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2023-0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拟行路难

电改五年行路难

5年电力改革,使得当年强大的垄断者变成了今天更加强大的垄断者。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没有建立起来,反而导致了电源建设和电力输配双失控的局面。

改革没有回头路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在经过5年的风雨历程后,似乎重又加快了步伐。

5月30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公布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项目,成交价187亿元,高出账面净资产56%。这部分资产引入了多个投资者进行竞争,地方和外资电力企业获得了50%以上的发电资产。

在当天由国家电改工作小组和电监会主办的“920万千瓦发电资产部分股权转让协议签字仪式”上,国电集团、华润电力、山西国际电力等中标企业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协议,受让后者代持的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历时将近4年的920万千瓦发电资产变现工作基本完成。

按照国务院2002年发布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5号文件),原国家电力公司被分拆,初步实现了厂网分开。但在进行发电资产划分时,国家电网公司保留和预留了约3384万千瓦的发电资产,其中1597万千瓦用于抽水蓄能和调峰调频,920万千瓦为解决电力主辅分离改革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647万千瓦主要用于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要求“920”项目的发电资产在两年内出售,由财政部统收统支,“647”资产则应划归辅业集团。据悉,“647”项目已于今年5月25日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主要面向五大发电集团,以协议方式进行转让。根据进程,“647”项目将在8月底完成主体变现工作。

“变现920万千瓦发电资产是‘十一五’初期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禹民在通气会上用三个“有利于”概括道,该项目的完成有利于巩固厂网分开的改革成果,有利于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的整体推进,有利于促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

据中国投资协会大中型企业委员会副会长、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陈望祥向《商务周刊》介绍,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时预留的为支付改革成本的国有电力资产,变现工作能逐步完成,“是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一个明确的信号,虽然这部分资产的变现工作早就应该完成”。

5年来的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绝大部分人都承认,这个改革的进程并不顺畅。尤其在电网改革方面更是进展缓慢,改革一度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引起了各方的不满。2005年年底,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杨名舟甚至上书国务院,言辞尖锐地称:“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基本上不成功。”

改革形势令很多人沮丧,这似乎与改革前的2001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2001年5月,时任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处长的王骏发表了那篇著名的《令人沮丧的电业改革》文章,引起广泛注意。而电改在进行了3年的时候,在业内很多人士的眼里,改革依然“令人沮丧”。5年过去了,王骏的身份已变成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并兼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

而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对目前的电改现状更加悲观:“如今改革进行了5年,在我看来,形势更加令人沮丧。”他认为,改革5年来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没有建立起来,却导致了电源建设和电力输配双失控的局面,国家电网公司成为阻碍改革前进的最大垄断者。

“改革必须坚定不移推进。”陈望祥认为,中央在继续推进电力改革方面的意见也很明确,2007年4月,国务院正式公开发布《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于去年11月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文件重申了“5号文件”的改革思路,被认为是中央坚持市场化电力改革的一个最明确的信号。

“这说明,改革不能走回头路。” 陈望祥称。

“5号文件”的成果

2006年,中国5大发电集团和地方各大发电企业创造了一个奇迹: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这种近似疯狂的增长虽然令人对“过热”担忧,但还是让很多人自豪,并认为这是“5号文件”后开始启动的电力改革在发电侧的最大成果。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电力体制改革起步于2002年,这在业内是个共识。当年3月15日,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成立,具体负责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工作,工作小组组长由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担任。

2002 年2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业内俗称的5号文件,明确指出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随后,按照“5号文件”确定的“厂网分离”原则,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改革前,电力供需矛盾紧张,厂网分开后,电力改革加速。实行厂网分开,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主体,解决了长期以来电力投资紧张问题,发电侧每年的增长很快。”陈望祥注意到,2003年中国新增装机3484万千瓦,2004年新增5100万千瓦,2005年新增容量在6000万—7300万千瓦之间。而截止到2006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2200万千瓦。

厂网分开后,发电侧的投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起来,尤其是刺激了地方投资。目前,全国大的发电主体达到60多个,除了中央所属的5大发电集团外,属于地方的电力集团还有50多个。发电侧长期处于疯狂的“跑马圈地”状态,也给发电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并可能存在金融风险,让杨名舟、韩晓平等专家感到忧虑。

但多位接受本刊采访的专业人士认为,这毕竟解决了电力短缺的紧迫问题,支撑了近年来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而警惕投资过热是另外一个问题。

改革的另外一個成果也很快显现出来,那就是发电成本逐年下降。电改之前,国家电力公司的年毛利润还不到200亿元,净利润则只有几十亿元。而2005年,中国各电力企业的毛利润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净利润约500多亿元。

“发电引入竞争以后,电厂投资的成本已大幅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高世楫对《商务周刊》说。电改初期,高曾担任国务院体改办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参与了电力体制改革的设计。他对电改的成就还是肯定的,他注意到,过去建燃煤电厂每千瓦需5000元建设成本,现在降到了3000多元。

而发电成本的下降,是在近年电力设备价格和电厂基础建设所需建筑材料价格以及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基础上取得的。“这也是进行市场化改革,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带来的成果。”陈望祥称。

5号文件的另外一个重要改革方向是建立区域电力市场。5号文件明确,区域电网公司主要负责区域电网发展,培育区域电力市场,进行电力调度;国网公司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电力交易和调度,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

2003年8月,电监会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选择东北率先进行试点。当时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等6大区域电力市场。

为此,在电监会主导下,国内先后成立了东北电力调度交易中心和华东电力调度交易中心两个电力交易试点。当时确定的体制框架下,国网公司管辖范围内设立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五大区域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则在5省区域内将原省级电力公司改组为分公司或子公司。

而改革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无疑是电监会这一独立的电力监管机构的成立。2003年3月25日,电监会正式挂牌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发改委转移到了电监会。几年来,电监会在积极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同时,逐步建立了现代电力监管体制,完善了电力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艰难的电改

采访中,高世楫等多位专家和5大电力公司的内部人士都强调,5号文件所确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对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在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完善监管方面初步取得了成果。

但是,改革过程中,5号文件的精神并没有得到顺利的贯彻,改革所带来的效益也并没有惠及到终端消费者。

有专家做过计算,改革过程中,发电装机容量的平均造价从2002年前的5000元/千瓦下降到了2005年的4000元/千瓦,平均下降1000元。2003—2005年,发电侧节约了1400亿的投资。然而这巨大投资成本的下降带来的却是电价的不降反升,消费者们为接连上涨的电价多掏了钱。2004年,每度电平均上涨了2.84分钱,2005年平均每度电又提高了2.52分,以2004年全国售电1.7万亿度电、2005年全国售电2万亿度电匡算,消费者多支付了约1600亿元。

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能一眼看穿其中的逻辑:都是垄断造的孽。具体到电力改革,就是厂网分离和发电侧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果,但电网改革却一直不理想。自2003年以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慢了下来,时间表亦被拖延。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主管部门“担心引起电价大幅上涨”,不敢大范围推进竞价上网的改革;“主辅分离”的方案也因电网公司和地方利益冲突迟迟没有出台最终方案。

按照5号文件的规定,2003—2005年要完成电网的主辅分离工作。“但这个任务拖到现在也没有完成。”陈望祥认为,当初依靠主业发展起来的辅业集团逐步发展壮大,开始插手到主业里,有的插足发电企业,有的插足电网,而且纷纷搞职工持股,主业与辅业、企业与个人的利益结合越来越紧密。

“鲁能集团的职工持股和私有化事件就很能说明为什么主辅分离和改革受到意想不到的阻力。”陈望祥曾多次就鲁能的问题向电监会等部门反映,并被媒体披露出来。总资产已经高达738亿元的鲁能辅业集团私有化问题也引起中央有关方面的重视,正在进行调查。

这位已经70多岁的电力专家告诉《商务周刊》,类似鲁能这样的电力辅业集团在全国有15个,而且这些集团几乎都在搞职工持股,主业与辅业的利益链条越来越紧密。

老人叹息道:“在这样的形势下,主辅分离怎么能顺利进行下去呢?”

2005年时就有人注意到,尽管以“厂网分家”为标志的电力改革已经推行了近三年,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各省级电网公司目前仍沿用原“省电力公司”的名称,并通过多种方式大量涉足发电领域;或电网公司直接投资,或通过各种旗下“多种经营”企业职工持股公司进军发电。贵州金元、江苏苏源、山东鲁能、四川启明星等均已成为当地发电企业中的举足轻重的“新贵”。

而2005年,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浮出水面”,被批评者广泛认为是“电力改革正在走回头路”,违背了5号文件“厂网分离”的原则。

国网新源成立于2005年3月,注册资本22亿元,拥有647万千瓦的发电容量。正是这647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引起了业内的注意和质疑,后经调查,国网新源公司所拥有的这647万千瓦发电能力正是2002年电力改革中所预留的用于以后支付改革成本的发电资产的一部分,也就是上文提到的647项目的发电资产。

根据2002年初出台的5号文件,集厂网垄断于一身的原国电公司被肢解,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原国电系统控制的13741.37万千瓦发电资产的归属。最终,有10357.32万千瓦的发电资产被重组进入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另外3384.05万千瓦的发电资产则被保留在肢解后成立的国家电网公司。

5号文件对这部分保留资产有明确的安排。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各区域电网保留 1597万千瓦的发电资产,用于抽水蓄能和应急、调峰。对于将在国家电网完成主辅分离后设立的施工、修造企业和勘测设计等辅业集团公司,划拨的参股发电资产为920.01万千瓦,用于支持主辅业分离改革;方案还为南方电网公司预留276万千瓦的发电资产。此外,国家电网公司也获准保留647万千瓦的发电资产,方案明确规定,这笔资产只是“暂时保留”,要尽快转让,“用于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和支付部分必要的改革成本”。

但国家电网公司却迟迟没有将这647万千瓦公开转让,反在三年后,将这笔资产和三个在建的发电项目集合到一起,转而成立新源公司。

国网迟迟对包括647项目在内的预留发电资产不转让,并试图把这部分资产占为己有的举动,引起了国务院的不满。陈望祥告诉《商务周刊》,国务院为此专门召开会议,把920项目和647项目的发电资产管理和转让权交由电监会负责。在电监会的大力推动下,才加快了这两部分发电资产的变现。

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5号文件确定的另外一大改革目标,电监会成立后,也把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正如上文所说,2003年8月,电监会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选择东北率先进行试点。当时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6大区域电力市场。但在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电监会遇到了来自国家电网公司的巨大压力。

2003年9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在公司总部、区域电网公司和省级电力公司实施市场交易与电网调度职能分开,分别设立三级电力交易中心,各级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所辖范围内的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交易工作。此举随即遭到业内质疑,被认为是国网公司方面意图“弱化区域电网”。

据称,原电监会主席柴松岳曾让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书面致函國家电网公司,要求提供有关建设三级电力市场的书面报告,并对这些行为“做出解释”。但一直到其对外宣称三级电力市场成立,国网方面也未予答复。

陈望祥注意到,改革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在试图固化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对电监会推行的区域电力市场持实质上的否定态度,并采取多种措施弱化区域电网,如上收各省电网主要资产,以及通过建设特高压线路,实现全国统一的同步大电网。

在国网公司强大的压力面前,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进展并不顺利,而且一直是形式大于内容,输配分开推进缓慢,购电方处于实际上的垄断地位。

2006年10月30日,国网公司在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同时召开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设誓师动员大会。国网公司力推的特高压电网项目在一片反对声中强势启动。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的交流或正负800千伏的直流电网。从2004年开始,国网公司就酝酿建设特高压,而初步预算,在全国铺开特高压电网,静态投资达4000多亿元,动态投资将达8000多亿元,总投资相当于3到4个长江三峡项目。

2006年8月,杨名舟再次上书中央,名为《建特高压电网——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面临全面危机》的报告立即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

为什么一个工程项目会牵扯到整个电力体制改革?“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全国铺开特高压交流电网,全国一张网即宣告形成,垄断在技术上就形成了。”杨指出,建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从体制上、技术上彻底堵死了区域电网公司的发展之路,大一统垄断体制将不可动摇,中央关于电力工业改革“5号文件”确定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改革成果将功亏一篑。

杨名舟分析道,1000千伏的特高压会使目前区域电网的500千伏网架解列成为配电电网,则区域电网公司的体制模式和区域电力竞争市场将失去依托,原来发展区域电网的电力改革方针也一并无从着眼。

而几乎就在第八次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再次明确发展区域电网的同时,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省电网公司将500千伏输电骨干网络资产上收至国家电网公司。

“实施意见”出台背后

改革难以推进,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批評,其中,身为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的杨名舟向暗流涌动的水潭里扔下的是一枚“重磅炸弹”。

2005年11月,杨名舟上书国务院,这份20多页的报告称,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并已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垄断日深、体制扭曲、机制复旧……改革付出了巨大成本,却离市场化的方向愈走愈远。

杨名舟认为,在三年来的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和监督力量,缺乏法律支撑,改革阻力重重,形成了目前电力改革停滞、僵持和反复的局面,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发展仍没有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以及高电价、低效率的泥潭,厂网未能真正分开,输配分开搁浅,公司化改组被“阉割”,电源发展盲目扩张,电网发展思路混乱,垄断日益深重。

在报告中,他认为虽然按照“5号文件”精神,成立了5大区域电网公司,但原本应该成为电力市场最主要推动者的区域电网公司,在垂直一体化的体制下日渐势微;供电公司作为电力市场最大的购售电主体,却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和市场主体,使得电力市场主体单边化,资源优化配置成为无本之木。

可以肯定的是,杨名舟的上书对推动电改起到了作用。其实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高层对于推动改革也重视起来。2005年上半年,电监会被授权起草“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按照改革的进程,在完成厂网分离和主辅分离后,接下来的改革是输配分离,并要求在“十五”末就应该完成输配分离改革。在输配分离前,首先要完成的是输配的独立核算,但直到现在,输配的独立核算仍没有进行。陈望祥告诉《商务周刊》,国家电网公司从一开始就对输配分离持反对意见,所以输配分离改革至今还没有正式提上日程。

“发展全国联网还是区域电网,输配是否分离,重新成为下一步电力改革的核心问题。”他说。

2005年岁末,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召开,会议召开前,就维持“5号文件”还是修改“5号文件”,已经争论了3年,而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输配是否分开上。此次会议重申坚持“5号文件”,特别是进一步明确启动输配分开和继续推进以区域电力市场为中心的改革。会议最大的突破,是确定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把输电和配电环节(分指电力输送与销售)“从资产、财务和人事上打开”;在售电环节,将把现在的供电局改组为多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再辅之以购电大户与电厂签订直供合同,把配电网的建设运行下放地方。

但就在电力体改领导小组重申“5号文件”的时候,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将各省电网主要资产上收,并宣布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为2006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这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被批评为固化垄断,背离改革初衷。

作为电力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顾问的陈望祥也指出,在《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很多大阻力,以至于被拖延了一年多。

“阻力仍来自于国家电网。”陈望祥称,对于电监会和发改委通过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在向国网征求意见时,国网意见很大,并反复对草案修改,而最核心的争执还是国网不同意输配分开,并强调改革要稳步推进。

这样的争执来来往往,反反复复,以致纠缠不清,使实施意见的出台一拖再拖。直到2006年11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原则上通过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提出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了“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在又经历了5个月的等待后,《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才被正式公布,“实施意见”重申5号文件精神,强调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深化电网企业改革以及培育独立的购售电主体。

“实施意见”的出台令“改革派”为之一振。不过从目前看,也就是一振而已。

电网成为“众矢之的”

2006年,陈望祥曾到温州市泰顺县进行调查。该县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近40万千瓦。自1990年代以来,为发展经济,泰顺县出台了一系列小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通过民间集资、劳动力投入、银行贷款等形式建成大小水电站103座。其发展模式曾引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组织的关注。

在调研期间,陈望祥注意到,泰顺县年发电量可达到4亿度,其中1亿度被本县消费掉,1亿度供应给温州市,而剩余的2亿度电力却卖不出去。陈望祥最终了解到的原因是,当地的11万伏输电线路容量只能满足每年1亿度的输送量,而由于电网建设的不足,泰顺县每年只能眼睁睁看着资源被浪费掉。

陈认为,“十五”期间,电网建设力度虽然加大,但电网结构发展很不平衡。他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十五”期间,中国装机容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0.1%,输电线路的年均增长数,50万伏线路为18.9%,22万伏线路为6.8%,11万伏以下3.5万伏以上线路为4.4%。

“上述情况说明,50万伏输电线路发展很快,超过了电源建设的发展速度,而22万伏以下输电系统建设特别是地方配电系统发展明显滞后。”陈望祥说,而这恰恰是泰顺县有电卖不出去的原因,“国网公司把大量的资金都用于超高压和其他高压建设,导致地方配网建设资金缺乏,而由于电网在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滞后,地方又没有投资的积极性。”

泰顺县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在其他小水电发达的地区也普遍存在由于配网建设滞后造成电力资源流失。

“这无疑是高度集中、垂直垄断的电网管理体制滋生的弊端。”陈望祥主张,接下来的改革必须是国网只管理国家骨干网架,把配网交给地方管理,以地方为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多渠道吸收资金,才能改变地方电网滞后的局面。

这种符合现实需求的观点目前仍被束之高阁,《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虽然对市场化改革方向和输配分开改革再次做了明确,并提出要“着眼于改变单一电力购买方的市场格局,培育多家市场购电主体,按照电力市场要求,先对输配电业务试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为研究制定输配分开方案,创造条件,积累经验”,但包括陈望祥在内的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输配分开改革依然没有丝毫进展。

相反,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行“配售分开”,即地方配电企业仍旧由国网公司管理,而地方的售电可以分出去成立独立的公司。最近,湖北省电力公司的意见进行“配售分开”改革,在部分地区成立售电公司,陈望祥了解到,此类售电公司一般由地方私营企业控股,供电公司的职工参股,负责当地的整个售电业务。

“显然售电公司与地方供电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改革怎么能够保证地方公众利益呢?”陈望祥批评到,“这样的所谓改革歪曲了改革的方向和目的,只能更大限度的满足垄断利益。”

在采访中,多位人士直言不讳,批评国网公司这个掌管着1万多亿资产的“庞然大物”已经成为改革推进的巨大“梗阻”,电网改革成为中国电力改革的重中之重。

2007年4月5日,国家电监会发布《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06)》,该报告第一次明确指称,输电环节是由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分区域垄断经营,两大垄断寡头约占售电量的89%,普遍服务未完全实现,城乡与地区差异依然存在。

这是国家权威部门第一次公开对电网垄断提出尖锐批评。

“到今天我们也没搞清楚市场主体是谁,国家电网公司倒成了唯一的市场主体,而且是垄断性的市场主体,既是总买家,又是总卖家。”韩晓平批评,电力改革到目前,却使电网公司既不需要因为“拉闸限电”承担对用户的赔偿,又不需要因为发电厂产能过剩无法还本付息而承担经济连带责任。

陈望祥也认为,种种事实表明,电网不愿意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其垂直管理和集中一元化的垄断地位,“所以,未来的改革仍将异常艰巨,来自垄断利益集团的阻力不会减小。”

“电网垄断必须被打破,否则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韩晓平说。

他还提醒到,与此同时,对于电源建设失控的问题也要引起注意,必须警惕发电侧投资的“羊群效应”。

韩晓平形象地解释,一位石油大亨去天堂,发现已经人满为患,他灵机一动大喊:“地狱发现石油了”,结果所有的人都涌入地狱。望着空荡荡的天堂,大亨也迟疑了,莫非地狱真有石油?随即他也奔赴地狱,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

根据各种信息显示,目前在建装机容量估计还有3亿千瓦,大部分将在2008年内投产发电,预计到2007年底装机容量过剩就可达到10%。

由于电力投资增长,大量的高耗能企业正向发电大省搬迁,导致今年1至4月份内蒙古、山西、云南等省区的用电量同比增长都在22%以上,内蒙古甚至达到了34.68%,远远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电监会那位专家担忧,在人们普遍赞扬改革在发电侧取得成果的时候,如果忽略了发电投资过热问题,可能会陷入“改革发展的怪圈”,即电源投资增长导致电力价格下降,刺激高耗能产业发展,再次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引发新一轮的电力投资和高耗能产业发展,形成难以走出去的“怪圈”,对本来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所以,接下来的改革不能再局限在电力行业本身了,必须站在全国能源和环境的更高角度上考虑改革的设计,通盘考虑改革的思路和进程。”高世楫强调。

作者:王 强

第2篇:陈林:开路难 行路更难

清华博士后的选择

这是个没有上过大学的清华大学博士后。

1975年,陈林出生在安徽六安,从小和身为中学教师的父亲一起住校生活,家中和校内相对丰富的藏书给这个天性好学、热爱思考的少年打开了课堂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街上的旧书摊主经常会看到这个少年,废品收购站里那些机关单位不要的图书资料,也常常被他买走。陈林说,那时候看书没有什么目的性,抓住什么看什么,初中毕业后,他没有上高中,而是直接考入了一所中专学校。到校后,他申请到学校的图书馆勤工俭学,做图书管理员,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广泛阅读,这就使得少年陈林和同龄人相比,眼界更开阔,思考也更为深入。在学校,这位十几岁的早熟少年就被同学们称为“博士”,“马克思”。

中专毕业后,18岁的陈林先是到基层单位工作,增长了一些实际经验。他没有改变读书和思考的习惯,自学完成大学课程后继续深造,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后来又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继续博士后的研究。2004年底,浙江省委组织部到北京引进博士后到地方挂职,陈林报了名,经过激烈的竞争和筛选,他最终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温州瑞安,被任命为副市长,分管金融、科技、流通和国有资产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

理论与实践的交汇

陈林对农村有非常朴素的感情和经验的观察积累,在他的阅读经历中,有意无意地看了不少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书,这使他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多一些。到瑞安上任伊始,正值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省里的首批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改革。陈林发现,由农村信用社脱胎而来的瑞安农村合作银行,合作制因素名存实亡,这家银行当年的总资产已达60多个亿,由信用社改为农村合作银行后,总股金2亿多,这些股金中的149万元,名义上为11万农户所有,人均持股不到15元。改制的时候,为保留合作因素,没有对这些小股东进行清退,因而带来了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股东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股份制的优势,也无法充分发挥合作制的优势,而且,这些小股东(指农户)的利益由谁维护,也是个问题。

如何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回归和发扬合作制的原则呢?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陈林为这些分散和无法理清的股金开出的药方是“托管”。他建议筹建农民自己的组织——农协,让农村合作银行的原有小额股东率先加入农协,银行的小额股权由农协集中托管,这个办法一方面解决了银行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维护了散户的权益。在此基础上,以金融为切入点,开始了农村大合作实践。

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发布之后,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浙江省委省政府紧随其后,也提出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 的构想,这正为瑞安的改革试验提供了一个指引。

陈林概括了“新‘三农’问题十大关系”,并系统论证了“三位一体服务‘三农’”的构想。他在学术界较早提出综合农协的改革方向、结构设计与实施路径。特别是将农村市场化与农民组织化,农民组织化与农村金融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供销社、信用社改革,合作社与综合农协、村民自治,综合农协与县乡机构改革、农口大部制改革等领域,在理论与实践上加以贯通,实现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重要突破。

他多年以前写过一篇论文《村治的残缺、冲突与整合:作为非营利中介组织的农协模式初探》,在当时很多专家学者还就“三农”论“三农”的时候,率先敏锐地看到:“三农”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三农”本身,而要到“三农”之外去找答案。长期以来,村级以上、生产以外的主要经济活动,以及可供农民合作的资源、市场和空间,大都被行政部门所分割或者被工商资本所垄断,在此条件下,片面强调基层自发的农民合作是无甚可为、难以为继的。国际经验表明,完整的农村合作既要包括社区合作,也要包括金融合作,缺乏社区合作就是无本之木,缺乏金融合作就是无源之水,在小农社会条件下尤其如此。基层合作的有效半径是有限的,基本上不能超出熟人社会,但是业务上又要追求一定的规模经济,因此必须在横向联合的基础上发展纵向联合,这就是多层次、综合性的新型合作模式。

2006年3月25日,经过紧张细致的前期筹备和基层试点,瑞安农协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林提出了农村合作协会的会训:“三位一体服务‘三农’,条块交融统筹城乡”。

三位一体,系指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类合作组织的三位一体,为此需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发展、规范与改革,加强三类合作组织的合作、联合与整合。三位一体,又指为农服务的金融、流通与科技三重合作功能的三位一体,为此需要以合作组织为载体,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流通与科技体制改革,增进为农服务的效率、公平与覆盖面。三位一体,还指经济合作组织、群众自治团体与行政辅助机构的三位一体,为此需要稳步扩大基层农民以及合作社对于农村合作协会的参与,提升农民的合作精神、自治能力与主体地位,维护其合法权益,表达其正当诉求,同时协助各级政府在农村的工作。

条块交融,系指专业合作与小区合作相互交融,也引申为各个部门、系统的功能、服务与各级地方、小区的需求、条件相互交融,为此需要打破条块分割,进一步沟通、协调、整合现有支农体制和资源,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特别是涉农部门的改革与转变,实现农村行政体系与农村合作体系的相互补充,统筹城乡发展。

陈林说:“我们的策略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推倒重来,而是调动现有供销联社、合作银行的积极性,引入农业局、科技局的支持,把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合作社等结合进来,有效整合体制内外、多方面的资源。”这种合作对政府各参与单位和部门也是有激励作用的。他明确表示:“一个农协,各自表述。谁支持谁有利,早表态早主动,多投入多回报。”每个单位与部门在农村的点和所拥有的资源,在协会的平台上都可以共享,每个职能部门只需要去给这些点添加上自己的功能,就可以分享整个点的成绩。

大农协的蝴蝶效应

1963年,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蝴蝶效应: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说的就是连锁反应的道理。瑞安改革所开创的大合作模式,为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性路径,毕竟,纯粹生产领域的合作难以满足农民致富的根本需要,也难以做大做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大规模、多层次、综合性的合作组织,是社会主义思想与市场经济逻辑的美妙结合,又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农村的重要载体。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环境保护、产业升级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而合作组织就是这样的有效载体,通过农民合作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加强农民在市场上的地位,使农民分享更多的市场剩余,分享中国现代化进程带给他们的应得红利,因此合作组织实际上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和历史上有识之士所倡导的多次改革不同,瑞安农协的改革一开始并未大刀阔斧、摧枯拉朽,而是找准漏洞、拾遗补缺,以循循善诱代替强迫命令,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神经传导机制和思维认知模式。陈林在基层单位磨练过,也在中直单位工作过,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对现行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有他自己独到的应对方法和运作策略,他懂得循循善诱,步步为营,迂回曲折,达到目的。瑞安改革的别出心裁之处,在于整个改革的具体方案不是全部公之于众,而是抽丝剥茧般地徐徐道来,在第一时间先声夺人、稳住局面,再从合作各方的利益出发,说服他们参与进来,共谋大计。“三位一体”的构想是建立在客观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有它可行的或者可能的结构和路径,为中国目前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瑞安农协综合试点改革,获得了乡建学者的肯定,也获得了浙江高层、金融高层的认可,瑞安农协模式正在向温州以外的地区推广。“蝴蝶效应”也波及到了境外,对中国出现的这种新型合作组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家也表示了关注和赞赏。尽管陈林并不想突出自己在这场改革中的作用,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陈林,人们也许根本不会看到或者说,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看到瑞安今天所呈现出来的局面。

开路难 行路更难

业内有这样的评价,瑞安进行的改革探索开局还是比较顺利的,农协的存在,产生了一种力量,使各个涉农部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干部等人力资源,能够重心向下,帮助和引导农民通过彼此的合作来获得利益,但是,深得中国改革真味的博士后副市长却异常清醒,在他看来,瑞安的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局,远没有涉入深水区。用陈林自己的话来说:目前瑞安农协的工作,好比是盖一座大楼,已经完成图纸设计了,建筑工地也打了几根桩,起了几面墙,做成了一个像样的模型和样板房,基本验证了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取得了尽可能广泛的共识,但是全面建成尚待时日,后续施工任务仍然很艰巨。

曾有学者提出“三农”问题的“两个凡是”:凡是对农民有利的,对于某些干部就不利;凡是对基层有利的,对于某些部门就不利。长期以来的部门分割、城乡分割和条块分割使得有可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政府资源被分割成各个“山头”, 信用社、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各行其道,各种农经、农贸、农资、农机、农技机构也各有隶属,这些政府涉农部门,都在各自为政,有限的资源就在这些山头的互相争夺中浪费消耗殆尽,党和政府的各种支农惠农政策,一路上跑、冒、滴、漏,最后到了基层农民那里已经所剩不多了。以至于有些部门,至少是这些部门里的一些人,已经形成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想要真正致力于提升农民的整体“位势”,则必然牵动既得利益格局的敏感神经,但是如果要真正打破各个涉农部门之间的门槛,在目前的体制之下明显地有很大的难度。所以,行政体系不改革,合作体系难建设。

虽然经过陈林等人的努力,瑞安农协实现了农村合作组织理念和操作路径上的突破,但“三位一体“的综合模式,涉及农业、农村、供销、金融、经贸、科技、民政、社保等各个政府管理部门,又涉及政府与民间的互动,不管由任何职能部门或分管领导“牵头”来搞,按照官场的常规都是难以操作的,而且容易变成部门之间摩擦冲突的由头,当地部门的上级部门,到了省里直至中央,部门利益有冲突,因为各个部门有资源竞争,伴随改革而来的很多问题在瑞安这个层面是不能得到解决的。至于一些大大小小的工商资本,或多或少的与权力相结合,已经在农村加工、流通等环节占据一定的垄断地位,如果没有一个更高的或权威部门来推动,是很难再推下去的。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把瑞安改革的结构与路径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既不利于巩固瑞安的局面,也不利于更多地方的推广工作。

尽管有着身不由己的困惑和无奈,陈林依然坚持:合作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最佳选择,否则的话,农村体制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就很难往前推进。他极力主张赋予综合农协公法地位,并完成和提出了立法建议。

陈林仿照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自创了一句改革事业三境界:如入无物之阵,如入无人之境,然后或可达到《中庸》之所谓“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陈林现在走到哪里了,在第几重境界上,我们不得而知,但那种改革事业的最高境界,无疑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

第3篇: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导学案

预习案

1、读过诗作后,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愁”

2、诗人愁什么?愁的内容——“命”(门第决定人生) 。 3. 诗人是如何解愁的? 借酒消愁,悲歌断愁 。

4、愁的结果是怎样?吞声踯躅不敢言。

5.这首诗歌的主旨应该怎样归纳? 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探究案

重点探究:

1、诗歌开头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答: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用泻水平地自然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借此说明正像水依照地势的高低流向不同的方向一样,人也是由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了他的人生际遇。表达了作者对士族门阀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慨之情。

2、“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表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应学会自我安慰,实际上语 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第二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由:人生亦有命(宽慰自己)— 酌酒以自宽(借酒浇愁)——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奔涌)。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鼎尖教案P24)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第五六句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答:悲怆难抑。(同上)

5、第七八句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什么感情?(同上) 难点探究:

1、作者前面说“人生亦有命”,似乎他已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事实是否如此?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案: 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低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由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吗?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从第二个反问句“心非木石岂无感”可以看出作者的真正意思:哪里是什么人生有命,人的出身贵贱、地位高低,完全是由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2、“泻水”四句作者言不当愁,接着写借酒浇愁。结合前几句和作者身世经历,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谈谈是什么样的愁?

答案: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消愁,但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几杯酒能驱散的?“吞声踯躅不敢言”,是说将已经爆发出来的巨大的悲慨吞咽下去。“不敢言”三字蕴藏着无穷的含义,表明诗人所悲、所感、所激愤不平的并非一般小事,而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内容;愈是不敢言说,愈见感愤的深切。(鲍照,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比较探究:此诗与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写世路的艰难,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现实对诗人远大政治抱负的阻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 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答:①、思想内容:都写怀才不遇,深感世路艰难的悲愎不平的感情。 ②、语言风格: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

3、比较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其一)》与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的异同。

答案: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都写“愁”。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鲍照的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在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深沉而又激越奔放的感情。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诗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更高。

第4篇: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教案

——鲍照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李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学习目标】

1.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2.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 【学习过程】

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

预习检测(自主学习) 1. 给下列重点字注音:

鲍( ) 酌( ) 踯躅( ) 2. 解题:

3. 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 认真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

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4.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

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

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

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

“愁”

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

(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 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

(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

① “安能行叹复坐愁”

② “愁”的表现是什么? “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

③ 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 ( 浓重、无可排解)

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 (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 “人生亦有命”

“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

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

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 (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

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 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内容?(合作探究) “泻„„”

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比喻。 如何理解“安能”?

(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

诗人真的能看开了吗?

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开呢? (自我劝慰之语,内心愤懑不平) ·读这四句,读出诗中情感的细微变化。

(读法指导:一二句平;三四句略上扬,有不平之怨。) 2.齐读后四句,思考:

(1)作者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诗人内心得到宽慰了吗? ①“酌酒” ②“歌唱《行路难》” (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

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

此情此境,让诗人何以堪? ·

(2)诗人情感郁积到极点,不禁悲愤地大吼一声: “心„„”

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总爆发? 情感有何变化?

(前面,心有不平,想排解;这一句,怒火填膺,忍无可忍) (“愁之怒”,忍无可忍的愤激之语)

读这三句,读出情感变化。

(3)然而最后一句,诗人的情感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急转直下,隐忍吞声)(“愁之忍”,极度痛苦和矛盾,还有无奈) 为何出现这样的变化?

有门第等级的存在,纵你才高八斗,纵你有满腔报国热忱,只是不得施展。诗人的万千悲愤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这四句,读出情感从激愤到隐忍的变化。 (读法指导:先扬后抑)

3. 结合全诗,想象勾画诗人形象,说一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

三、再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感悟(深化拓展)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总是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

(一)、古诗文中抒发怀才不遇的诗词很多,请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并思考为何不同。

王勃《滕王阁序》 ——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李白《行路难》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苏轼《定风波》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为何不同?时代使然。

(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但是同样的时代,同样的条件,每个人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

同样是双臂残疾,有人沿街乞讨,有人刻苦自励终成“钢琴王子”;同样身家过亿,有人吸毒入狱,有人公而忘私裸捐为民。同样身在四中,有人奋起直追,努力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 的人;有人浑浑噩噩,甘心沉沦。反观自我,生活在同样的时代,面对同一片蓝天,我们将选择怎样的人生?

【资料链接】 1. 鲍照生平

鲍照 (415 ~ 470)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祖籍山东东海。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些小官。后卷入王室斗争,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 首。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特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所谓的“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不能为国效力。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第5篇:拟行路难

[背景]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更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论是我国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诱人的魅力。作为中学生,应该通过课本诗歌的阅读而具备鉴赏诗歌的能力。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重点是通过教材诗歌的载体,教会学生独立准确的鉴赏诗歌的能力。但是诗歌教学往往是最为难把握的,把握不好就变成了教师讲解诗歌大意,课上完了,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去鉴赏诗歌。考试了,学生在诗歌鉴赏题上的得分率往往很低,一遇到诗歌鉴赏就觉得无处下手。归根结底,是学生尚没有具备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由此而言,让学生具备诗歌鉴赏的能力,就成为诗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针对这一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通过教材让学生能够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阅读,学会鉴赏方法,建立起解题思维,从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现在就我所教授过一首诗——《拟行路难》(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来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描述]

一、初读,把握诗歌内容

1、抓标题,看注释。首先我引导学生看标题。诗歌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会给我们透露很多信息,往往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所以标题就是诗歌阅读的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标题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我要求学生看“注释”。无论是书中的注解,还是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都会给我们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拟行路难》这首诗,通过研读标题和注解,我们可以了解到:《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本文是第四首。从注释给的提示,我们就可以知道本首诗歌是寄寓鲍照的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2、反复诵读,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在自由诵读、齐读、个读中,指导学生读对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情感。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自然就会被品味出来。读的时候,还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歌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理解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知人论诗,把握主旨

1、启发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本诗。 问题衔接:诗人的人生之路有怎样的艰难?引出背景。

2、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鲍照,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领悟诗歌主旨: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第

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

④第

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敢”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五、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六、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七、布置作业,齐背课文,下课

作业: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抨击

悲愤

无奈

[思考] 诗歌在于悟读,就是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悟、体会,把自己融入诗境。而教师重在做课堂的引导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所以这节课我重在向学生传授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思维,学生具备了这种诗歌鉴赏思维,那么他们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再惧怕诗词鉴赏,而是喜欢诗词鉴赏。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的,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尽可能的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思考、讨论。学生成为课堂主宰,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增强情感。所以整个课堂教学我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积极动脑,在主动中收获一种学习能力,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样的教学效率比老师满堂地讲解要高的多,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究,才会收获最美丽的智慧硕果。

第6篇:拟行路难

原创教案 平邑一中 西乡 拟行路难(其四)

第一教案(教材教案)

A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板书标题《拟行路难》。

二、文题解读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歌颂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四首。

三、朗诵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播放伴奏,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

四、诗歌鉴赏

1.师问: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 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2.师问: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3.师问:第

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4.师问:第

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5.师问:诗人为什么是无奈和痛苦的?

明确:结合作者情况和时代背景回答。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出身寒门庶族。 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写一篇杂谈。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

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 抨击

悲愤

无奈 拟行路难(其四)

B案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中国有一个特殊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庶族等级特别森严,广大庶族寒士很难跻身到上流行列,所以很多庶族学子心情郁闷,鲍照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拟行路难》,看一看这些庶族寒士的心态。

二、介绍作家作品

三、朗读并背诵诗歌

四、分析诗歌情感、把握诗歌主题。 1.师问:思考讨论诗人的感情基调? 生答:愤懑

2.师问:为什么诗人的感情基调会是愤懑的呢?(启发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本诗) 交流作者与作品信息 (1)作者信息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3、师问:那么这首诗歌的主旨应该怎样归纳? 生答: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4.师问: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生答:运用了比兴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四、总结思考

师问:《拟行路难》与《湘夫人》有那些相似之处? 生答:思想感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或者执着追求理想的感情

写作手法:运用比兴

五、作业 1. 背诵诗歌。

2. 谈谈你对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现象的认识。9

第7篇:拟行路难

《拟行路难》教案

拟 行 路 难 【教学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2、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教学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三、把握情感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2、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四、延伸拓展:

1、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拟行路难》。

第8篇:拟行路难 简案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

间:10月30(星期二)9:00-9:45

授课班级:高二8班

授课人单位:天水市三中

授 课 人:陈

教材分析

《拟行路难(其四)》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的选修教材,它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第一单元的题目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主要学习如何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容与主旨,围绕这一目标,介绍两种阅读诗歌的方法:“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

分析学生

大部分学生对诗词阅读的兴趣不浓,欣赏诗词的能力停留在对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这一层面,不懂得如何挖掘文本蕴含的深层含义,对欣赏诗词的方法所知甚少。这一节课,我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提高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阅读诗词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2)掌握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4)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诗歌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2)通过与李白的《行路难》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2)准确把握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针对本文特点,本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作品内容和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适时点拨,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与他的遭遇联系起来,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挖掘作品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课堂,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找到成就感,找到阅读的乐趣。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有力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带着兴趣走入诗歌课堂

初中时我们学习过李白的《行路难》,请尝试背诵这首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虽为精品,但借用“行路难”这一乐府旧题来写诗的,李白并非第一人,他之前还有一位诗人鲍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拟行路难》,比较两篇作品的异同,并从中领悟鲍照对唐代诗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以意逆志——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一)诵读——秀出你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1、自读——找出不足,不断改进。

2、互读——相互评比,继续改进。

2、展读——秀出亮点,共同学习。

(二)翻译——秀出你的理解(通过翻译,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知诗人在诗歌中所寄托的情感。)

1、翻译比赛——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情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三)思考——秀出你的感悟(通过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1、抓住诗眼——读懂诗人的心灵。

2、爱句赏析——感受诗歌的魅力。

以上环节重在学生自主学习探讨,学生通过动口读、动手写、动脑想积极参与课堂。所设计的环节开放性强,难度不大,适合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但是,学生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带领学生进行提升。

(四)交流——智慧的碰撞

1、全诗中诗人的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发展过程?

2、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愁”,作者为何而愁?

3、面对“人各有命”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作者是如何宽慰自己的?

4、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作者的愁有无消除?

5、既然愤懑不平,那作者有没有把这种感情宣泄出来?

6、解题: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的象征意味?

小结:作者内心蕴结着一股愁绪却不能表达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

三、知人论世——悲愤各有因(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知人论世这一诗歌鉴赏方法对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进行诗歌鉴赏的能力)。

问题探究:同样是行路难,同样是才华抱负无法施展,李白大声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鲍照却“吞声踯躅不敢言”,原因是什么?

明确:(1)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不同。 (2)诗人为人性格的不同。

四、全课小结

借助于联系作者的生平和时代来更好地阅读鉴赏诗歌,把握主旨的方法,即所谓”知人论世”。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的去把握作者的情感,更好的理解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五、拓展延伸

1、熟背本诗,体悟作者愤懑不平的情感。

2、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鉴赏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附:

1、板书设计:

内 容 情感基调 艺术手法 《行路难》 世路艰难中,难展抱负 乐观自信

《拟行路难》门阀制度下,怀才不遇 愤懑无奈 比兴、反问

2、《拟行路难》(其六)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上一篇:实训室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监理公司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