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媒体融合经历数次更迭,其演进的轨迹和支撑融合的逻辑对于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论文 篇1:

加快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摘 要: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品位的提升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面临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产业大调整所带来的新挑战,文化产业也应当进行及时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而推动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投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帮助一个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各个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无疑是其参与未来文化竞争的品牌。作为在2003—2011年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获九连冠、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时中央宣传的18个重大典型地区之一的江阴市亦把目光瞄准了文化产业,这个在现代产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并力争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本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支柱产业。

一、江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江阴市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

1.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十一五”期间,江阴市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和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坚持集聚发展的思路,抓重点企业培育,打造广电、报业、旅游和体育等龙头国资企业;抓重大项目带动,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知名文化品牌,规划建设了“百亿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亚洲”创意设计基地,打造了贵金属设计研发中心和黄金首饰交易中心、“中国裳岛”国际纺织创意设计和展示销售中心等。继2009年在北京文化产业招商49亿元后,2010年8月又招商51亿元,许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江阴。典型的如位于江阴市在临港新城内的金一文化产业园,以贵金属文化产品的策划和研发为主营业务,2010的年销售额将超1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可以到达30亿元。2010年10月,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江阴市举行,这是该电影节第一次走进县级市,为江阴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集聚效应。

2.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高。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2005年为2%,2008年实现了4.5%,2010年达到了5.8%的增幅。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全市近三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超过52%以上。

3.相关产业政策出台,稳定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江阴市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试行)》、《江阴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江阴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三个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文件,从经营、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扶持、工商、人才等七个方面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并设立了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 0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升级[1]。2011年12月在全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中详细规划了十二五期间江阴市文化产业发展思想、原则、目标和一些前瞻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战略。这些政策中既有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经营的政策,也有培植大型文化企业的政策,这些前瞻性政策为实现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体制改革长期滞后。江阴市文化产业存在低水平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改革滞后。近年来,一方面是江阴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条件迅猛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娱乐正在迅速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品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由于文化体制的滞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却低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供需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缺口,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产业升级。

2.市场主体不成熟,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近几年,江阴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的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经营单位众多,人才缺乏与资源分散,很难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发展效应,跟不上国内国际市场的迅速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的升级提高[2]。

3.文化原创力不足,产业提升难。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非想象中的容易,如其他中小企业一样,缺资金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制约企业发展的另一瓶颈却是人才问题。比如国内文化创意人才缺乏便导致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之路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数据统计显示,当前中国文化创意类人才存在着很大的缺口[2]。江阴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在吸引文化创新人才方面在地域上处于劣势。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不多,而很多私营的文化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规划,这些都成为制约江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

4.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足,附加值不高。达·芬奇曾断言:“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科技的发展是文化产业的第一推动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的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国内外很多的文化产业都是通过提高文化产品及服务的科技含量来引导市场热点,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市的科技的投入还是在传统的文化项目居多,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从而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对策

(一)制定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近二十年来,文化产业政策被许多地方政府赋予高度期望,他们认为文化产业的引入将改变既有城市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并在重建经济活动中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形成的共识是文化产业不能无序、自发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为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比如国务院2012年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出台鼓励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文化产业振兴法》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也已经开始研究论证。江阴市要做的是,一方面认真做好这些政策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还应以这些政策为指导,结合市里的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全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二)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

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越来越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更高的特殊要求。要解决这些就要进行人才政策调整,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实施好文化产业的人才战略。在人才建设方面,江阴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出了“招商引智”策略,坚持人才为“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全国县域城市中率先建立了中国国际人才市场分市场,实现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带动文化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腾笼换鸟”: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说:“当今社会,服务是创造价值的主体,我们要把原来的生产性制造逐步向服务性制造转变,整个经济都要逐步实现服务化,不管你搞什么产业,都要想方设法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提高我们产品的附加值”。而“腾笼换鸟”正是实现产业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一种重要途径。所谓文化产业“腾笼换鸟”指的是将现有的层次低、业态旧、管理弱、消耗高,尤其是创新创意驱动乏力、核心竞争力不足的文化企业从产业基地中转移出去,把具备核心知识产权、以创新创意为主要驱动的先进文化产业门类、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与体系等先进文化生产力引进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4]。

(四)加快集群化发展: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下,文化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性的表现,也是文化企业为创造竞争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通过集群化,有利于加强文化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有利于资源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专业化、促成规模经济、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从而形成“内在趋力”的态势。江阴经济开发区精心组织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动漫、设计、影视制作、出版印刷、演艺等重点,加快内育外引,加快项目入驻,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集群发展[5]。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市政府要积极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产学研合作平台,提升产学研合作效能将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政府可以建立相对完善的产学研合作的制度体系,完善文化产业合作的政策的基本框架。政府相关的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关的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通过优化的产业政策,如对相关产业合作的专项资金支持,在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优惠措施等,从而激发相关的企业主体、高等院校和地方政府部门对产学研的合作的积极性 [6]。

三、结语

总之,中国的文化市场规模巨大,文化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当然也存在大量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文化产业也将呈现新的趋势:比如文化产业的并购重组将不断涌现,将出现一批大规模的文化类企业引领中国的文化业的发展;复合型、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竞争将日益突出等。这些趋势将为江阴市的文化产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契机与挑战,江阴市必须未雨绸缪,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期在未来产业竞争、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江阴市史志办公室.江阴年鉴(2012)[K].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2] 曹海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分析与研究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11,(9).

[3] 王志标.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49-59.

[4] 赵渊.“腾笼换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J].经济论坛,2012,(9).

[5] 郑英.加快内育外引 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N].江阴日报,2010-06-08(4).

[6] 赵渊.产学研合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新动力[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7).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陈文坤

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论文 篇2:

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摘 要】 融合是当今社会的常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媒体融合经历数次更迭,其演进的轨迹和支撑融合的逻辑对于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文化产业必须以“文化+”与“互联网+”为轴心,分别从文化内涵的输出与技术的轨迹这两个层面去重构产业,在此逻辑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有两条具体路径,一是走文化特色化、集群化之路,二是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之路。

【关 键 词】文化产业;媒体融合;文化+;互联网+;创新路径

【作者单位】赵立敏,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贾文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媒体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最初的跨媒体到全媒体、融媒体再到智媒体,媒体融合无论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经历了升级更迭。人们逐渐意识到,媒体融合不只是新旧媒体功能的简单叠加,也不只局限于技术的融合或机构的重组,媒体融合是从媒体运作逻辑到操作层面再到最终的业态形貌等各个层次的深刻变革,是不同媒介组织在技术、内容、要素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吕尚彬认为“媒体融合是媒体在新传媒生态环境中沿着传播技术变化轨迹,以进化中的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操作模式,对传播资源、用户市场和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1]。这个重组的过程,其主体是“传统媒体”,方向是“新媒体”[2],重组的逻辑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逻辑,重组的主轴是技术发展的轨迹,重组的内容包括技术的重组、平台的重组、机构的重组、体制机制的重组以及媒体产品的重组,或者也可以叫作“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3]。还有不少学者并不囿于从媒体融合看媒体,他们把眼界放得更远,他们看到媒体融合只是整个产业融合、社会融合的一部分[4]。孙玮指出“当我们不约而同地从技术形态和机构工作方式探讨媒体融合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把媒体融合看成是人类感官的重组和知觉的再造,或能重新认识媒体融合”[5]。这些关于媒体融合的探讨,不仅对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对于其他产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融合”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很少有一种行业或产业能够固守原来的疆界了,在这个以“融合”作为边界扩充与业态再造的社会中,关于融合的逻辑、机制和路径,在媒体领域所形成的知识构架完全可以移植到整个文化产业领域。媒体产业本身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而关于媒体融合的理论无疑将对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例如媒体融合强调融合不是新旧媒体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内容、体制、理念、技术、机构、人才等方面的全方位重组,这种全面融合对于文化产业也是适用的,文化产业必须在内容、体制、理念、技术、机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而不是做简单的加法。又如媒体融合基本进化路径的特征体现为在线化、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1]。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的路径完全可以依据媒介融合的这种进化路径,实现文化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然而文化产业的融合与一般媒体融合又有很大不同之处。媒体是一个特别偏好于采用新技术的业态,我们所说的媒体融合主要是基于技术路线开展各层次、各环节、各要素的融合,而文化产业的融合除了依循技术路线外,还必须依循文化路线进行文化融合。基于文化路线进行的融合与基于技术路线进行的融合,依循的是不一样的原理和路径。一般来说,文化具有内在的向度,历史、内蕴、意义通过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技术具有外在的工具性向度,技术的扩张虽然可以改变信息流通的速度,然而意义的流动与信息的流动是截然不同的。本雅明指出文化与技术之间具有一种紧张的关系,他感叹机械复制技术虽然带来了文化的民主,却也可能破坏文化的“灵韵”[6]。因此,文化产业必须处理好文化融合与技术融合之间的关系,利用文化融合与技术融合两条路线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让技术推动文化,让文化包裹技术。

一、 “文化+”和“互联网+”,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两种逻辑

文化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的融合,一个是“文化+”,另一个是“互联网+”,“文化+”是指要遵循文化内在的规律和运行逻辑,以文化审美与文化价值为依托,赋予相关产业或产品文化意义。而“互联网+”则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链接,依托数据价值的流动,对相关产业价值链条或生产要素加以整合。“文化+”与“互联网+”构成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的两个基本逻辑,是文化产业转型创新的基本指导思想。

1. 如何“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通过文化元素或符号的嫁接凸显原有文化所具有的审美意蕴和内涵,甚至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消费社会,“文化+”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借用、挪移、拼贴[7]。借用是指从其他文化对象中截取某一典型性符号,移植到新的事物身上,从而让新事物具有原文化的风味。例如一种酒的包装酒瓶被做成女性曲线的形状,取名为金陵十二钗。一个茶馆取名为陋室铭。相比这种单个符号元素的简单转移,挪移是指对原文化事物的符號体系、场景和风格进行整体的移植,例如大观园再现了《红楼梦》中的人物、建筑、植被、服饰等。而拼贴则是从多个文化事物中截取符号进行混搭,把各种风格拼凑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通过拼贴,一种现代风格和后现代风格可能相汇;一种中国古典音乐的旋律与一种西方交响音乐的旋律可以交融;一种严肃而宏大的巴洛克风格与一种叛逆的达达主义可以相互辉映;一种怀旧与一种恋新可以交织在一起。数字化时代,拼贴进入高级阶段,即仿像与拟真阶段。在仿像之中,随着符号指向现实的所指与指向符号本身的能指之间的原有程式关系断裂,符号变成了游离的符号,这些与现实脱离的符号在机械化复制和传播之下变成了一种能够自我意指的能指生产,于是一种拟象世界诞生了,这种世界是一种虚拟的世界,也是一种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真实”世界。人们会把这些虚拟符号等同于真实去接受,甚至认为它们比真实还要真,于是形成了超真实的幻境[8]。

2. 如何“互联网+”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整合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可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9]。“互联网+”的核心是“数据”和“用户”,精神是“连接、开放与共享”。从传统媒体走向数字化媒体(新媒体)的媒体融合是“互联网+”的结果。只有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化、移动化和智能化,才能构建现代立体式传播体系和多元协调的传播模式,媒体融合才能实现。对于文化产业而言,“互联网+”同样可以重构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业务链,实现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互联网+”可以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精准传播和营销,促进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审美体验,打通文化产品的融资、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数字文化产业近年来十分火热,它在互联网浪潮下以“互联网+”为指导思想,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发展战略。

3. “文化+”与“互联网+”是驱动文化产业创新的双轮

如果说“互联网+”构成了媒体融合的基本逻辑,那么“互联网+”与“文化+”则共同构成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操作模式。“文化+”如同“互联网+”一样,皆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操作系统。互联网时代,我们高举“互联网+”的旗帜,以此重构传统产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交通”等大大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效能。而“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旅游”等也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如果说“互联网+”是从技术层面重构产业,为产业发展赋能,那么“文化+”就是从内涵与特质去重构产业,为产业发展赋予新的意义。“互联网+”和“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两种基本融合方式,两者如同基因一样改造着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文化+”和“互联网+”两个轮子共同驱动,正如郭全中指出:“‘文化创意’和‘技术进步’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两个轮子,在当下,‘文化创意’方面就体现为‘文化+’,而‘技术进步’方面就体现为‘互联网+’。”[10]

“文化+”和“互联网+”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逻辑,是进行文化内容创意和产品创新的内在基因。“文化+”体现为横向整合,可以实现不同产业的跨界相融。“互联网+”体现为垂直整合,可以打通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文化+”提供新业态文化审美和文化内蕴,“互联网+”则为新业态装上技术的翅膀,为新业态的效率和效益赋能。同时这两种逻辑又相互交织,“互联网+”带来的重组会诱发“文化+”,而“文化+”只有在“互联网+”下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审美和意义的输送。例如媒体融合,既基于“互联网+”推进,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文化+”效果。无论是借用、挪移还是拼贴,媒介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媒介让人们感知到了载体的文化意义,至于仿真与拟象,更是媒介内爆的结果。文化要么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要么带来精神的升华,而媒介作为人类的感官延伸,大大提升或改变了人们对文化的审美体验,它打破了崇高与低俗、精英与大众、美与丑、善与恶的审美界限,同时,媒介的内爆打破了意义的边界,解构了原有文化的意义,颠覆了人们关于文化的真、善、美的价值认知[11]。

二、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化、集群化转型创新路径

这些年来,文化产业在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推动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边界的扩张,给其他行业带来了生机活力。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多地文化产业的重复建设,体制机制的不畅或约束、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挤压、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现代转化不够、文化遗产的分散与破坏等,这些依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做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依据“文化+”的融合发展思路,文化产业应该积极地与其他产业融合,以文化驱动市场,通过文化的共享、延展与扩散,进行“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扶贫”“文化+互联网”的融合,打造文化IP和周边文化产品,构建文化场域和文化生态,实现文化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融合模式不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1. 走文化特色化道路,是文化產业转型与创新的起点

无论文化产业如何使用技术,都必须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灵魂。坚持“文化+”,就必须深挖文化产品的文化特质。要聚焦于文化的地方性,挖掘文化的内在基因,把握文化的历史脉络,收集文化的社会记忆,沉浸独特的文化仪式,凝练文化的核心价值,增加文化的识别度。文化是能够带给人们审美体验和意义获取的符号系统,而要激发文化的审美和意义,就必须创新媒介对文化的传播,增强人们对文化的参与性、沉浸性,调动人们的各种感官,让人们从身到心都卷入文化的价值体验之中去。一般来说,“文化+”包括三种“+”法:一种是文化从一种载体向另一种载体转移,从而让这个载体拥有原来的文化;一种是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融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是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从而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获得新的内涵。“文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又包括四种操作方式:文化资源产品化、文化价值的符号化、传统文化的市场化、文化产业的集群化[12]。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依循文化的内在规律,在进行“文化+”时,对文化价值进行重估和深度挖掘,做好文化的定位,处理好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转型的关系。无论上述哪一种操作,都必须以文化的特色化为起点和前提,所谓文化的特色化,是指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生命基因和存在方式。我们应该立足于文化的地方性、独特性、原真性,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2. 走文化产业的集群化道路,是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融合发展就是走特色文化产业的集群化之路。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13]。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创业园区制造聚集效应,与园区外以及其他产业的合作还不足[14]。

在集群化道路上,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都应坚持以“文化+”为文化产业集群化的中枢,以“互联网+”为文化产业集群化的神经系统,依靠“文化+”和“互联网+”把文化产业生产的价值链条衔接起来,通过价值共享和数据共享,产生协同机制,优化生产要素,聚合关联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支撑平台,贯通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过程、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文化产品的流通过程、文化产品的发行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公众接受过程等环节 [13]。要让每一个环节既独立又相互连接,让每一个参与主体都能产生最大的价值,让线上与线下相通,让虚与实相结合[15]。

三、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创新路径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和苏特认为产业创新包含了技术和技能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16]。互联网的发展,为上述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文化产业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之路,是文化产业转型和创新的重要路径,这也是“互联网+”逻辑驱动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国务院出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 号),正式提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格局,相关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17]。2017年文化部出台《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7〕8 号)明确了数字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的发展内涵与核心内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2018年出版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8》中将数字产业阐释为“一方面是以VAR、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大数据、AI 等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絡化技术为支撑的数字技术;另一方面是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影视、创意设计、出版发行、在线教育等构成的数字创意产业数字内容”[18]。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构成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坚持以数字技术的演化更迭为轴,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平台,以数字内容为新的创意产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利用多形态呈现内容,利用多平台分发内容,打造文化IP。

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改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形态,还催生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协同机制[14]。数据的共享,连接并打通了文化产业链条的上下与内外。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数字化的产品,成就了新的文化产品形式和样态。近年来,网络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一个重要的创新方向。网络文化产业是网络产业与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与内容产业跨界和融合发展的产物。它既包括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延伸、扩展, 比如数字电视以及在线点播音像制品,又包括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新的独特文化形态, 如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等[19]。基于互联网的海量用户和互联网技术从Web1.0向Web3.0的演进,我国不仅原有文化产品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互联,还基本形成了网络资讯信息获取类、网络交流沟通类、网络娱乐休闲类、网络实用服务类等互联网文化产品的新格局,内容也从文字到图片再到音频、视频,应有尽有。同时,很多网络文化企业从单一生产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平台转型为集合多种文化产品的平台,进而促使文化产业生态链和生态圈的形成。5G时代即将到来,媒体的发展将从融媒体走向智媒体,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必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场景漫游系统、3D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将在文化产业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借助这些技术,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实现文化的精准传播,还可以再造文化场景和我们的感官,把文化产业推向新的高度。其中,“互联网+”正是这股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大潮的基本逻辑之一,互联网不仅在内容创意上发挥作用,还将创新文化产业的生产机制、分发与传播机制、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互联网+”可以整合各种资源,重构文化产业的整个链条。目前,“电商+运营平台+运维服务+娱乐内容+周边产品”构成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主要营销方式[20]。总之,文化产业的转型和创新涵盖了整个产业价值链条上每一环的创新,它不仅包括内容的创新,还包括各生产要素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文化流通与销售的创新,这种全面的创新需要以“文化+”与“互联网+”为逻辑。媒体融合是建立在“文化+”与“互联网+”基础上的融合,从跨媒体到全媒体、融媒体再到智媒体,媒体融合从1.0进入3.0,每一次融合范式的更迭都可以给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创新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吕尚彬. 媒体融合的进化:从在线化到智能化[J]. 学术前沿,2018(12).

[2]周逵. 反向融合:中国大陆媒体融合逻辑的另一种阐释[J]. 新闻记者,2019(3).

[3]张萱. 融媒体发展的三个逻辑,当代电视[J]. 2018(4).

[4]支庭荣.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焦点问题[J]. 学术前沿,2019(2).

[5]孙玮. 融媒体生产:感官重组与知觉再造[J]. 新闻记者,2019(3).

[6][德]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王才勇,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7]赵立敏. 异质重现: 论现代文化产业的创意实质及缘起[J]. 东岳论丛,2014(10).

[8]张默. 论麦克卢汉的“内爆”理论——兼与鲍德里亚的观点比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4(2).

[9][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M]. 胡泳,范海燕,译.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10]郭全中. “文化+”:为高质量发展积聚动能[N]. 中国经济时报,2018-04-18.

[11]严功军,张雨涵. 内爆转换与传播危机:融媒体生态的批判解读[J]. 现代传播,2017(11).

[12]毕曼,万利. “场”的生成: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转化研究[J]. 北师大学报,2018(6).

[13]杭敏,周缘. 创新集群视角下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 传媒,2018(12).

[14]肖艳,孟剑. 大数据视域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 福建论坛,2017(12).

[15]方永恒. 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16][美]克里斯·弗里曼,罗克·苏特. 工业创新经济学[M]. 华宏勋,华宏慈,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6-12-19)[2019-04-18] . http://www. gov. cn/zhengce/content/2016-12/19/content_5150090. htm.

[18]杨涛,金巍.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8)[R].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

[19]闻洪涛,试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带动战略的构建[J]. 新闻大学,2016(3).

[20]吴春华.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研判[J]. 人民论坛,2018(10).

作者:赵立敏 贾文山

转型升级的文化产业论文 篇3:

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摘要:自从“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企业以及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有关企业转型升级文献进行回顾和比较,对企业转型和升级定义界定、模式、升级路径、影响因素文献进行的梳理,从中理出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提出指导与提示。

关键词:国有企业 转型升级 路径研究

一、企业转型定义的界定

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组织学家贝克哈德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企业组织转型定义为:企业组织转型是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莱维和默瑞(1986)将组织转型描述为一种彻底的、全面的变革,认为组织转型需要解决组织的核心流程、精神、意识、创新能力和进化等方面的问题;巴图克(1998)认为组织转型是一种发生在组织对自身认识上的跳跃式的变革,并伴随着组织战略、结构、权力方式、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

国内学者吴家曦(2009)认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转型是状态的转变,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前者表现为转行,后者表现为转轨。王吉发(2006)认为企业往往是由于自身在所处行业的竞争能力降低或竞争优势的衰退,促使企业通过组织等的变革,提升企业在产业内的能力;或者由于发展前景黯淡,迫使企业采取产业转移战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企业转型的类型与模式

Bibeault(1982)把转型分为以管理过程为主的转型、以经济或商业循环为主的转型、以竞争环境为主的转型、以相关产品有突破性发展为主的转型、以与政府政策相关联为主的转型等五种类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包括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等四种主流模式,并从转型动因、变革性质、转型目标、学者代表、典型企业和起始年代六个维度对四种转型模式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模式在转型内容、转型目标、复杂程度、转型态度的基本走势:从转型内容的关注点看,逐渐从单方面内容转型(如:业务流程、业务内容、组织结构等)到多方面内容转型且更强调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转型所追求的目标看,从仅仅追求短期绩效(财务视角) 到长期发展(战略视角) 和短期生存相结合的演变;从转型的复杂程度看,随着转型内容的日渐多元化,使得转型难度及其复杂性日渐增加;从转型态度来看,体现为逐渐从危机驱动下的被迫转型转向战略导向下的主动转型。盘华(2008)以联想、格兰仕、巨人集团、安踏集团等为例分析总结了产业转移模式、经营战略转型、商业模式转型。

三、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杨一琼(2012)认为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体制手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学界早有共识。通过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认为企业转型可分为产品层面、组织层面和产业层面,具体包括企业在产品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简单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型,贴牌生产向自主营销转型;企业在组织层面的转型,可实施从机会主义向战略主义转型,从传统家族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型;企业在产业层面的转型,产业布局的转型和产业方向的转型,可实施找准产业链中的点,从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

聂正安(2009)根据价值链的微笑曲线,找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曲线两端。从产业宏观角度研究如何让一个区域经济直接进入更高附加价值领域,但由于路径依赖及资源有限,中小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企业微观角度探讨如何进行转型升级从而获得更高附加值,迎合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而不被驱逐出去。陈本文(2012)应用价值链及微笑理论、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等理论,论证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指出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结合SWOT分析对企业的竞争性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整体战略选择,包括从代工品牌到自主品牌路径,从外销转向内销,技术领先转换等。林立(2012)认为我国外贸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具有市场结构优化特征,经营模式优化和自主知识产权结构优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

杨桂菊(2010)认为在世界经济下行、成本持续上升和贸易摩擦频繁的背景下,实现本土代工企业(OEM)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并对3家本土OEM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表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代工企业在“核心能力”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扩展其“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刘善海(2010)针对本土代工企业模式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现实前提,基于核心能力视角并结合了代工企业的升级阶段,构建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分别研究代工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对其转型升级有促进作用、企业家精神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经营战略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企业文化对核心能力的构建有促进作用,认为代工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可以促进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家能力、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促进构建核心能力,不足之处在于该研究主要是针对民营企业,针对国有企业的实用性仅仅是推测。

刘志彪(2005)认为通过大规模地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品牌来实现中国经济整体的产业升级还没有真正地全面到来,但是某些先进企业在提高和稳定承接OEM订单的基础上,企业转型经营自有品牌,在战略上从提高经营效率转向产品差异化和产品创新等,可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再向OBM的转化,实现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循环渐进累积和产业升级的跳跃性革命。

张海波(2011)结合“波特四因素”模型理论分析广东省家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广东家电明星企业“美的”為案例,指出广东家电制造业应该朝着技术创新、品牌强化、优化产品、科学战略与结构等方向进行转型升级,并总结出转型升级的渐进式和跨越式这两条路径,认为美的的成功,在于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在科研和技术开发,以“技术驱动”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劳动力供给结构限制,突破能源、原材料及零配件等生产成本上涨给企业带来不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影响,重视生产模式等柔性的工艺技术,根据适合模式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周枝田(2010)通过探讨影响企业升级的动因、路径和成果等因素,分析了珠三角台资企业制鞋企业的转型路径,将珠三角台资鞋业企业可分为制造型、研发型、行销型和混合型四个类型,并提出了OEM做大做强策略、就地转型升级至ODM策略、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业策略及OBM自创品牌通路策略四种转型升级策略。

王锋正(2012)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了研究,指出其转型升级应以低碳化、生态化成长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产业集群为形式,以资本市场为平台,切实推进生态化、高技术化、集群化和资本化发展。武健鹏(2012)则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针对资源型地区路径依赖深的问题进行研究,认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转型过程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和企业自觉的综合过程,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问题存在技术、结构、功能和认知上的锁定效应,需要政府有力的规划和政策干预来避免资源比较优势过度而陷入“资源优势陷阱”,认为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是资源型地区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

文宗瑜(2010)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许多新特征,着眼于新需求、新供给、新增长、新配置、新思维、新改革,围绕“低碳经济”、“零能源建筑”、“消费主导”。在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路径上,要考虑打通工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装备支持通道,推动资本及部分工业企业向现代服务业领域转移,依托资本与劳动资源的双优势实施资本与劳动力向国外的同步输出。周凯(2012)认为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建立面向工业化中后期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在价值链中的竞争优势。从国际创业路径寻求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认为全球社会经济的大环境为转型升级的国际创业路径提供了理想环境,使企业更容易发现成长机会,获得海外市场的知识与经验,发挥网络资源效用和获得比较优势。高晓兵(2011)提出,注重企业财务管理路径来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推行财务战略管理和价值管理,关注无形资产管理和利润管理,加强融资管理和强化投资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加强信息建设。刘光吉(2012)同样提出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提出从推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重视企业投融资管理、严格进行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几个方面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陈凌(2004)提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特色同样体现在“民营化”和“非国有化”的概念上,即改变企业经营状态和改变企业所有状态。改变经营状态是指中国国有企业在原有的所有状态下通过改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改变企业所有状态则是企业改革的新阶段和深化,涉及公有产权向私有产权的转变。学者们对私有化的基本原因没有异议,即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与所有权相比,市场竞争程度和政府管制政策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私有化部分企业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度;但并不充分表示私有化能改善企业业绩水平。

尤成德(2010)基于企业家的视角,论述企业家在中国制造业升级中的关键角色,剖析企业家对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认为企业家认知的改变是企业升级的前提条提,企业家能力的提高是企业升级的根本保障,企业家精神的塑造是企业升级的长远之道,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朱杰林(2003)认为企业中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更由于其“计划色彩”和经营者的行政任命制成为国有资产管理和改革的难题,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的现状,对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证研究,详细介绍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的构建方法,满足了国有企业改革、竞争和发展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部分文献的回顾,我们发现不同的行业产业企业都有着不同的转型升级路径,但是也有许多相同相通的思路可以借鉴,对于我国国有企业而言,针对各自不同的产业特征,采用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实施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新经济时期的重要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烨等. 透析西方企业转型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 管理现代化,2004(3)

[2]吴家曦等. 浙江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管理世界,2009(8)

[3]王吉发.企业转型的内涵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1)

[4]李烨等. 透析西方企业转型模式的变迁及其启示[J]. 管理现代化,2004(3)

[5]唐辉亮等. 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J]. 宜春学院学报,2011(5)

[6]聂正安. 本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 管理,2009(8)

[7]高晓兵等. 财务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 财务会计,2011(4)

[8]刘光吉. 财务管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J]. 中国外资,2012(3)

[9]杨桂菊. 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J]. 管理世界,2010(6)

[10]王锋正. 可持续性科学视角下矿产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2(10)

[11]刘志彪.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 财经问题研究,2005(5)

[12]文宗瑜. 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后工业化时代的增长路径[J].董事会,2010(4)

[13]周凯. 国际创业: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J]. 学习与探索,2012(9)

[14]施永. 江西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发展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1(10)

[15]杨一琼. 民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及路径研究[J]. 企业战略,2012(6)

[16]陈凌等. 从政府到市场:国外国有企业民营化文献综述[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3)

[17]张国民. 关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及其激励机制改革的一个文献评述[J]. 生产力研究,2012(3)

[18]尤成德. 企业家转型对制造企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0)

[19]刘善海. 基于核心能力构建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D]. 上海:華东理工大学,2010

[20]王害兵.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D]. 山东:山东大学,2012

[21]林立. 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22]陈本文.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D]. 广西:广西大学,2012

[23]张海波. 广东省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广东:暨南大学,2011

[24]武健鹏.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 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

(董文府,1988年生,河北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投资经济。尹逊婷,1990 年生,山东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经济)

作者:董文府 尹逊婷

上一篇:扶贫工作安排(通用3篇)下一篇:国际贸易合同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