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机制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防范机制

移动安全接入平台的安全机制

【摘要】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网企业营销、办公、生产等传统业务范围也在不断向移动终端进行扩展,如何保证电力企业移动终端远程接入电力信息内网时的信息安全成为电力企业移动信息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企业移动应用的现状,针对电力企业移动安全接入的业务需求,以及电力信息安全的特殊要求,讨论并分析了南方电网移动安全接入平台的安全实现机制。系统从网络传输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并解决移动终端接入过程的信息安全问题;对各种移动终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以提升移动终端安全性,采用网络隔离和高强度的数据加密/解密接口保证内网的应用的安全。

【关键词】 移动终端 安全接入 APN SSL VPN

引言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存在一批移动应用,如移动办公、ITSM、基建作业、营销作业和电力抢修等。但由于各项业务终端和通信网络的不安全性,为企业内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移动终端自身的安全性问题。由于移动终端接入电力信息内网后可能处于“一机两网”的状态,即同时连接Internet 和电力信息内网, 同时由于移动终端缺乏保护终端数据文件的有效手段,因此存在电力信息内网敏感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2)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在移动终端接入电力信息内网的过程中,以及在接入后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链路都面临着被攻击干扰、破坏、截获数据、篡改数据等威胁。

(3)营销终端的访问控制问题。移动终端一经成功接入电力信息内网后就被看作是电力信息内部可信的用户来使用电力信息内网的资源,一旦终端被挟持,将会给整个电力信息内网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威胁。

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移动应用的安全保证措施,才能使个人和企业的数据安全得到保证。

概述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终端接入企业内网的问题通常涉及三个部分:传输通道的安全、内网应用的安全和终端设备的安全。这三个方面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远程接入过程的不安全。而传统的基于 APN 专网的接入方案都只关注于传输通道的安全,虽然在某个方面上保证了远程接入的数据传输安全,但缺乏对整个接入过程的完整保护,无法保证移动终端在接入内网应用时的安全。

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企业应用环境的资产、威胁和脆弱性进行分析,将整个安全架构在网络传输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之上,以多种技术手段和多重保障机制,有效地保障企业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一、企业移动应用发展现状

4G 加速进入生活,智能手机和平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甚至在工作中,移动设备也是我们重要的工具和伙伴,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移动设备。

针对企业员工进行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62%的员工日常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56%的员工使用平板电脑。

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形式灵活,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办公效率得到提升,同时节省了企业的办公成本。

与此同时,移动设备易携带、易丢失、个人消费应用和企业应用混用等特点,导致 IT支持部门非常担心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1)数据安全。智能终端易于携带、容易丢失,会导致敏感商业信息的泄漏,对数据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给企业带来法规遵从的风险。此外, 移动终端易被他人非授权使用,产生拷贝、下载或打印企业内部敏感资料的风险。

(2)网络安全。由于自携带设备的特殊性,智能终端经常在不安全网络和企业网络之间来回切换,因此更容易遭受木马或病毒的侵害,从而将病毒或木马自动传播至企业网络,对内部网络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应用安全。相当一部分移动设备来自于员工, 而非企业。员工可以任意下载和安装消费类应用,这极大地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引入了安全风险,造成企业数据丢失或设备功能失效。

南方电网为解决移动设备在企业办公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早在 2010 年就实施了自己的移动安全接入平台,并建立了《南方电网远程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技术规范》,对企业如何进行移动信息化以及移动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二、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中的安全机制

本文将从网络传输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三个方面介绍移动安全接入平台的安全机制。

2.1网络传输安全

网络传输安全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保证。

2.1.1 APN 技术

APN(Anywhere Private Network)是解决以动态 IP 接入Internet的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并以较低成本接入,以较低通信成本提供较高性能以及可靠的网络专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中,移动终端被强制要求通过企业APN 来访问系统。终端用户需要经过准入申请和准入审核才可接入网络,移动终端对企业内网的访问是完全可控的。

2.1.2设备绑定

UDID,是用于区分设备的 GUID 唯一编码。由于操作系统厂商的限制,获取设备物理编码(IMEI)变得不可能。因此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根据一定的编码规则及设备的物理特性为每一台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 UDID 码,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同时将该编码和特定用户进行绑定。

移动安全平台支持对入网设备的 MDN(手机号) 和UDID 进行绑定。针对首次入网的设备,系统将要求用户对该设备进行绑定。绑定是基于向该用户发送认证码短信来进行的,而用户接收短信的手机号信息来自于平台登录数据库,而短信的发送完全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手动操作的。只有经过设备绑定的用户,才会被系统准入。

一旦设备绑定完成,该用户的注册账户和该设备的UUID 将绑定到一起,任一信息不符用户都将无法登入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不被挟持和滥用,降低资产脆弱性。

此外,平台可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如用户的移动终端不慎遗失,管理人员可通过管理后台的禁止该设备的登录。

2.1.3身份认证

此外,用户在登录内网应用之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平台认证的措施包括用户密码和动态口令。动态口令每次都会随机生成,客户端不会进行缓存,并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设备所绑定的手机上。

动态口令只在指定时间内有效,一旦失效只能再次请求新的动态口令。平台管理人员可以指定动态口令的有效时间,并随时查询动态口令的生成情况及有效状态。

2.1.4信息传输加密

对于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也提供了相应的安全加密措施,包括客户端与平台之间的各种消息报文、交易信息和表单数据。对于这些高敏感数据,移动接入平台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的复合网络传输加密机制。

顾名思义,对称加密算法,即加密与解密用的是同一把秘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加密与解密用的是不同的秘钥。

显然,非对称加密比对称加密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因为对于对称加密,由于加密与解密的秘钥是同一把,通信的一方必须将秘钥和密文都传递过去,对方才能解密。而非对称加密则不然,只需传递密文与用于解密的公钥,对方即可解密,用于加密的私钥由己方保留不必传递给对方。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只要钥匙的长度足够长,使用非对称加密的信息永远不可能被解破。

当然,由于非对称加密对 CPU 计算性能的依赖很大,在使用相同秘钥的情况下,非对称加密的运算速度比对称密码也要慢许多。此外,非对称加密长度能够加密的信息的长度往往受限于密钥长度。

因此,鉴于二者各自的特点,移动安全接入平台将二者取长补短,结合起来使用,极大地保障了移动安全接入平台在网络中的传输的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

2.2终端安全

终端安全技术包括:终端安全检查、代码签名技术、MDM(移动设备管理)。

2.2.1终端安全检查

终端安全检查是检查终端状态是否合乎安全要求、用户的行为是否合法。移动终端在访问内网资源前,需要进行安全性检查,不符合安全检查策略的终端将被禁止访问内网资源。安全检查模块对终端的操作系统版本、系统是否越狱、锁屏密码是否合规、特殊位置的磁盘文件等进行严格检查。

根据检查策略,系统在处理移动终端接入时会先检查终端是否具备上述一项或者几项特征参数,依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允许该终端与安全接入网关建立连接,彻底杜绝不健康的移动终端接入内网,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从源头杜绝威胁的发生。

2.2.2代码签名技术

代码签名证书为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使得软件开发商能对其软件代码进行数字签名。通过对代码的数字签名来标识软件来源以及软件开发者的真实身份,保证代码在签名之后不被恶意篡改。使用户在下载已经签名的代码时,能够有效的验证该代码的可信度。

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根据不同移动终端所用的平台(iOS、Android、Windows)及平台所对应的 app 商店,采用不同的技术对 app 进行代码签名,从而可让用户确信它来自已知来源,且自最后一次签名之后未被修改。

2.2.3 MDM 移动设备管理

移动安全平台通过 MDM 进行移动终端的管理。包括:

1) 移动设备访问控制

移动设备本身的访问控制不高,通常没有安全保护(如使用简单的滑动锁)或仅有弱保护(如使用 9 点屏幕锁)。同时, 移动设备很容遗失或被盗。MDM 通过锁屏、清除密码、下发策略强制加强密码强度等远程指令来操作设备的访问控制。

2) 数据自毁

通过 MDM 的“远程擦除”操作,可以强制销毁移动设备上的所有用户数据。防止用户隐私或企业数据泄露。

3) 应用程序管理

对于“托管”设备,MDM 可以检查设备上的应用安装情况,存储空间大小,操作系统版本以及是否越狱等状态,一旦发现设备上安装可疑程序,即可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MDM 代理服务终止企业应用程序运行。

2.3应用安全

应用安全包括:应用数据加密、权限控制、企业应用商店。

2.3.1应用数据加密

数据的保密性要求我们对于企业中敏感数据进行必要的加密和访问控制。

移动安全接入对用户敏感数据,例如用户密码、证书及密钥进行加密处理。此外,对于缓存在客户端的企业机密数据,包括移动办公系统中的各种内部文档、组织结构和企业通讯录,也进行了加密处理。

2.3.2权限控制

对于移动安全接入平台系统来讲,访问控制主要是基于角色进行访问的控制。基于角色访问控制也是在信息系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访问控制机制。用户在通过了平台的身份认证后,只能看到相应权限下才能查看数据,以及使用相应权限才可操作的功能。

2.3.3企业应用商店

南方电网移动安全平台内置企业应用商店,所有移动应用终端 app 均在企业应用商店内进行发布,由企业代替操作系统厂商对应用进行管理。

同时,对于企业应用商店中的应用,可通过 MDM 进行企业应用的无线部署(OTA)或直接推送至终端桌面。通过企业应用商店这一有力工具,无疑将极大地简化应用的安装和升级步骤,改善用户体验,并保证了移动应用来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结论

企业办公移动化必将成为下一轮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于此同时,企业必将在 IT 安全和管理方面遭遇新的挑战。南方电网移动安全接入系统是南网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网移动安全平台在分析总结企业移动应用接入现状的基础上,以保证移动终端接入的安全性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安全接入的关键技术, 从网络传输安全、终端安全、应用安全三个方面入手,研究并解决移动终端接入过程的信息安全问题,有效地保障了企业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极大地推动南网移动信息化和“六加一”工程的建设,符合南网“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远景目标,加快南方电网网内信息资源的整合及信息的规范化、一体化建设。

参 考 文 献

[1钱煜明.BYOD企业移动设备管理技术[J] .中兴通讯技术,2013,9(6).

[2]许丽萍.BYO来袭把握移动安全四大趋势[J] .上海信息化,2013,(6).

[3]孙强强.BYOD 在电力企业中的研究与应用[J] .现代计算机,2013,(4).

[4]杨宏焱.企业级iOS应用开发实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5]杨宏焱.iPhone/iPad企业移动应用开发秘籍[M].北京:海洋版社,2013.

作者:陈姣 周智勋

第2篇: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探析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体系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提供和培养场所,需要其具有更加全面和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还频繁出现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人才教育的效果和目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下面,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进行探析,希望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重要的内容,其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逐渐提高,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对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大学生人身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中,加强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防范,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能够保证高职院校和谐稳定的发展。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不仅仅要重视对科学文化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对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这对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能够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相应的安全防范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综合素质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与氛围,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培养他们防灾抗变能力。在新时期环境下,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融合程度也是越来越深,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掌握和学习安全知识以及法律规章法规,从而掌握安全防范的技能,提高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安全防范的意识,能够有效的预防与减少高职院校内违法犯罪的行为。

二、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因素

(一)家庭和学校的不重视

从现阶段的大学生发展情况来看,家庭和学校都存在一定对人身安全教育的不重视情况,这也导致了大学生自我人身安全问题的频繁出现。家庭教育直接影响人的品质、性格以及人生价值观等,其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一些家庭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教育并不是很重视,常出现一些娇惯或者缺乏沟通等情况,这也导致了孩子出现了一定的性格缺陷,甚至家庭气氛的不和谐也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不足,会导致其出现自卑和孤僻的情况,对其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学校教育是学生安全意识后天养成的重要部分,但是在一些学校还存在对学生安全防范和教育的不足,他们更加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对安全防范教育产生了忽视,进而导致了知识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脱离,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也是常出现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

(二)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的不足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还普遍存在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不足的情况。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其心理、生理、生活的习惯以及知识的能力等还存在一定的不成熟,往往表现出不成熟和易冲动的情况,这也导致其安全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心理发育是相对比较滞后的,其社会经验存在不足,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烈,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比如学业、交友、经济、适应等方面的压力,这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的疾病或者人格的障碍,严重的还会导致其出现退学或者犯罪等行为。另外,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大学生和社会的接触也比较频繁,一些社会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大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的不足,也很容易导致其出现安全问题。

(三)高职院校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是进行大学生安全防范管理的主要场所,大学生也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主体,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及安全防范体制直接就和大学生安全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效果,就需要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相关人员在安全管理中还存在思维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的落后性,导致传统管理模式并不能使用新时期的安全教育管理要求,另外,在一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还存在安全管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并没有充分发挥安全管理机制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

(一)积极开展安全防范教育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和思想教育,并积极有效的开展相应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来对学生安全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學生安全防范素质,这对学生长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学校安全防范教育需要涉及到基本安全防范常识、预防知识以及自救自卫等内容,要对人身安全进行重点的强调,当学生在面临人身安全威胁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自身安全的保障。高职院校还需要打破传统安全防范教育的模式,丰富安全防范教育的形式,可采取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的竞赛以及犯罪情景的模拟等措施来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同时还可以邀请警察到校园中来对学生进行现场的指导教育,促进学生防护知识的掌握,实现对自身安全的预防与保护。

(二)加强对社会环境因素的有效治理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其存在一定的开放性,校园的周边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学生受到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多,这也是影响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对校园的周边环境进行有效治理。高职院校可以和地方的政府协作进行违法犯罪相关行为的严厉打击,从而形成一种长效的综合治理机制,营造出高职院校良好、健康、安全的周边环境,这对大学生的安全问题的防范和处理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教育管理方案,来规范有效的对社会环境进行综合的治理,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开展创新的安全防范活动,来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客观认识,提高他们对社会不良因素的辨别,从而实现大学生安全的有效防范。

(三)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中,为了有效的达到安全防范目的,就需要其具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这也是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的基本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安全危机的预警机制,其主要来通过风险管理来实现的,通过高职院校的分级责任落实,来使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安全事故发生以及现状等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这对后期的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在预警机制的运行中,需要高职院校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的协调配合,进行进行综合的治理;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在学生出现人身事故之后,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能够有效的控制学生以及学校的损失,在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运行中,需要其具有快速处理反应小组,各级部门能够及时有效的针对安全事故进行快速的处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以及校园的稳定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点,为了保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全面的掌握影响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人身安全防范机制,这对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秦红兰

第3篇:构建安全长效机制 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大量能源化工企业落地榆林。榆林从2002年起GDP增速连续保持陕西第一,从2004年起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与2005年比,亿元GDP的死亡率由3.24下降到0.20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1.73下降到0.04,居全省、全国先进水平;2010年年初、年末,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总工黄毅分别专程到榆林调研。榆林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表彰奖励。

榆林位于陕北,接壤陕甘宁蒙晋五省区,煤炭、天然气、石油、岩盐资源富集,足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陕西经济快速增长一极,也是全围各类高危行业集中地区之一。境内有危险化学品企业642户、生产煤矿292处、电力企业41户、非煤矿山企业600户、运输企业167户、建筑企业137户、输油气管道1万多公里、等级以上公路2.4万公里、机动车辆40多万辆、压力容器3800多台、地质灾害监控点904处。榆林安全生产责任重大,榆林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力度更大,创出先进经验。

按照“政府大力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业全面开展”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程。

2008年以来,榆林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榆林市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实施意见》,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市级安全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精心指导,按县、区属地和行业部门主管原则,年初明确落实责任目标,年终考评兑现奖励。二是建立文化建设经费保障制度。市、县两级安全文化建设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企业全部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经费,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安全文化建设。三年来,榆林累计投入安全文化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三是建立全民安全教育体系。依托榆林学院培养了200多名安全管理人才,建立市级安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对市、县260余名安监干部进行在岗培训;依托全市各类安全培训机构举办各类培训班224期,培训安全管理和特种作业人员1.5万多名;培训400多名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知识;依托114个乡镇农民工安全培训基地培训外出务工人员5万多名。四是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各项安全专项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全民安全教育培养出的各类人才资源,加速传播安全文化进企业、校园、社区、村庄、家庭,大力宣传普及安全法规和常识。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生活氛围。榆林连续四年荣获“全同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称号。五是开展安全文化示范点创建。全市698个行政村和社区设有安全文化宣传员,222个乡镇、办事处设有安全文化管理员,20多个行业、1800多户企业都有安全文化建设机构。全市设立市级、县区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点分别为72个和380个。榆林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在全国安监行业带了好头,国家安监总局要求榆林率先建成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近年来,榆林市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实施办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关口前移办法》和《黄牌警告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从政府到企业“一把手负总则,分管领导分工负责,职能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责任落实到人”的安全责任体系,实行安全生产“一票甭决”和“黄牌警告”。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依法追究事故相关人员责任,仅2009年立案调查处理事故439起,党政纪处分27人,追究刑事责任23人。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的做法得到陕西肯定和推广。

2005年以来,榆林把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作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共排查冶理事故隐患5万多项,取缔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经营单位700多户,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2010年,榆林开展打击非法生产经荷建设行动共打击“黑煤窑”13个,关停证照不全企业34个,查扣“三无”车辆892辆,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345起,进一步消除了事故隐患。

2008年以来,榆林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各县区财政预算安排100至300万元安全生产专项基金。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的同时,安全技防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加油站推广安装了5000市方米阻隔防爆材料,在高速公路重点区间建设了测速系统,在所有煤矿启动坑口监控系统,在18处煤矿采用长壁式外采和皮带运输,完成了85处煤矿双回路供应改造,牛产矿井达标三级32处和二级11处,在120户采石(砂)企业推广中深孔爆破技术,雨箭炸药和烟花爆竹集中存放处配置安装了探测仪,先进技防装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榆林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连续五年被陕西省政府、连续两次被同家安监总局分别授予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建立“市级主导、县区和部门配合、企业支撑”的预案体系,有效提升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2007年,榆林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了《榆林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施办法》、《榆林市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害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对全市650家雨点生产经营单位7类736个危险源进行了普查和登记,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绘制了,重大危险源分布图,督促指导市级职能部门、12县(区)、20多个重点行业及各类生产经荷单位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2000多个,覆盖率达100%。

2008年起,榆林为市应急救援中心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先后配置了集卫星数据通讯、计算机、摄像、传播、强化照明等一体的特种面包车和越野指挥车,纳入计划修建3000多平方米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大楼和综合培训演练基地,基本实现了全市应急管理网络化和应急远程控制。12县区和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有8支专业消防队、7支危险化学品企业和3支专业矿山救护队新购置了现代化装备。按照有偿服务和对口使用原则,榆林对现有企业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整合,建立了全市统一协调指挥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

榆林本着“关口前移,预防为先”理念,聘请专家教授举办两期应急管理培训,受训人员200多名,组织接受安全应急宣传教育群众达100多万人。榆林精心组织安全应急救援知识竞赛活动成绩显著,受到国家安监总局表彰奖励。榆林应急救援中心从2008年起累计指挥组织救援煤矿、非煤矿小故4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30人,其中9人生还;组织指挥消防单位扑救较大火灾8起,组织排除危险化学品运輸车辆交通肇事重大险情14次,组织自然灾害、建筑施工等抢险救援6次,抢救和疏散群众2000余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3000多万元。特别是神木县赵家梁煤矿“7·31”大面积冒顶事故抢险救援,成功救出9名被闲矿工中的8名,受到陕西省政府通报表扬。

作者:高明华

第4篇: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了降低我司经营风险,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建立我司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二、为实现我司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促进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和分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三、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一)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 设置专门安全管理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与考核,提高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 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和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 建立完善的船舶管理制度,加强对船舶的管理,建立健全船舶技术档案,严格执行“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规定,定期对船舶进行各级维护,严格执行管理规定。

(五) 建立完善的船员管理制度,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和技术的教育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船员的安全和业务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船员对应急及突发时间的处理能力。

(六) 完善管理,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及时掌握员工的动态,收集和反馈各种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

(七)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事故处理规定,保障安全事故处理及时、有序和高效地进行,有效地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八) 建立事故责任追究制,按照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使相关责任人得到教育,并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九) 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对重点部位、人员进行重点检查,并及时纠正不安全因素,限期整改事故隐患。

(十) 制定各种安全会议制度,及时认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研究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第5篇:安全防范联动机制

前进小学安稳工作联动机制

根据公安部门和教育局落实、推进的“警校共建”有关文件的精神,为具体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教育部“六条措施”,确保我校师生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着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构筑平安和谐校园,我校与纪台镇派出所共同成立了“警校共建办公室”。为了进一步把“警校共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推动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秩序整治、校园治安整治等工作进入校园,增强学生交通法制观念,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秩序良好,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和谐、通畅、安全的交通环境,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警校共建部门联动机制成员单位职责任务

(一)、总职责

1、通报学校及周边的社会治安状况及交通隐患。

2、协商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和交通问题的具体措施。

3、交流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交通秩序的工作经验,安排阶段性工作。

4、研究制定开展联合集中整治行动方案,抓好整治工作。

5、研究制定学校及周边治安、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措施等长效机制建设。

6、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警校共建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学校职责任务

1、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加强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和治安管理,落实保卫机构,建立完善门卫值班和巡查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切实减少侵犯师生的案件发生。

3、在学校设立“警校共建工作站”,组织实施“警校共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工作。

4、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理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帮教工作。

(三)、公安、交警部门职责任务

1、刑侦部门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地区,涉及学校和师生的刑事案件要成立专案组,实行专案专人责任制,快侦快破、严厉打击。

2、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治安问题开展整治,强化暂住人口、出租房管理,开展法制、安全教育。

3、加大对学校重点时段、易发案路段的巡逻力度,实行错时错位工作责任制,对涉及校园及周边发生的各类案件要快速出警,果断处置。

4、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保卫机构,落实相关制度,定期培训学校保卫人员。指导学校进一步开展校园内部治安防范隐患自查工作,并督促其整改。

5、开展消防宣传进学校活动,每三个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进一步完善消防宣传教育保障机制,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

6、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建“道路交通安全学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完善校园周边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有效改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合理规划和设置校园周边主要路段的交通信号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交通秩序整治,重点加大对超速、逆行、违反信号、乱停乱放、鸣喇叭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校园周围无运营资格的各种机动车辆,如野的、野摩托,保障师生的出入安全。整顿校园周边乱摆摊点的问题,主动商请有关部门联合采取有力措施,取缔学校门口50米范围内的“店外店”和活动摊点,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畅通。建立车辆和驾驶人档案,建立“交警主导,校方主管,车方主动”的三方联动监管机制,规范学生接送车管理,保障学生安全。指导学校做好学校假期间的学生护送工作,确保学生安全出校、返家。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警校共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组长:王春蓉

副组长:朱应

2、聘请法制副校长

法制副校长:李伟

三、工作目标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念,减少学生违纪事件,狠抓常规管理,保持校园秩序的稳定,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全力清查和解决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根治严重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逐步消除校园及周边环境暴力现象;确保学校周边秩序进一步好转,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等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施警校共建,社区共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总之,通过创建平安活动,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周边环境问题,师生平安,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秩序井然。

四、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开展“警校共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式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校的安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强化宣传工作,使这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

①利用“警校共育”宣传栏、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局域网、墙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公安部“八条措施”、教育部“六条措施”深入人心,真正做到“十进校园”工作法,达到“十个百分之百”的目标。

②定期举行安全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自救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还定期或不定期配合慈城镇派出所和交警支队开展法制教育、法制警示教育等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教育学生要学会辩明是非,不要做任何妨害他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事情,遇到侵害事件要设法报警求救,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④做好家长宣传工作,以家长委员会牵头,带动广大家长,从而带动社会关注、支持和积极参加“警校共建”工作。

2、组织开展每周和每月“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专项活动,学校就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学生不安全的行为,引起师生重视,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按月上报,促进创建工作的取得成效。

3、强化责任,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①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校长、行政人员、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责任,督促教职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②同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校园安全“首遇”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学校各项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事故处理预案》《校园食品卫生以传染性疾病安全预案》等各种应急方案。

5、建立健全学生违纪情况记录、学生心理辅导谈话记录、校园内安全自查整改记录和学校案件发、破情况记录和受处分学生思想行为跟踪档案,时刻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6、成立安全保卫科,安排值日、值周,加强周末及夜间校园巡查。

7、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班主任责任意识,把安全管理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班主任强化常规管理,加强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留守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关爱,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开展“一帮一”与特殊生交朋友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抓好偶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8、严格门门卫执班制度,加强出入进人员的管理。对进出校园的人员和各类车辆要进行严格盘查。实行进出校园登记制度,杜绝无假条学生上街等现象。

9、加强体育课、室外课、实验课的安全意识,体育活动,实验课及其他户外活动,教育学生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10、为公安机关“六进三见”创造工作条件。“派出所、巡警、刑警、交警、消防、禁毒”六个方面的警务人员进校共同开展工作,学校配合义不容辞。

11、切实做好“两手抓”的工作,即一手抓日常工作的开展,一手抓档案资料管理。学校安排专人就警校共育工作资料予以及时的记录、收集和整理,规范、详实、有序的档案资料。

我们深知警校共建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将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为学校综合治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第6篇: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及责任追究制度

隆胜学校

2009年3月

隆胜学校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强化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大学校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出现事故除校长是学校第一责任人外,为使其它相关人员责任追究有据,特制定隆胜学校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值周领导:严格执行《隆胜学校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负责一周内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出现事故负间接责任,要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15%,各学校、园要按照《隆胜学校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安排表》进行工作。

二、每天值班领导:严格执行隆胜学校领导值班制度,负责一天内24小时的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出现事故负间接责任,要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15%,各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三、科任教师:当堂课任课教师是该节课班级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执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细则》,科任老师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问明缺勤原因,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掌握学生去向。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20%,各学校、园要列出具体责任人,因体罚学生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直接负责人全部负责。扩招进来的学生作为介绍教师要负责该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若出现重大违纪行为,介绍教师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经济赔偿,承担事故费用的7%——12%。各学校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四、门卫、值勤人员:要严格执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责任状考核细则》中门卫、夜勤、值勤人员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值班领导、工勤人员经常查视

校园,规范学生言行,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按时锁大门,做好来人登记,校外人员到校内寻衅滋事及时制止,工勤人员或门卫要封闭校园,不准外来人员和车辆无事进入学校,工勤人员或门卫、校警要凭老师批准的请假条经登记后才能放学生出门。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5%——30%,各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五、生活指导:生活指导老师是住校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履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责任状细则》中关于生活指导的职责。加强防火、防盗、防溺水等,杜绝意外事故发生。节假日安排好住校生自我防范意识,严格禁止外来人员住宿,及时了解住校生情况,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0%——30%,各学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六、食堂、小卖部:食堂管理员和小卖部承包教师作为学生饮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卫生条例》特别是不准出售变质、腐烂食品和对学生身体有害的食品。出现食物中毒事件,视情节轻重追究食党、小卖部负责人行政和刑事责任,并承担事故的全部费用。

七、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幼儿园出现事故由园长直接负责。住宿、伙食、后勤出现事故由具体责任人负责30%——50%责任。

八、实验管理人员、实验课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课教师是实验课直接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实验员职责。特别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要让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30%——50%。

九、学校把负责安全用电具体落实到人,要定期检查学校内的用电设施,并及时进行维修,排除用电不安全隐患,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20%。(中心校由周耀明负责)

十、体育教师:认真上好室外课,负责检查体育器械是否安全,有不安全隐患要停用,并及时报告学校维修,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事故负直接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30%——50%。

十一、饮水:严格执行工勤、锅炉工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程,随时检查维修锅炉、水井。水房内不准闲人进入,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0%——25%。

以上是隆胜学校安全责任长效要求及追究制度,具体责任鉴定和赔偿鉴定由校委会提供事实依据和处理意见,经工会组织教代会成员集体裁决,最后校委会批准执行。凡受处罚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聘任使用时实行一票否决。

附: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李建光

副组长:张再先

成员:许建军王丽任福兴刘治国杨玲耿瑜赵启龙闫进才杨建忠吴建忠边继明周耀明李敏臻牛爱梅刘杰范平张敏高越

2009年3月

主题词: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发送:学校领导教师后勤人员食堂小卖部

第7篇:防范机制

二十里铺街道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机制

为维护我街道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构建“大调解”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机制。

第一章 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化解为辅”,做到“预测走在预防前、预防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坚持以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为目标,实现社会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化解”,确保我街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第二章 防范机制

(一)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从源头上防范社会矛盾纠纷发生。

1.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各单位、各部门、各村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2.建立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定期排查,建好台账,并将排查情况报告调解中心;加强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活动)、敏感时段和矛盾纠纷多发季节的排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制度,充实信访队伍,充分发挥基层信访同志情况熟、信息灵、反应快的优势,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

(五)建立预警机制。各部门要定期对排查出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分析研判,及时上报。对涉及面大,问题突出,可能引发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或在敏感时期引发的矛盾纠纷,要以预警快报形式上报。

第三章 化解机制

(一)对矛盾纠纷的化解处置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充分发挥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功能。各调解委员会既要认真组织对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又要指导和参与基层村委会、社区警务室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调解。

(三)完善大调解中心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单位联调。坚持“三调联动,互通信息,及时化解”的原则,对属于本单位的纠纷,本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调处;对跨行业、跨区域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由调解中心负责协调安排,指派相关单位联合调处。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参与、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对于涉及多个单位工作范围内的矛盾,要由调解中心相关负责人牵头,相关单位参加共同调处。

(四)实行信访联席会议协调处理疑难信访问题制度。联席会议专项工作组定期集中研究一次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分类化解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处理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联

席会议召集人会议,要及时研究处理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社会矛盾纠纷。

(五)建立领导挂案、领导接访制度。重大问题由党政领导负责包案调处;行业性问题由主管部门领导负责包案调处;单位内部问题由单位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负责调处;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采取“五个一”(一个问题、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包案责任制进行调处。各地要坚持实行领导定期接待群众制度,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诉求。

第四章 处置机制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针对可能发生的因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制定、完善和优化处置预案,积极做好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遵循“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和“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

(三)发生在各单位的5人群体性集体访,第一接待部门必须在15分钟以内到现场接待和处置;发生在市城区的集访和群体性上访,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在接到通知后30分钟以内必须到现场。

(四)对发生暴力行为或者严重损害社会治安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要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制止违法行为,尽快平息事态,确保社会稳定。

第五章 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社

会矛盾纠纷的防范化 -

第8篇:学校安全联动机制

赵县第四中学校安全联动机制

维护和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社会共同肩负的责任,也是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基础性工程,根据公安部门和教育局落实、推进的“警校共建” 有关文件的精神,为具体落实公安部“八条措施”、教育部“六条措施”,确保我校师生安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着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构筑平安和谐校园,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联动机制成员的职责与任务

1、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实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2、加强对校园的安全管理和治安管理,落实保卫机构,建立完善门卫值班和巡查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切实减少侵犯师生的案件发生。

3、与派出所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4、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理念;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帮教工作。

二、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李庆树(校长)

副组长: 安荣林杨利峰李江水许西中

成员:高勇涛孟德钊安建法张瑞江高永强戚辉坡

姚兆麟陈永朝徐立庆及各班班主任

2、聘请法制副校长及校园安全监督员

法制副校长: 黄天宇

校园安全监督员:黄天宇(校外辅导员)

三、工作目标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观念,减少学生违纪事件,狠抓常规管理,保持校园秩序的稳定,强化学校治安保卫工作,全力清查和解决学校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根治严重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的问题;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逐步消除校园及周边环境暴力现象;确保学校周边秩序进一步好转,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等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实施警校共建,社区共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

总之,通过创建平安活动,不断完善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校园无安全事故,无纠纷案件,无周边环境问题,师生平安,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秩序井然。

四、具体措施

1、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开展“派出所共育”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是新形式下学校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校的安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强化宣传工作,使这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

①利用宣传专栏、班会课、国旗下的讲话、墙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②定期举行安全知识讲座,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自救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③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还定期或不定期配合镇派出所开展法制教育、法制警示教育等教育活动,增强师生法制观念。教育学生要学会辩明是非,不要做任何妨害他人身及财产安全的事情,遇到侵害事件要设法报警求救,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④做好家长宣传工作,带动广大家长,从而带动社会关注、支持和积极参加校园安全工作。

2、组织开展每周和每月“安全隐患全面排查”专项活动,学校就校园及周边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学生不安全的行为,引起师生重视,从而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按月上报,促进创建工作的取得成效。

3、强化责任,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①为了加强学校对安全工作的管理指导、督促,从学校领导班子到广大教职工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校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责任,督促教职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

②同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和校园安全“无缝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或教育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要从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学校各项安全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事故处理预案》、《校园食品卫生以传染性疾病安全预案》等各种应急方案。

5、建立健全学生违纪情况记录、学生心理辅导谈话记录、校园内安全自查整改记录和学校案件发、破情况记录和受处分学生思想行为跟踪档案,时刻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效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6、成立安全保卫小组,安排值日、值周,加强周末及夜间校园巡查。

7、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增强班主任责任意识,把安全管理作为班主任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班主任强化常规管理,加强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落实检查评比,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对留守学生、问题学生的教育关爱,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开展“一帮一”与特殊生交朋友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重点抓好偶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8、严格门卫值班制度,加强进出人员的管理。对进出校园的人员和各类车辆要进行严格盘查。实行进出校园登记制度,杜绝无假条学生上街等现象。

9、提高体育课、室外课、实验课的安全意识,对体育活动,实验课及其他户外活动等,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严禁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赵县第四中学

2013年9月20日

第9篇:安全工作预警机制

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创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为此,制定本安全工作预警和检查制度。

一、安全工作预警

1、健全学校安全组织,完善安全网络。制订切实可行的各类安全管理员职责,督促其认真履行;

2、做好学生的安全常规教育。如不喝生水、不购买“三无”食品、不乘无安全保障的车辆、课间活动注意安全等,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安全制度。

3、、饮水和饮食卫生安全:认真落实《学校内食堂和副食品店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水池(储水器具) 、水井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水源周边环境进行检查,确保水质安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要分开供应;要为师生提供充足卫生的饮用水,教育学生不共用饮水茶具,开水桶要及时加锁;对学校食堂卫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实行食品准入制度,进货索票、索证率达100%;严把进货关、操作关、存放关、销售关,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及食品采购、加工、销售的过程管理;逐一落实责任,严格细化管理。检查校内商店是否存在霉变、超保质期、无产址、产名、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 。

4、学习和生活场地的安全:对学生教室、食堂、图书馆、厕所、会议室等人群集中等场所做好清洁、通风,进行必要的消毒。对安全通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通道无阻,通道照明正常,通道出口处要安装应急灯 。

5、消防安全:对消防设备、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排查,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配齐配足消防器材,过期失效的要及时更新,确保消防设施完好和消防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能用、够用、会用;检查线路、开关、用电设施是否安全,禁止学生携带易燃物品、引火器材进入校园。

6、交通安全:禁止未满12周岁学生骑车,禁止学生驾驶机动车。

7、安全防范:做好有关安全预警、隐患排查、目击报告,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雷击、台风、暴风雨等)及地质灾害的防范;禁止学生携带凶器、有毒物品;建立安全危险源跟踪制度,落实安全监控管理措施,建立特殊学生的档案,落实安全结对教育措施。

二、安全工作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广泛进行安全工作法律法规的教育,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氛围。

2、班级和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有责任和义务对所辖区的安全进行有组织地经常性地全面检查,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3、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检查清理。对发生交通安全隐患可能性大的路口,报请交警部门协助管理,确保学生的上学、放学安全。

4、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检查开展安全教育的情况,定期检查安全教育落实情况。

5、凡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要及时组织进行整改,并做好安全记录,该上报的要及时上报。

6、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的,负责检查的人应详实记录在案,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小组依据各部门责任目标内容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内容纳入班级、班主任年终工作考核。因工作失职导致本部门、本班级出现安全事故,将不得参加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评选,同时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全面从严治党落实报告下一篇:主要生产设备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