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初中教学管理的师生沟通中,沟通艺术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不仅可以有助于和谐和学习环境的形成,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当前,一部分初中校园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良好的师生沟通,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应用传播学原理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能

[摘 要] 教学管理实际上也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通过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做好传播相关铺垫,消除空间隔阂,选择多种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减少和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等办法,可以清除影响信息传输的障碍,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关键词] 传播学;原理;教学管理;效能

[作者简介] 莫勇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应用写作理论,广西 南宁,53000

传播学认为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相互影响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源有意向地将信息编码并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接受者,以期唤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管理实际也是一个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教学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反馈迟缓或反馈模糊,致使教学管理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了教学失误的问题。如果能正确运用传播原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清除影响信息传输的障碍,就能显著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一、精选信息源,进行有效传播

信息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受个性因素的制约。在教职员工及学生中享有威望的人或机构传递的信息就容易被人接受。教学管理者及教学管理部门都应该在平时树立自己的威信,与被管理对象融洽相处,同时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选择威信高的机构来作为信息源。如某学校要组织讨论制订有关各级教师任期考核指标,相关业务部门有教务科研处、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等部门,考虑到组织人事处平时严格执行国家有政策与规定,高度重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尽量给聘用工实现同岗同酬,真正执行轮休、带薪休假制度,由于工作原因无法补休的加班员工按政策发加班费,在教职员工中享有比较高的威望。因此,学校选择由组织人事处来牵头发布相关信息,很快在教职员工中引起了关注,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

二、 做好必要的铺垫,进行有效传播

(一)培养“共同经验区”

在教学管理信息传递流动过程中,如果发送者与接受者在知识水平、经验水平上差距过大,就会给信息传递形成障碍,影响管理效能。也就是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经验区”。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实行了学分制管理,学分制对于很多高校的师生来说,是新生事物,教学管理部门如果能在实施学分制之前对师生员工进行培训与学习,全面介绍学分制,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共同经验区”,再推行学分制管理,必然事半功倍。

(二)必要的培训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和拓展训练等方式组织对师生进行相关培训,传授多方面的知识和成功的案例,提升师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满足师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各方面竞争力的需求,增添师生完成工作与学习任务的信心。

(三)加强内部宣传

在推行新的管理制度同时,有必要在学校内部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获得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单位后,需要以项目管理形式推行新的管理机制,为此,学院大力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POP海报、召开动员大会、举行各种主题活动、校园广播、热线电话、专题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部推行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目的与意义,各立项院校肩负国家任务的光荣与面临的艰难,以及取得的系列成果,激发全院教职工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为推行严格高效的项目管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减少信息传递中受众心理障碍,提高管理效能。

三、 消除空间隔阂,进行有效传播

当教学管理者和师生空间距离较远时,教学管理当中一些复杂问题的信息传递有时就可能发生障碍,影响传递效果。因此,加强沟通,消除空间隔阂,也是提高信息传播效能的必要措施。

(一)加强人际传播

定期就重大决策事项和师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领导干部经常下基层,融洽干群关系。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到所分管的部门、联系所、组,找师生谈心、交换意见,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师生鼓劲加油,及时疏导思想、理顺情绪。鼓励全师生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时反映工作过程中的意见,建立学校最高管理层与师生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比如学分制管理中,一些学生因选不上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教师而对学校管理心生不满时,管理人员有必要与他们面对面进行耐心的解释,然后微笑地鼓励他,促进他的积极思维,采取合理的解决办法,便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注重人文关怀

学校对师生多一些关怀,解决师生实际问题,适时为师生减压。通过激励手段让教师找到工作与学习的成就感,着重关注竞争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加大情况下的师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师生缓解各种压力,引导师生增强承受能力,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成长。如创建阅览室;组织郊游、健身、体检等健康有益的活动;组织心理咨询活动,让师生学习、运用心理调控技巧。

四、 拓展信息传递通道,进行有效传播

根据管理部门需要传播的不同信息,必须使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课程内容有重大改革,需要或以卡片、录音、投影、多媒体、实物演示、课本剧表演等手段,生动、形象、直观地向师生系统传输信息,充分调动人的多种感官,接收各方面信息,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比如学生在学分制的选课结果,也必须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快速传递给学生,如在网络体系欠健全的院校,充分使用校园广播、学校内部刊物、信息专栏、人际传播等方式将结果传递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自己选课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提高课务管理的效能。

五、减少传播干扰,进行有效传播

任何信息传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干扰,信息传播的环节多,干扰可能性越大;干扰因素大,传播效率低,甚至出现无效传播;干扰的因素少,传播效率越高。

(一)减少信息传递环节

学校在管理中注意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比如精简教学管理机构,减少沟通的层次。根据信息传递链的运作原理,机构的层次越多,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只有努力减少管理机关的机构层次,减少信息传递的周转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减员增效,提高教学管理效能。

(二)提高文字处理能力

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提高传递效果,反之不仅会降低信息传递效果,而且还可能引起受传者对信息的误解。管理部门的下发文件,格式要规范,在语言上既要做到准确鲜明,又要富于形象性。在汉语中,有大量的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称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其实,即使是同义词,细细分辨起来还是有些微妙的差异。譬如,“优异”、“优秀”、“优良”,这三个词粗看相近,细看则有程度的区别。“鼓舞”、“鼓动”、“煽动”,从动作的方向和力度上看并无差异,但感情色彩却很不相同。体现在句子上就是造句合乎语法规则、合乎邏辑。为提高教学管理效能,必须在词语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上仔细斟酌 ,做到文从字顺,适量使用图表。

六、开通信息反馈渠道,保证信息传输过程的完整性

信息反馈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信息反馈后对管理程序的调整,因此,教学管理中建立畅通无阻的反馈信息通道是极其重要的。通常可以投诉信箱、教学管理热线、教学管理BBS、短信平台、QQ群等方式作为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的通道。同时,要保证反馈信息的通畅。所谓通畅包括信息能够顺利进入,相关管理人员对反馈信息要及时进行处理分析,作为下一步调整管理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下一个管理流程的效能,形成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郑宇.传播学原理在战时舆论引导与控制中的运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2]夏德元.论传播学原理在图书宣传中的应用[J]. 出版广角,2005,(2).

[3]李文杰,但红燕.控制高校教学事故 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1).

[4]徐文忠,张秉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管理[J]. 中国成人教育,2002,(11).

[5]鲁春梅.浅析高校教学管理特点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B).

作者:莫勇明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

【摘要】在初中教学管理的师生沟通中,沟通艺术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不仅可以有助于和谐和学习环境的形成,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当前,一部分初中校园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良好的师生沟通,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本文以师生沟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师生沟通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促进我国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初中 教学管理 师生沟通

一、引言

从初中生的整体特征来看,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由于其在身体与心理上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状态,因此,极易产生相对叛逆的心理。这种叛逆的状态需要家长特别是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对他们的叛逆心理形成一定的控制。但是,从当前初中阶段师生沟通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在沟通语言欠妥,沟通方式欠佳,无实质内涵沟通,以上三种问题导致师生之间沟通存在不畅。为此,初中教学管理中应该高度重视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有效保证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初中教学管理阶段师生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沟通语言欠妥

在初中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作为初中教师应该对沟通语言有相对明确的掌握与尺度,明确什么样的语言适合说会产生什么样预期的效果,什么样的语言不能对学生说,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但从现实的师生交流来看,教师在于学生沟通方面缺乏应有的语言艺术,不懂得如何有效激励学生或弥补学生的缺点与不足,进而导致学生在于教师的关系上逐渐疏远,影响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教学在沟通语言上欠妥的表现在很多方面上,例如,自我国实行新课改教学要求以后,教师在教学管理中为了大力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对学生的重视程度,部分教师常常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类似“好不好”“可以不可以”等较为委婉的词汇以便一词来凸显学生的地位,但是这种的方式不但不是一种与学生科学的交流方式,反而影响了教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确立,因为这些词语在使用中显得毫无意义,不仅不会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还会导致师生间的沟通缺乏应有的激情,沟通效果也因此大大折扣,久而久之,师生沟通便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教师沟通方式欠佳

从初中师生间沟通存在问题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时往往缺乏相对有效、合理的沟通方式,这就导致师生之间在进行沟通交流时通常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并最终以失败告终。教师沟通方式欠佳通常表现在其使用的沟通方法相对较单一化,不具有一定的变通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最优先会采取师生讨论方式或者一问一答的方式。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确保师生之间的交流出过于形式化,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最终造成师生沟通出现众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一些教师在进行《长城与运河》一文的教学时,通常会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进行讲授。教师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当你门看到雄伟壮丽的长城和绵长柔美的运河时,你们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呢?”听到问题后学生们各抒己见,产生许多不同的的答案,比如劳动人民、秦始皇等等,尽管这一问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多元化的理念,但这种交流却没有实现与文本内容紧密相连,脱离了实际,最终导致课堂讨论取得的效果不高。由此可见,这种欠缺合适沟通方法的课堂讨论活动如同虚设,已然失去了自身其本身应该具有的教育意义。

(三)无实质内涵沟通的出现

根据有关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当前有不少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出现语气较为生硬、面无表情的现象出现。尽管教师与学生产生了大量的沟通,但这种沟通较为死板、缺乏生气,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的自信心。这种缺乏沟通实质的,与沟通核心相背离。不仅不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得以充分的显露,同时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无实质内涵的“满堂灌”、“满堂问”教学模式,将具有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降低了知识的价值。

三、提升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沟通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上述教学管理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来看,可以要求教师从关注沟通语言艺术、运用科学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把握教学管理师生沟通实质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关注溝通的语言艺术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是语言,换句话说,师生沟通在语言上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师生之间沟通的实际效果,决定沟通的成败。从初中教学管理的实际来看,教师要想开展科学的师生沟通,就必须在沟通的语言艺术上多下功夫,主要包括书面语言的合理使用、口头语言的科学运用以及有效进行课堂提问等等。合理使用书面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正确的理解与掌握,以免出现条理混乱、话题空桶的现象发生。教师在运用口头语言过程中,应注意多多使用较为通俗易懂且具有一定情趣的语言,这样可以为教学营造轻松的管理气氛,以便提升教学管理的实际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保证问题的新颖性,确保每个问题的难度有一定的梯度,进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便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采取科学的沟通方式

科学的沟通方式可以促进师生沟通的良好进行。在沟通中,教师应该学会选择较为合理的沟通方式,以便让学生产生放松的心理,在这种状态下,会方便学生袒露心声,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师生沟通的合理方式主要有旁敲侧击法、集体意识引导法以及唠家常法等。根据当前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灌输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这种感悟不仅体现在教学管理的理念上,还应体现在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之上,都必须充分体现教学管理方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

(三)把握师生沟通的实质

教师只有有效把握师生间沟通的本质,才能够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交流。明确沟通实质的方法可以有以下一个方面,如明确教师与学生的各自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促进沟通的双向交流等等。教师与学生在沟通过程中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沟通信息的发送者,更是沟通信息的加工者与接受者。加强初中教学管理中师生间的沟通,达到师生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理解的目标。教师在明确沟通实质前,必须对沟通语言进行明确的了解,熟悉应使用的语言,通过这些科学语言的运用将难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师生理解上的偏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管理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师生沟通问题的重视,针对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应对与解决,旨在有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促进两者沟通的不断深入,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呵护,进而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丽,孙国. 初中教学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分析[J]. 电子制作,2014,23:142.

[2]吕颖慧. 师生沟通是提高中职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J]. 才智,2015,02:81.

作者:王卫民

词语语言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提升教师对成人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依照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利用教师的讲解、提问、板书等教学手段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成人学员自身存在记忆力差、素质偏低、家庭负担较重、精力分散的局限性,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把握成人学习的特点,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才能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员在心情愉悦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把握住教学的科学性呢?

【关键词】成人教学;科学性;课堂教学

“面对新课程,教师该补什么课?”对于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思考。我们不妨从成人教学的角度重新提出,但目前的问题在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切入点在哪?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教育观点的矛盾、冲突、融合的今天,面对我国实施新课程,对原有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的迫切要求,我认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中,科学性又是犹为重要的。

然而,作为一名成人教师,如何面对有工作经验的、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有专业技能的学员呢?如何多角度的去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的内容要有很好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我认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学环节的科学性三个方面。下面,我将对这几方面的科学性的把握做一个分析和论证。

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说,老师给学员传授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否则就会误人子弟。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必须体现实际,符合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扎实打好知识基础,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发扬敬业精神,向学员传授好科学知识,力求课堂上不出差错。

由于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真正的重点和难点,有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他们。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的提炼和萃取,把既能真正学有所获,又能应对考试的知识和理论呈现给学员,使他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角度都有收获。要想真正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参加教学管理研究

针对我们的现状来说,学科组是开展学科教学管理研究活动、制订教学管计划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教学管理设计的思想和要求,制定学年、学期、学月、每课时的教学管理目标,研究学员情况,确定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交流教学管理设计,开展经验交流。每个教师都必须在认真参加集体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教学管理实际,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管理设计。

2.认真进行教学管理设计

教学管理设计是在把握学员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和学法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管理要求、教学管理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管理起点和标高,使管理有序、优化、合理,形成管理方案的过程。

(1)课堂教学管理目标设计。管理目标是对学员课堂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员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一般分为思想品德目标和情意目标(包括个性心理品质、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2)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设计。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由组织、情意、认知、评价四项活动组成。这四项活动功能各异而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应根据管理目标设计出有利于学员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教学管理。

(3)课后教学管理评价的设计。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的设计,引导和组织学员评价教学管理的设计,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内容和方式的设计。

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语言除了要有较强的直观性,还要有聪颖的启发性,更要有致密的科学性。

所谓语言科学性,即要求语言做到:准、精、明、通。

(1)准,就是准确地运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不产生差错。如果把在教学中的随意性带到课堂上,就会导致常识性的错误,从而传导错误的知识。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专业术语一定要准确无误。

(2)精,就是精讲惜时,不山高水长、不天南海北。应做到该说的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简洁自然,不该说的绝对不多说一个字。

(3)明,就是语言有严密的逻辑性,有条不紊,使人一听就明白其意。教学语言要符逻辑推理,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含糊其词。

(4)通,就是通俗,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熟语、口语、易懂的词语,不要用生疏冷僻的书面语、繁冗的长句,但要注意杜绝以生活用语代替教学专用术语。说话力求透彻,深入浅出。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要认真地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重研究教学语言,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方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节的科学性

完整的教学环节包括四个方面:课前准备、导入、主题探究、课后总结。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要做好教学设计。一提起教学设计,自然就要想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化,是用文本形式展示的教学蓝图。所以,教案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①对老师来说,教案的内容是有用的,切忌走形式。②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特点、自己的风格。③教案中体现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④在重视“预设”的同时重视“呈现”。预设越完美,给呈现留的余地就越少,要适当设计“留白”,给学员的自由发展让出空间。

在教学设计理论中,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的认识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发展变化难以预料,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设计应该不应是完全预测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的、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的话语,进行师生交流,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状态。教学设计应该是宽松的、灵活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方式,以容纳和利用意外事件,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应当在学员的挑战(质疑、不解、发问……)中使教学计划不断生成和实现。

(2)成功的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入与该课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一般来说,导入新课,设计导语,应该做到符合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内容、从学员实际出发、从课型的需要入手、导语要短小精悍、形式要多种多样。

(3)主题探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存在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课堂教学确实有好坏之分别,我们不能固定一种进行“主题探究”的模式。但无论是哪种模式,只要能正确处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巧妙的设置结合点;学生的参与度高,回答问题积极,就能基本评定这样的模式是适合的,合理的。

(4)课后总结。一堂课上完之后,一定要有总结和反思。教师应该把心沉淀下来,静静思考这一堂课的成败。哪些方法适合学员,哪些方法不吸引学员,我们应如何进行以后的课堂教学。学员喜欢的方式、不喜欢的方式,教师要及时改正,不能一味地只要我喜欢,我就用好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课程才能更上一层楼。教师和学员之间,也需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磨合,大家共同需求一种普遍认可的方法。

作者:王芳

上一篇:国际转贷款合同下一篇:乘务员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