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本科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管理本科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于20世纪初首创,由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使其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并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主要内容是对多种管理教学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等指标上位居前列。

第一篇:管理本科论文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探索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阶段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围绕撰写毕业论文应达到的目标、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选聘、指导教师评分等环节的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力求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 毕业论文 管理

课 题:该成果为北京市财政专项(PXM2012_014202_000194北京城市学院多方联动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创新研究)的成果。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笔者围绕撰写毕业论文应达到的目标、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选聘、指导教师评分等环节,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论文写作的目的

1.论文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升华的过程

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按照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修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课程,并接受了考试或考查。学习期间的这种考核是单科进行,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和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同,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知识的考核,而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能力。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系统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并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功底。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深厚的基础课和公共课知识,是一次综合的测查。

2.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大学生就业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学生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就要学会做调查研究,起草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为此学生要学会收集和整理材料,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其结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神,既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一般性的专业工作,又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未知领域大胆地进行探索,不断向科学的高峰

攀登。

二、撰写毕业论文应达到的目标

1.提高综合素养

(1)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素养。要求学生恪守学术规范,独立或与小组成员一起,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论文题目、进行调查研究、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围绕论点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毕业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得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调研数据的情况。

(2)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学精神。一篇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不只体现了学生对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应体现出学生在领悟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和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结合专业特点,有目的地对社会、企业的现状做调研,即结合实际情况,印证理论观点或针对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调研部分离退休人员理财、消费的倾向性,结合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帮助银行、证券公司设计出适合离退休人员的理财产品。

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够在社会、企业已有的产品、服务、管理模式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增添自己研发出的新产品、新服务、新管理模式。这样形成的毕业论文就符合学校对论文“创新性”的要求。

(3)以实践为第一的治学态度。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为学生接触社会和企业实际,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契机。经济管理学部的专业以文科类专业为主,文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社会。因此,学生们应该抓住撰写毕业论文的机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尝试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2.提高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

(1)查阅和翻译文献的自学能力。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前,一般都会经过“明确选题方向、查阅文献资料、考虑写作条件、听取导师建议”等几个步骤。这个过程是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指导老师不会亦步亦趋地进行指导,主要需要凭借学生的自学能力来完成。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并与指导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可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资料分析能力。学生对通过访谈、收集自填式问卷等社会调查方法搜集到的资料,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揭示出其所包含的众多信息,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资料的分析是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资料的性质,我们可以将资料的分析方法划分为定性资料分析方法和定量资料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指不通过数学语言,单纯地依靠文字语言进行资料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是指通过SPSS、Excel等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探索、揭示出不同变量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们结合论文撰写要求,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就是有效提升资料分析能力的过程。

(3)论文写作能力。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考核毕业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是证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的手段。经济管理学部将本科毕业论文定位在“调研型论文”,同时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的论文观点明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逻辑缜密、条理清晰、前后内容避免重复、矛盾。

3.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1)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每年安排学生撰写论文的周期约为9个月,在这9个月中,学生们要参加就业实习、面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种活动,学习任务压力很大。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重在对结果的把控,不可能每天都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论文撰写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则难以按时完成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

(2)人际沟通能力。调研型论文需要学生们通过发放问卷、收集问卷、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访谈)的方式来进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的调研对象进行沟通,旨在说明调研的意图、获得调研对象的理解和支持、获取更多的资料等,这个过程对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是一个锻炼。

(3)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可以独立或以团队的方式完成一篇论文,若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一篇论文,就要注意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即做到各自发挥所长、优势互补,相互之间多沟通、多分享。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发挥团队的优势。

三、适用的毕业论文的类型

按照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毕业论文分为设计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理论性论文等四种类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适合撰写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通过缜密的理论推导和数据运算,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它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分析,用基础理论进行推导和论证;其二是学生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企业产品、竞争对手或消费者等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一篇调研型论文。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对于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调研型论文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无疑是更有效、更实用的论文类型。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

实践教学是个系统工程,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起着“整合专业知识、体现学以致用、总结升华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作用。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应兼顾“学生想做、学生能做、企业需要做、时效性”等原则。

1.应该有研究的意愿

学生要对某个企业的管理、某种产品等有研究的兴趣,希望结合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

2.应该是学生能做的

论文在调研、写作中要具有可行性。学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需要进行的调研工作、获取的数据等,都应是能够通过自己或团队的努力可以达成的,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

3.应该是专业、社会或企业的切实需要

研究社会、企业或专业发展所切实需要的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研究的成果也会更有价值。

4.应该提倡选题的时效性

学生的选题提倡与社会、企业热点问题相结合,这样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资源的支持,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研究社会、企业问题的习惯。

五、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1.做好论文指导教师的选聘工作

笔者以所在高校经济管理学部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对论文指导老师应具备的关键素质要素进行分析。2013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人数、指导教师高级职称所占比率、学生论文成绩等信息,详见表1。

表1 论文指导教师职称与学生论文成绩一览表

专业毕业生人数指导教师高级职称占比学生论文平均分论文成绩优秀率

金融学25450.0%75.70.8%

国际贸易9681.8%77.01.0%

工商管理19081.0%79.03.7%

小计540100%77.22.0%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指导教师高级职称占比”最高的国贸专业,其学生论文的平均分数在三个专业中并不是最高的。将“指导教师高级职称”所占比率分别与“学生论文平均分”“论文优秀率”做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指导教师高级职称占比”与后两项内容均不构成显著相关。由此可以看出,具备“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未必指导出优秀的学生毕业论文。笔者在论文撰写整体工作结束后,随机访谈了其中的50名毕业生,当问到“论文指导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时,有90%的学生将“责任心”作为其最重要的素质,而“行业专家”“职称”“学历”等均排在“责任心”之后。

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们在选聘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应该把“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作为决定选聘与否的第一要素。

2.关注论文评分的公正性

笔者所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学生现场答辩成绩三部分构成,分别占到总分的50%、30%和20%。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将按同一份《论文成绩评价量表》上列示的评分维度、评价标准,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分。将评阅教师的打分计入论文成绩,显然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论文分数的客观性、公正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在查阅学生成绩时,发现个别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打分相差在30分以上(均以100分为满分)。笔者将二者的打分做了皮尔逊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454,属中度相关。我们在毕业论文的整体管理过程中,不乏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对业务流程的研讨和宣讲,但缺少对“如何对论文进行评分”的培训。导致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在打分时出现较多分歧。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指导教师、评阅教师进行“论文评分”方面的培训,开发相应的课程和论文案例,以保证论文分数的客观性、公正性。

表2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与评阅老师评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指导教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

指导教师评分Pearson Correlation 1 .454(*)

Sig.(2-tailed) .000

N 540 540

评阅教师评分 Pearson Correlation .454(*) 1

Sig.(2-tailed) .000

N 540 540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3.定期做好中间过程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学管理

毕业论文的整体管理过程从开题到答辩有近9个月的时间,在这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我们往往关注的是“一头一尾”的工作,即关注的是论文开题、确认论文指导老师,以及最后的论文答辩工作。在中间这段时间里,我们往往把对学生的论文管理等工作全部授权给论文指导老师。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超过半数的论文指导老师来自于其他高校,中间过程若不加以把握,将很难对其指导的质量加以把控。

因此,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学校应以专业为主导,定期开展论文管理过程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够解决论文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检查指导老师的工作进度。

总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一次梳理、总结、检验、提升自身本科教学阶段学业的重要过程,只有学校各层级加以重视,并在关键点上做好监控工作,方能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体会到学以致用,并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辉,王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作者:张颖昆

第二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6]贾根良.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Edward Fullbrook.A Guide To What's Wrong With Economics.Anthem Press.2004.□

作者:王凌峰 王朝举

第三篇: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思考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于20世纪初首创,由于其新颖的教学形式、独特的教学方法、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及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使其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并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应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主要内容是对多种管理教学法的教学功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教学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等指标上位居前列。同时,诸多管理学科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贴近实际,更接近本质,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方面更有优势。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许多大专院校的管理学科已接受和采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财务管理是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要培养既懂财务理论,又能实务操作;既有分析能力,又有决策能力;既有专业深度,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高层次人才。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发挥案例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尽管我国高等教育不同的培养层次都开设了财务管理课程,但本科阶段作为专科的“延伸”,又作为研究生的“后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虽然具备很多优点,但是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准备教学案例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如果把相同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传统教学上,也能取得同样的效果。笔者认为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讲授教学,效率较高,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迅速掌握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步骤,但学生只能获得较为肤浅和感性的认识,印象并不深刻。而案例教学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既增强了其掌握理论的深度,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有教师认为搞案例教学就可以完全放弃传统的讲授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是有失偏颇的。诱导式、启发式的课堂讲授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讲授教学应该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合理安排两种教学方式的时间比例,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也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因此教师的功能和作用将弱化,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这样的观点也是不妥的。虽然案例教学将教师从“满堂灌”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但是要准备一堂成功的案例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合理组织,课后的恰当点评总结。因此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案例教学,再恰当不过了。

(二)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严重匮乏 由于案例教学引入的时间较短,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正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的突出的现实问题是,合适、恰当的教学案例极其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例总量不足。目前可以见到的比较经典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除了几所重点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王庆成主编的几本之外,很难有更多选择。二是案例总体比较陈旧。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这就决定了这个时期会有大量的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而作为分析财务现象的财务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才行。然而翻开大多数案例教学著作,里面充斥着大量陈旧过时的案例。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使这些案例的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案例过分“西化”,脱离中国实际。应当承认,西方国家在案例编写,案例教学的推广和应用方面,都明显优于我国。因此,在推广案例教学时适当引入国际上的案例教材及教学方法是正确的。但在我们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全盘西化”、“全盘照抄”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脱离了我国实际,从而使研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管理落后 主要表现在:

(1)教学大纲没有案例教学的一席之地。现行本科阶段财务管理的教学大纲只规定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没有安排案例教学的学时。在教学检查过程中,相关部门也是死抠大纲,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教师几乎没有灵活机动的余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在教学上创新的积极性。

(2)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主要包括:一是成绩构成过于简单。学生最后的课程成绩一般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这没有反映出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因而就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专业素质,并且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平常学习不努力的学生,到了期末通过一段时间的突击,也可以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这也打击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考试方式过于简单。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的考试都采用试卷笔试的方式,并且在题型、题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试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我们认为,财务管理的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可以以笔试为主,然后辅以论文、口试等灵活的方式。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原则

(一)先简单案例,后复杂案例 教学过程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案例教学也不例外。以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为例,在财务管理导论和财务估价等章节,适合采用小型案例,重点强调针对性;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投资、融资及利润分配等章节时,由于对综合分析、判断及决策能力要求的提高,因此应安排一些综合案例。这一过程要衔接自然,先易后难。

(二)兼顾“典型”与“时效” 为什么要运用典型案例呢?因为典型案例既包含了重要的知识点,又能恰如其分的反映财务理论所对应的实际情况。因此典型案例能让学生深刻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迅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时效”也是成功案例的重要特征。财务管理的实践瞬息万变,彼时合适的案例未必适用于此时。因此“时效”就是案例的生命。如果一个案例不能反映我国当前财务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那就是过时的案例,其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度参与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角,学生不再是配角,他们的角色互换。教师从一个“灌输者”,变成了与学生一样的案例讨论的参与者。在案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课堂的引导、组织、激励、控制和总结;教师应习惯于适度保留自己的观点,避免产生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和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系统过程,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总结尤其如此。尽管对于很多财务案例而言,没有绝对正确的所谓“标准答案”,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如果没有适当的总结,整个案例教学就可能如同一盘散沙。此时,教师作为“权威”就应给担当起评委的任务。总结可以采用由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形成报告,再由教师作出评价。

三、结论与建议

(一)开展教学大讨论,转变思想观念 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填鸭式的、灌注式的讲授教学,也要摒弃只搞案例教学,认为讲授教学毫无用处的观念。只有把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和问题讨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力量编写实用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的“本土化” 没有那一本案例是适合所有老师和所有班级的,因此,编写适合自己使用的教学案例,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可以组织一批有教学经验的专任老师,编写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库的编写,可以参考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也可以下企业调研,直接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教师编写的案例,最好联系中国当前现实,解决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宜舍近求远。

(三)加大教学投入 可以对案例库的编写予以资金支持,配备必要设备。对于编写的很好的案例库,可以资助出版发行。这都是提高业务水平和学术知名度的必要投入。此外,还可以对于外出进修、学习、学术交流和下企业调研的老师,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于在案例教学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可以适当予以物质奖励。要更新教学手段,鼓励开展多媒体教学。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四)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首先,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加大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比重;允许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财务管理的课时量;给予任课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多注重效果的考察,对教学过程和环节,只需稍加控制。其次,实行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应该增加案例讨论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在试卷笔试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探索口试、讨论或以论文考试的方式。对于考试的管理,也应该重实质、轻形式。

(五)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就要有保证老师终生学习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选送老师外出学习、进修、学术交流、下企业调研的方式,鼓励老师不断探索,拓宽知识面。学校可以缔结对口企业,作为学校科研实习的基地,保证理论应用于实际。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科学研究基地和实验基地,开展财务管理实践与调研、业务交流与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支撑学科建设的发展和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鼓励老师深入企业实际进行课题研究,在解决财务问题的同时扩充管理实践知识,以此带动财务案例的开发与研究,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将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还要改变老师的任用机制,不能唯学历是举。对于实务界的“高手”,学校要敢于引进,这样才能活跃学术气氛。无数实践证明,环境越开放,学术越有活力。也不能唯专业是举,要敢于引进有不同学术背景的老师,加强交流合作,避免近亲繁殖。

最后,还要处理好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财务管理应用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没有相当的理论基础,是无法对包含众多知识点在内的复杂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对重要的概念、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清晰而透彻的阐述,使学生对相关理论真正把握。同时应该认识到,再典型的案例都有其局限性,只能代表某一方面的财务管理理论或某一理论的一个方面,无法涵盖全部。因此,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如果学生在理论基础不健全、不扎实的前提下去做许多分析和讨论,案例讨论是很难开展的,即使讨论了也是盲目、肤浅的,缺少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英:《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高校运用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第4期。

(编辑 杜 昌)

作者:程鸣 马梅芝

第四篇: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及路径研究

摘 要:文章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是其中心工作,而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举办本科的时间不长,教学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文章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在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学建设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科学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 转型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管理工作是对教学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工作则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也是高校管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和内容,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协调并优化教与学关系良性循环、优质高效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促进教学目标全面实现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地方高校,不能走简单效仿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一条与传统大学不同的新型道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学校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仅是从专科学校到本科学校的转变,也面临从专科教学理念到本科教学理念的转变,由于举办本科时间短,缺乏本科教学管理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从而实现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一、新建本科院校现状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发展高等教育,自1998年以来我国各地陆续新建了一批本科院校,其中数量变化最大的是2008年,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由2007年的740所猛增为1079所,年增加为339所。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3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29所(含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增加38所;成人高等学校295所,比上年减少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202所,比上年增加32所;高职(专科)院校1327所,比上年增加6所。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地方高校,往往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学校的办学经费缺乏,又因为办学经费不足导致办学条件较差,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以致教学质量不高,而不久之后新建本科学校往往面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因此亟待提高办学水平。新建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的时间短或刚升格为本科,学校管理工作还不规范,此时新建本科院校一般会选择一所各方面相似的老牌本科院校学习,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绝不能简单效仿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必须探索一条新型办学道路,与传统大学不同的路,根据自身的特点,新建本科学校应以满足地方需求为导向,大力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传统普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是层次一样而类型不同的两种学校,它们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同传统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在培养规格上,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本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相比也有较大的不同。高职也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但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以培养能工巧匠为主,只需要知道怎么做即可。而应用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在知道怎么做的同时需要知道问什么要这么做。并且应用型本科还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等任务。

由于应用型本科既不同于传统本科也不同于高职专科,因此新建院校沿袭原高职高专或者借用传统普通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都行不通,必须及时加以改进更新,但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故迫切需要研究探索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所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

二、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的矛盾。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已被不少新建院校接受和认同,但是还是计划将学校办成教学研究型大学,传统理念依然占据管理者的头脑,认为学术才能立校,希望学校上层次。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有些新建院校却认为强化应用型就是自甘堕落,因此提出加强学术性,加强科学研究。新建本科院校要将教学工作视为中心工作,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是教学型的院校,而非教学研究型更非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是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

2.教学建设急需大量资金,但办学经费紧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创新能力,如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启动了“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等,这些项目由于启动时间相对较早,一般都落到实力较强的老牌本科院校头上,对老牌本科学校的教学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提高确实产生巨大的作用,而新建本科院校或者由于基础差实力弱缺乏竞争力,或者由于升格时间晚等原因没有获得这些项目工程。地方政府投入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缺乏,一些教学建设项目无法启动,影响学校长远发展,而资金缺乏也导致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如教室数量少导致排课困难,实验室设备不足影响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其他各种教学设施使用起来捉襟见肘。经费短缺给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政府办学占主导地位的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经费的短缺限制了学校的发展规模,限制了学校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3.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的时间短,学校各类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时虽然已制定出教学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往往不足,特别是在教学运行方面,如教学计划和课程表等就以刚性为主,虽然也有学校实行选课制,增加了选修课的门数,但总体来看学生能够自由选课的余地还是很小。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学生需求多样化,出现跨院系、跨专业选课,甚至出现主辅修制、双专业制或双学位制等需求,这些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其实施存在不小困难,在制度方面也明显缺乏依据,迫切需要制定出相关规章制度。

4.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急需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格时虽然对师资结构进行了改善,但离国家对本科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与老高校的师资队伍相比,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与当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不相适应。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师的数量如果没有增加或增加太慢,师资力量渐弱。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评估时其生师比应达到16:1,而很多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师比离这个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于是新建本科院校新进大量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新进的教师虽然具有高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但缺少教学实践经验,需要进行教学技能培训以后才能走上讲台。除此之外新建本科院校还面临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其他问题,学校原有的教师此前一直从事着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给本科生上课,依然延续专科生的授课模式,这样的教学与本科学校的教学要求还存在差距,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都亟待改变和提高。

5.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新建本科院校缺乏本科办学经验,大都借鉴老牌高校的办学经验办学方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一般会收集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多方参考之后,修修改改成为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但老牌的本科学校与新建本科学校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本科教育基本上延续了原来的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学术精英,“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即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人才,而新建本科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本科教育正在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转变,虽然老牌本科院校也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由于受学校办学定位的影响,传统的精英教育的痕迹还依然存在。所以他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不一定适用于新建本科学校,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老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本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教学计划,构建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普通本科院校发展应用本科教育最终将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转变意味着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必须采用新的更适合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路径,才能对应用本科教育教学进行高效的管理。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制定出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对策措施。

三、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教学管理对策及建议

1.以教学工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定位上,要结合本校实际,因校制宜,合理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由于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与老牌本科学校相比实力较弱,难以承担过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现阶段的主要职能还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完成,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任务。当新建本科院校要认识到自身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本地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地方经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投入,产学结合,多渠道办学。政府虽然有责任承担发展教育的财政投入,但国家财力有限,国家政策历来偏重老牌本科学校,国家在政策上资金上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投入远远高于地方高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得到的办学经费少得可怜。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的拨款和学生的学费。不少新建本科院校为争取到更多的办学资金往往都希望扩大招生数,盼望通过多收学费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而招生人数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不能无限扩大招生人数,这不是根本解决之道,还是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对办学经费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支持除了财政拨款支持还能以政策优惠的方式支持,如将高校的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中,分担一部分学校建设,或者发布面向新建本科院校的专项科研项目,配套专项科研经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政府必然加大财政投入。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时也可以制定政策激励企业事业组织对教育投入,出台产学结合的政策,鼓励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相互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高等教育投入。

3.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教学管理制度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教学管理的基础,新建本科学校要依照本科教育规律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甚至进行教学管理制度重建,实现依法治校。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因此新建本科学校升格以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科教育教学规律制定出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新建本科院校在专科教育阶段往往注重管理的统一性,职能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这样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重心必须下移,各个职能部门变为注重调控,充分发挥系一级在本科教学管理上的作用,以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工作的职责,规范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由于新建本科学校对本科教育规律不熟悉,不仅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在管理上也不规范,制度的执行往往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新建本科学校可以借助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评促改,通过积极主动地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评估标准作为目标,推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4.双管齐下建设师资队伍。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一个薄弱环节,师资数量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各方面整体素质都有待提高。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解决生师比问题,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本科院校在合格评估时其生师比应达到16: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尽快补充教师,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还可以利用新进教师之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师资来源尽可能多元化,不仅是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可用之才,还可以从企业引进或聘请专业人士执教,尤其应该将一定数量的业界权威人士充实进教师队伍。其次要加强本校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个体专业素质,尤其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个体专业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为了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新建本科院校应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育理论、教学方式方法等教学业务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必要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最后,学校还应该为教师的发展创造适合的环境,营造宽松、支持性的氛围,建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软环境,才有利于教师的茁壮成长。

5.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老牌本科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必须结合本校实际,认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本科教学计划。新建本科学校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基层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由于这样的人才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或从事管理工作,所以必须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和社会实践能力。新建本科院的当务之急是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了制定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到用人单位去进行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另外还要了解本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状况,根据本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是普通本科院校的一次自我革命,需要对大学本质及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进行深度思考和重新构建。教育部拟推动具有一定基础的、将人才培养定位在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上的高校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华丽转身,做好学校转型发展。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本科教育转型,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让原有的教学管理遭遇新挑战,探索适应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摆在转型期的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应用本科在专业布局及实践体系构建上,要强化围绕行业、产业的专业布局思想。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专业调整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应当适当集中构筑专业群,加强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集合效应,使人才培养形成较鲜明的行业或产业特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围绕不同水平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将重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学校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革新实践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项目,开设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实验课程,构建开放、灵活、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渐成为承担中国本科教育的主体力量,新建本科院校承担了1/3的高校招生任务,培养了1/3的本科人才,但是办学条件只占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1/5。新建本科院校推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培养了大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系成都工业学院科研项目《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ZX10,2014年立项科学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报,2015.7.31

[2] 陈新民.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3] 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4] 葛锁网.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9(4)

[5] 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学术交流,2012(8)

[6] 何牧.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8)

[7] 范梅,曾宝成,李君丽,刘洪.浅谈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及其管理现状与成因.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8]彭旭.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9]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1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邱雪梅,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张亚,成都工业学院教授。)

(责编:贾伟)

作者:邱雪梅 张亚

第五篇: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教学质量高低、科研实力强弱是反映民办本科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科研经费又是民办本科高校履行科学研究职能的基本保障,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势在必行。因此,应理清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现状,找出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优化管理

收稿日期:2018-03-06

作者简介:娄自强(1981),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马小云(198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尤雪(1990),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

此文為以下课题的研究成果: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一般A类项目“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17RA23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YC2017013);2016年度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6-ZC-GL-02);2015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商科专业能力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面上项目,编号:2015M079)。

教育新常态下科研工作在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方面的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民办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体制灵活的优势,遵循科研活动的规律的同时,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按照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适应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激发科研工作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掘科研工作优势为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贡献力量。

一、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及经费管理现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常态下民办本科高校办学规模趋于稳定,办学实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成为民办高校发展建设的主旋律。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已经悄然从“规模之争”转向“品质较量”。科研竞争力在“品质较量”“品牌塑造”以及软实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显著。目前,民办本科高校普遍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甚至部分高校提出“教学质量兴校、科研实力强校”的办学理念。可以说,科研工作在民办本科高校受到普遍重视这是不争的事实。据2016年《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年度研究报告》表明[1]: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纵向而言,科研水平取得明显进步,科研竞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横向而言,同层次、同类型,不同院校之间的科研工作与科研实力还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科研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逐步加强。科研经费是影响科研绩效的核心要素,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是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科研经费数量迅速增加,为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相对滞后,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工作的发展。因此,以提高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为抓手,提升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效率,突出科研业绩,从而更好服务于民办高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二、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研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是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此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程序繁杂,自身体制机制灵活性发掘不足,科研工作“瓶颈”问题亟需解决。

1.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由于受到办学经费以及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科研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量不足的问题在民办本科高校普遍存在。一方面民办高校普遍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多数民办高校“以学养学”的办学格局,又从根本上限制了民办高校的科研投入。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发展扶持力度不够,在科研立项、经费划拨方面难以享受公平的待遇,部分科研课题只能申请无资项目,这也对民办高校科研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总量增长较快,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依然捉襟见肘。以山东省5所独立设置民办本科高校A、B、C、D、E为例,2016年科技活动及经费情况如表1所示[2]。

由上表不难看出:民办高校立项课题总数为90项,校均立项课题数量为18项,最少的仅有3项,最多的达46项;通过纵向渠道获得政府科研经费支持数量偏少,拥有教学科研人员527人的民办高校获得政府资金只有464.6万元,人均0.9万元;五所民办本科高校中,仅有一所学校获得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科技经费53.7万元,签订合同完成技术转让获得收入均为0万元。这反映了民办本科高校借助横向渠道承接企业或社会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合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较低;如果按照教学科研人均核算,80%的民办本科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年科研经费低于1万元,人均科研经费最高值为1.74万元/人,最低值为0.45万元/人。总体而言,科研活动经费来源有限,数量不足,且不同高校人均科研经费差距悬殊。

2.管理制度滞后,程序僵化。民办本科高校科研工作起步相对较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立项后经费配套落实慢、执行难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制度化约束,经费配套落实带有很大的时间偶然性和主观随意性。存在经费报销层层把关,经费配套“无人问津”的情况。这种现象一方面降低了科研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某民办本科高校为例,科研经费报销需要经过OA“线上”申报审批,以及“线下”当面审查签字,整个科研经费报销流程复杂、程序众多、流转僵化。此外,科研经费支出采取“垫付制度”,前期研究投入全部由项目组承担并垫付,待到取得最终报销票据及证明材料方可报销,这也给科研活动的正常推进带了一定的阻碍。特别是需要资金额度较大的科研项目,垫付制度给项目推进造成较大的经费压力,影响项目研究计划的实际执行。

3.部门协作不畅,管理松懈。目前,民办本科高校是通过设立科研处来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费争取以及研究过程监督和项目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而科研经费的实际主导部门是财务处,财务处主要负责科研经费保障和管理工作,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并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支配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所在的二级部门是科研活动的基层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使用承担监管责任,负责监督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督促项目进度[3]。此外,还有审计部门对科研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科研处、财务处、项目负责人所在二级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与科研经费管理密切相关的部门之间协助不畅,沟通障碍将导致“信息不对称”,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甚至出现表面看似“严格”,实则“松懈”的管理怪象。不能对科研经费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科研经费管理效率,影响科研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

4.激励机制缺失,效能不高。科学合理的激励是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水平,增强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科研激励机制缺失,操作中只重视科研成果短期使用,缺少长效的激励机制建设。目前,民办高校科研成果主要与职称晋升挂钩,个别民办高校把科研成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教师被动参与科研的成分有余,主动实施科研的成分不足。对教师而言,科研只是手段和阶梯,并没有把科研与自我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挂钩,科研效能不高。部分民办高校虽然在科研经费方面有激励的制度,但由于缺乏硬性约束而落实不到位,难以形成良性的科研导向。物质奖励、精神激励主要看领导的意志和兴趣,以及学校发展的临时需求,系统性和规范性不足。例如,某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同一个科研项目在经费配套上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前一半按照省级项目配套经费,后一半则按照市厅级处理,级别降低也就意味着奖励减少,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优化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同解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消除歧视,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需要民办本科高校自身积极努力,完善制度,破除障碍。此外,也离不开一线教学科研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1.开源节流并举,提高经费效益。公办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稳定,数量相对充足,且管理规范。而民办高校能够争取到的科研经费非常有限,需要从办学经费中通过年度预算的形式单独列支,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用于资助校内外获批立项的各类教研、科研项目,资金总量不大但支持范围很广,经费扶持力度不大。因此,开源与节流并举,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首要举措。民办本科高校师资实力相对较强,发掘自身优势,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纵向角度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的专门指导,协助科研人员申报承担高层次项目,争取纵向科研经费;横向角度开辟信息交流渠道,搭建教学科研人员与企事业单位沟通的平台,创造性解决内外信息不对称和科研人员竞争意识不强的问题,鼓励教学科研人员走出去,充分开拓科研人员的活动空间,让更多的科研人员走进企业,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申报率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民办本科高校作为知识高地的优势[4]。通过横向合作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科研实力提升积蓄资本,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完善管理制度,简化报销程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科研处、财务处等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制定内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为确保科研经费规范、合理、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项目负责人是科研经费支配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管,用制度约束行为。明确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承担的责任,并对项目各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界定,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的审核和执行[5]。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按规定开支使用科研经费,并对经费开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直接责任。同时,建立项目负责人信用制度,加强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对项目效益显著、经费使用规范的项目负责人适当扩大科研经费使用权限;对未按计划开展项目研究、不按规定结题、项目完成情况不佳和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的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必要时限制其科研项目申报。特别是对弄虚作假、套用科研经费等行为,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将管理与服务密切结合起来,通过管理體现服务。此外,对材料齐全、过程规范的科研经费支出,适当简化报销程序,借助审计监督等手段,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保障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3.加强部门沟通,精细过程管理。科研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科研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不同主体,就科研经费的管理而言,一方面要保证有效的资金不浪费,经费管理要“从严”;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好钢用到刀锋上,经费管理要“从细”,向管理要效益。不同部门和主体之间密切沟通,是提高管理效率,保障经费使用效益的关键所在。在项目负责人制主导下的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中,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科研项目进度及项目经费,遵守相关制度规定,积极配合学校财务处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科研部门加强对科研项目申报、研究进展、结题和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财务部门提高对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指导科研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经费的预算编制,加强对课题负责人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引导项目负责人严格规范使用项目经费;审计部门要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方式对学校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配合财务等部门做好科研课题结题时的经费决算情况审计,坚决避免和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6]。可见,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不同主体加强协作沟通,精细过程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外紧内松”的情况发生。

4.健全激励机制,提升科研效能。激励是科研创新的外部动力,是提高科研团队效能的重要手段。充分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民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要目标,因此,要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体现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创新活力。让科研项目资金为科研人员的创造性活动服务,从而提升科研效能。首先,在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化的同时,逐步扩大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其次,完善科研奖励措施。从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经费筹集到成果转化,建立全过程的奖励机制。设置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奖,对国家重大项目以及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人给予奖励,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报高层次课题[7]。对中标的高层次项目在科研经费配套方面给予1:1配套奖励,以激励科研人员主动拓宽科研经费渠道;再次,对成果转化及时,取得较大社会影响的成果,给予成果奖励。鼓励科研人员将应用型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第四,定期组织开展校内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肯定科研活动的价值;第五,设立基金鼓励校内科研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并给予适当补助,为远期科研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年度研究报告[R].杭州: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编.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130-131.

[3]李志良,杨智,王德军.高校科研经费三维一体立体管理模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财会月刊,2011(11)中:29-31.

[4]徐光英.刍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J].财会通讯,2015(17):127-128.

[5]李亚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路径与持续改进框架[J].财会通讯,2015(2):87-89.

[6]王雷,赵亚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业务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15(8):114-118.

[7]林依,邓毅. 提高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效能之激励机制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S1):263-264.

編辑 朱荣华

作者:娄自强 马小云 尤雪

上一篇:焊接工艺论文下一篇:高级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