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创建

摘要:“绿色生态型”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绿色的、生态的进步文化,它具有核心价值观构建、现代改革观精神、多元价值观融合的价值维度。“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创建必须以以人为本为基点、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以创新制度为契机。本文据此作出分析,以期为建设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借鉴。

关键词:“绿色生态型” 校园文化 价值维度

Key word: “green ecotype” Campus culture Value dimension

注:该文系河南工业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绿色生态型”的校园文化首先是一种绿色文化,反对垃圾文化,是健康无害、引人进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文化。其次是一种生态型的文化,是协调、可持续发展、孕育生机和活力、对不良文化具有免疫力的动态文化。新时期“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就是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使各方面和谐创建与发展。

一、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维度

(一)核心价值观构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行为方式的调控,深刻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我国高校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基础和实践纲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要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二)现代改革观精神

建设“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就要融入现代意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遗产,但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部分内容也往往被继承。传统文化强调学生学习的勤与苦,而现代意识倡导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我们要审视传统文化中有碍现代化进程的保守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未来的标准来对待今天的校园和学生,寻找新的生长点。积极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以未来社会需要为导向,构建起具有现代意识的绿色生态型化建设体系。

(三)多元价值观融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多元”的社会思潮构成了矛盾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坚持“一元统领”、“协调有序”,也要坚持“兼容共生”、“和而不同”。在引导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同时,应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冷静观察、辩证分析,区别层次、妥善应对。

二、“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创建

(一)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基点: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因此,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基本着眼点和基本着力点是以人为本。高校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客观务实地营造有利于师生研究创造的氛围。

首先,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在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过程中,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创造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般应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激活校园文化。学校应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在校园中的归属感,实现学生与教师以及整个学校环境的平等民主和良性互动。二是学生通过发展自己延续校园文化。年年相续的学生不仅把清新的气息带入了校园,同时又将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扩展到社会,是学生在维系和延续着大学的传统和文化,他们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过程,实际也是校园文化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过程。

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高校校园文化互动过程中,教师是除学生以外的另一主体,是他们使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充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的行为对大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他们的文化创造成就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他们的教学活动起着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发挥高校管理者的保障作用。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养成什么样的校风、学风等,都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现。领导的风格影响校园文化的形成,领导的主张引导校园文化的方向,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局面下,有些高校领导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从而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正常开展。所以,新时期的高校领导者,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决定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从学校校风的形成、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

(二)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关键: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校园文化建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科学系统地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一是针对校园文化弱化现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要使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规模建设、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兼顾,合理谋划,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要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相配合,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和措施,确保软体不软,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其次,传承优良文化传统。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也要传承学校校园文化的优良传统。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背景,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学校,每一个特色学校都有与众不同的气氛,这是学校过去几代乃至几十代人共同创造出来的。若想传承优良的校园历史文化,一是要写好校史,建好校史陈列室,通过资料记载来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二是要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用优秀校友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立志成才的决心;三是要继续发扬老教师的敬岗爱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召力。

(三)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的契机:创新制度

首先,引进CIS创建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CIS应用于大学是指学校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播系统,传达给学校周围关系或团体(包括学校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促使其对学校产生一致的认同与价值观。学校品牌形象的建设,就是将CIS的理念与技法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就是MI(校园理念识别系统)、 BI(校园行为识别系统)、VI(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校园理念系统应包括学校教育思想、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同时也阐述校园价值观、人生信条,是学校学术思想、学风、教风等各种精神文化的浓缩,对应着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最高层次文化的体现。校园理念系统建设包括校园精神设计和校园风格设计。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指导,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培育高尚的校园精神,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目标。校园行为识别系统它包括各种准则、管理方法、教育手段、机构设置、培养方式和公益性、文化性活动,是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动态实施,是展示学校形象的支柱之一,它对应着校园制度文化。从对象上,可以分为学校内部行为系统和对外行为系统;从主体上,可以包括学生行为、教师行为、管理人员行为;从性质上,它又可分为政治行为、法纪行为、道德行为、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校园行为系统建设包括行为管理的人格性设计、行为活动的强化性设计和行为活动的高雅性与艺术性设计。校园视觉识别系统的内容包括校名、校训、校旗、校徽等标志性事物和校园建筑、景观、布局等。视觉系统建设总的说来包括三个方面:标志设计、布局设计和景观设计。

其次,建立章法提供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党中央虽颁布了《高等教育法》,但与各高校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任务还有距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论从理论或实际上讲,都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团中央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但至今,党中央未能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党中央要抓紧制定和颁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使校园文化建设走向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

第三,优化校园网络文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化更是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了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化的发展使校园文化出现了许多新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所没有的,它们分别从物态、制度和习惯等方面构成了校园网络文化的独特内容。与传统校园文化相比,校园网络文化独立性更强,地位更突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也在逐步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新时期若想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绿色,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一是创建学校德育的主题网站,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二是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网络技术水平的工作队伍,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工作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和教师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三是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和网络教育机制,推进网络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人民日报》2008年5月16日.

[2]孙勇.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诉求[J].中国高等教育,2008(3).

[3]张奕.对大学文化建设策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2008(3).

[4]李莉.论和谐理念对我国大学文化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5]许士荣.大学文化:追求、冲突与引领[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作者:赵维新

第2篇:实施精细管理 创建品牌校园

一所学校得以生存与发展,在本地区能够独树一帜,家长、学生慕名前来,靠的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目标、完善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而这一切都必须以精细化管理,量化考核方式来保证长期稳定发展。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我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精品校园。

一、领导班子“挑大梁”,为学校发展夯实基础

学校领导班子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决定着学校发展水平。学校制定了领导班子责任岗位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到人,在日常學校管理事务中,我们坚持原则,坚持民主,坚持公开。此外,我校领导班子更是挑起了教育教学的大梁。

宁莉副校长,身兼数职,既任教改专员,又是语文教师;

文新华副校长,长期担任毕业年级品社教育;

卢望教导主任,兼任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

刘艳军办公室主任,兼任党建工作以及语文教学。

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能够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精于管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二、教育教学科研常态化,评分细则来考核

“读书、反思、教研”是拉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辆马车。我校将全体教师分为三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每个星期每个教研组都有固定的读书、反思、教研时间。

一是“每周四十分钟”,提供时间、空间让教师集体交流研讨,自由发言,解决教研教学中的困惑。

二是“一节公开课”,每名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节公开课,在广泛交流学习中,教师的见识增长了,危机意识增强了,视野开阔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每学期一考核”,我校对教研组的出勤、提问、反思、公开课、论文、课题等有细化的评分细则,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相信每一个孩子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我们教育者的关注。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乖巧温顺、有的聪颖好学,有的调皮捣蛋……我们学校的教育要在乎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教学要面对不同层次的,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校有书法、美术、口才、合唱、体育、科技、奥数、文学等八个社团,几年来,学校社团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文学社创办的《紫荆》社刊被评为县级十佳校刊,舞蹈《花儿朵朵向太阳》参加县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获一致好评,科技社作品多次获得市县级表彰。鼓号队是我校一张名片,多次参加演出,获得县级鼓号队比赛一等奖。

四、落实课程方案,研发特色校本课程

学校遵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坚决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我校立足于本地,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自2008年开始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经典诵读工作被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中,并专门制定具体可行的育读计划:

1.时间上有安排:第一节课之前的十分钟的天天美读,每周四第六节课开展经典诵读,每学期评选诵读小金星,经典诵读优秀学员。

2.业务上有指导: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教师必须具备较丰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的指导策略。我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两手抓。“走出去”,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回校后,外出学习的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进来”,2016年12月,我校特邀上海市国学特级教师李春华教授来我校上国学公开课,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摩。此外,我校多次承办县级经典诵读推广工作,累计接待兄弟学校观摩十几余次。

五、体验式教育与仪式感教育相结合,构建特色德育品牌

我校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出体验式教育与仪式感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德育工作向内涵发展延伸。

体验式德育,点燃星星之火。著名教育家朱启焕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来自于星星火炬下,学生亲身体验的活动中。”体验式德育,就是要巧设各种体验情境,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和感受,体验挫折,体验集体,体验生活等,形成健康的情感。我校开展了“体验岗位”主题活动,如:当一天班主任,当一次小义工等。“体验真情”主题活动,如:我给爸爸妈妈炒个菜,我给爷爷奶奶洗脚,今天我当家等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生活的本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更加和谐。

仪式感德育,是抓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注重仪式背后存在的文化内涵,记录学生成长的精彩瞬间。我校经过精心设计固定下来的仪式感教育有:一年级入学礼——“我是一名小学生啦”;入队仪式——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今年我十岁——十岁的时光,人生乐章的前奏,十岁的年华,人生旅程的起航;六年级毕业礼——童年在这里定格。

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建品牌校园,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检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求真创新,营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桃江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谱写和谐音符。

作者简介:邓思辰(1984—),汉族,湖南益阳人,在职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学校管理。

编辑 张晓婧

作者:邓思辰

第3篇:实施人本管理 创建和谐校园

[摘 要] 学校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发展,是学校持续协调发展的保证。实践中实施人本管理存在诸多误区,学校管理者必须清醒认识人本管理的内涵和实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通过完善师生评价体系,优化管理机制,建设校园文化等途径营造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为广大师生开拓全面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和谐校园;全面发展

[

学校管理无非是对人、财、物的管理,而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学校人本化管理,是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一流学校、一流业绩”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也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它能为广大教师提供舒适、宽松的办公和学习环境。

一、对人本管理内涵的理解

所谓人本管理,本质上是以促进个体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实践告诉我们,与传统的制度管理相比,人本管理在管理的中心、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它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因此也可以说,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管理方式。在学校管理中,这种对人的管理体现在三个层面,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家长为本。因此,学校管理要促进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平等、和谐和自主发展,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要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家长以学校为荣的管理机制。

在学校教育管理中,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本管理的本质和要求,努力提升对人本管理的认识,理性决策,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努力构建文明、平等、和谐的校园。

二、学校人本管理的几点误区

笔者研究发现,由于对人本管理本质认识偏颇、学校管理者的思想观念陈旧等诸多原因,目前不少学校在人本管理上存在误区。

1.制度建设注重处罚惩戒,忽视赏识引导

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人本管理相辅相成,制度的人性化是实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条件。加强制度建设有利于学校的规范管理,但时常带有一种重管理、重处罚惩戒轻疏导的倾向。由于过多强调了制度的约束和惩戒功能,忽视了制度本身应具有的教育、引导和评价功能,缺乏人文气息,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

2.师生评价注重教学成绩,忽视态度情感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师生评价体系,是促使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必要保障。不少学校改革师生评价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师生评价趋于综合和多元,但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进一步考虑;教学成绩在教师综合评价中所占比例仍然过高;学生评价“以分定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视考试为目的而非手段的思想仍然在部分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在评判学生优劣上仍多以成绩为主,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重视不够;在评价的呈现形式上注重了更多的花样,但有不少不切实际,或收效甚微。

3.教师培训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

教师继续教育是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当前,教师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如各种业务达标考试以及学历培训大多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忽视了教师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实效;以外出学习为主的技能培训,重目标任务的完成而轻学习心得和实践体验的融会贯通;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校本培训,也通常重理论学习轻课堂实践。

三、学校人本管理实施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近年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校在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人本管理,营造了一个和谐发展的校园环境。

1.优化管理机制,拓宽学校管理层面,突出管理的民主性

人本管理可以改变以往“重物轻人”的传统观念,注重“人”的发展,因此,管理者不应局限于学校层面,还要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以及学校人文环境的作用。要通过人文性的管理制度达到人本管理目标,不断发挥师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突显其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师生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制约监督的人性化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我校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促进师生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实现管理的人本化。近年来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取消了其中具有惩罚性、有损于师生自尊的规定等。管理以尊重人为前提,注重情感沟通,变管理为疏导,体现人文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实际操作中,我校广开言路,设立了意见箱、校园网站留言栏,公开了校长电子邮箱,并通过发放征询意见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询学校管理意见,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拓宽了管理层面,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通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师生自发和自主地建设校园,对在管理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建设性建议及日常评定结果进行及时公布,起到了促进和鼓舞作用;通过依靠少先队,成立学生管理组织,强化了学生自律等。

2.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师生的发展性评价

构建客观、恰当的师生评价尤其是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学校人本管理的创新之举。笔者认为,师生的发展性评价是面向师生未来发展的期望性评价,要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促进学校需求、教师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融合。

构建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要坚持激励性、主体性、开放性、层次性、民主性、过程性等原则;既要突出教师的师德,又不能淡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和技能,既要突出学生的智力因素,也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要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要实行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校领导评价等多种形式,确保评价的多元性和公正性。

为了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更适合发展的环境,我校近年对师生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逐步建立了一套开放的、动态性的师生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了师生自主发展。2007年4月,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县小学低年级师生评价改革现场会,把评价改革取得的成果向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展示,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外在体现。校园文化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办学宗旨和价值取向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师生员工的目标意识,增强凝聚力,引领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可以决定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向和行为方式,可以使学校永葆青春。这要求学校必须有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教育、办学理念。

学校要创出品牌,办出特色,需靠先进文化的引领。我校一直重视以环境促进育人工作,以优化、和谐育人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走廊文化、墙壁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等都各具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努力丰富师生文化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文明、高雅、和谐、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学校文化传递给全体师生,并使其融入到师生的心灵中去,让主流价值观真正植根于他们的心里,并成为广大师生教育教学及学习的自觉行为,以此推动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4.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人本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对人的自尊与受人尊重的情感的激励。实践证明,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注重与管理对象的情感沟通,彼此交流,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愉快协作。新的课改理念倡导师生平等,在管理中更要倡导领导与教师平等,既要尊重教师又要为教师服务。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广大教职工会逐步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和睦相处,使学校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竞争奋进的优秀团队。

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我校根据实际,不断加强、完善激励机制,一是把教职工的师德状况与评优挂钩,并作为教职工聘任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了定期评比表彰制度,每学期评选优秀办公室2个,评选20%的教师为学校师德标兵,评选25%的教师为学校骨干教师;三是开展“寻找身边榜样,剖析自身不足”的师德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在教师心中具体化、形象化,使他们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四是每学期末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对每位教师的工作给予客观评价,不仅肯定其成绩,也寄予了希望,提高了教师的工作主动性。由于措施得当,我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效果明显。

5.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制约机制的作用

有民主就要有监督和制约,它是实施人本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保障,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我校通过定期开展“树形象”工程,切实加强了社会对学校建设的日常监督。聘请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代表作为学校师德、师风监督员,向他们公开了监督电话。设校长信箱,定期召开家长、学生及各界代表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对师德建设、学校建设发展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学期向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从多方面对教师进行无记名评价,使教师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在我校把每月的1日、11日、21日定为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届时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均可来校参观,并推门听课,向学校反馈学校管理、教学情况。校长接待日和课堂开放日已成为我校加强家校联系,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教风师风,加强学校管理的一个窗口,对我校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从制度管理到人本管理,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不可回避的课题。实践证明,人本管理更符合学校内部管理规律,也合乎师生群体特点,它对于建立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通贤.试述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渊源[J].中外教学研究,2006(9).

[2]杨喜波等.试析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J].教育探索,2006(10).

[3]张孟周.论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J].基础教育参考,2007(3).

[4]郑志湖.如何实施教师发展性多元评价[N].中国教育报,2006-11-29(12).

[5]苏连升.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人本管理[J].教学与管理(理论),2006(8).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

作者:王兴军

第4篇:创建绿色校园打造“绿色”文化(“绿色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和浙工商[2004]50号文件《关于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积极推动学院校园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打造具有工商学院特色的绿色校园,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院良性持续发展。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院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打造具有“工商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校园实物景观,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 有助于全院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 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全院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全院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 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 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 有助于提高学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他几个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绿色校园”建设总体目标

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育于环境布置中;在内容上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和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统一体;在规划上整体考虑,分步落实。

在今后的校园建设中,将着重向布置、优化校园整体景观、景点;增加校园人文内涵标志;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绿色环保宣传;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卫生安全机制,提高卫生安全意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各项节能、环保措施,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等方面推进。使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内涵,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从而达到“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的效果,在绿化达标方面争创国家及省市一级园林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为全院师生营造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效,逐步打造一个生态化的理想校园,一个富有工商学院文化特色的校园。

四、“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院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院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院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院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院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院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工商特色文化,发挥全院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五、“绿色校园”建设实施步骤

为使绿色校园建设不流于形式,并更具规划性、实用性与前瞻性,结合我院《2005—2010年办学水平提升规划》要求,分别硬件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实施分三期(五年规划)建设思路:

“硬件”(物质文化)建设

第一期(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最终确认校园整体规划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硬件基础建设,设置并优化校园景观、景点,增加校园绿色人文内涵标志。

1、加紧对校园整体景观、景点的布置与优化

① 继续加强校园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② 对图书馆南堍场地、校园东北侧沿河等景点进行重新布局和设计。

③ 在整体校园绿化建设上,对每处景点再进一步细化、美化,逐步提高绿化档次。

④ 考虑到不断增多的校内车辆,增设若干个停车场,并在院内主要干道两侧建非机动车道。

⑤ 在学生生活区设置健身活动区,配置健身器械,推进学生健身活动。

2、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① 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广场及主要植物的挂牌、命名。

② 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③ 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第二期(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根据特色校园建设思路,构筑体现“工商特色和学院发展历史”的人文内涵景观。

1、对行政广场进行改建。

2、开发文化休闲广场。

3、完成对所有绿化区域彩灯系统配置。

第三期(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巩固建设成果,进一步以“绿色文化”为宗旨,优化、完善校园整体景观。

1、建立“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宣传基地。

2、完成学院功能楼划分。

3、根据学院总体规划,选择合宜的场地设立大型文化宣传栏。

4、在学院扩建、发展的过程中,新的基建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应严格按照“特色工商”的规划理念,并服从学院整体规划要求,促使校园整体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发展。

“软件”(精神文化)建设

建设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校园”,不仅要重视硬件基础设施(物质文化)建设,合理设置、优化校园整体绿化景点,规划具有人文内涵标志的景观,更要重视软件基础设施(精神文化)建设,加强“绿色理念、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宣传与教育,逐步打造一个具有工商特色的“绿色文化”校园。“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同硬件设施建设相协调,同时要贯穿于学院各项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校园活动之中。勿庸置疑,“软件”(精神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学院的办学质量提升,并将随着学院的整体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深入。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 组织相关教师、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高职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 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 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⑦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 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 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 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 院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 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① 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

[1][2]下一页

第5篇:创建“绿色校园”活动方案

肥乡区兴华小学 张双爱

为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深入展开,不断提升我班同学环保教育的质量,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特制定本学期我班创建绿色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营造绿色、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增强师生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创建绿色校园。

三、工作目标

(一)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班级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深化环保教育为载体,以传授“绿色”知识、启迪“绿色”思维,培养“绿色”品质,灌输“绿色”观念,养成“绿色”习惯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班级的文化品位,文化底蕴的绿色校园。

(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能力,让学生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源、赖以生存的土地、沐浴的阳光、看到的秀美的山川、身边的花草树木都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学生还应知道大气、河流、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和各种生物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地球养育了我们,地球只有一个,从而增强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是清新的环境和可爱的动植物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从而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三)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实现校园内部的绿化与美化,实现“美景入眼,净化心灵”的目的。

三、 工作措施

1.把净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活动区落实到班里每个组,并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及班级卫生,坚决消灭卫生死角,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内张贴环保标语等;各功能室、教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

3.宣传栏设专门的“环保绿色宣传”栏目;

4.做好“爱心纸”收集箱的配置工作,校内要增设分类垃圾箱。 5.班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展学生环保意识测试活动。 6.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 7.把班级的环境教育渗透到每个同学心中,去带动全校每个学生、每个班级,使全校师生都形成环保意识。 8.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

9.利用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的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要做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10.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去。

11.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使学生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村队。

12.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每学期开展“环保活动周活动”一次。

使学校早日实现“绿色学校,绿色班级”的目标。

利用本学期“绿色班级”活动,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对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提高深化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

2017年9月1日

第6篇:“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正安县瑞溪中学“绿色生态校园”

创 建 方 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德育为龙头,教学为中心,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堂双轨并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主体性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营造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的及意义:

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主要依据和原则:

1.主要依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省“绿色学校”评估标准》等有关条件。

2.基本原则: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循序渐进,全体参与,全面提

高。

3.基本方法:(1)渗于课内,寓于课外;

(2)走出课堂,参与实践;

(3)形式多样,不断创新。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

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校园内的各种植物标上解说牌,使校园成为开放式的植物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

死角,还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室、课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

学校走廊布置成为展示学生特长作品及环境作品的特长展示廊。

4.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

学校的绿化带,公共保洁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5.加强广播室、校园网等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有效地推动学

校环保教育工作。

6.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反对浪费。

(二)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开展环保知识讲座,进行教

师环保意识活动;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

识,开展环保教案征集活动,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落实“无烟学校”的相关要求,在教师中推崇环保的生活方式。

4.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开展的环保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环保教育

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5.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优化老师的心理健康环境。

6.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与社区,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

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影响每一个社区,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三)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

同时,要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综合实践课程中设环保专题,利用网络开发学习资源,开展专题性环保课题探究。

3.开展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注入环保主题。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开展2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功能,优化学生心理健康环境。

5.进行教师、学生的环保意识测试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和学

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6.利用班会、团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做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7.充分发挥学校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工作,班级板报、学校宣传栏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8.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环保知识抢答赛、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9.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社区卫士活动”,使学生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

10.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四)建设富有生机的绿色校园文化。

1.校园增设分类垃圾箱;张贴环保标语等;

2.在学校网站、校宣传栏开辟“绿色教育”专栏,宣传各级政府关于环境教育的方针政策,介绍交流学校和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情况和经验。

(五)整理好有关的评估档案和宣传资料

1.由办公室统筹安排,做好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的工作,

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2.收集整理好师生开展环保教育的活动照片。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目标。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正安县瑞溪中学

2009年3月20

第7篇:榜罗中学绿色校园创建方案

通渭县榜罗中学2013-2014学年度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通渭县2014年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塑造校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绿色校园新形象,积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发展,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创设一个集花园、乐园、学园为一体的优美的校园,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以创建 “绿色校园”为契机,切实加强学校的环境教育,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机构

组长:闫宏忠

副组长:马毅刚刘军元陈永红

成员:张新民魏勇闫建雄常彦红

李积瑞焦点斌白润泽

三、工作目标

1.精心规划校园,实现“三化”目标,即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规划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彰显学校特色,对校园的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考虑环境美育对学生所起的熏陶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园内种树、植草、栽花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形成错落有致,立体感丰富的校园风景。

3.广泛开展校园卫生活动,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清理土堆、草堆、垃圾堆,不留卫生死角,长期保持校园整洁。

4.健全完善创建“绿色校园”规章制度,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制定目标管理细则,逐步形成创建长效机制。

四、 总体要求

1、优化绿色教育

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和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

2、优化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是绿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环境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美化和绿化中做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使得校园清洁、室内整洁、食堂卫生、厕所干净、绿化到位。对校园的绿色植物进行补充、维护、修剪。对校内的走廊、过道、草坪、树木等地设立了醒目、亲切的宣传教育标语,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优化绿色生活

全校教职工应努力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的理念,并着力促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的行为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师学生有自觉维护清洁环境的意识,具有绿色消费的观念,不用或少用污染环境和耗能高的产品。此外教师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向社会、家庭积极宣传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具体措施

1.组织开展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禁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饭盒,倡导绿色消费,要求全校师生节电节水,珍惜资源;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组织学生认养校园绿树与绿地,呵护绿色、亲近绿色;定期绿化除草,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学校通过开展绿色环保知识竞赛、征集提示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使环境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理论向实践拓展,为丰富校园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4.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实施“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目标,校园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鼓励师生每人养3—5盆花美化教室环境。

5.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6. 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校园空气清新,卫生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开展评比,做到校园净化,办公室整洁,班级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

7.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8.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全校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设立宣传栏,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晨会、板报、广播、图书室系统地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

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①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②4月20日-26日,爱鸟周。利用这个契机向社会宣传爱护小鸟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③4月22日,地球日。开展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④6月5日,环境日。开展“水——13亿人生命之所系”大型主题校会,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⑤9月11日-21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系列活动,评选环保小卫士、绿色小英雄,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浓厚,并形成良性循环。

9. 宣扬禁烟,建立清新的无烟校园。学校制订并推行无烟校园政策,加强预防吸烟教育,召开禁烟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吸烟危害。同时,建立无烟校园环境,全面禁止校园范围内吸烟;教师不准在校园内吸烟,摆放禁烟标志于校园显眼处,从而建设一个清新的无烟校园。

10.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安全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① 改善学校就餐环境,提高学生文明就餐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用餐后将餐具放臵回收处等文明就餐行为。

② 实施学生文明就餐监督机制。通过生活教师引导监督检查,对学生买饭菜插队、用餐大声喧哗等不文明就餐行为进行制止,弘扬

文明之风。

③ 严把食品进货关,拒绝三无食品及不洁食品进入学校。④ 完善卫生健康及食品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

11、建设绿色生活区,倡导文明卫生寝室

① 讲究宿舍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向楼道内、窗外泼水、乱丢果壳、纸屑、饼子等杂物;不准将饭菜带入宿舍用餐;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每天及时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扫除。② 美化宿舍环境。宿舍布臵力求美观大方;生活用品按规定摆放,做到被褥叠放统一,洗漱用具摆放统一,衣物鞋子放臵统一;严禁在楼道和室内乱涂乱画,公共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③ 爱护宿舍设施。不准擅自搬出、调换和私自拆修宿舍内任何设施,学生要爱护宿舍的门窗、玻璃以及水电等设施。

④ 讲文明懂礼貌。保持宿舍区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参与对他人学习和休息有影响的活动,宿舍内不准打球、踢球,严禁起哄闹事,自觉服从并积极配合纪律和卫生检查工作。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宣传阶段(2013年9月)

1、制定方案,搞好规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2、宣传发动,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把具体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

第二阶段:创建实施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

领导小组各成员、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早计划,早落实,在规定时间内不折不扣完成。

第三阶段:评估验收与申报阶段(2014年6月)

由校“绿色校园”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完成创建任务的质量和效果全面考核、评估,对完成任务的部门予以奖励,对没完成任务的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积极筹备申报工作。

七、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师生创建意识

学校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创建“绿色校园”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各部门要争取全体师生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任务完成。

学校“创绿”领导小组要强化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各部门负责人要对创建工作负总责,要做到有规划部署,有具体方案,有人员具体负责,有检查落实,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任务完成。

严格评估,奖惩兑现,逐步建立创建长效机制。

各部门要在创建工作中认真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起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创绿”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要进行考核、评估,对做得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学校申报工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通渭县榜罗中学

二0一三年九月

第8篇:屯庄小学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为推进学校环境教育工作,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认真实施《凉州区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要求,认真抓好“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改善办学环境,力争把我校创建成市级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现结合我校实际及《凉州区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特制定我校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原则

我校创建“绿色校园”的工作思路是:“向示范和先进靠齐,大力推进,科学实施,突出建设,落到实处”。我校创建“绿色校园”坚持的原则是:“依靠地方力量,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基础建设,做好创建工作”。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实施进度

第一阶段:2007年8月至9月上旬,我校结合区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安排部署项目各项工作。为此,我校做好前期准备,依靠地方群众,力争村委会支持,多方筹集资金,为绿色校园的创建提供了经济保障。

第二阶段:2007年9月上旬至10月底,种花种树,硬化路面,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工作,开展环保教育,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努力把我校创建成一个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

第三阶段:2007年11月至12月底,结合区教育局对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检查评估,在自查自验的基础上,向学区提出评估申请,并迎接学区,教育局的全面检查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整改,力争把我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

三、项目实施的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顺利实施

学校根据区教育局,学区工作要求,及时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校绿色校园创建实施工作,保证项目高质量,按计划顺利实施。

2、强化管理,建立责任制

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项目前期准备,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分工负责,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狠抓落实,保证实施

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措施,保证绿色校园的创建落到实处。

4、精心准备,迎接检查

按照绿色校园创建标准,学校在做好各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准备各类资料,做好总结工作,整改存在的问题,迎接上级检查评估。

四、领导小组 组长:李庆维 成员:顾存军

2007-8-28

屯庄小学

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屯庄小学

2007-8-28

第9篇:“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校园[定稿]

“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

创建绿色校园

“绿色学校”申报材料---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校园

一、学校简介:

常村矿小学位于常村矿社区的东南面,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始建于1988年,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现设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人,教职工63人。配备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德育室、红领巾广播站、多功能教室、舞蹈排练室、美术活动室、卫生保健室等17个专用教室。学校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体育器材活动场地、300米环形跑道。绿色面积达7800平方米,尤其是学校因地制宜地开拓了绿色生命带、树荫栖息长廊等,教学楼前的两块植物园,成长着孩子们亲自种下的花草,是大家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学楼前的七棵梧桐树是师生在建校初期共同种植的,昔日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上面挂着孩子们自己动手给小鸟做的“家”。校园绿色覆盖率达60%以上。校园环境整洁幽雅,教学设施配套齐全,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绿色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常村矿小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充满和谐、充满绿色的学校。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校自八八年建校以来,一直把创建绿色式学校,实现环境育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做好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首先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政教处、大队部、教导处、教研室和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常村矿小学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网络工作图,各个部门明确创建任务,分工到人,制定学校环境规章制度和文明环保公约,各负责人制定绿色学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学科教育、堂渗透、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改造、活动宣传等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与开展。

2、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以校本培训为基本途径,组织全员学习,致力打造一支热爱环境教育事业,观念领先的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关于XX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增强教职工意识,通过观看专家讲座和环保宣传片,让教职工了解环境知识,通过举办各种环保活动让教职工重视环境教育。学校也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明星”。

三、有机结合,多方渗透,扎实做好环境保护教育

1、在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要求各学科要结合各学科特点,以教材为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教育,并与最新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保生态资源等内容联系起来。比如科学讲绿色食品,思品讲节约资源和变废为宝,语文教孩子写保护环境的,美术交给学生用纯真的绘画语言表达爱我家园的情感,这样把环保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学科的渗透,让学生知道要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粮食,保护环境;要爱护动植物;要会变废为宝,重复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还要知道吃东西要选择绿色食品等。

2、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

学校一直很重视素质教育,并将环保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作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每年都在春季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到社区,捡烟头、捡塑料袋、擦墙,擦门等,学校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不践踏草坪、不随地乱扔垃圾,明白我是社区一份子,社区环境靠我们来维护,做环保小卫士。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活动

首先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环保为主题的演讲如《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水,无可替代的资源》《善待地球妈妈》等专题演讲,其次学校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爱眼日“等节日,少先队开展丰富的队会活动,如“学雷锋,争做做环保小卫士”“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善待地球,保护环境”等,号召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区,共创绿色校园,共创绿色家园,

四、我们的收获

1、学校整体绿化效果突出

学校绿化绿色面积现在达到了78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60%,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14平方米,形成了四季有鲜花,终年可见绿的绿色校园。

2、师生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爱护环境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学校师生环保参与意识强,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对社会、家庭改善环境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让校园更绿、更美了。“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而且不断开拓创新,把环保教育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自觉性,把我校环保教育工作再次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常村矿小学

XX、4

上一篇:财务制度及流程下一篇:读平凡的世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