节致以衷心的的祝愿。接着,教务处副处长陈世平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历届数学文化节的举办情况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他还介绍了今年我校首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参加今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后,数学与统计学院学生代表卢子轩同学在发言中表示数学文化节是展示数学魅力的平台,参与其中能领悟到数学知识的广博、数学推理的严谨、数学思维的美妙,能启迪人的创新思维,数统学子对数学的景仰和热爱也会激情绽放。

最后,副校长张晓洪隆重宣布重庆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将整个开幕式推向高潮。整个开幕式掌声阵阵,热情高涨。

此后的一个月,数学文化节将举办数学色彩——名家论坛、数学竞赛、“数学风景”摄影大赛、数学趣味运动会、数学棋牌会、数学交流会、唱响数学等一系列活动,让理工学子在节日的盛会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由数学带来的乐趣,丰富广大同学的校园文化生活。

-4- 我校第5届知识产权文化节隆重开幕

4月23日下午5:00,重庆理工大学第5届知识产权文化节开幕式在静湖广场隆重举行。重庆理工大学副校长张晓洪、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处副处长高小景、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总裁李晓萌、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李永兵、校党委学工部部长陈宇、招就处处长赵毅、校团委书记黄介彬、教务处副处长陈世平以及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苏平、院党总支副书记邹霞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文化节是以第1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到来为契机,以“创新知识,博弈产权”理念为指引,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开幕式上,首先由知识产权学院团总支书记厉华杰就2012年知识产权宣传活动的部署暨第5届知识产权文化节系列活动向大家做了介绍。随后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苏平、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总裁李晓萌、重庆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处副处长高小景先后发表了讲话,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学生代表赵婧瑶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苏院长表示,自2007年成立以来学院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国家知识产权(重庆)培训基地设立在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这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培训基地,为地方乃至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取得很好的社会影响,知识产权文化节经过5年的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意义重大,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实践,也并强调在未来学院仍将不懈努力,开展好知识产权工作。李小萌总裁介绍到此次与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的合作,德恒律师事务所将就知识产权行业人才培养等问题与学院的专家进行探讨,同时将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处高处长对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知识产权教育事业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希望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能继续以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为契机,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有利于参与世界竞争的有用之才!赵婧瑶同学代表全体

-5- 同学表示,在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努力宣传知识产权相关知识,为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做出贡献。最后,在漫天的彩带以及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副校长张晓洪宣布2012年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暨第五届知识产权文化节正式开幕。

启动仪式结束后,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的师生们在静湖广场开展了知识产权文化游园活动,他们通过商标、版权、专利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标志知识竞猜等形式进行了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活动,将知识产权文化知识和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相融合,吸引了现场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著名数学家孟道骥教授赴我校讲学

2012年4月25日,下午4:30,继重庆理工大学第十一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之后,我国著名数学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孟道骥教授在博园国际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代数之管见----代数学是什么”的专题讲座。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冯惠涛、副院长叶志勇,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代表及二百余名学生参加

-6- 并认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冯惠涛主持。

讲座中,孟教授首先以历史和自然科学中与数学有关的人和物做引,简要而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初等代数和抽象代数。他用老子《道德经》中的经典“玄之又玄”解释抽象性是代数的逻辑特征,用“众妙之门”比喻数学的广泛性。同时,孟教授还将数学比作一座可以造出任何美妙艺术品的艺术宫殿,以此说明浪漫性也是代数的艺术特征。最后,孟教授以已故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一句“21世纪数学的发展是很难预测的,它一定会超越20世纪并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希望中国未来的数学家能够成为开辟这片天地的先锋。”做寄语,希望年轻人去努力推动数学的发展,为把中国建成数学强国而奋斗。

此次关于“数学之代数”的主题讲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孟教授以诙谐的语言、亲切的笑容、丰富的典故,将几十年积淀的数学思想精髓与重理工师生一同分享,拓宽了大家的数学逻辑思维,启迪了同学们的思想,成为我校数学文化节中一道文化盛宴。

-7-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苏代忠教授来我校访问

2012年4月26日上午,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苏代忠教授应邀来我校访问。校长石晓辉、副校长许洪斌及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与苏教授在明德楼300会议室进行了会谈。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位于历史古城诺丁汉市,是英国最受学生青睐的学校之一。该校是所课程齐全的综合大学,享有很高的学术和教学声誉。在最近的政府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AA) 的评估中获得出色的评价。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以教学质量高、注重联系实际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该校化学系以及商业系被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评为“优秀学系”。最近的研究表明,该校是全英最受欢迎的一流大学之一。

苏代忠教授,现担任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进设计制造工程中心主任、联合国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等多所国内外大学的兼职教授等职务。苏教授是机械设计、机械传动、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与制造、人工智能在工程中的应用等专业领域有高声造诣的著名专家。于2001 ~2004年担任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曾担任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会议由副校长许洪斌主持,他首先对苏教授的来访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对我校的机构设置、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对外开放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况做了介绍。随后,汽车学院常务副院长米林、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院长彭东林、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朱秋白、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宋奇成先后介绍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情况。苏代忠教授对我校所取得的成绩、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表示赞扬。会上,双方主要就本科生、研究生的合作培养进行了讨论交流,教务处副处长熊晓燕、研究生处副处长方丽英也对合作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协商,双方拟在本科生(2+2)、研究生(3+2)双学位联合培养、双方

-8- 专家教授研究领域的对接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外,双方还就联合培养博士生进行了探讨。最后,校长石晓辉对今后未来两校人才的合作培养与学术交流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我校第十三届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圆满落幕

5月24日下午,重庆理工大学“第十三届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决赛在汽车博物馆隆重举行。教务处、学生处及汽车学院相关领导观看并指导了本次决赛。比赛评委由汽车学院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中心老师的李朝晖、林君、殷华担任。

经过初、复赛选拔的12个参赛组在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后,在评委们的公正裁定下,评出了本次拆装大赛发动机非专业组、变速器组和发动机专业组的

一、

二、三等奖,并由出席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奖。至此,我校第十三届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圆满落下了帷幕。

作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传统项目,本次比赛共吸引全校140

-9- 支队伍800余名学生参加。竞赛从4月上旬正式起动,经过报名——培训——预赛——决赛四个环节,历时近2个月。所有参赛选手都利用晚上、周末等课余时间参加了由汽车学院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组织的竞赛培训。本次比赛调动了同学们参加实践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大学的课余生活,并为广泛的学习交流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我校首届“译才”杯翻译大赛圆满结束

作为外国语学院英语文化节的新项目,由重庆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和重庆译才翻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届“译才”杯翻译大赛于5月21日成功举行,147名重理工学子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并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颁奖仪式于2012年5月25日在我校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学校教务处副处长陈世平、外国语学院党政领导及重庆译才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及奖金。

通过举办“译才”杯大赛,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双方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为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外语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重庆地区知名的翻译公司,重庆译才翻译公司陈总表示,每年将在重理工继续举办“译才”杯翻译大赛,为同学们提供将其翻译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从而更好的提高翻译技能和水平,把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微萍衷心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良好的语言环境,把握好各种展示语言的机会,积极参加更多的英语活动和比赛。

颁奖仪式结束后双方还签署了共建外国语学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书,重庆译才翻译公司正式成为外国语学院的第四个实习基地。本次校企携手,使双方的友谊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为今后合作育人谱写下了新的篇章。

-10- 会计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财会知识竞赛

2012年5月17日晚,由会计学院团总支主办、会计学研究会承办的重庆理工大学首届财会知识竞赛决赛在国际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计学院孔庆林、黄金曦和徐伟三位老师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黄毅、学办辅导员和学校大学生科协、各二级学院科协代表等200余名观众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比赛共有6支队伍参加,比赛共分为三个环节:志在必得、智勇双全和风险1+1。各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比赛中显示出了较高的专业水平,志在必得环节的从容淡定、智勇双全环节的才思敏捷、风险1+1环节的谨慎专注、选手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现场高潮不断。最后,来自0964-1班的第五支队伍获得本次比赛冠军。

本次竞赛是会计学院“科研在线”系列活动之一,参与面广,会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和商贸信息学院财会专业共400多名学生参加了初赛;本次竞赛比赛历时一个月,经历笔试、专业视频制作和现场团队答题三个环节,参赛选手认真准备,创意不断。本次比赛提高了会计学子对财会知识的兴趣,强化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临场反应能力,还活跃了气氛,为广大财会学子营造了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除财会知识竞赛外,会计学院还将举办第四届财会学术论坛等“科研在线”一系列活动。

-11- 我校第三届击剑锦标赛闭幕

2012年5月21日,重庆理工大学第三届击剑锦标赛圆满落幕,经过四天近百场比赛的激烈角逐,男女个人冠亚军及团体冠亚军各归其主。其中,应用技术学院的张崇航获得了男子个人冠军,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的唐雪婷获得女子冠军,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一剑逆转险胜应用技术学院获得混合团体冠军。

在随后进行的颁奖仪式中,重庆市委巡视组的领导为获得个人前三名奖运动员颁奖,副校长杜华,校学生处处长陈宇,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勇刚,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彦为获得团体前六名的运动队颁奖并合影留念。

在全场热烈掌声中,重庆理工大学第三届击剑锦标赛正式落下帷幕,此次比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时也为校击剑队在今年的全国击剑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我校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暨汽车嘉年华隆重举行

阳春芳菲未尽,盛夏万类争荣。近日,重庆理工大学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开幕式暨汽车嘉年华在花溪校区静湖广场隆重举行。学生处、教务处以及重庆汽车学院相关领导到场参与。

开幕式上,汽车学院张瑜同学向大家介绍了本届汽车文化节筹备情况及活动安排。随后,汽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俞宁致辞,她指出,对于学习汽车的同学来说兴趣的培养对于专业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同学们把握好汽车文化节这个活动平台,积极开展汽车文化交流,感受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知识,培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最后,学生处处长陈宇老师宣布重庆理工大学第八届汽车文化节开幕。

开幕式后,汽车嘉年华活动正式开始。各位领导和老师饶有兴趣的观看汽车了汽车嘉年华活动。活力四射的汽车学子们纷纷加入其中,参加精彩的小游戏、观看科技作品展示、参与汽车知识问答。同学们在欢笑声中感受了汽车文化,学习了汽车知识,更培养对汽车文化的强烈兴趣。浓厚的汽车文化氛围,进一步促进优良学风建设;宏扬民族精神,树立奋发图强、自主创新意识。

本届汽车文化节共有“汽车嘉年华”、“走进汽车”、“走出校园”、“起航梦想”等主题活动。“走进汽车”主题活动将开展“大学讲堂汽车文化系列”、“汽车文化影视沙龙”等汽车文化活动,旨在弘扬汽车文化,让同学们走进汽车、了解汽车、爱上汽车。“走出校园”主题活动将开展“低碳汽车.绿色地球”、“汽车学子企业行”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同学们感受车企文化,了解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自身以后的发展明确方向。在“起航梦想”主题活动中,同学们将参与到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第二十届“开拓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重庆理工大学第十二届汽车零部件拆装大赛等活动中。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同学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

-13- 我校汽车文化节自从2005年4月成功举办第一届之后,汽车文化节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重庆汽车学院的专业支撑下,现已发展成我校学子感受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明的重要平台。

教学事故通报

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黄刚老师于2012年4月24日下午第三大节承担“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时,迟到10分钟。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为二级教学事故。

数学与统计学院陈忠老师于2012年4月28日上午承担“高等数学(2)-经管”课程的教学时(根据学校安排应上第12周星期一的课,3-303教室),迟到45分钟。根据《重庆理工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为二级教学事故。

-14-

送校领导

发各学院(中心、部)、图书馆、职能部门 印300份

存4份

-15-

第6篇:重庆大学数控加工实践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报 告

年级 2010级 专业 机自 姓名 赵海艳 学号 20102458 指导教师 成绩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目录

1 实践目的 .............................................. 2 2 实践原理 .............................................. 2

2.1 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原理 ............................................... 2 2.2 零件CAM及数控加工过程原理 ........................................... 3 2.3 快速原型制造的实践过程原理 ........................................... 3 3 实践内容 .............................................. 4 4 实践步骤 .............................................. 4

4.1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 4 4.2 零件CAM及数控加工过程 ............................................... 7 4.3快速成型制造的实践过程 .............................................. 15

5 实验结果 ..................................... 25 6 分析总结 ..................................... 28 7 心得体会 ..................................... 29

参考文献 ........................................ 31

第 1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1 实践目的

1. 熟悉三维建模(MDT); 2. 了解CAD/CAM及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 了解快速原型制造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4. 熟悉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思想及方法;

5. 掌握零件从CAD/CAM到数控加工的完整过程或零件从CAD建模到快速制造出原型零件的全过程。

2 实践原理

在数控加工机床上加工零件时,要预先根据零件的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和走刀运动数据,然后编制加工程序,床输给数控系统,在事先存入数据装置内部的软件支持下,经处理与计算,发出相应的进给运动信号,通过伺服系统使机床按预定的轨迹运动,进行零件加工。因此,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需要零件加工的程序清单,即数控加工程序。该程序输入数控机床的NC系统,控制机床的运动与辅助动作,完成零件加工。

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原理

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是基于二维的线框模型和三维的线框模型的,二维线框模型描述了平面的点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及他们之间的拓扑关系,,而三维线框模型还增加了面的信息,三维实体模型给出了面的矢量信息,从而将三维实体的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内并通过软件的使用表达给用户。

第 2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三维实体造型是在 MDT的工作环境中实现的,在工作界面可以通过建立工作平面,然后通过草图的绘制,拉伸,旋转,拔模,到圆倒角等一系列的实体造型过程完成三维实体的造型。Cad则将零件的三维实体信息表达给用户。

零件CAM及数控加工过程原理

在零件的生产阶段,需要完成零件的数控NC加工的编程,加工过程的仿真,数控加工以及后续的其他工作,借助计算机完成,称之为CAM。

CAM是继CAD之后的工作,其实践环境有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设计软件、网络环境、加工设备以及毛坯和刀具组成。其中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是计算机和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或Windows NT或UNIX,主要为用户提供工作的物质基础及使用、管理、控制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是属于应用软件,实践中使用到的Mastercam9.0是主要用于生成NC程序和加工仿真的应用软件;网络环境是用于计算机与加工设备的数据传输,而加工设备是 α- T10 A钻削加工中心或TV5立式加工中心,其工作就是利用已经编好的程序指导加工;在实践中毛坯为木材,长宽高对应120x80x40,刀具为端铣刀和球头铣刀。

快速原型制造的实践过程原理

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快速成型从零件的CAD几何模型出发,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型系统,用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堆积而形成实体零件。是综合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和材料 第 3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技术实现从零件设计到三维实体原型制造一体化的系统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采用离散/堆积成型的原理实现零件成型的。

根据三维CAD模型,对于不同的工艺要求,按一定厚度进行分层,将三维数字模型变成厚度很薄的二维平面模型。再将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入加工参数,产生数控代码,在数控系统控制下以平面加工方式连续加工出每个薄层,并使之粘结而成形。实际上就是基于“生长”或“添加”材料原理一层一层地离散叠加,从底至顶完成零件的制作过程。快速成型有很多种工艺方法,但所有的快速成型工艺方法都是一层一层地制造零件,所不同的是每种方法所用的材料不同,制造每一层添加材料的方法不同。

3 实践内容

1.零件的三维CAD建模。应用MDT 6.0 软件实现带轮的三维造型。 2.CAM软件应用:利用Mastercam9.0制定加工工艺路径,仿真及其制定数控加工的NC文件。硬件操作实施:观看将生成的NC文件传入硬件数控设备指导加工生产操作过程。

3.快速原型制造过程。观看快速原型制造过程,并了解其原理。

4 实践步骤

4.1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1) 打开MDT软件,新建文件,建立世界坐标系。

2) 根据建模的零件,选取建模方式。对于带轮,首先使用拉伸命令完成带轮外廓造型。选取TOP平面绘制拉伸草图,完成草图绘制并执行拉伸命令,选择拉伸尺寸。

第 4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3)再次使用拉伸命令,完成带轮凹槽的造型。

4)带轮的中心部分是需要连接轴的通孔。通过拉伸命令,完成通孔的造型。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2)数控加工仿真图形

3)快速原型制造图形

第 26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2 数控加工NC代码生成结果部分数据: 1)粗加工代码

% O0001 (PROGRAM NAME03-06-13 TIME=HH:MM15 DIA. OFF.15 DIA.20102458-2) (DATE=DD-MM-YY15:50) N100G21 N102G0G17G40G49G80G90

第 27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TOOL16 LEN.6.) N104T16M6 N106G0G90X-6.819Y-37.442A0.S2000M3 N108G43H16Z100. N110Z5. N112G1Z-6.F200. N114X-6.686Z-5.725F2000. N116X-6.679Z-5.717 N118X-6.663Z-5.683 N120X-6.657Z-5.666 N122X-6.653Z-5.662 N124X-6.648Z-5.652 N126X-6.647Z-5.656 N128X-6.634Z-5.633 N130X-6.578Z-5.582 N132X-6.51Z-5.415 N134X-6.505Z-5.411 N136X-5.685Z-5.019 ................. N1994Y-6.753Z-5.662 N1996Y-6.757Z-5.666 N1998Y-6.763Z-5.683 N2000Y-6.778Z-5.717 N2002Y-6.786Z-5.725 N2004Y-6.918Z-6. N2006G0Z5. N2008Z100. N2010M5 N2012G91G28Z0. N2014G28X0.Y0.A0. N2016M30 %

6 分析总结

实践环节分为三个环节,CAD三维实体建模、CAM及数控加工仿真还有快速原型之制造。其中三维实体建模属于设计内容,使用数据皆是设计数据,即零件的公称尺寸。在带轮的三维建模中,由于毛坯的尺寸为长X宽X高=120X80X40,因此带轮的直径应小于80,取带

第 28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轮直径为70,带轮高度应小于40,取带轮高度为35.又由于加工刀具的最小半径为3,因此带轮的圆角半径应大于等于3,取带轮圆角半径为5. 在数控加工环节,数控加工中的误差主要由工件的定位误差、对刀误差、刀具误差、机床误差、弹性变形以及热变形引起的误差等。其误差属于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夹具,将工件置于准确的坐标系中,选择合适刀具,进行粗加工与精加工的划分等方法使之减小。同时,对机床工作环境的温度、机床传动部件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减小热膨胀对机床精度造成的影响也是减小误差的方法。

在快速原型制造环节,由于制造原理是将零件分层而进行逐层制造,因此分层的精度不免造成了制造的误差,分层精度越高,加工精度也越高。而且零件在分层加工过程中不免有分层滑移,导致零件的精度减低。另外,零件在装入软件并进行分层过程中会有孤立的点线或是其他不封闭的情况发生,在修复这些时也会引进误差,比如将下一层复制到上一层。因此解决这些误差影响的精度问题也是快速原型的发展的实际问题。

7 心得体会

这次数控加工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就在考试时间上,而且考试一周考三科,在第一堂课的学习中,就因为连续一周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而趴了所有的上课时间,说来惭愧,不过后面的实践过程都做得挺好,工科的孩子,即便我是女生,对软件的东西还是上手挺快的的。

第 29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在Mastercam9.0上做刀具生成路径时,要求选择一个入刀路径和一个入刀点,可是在软件上只提示指定入刀边界,从第一条到第N条,什么原因呢,我就重复操作的全过程五六次,还是不行。然后请指导老师帮助,又进行几遍重复操作。最后的结果是我们都没有找出缘由,但我也因祸得福,那是多遍的操作让我对那软件的使用特别熟悉,以至于自己跳过那步后做完自己的还帮助指导两个同学操作以及提前离开。

其实这次数控加工实习虽然风风火火的在忙这忙那,但是还是学到很多东西的。第一次接触三维实体造型是在大一的机械制图课上,接触数控加工是在精工实习,第一次系统学习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而制造的相关内容是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上。这次的实践可以综合加深理解数控加工制造的全过程操作,并且熟悉其中的软件操作与加工机床的工作方式及原理,通过动手动脑,深入学习。在刚在国博举行的机床展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机床,问了别人一个很鄙视的问题,它的内部传动机构是怎么的,遭人家很大的不懈态度。但是就在数控实习中,接触的机床不用问老师也会讲解,这是学校的优待。

最后,珍惜我们每一次的实习机会,态度端正,独立思考,我们会学到更多。

第 30 页 共 32 页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数控加工实践

参考文献

[1].陶桂宝,刘英,张毅等. 数控综合实践指导书.2005 [2].刘英,袁绩乾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蒋和生等. 数控加工技术. [4].姚英学,蔡颖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第 31 页 共 32 页

第7篇: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1 专业实习大纲(英语)ok

专业实习大纲(英语)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夏季学期

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2周)

适用专业:英语(1101)

一、专业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必要途径,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构成及应用的感性认识,并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加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实习的内容

可根据情况实习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1、邀请校外专家举办讲座;分批带领学生参观实习基地;短期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如从事外贸业务、制作外贸单证、报关等商务英语类工作以及翻译、跨文化交流等语言、文化类工作。

2、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商务英语方向、翻译方向),在经管实验中心以及语言实验中心分别开设国际贸易模拟课程以及口译实践课程,提供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3、英语专业大型文艺汇演,如:国际贸易谈判(英语)、英语歌曲、戏剧、朗诵、独白、对白表演等。

4、英语、汉语翻译(笔译为主),可通过竞赛、评奖、编辑印刷优秀翻译作品、向公开出版发行的报刊推荐稿件等形式进行。

5、英语辩论赛,此项目可邀请全校其他专业学生共同参与。

三、专业实习的方式

1、根据内容实行“小组制”,约5-10人一组,按选定内容配备指导老师。实习中除按计划统一实习之外,可根据需要由小组自行组织。

2、各小组成员应在老师指导下,认真选择任务、合理分工。

四、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1、遵守《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

2、学生应严格按照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规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实习任务,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请假。

3、实习期间要注意安全,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独立完成实习总结,撰写实习报告。

五、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成绩。

2、成绩构成:考勤、纪律、协调、合作等过程因素;实习报告、总结、作品。

第8篇: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2 毕业实习大纲(英语)ok

毕业实习大纲(英语)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春季学期

学分:6学分学时:96学时(6周)

适用专业:英语(1101)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必要途径。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毕业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运用。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3、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认识、理解、分析、处理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

4、对英语专业相关问题作专题调研,为撰写毕业论文收集资料。

二、毕业实习的内容

1、了解实习单位的机构设置和运作情况。

2、了解实习单位涉外机构设置和运作情况。

3、了解实习单位在技术、资金、项目引进,产品出口,涉外谈判,人员接洽,对外交流等过程中社交、礼仪、英语运用等情况。

4、帮助实习单位处理涉外事务。

三、毕业实习的方式

1、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

2、学生毕业实习实行论文指导教师负责制。

四、毕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1、按实习计划参加实习。

2、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有关实习管理的规定。

3、听从实习单位辅导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安排。

4、实习过程中虚心学习、勤于请教、认真钻研。

5、在实习单位经过业务见习后,能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业务工作。

6、做好实习日志、实习笔记,按时完成实习报告。

7、经常与论文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做到实习与论文的有机结合。

五、毕业实习成绩的评定

1、实习成绩按五级分制计分,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对集中实习的学生依据其实习考勤、实习态度、实习日志、实习笔记、实习报告以及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教师的意见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3、对分散实习的学生依据实习单位出具的相关考勤记录和实习鉴定,结合其实习日志、实习笔记、实习报告由指导教师综合评定实习成绩。

第9篇:重庆理工大学实践教学大纲(实习设计)01 专业实习大纲(行政管理)ok

专业实习大纲(行政管理)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课学期:第4学年秋季学期

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3周)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0502)

一、专业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专业实习主要是运用行政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小组研讨、挂职锻炼、参与管理等方式,进行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习达到以下目的:

1、全面了解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较好把握管理角色,协调和处理好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3、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学会与领导同事的沟通,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技能。

4、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执行力。

二、专业实习的内容

1、了解行政管理的运行过程以及各个环节的管理重点和难点。

2、了解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3、把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及其评价。

4、对实习单位的行政管理作出全面综合的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专业实习的方式

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可选择的专业实习方式主要有:

1、以在实习基地集中实习为主,结合参观、走访、社会调查等。

2、根据实际情况,允许部分学生分散实习。

3、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务操作。

四、专业实习的基本要求

1、遵守《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守则》。

2、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3、服从安排,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实习,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写实习日志。

4、尊重实习指导教师,虚心学习,认真做好分配的各项工作。

5、实习结束后,必须写出实习报告或总结。报告要结合实际,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字数在3000字以上。

五、专业实习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实习成绩。

2、实习成绩评定依据:实习日志20%;实习态度,主要指各项实习活动的参与及表现情况10%;实习报告70%;考勤扣负分。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将作降等处理,情节严重者,实习成绩记零分。

(1)违反实习单位和学校规章制度者。

(2)迟交实习报告者。

(3)给实习造成不良影响者。

上一篇:不可能的挑战下一篇: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