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2023-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开展项目,还是记录工作过程,都需要通过总结的方式,回顾项目或工作的情况,从中寻找出利于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的项目与工作实施,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因此,我们需要在某个时期结束后,写一份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初中数学·分式知识点归纳全总结

分式知识点归纳

一、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数,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二、与分式有关的条件

①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B0)

②分式无意义:分母为0(B0) ③分式值为0: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A叫做分式,A为分子,B为分母。 BA0)

B0A0A0

或) B0B0A0A0

或)

B0B0④分式值为正或大于0:分子分母同号(⑤分式值为负或小于0:分子分母异号(⑥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相等(A=B)

⑦分式值为-1:分子分母值互为相反数(A+B=0)

三、分式的基本性质

(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字母表示:AACAAC,,其中A、B、C是整式,C0。 BBCBBC(2)分式的符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即:AAAA BBBB注意: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C0这个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B0。

四、分式的约分

1.定义: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步骤:把分式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3.两种情形:①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均为单项式时可直接约分,约去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约去分子分母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②分子分母若为多项式,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 4.最简分式的定义: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约分时。分子分母公因式的确定方法:

1)系数取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的系数. 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低次幂作为公因式的因式. 3)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公因式.

五、分式的通分

1.定义: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2.最简公分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通分时,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

1.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 2.取各个公因式的最高次幂作为最简公分母的因式. 3.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应先把每个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判断最简公分母.

第1页/共3页

3.“两大类三类型”

通分“两大类”指的是:一是分母是单项式;二是分母是多项式 “两大类”下的“三类型” :“

二、三”型,“二,四”型,“

四、六”型 1)“

二、三”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没有关系,最简公分母就是他们的乘积; 2)“二,四”型:指其一个分母完全包括另一个分母,最简公分母就是其一的那个分母; 3)“

四、六”型:指几个分母之间有相同的因式,同时也有独特的因式,最简公分母既要有独特的因式,也应包括相同的因式

4.通分的方法:先观察分母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如果是分母单项式,那就继续考虑是什么类型,找出最简公分母,进行通分;如果分母是多项式,那么先把分母能分解的要因式分解,考虑什么类型,继续通分。

六、分式的四则运算与分式的乘方 ①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acac bdbdacadad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式子表示为:

bdbcbc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式子表示为:

ana② 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表示为:n

bb③ 分式的加减法则: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式子表示为:

nabab cccacadbc bdbd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式子表示为:3)两种类型:一是分式间的加减;二是整式与分式的加减(整式的分母为1)

注意:整式与分式加减法:可以把整式当作一个整数,整式前面是负号,要加括号,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式,再通分。 ④ 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中,谁在前先算谁,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也要注意灵活,提高解题质量。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变形的目的和依据,注意解题的格式要规范,不要随便跳步,以便查对有无错误或分析出错的原因。

加减后得出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七、整数指数幂 ① 引入负整数、零指数幂后,指数的取值范围就推广到了全体实数,并且正正整数幂的法则对对负整数指数幂一样适用。即:

amanamn

amnnnamn

abanbn

amanamn

(a0)

1anan0n

ana0)

a1(a0)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

abb其中m,n均为整数。

八、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指含分式,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1)能化简的先化简

(2)去分母,把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产生增根的过程) (3)解整式方程,得到整式方程的解。

第2页/共3页

(4)检验,把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最简公分母为0,则原方程无解,这个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如果最简公分母不为0,则是原方程的解。

注意:产生增根的条件是①是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②代入最简公分母后值为0。

九、列分式方程——基本步骤:审,设,列,解,答(跟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解法一样) ① 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② 设—合理设未知数。 ③ 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④ 解—解出方程(组)。注意检验 ⑤ 答—答题。

第3页/共3页

第2篇: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征

(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

2.绳拉物体

合运动:实际的运动。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3.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

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此时=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合速度为:

合位移为:

或者

(2)分析:

怎样渡河:船头与河岸成向上游航行。

最短位移为:

合速度为:

对应的时间为:

例2: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5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合速度为:

合位移为:

或者

(2)方法:以水速的末端点为圆心,以船速的大小为半径做圆,过水速的初端点做圆的切线,切线即为所求合速度方向。

如左图所示:AC即为所求的合速度方向。

相关结论:

4.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1.

速度:

合速度:

方向:

2.位移

合位移:

方向:

3.时间由:

(由下落的高度y决定)

4.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在竖直方向上都成立。

5.

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

6.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A是OB的中点)。

5.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质点通过的圆弧长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单位:米/秒,m/s

2.角速度: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

单位:弧度/秒,rad/s

3.周期: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单位:秒,s

4.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圆周运动的圈数。

单位:赫兹,Hz

5.转速: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单位:转/秒,r/s

(条件是转速n的单位必须为转/秒)

6.向心加速度:

7.向心力:

三种转动方式

6.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

1.“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绳子和轨道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

mg

=

=

绳模型

(2)小球能过最高点条件:v

(当v

>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3)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

<

(实际上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

2.“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

(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

(1)小球能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v=0,F=mg

(F为支持力)

(2)当0F>0(F为支持力)

(3)当v=时,

F=0

(4)当v>时,F随v增大而增大,且F>0(F为拉力)

7.万有引力定律

1.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K值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2.万有引力定律:

(1)赤道上万有引力:

(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2)两极上的万有引力:

3.忽略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黄金代换)

4.距离地球表面高为h的重力加速度:

5.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轨道处的向心加速度a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6.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方法1:

(已知R和g)

方法2:

(已知卫星的V与r)

方法3:

(已知卫星的与r)

方法4:

(已知卫星的周期T与r)

方法5:已知

(已知卫星的V与T)

方法6:已知

(已知卫星的V与,相当于已知V与T)

7.地球密度计算:

球的体积公式:

近地卫星

(r=R)

8.

发射速度:采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时,卫星脱离最后一级火箭时的速度。

运行速度:是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

地面运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7.9km/s。卫星环绕地球飞行的最大运行速度。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11.2km/s。

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16.7km/s。使人造卫星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要的最小速度。

8.机械能

1.功的计算。

2.

计算平均功率:

计算瞬时功率:

(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夹角α)

3.

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计算公式:

重力势能变化量: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重力做功特点:重力做正功(A到B),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C到D),重力势能增加。

4.弹簧弹性势能:

(弹簧的变化量)

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量的负值:

特点:弹力对物体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对物体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5.动能:

动能变化量:

6.动能定理:

常用变形:

7.机械能守恒: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初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等于末状态的势能和动能之和)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势能的减少量)

(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第3篇:高考政治哲学生活格言成语名言哲理全总结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2、望梅止渴———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会不同。

4、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5、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属唯心主义。

7、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8、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9、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0、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1、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2、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事物,必然事与愿违。

13、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5、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6、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稳定和相对静止。

18、高瞻远瞩———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1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难处理好。

20、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2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2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3、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孤立的点看问题。

25、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6、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7、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29、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0、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31、推陈出新;吐故纳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促进和支持新生事物的发展。

3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3、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3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 1 页 共 5 页

3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是符合规律和人民利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6、以卵击石;螳臂挡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或人民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4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善于从矛盾的转化方面来看问题。

42、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43、满招损,兼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5、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4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矛盾的特殊性。

4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8、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49、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50、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的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51、画龙点睛;提纲契领;纲举目张———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52、统筹兼顾———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次要矛盾。

53、舍本求末;本末倒置———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主次矛盾关系。

54、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关键(主要矛盾)。

55、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要从整体出发。

57、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5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事物的量的积累。

60、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6

1、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6

2、当机立断;机不可失———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6

3、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

4、顺水推舟———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6

5、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6

6、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

7、庖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6

8、人定胜天———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不能夸大。

6

9、愚公移山;事在人为;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办事情才能成功。

70、胸有成竹———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7

1、鞭辟入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 2 页 共 5 页

7

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要反对经验主义。

7

3、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7

4、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7

5、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

7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7

7、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

8、叶公好龙———害怕实践,逃避实践。

7

9、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80、纸上谈兵———割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不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和学习是获得认识的两个途径。

8

2、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

8

3、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8

4、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8

5、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

二、成语故事、格言、名句体现和揭示的哲学观点汇总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第 3 页 共 5 页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第 4 页 共 5 页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

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 5 页 共 5 页

第4篇:中药相似功效 全总结

一、解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 解鱼蟹毒——行气宽中 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 解鱼蟹毒——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 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止痉止泻

白芷:解表散寒 祛风 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 祛风 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解表 通鼻窍 祛风湿 止痛 辛 夷:散风寒 通鼻窍 止头痛

羌活: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上行达表 独活:解表 祛风寒湿痹 止痛 ——下行入里 藁本: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葱白: 发汗解表 散寒通阳 (外敷---散结通络下乳 解毒) 香薷:发汗解表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1.2辛凉解表药

薄 荷: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清利头目 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滑利通便 解毒散肿

蝉 蜕:疏散风热 透疹利咽——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开音止痒 桑叶:疏散风热 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1 菊花:疏散风热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升阳举陷——和解退热 疏肝解郁 截疟 升麻:升阳举陷——解表透疹 清热解毒

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解酒毒降血压 蔓荆子: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芦 根:清热生津——清肺排脓 除烦止呕 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清肺润燥 引产 竹 叶:清热泻火 清心除烦 利尿——生津 淡竹叶:清热泻火 清心除烦 利尿 夏枯草:清肝明目 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 降血压——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肝明目 ——养肝 退翳

栀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利胆退黄 (焦栀子)凉血止血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安胎(除热) 黄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2 黄柏: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 参: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 祛风止痒——解毒 秦皮:清热燥湿 收涩止痢止带 清肝明目 龙胆草: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2.3清热解毒药

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消痈散结 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清肝明目 利湿通淋 通乳 紫地丁: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清肝明目 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清肝明目 解毒利咽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青 黛: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清肝泻火 定惊 鱼腥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 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马 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通淋 鸦胆子: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熊胆: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3 牛黄: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平肝熄风药) 穿心莲:清热解毒 燥湿消肿 红藤: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祛风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 通利关节

漏芦: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通经下乳 舒筋通脉 山慈姑: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蚤休: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凉肝息风定惊 解蛇毒 贯众:清热解毒 杀虫 凉血止血 半边莲: 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2.4清热凉血药

生地: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凉血)止血 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滋阴散结 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散瘀——清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清泻肝火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 解毒 定惊

2.5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清虚热 除骨蒸 清实热)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凉血止血 生津止渴 疗疳) 银柴胡:清虚热 除疳热(除骨蒸)

胡黄连:清虚热 除疳热——清湿热 (疗疳)

4 三. 泻下药 3.1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活血祛瘀.导湿热 芒硝:泻下攻积 ——润燥软坚 清热消肿

大黄:清热泻火通便 活血解毒 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虎杖:清热泻火通便 活血解毒 除湿退黄——祛痰止咳 番泻叶:泻下通便导滞——行水消肿 芦 荟:泻下通便导滞——清肝泻火 杀虫

3.2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3.3 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 外用消肿散结——善行经髓之水湿 逐痰涎(通利二便) 大戟:泻水逐饮 外用消肿散结——善行脏腑之水湿(通利二便) 芫花:泻水逐饮——善除胸胁水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商陆:泻下逐水——外用消肿散结(通利二便)

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通利二便) 巴豆:峻下冷积 逐水退肿 祛痰利咽 外用蚀疮

四、祛风湿药 4.1祛风湿散寒药

威灵仙:祛风湿 通络止痛 消骨哽 消痰逐饮

5 羌活:解表散寒 祛风胜湿 止痛---上行达表 独活:解表 祛风寒湿痹 止痛 ——下行入里 川乌:祛风湿 散寒止痛(有大毒) 草乌:祛风湿 散寒止痛(毒性更强) 蕲 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乌梢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 化湿和胃 消食 海风藤:祛风湿 通络止痛

昆明山海棠:祛风湿 祛瘀通络 续筋接骨

4.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祛风湿 通络止痛 退虚热 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 止痛——利水消肿(汉:偏于利水消肿,用于症偏下部,湿重于风;木:偏于祛风湿止痛,用于症偏上部,风重于湿) 防风:祛风湿 止痛——解表 止痉止泻 桑枝:祛风湿 利关节

豨莶草: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 通经络 ——平肝降压 海桐皮:祛风湿 通经络——止痛 外用杀虫止痒 络石藤:祛风湿 通经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祛风湿 通经络——活血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4.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利水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安胎

6 狗脊: 祛风湿 补肝肾——强腰膝 温补固摄 绒毛外用止血

五、芳香化湿药

藿香:芳香化湿 解暑——和中止呕 佩兰:芳香化湿 解暑——

白术:燥湿健脾——益气 利尿 止汗 安胎(补脾 益不足)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明目(运脾 泻有余) 厚朴:燥湿消痰 行气消积 下气除满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温脾)止泄 安胎 白蔻:化湿行气温中——(温胃)止呕

草蔻:燥湿温中——行气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六、利水渗湿药

6.1利水消肿

茯苓:利水消肿 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消肿 渗湿——

苡仁:利水消肿 渗湿——健脾除痹 清热排脓 泽泻:利水消肿 渗湿——泻热 香加皮: 利水消肿 祛风湿 强筋骨

6.2利尿通淋药

车前:利尿通淋 渗湿止泻——清肝明目 清肺化痰 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 外用清热收湿敛疮

7 木通:利尿通淋 ——清心火 通经下乳 通草:利尿通淋 ——通气下乳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 利水消肿 石 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 凉血止血 地肤子:利尿通淋 清热利湿 止痒 灯心草:利尿通淋 清心除烦

冬葵子:利尿通淋 下乳 润肠通便 萆薢:祛风除痹 利湿去浊

6.3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利尿通淋 解毒消肿 虎仗:(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化痰止咳 珍珠草:(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明目 消积 大黄:清热泻火通便 活血解毒 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虎杖:清热泻火通便 活血解毒 除湿退黄——祛痰止咳

七、温里药

附子: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引火归元 温通经脉 干姜:回阳通脉 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吴茱萸:(疏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兼制酸止痛)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8 丁香:散寒止痛——温中降逆 温肾助阳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花椒:温中止痛 杀虫止痒

胡椒:温中散寒—— 下气消痰 (兼开胃进食) 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止呕)

八、理气药

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行气除胀——降肝胃之气) 陈皮: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行气除胀——升脾肺之气) 枳壳: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长于行气开胸

宽中除胀)

枳实: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除有形之实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

厚朴:燥湿消痰 行气消积 下气除满(除无形之湿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 檀香:行气止痛—— 散寒调中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温肾纳气 降逆平喘)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疏肝)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疏肝泄热) 荔枝核:行气散结 散寒止痛

香附:疏肝解郁—— 调经止痛 理气调中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燥湿化痰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燥湿化痰 绿萼梅: 疏肝解郁 和中化痰

9 玫瑰花: 行气解郁

和血散瘀(疏肝) 薤白: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 大腹皮: 行气宽中 利水消肿 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柿蒂:降气止呃——

九、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 行气散瘀——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神曲:消食和胃——助金石贝壳类药消化 (略兼解表退热) 麦芽:消食健胃 回乳(疏肝)消胀——善消面麦痰气之积 谷芽: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莱菔子:消食化积—— 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 化坚消石

十、驱虫药

槟榔:杀虫消积—— 行气利水 截疟 使君子:杀虫消积—— 健脾削疳 雷丸:杀虫消积——

榧子:杀虫消积——润肠通便 润肺止咳 贯众:清热解毒 杀虫 凉血止血(清热药) 苦楝皮:杀虫 疗癣 南瓜子:杀虫

十一、止血药 11.1凉血止血药

大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

10 小蓟:凉血止血 散瘀解毒消痈——利尿 地榆:凉血止血 ——解毒敛疮(下焦尤宜) 槐花: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降血压(下焦尤宜) 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化痰止咳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清肺胃热

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安胎 利尿

11.2化瘀止血药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性温又善定痛(兼补虚强壮) 茜草:化瘀止血——凉血通经——性寒又善通经 蒲黄:化瘀止血——行血 利尿通淋——性平又善利尿 降香: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辟秽化浊 花蕊石: 化瘀止血

11.3收敛止血药

白 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解疟 补虚 解毒杀虫 紫珠: 收敛止血——凉血 清热解毒疗疮

棕榈炭:收敛止血——止泻止带 血余炭:收敛止血——散瘀利尿

11.4温经止血药

炮姜:温经止血——(暖中焦)温中止痛 艾叶:温经止血——(暖下焦)散寒调经 安胎 灶心土: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十二、活血化瘀药

11 12.1活血止痛药

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祛风 元胡索:活血止痛行气——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夏天无:活血止痛——舒筋通络 祛风除湿

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性寒)清心凉血 利胆退黄 姜黄:活血止痛——行气温经(性温能祛风散寒除湿)

乳香: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行气 没药: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12.2活血调经药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除烦安神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止咳平喘 消痈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益母草: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泽 兰:活血调经 利水消肿——祛瘀消痈 王不留:活血通经——利尿通淋 下乳消痈

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通淋 引血(火)下行 鸡血藤:行血补血

调经 舒筋活络

12.3活血疗伤药

庶虫:破血逐瘀 续筋接骨 马钱子: 散结消肿 通络止痛

自然铜:接骨疗伤 散瘀止痛

12 苏 木:活血疗伤 祛瘀通经 骨碎补: 活血续伤 补肾强骨 血竭: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敛疮生肌

儿茶:活血疗伤 止血生肌 收湿敛疮 清肺化痰 刘寄奴:止血疗伤 散瘀止痛 破血通经 消食化积

12.4破血消癥药

莪术: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偏破气) 三棱: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偏破血) 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消癥 虻虫:破血逐瘀——散积消癥 斑蝥:破血逐瘀——散结消癥 攻毒蚀疮 穿山甲:活血消癥——消肿排脓 通经下乳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3.1温化寒痰

半夏:燥湿化痰 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善化脾胃湿痰) 天南星:燥湿化痰 外用消肿止痛散结——祛风解痉(善祛经络风痰) 胆南星:清热化痰 息风定惊

白附子:祛风痰

止痛止痉

解毒散结

白芥子:温肺化痰

利气

消肿散结

通络止痛

皂荚:祛顽痰 通窍开闭

祛风杀虫

外用消肿散结(能通肺及大肠气:通便) 旋覆:降气化痰——行水 降逆止呕 白前:降气化痰——止咳

13

13.2清化热痰

川贝:清热化痰 散结消肿——润肺止咳(性偏润) 浙贝:清热化痰 散结消痈——性偏泻 瓜篓皮:清热化痰 理气宽胸 瓜篓仁:润燥化痰 润肠通便

竹 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凉血止血 竹 沥:清热滑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 桔梗:开宣肺气 祛痰利咽 排脓 前胡:降气化痰 疏散风热

胖大海:清肺化痰 利咽开音 润肠通便

海藻: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 利水消肿

黄药子: 化痰散结消瘿

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礞石: 下气坠痰

平肝镇惊

海浮石: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海蛤壳:清肺化痰

软坚散结——利尿

煅用制酸止痛

13.3止咳平喘

苦杏仁:润畅通便——宣降肺气 止咳平喘

核桃仁:润畅通便——补肾温肺 (补肺肾—止咳平喘) (紫)苏子:润肠通便—降气化痰 止咳平喘 百部: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14 紫菀:润肺止咳—— 化痰 款冬:润肺止咳——下气化痰 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马兜铃: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清肠消痔(清热平肝降压) 桑白皮: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 葶苈子:泻肺平喘 利水消肿——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 白果:敛肺化痰定喘 止带缩尿 洋金花: 止咳平喘

麻醉镇痛

止痉

十四、安神药 14.1重镇安神

朱砂:镇惊安神——清心安神 清热解毒

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 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 利尿通淋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 外用收湿敛疮生肌

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益阴(潜阳)软坚散结14.2养心安神

酸枣仁:养心安神——益肝敛汗(主心肝血虚) 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主心肾不交) 远志:益智安神 祛痰开窍 消散痈肿 合欢皮:解郁安神 活血消肿 夜交藤:养血安神

祛风通络

灵 芝:补气安神 止咳平喘(补养气血 心气 肺气)

煅用制酸止痛

五、平肝息风药 15.1平抑肝阳

石决明:清肝明目——平肝潜阳 决明子:清肝明目 降血压——润肠通便

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益阴(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制酸止痛

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 清肝明目 外用收敛燥湿 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三氧化二铁矿石) 刺蒺藜:平肝潜阳——疏肝 祛风明目(果实) 罗布麻:平肝潜阳 清热利尿(降血压)

15.2息风止痉

羚羊角:平肝熄风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解毒 兼解热镇痛) 牛黄: 凉肝息风 化痰开窍 清热解毒 天麻:平抑肝阳 息风止痉——祛风通络

钩藤:平抑肝阳 息风定惊——清热(肝热 外感风热)

珍 珠:安神定惊 (清肝)明目消翳 解毒生肌 地龙:清热定惊 通络 平喘 利尿 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 化痰散结

全蝎——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蜈蚣——息风镇痉 攻毒散结 通络止痛

16 十

六、开窍药

麝 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兼催产(性温) 冰 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性寒)

苏合香: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 宁神益志(擅治痰湿秽浊蒙蔽清窍) 蟾

酥: 开窍醒神

解毒止痛(攻毒杀虫止痒药)

十七、补虚药 17.1补气药

人 参:(补气生津)——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党 参:(补气生津)——补脾肺气 生津补血 西洋参:(补气生津)——补气生津 清热养阴 太子参:(补气生津)——补气健脾 生津润肺 黄芪: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表 利尿 托毒生肌 白术:补气健脾 燥湿利尿 止汗安胎

山药:补脾养胃 生津益肺 补肾涩精(平补肺脾肾 兼涩性) 白扁豆:健脾 化湿和中 (消阴暑——暑湿吐泻)

甘 草:补脾益气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和药性

枣: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

缓和药性

刺五加: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绞股蓝:益气健脾——化痰止咳 清热解毒 红景天:益气健脾——清肺止咳 活血化瘀 沙 棘:消食健脾——祛痰止咳 活血化瘀

17 茯苓:健脾利水——渗湿 宁心安神 白术:健脾利水——燥湿 止汗安胎

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 止汉利尿安胎 苍术:燥湿健脾——运脾泻有余 祛风散寒明目

黄芪:补气健脾 利尿 止汗——升阳 托毒生肌 补中 白术:补气健脾 利尿 止汗——燥湿 安胎

17.2补阳药

鹿 茸:补肾阳 益精血 强筋骨 固冲任 托疮毒

紫河车:补肾益精 养血益气(补肺气 益肾精 纳气平喘——肺肾虚喘) 巴戟天:补肾助阳 祛风除湿——(补肝肾 祛风寒湿 强筋骨) 淫羊藿: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补肝肾 祛风寒湿 强筋骨) 仙 茅:温肾壮阳 祛风除湿——(补肝肾 祛风寒湿 强筋骨) 杜仲: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兼降血压) 续断: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止血 疗伤续折 肉苁蓉——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锁

阳——补肾助阳 润肠通便

补骨脂:补肾壮阳 固精缩尿 温脾止泻 纳气平喘(偏于肾) 益智仁:暖肾 固精缩尿 温脾开胃摄唾(止泻)(偏于脾)

菟丝子:补肾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止泻 安胎 (亦治肾阴不足之消渴)不通便 沙苑子:补肾固精(缩尿) 养肝明目——不通便 蛤 蚧:补肺益肾——纳气平喘 助阳益精

18 虫 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核桃仁:补肾温肺 润肠通便

17.3补血药

当归: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白芍:养血敛阴 柔肝止痛 平抑肝阳(养肝柔肝平肝) 阿胶:补血止血 滋阴润肺

何首乌:制用——补益精血 乌须;生用——截疟解毒 润肠通便 龙眼肉: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 熟地:补血养阴 填精益髓

生地——滋阴治阴虚——苦寒(心肾) 长于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及血热妄行; 津伤口渴 消渴 便秘

熟地——滋阴治阴虚——甘温 (肝肾)长于补血 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诸证及肝肾阴虚 赤芍:一补一泻 一散一收——苦寒 凉血清热化瘀之品 白芍:一补一泻 一散一收——酸寒 养血敛阴平肝之品

17.4补阴药

南沙参:清肺养阴 益胃生津——补气化痰(宜用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北沙参:清肺养阴 益胃生津——(清养肺胃稍强,多用于肺胃阴虚有热证) 百合:养阴润肺 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生津 润肺益胃 清心除烦 天冬:养阴生津 清肺润燥 玉竹:养阴生津 润燥止咳 石斛: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 明目 黄精:健脾润肺 补气养阴 益肾

19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 明目 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滋补肝肾——乌须 明目 退虚热 桑椹: 滋阴补血 生津 润肠

龟甲:滋阴潜阳(退虚热)——益肾健骨 养血补心(兼止血):长于滋养肝肾阴 鳖甲:滋阴潜阳(退虚热)——软坚散结:长于退虚热

山药: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 :平补肺脾肾 气阴双补;强于健脾 黄精:性味甘平,主归肺脾肾 :平补肺脾肾 气阴双补;滋肾之力强于山药

补肝肾 强筋骨 祛风湿:五加皮(利水);桑寄生(安胎);狗脊; 淫羊藿 ;巴戟天;茅(后三者:补(肝)肾阳 强筋骨 祛风湿)

十八、收涩药 18.1固表止汗

麻黄根:敛肺固表止汗(自汗 盗汗)

浮小麦:固表止汗 益气 除热(自汗 盗汗 骨蒸劳热)

18.2敛肺涩肠

五味子: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 涩精止泻 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 止咳止汗 涩肠止泻 固精止遗 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乌 梅: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安蛔止痛 生津止渴 止血 罂粟壳: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止痛 诃 子:敛肺止咳 涩肠止泻——利咽开音 石榴皮: 涩肠止泻——杀虫 收敛止血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仙 赤石脂: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外) 收湿敛疮生肌 禹余粮:涩肠止泻 收敛止血——固涩止带 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白豆蔻:温中行气——化湿止呕 草豆蔻:温中行气——燥湿止呕

18.3固精缩尿止带

山茱萸 补益肝肾 收敛固涩——兼治消渴(带 精 尿 血) 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 明目 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金樱子: 固精止带缩尿——涩肠止泻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 收湿敛疮 制酸止痛 莲子:固精止带 补脾止泻——益肾 养心 芡实:固精止带 健脾止泻——益肾 除湿 椿皮:清热燥湿

收涩止带

止血止泻

杀虫

十九、涌吐药

常山:涌吐痰饮

截疟

瓜蒂:内服:涌吐痰涎 宿食; 外用:研末吹鼻祛湿退黄 胆矾(含水硫酸铜):内服:涌吐痰涎 毒物;外用:解毒收湿二

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雄黄: 解毒 杀虫

硫黄: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 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内服:化痰 止血 止泻 蛇床子: 杀虫止痒 燥湿 温肾壮阳 土荆皮: 杀虫止痒

大蒜: 解毒杀虫 消肿 止痢

21

祛腐蚀疮

蟾 酥: 开窍醒神 解毒止痛 蜂房: 攻毒杀虫 祛风止痛(不考)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 拔毒去腐

轻粉:外用攻毒杀虫 敛疮;内服:逐水通便

砒石: 外用攻毒杀虫 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截疟 铅丹: 拔毒生肌 杀虫止痒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炉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硫黄─朴硝 水银─砒霜 狼毒─密佗僧 巴豆─牵牛 丁香─郁金 川乌。草乌─犀角 人参─五灵脂 牙硝─京三棱 官桂─石脂

22 药性歌 辛发散行气血, 甘补和中缓急, 酸涩收敛固涩, 苦有泄燥之功, 咸能软坚泄下, 淡能渗湿利尿,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凉沉降。

23

第5篇:各种小吃英文说法全总结

中式早点

烧饼 clay oven rolls 油条 fried bread stick 韭菜盒 fried leek dumplings 馒头 steamed buns 包子 steamed stuffed buns 割包 steamed sandwich 饭团 rice and vegetable roll 蛋饼 plain omelette 煎饼果子 savory Chinese crepes 咸鸭蛋 salted duck egg 腐乳 preserved bean curd 咸菜 pickles 豆浆 soybean milk

饭类

稀饭 congee 白饭 plain white rice 油饭 glutinous oil rice 糯米饭 glutinous rice 卤肉饭 braised pork rice 蛋炒饭 egg fried rice 酱油炒饭 fried rice with soy sauce 地瓜粥 sweet potato congee 小米粥 millet congee 麦片粥 porridge

面类

打卤面 noodles with gravy 阳春面 plain noodles 馄饨面 wonton and noodles 刀削面 sliced noodles 麻辣面 spicy hot noodles 麻酱面 sesame paste noodles 凉面 cold noodles 凉皮 cold rice noodles 乌冬面udon noodles 榨菜肉丝面 pork noodle soup with pickled mustard green 牡蛎细面dyster thin noodles 热干面 hot dry noodles 重庆小面 Chongqing spicy noodles 牛肉拉面 hand-pulled noodles with beef 板条 flat noodles 米粉 rice noodles 炒米粉 fried rice noodles 冬粉 green bean noodle

汤类

鱼丸汤 fish ball soup 贡丸汤 meat ball soup 蛋花汤 egg and vegetable soup 蛤蜊汤 clams soup 牡蛎汤 oyster soup 紫菜汤 seaweed soup 酸辣汤 sweet and sour soup 西红柿鸡蛋汤 tomato and egg soup 青菜豆腐汤 tofu and vegetable soup 馄饨汤 wonton soup 猪肠汤 pork intestine soup 肉羹汤 pork thick soup 鱿鱼汤 squid soup 花枝羹 squid thick soup

甜品

爱玉 vegetarian gelatin 糖葫芦 sugar-coated fruit crispy 红豆牛奶冰 red bean with milk ice 芝麻糊 sesame paste 豆花 tofu pudding 奶昔 milk-shake 银耳莲子汤 white fungus soup with lotus seeds 双皮奶 milk custard 蛋挞 egg tart 苹果派 apple pie 提拉米苏 tiramisu 芒果慕斯 mango mousse 蝴蝶酥 butterfly cracker 多纳圈 donuts 拿破仑蛋糕 Napoleon cake

饮料

甘蔗汁 sugar cane juice 酸梅汁 plum juice 杨桃汁 star fruit juice 橘子汁 orange juice 椰子汁 coconut milk 芦荟汁 asparagus juice 葡萄柚汁 grapefruit juice 姜汁汽水 ginger ale 可口可乐 coco-cola (coke) 奶茶 milk tea 绿茶 green tea 红茶 black tea 茉莉花茶jasmine tea 柠檬茶 lemon tea 苏打水 soda water 大麦茶 barley tea 冬瓜茶 white gourd tea

点心

牡蛎煎 oyster omelet 臭豆腐 stinky tofu (smelly tofu) 糖炒栗子 sugar roasted chestnuts 烤红薯 baked sweet potato 爆米花 popcorn 虾片 prawn cracker 虾球 shrimp balls 春卷 spring rolls 蛋卷 egg rolls 锅巴 crispy rice 碗糕 salty rice pudding 豆干 dried tofu 绿豆糕mung bean cake 糯米糕 glutinous rice cakes 萝卜糕 fried white radish patty 芋头糕 taro cake 汤圆 sweet soup balls 年糕 rice cake 水饺 boiled dumplings 锅贴 pan-fried dumplings 烧麦shumai 肉夹馍 Chinese hamburger 卤煮 stewed pork offal 麻团 fried sesame glutinous rice ball 麻花 fried dough twists 烤串 kebab 关东煮 oden

第6篇:查隐患促整改保安全总结

江阴海港大道施工A标段

“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 促企业发展”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江阴市海港大道建设项目工程HG-A标段项目经理部 “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 促企业发展”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项目部领导充分重视,及时成立了以马春福为组长的活动组织机构,加强各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项目部开始在项目范围内开展了“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专项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予以总结如下。

1、根据文件精神,项目部召开了会议,传达了文件精神,并详尽细化的专项排查治理实施方案,重点针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进行了梳理排查,并落实责任人员。

2、强化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及时对有安全隐患的器具进行了检修和更换。

3、制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了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配备相关物资、设备及维护、后勤保障工作,并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制定了“春节”假期值班表,切实做好放假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4、严格按公司制度对各类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审核、审批,并进行交底。

5、对项目部所属各类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备案登记,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检测,确保机械安全运行;进入施工

1 场地安装的起重机械在安装(拆除)时,派专人现场监督,安装人员持证上岗。使用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维修保养。

6、加强对生产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落实“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培训。检查了各在建工程现场安全标志、标识的悬挂张贴情况,确保安全生产意识警钟长鸣。

7、在施工现场,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按“三定”措施落实整改,并在安全日记及隐患排查汇总表中进行记录、登记,保证检查工作不走过场,不形式化,确保了查出的隐患能及时消除,不留死角,工程每天能安全生产。

8、各项目部建立和完善了隐患排查台帐,对安全隐患分门别类,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汇总表。

通过此次的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落实了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消除了事故隐患,促进了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为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持之以恒地落实隐患排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排查整改情况看,各在建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均有了明显进步,各项目部能够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整体形势较好;项目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加强安全工作、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一是安全督查力度仍需加强。二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部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 有待进一步加强,施工用电以及“三宝”、“临边”等现场安全防护工作仍然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此次检查督查工作结束后,我们将继续严查安全隐患,狠抓整改落实,对检查督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销号。同时,对检查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认真汇总、梳理和分析,找出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制度,完善机制,重点突破,不断提高我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上一篇:大路朝天观后感下一篇:建材家居联盟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