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要点风险管理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项目管理要点风险管理

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摘 要】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电力资源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以此满足人们用电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关键词】风力发电;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当前风能发电技术在我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成果,由于该技术发电期间具有着风电工程建设成本低、可再生清洁以及施工时间短等优势,所以为电能生产、市场用电供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需要风电工程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风电工程在投入应用后可以高质量、高效率以及安全的进行电能生产,工程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延长。

1风机基础混凝土作业质量控制

1.1配置混凝土

在进行浇筑材料的配置期间,需要采购人员结合工程量清单中的内容,提前到市场中进行不同类型水泥的大量采购,要求购买的水泥均要具备国家质量检验合格证书,待水泥运送到作业现场后要对水泥作以适配试验,以此从多个类型水泥中选出质量性能优良的水泥进行配置;配置期间需要在风电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选料、混合、搅拌配置,配比时的材料使用量与配比系数,必须严格遵照确定的数据来操作,所选取的材料不可出现过大的称量偏差问题,要求误差值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1.2浇筑混凝土

开展基础环外侧作业面的浇筑工作时,需要对浇筑方向加强控制,即就是浇筑人员需要在同一时间沿着基础环对称方向进行作业,此时基础环处的侧向力非常小,该处的作业质量较高;作业人员使用振捣设备进行浇筑面的振捣处理时,需要按照既定的振捣顺序来进行,若振捣作业范围较大时,则需要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段,在每一段分别安排一名振捣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还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时,对于基础环法兰水平度依托具备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测量,并对水平度误差进行合理控制,要求该误差值与规范作以对比不可高于标准要求 2 毫米或以上。

1.3养護混凝土

浇筑作业任务完成后,需要施工人员进行浇筑面温湿度的养护管理,时间一般为浇筑作业结束后的半天,总的养护时间控制为两周左右;养护时及时将草席等物覆盖在抹平处理的作业面上,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混凝土面而出现开裂问题;待混凝土拆模后,还需要工作人员将保温、养护剂等材料置于作业面上,以此保证混凝土面的温湿度达标,若有过度保温情况则需要施工人员及时将覆盖的保温材料掀开,保证作业面可以在保温的同时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

1.4混凝土裂缝问题防控

该问题为风机基础混凝土面较常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有收缩性、沉降性、温度、冻胀、假象等基础裂缝类型,其中收缩性裂缝的发生率较高。以此为例,对其进行控制期间,需要对刚浇筑完工且暴露于空气中的作业面进行重点的裂缝控制,避免完工的作业面直接发生裂缝问题。若风机基础位置处已经出现裂缝,则需要施工人员对于造成裂缝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是气候、温度、风力、施工工艺等具体的裂缝生成原因以及了解裂缝发生位置、大小、形状的信息后,再编制针对性的裂缝处理方案,以免较小裂缝愈来愈大所致的风电工程质量问题发生。

2 风机吊装作业质量控制

2.1安装塔架

第一,在塔架连接基础环的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对于塔架的外观质量作以详细检查,若发现有漆膜脱落或者表面附着有较多的灰尘、杂物等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并且对塔架相应部位的密封胶涂抹情况进行检查;施工单位提前准备起吊装置吊装塔架,吊装过程不可动作过大,下端塔架上需要拧入涂抹有润滑油的螺栓,待螺栓达到施工方案中力矩的要求后便可以采用双机抬吊法进行吊装作业。第二,塔架连接基础时,需要使用地脚螺栓来实现,工作人员需要先将基础表面堆积的杂物清理干净,而后调节螺栓下调节螺母上端,要求全部螺栓的该处位置均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之上;塔架下段位置处并没有任何杂物存在后,调节螺栓、法兰螺栓孔位置,在栓孔内置入地脚螺栓,并将螺栓拧紧,待吊装设备的吊绳呈放松状态时,需要对力矩进行标准化的调整;对塔架、纵轴线水平面垂直度进行严格检查,若有垂直效果欠佳的情况,则需要采取调节螺母调整的方法来处理,再次检查垂直度情况达标后则需要拧紧螺母,而后进行安装塔架、紧固螺栓、检查垂直度、浇筑混凝土(二次)等工序的作业。其中,浇筑施工期间须注意使用膨胀水泥,此种水泥中含有早凝剂,将配置好的混凝土浇筑于基础与塔架下段之间存在的区域内,可以尽快凝结,提升塔架连接作业的稳固性。

2.2组装风轮

在组装设备时需要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来进行,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作业之前,对于风轮装置的基本组成部分进行质量性能的检查,确保组装部分上不存在油渍、磨损、生锈等问题后才可以继续组装;使用吊带将叶片、油料、垫木、支架、轮毂等部分进行吊运处理,而后将叶片置于轮毂上,并使用螺栓进行紧固,控制安装角的误差,该处误差值需要控制在半度以下,最后在组装完成的风轮上涂抹油脂、安装风轮即可。

2.3安装机舱

工作人员需要将舱盖打开,检查内部是否存在油渍附着情况,如果有则清理干净,并且将该处的杂物及时搬出,将电力与控制电缆有效的在舱内作以加固处理;需要在机舱内部进行螺栓、轮毂平盖板的固定,对起吊装置进行调节,待完全满足吊装要求后,固定、起吊机舱,待其处于法兰的上方位置之后,可以对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而后拆除吊绳,进行偏航刹车、液压油管的安装连接处理便可以完成机舱的安装工作。

结束语

风力发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基础浇筑作业、风机吊装作业为重要的施工内容,若这些环节在施工期间发生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将会对工程后续的应用不利。因此需要施工单位重视这几方面的作业内容,将其作为整个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控制要点内容,从而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有效提高风力发电工程的作业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勇.风力发电工程建设造价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18)

[2] 刘丽.发电工程项目建设的技经管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19)

[3] 汪敏.光伏发电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6)

[4] 程相玺.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7(14)

[5] 龚镇.论风力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现场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2)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作者:钟辉

第2篇: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风力资源得到极大应用。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比较成熟、资源丰富、可规模开发的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矛盾问题的重要手段,既提供大量可再生清洁能源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是重要的石化能源替代能源之一。使得风力发电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因此,对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建设管理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风力发电场的开发、建设、营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优化风力发电场管理的几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建设施工管理;营运管理

引言

为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于2006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同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使我国的风电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风力发电场又具有与其他传统发电厂不一样的优点,如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装机容量灵活等,但也存在如造价高、占地面积大、地形地质复杂、发电不稳定、利用小时数低等缺点。这些缺点大大地影响了风力发电的发展。因此,加强对风力发电场的开发、建设及营运管理研究是非常必要。

1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管理,应做好项目合同分解

1.1明确项目合同规模

由于风力发电工程合同规模较大,在项目管理开始之前,应当对合同的整体规模进行明确,对合同所标的金额、工程内容、施工规范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都进行有效的了解,明确了之后才能够开展正式的项目管理。如果不能够明确项目的合同规模,那么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或者合同执行不力等情况,对整个合同的执行和项目的管理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2按照工程内容进行合同分解

除了要进行项目合同规模的确认,同时还要按照工程内容进行合同分级。例如可以将项目合同分为:土建工程合同、设备采购合同、设备安装工程合同等。通过合同的分级能够使每一部分合同的金额以及合同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体现,并且在实际的合同管理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据可查、有据可依,提高合同管理的准确性和整体性。

1.3將整体工程合同拆分

在实际的合同管理过程当中,还要将整体的工程合同进行有效的拆分。拆分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施工合同的类别以及施工内容的类别进行拆分,在实际拆分过程当中,应当按照合同金额、合同的施工内容以及合同的具体分部工程内容进行拆分,而不能进行盲目的拆分。

2风力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不足

2.1专业设备陈旧,导致安全管理困难

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专业设备和收集设备及能量转化设施都较为陈旧,并且很多设备和装备的基础设施都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所以发生安全隐患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因该类工程高空作业难度较高,起重操作的次数多,并且起重的重量大,上升的高度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难以完全保障安全。此外,安排项目公司时间短,招标、签订合同、施工管理等非常复杂,所以安全管理困难。

2.2施工团队实力不足

在此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其工程较小、净利润较小,所以实力较强的企业不愿意投标,而投标的都是些小企业,缺少专业的管理施工团队,专业能力较差,技术和管理能力较差,资金相对不足,对工程的控制力低,经验不充足,难以保证施工进程和安全管理,这些都将导致工程不能顺利完成。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所以出现很多错误是必然的,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安全隐患。

2.3办理手续复杂,支持力度不够

在此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办理的手续烦琐,而且缺乏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办理手续需要从乡镇到县、再到市、最后到省进行审批,并且政府投入的资金少,地区政府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差,这就造成施工设备不全,很多施工单位不愿意前来竞标。并且,在开展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对用水、用电情况进行评估,对一些消防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等进行验收,还应进行完工验收,确保所有阶段顺利完成,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行。由于在此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工作量较大,所以很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难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2.4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存在缺陷

风力发电施工项目施工单位部分人员由于没有经验和知识储备及一定的组织能力,领导层管理水平能力较低,不能合理安排工序,也无法达到质量控制要求,时间安排也不合理,各项工作混在一起,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能满足风力发电工程建设的要求,延误工程,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3优化风力发电场开发建设管理的几点策略

3.1统筹安排及时开展项目合规性

工作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梳理项目合规性行政审批手续,统筹合理安排相关专题手续办理先后顺序,优先推进前置类审批手续办理,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利用好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快相关行政审批手续办理进度,确保项目合规性建设。

3.2加强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理念

要做好风力发电场的施工建设管理,首先培养建设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科学制度、软件及管理经验,分解细化工程建设子项,统筹细化考虑施工各个环节及优先顺序,分解制定施工计划,合理配置相关资源。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真正细化工程建设细化管理,统筹子项、分项、单位、系统有效衔接,为进行科学有效开展建设施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加强专业管理人才培养

加强风电场工程建设管理培训,完善人才理论知识培训机制,了解前沿风电技术发展,学习掌握科学先进的风电场工程建设方法及经验,对管理人员进行风机设备、建筑施工、吊装、调试工艺及建设流程进行系统培训,通过施工案例分析,相互借鉴风电场建设成功经验,吸取过去不足的教训,培养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宏观掌控能力及统筹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建设管理水平。

3.4加强风力发电场现场协调管理

根据风电场工程建设特点,选择技术力量强、管理规范施工企业,召开所有参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参加的工程建设要求交底会,明确工程控制性工程及直线工期控制要求,围绕工程总目标要求,分解工程工期计划,明确合理的配置资源要求,责任到位,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例会及各种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相关单位施工及工序有效衔接,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进行汇总分析,对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各阶段目标按期实现。

3.5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及管理

在风力发电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工程项目及时完成,也要保证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各个部门应该处理好关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有效协调保证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工作进度。除此之外,项目建设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现场环境、发电机、道路设备、运输设备等,一定要提前做好防备,将这些影响控制到最小化。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明确项目管理的实际内容,同时也要制定有效的项目管理措施,使项目管理能够在形式、内容、有效性和准确性方面都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并且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实施的有效性,使整个风力发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能够落实到位,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达到质量要求,提高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军.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策略优化与实验平台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魏科技,王伟,周训华,等.风力发电场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

(作者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作者:朱迪

第3篇: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摘要:在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和交通的便利程度提升是分不开的。不过,交通便利之后,还需要保证的就是交通的稳定度、安全性,这就对了道路质量提出了要求。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始终把好质量关是前提,立足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之上,嚴格按照施工程序,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在确保公路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同时为车辆正常通行创造便利条件。基于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本文重点论述施工管理要点与施工管理对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谋求福祉。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施工管理对策

引言:

人常说,公路通、百业兴,虽然公路是一项斥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但是公路的建设却能加大国内外经济来往,为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无声的贡献。公路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较为坚固的材料,同时工序繁杂,建设工期较长,旨在延伸与拓展路面的使用时间。但是长期的重力积压在一定程度上损坏路面,抑或自然灾害、天然因素等方面都会对公路路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通常会从多方面分析最优施工对策,尽可能加大路基的坚固性。为更好的分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与管理对策,接下来笔者重点对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要求展开分析。

一、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要求

(一)足够的强度

路基强度是指公路路面在荷载重力压强下的抗压能力,足够的强度与荷载的重力成正比关系,即强度越高,重力荷载越大。公路路面在车辆的长期压力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而受损路面就需要及时修缮才能满足车辆继续通行,若不及时处理路面因压力而产生的裂纹、坑槽等问题,大雨天将会出现大量的雨水进入路基的现象,进而导致在路面压力下本就受损的路基在雨水的影响下受损更加严重。在车辆长期行驶的过程中,路面自重也会对路基带来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通常难以避免,当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部门路面、桥段等区域有限高限重现象,但是也难以从本质上解决路基受损的问题[1]。长时间的荷载压力会使路基发生变形,而路基变形将会出现塌陷、断裂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对通行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路基能够在长期的车辆压力下不发生变形现象,就必须在施工中加大投资力度,尽可能选择最优质材料,确保路基在常年的压力下依然可以正常工作,这就要求路基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

(二)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建成之后,通常会受到强降雨与地下通道污水的影响,随之水量长期的沉淀与影响,路基强度也会随之降低。尤其在北方区域,极寒的冬季气候会导致路基出现周期性冻融的现象,不仅导致路面易裂纹,还会对路基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或出现强度降低的现象。因此,对于公路路基来说,在保证路基强度的同时,还要保证路基的水温稳定性,避免路基深受地面水与地下水的影响发生变形或降低强度的情况[2]。水温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影响路基质量,即使在最不利水温条件下,路基的强度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也不会影响施工的顺利开展,以满足各个环节的施工要求。路基的水温稳定性主要是指路基受外界温度、湿度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路基本身的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路基的强度、刚度等,因此水温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路基的质量,故此,水温稳定性也是确保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一项因素。

(三)整体稳定性

无特殊情况下,公路路基一般是在地面上直接建筑的,在受地理位置干扰的情况下,或往下挖一部分,以满足路基建设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按照标准的建筑程序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路基的建筑实施方案。路基在建成之后,对于地面的平衡性会造成必然的影响,在改变路面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中,路基极有可能出现滑移现象,在滑移的同时将失去本身具备的稳定性,或造成路基二次维修的情况。故此,在路基施工中,应避免这一问题,具体可以结合区域气候、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如在土质疏松的区域内建筑路基,就应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做好路面压实工作,必要时可以加大材料的利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钢筋、水泥的使用量,确保路基周围坚固程度。抑或在靠近山区地带,为确保路基的安全性,还应做好周围的护坡工作,避免因山体滑坡、落石等造成路面的影响,进一步影响路基的质量[3]。

二、公路路基施工管理的要点

(一)施工原材料的管理和控制

路基施工的原材料决定着路基的本质质量,因此要想强化路基的质量,就应在施工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做到极致,严格把好质量关,避免三无材料流入施工现场,影响路基建设正常工作。在材料流入施工基地之前,施工方应做好检查工作,通常以抽样调查为主。为确保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方项目管理者应加大市场调研,选择诚信商户,在多次供货无误后,可以与其签订长期合同,在后期的检查工作中同样不可松懈,确保流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毫无质量问题,才能满足路基质量的要求。在检查材料质量方面,应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质量与各项参数方面加大对比力度,确保材料与施工方的需求完全一致,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在材料检查无误后,应对材料的存放做好规划,关于路基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需要特殊保存,尽可能在存储过程中使材料的各项性能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路基需要使用到的材料性能指标要求很高,从材料引进到有效存储,再到出库使用,每一环节都需要做好材料检查工作,性能指标有差异的材料就是毁坏材料,是不能将其汇入路基建设中的,避免一处小问题影响了整个路基的质量,只有反复检测材料指标,确保每一处都满足路基使用,方可称之为合格材料[4]。

(二)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除了上述的施工原材料管理与控制之外,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对于路基施工同样重要。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区域水土环境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应以实地情况为主,对于施工人员与设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根据路基建设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人员与符合场地操作的专业设备,从人员与设备两方面做好调度工作,确保路基建筑的有效进行。一般情况下,路基管理的在人员与设备方面主要以各方面的参考制度为主,例如安全制度、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按照专项制度开展路基建设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施工人员与专业设备在路基建设过程中的安全[5]。

三、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管理的对策

关于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对策是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路基施工管理对策一方面立足于当前路基建筑现状,一方面立足于上述详细分析的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围绕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要求,以公路路基施工的特殊性为参考,进一步详细论述提高公路路基施工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基于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主要分为下述六点: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应提前通过会议的实行会审图纸,明确建筑的方向,再由宏观方向制定阶段性目标,管理人员的主要责任是做好图纸的落实工作,并且联合施工部门全体人员,按照职位文公,将图纸的要求详细说明,并且做好短期内的施工规划;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提前规划好的程序是一方面,具体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整,不断在实践中优化施工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性[6]。同时,施工方案也是随着项目的进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在优化的过程中,还应在立足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施工方案;第三,管理人员一方面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各项技术工作,还应在宏观角度遵循施工方案的指导,除特殊情况之外,施工人员应以方案为主,避免一处的违规操作导致整个路基工作受到威胁,总之,施工方案是施工过程中的第一方向;第四,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应做好工作记录,定期检查施工进度,确保阶段性目标顺利达成,满足合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工,避免因阶段性目标未达成而没有重视相关问题导致项目延期的情况出现;第五,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工程检查记录,一方面是检查工程是否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重新规划时间与目标,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施工进度;第六,整理全部有关于施工的详细资料,确保资料与工程进度一致。

(二)质量控制

加强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提升路基质量的有效策略,路基施工的核心目标是以预防为主,规避一切干扰路基质量的因素出现在施工现场,做好一切负面因素的预防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对于公路路基来说,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是图纸设计、施工材料、管理技术、质量检测四方面。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方案严格施工,对于每一处细节、每一道工序都应加大检查力度,对于存在不足或者与方案有出入的细节应及时重新修整,做好返工工作,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立足于问题进行针对性修改。另外针对这些修改的部分,一定要做好记录,便于后续工程竣工验收时查验。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强化质量控制体系是夯实路基质量的有效措施。

(三)公路路基的成本管理

成本是项目有序进展的基本条件,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除了相应的技术管理与质量管控,成本管理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支出。在路基施工现场工作中,可以加强各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材料采购是成本支出的一部分,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施工方案与项目计划,确保材料采购的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路基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避免材料浪费情况,做到严格控制施工材料,降低成本支出。同时在路基建筑工作中,还应做好重点难点问题的记录,并及时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解决相应的工程问题。在计划生产中,应做到施工人员的合理分配,加大生产劳动力的使用,科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而提升项目生产力。

(四)公路路基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是工程建设中应放在首位建设的问题,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大安全生产力度,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每一环节的工作毫无问题,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应注重过往行人与车辆的安全,在合适的地方树立标语,提升施工路段,减免行人与车辆的通行。在一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绪之后,还应安排专业的安全督查来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最基础的就是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按照规定施工,切勿凭经验办事,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机械设备时,也需要多加注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五)不断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

加强路基质量的监督力度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展开:第一,在施工的不同区域内,管理人员应根据职责属性建立有效的监督执行方案。监督并非看管施工人员,而是观察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安全隐患;第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第一要务是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并非是追究责任,在问题解决之后,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后期工作中注意改善;第三,施工力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节,并非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国家规范,应结合路基建筑的特殊性,在有效管理中提升路基建筑质量。公路路基建设是全社会关注的对象,监督方案、工作成果、安全问题等多方面都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更是舆论热点话题,因此路基建筑应考虑后期的社会影响,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才能得到质量过优的施工成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工程是公路建筑施工中的重点部分,路基的强度、水温稳定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都是路基施工质量应把握的对象。关于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要点与对策本文均有粗浅的概述,路基建筑过程中的要点与对策远不止于此,要想更好的提升路基建筑的质量,具体情况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善,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才能逐渐提升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金林.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及管理措施[J].  2021(2017-15):232-232.

[2] 张西斌, 房建果, 王鹏轶,等. 影响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因素及对策[C]// 全国公路工程关键技术与管理信息化学术会议. 2003.

[3] 趙俊杰. 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18):2738-2738.

[4] 罗朝飞.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5] 王立.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科技视界, 2017(30):2.

[6] 姚迪江, 李丹.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 34(No.244):40-40.

作者:林磐

第4篇:项目管理要点

强化项目治理,规范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造血细胞,项目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获取效益的源泉,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窗口。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益化和信息化,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对集团公司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集团公司把2012年确定为“强化项目治理年”,这是对目前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统筹安排。项目治理过程中,一定要标本兼治,治标不治本,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好在建项目综合治理的同时,对新上项目必须要规范好项目管理流程及要素控制。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及要素控制,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关键岗位责任人的选拔

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民主化推荐考核评价机制。对关键领导和责任人的推荐考核评价,要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科学设置由品德、能力、绩效等要素构成的考评指标,把握好可操作性,确保选任质量;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程师人才库,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规范化选任机制。

二、岗位责任制和按岗联效计酬

为规范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活员工岗位工资收入,须制订《按岗联效计酬实施办法》,对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关键岗位人员实施按岗联效计酬。

三、考核、激励与问责

1、公司成立项目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制定项目考核评价办法,负责进度、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财务、成本等要素控制的职能部门参加,并由指定部门负责日常工作。项目考核领导小组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公司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办法等,对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资金等五方面内容进行阶段和最终考核,并做出评价。

2、依据考核结果,严格执行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经理部的过程和最终奖励或处罚。

3、为提高工作效率,严肃工作纪律,公司须建立问责制度。问责制度由行政工作问责制度和安全、质量事故问责制。问责制重点突出工作标准、程序、目标、主要责任人、处罚办法。

4、对项目经理部的行政工作问责主要责任人为项目经理,质量事故主要责任人依次是项目经理、总工,安全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依次是项目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

四、项目上场前决策(策划)

开工之初,公司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机关有关业务部门及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要认真踏勘现场,仔细核对图纸,全面掌握情况,充分揭示矛盾,深入研究对策,确定有关事项。主要工作内容有:进行“五清五定”即清楚合同签订内容、清楚材料供应方式、清楚业主办理手续、清楚设计图纸是否到位、清楚劳务队选择意向;确定项目组织机构、确定施工管理目标、确定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案(或组织专家论证的意向或方案)、确定周转材料及设备投入、确定项目部管理要点。

拟任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应参加投标,并参加上场前决策过程。

五、设计图纸的审核

1、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部门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根据现场踏勘所掌握的资料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进行详细审核。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图纸及说明资料是否齐全、明确;是否符合现场地形、地质情况;图纸所标注的结构尺寸、标高及坐标有无矛盾、遗漏;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之间有无重大矛盾,有无特殊材料(包括新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复核详细工程数量汇总表及安装设备清单,看分项工程有无遗漏,汇总数量有无错误,所需的标准图、定型图、参考图有无过时作废情况等。

2、设计方技术交底前,各分管工点工程师(技术员)应将图纸审核结果以文字形式汇总报技术科长审核。然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对审核出的问题进行会审,提出改进意见。图纸会审过程要详细记录,参加人员应签到,会审结果要形成会议纪要上报设计方及业主。

3、设计单位及业主下达的补充文件、认可和明确的交底、答疑等作为图纸会审纪要的补充文件,对修改过的图纸要做相应标识。

4、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图纸仍有差错或与实际情况不符,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质量不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有好的方案建议时,应及时按变更设计审批程序提出变更。对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通知、变更设计图等都要有审核文字记录,归入技术档案,并做为施工和施工结算依据。

六、优化设计、工程数量足量进蓝图工作

1、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应迅速组织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审核设计图纸,对与地质、地形地貌不符的、增大施工要素配置的,可减少施工难度的,影响施工安全、环保要求的和工程质量难于保证的等设计进行优化,并使业主同意、设计方认可,相应工程量进入蓝图。

2、施工技术部门在项目总工程师的指导下汇总编制优化方案,提供支持性文件和工程量汇总表,并将上述文件资料呈报项目总工程师和发至相关部门,安全、质量、环保、合同预算、物资、设备等相关部门应根据技术科提供的优化方案提出本部门相关的最佳方案,呈报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七、施工方案的研讨优化和专家论证

1、工程开工前,在详细现场踏勘和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后,由项目总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结合上场会议纪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并提交专题会议审定。

2、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牵头组织技术、合同预算、物资、设备、安质环保、试验等部门参加的施工方案研讨会,在满足业主工期要求,并能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环保指标的前提下,以经济合理、科学可行为原则研究制定标段施工方案,并报公司、业主、监理认可和审批。

3、对施工特别复杂、安全风险较大或采用“四新”的工程,由集团公司就施工方案组织研讨和评审。

4、在分项工程开工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在效益最大化原则指导下进一步优化设计,寻求最佳方案。

八、主要机械设备的选择、检算和检测

1、按实施性施组设计合理选择、调配和组合机械。科学合理、优化高效的施组设计文件是机械配置的主要依据,但因每项工程的工期、工程量、地质条件、现场作业条件千差万别,设备配置上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一般只配备部分通用设备和大型专业机械设备。其它设备和临时突击施工增用机械应以社会资源为主。 2、根据现场工程实际,合理运用施工机械。①检算所选设备机型和容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工程量和工程进度是检算设备的两个主要参数,现场管理、搭配均匀、合理调配充分发挥机械效率是设备现场使用中的关键。②对选用机械进行使用成本测算,分析其经济性。③现场使用时对所选机械合理组合搭配。多种机械组合施工时,设备组合配套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机械效率的发挥,一般组合设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组合的各种机械进行能力平衡,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二是组织机械化施工时,切莫搞大范围的整体组合,而要分成几个系列的机械组合,同时进行施工,这样可以避免因组合中某个关键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全面停工的现象。

九、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

1、为加强机关与项目间在重大问题方面的信息沟通,充分发挥机关职能部门服务、指导和协调的职能,项目经理部在施工期间,就以下方面的工作应严格执行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

1.1施工方案发生重大变化(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 1.2业主要求合同工期、阶段工期发生重大调整 1.3施工技术遇到项目部难于解决的重大难题 1.4发生安全、质量及环境污染等级以上事故 1.5项目物资集中招标采购 1.6周转材料的购置、报废审批

1.7项目上场设备的配置、采购、外租、报停、大修、废旧处理等 1.8试验仪器、设备的购置、报废 1.9项目试验室办理临时试验资质 1.10重大刑事案件及交通事故

1.11项目主要领导、关键岗位负责人员的调整 1.12外部审计、执法检查

1.13重要办公用品的购置及报废处置 1.14录用劳务队伍 1.15突破劳务指导价

1.16当地政府部门、领导及新闻媒体对项目的关注 1.17重大债权、债务纠纷

1.18项目经理部认为其它需要请示的重大问题。

2、出现上述所列重大问题时,项目经理部应第一时间向公司相应职能管理部门请示报告,由相应职能部门协助处理并向主管领导汇报。如事情特别紧急时,项目可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求最快制订方案解决问题。

3、公司相应职能部门接到项目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后,应立即研究制订可行方案,以最快时间给项目答复。职能部门无法解决的,应及时请示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提出建议,请领导决策。

十、各类经济、技术数据的复核

1、经济、技术数据主要指现场测量、施工测量、施工设计、临时工程设计、施工图相关数据等、其检算、复核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落实并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性。

2、施工控制桩橛交底复核,复测和测量过程中采取换手(人)复核,测量数据计算进行换手交叉复核,确保测量数据正确。

3、线路贯通和特大桥、长大隧道的控制测量必须复测。

4、工程数量及计价复核。开工前对施工图纸工程数量复核;施工后对工程计价工程数量复核,施工队计价工程数量必须经总工程师复核签认。

6、施工方案重点部位设计数据必须复核,包括桥梁支架、挂篮、模板设计数据、隧道爆破设计计算复核、施工现场大临工程设计数据、隐蔽工程结构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复核。

7、试验数据复核。试验过程产生的检测计算数据和检测报告必须经复核后使用和提供。配合比试验设计数据必须经过复核。

十一、施工技术交底

1、承建项目开工前,由项目经理、总工组织项目部相关部门,邀请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对图纸、地质、特殊工艺、桩号及坐标和业主相关要求等进行交底。

2、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点技术人员、施工作业队长进行工程概况、设计和业主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特殊工艺、质量目标和指标、重大技术安全措施、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3、施工技术部门在开工前应对相关其它部门对工程物资、试验检测、工程数量等方面进行交底。

4、工程开工前,工点技术人员应向施工作业队就单位工程施工组织和方案、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施工和检测参数等方面进行交底,并形成作业指导书。

十二、安全技术交底

1、各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应向下分级进行,最终落实到操作人员。

2、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针对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须定期或不定期地分工种、分项目、分施工部位进行交底双方需要书面签字确认。

3、工程施工中存在重大安全注意内容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应由公司总工程师(或技术管理部门负责人)向项目经理部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5、 施工前,项目经理及安全总监应向专业工程师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专业工程师及安全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三工”教育,并做好记录。

6、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履行书面交底签字手续,接受交底人必须全员在书面交底上签字确认,相关责任人各执一份。

7、工程项目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及时对班组进行新的安全技术交底: 7.1实施重大和季节性技术措施;

7.2更新仪器、设备和工具,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使用新材料; 7.3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机械损坏事故及重大未遂事故; 7.4出现其他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生产环境发生变化。 十

三、《事故易发点的控制方案》的编制、报告和审批

1、易发事故的工序和点源

1.1铁路营业线:既有线增建、改建、扩建、顶进桥涵施工;既有线隧道改建施工;线路封锁拔接、拆铺道岔施工;平交道口;轨道车运行、施工机具及轻型车辆;铺轨架梁施工;电气化区段施工;复线邻近既有线爆破施工;复线与既有线并行地段机械施工;开挖既有线路肩或坡角挡墙基坑、护锥、路堑施工。 1.2隧道施工:瓦斯、海底越江、不良和特殊地质地段(明洞、膨胀性围岩、黄土、松散地层、断层断裂带、溶洞、岩爆、浅埋、偏压、富水、坍塌、流沙、高温、瓦斯等)进洞、开挖掘进、衬砌支护、仰拱铺筑、洞内运输、塌方处理。

1.3桥梁施工:旱地明挖基础;水中基础施工;人工挖孔桩、钻孔桩;桥墩、桥台;制梁、移梁、架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斜拉悬臂浇注;各种临时支架、脚手架、起重设备等;拱式、悬索桥梁;高大模板施工。

1.4房建工程:基础施工;模板工程;脚手架与支撑(荷载计算、施工与验收);施工电梯; “三宝”、“四口”防护。

1.5路基土石方施工:特殊路基施工。 1.6其它作业。危爆物品运输、使用和管理及爆破作业、交通运输和机械作业、500万元以上单件设备转场,锅炉、压力容器、起重、吊装作业,高空作业、施工机具(搅拌站、卷扬机、电焊机、钢筋加工、手持电动工具等)。

2、“事故易发点预控方案”编制纲要 2.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施工布置:施工总体安排布置、组织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及施工任务划分、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临时工程

2.4施工主要方法 2.5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2.6针对事故易发点的应急预案

项目《事故易发点预控方案》由项目经理部安全总监组织编制,涉及本项目事故易发点的具体安全技术措施,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与技术、设备、物资、合同预算、试验等部门联合编制(事故易发点名称、活动过程或部位;控制的目标和指标;具体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经费预算、启动完成日期、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检查考核频率及奖罚细则)。

3、《事故易发点预控方案》逐级报批制。

4、强化现场监控,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易发点预控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以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现场技术干部和专职安全员具体负责现场监控,严格按照报批的《事故易发点预控方案》执行。各项工作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签字交接审批手续齐全,有据可查。如果方案正确,实施过程中那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该环节负责人的责任;如果方案有误造成事故,将追究方案编制人和审批人的责任;如无方案,将追究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的责任。

十四、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督、检查

1、凡施工中隐蔽的工程、工序,均应经施工项目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及现场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影响安全的基础工程签证后应立即封闭,以免地质变化危及安全。

2、严格施工过程监控,项目施工中的关键部位、重点工序及隐蔽工程(如桥梁桩基、钢筋绑扎、墩台帽、支架垫石、预留孔、预制梁、现浇梁、模板、钢筋、混凝土灌注,隧道初期支护、衬砌、塌方处理、防水层、构造物及路基基底、特殊路基处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实验人员和质检人员对各项施工程序、方法和工艺进行有效控制,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旁站监控。

十五、责任成本的分解和控制

1、成本分解是指在公司对项目已进行成本测算的前提下,将项目总成本分解到各成本中心,明确中心责任,并量化考核指标,同时签订责任合同。

2、项目经理部的成本分解由合同预算部门牵头执行,分解到各成本中心的费用必须满足可控成本的三个条件,即 A、责任中心通过一定的方式能够了解可能要发生什么成本项目; B、责任中心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成本项目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计量;C、责任中心通过自己的活动可以调节和控制将要发生的成本金额。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经常变动的成本费用,要根据节点工期及成本特点,制定出各个阶段的成本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兑现办法。

3、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项目经理部要将成本计划所规定的各项经济指标,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各个中心和各个职能科室,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各中心必须加强和完善成本实际发生情况的收集、记录、传递、汇总和整理工作。各项成本的汇总和整理工作由项目经理部财务部门负责。

4、定期进行责任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主要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全面分析成本变动情况,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形成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正确认识和掌握成本变动的规律性。项目经理部的成本分析应在每月劳务计价完毕后进行。单项工程完工后和工程竣工后也必须进行成本分析。

5、项目各中心要制订成本考核控制指标,它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有利保障。技术部门重点考核工程量的节超、方案优化和索赔变更;预算部门重点考核劳务单价的节超及签证工和签证机械台班的控制;财务部门重点考核间接费的节超等;设备部门主要考核动力燃料用量及单机耗材量;物资部门主要考核外购材料单价及各项材料的消耗情况,并与定额消耗量进行比较。

6、考核兑现实行逐级申报审批制,即各中心实现的责任利润报项目经理审批,项目实现的责任利润报公司审批。

十六、逐日材料消耗登记

1、施工物资管理是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逐日材料消耗登记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

2、实行逐日材料消耗登记制度首先由项目经理部施工技术部门按设计量给物资部门提供技术交底书,预算合同部门按不同施工方式,核定原材料加工操作损耗率,其次是物资管理人员对砼生产(购买)、地材、钢筋实际消耗等进行逐日统计,并与工程进度、技术交底数量进行对比,算出节约或超支材料数量报送项目部成本中心。

3、项目经理根据材料消耗的动态监控管理,掌握物资消耗的受控状态,及时处理存在问题,杜绝恶性经济问题的发生。

十七、变更设计、索赔补差

1、变更设计尽可能在开工前提出,施工中发现设计错误或与实际不符要主动及时与监理和设计部门联系办理变更手续。变更时先算后变,有目的的进行变更,对企业和施工有利尽量多变更。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避免盲目变更给企业造成损失。

2、为调动项目部技术人员变更设计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在变更设计中做出贡献者给予一定奖励。

此外,工程队及班组的组建,劳务队伍的选择、使用、管理,施工任务的划分,施工顺序及方法等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上内容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及个人之所见,所有内容集团公司、工程公司制度办法已涵盖,在这里再次进行梳理,以便大家学习和应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5篇:项目经理管理要点

进场前施工准备工作: 到施工现场考察道路和场地

准备各工种施工人数(起重,安装,电焊,测量,搬运,电工)

准备现场管理员人数(第一负责人,安全,技术,材料,后勤)

进场人员相关保险必须齐全 选择相关机械及数量

各种工具准备足量(电闸箱,电缆,电焊机,电动工具,吊索具,起重工具,测量工具) 准备防护劳保用品

施工爬梯及移动施工平台的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批

与甲方、监理、总包等相关部门及人员进一步协商进场时间及相关手续 通知人员、机械、材料进场 二

进场后施工准备工作:

组织全体进场人员做好安全、技术、质量交底,分配各人员的工作

组织相关人员复测柱基标高、轴线

与甲方、监理、总包等相关部门做好钢结构施工前的交接手续(柱基混凝土强度、柱底标高、柱底轴线、场地平整坚实)

组织材料进场、卸车、就位、清点

材料堆放就位必须按标准执行(构件层层垫木、保温辅料防水、彩板收边防损) 对柱梁构件全数复测柱梁安装尺寸

准备好各种材料的报验资料,请甲方、监理抽验进场材料并做好报验手续

向甲方书面提出申请要求钢结构安装开工 安全检查所有工具和机械是否符合要求 三

安装过程中必做工作: 每天安全质量进度班前会必开 每天施工日志必记 每天安全检查必做 每天施工进度必抓 每天工程安装量必报 每天完工后必清理

柱底标高位移必须符合安装标准 钢梁并装后必须复测梁柱节点 柱顶位移必须符合安装标准 高强螺栓节点必须按要求施 焊接节点必须按要求施焊 普通螺栓节点必须按要求施拧 钢结构安装完后必须清洁构件表面,并修补表漆 各工序完工后必做验收纪录

钢结构验收前必须及时准备齐全验收资料 保温棉安装后必须做隐蔽验收 内外墙板安装前必须预冲孔 收边墙板安装后接口不剌手

外屋面板安装时防水节点必须安装到位 四工程验收中必做工作: 外屋面板安装后屋面必须清理干净

整体钢结构安装完成后必须自查全部位安装质量 甲乙方联合检查所存问题逐条整改并请甲方逐条验收 整体验收资料必须准备齐全、正确、美观

退场前结构验收单、物业交接单、工程结算单、资料移交清单必须确认完毕 五工程保修服务期必做工作: 一年内必做两次电话回访

甲方提出质量保修,我方必须及时应答、检查、修理,并做回访纪录

第6篇:项目管理复习要点

概论及进度计划控制

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工程、控制论和信息论。

 合理有序的交叉,既可以保证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合理周期,又可以缩短工程项目的总周

期。

 编制工作分解结构是项目管理的范围,绩效报告是项目沟通管理的范围。

 中、强矩阵式项目管理是专职项目经理,弱矩阵式项目管理是兼职项目经理。  施工经理在项目初始阶段就要介入。

 自由时差(FF)是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

动时间。

 总时差(TT)是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 时间间隔(LAG)表示一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能

存在的差值。

 总时差为最小值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 网络计划中自始至终全由关键工作组成,位于该线路的各项工作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叫关键线路。

 一个网络计划中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关键线路通常用粗线或双线表示,也可用彩色箭

线表示。

 时标网络线以实箭线表示工作,以虚箭线表示表示虚工作,以波纹线长度表示工作与其

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工期优化一般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达到优化目标。

 进度偏差SV=BCWP(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BCWS(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  费用偏差CV=BCWP(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ACWP(已完工作的实际费用)  绩效测量基准线:累计BCWS%,资源负荷图:本月BCWS%

 EAC=BAC-BCWP+ACWP =BAC-CV公式适用于偶然性偏差。

 公式EAC=BAC*ACWP/BCWP=BAC/CPI公式适用于规律性偏差。

 工作包时间偏差(ΔT)如果不在关键线路上,则不影响计划工期,反之则影响;不在

关键路线上且不大于总时差则影响计划工期,小于总时差则不影响;不在关键路线、不大于总时差,但大于自由时差,则不影响计划工期,但影响后续工作,小于自由时差,则工期和后续工作都不影响。

 由于S曲线和Λ曲线( CURVE)不能确定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路线,因此它们不能取代

网络计划的分析。

 变更所需的费用进行详细估算,其费用应小于或者等于变更初期估算费用。

项目经理

 我国对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可分为四大阶段(决策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设实施阶段

和终结阶段)和十个步骤;发达国家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可分为三个周期(项目决策期、项目实施期和项目终结期)和十个步骤。差别在设计在实施期(发达国家)

 工程公司性能基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项目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 工程公司的特点企业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 选择组织形式主要受到合同(性质、环境和条件)、业主要求和能否获得所需的资源配

置条件的制约。

 项目管理组织要保持信息沟通,采用“动态、连续、合理交叉”的管理方法,确保工程项

目正常进展和目标任务的实现。

 项目经理受委派(或任命)负责履行项目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内向公司法人代表

1

FEDIC

 FEDIC合同条件包括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

 合同指合同协议书、本条件、雇主要求、投标书和合同协议列出的其它条件。

 雇主要求系指合同中包括的,题为雇主要求的文件,其中列明工程的目标、范围、和(或)

其它技术标准,以及按合同对此项文件所作的任何补充和修改。

 DAB(争端裁决委员会)系指在合同中如此指名的一名或者三名人员,受雇于双方。  合同价格系指在合同协议书中写明的、经商定的工程设计、施工、竣工和缺陷修补的款

额,包括按照合同做出的调整(如果有)。

 外币系指可用于支付合同中部分(或全部)款项的当地货币以外的某种货币。

 保留金系指雇主根据14.3款(期中付款的申请)的规定扣留的保留金累计金额,保留

金非质保金。

 承包商文件系指承包商根据合同提交的所有计算书、计算机程序和其他软件、图纸、手

册、模型以及其他技术性文件。

 合同应受专用条件中所述国家(或其他司法管辖区)的法律管辖。

 构成合同的文件要认为是互作说明的。为了解释的目的,文件优先次序如下:合同协议

书、专用条件、本通用条件、雇主要求、投标书和构成合同组成部分的其它文件。  雇主应在收到承包商的任何要求28填内,提出其已做出并将维持的资金安排的合理证 2 负责,对外向业主负责。 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收尾过程管理工作,包括管理收尾和合同收尾。 工艺经理协助P.M负责完成大型复杂项目的工艺技术转化,以满足工程设计需要的输入条件 在设计阶段,施工经理要参加设计方案研究,并对设计提出施工安装条件和要求。 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协助P.M组织合同项目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 技术控制工程师协助P.M编制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WBS)体系,并落实相应的组织分解结构(OBS)。 费用估算师协助P.M负责完成项目费用的估算,经报批成为项目预算后,即作为项目费用控制的基准 费用控制工程师协助P.M编制并细化WBS及编码系统,为费用/进度综合检测与控制奠定基础。 项目秘书岗位不应“兼职”或“代办” 先进、适用的项目管理技术,对项目管理系统起着规范管理、有序运作、提高效率和保证质量的支持作用。 通过研读合同,确认当事人在合同环境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全面澄清业主要求并体现在设计产品中,以避免发生设计和后续过程的潜在风险。 开球会应是合同签约生效后的首次重要例会,标志合同双方共同确认项目正式启动并按计划开展实施。 设计数据内容包括设计基础数据、设计技术及性能要求和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和统一规定 协调程序的性质:项目协调程序被有经验的业主视为项目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文本,具有比合同条款更易理解和操控的管理指南,但不属于合同文件范畴。 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和审批:由项目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编制,质保部门(负责人)审核,P.M批准发布(必要时送业主认可)。 正常情况下,经批准、认可的项目的BCWS应保持不变。

费用控制

 生产经营性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又被称为项目总造价。

 建设投资期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 基本建设程序的执行阶段可分为执行准备、设计和工程服务、工程招标和投标、商签承

包合同和工程实施五个步骤。

 工程造价估算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基础设计)概算、施工图设

计(详细设计)预算和竣工决(结)算的统称。

 费用估算是项目管理、计划实施、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基础(估算中包括了对风险和

不可确定因素的估算和评估)。

 工程项目费用分为五组十五类。

 电气、仪表设备属于工程项目费用的散装材料类。

 单位工程根据能否独立施工的要求,将一个单项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是指具有

单独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的工程。

 国际上工业项目的分析估算法一般常用0.6指数法。

 设备估算法以设备费为基础编制估算的方法。

 设备详细估算法由于深度上不够,有的散装材料还需要系数估算有关费用。

 估算的准确度取决于相关数据信息:即类似项目、同类设备的费用,国家或行业公布的

费用估算相关信息,工程公司的数据(参照)库等。

 初期控制估算仅用于开口价合同项目。

 二次核定对开口价合同项目或固定价合同项目来说都要编制,但均不属于项目控制估

算。

 二次核定估算在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时采用详细估算发进行编制。

 开口价合同项目的估算分报价估算、初期控制估算、批准的控制估算、首次核定估算和

二次核定估算五步。

 固定价合同项目分报价估算、批准的控制估算、首次核定估算和二次核定估算四步。  未可预见费用包括基本未可预见费(也称平均未可预见费)和最大风险未可预见费。  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风险分析的步骤:提交估算、明确风险、风险备忘录、风险分析、

评估结果和确定未可预见费六步。

 项目管理系统是由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进度和费用控制三大要素组成。

 功能(系统)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亦称功能研究。

 项目费用控制是以费用预算计划为基准(计划工作的预算值BCWS)。

 费用控制手段包括跟踪、检查、监督、对比、分析、纠偏、预测等手段。

 限额设计是控制设计阶段项目费用预算的一种重要手段。

3 明。 雇主应在承包商有权获得履约证书后21天内,将履约担保退还承包商。 雇主和承包商对“竣工实验”均给予特别关注,试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进行,只有在这些试成功完成后,工程才能被接收。 只有履约证书应被认为构成对工程的认可。 承包商不得将整个工程分包出去。 除非雇主要求另有说明,每项审核期,从雇主收到一份承包商文件或承包商通知的日期算起不应超过21天。 竣工试验顺序:启动前试验、启动试验、试运行。

 应用赢得值管理技术进行费用控制,必须对项目的工作任务和费用要素进行分解。  直接材料的请购价通常分为三类。第一类设备;第二类混凝土、钢结构、绝热材料、特

殊管件、电气设备和仪表设备;第三类管道、电气材料和仪表材料(不包括电气设备和仪表设备)。

 业主变更分为待定的和认可的两种。

 项目经理应在收到原编制人送来的项目变更单后一个工作日内采取必要行动。

 编制完成变更估算后,项目经理在收到项目变更估算后两个工作日内决定行动方案。  《项目实施费用报告》 是指项目实施费用状态报告和 项目实施费用汇总报告的总称。  编制项目费用报告的依据:直接材料和分包合同、现场费用、公司本部费用和其他资料

(列入估算的杂项费用)。

 初步完成直接材料费用预测后,由费用控制部门、项目采购经理以及采购合同管理人员

共同审查并确认。

 施工费用预测的主要依据是当前阶段的控制估算、随后批准的变更通知和定期编制的项

目现场费用汇总报告。

 项目实施费用状态报告是以费用控制系统中各部门(专业)的预算费为基数编制的项目

实施费用情况报告(内部文件)。

 项目实施费用汇总报告以合同帐额为基数编制的项目实施费用情况报告(交业主对外)。  发承包人在签订合同时对于工程价款的约定,可选用固定总价、固定单价和可调价格。4

第7篇:项目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一、 完善工程管理部门各项制度建设、加强技术管理力量储备

项目公司(部)是项目工程管理的主体,要完善管控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工程管理部门规章制度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保证管理团队高效运转。总公司工程管理等部门作为职能部门,以“规范、监控、支持、引导”为职能目标,完善管理流程,明确权责关系。

二、 强化工程质量的管控

工程质量是确立房地产品牌形象的保证,把好质量关是工程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在项目设计到竣工交房等各个阶段质量控制,都要做事前控制,要分析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找出主要因素,采取措施重点预控,把“事后检查处理”变为“事前控制”,有效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三、 加强项目的目标进度管控

项目的进度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实施阶段,重点是关键节点进度的管控,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发现偏差,及时调整,减少对项目关键节点进度的影响,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

四、 抓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项目公司(部)要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督促监理做好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工作,合理协调各阶段作业交叉时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

五、加强工程资料管理和项目信息管理

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和项目信息管理工作,完善公司、项目公司(部)工程技术管理资料移交保管制度,逐步落实工程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做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高效运转。

六、 严抓安全生产管理

公司、项目公司(部)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奖罚制度;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加强办公场所消防设施、用电安全管理等;强化车辆安全管理,切实做好车辆安全工作,严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全面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确保公司安全目标全面实现。

第8篇:仓库管理要点

要点

一、成品入库

1、产品入库必备条件:产品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符合企业内控标准,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发放销售的产品。

2、入库验收内容: (1)验收“入库单”、“检验报告单”、“成品发放单”,逐项核对“三单”中的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包装规程、批号是否相符,与入库产品是否相符,字迹是否清楚无误,是否签字盖印齐全。

(2)检查产品外包装。

①外包装上应醒目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包装规格、批号等。

②逐件检查产品包装箱上的品名、规格、批号、包装规格是否与入库单相符无误,不得有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不得混入其他品种、其他规格或其他批号的产品。

(3)清点数量,是否与入库单相符。

3、成品入库手续包括:验收、堆迭、挂上绿色合格标志、填写货位卡、登记帐册、在入库单上签字,填写入库验收记录等。

4、入库验收记录 (1)“入库验收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批号、包装规格、数量、“三单”情况,产品外包装情况、验收人、日期、有效期等。

(2)入库验收记录、检验报告单、成品发放单、入库单等整理归档保存。

5、拒收

(1)入库验收项目中其中有一项不符者,应拒收。

(2)填写“入库拒收单”一式三份,分别交库房,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

要点

二、贮存养护

1、贮存分类

(1)按剂型分类:如片剂、口服液、丸剂等。 (2)以用药方式分类:如外用药、内服药。

(3)以贮存方式分类:如低温冷藏药品、特殊管理药品、贵细(贵重)药品。

(4)以合格与否分类,分合格品、不合格品、退回产品、待验品等。

2、色标管理

在库药品要实行色标管理,货堆前要有醒目的状态标记。合格品存放在合格品库(区)内,挂绿色标志,准予出库销售。不合格品存放在不合格品库(区)内,挂红牌标志,不准销售。待验品存放在待验区(库)内,挂黄色标志,不准销售。退回产品存放在退货区内,挂蓝色标志,不准销售。

3、储存方法

(1)依照产品标签上规定的贮存条件分别贮存于冷库(柜),阴凉库及普通库中。

(2)同一仓库内,产品按剂型分区码放。

(3)毒、麻、精、贵重药品应专库(柜)存放,双人双锁,专帐管理。

(4)产品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垛码放。

顶距:堆货的顶面与仓库屋顶平面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以上。 灯距:仓库内固定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灯距不应小于50厘米。

墙距: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一般外墙距在50厘米以上,内墙距在30厘米以上。 柱距: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般为10到20厘米。 堆距:货堆与货堆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0厘米。

(5)产品不得直接码放在地上。

(6)产品要码放整齐,宜采用星位码放,品名朝外,不可倒置。色标及货位卡宜规定挂放位置,如规定在货堆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等。合箱的产品应置货堆外层规定位置。

4、货位卡管理

(1)每一批号设一个货位卡。

(2)已入库的产品前挂上货位卡,在发货的同时,随手填写货位卡;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

5、产品养护

(1)有关产品的养护设施和养护措施可参考物料管理的有关内容。

(2)产品的循环质量检查:一般品种每季检查一次,效期药品、

易变品种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3)循环质量检查的内容: ①色标是否明显,有无错漏。

②码放是否正确,是否需翻码倒堆。 ③清点数量,是否帐卡物相符。

④检查产品外包装情况:检查包装有无虫蛀、鼠咬迹象,有无破损,有无水迹、霉斑等。

⑤检查产品外观性状情况,如:液体药品有无变色变浑,产生沉淀,注射液有无澄明度变化,颗粒剂是否受潮,片剂有无产生色斑、糖衣有无开裂、变色等。

⑥检查产品的有效期、使用期或厂方负责期。 (4)发现问题的处理措施

①若发现色标或码放的问题,及时纠正。 ②若发现帐物卡不符,要及时寻找原因,必要时要报告主管领导。 ③若发现外包装的问题或外观性状变化的情况,应申请复验,货堆前挂黄色标志,不能出库销售;收到复验检验报告单后,换上相应标志。若检验结果为符合规定的,挂绿色标志,继续销售;若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则移入不合格品区,挂红色标志,不得销售;帐目上由成品库帐转入不合格品帐内,并且及时处理。

6、效期药管理

(1)应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出货,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不得发货,应移入不合格品区,按不合格品处理。

⑹近效期(6个月),应按月填报效期药品催销表,一式三份,一份自留,一份交销售部门,一份交企业主管领导。

要点

三、出库验发

1、制定有出库验发的规程,严格执行填写批销售记录和质量核对等验发制度。

2、药品出库要遵守“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和“易变先出”的原则。

3、毒、麻、精、贵重药品出库要双人复核,并按相关要求做好记录。

4、出库验发程度

(1)审核销售部门的提货单,核对产品名称、数量、规格、收货单位、收货地点、开票人员签名,注意判断提货单的真伪,必要时

通过电话、传真或电脑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准予提货。

(2)根据提货单所需的品种、规格、包装规格及数量,在合格品区找出应发送品种的批号及货位。

(3)清点库存产品情况,填写货位卡。

(4)发货人与发运人(或提货人)同时逐件清点产品,核对提货单上的品名、规格、包装规格、数量、批号,并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污染,是否捆扎牢固、严密。

(5)填写销售记录及帐册,做到帐、货、卡相符。

第9篇:企业支票管理要点

为了避免发生丢失、被盗、空头等情况,防止由于管理不善而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支票结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支票结算的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

(1)支票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指定的出纳员专门负责,妥善保管,严防丢失、被盗。

(2)支票和预留银行印鉴、支票密码单应分别存放,专人保管。

(3)有关部门和人员领用支票一般必须填制专门的“支票领用单”,说明领用支票的用途、日期、金额,由经办人员签章,经有关领导批准。

(4)支票由指定的出纳员专人签发;出纳员根据经领导批准的“支票领用单”按照规定要求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签发登记簿上加以登记。

(5)各单位不准携带盖好印鉴的空白支票外出采购。

如果采购金额事先难以确定,实际情况又需用空白转账支票结算时,经单位领导同意后,出纳员可签发具有下列内容的空白支票:定时(填写好支票日期)、定点(填写好收款单位)、定用途(填写好支票用途)、限金额(在支票的右上角再加注“限额××元”宇样)。

各单位签发空白支票要设置“空白支票签发登记簿”,实行空白支票领用销号制度,以严格控制空白支票的签发。“空白支票签发登记簿”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领用日期、支票号码、领用人、用途、收款单位、限额、批准人、销号。领用人领用支票时要在登记簿“领用人”栏签名或盖章;领用人将支票的存根或未使用的:支票交回时,应在登记簿“销号”栏销号并注明销号日期。“空白支票签发登记簿的”基本格式如表4-2(略)。

(6)建立、健全支票报账制度。单位内部领用支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按规定及时报账,遇有特殊情况与单位财务部门及时取得联系,以便财务部门能掌握支票的使用情况,合理地安排使用资金。

(7)为避免签发空头支票,各单位财务部门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往来账,了解未达账项情况,准确掌握和控制其银行存款余额,从而为合理地安排生产经营等各项业务提供决策信息。

(8)为避免收受空头支票和无效支票,各单位应建立收受支票的审查制度。为防止发生诈骗和冒领,收款单位一般应规定必须收到支票几天(如三天、五天)后才能发货,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将收受的支票提交银行,办妥收账手续。遇例假日相应推后发货时间,以防不法分子利用假日银行休息无法办妥收账手续进行诈骗。

(9)一旦发生支票遗失,立即向银行办理挂失或者请求银行和收款单位协助防范。

上一篇:领导干部绩效下一篇:河北省农业产业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