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2023-03-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13、长城与运河教案

【教学目标】

13、长城和运河

1、识记本课8个生字,认识部首“小字头”。 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等词语的意思。会在田字格里书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描写长城和运河特点的句子,练习用“„„像„„”说话。

3、感受祖国的壮美山河,知道长城和运河是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问:你们认识这两个地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城 运河

2、录像演示,长城和运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补充介绍资料,随机学习生字“京、堂”

4、揭示课题后齐读。

二、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过渡: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诗歌中是怎样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呢?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诗歌中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你能发现吗?

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

(1)出示第

1、

2、

7、8行,学习生字:壮、创、迹、华 (2)出示第

1、2行,指导朗读。

(3)出示第

7、8行,男问女答,读出疑问的语气。

3、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随机学习生字“曲、飘”。

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三、深入学习,激发情感。

(一)长城

1、学习比喻句

(1)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2)出示图片帮助理解相似点:你们看,这是龙头,这是龙身,长城真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上啊! (3)师生合作读。 (4)说话练习:选择一幅图用“什么像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

2、指导朗读

3、

4、

5、6行:这些建筑吸引了各方游客,长城又以它的壮观、美丽闻名中外。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壮丽的景象,读出你们的赞美之情。

3、理解、体会“奇迹”

出示录像,师述: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有人计算,如果把长城所用的砖石筑成一道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这真是个人间奇迹 。

4、小结: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出示图片)在各种灾害和困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就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不朽的是古老的长城,永不磨灭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啊!出示:中华民族。齐读上篇诗歌。

(二)运河

1、朗读指导体会运河的柔美。

过渡:我们领略了长城壮丽的风姿,再来欣赏运河的柔美。出示句子,想想怎么读好它。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2、为什么作者把 “京杭大运河”也称作是“人间奇迹”呢? 录像介绍。 (1)交流:长(全靠人工挖出来多么不容易);连通六省市(方便了各地交通);连接五条河流(实现了南北的运输)

(2)小结: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这是何等的想象和创造!(出示:创造奇迹)运河就像母亲关怀着天下的百姓,浇灌万亩良田,她谱写了动人的诗篇。带着感激之情齐读下篇诗歌。

四、总结全文,复习巩固。

1、总结:长城从秦汉到现代,凝聚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运河,从隋唐到今天,承载着多少憧憬和希望。长城和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引读课题后配乐齐读全文。

2、抢读词语。

五、指导写字:壮

第2篇: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把词语写完整。12%

千( )百( ) ( )( )勃勃 德( )望( )

慢( )斯( ) 不( )不( ) ( )( )不吭

二、填上合适的词。9%

一( )墙 ( )的稻田 ( )地走

一( )马 ( )的乐曲 ( )地问

一( )秤 ( )的感情 ( )地看

三、选词填空。6%

感觉 发觉 察觉

1.我的心事到底还是被母亲( )了。

2.熟透的杨梅太甜了,吃起来都( )不到一点酸味了。

3.掩耳盗铃的人刚把手触到门铃,就被人( )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1、一个人无论( ),都( ),要( )。

2、( )照在( ),没有( ),湖面( )。

五、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4%

( )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 )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

( )聂耳拉小提琴的时候常常会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事情。

(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六、读一读,连一连。10%

独坐幽篁里 早有蜻蜓立上头 王维

蓬头稚子学垂纶 弹琴复长啸 胡令能

平明寻白羽 侧坐莓苔草映身 卢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没在石棱中 张继

小荷才露尖尖角 江枫渔火对愁眠 杨万里

七、阅读。29%

小老鼠赏花(14%)

春天到了,山上开满了wǔ yán liù sè( )的鲜花,小老鼠哼着歌儿去赏花。

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对不起!”小老鼠连忙说。

蒲公英那长长的茎都被踩弯了,可它还是摇着头说:“没关系,我不会倒下,我要坚持到花开的那一天,让更多的人来xīn shǎnɡ( )。”

小老鼠感动了□冲着太阳喊道□太阳公公□快让蒲公英开花吧□太阳听了它的话,把温暖的阳光洒在蒲公英的身上,蒲公英开出了美丽的花儿来。

1、拼读音节,将词语写在文中的括号中。(2%)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急忙( ) 感激( )

保持( ) 暖和( )

3、在□里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

4、“着”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在“小老鼠踩着了路旁的一朵蒲公英”这句话中应该读(zháo zhe),用“√”勾出。它还可以组成词语:( )(4%)

5、小老鼠为什么而感动呢?请用“ ”划出相关的句子。(2%)

乡间绿阴(15%)

乡间,是树的天地。公路两旁,是高大的(梧 悟)桐树。梧桐树枝连着枝,叶盖着叶,像绿色的长廊。小河两岸是成行的柳树。柳条儿细细的,柳叶儿绿绿的。山坡上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拨 拔),枝繁叶茂。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 值)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春末夏初,各种果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一(座座 坐坐)农家小院就掩映在浓浓的树阴之中。

1、把括号里错误的字划去。(4%)

2、文中描写植物长得茂盛的词语是( ) ( ),

你能再写两个描写植物的词语吗? ( ) ( )。(4%)

3、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照样子写一写。(2+3%)

,像 。

4、短文中“农家小院的前后种植着果树,有桃树,有梨树,有杏树……”句中省略号(……) 表示( )。(2%)

A、省略了其他的果树 B、省略了其他的景色 C、省略了其他的人

第3篇:《掌声》课件(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31 掌声 *

相城区望亭中心小学

裘静芬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侯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3、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

声。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骤然间 热烈、持久 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经久不息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掌声。”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 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 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 掌声。”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 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 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

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是啊,人人都需要鼓励,特

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鼓励,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鼓励献给别人。

是啊,人人都需要___,特

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____,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____献给别人。

第4篇:(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树医生

大树医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6个,复习理解词语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们对大树的关爱。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大树医生拯救大树,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事。

4、了解相关的科学护理树木的方法,懂得保护树木、爱护绿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读文,读懂山野忠彦像一位真正的医生一样为大树精心诊治的过程,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写话。

2、读懂大树医生诊治的过程,进行规范的表达。

3、理解“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大树

媒体出示参天大树的图片。

师:你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棵大树呢?

(参天大树、古木参天、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等)

2、课文给我们描写的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自由读课文第三节,交流。

(特别:是活生生的原子弹爆炸的“见证人”。

顽强:树干烧得焦黑,整个大树也渐渐开始枯萎、死亡。在一所小学孩子们的精心护理之下,它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

3、媒体出示句子:

可是这一次,它又受到了强烈台风的摧残, 还能活下去吗?

(1)联系上文,在“ ”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朗读句子,读出担心的语气。

4、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这棵大树的命运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学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下面的这些词语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理解?

罕见 灼热 摧残 医嘱 复苏

(2)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想一想:用上其中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1)理解词语。

罕见——难得见到;很少见到。

灼热——像火烧着、烫着那样热。灼,火烧;火烫。

医嘱——医生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复苏——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摧残——本文指台风使大树受到很大的损害。 (2)分节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的内容。

(1984年8月的一个夜晚,一棵巨大的中国古树受到了罕见的台风的摧残,日本的森林管理员山野忠彦和孩子们一起护理、拯救它,使它复苏了。

(4)大树能复苏,都是因为有了森林管理员山野忠彦,他就是人们说的“大树医生”。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三、研读课文,感受感受人们的大树的关爱。

1、默读课文第4—9节,思考:人们为什么称山野忠彦为“大树医生”的?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交流。 (1)爱树

① 媒体出示第五节。

大树医生一赶到,就把双手紧紧压在树干上,通过手掌的触摸,他感到树里的湿气,感觉大树还在呼吸,树根部的结构也还稳固。“树还活着呢!”他向聚在周围焦急等待着的孩子们宣布。

一……就…… 触摸 湿气 呼吸 (媒体翻红)

② 师: 你从这段话的哪些词语看出大树医生很爱树,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③媒体出示练习

在下面的“ ”上填上表示心情的词语。

大树医生一赶到,看到古树倒在了地上,从根部往上裂开了4米多长的裂缝,他 ,当他发现树还能救时,他 地说:“树还活着呢!”

④朗读“树还活着呢!”,齐读第五节。

(2)医术高明。

媒体出示:

联系课文内容,再展开想像,“大树医生”和孩子们会怎么护理这棵大树?请你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一棵巨大的中国古树倒在了地上,从根部往上裂开了4米多长的裂缝。

终于,有一天,在树干的断裂处,长出了第一颗新芽。

(资料:对于遭受大风危害,折枝、伤害树冠或被风刮倒的树木,要根据受害情况,及时维护。首先要对风倒树及时顺势扶正,培土为馒头形,修去部分和大部分枝条,并立支柱。对裂枝要顶起或吊枝,捆紧基部伤面,或涂激素药膏促其愈合,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树势的恢复。)

(3)师:终于他们成功了!引读第九节。

古树——,长出了——,焕发出——

(4)朗读。媒体出示:这是大树医生救活的第828棵树。

四、小结复习。

1、师:大树能死而复生,依靠的仅仅是大树医生吗?你从文章哪儿看出来。

2、师小结:正因为有了那么多爱它的人,大树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为每一个爱树的人都相信:

媒体出示:大树永远需要人们的帮助,而不是伤害。

练习:大树永远需要的不是

,而是 。

五、拓展作业。

和伙伴们说一说,遇到下面的情况,该怎么办? 1.校园走廊上的花盆翻倒在地上;

2.校园花坛里的花、草、叶都因干燥而耷拉下来,里面还丢有废纸、塑料袋等杂物。

板书:

33、大树——————医生

摧残

拯救

复苏

第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小溪教案 沪教版

小溪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弹、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正确认读前鼻韵母an en in、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准确拼读音节tiāntán qínzhēn。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4、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准确拼读带有前鼻韵母an en in的音节。

2、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教学准备:

1、“弹、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 tiān tán qín zhē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溪在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问: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幅画面中的哪一幅画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是不一样的,那么,儿歌是怎样告诉我们的呢?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题目叫“小溪”。

出示:

32、小溪)

师领读课题。

二、感知内容,学习儿歌

1、听录音,说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

冬天的小溪和春天的小溪各不相同,冬天的小溪是怎样的呢?

2、老师范读第一小节,然后再让学生跟读、抽生读、竞赛读、表演读。

3、理解:“滑溜溜、亮晶晶”的意思,模仿“滑溜溜、亮晶晶”的形式再说几个词语。 学生说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读一读:

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明晃晃)

冬去春来,小溪又怎么样了呢?

4、老师范读第二节,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

5、学习“弹、琴、丁、真”四个生字。

(出示“弹琴”一词)

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指读、齐读)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学大王和小王,一起来弹琴吧。

琴声“丁冬、丁冬”真好听!

(出示:“丁”这个字)谁来读一读这个字?

弹琴时,钢琴会发出“丁冬丁冬”的声音。谁能说说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发出“丁冬”的声音? 是啊,这些声音真好听。

大家一起来读“真”。

生:“真、真”真好听的“真”。

“真”除了“真好听”以外,还可以说真怎么样?真行。真好。真了不起。真棒。真能干。 你们真了不起,大家夸夸自己。

指导学生书空,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

6、老师引读,学生配上动作读。

7、用多种形式背诵儿歌。

三、启发想象,自编儿歌。

1、(出示小溪在夏天和秋天时的插图)问:在这两个季节中,小溪又是怎么样的?

2、学生模仿儿歌中的形式,自己也做一回小作者编编儿歌。

四、学习拼音。

投影出示图和前鼻韵母“an en in”。

1、 听师范读,注意观察口型。(“n”发音时牙齿应该碰到舌头)

2、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3、找一找,儿歌中哪几个汉字带有前鼻韵母“an en in”?

老师出示“天、弹、琴、真”,再出示他们的音节tiāntán qínzhēn,让学生借助汉字拼读音节。

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

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 复习生字用叫号游戏。

2、 猜字谜游戏。

3、拼读音节,比赛谁拼得快。

rèn zhēnwán shuǎqiū tiānhú qín

()()()()

六、指导书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

1、 读一读,说说笔画和笔顺;

2、 观察两个字分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老师在田字格内师范书写“丁、子”,学生书写。

第6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瑞雪3 沪教版

三年级语文瑞雪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纷纷扬扬、笼罩”等词语,理解“凛冽”及“瑞雪”的“瑞”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背诵课文第3节。

3、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

4、理解文中农谚,了解人们称这场雪为“瑞雪”的原因,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积累文中描写雪景的语句,体会北国壮丽雄伟的风光。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农谚,了解瑞雪的意思,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雪景图片、多媒体课件、范读配乐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欣赏雪景图片。把你看到的雪景说一说? 出示雪景图片

2、从回答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对雪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再次去感受这种乐趣吧。

3、板书课题: 37瑞雪 齐读课题。

过渡:到底什么是瑞雪?瑞雪又有哪些特点?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雪的。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完成填空。 ppt播放轻音乐。

2、交流,填空。(昨天中午、傍晚、今天清早)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 了雪前、雪中、雪后的情景。 相机板书:昨天中午 傍晚 今天早上 雪前、雪中、雪后

过渡: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来认读一下本文中的生字词。

4、

5、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 凛冽、笼罩、分外、耀眼、巍巍、馒头、霎时间、掷雪球、白蒙蒙 眉开眼笑

4、指名读,齐读。 正音:白蒙蒙..(meng);‚笼.

罩(lǒng) 过渡:凛冽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试着用凛冽词说一句话。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雪前

1、出示句子: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2、

3、指名读。

3、昨天中午,发生了什么事?——刮起了凛冽的大风。 板书:寒风凛冽 “凛冽”字形,书空,什么意思? 严寒刺骨。

4、冰冷的寒风吹在脸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指导朗读,齐读句子。 过渡:刺骨的寒风就这样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到了傍晚,下雪了。

(二)学习雪中 出示下雪图片,感知雪大

1﹑这场雪大不大?你从文中哪里能感受到这是一场大雪?默读课文的

1、2节,找出相关词语,做上标记。

出示句子: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回答:句式:我从( )一词可以看出雪下得( )。 (2)同桌交流。(找到哪些词语,原因是什么?) 预设:大片大片、纷纷扬扬....(指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霎时间、全都、笼罩、白蒙蒙(说明下雪范围广,都体现了雪很大) 相机板书: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3)全班交流。 检查出示 积累 描写时间短的词语:霎时间,顷刻间,转眼间,一眨眼,马上,立刻。

(4)指导朗读。 男女生赛读,齐读。

过渡:就这样,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天也晴了。雪后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三)学习雪后 出示图片,感知雪后的美景。

出示句子: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1、这段话,把雪后的情景写得很美,同桌对读,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指导朗读。 相机理解: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4、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呀!指名读,男女分读

4、填空引读。今天清早,雪 ,天 。一轮红日 ,把雪后的 大地 。茫茫田野 ,巍巍群山 ,好一派 ,好一幅 , 。齐读。

5、作者用了一个词,概括地写出了雪后的美景?壮丽雄伟 交流并板书:壮丽雄伟)

过渡:同学们,这不仅仅是一幅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这还是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板书:喜人图画

(四)学习第

四、五节

1、理解:喜人,文中使谁感到高兴,感到欣喜呢?默读课文的

4、5小节,找找答案。

2、交流。 (老农、孩子)

3、老农:(1)从哪个词可以看书老农很高兴? 眉开眼笑(2)有经验的老农为什么感到高兴呢?

4、理解谚语 出示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出示释义:今年冬天的雪下得很多,雪水融化后渗入泥土,对小麦的生长很有利,明年就会得到丰收,简直可以用馒头当枕头来睡觉了。因此,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

板书:眉开眼笑 补充:冬雪..能杀虫,能保温,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4、出示第4节,指名读,师生对读。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之情。 过渡: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出示第5节。

5、交流。 相机板书:玩耍嬉戏

6、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堆、掷、奔跑、追逐

7、交流,指名读, 指导朗读,齐读。

6、想象说话︰孩子们在雪地里玩什么呀?(填空、交流) 练习说话: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 。(可选用课文中句子描写)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 ,还有的________。(说清干什么)

6、齐读,感受欢乐。

四、总结全文 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色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这真是一场吉利的好雪!冬雪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难怪作者也称这场好雪为——瑞雪。 (齐读)

作业: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板书设计:

37、瑞雪 昨天中午:寒风凛冽 傍晚:大片大片 纷纷扬扬 今天清早:壮丽雄伟 喜人图画 瑞雪

老人 眉开眼笑 孩子 嬉戏玩耍

37、瑞雪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今天清早,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上一篇:母爱散文下一篇:山东酒水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