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个性作文

2022-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发挥学生个性作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个性

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也是接受信息,吸取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博大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小学阶段,大力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语文素质的提高,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指出: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新标准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语文教学已不可抗拒的面临这个时代。反思语文教改的曲折历程,压抑语文教育的个性,就是堵塞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呼唤语文教育的个性,正是为了引导一渠活水清流,让语文教学呈现盎然生机。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个性异常的学生切不可一味压制,也不宜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引导、扬长避短,使其个性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和思考。虽然每个人的感受有所不同,却是出自于他对生活的理解的不同,这就是个性阅读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教师要还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以前,我们的教师过分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文化修养有限,理解作品有难度。因此,喋喋不休的烦琐阐释、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成了教师惯用的教学模式;以讲代读、讲练结合成了教师拿手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没有自由表达的空间,阅读课变成了教师的“专利”,以致课堂阅读教学成了无不同见解对抗、无思想碰撞的一潭死水。所以,只有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阅读课才有生机与活力,也才能创新和发展。

第三,在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大胆发言,随心所欲。课堂上,教师要有民主平等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想说、直说、敢说的权利,同时,又要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交流看法的时间和场所。只有师生平等,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参与教学的双方活动。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质疑的勇气,才能去创造学犹未尽的教学氛围。

第四,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自我评价也是学生接受质量管理的关键机制,只有在学生接受质量管理并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活动时,这一质量管理系统才会成功。具体的措施有:学生参与评分,测定自己的阅读能力;分阶段写出自我阅读能力的评价书,对自己进行总结提高。通过自我评价,又能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感悟,提高自我学习的约束力和主动性,使主体发展的措施得以充分的保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永远是快乐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中心小学

作者:王美娥

第2篇:依托个性化作文序列,提升学生作文能力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的开发背景

课改实施近九年来,小学生作文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都学得怎么样呢?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农村学生在作文教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不熟悉,无话可写,久而久之对作文失去兴趣。使用过新教材的老师都会发现,现在无论作文教学的形式还是内容的确比以前开放了,特别是“话题作文”的出现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是“话题作文”的选材比较宽泛,内容题材偏向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郊区和农村学生由于受到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影响,往往对这些话题很陌生,导致无话可写,没有精神。

2.内容熟悉,但不会写,缺少生活的气息。学生作文时往往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平常,就是一日三餐,上学、睡觉无话可写。而学生写不出作文并非是智力障碍所致,主要是学生被模式化的框架和材料限制了那颗充满想象的心灵。我们也调查了部分同学,他们确实能说会道,然而在命题、话题作文前,很多人束手无策,思路狭窄,语言干瘪。

3.说假话、套话,没有儿童的灵性。例如在一些习作完成后,教师一读就发现,大多数同学没有写出真实的事迹,看不到天真率直的儿童形象,他们有的模仿范文,有的凭空杜撰,更有甚者把优秀作文改个名交上来。可见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多么脱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啊。

4.应付作文,语文能力低下。由于现在城郊学校中外来工子女不少,他们由于生活条件所迫,加上交际圈子狭小,对新生事物的认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这类学生对于话题类作文最没有发言权,也是最不想发言的。作文,当然也是应付了之,这样的学习怎么能提高语文能力呢?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的开发研究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发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序列,并将其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的补充,以此来丰富和强化日常作文教学的内容,从而起到促进和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效果。

我校地处城郊,在教学楼后面有一块300平方米的“绿乐苑”种植田,里面主要种植各类瓜果蔬菜、鲜花,一年四季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我校60%以上学生是来宁波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生活条件差,学习环境恶劣,对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和新生事物比较陌生,对一些教材上的作文话题没有生活积累,甚至是完全陌生的。教学时,如果完全参照教材上的作文序列教学,尽管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却达不到课标要求的教学效果和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都陷入“索然无味”的境地。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会写、写得好,进而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吃透课标精神,经过主动探究实践,决定在落实教材写作教学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我校特点,利于学生观察、实践和亲近的“绿乐苑”作文教学序列,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生活中观察,在亲近中感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并逐步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的良好习惯。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的实践与策略

1.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的形成。

在充分研究教材作文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课标中对学生作文教学内容和习作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校的“绿乐苑”资源,我们提出“分学段,定目标,螺旋上升,有益补充”14字目标。然后通过对低、中、高各学段作文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解读,制定了我校的“绿乐苑”作文教学补充序列。各学段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分别设置了观察系列(“写话观察”“个体观察”“全景观察”“特点观察”)、实践系列、想象作文系列和自主作文系列等内容和相应的目标,便于不同年段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对照学习、实践、写作。

2.开设个性化作文教学序列训练课。

完成教材中的作文教学任务,是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因此,如何在原有的课程设置基础上加入“绿乐苑”作文教学序列训练时间,成为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原有总课时量的基础上,融合原有习作课,并在每双周五的下午大课间后又增加了一节30分钟的“绿乐苑”个性化作文体验课,让学生在这个时间段进入基地参观、种植,田间管理,收获;也可以在教室里组织相关的交流,开展对应的教学和习作。

3.围绕个性化序列开展主题活动,积累素材体验生活。

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增加感官认知、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过程,有经历才会有印象,有体验才会有感触。我们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基地种植物、教材训练点的落实,每学期都安排一些相应的活动。如:在班级种植基地的命名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出现了如“苗苗圃”“太阳种植园”等充满童趣的动听的名字,最后将选出来的名字作为“绿乐苑”班级实践地的名字。又如:绿乐苑小导游的评选活动,在评选中,学生认识了基地、熟悉了基地,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基地所赋予的生命意义……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写作提供了直接素材和体验。更由于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因此,课堂上就有了学生眉飞色舞的交流,真情流露的习作。

4.个性化作文教学要重视观察力等作文能力的培养。

个性化作文序列虽然是教材习作内容的补充,但它也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交流,反馈,习作的时候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观察等作文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只有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才是解决学生写作材料缺乏(即“治本”)的有效措施。训练时,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景色;二是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一次个性化的校园主题活动,激发的是一次灵感,唤醒的是一次童真,张扬的是一片追求。通过这样的观察积累,实践体验,不仅充实了写作材料仓库,更是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细致观察、合理想象等作文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觉作文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徐扬威

第3篇:学生作文个性张扬的养成策略

我们应让学生的作文闪烁着个性的光彩,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选材,使作文教学沐浴人文的阳光,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个性。学生作文个性的养成,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走入生活,体现个性。如何张扬学生作文个性,创作出精彩的作文?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

语文课文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习作资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我们选入的文章都是名篇,这样的文章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心智,陶冶情操,也是指导学生习作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从写作角度汲取知识,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提供多种类型的范文,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作文规律,促进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张扬学生个性,对个性的发展持正确的态度,积极引导,保护其发展。

二、加强阅读欣赏,诱导学生作文个性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应引导学生多读文学精品,让学生从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配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是名家名作,有外国的,有中国的,有古代的,有现当代的,还精选了大量优美的时文。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许多短小精悍的佳作名句,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可通过大量阅读,诱导学生个性的发展,有效地张扬学生作文的个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的美,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培养语感。通过学习,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三、多渠道建立素材库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开拓写作思路,提高认识表达的能力。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发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从课本中积累素材

充分利用课文,认真阅读课文,跟着教材学习写作,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以事件为线索、刻画人物外貌的写人手法;学习《邓稼先》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格的写法;学习《我的母亲》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和用铺垫突出重点人物的手法;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围绕人物展开、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抓住人物特征、运用多种手法、抑中有扬地刻画人物的手法;学习《背影》围绕中心事物逐层深入、叙述白描中饱含感情的手法;学习《社戏》围绕“社戏”表现童年情趣,把事件写得生动,引人入胜的写法,以及选材上的特点;学习《福楼拜的星期天》以星期天福楼拜家中聚会为线索刻画四位著名作家群像的构思及抓住人物特征写出不同个性的手法;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按照说明对象和一定逻辑逐层说明的结构、运用丰富语言和多种说明的方法;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的手法。总之,我们的习作范例在课文中都是可以找到的。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不同的词语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形成千差万别的篇章。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拥有丰富的素材,才能创作出美文佳作来。有些课文是从中外名著中精选出来的,在读课文时可以读原著,如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伊索的《伊索寓言》、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鲁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施耐庵的《水浒传》、培根的随笔、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及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歌等,通过阅读建立知识结构的主体,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领域。

作文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个性,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学生作文一定能散发出各自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洁波.创新作文之路——开放作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6).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马维侠

第4篇:发挥校园空间、展示校园风采,张扬学生个性

发挥校园空间、展示班级风采、张扬学生个性 --------新学期做法

一直以来宁安农场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在周边小有名气,那么如何张扬学校班级学生的个性,是摆在我们面前更深、更广的课题。也是我一个暑假在琢磨的问题,为让每一位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发挥校班空间张扬学生个性,我做了探讨和研究。下面就新学年“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发掘学生潜力,张扬个性,激发灵气,因人育人,多元化、多途径培养学生特长”具体想法和大家说说,希望各位与我探讨,找出新路。

一、 加强校园观念文化的导向作用,张扬学生个性

所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三方面,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内活动为主要内容并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打造学校品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尤为重要。

1、 让全校师生熟知学校的三风和校训,用学校校风、学风、教风、校训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学会做人的热情,这些理念的形成,对提高师生的凝聚力,鼓舞师生的斗志,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制度文化的激励作用。学校的上课制

度、值周细则、红花少年评比细则、文明学生评条件、升旗制度 、安全制度等等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生略知一二,以便用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群体中,凸显自己的表现,激发上进欲望,展现自己的个性。

3、 通过学校宣传舆论工具,搭建学生展示平台,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学校的银河广播和升旗仪式,让学生人人受益,使他们在宣传领域里,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发挥校园风采图版,张贴学生活动剪影,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展示学生活动的硕果,以静态的个性变成生龙活虎的动态个性发展。

5、用弟子规感悟学生人生,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灵,让孝敬走进家庭,与社会接轨,弘扬传统中华文化,打造小学德育教育品牌,如:组成宣传小组,印发宣传弟子规传单,在农场周六大集,向全场人民广泛宣传弟子规,

二、 发挥班级特色,张扬学生个性。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村庄,土质不好,掺杂着碎石子,没有什么好收成,那里的人们祖祖辈辈过着贫穷落后生活;后来,勘探队来了,竟在这里发现了巨大的宝藏。于是一个富裕的村庄诞生了。听后这个故事,我很有感触。

一个班级就同一个村庄,也是个特殊的团体,这个团体里每

个学生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只要我们像勘探队员一样深深挖掘,然后认真雕琢,你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闪光的金子。那么,我们该如何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脱颖而出呢?

1、 让墙壁会说话,完善班级风采图版,给学生展示空间,在版面设计上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火花,出谋划策设计班级风采图版。如:上学期张永红班级学生能根据不同学生设计放飞梦想,超越自我,才艺展示。夏丽敏班级的我要做最亮的哪颗星、学做好人,说句心里话版面全班学生都把自己要说的话书面写上去,等等。这样学生都能找到满意的位置,找到到成功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

2、 在宣传版上做文章,让学生在宣传这个阵地,张扬自己的自己个性,把内容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版块进行轮换出板报,这样全班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展示自己。在绘画上有多让他们为黑板报、班报等设计刊头,并鼓励他们勇于创作,争取画出高水平的图画

3、 发挥班委会的核心作用,实行轮换制班委,采取投标竞争班委,让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都有做管理者的机会,班级的一切事情都有班级干部去处理,去策划。从分展露学生才

华,培养学生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4、 让学生根据班级的特点和学生差异,制订和完善班级公约,用制度来约束学生,如:一个月结束,让学生按照班级公约的条款对照进行醒悟自己,这样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暴漏自己的思想,做到个性得以发展。

5、 在交往合作中发展学生个性,开展手牵手结对子活动,彼此互勉培养个性。

三、 组织活动,发展个性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能陶冶学生的情趣,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在活动之前,让学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每次的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方案、总结活动情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大展才华。在组织上有才能的,多让他们组织活动,并引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少给学生条条框框的东西,少一些示威性的东西,多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例如: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活动怎么样的去搞,首先教师让学生各尽所能的去想象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尤其是后进学生以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机会。在活动中不要限制学生的个性和自由性,要启迪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独特能力的时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又是对未来活泼、多样、亮丽的世界的创造。

又如:周五主题班会,会前把内容交给学生,接下来怎样去做,惊醒有层面,有梯度的发动班委和学生进行对主题班队会进行设计,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所喜爱的方式坦露给全班呵呵老师,这样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责任是重大的,我们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我们都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把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文化资源建设好,利用好,开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为祖国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用之才。

第5篇: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与作文个性

《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与作文个性》结题报告

陕西省府谷县第三小学王俊莲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与作文个性”国家级实验研究的课题是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念开发的课题。两年多来,我在阅读与作文教学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有益探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缘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所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这一传统观念的革命。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承认学生是会主动发展的,承认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样,从动态的角度组织学习活动,当然不能单

一、封闭,必须综合,开放。所以,个体要“自主”;整体要 “合作”;过程要 “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针对以上的背景因素和课改新理念,结合本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特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与作文个性”专题的实验研究。

二、概念界定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通过引导自主学习,旨在改变在以往的课堂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意在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想学”、 “会学”、 “能学”的积极状态。“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上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使学生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地欣赏别人”的良好心态。由于学生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既实现了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又体验到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有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 。

三、研究目标

理性感悟“学习主体性的探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亦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就是自主;课堂上,学生互相

讨论,各抒己见,解人以困,虚心求教,平等对话,就是合作;阅读时,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茂地读,情真意切地说,设身处地地想,身体力行地做,就是探究。教师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应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在重难点处、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应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合理安排探究内容,给予充分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落实语文实践,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个体要“自主”,整体要“合作”,过程要“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即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做到:一般性问题,多采用自主性学习,重点问题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难点问题多采用探究性学习。

四、实验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为主,科学地走一步,看一步。运用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文献检索,随堂听课,检测实验等形式进行研究,以理论探讨作为辅助。

五、实验时间

1、准备阶段(2008年11月—12月)组织调查,分析教学实际;收集资料,组织专题学习;制定研究方案,并完善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10年11月)由课题组成员在各自的教学中实施研究,并组织本教研组的成员协同研究。调整方案,并做好阶段性总结报告。① 展开探索性研究,初步概括、提炼出有效的策略,并作好记录和小结。② 课题组召开中期研讨会,制定评价与检测的方法,采取多种途径反馈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查找问题。邀请领导、专家指导,概括、提炼出共性策略和个性策略。作好记录和总结。③ 进一步实施、完善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并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3、反馈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利用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多种方法来反馈策略实施的成效,发现存在的问题。

4、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3月) 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五、实验教师

王俊莲

六、实验措施

1、学习探究,明确科研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2、实事求是,保证科研实施。遵守课研制度,做到“三个一”

1、一周一小研, 每周星期三下午,进行一次“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集体备课或研讨活动。一课一反馈,每个完整课结束,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并做好一个教学后记。一期一回顾 ,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3、转变师生关系,实现“八个变”。教师角色由权威变民主。对话姿势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变商量语气。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4、课堂教学,坚持“十个要”。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学习过程要有“看书、内化”。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媒体

辅助要“适度、得力”。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

七、取得的成绩。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应植根于课堂沃土之中,这是把教科研转化为教学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我根据已确定的实验研究课题,紧紧围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阅读个性与作文个性”这一新课程理念,因人而异,将研究主攻问题细化并落实到不同学生。培养了能力,发展了个性。一是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尽量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在按照课标、教材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基础和他们的实际需要,一篇阅读课文,学生提出那么多问题,一节课估计可以解决哪几个,解决到什么程度,由师生共同来决定,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自己确定学习进度;三是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方式,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吟诵,有的挥毫,有的绘画,有的表演,学生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发挥;四是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教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水平,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有效合作”,即具备“三要素”:①成员分工明确;②学会倾听思考;③学会评价小结,讲求“四个是”①保证时间是前提,根据问题的量、难度、深度等因素正确的估计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②精选内容是关键,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难解决的,③恰当指导是保障,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合作效果、讨论焦点、认识过程,以便恰当进行调控,引导点拨疑难处,指导困难学生,帮助总结方法,④及时评估是动力,我针对学生学习任务和合作方面的情况给予小组成员正确的、及时地评估,进一步改善合作的效果。 “有益探究”,即:探究的内容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结合,在探究过程中,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发展,注意有些内容只能是一种感悟而不是精确的结论,探究的结果往往是多元的、个性化的,而不是惟一的。具体探究按下面三个基本阶段进行,一是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产生问题的心向,自主确定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准备进入探究性活动;二是尝试体验实践阶段,尽量让学生多读多思考,自己动手尝试,亲历体验,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三是表达交流小结阶段,我组织好讨论,鼓励学生的创见,帮助扩展和深化结论,如通过书面、口头、图表等形式展示,并做交流,如演示、宣读研究结果,进行答辩、写作大赛等。

通过努力,个人和学生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个性化研究课题教学成果论文大赛中我的5篇教学研究性论文均获得了

一、

二、三等奖,并进行交流研讨,每学期都获得国家、省市级作文辅导优秀奖,学生的作文在国家级、省市级征文大赛活动中有140人次获奖,而且在校级以上的刊物中发表了30余篇。

总之,通过探究,让学生不仅呈现了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获得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掌握了方法,还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达到有助于他们态度、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事物都是一分为

二、辩证统一的。不可否认,两年多来的课研实践,也遇到了困难,存在着困惑。如何客观应对问题,

主观克服困难,是必须正视的现实和今后需重点做的工作。

(—)困难与疑惑

1、本校实验班人数均超过50个,这样的大班额状况下,如何实现有效合作,让课堂活而不乱?

2、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参加科研存在着矛盾,如何进行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的改革?

3、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4、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家境差距大,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怎样帮助学习能力较低、学习资料相对匮乏的学生适应探究性学习?

(二)目标与方向课堂教学的充分自主,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并获得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自由人,具体要抓好“自主发现、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反馈、自主应用”这几个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合作,要抓好内容、教师、学生这三个基本要素,它是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我们要注重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内容与方式的合作、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三个层面进行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究,要注意提供探究的环境和自主探究的合作伙伴,要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要加强自主探究的实效性,要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地积极实践探索,形成“植根课堂,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的科研特色。

第6篇: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健康个性

“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而这些基本内涵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我们应该针对少年儿童的可塑性的特点,通过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开展对学生的性格优化的渗透。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自主写作,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题目由老师指定,“写什么”不能逾越老师划定的范围;“怎么写”必须遵循教师指定的几种模式; 讲评作文也要按照教师确定的调子讲优评劣„„其结果,学生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小孩说大人的话,失去了应有的儿童生活气息,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甚者,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听记所谓的“下水文”“范文”, 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了自我,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了从众的心理。做事过分依赖老师和父母。新大纲中对学生习作的要求作了适当的调整。如对中年级,大纲强调“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正是“自主性学习原则”的最佳诠释。小学作文练习通常情况下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作者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还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任其自由自在地翱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的重要指导思想。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规律。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一篇作文常常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但这与自主地写作并不矛盾。自主地写作,就是教师确定的写作题目要有一定的宽度,不能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比如“我的妈妈”,教师不可能规定学生只准写妈妈的优点,不准写缺点。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写妈妈怎么样是自主的。学生写这篇文章采用的表达方式,教师也不会有过多具体的要求。至于有时候教师要求学生必须用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手法,那是一种有目的技巧训练,完全可以。自主写作反对的是要求过于具体,过于死板,没有学生可以选择的灵活性;反对的是让学生生硬模仿,只能用这个词,换个词就不对;反对的是只准歌颂,不准批评。比如一个老师让学生“春”,多数学生写春天如何好,只有一个学生写春天不好,说春天各种小虫子出来了,各种细菌开始捣乱了,等等。结果被老师批了一顿。这个老师的做法不可取。这就是写作不能自主,限制了学生独立的个性。其实这个学生很有眼光,他能发现春天的丑陋,在思维品质上表现出了他的独特个性。由此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写作,从中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

二、写真表实,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

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如今的孩子,说假话、空话、大话习以为常,心不跳,脸不红。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坦然地放弃了良心对于谎言的监督?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的心目中谎言拥有了合法的形式?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孩子的作文。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或为应试要求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的思想而编,或为体现某项章法技巧而写,或为迎合教师的某种所好而撰„„这样,在本来就经历不多的小学生身上,只有几种近似公式化的“范型”可写。如果没有,就只好依赖于编造。编造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起来东拼西凑,空洞无物,缺乏真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留心生活,随口说假

话、大话、空话的习惯。在这种作文模式中,“我”被排斥于作文之外,“我”的思想、感情和个性都在这种编造作文的机械运动中枯萎了。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人,形成了不健康的个性心理。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一件难忘的事,同学们有的写了上山摘野果子,有的写了随父母进城的见闻„„可是,这些生动有趣的写实文章都被老师扣上了立意不高的帽子,老师还批评这些同学太贪玩。全班只有一个同学写了自己拾金不昧的一件好事,老师在班级中不断赞扬这篇文章,说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立意高。第二次作文中,写拾金不昧的人多了起来,结果都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大家知道了写这些内容就是立意高,就能受到表扬,于是,都争相效仿,每次作文不是写拣到钱包,就是推车让座,但路上不是那么容易拣到好东西的,那就假想一件吧。这样一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养成了说假话、空话、大话的习惯。所以,很多时候,虚假的立意就是学生人格低下的起点。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写作,教师就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要求,使学生写作的天性不能得到自由的舒展。他们很想表达的见解,老师批评说太幼稚;他们觉得很真实、新鲜的想法,老师认为立意不高;他们乐于传达的感受,老师说没多大意思;他们的得意之作,老师认为一无是处;他们以为能得高分的,反而得了低分„„他们为写作发愁了。他们不得不为了合乎老师的要求而冥思苦想,学着去揣度老师的意图,写出来的作文,“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在作文的名义下生产出种种的不实之辞。既然作文开始了伪饰撒谎,那么将来虚报产量、夸张颂扬、伪造履历也不过是逻辑的延伸而已。由此,我们必须大声疾呼:作文要写真写实,要倡导学生说真话。在个性化的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反之,只有让学生做诚实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才能写出思想健康、情感纯真的习作来。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必须尊重孩子的视角,孩子在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得到肯定,孩子才敢于说真话。只要孩子说的是真话,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究竟有没有说真话。要倡导学生说真话,就必须有话可说,有说不完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言之有物,物在哪里?答曰: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开发写作源泉,走进生活,打开生活之门,是消 除作文“灰色污染”的最为重要的决定性步骤。如组织参观访问,不只参观展览会,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而且采访名人学者,调查民俗,到工厂打工,去农贸市场卖菜,不仅作旁观者,而且作参加者。再如利用电视,扩大学生视野。

三、 创新作文,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律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时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美籍华人反映: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却四平入稳,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就作文教学来说,长期以来,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知道,没有个性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培养学生不从众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有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想象、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独树一帜的风格等,这些独有的个性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便成了创新。如果缺乏个性,固步自封,人云亦云,那是绝对没有创新能力的。在写作中,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作文是一种融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为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在个性化的作文

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个性化的作文教学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首先,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方法。 在教学中还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如在写作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多角度思考、多方面比较,从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对象去捕捉写作的灵感,去培养鲜明的个性。在不断创新的活动中磨练出良好的学习能力。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学生写作中的创新;绝不是异想天开、胡编乱造。成功意义上的创新,离不开深刻的理性思考。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只有多观察,才会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正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概括而成的。第二,增大社会科学读物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三,从语文角度,让学生更好地懂得一些哲理,增强思辨能力。语文课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体悟哲理,进而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第7篇:作文教学须呵护学生的个性

不是所有的作文教学都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科学的教学观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能以学生为主体、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教学方能产生正效应,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呵护学生作文的个性是当今作文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其实,学生作文不乏新奇之意和惊人之语,甚至常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壮举。可惜的是,当这些“个性”的幼芽刚一露头时,便被一些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给“棒杀”了。曾有报道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同学见到一位老师在车棚取车时,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车,结果旁边一大排自行车都相继倒掉。这位老师看了一眼,没有扶起倒地的车,而是径自推上自己的车走了。这位同学很气愤,便以《多米诺骨牌》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批评了这位老师的不道德的行为。且不说文章写得如何,单看文题便很高明:既形象地反映出当时车棚内倒车的实景,又生动地比喻了这位老师的行为在师生中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这令人惊叹的创意,老师在讲评作文时不但没有表扬,反而批评这位同学选材不积极,有“阴暗心理”。结果不言而喻,这位同学生动丰富的生活体验被轻易地否定了。若此,凸显自我才情的娇艳的花蕾怎能不凋零、枯萎?这个事例启人深思,它以雄辩的事实对日前作文教学中普遍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置疑,有力地说明:作文教学呵护学生作文个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作文教学须还学生以灵性的天空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文以载道”是为文之法则,因而许多教师认为,作文必须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在他们的评价标准中,家庭琐事难登大雅之堂,风花雪月有伤风俗教化,个人情怀难免消极沉沦。当然,真善美需要高扬,崇高、伟大也必须提倡,但如果仅仅抱着这些“传统”而排斥一切,棒杀一切,作文教学会是怎样一种景况呢?“崇高、伟大”会成为作文立意的桎梏,陈旧的材料,堆砌的词藻,满纸的空话、大话、套话,千篇一律的“八股”模式(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就会占据学生作文的全部空间„„久之,人文主义哪里还会有踪影?又怎么可能见到师生个性的锋芒?

其实,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灿烂阳光,还会有雨雪与雷鸣。人性也是多棱镜,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恶丑,甚至还会有调和

1 的中间色彩。例如,一位同学写《我的父亲母亲》,用白描手法质朴地叙述了漂亮的母亲在一些女伴的影响下,终日沉迷赌博、打扮,以及各种消费方面、对待家人的变化,进而慢慢不着家,最后终于与以打工为生的父亲离异的家事。文章结尾写道:“从此,父亲仍然到处打工,母亲却„„”全文既看不出作者对父亲的歌颂,又看不出作者对母亲的批评,而是以十分平静的心态很客观地描述了这一事实。谁能说这样的作文没有思想,没有情感?谁能说这样的作文不能感动人、启迪人?谁又能说这样的作文不该提倡呢?可见,作者张扬个性,表现个性,完全是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的结果,是再自然不过、再真实不过的事了。

在当前小学生(高年级)身上,的确不乏创新意识及个性展露。著名作家陈燕丹在为《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所作的评论中说:“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洗净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可见,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打破条条框框,肯定、激励那些在立意、构思、语言,或无论在某一点上有点新意的文章;要敢于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让学生在作文中敢吐真意,发真情,冲破一切虚伪的自我包装和他人设下的牢笼,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内心世界。

二、作文教学须呵护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也是展示个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重视呵护学生灵性的思维的同时,也应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所谓个性化的语言,是指那些新颖、独特能启人深思、引人联想的语言,是那些富含韵味、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智慧的语言。有些学生作文,从整篇看,在立意、结构或技法方面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只要有闪光的语句,或锃亮的语丝,也应予以肯定。

特别是对于那些突破了一般语法、修辞、逻辑的“常格”,濡染着作者灵动的“情愫”,富有韵致的语句,更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胆呵护。例 2 如,一位同学这样写:“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因为里面有太阳的味道。”表达出自己真切的生活体验,如果老师或视而不见,或见了禁欲除之,批阅道:“不合逻辑,太阳怎会有味道?”就会扼杀学生灵性的率真剖白。

作为市级课题《小学生个性作文的学习策略研究》的成员之一,当时确立自己的子课题时,我也是权衡再三,在很多个能训练个性作文的做法上徘徊,最后确定了《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彰显个性习作的研究》这个子课题。

一、情境表演

《小学生情境作文的学生策略研究》也是上一个市级课题,去年很多老师也针对这个课题上了好几节习作指导课,课上也都较好的创设了情境。情景模拟表演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水平的有效措施。在师生互动、同学互动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以及在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是十分重要的。我感觉经过模拟情境创设的习作,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提高,而且也有意识地加入了细节的描述,因为他关注到了。课后从学生的作文中我也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作文字数不再是个大问题,内容上也写得令我满意。由此我想到平时的作文训练老师如果能提供丰盛的“菜肴”,学生也能品味出“菜肴”独特的味道,嚼之有物。当然,回想当时《神奇的胖大海》的教学中,在有限的课堂上如果准备再充分些,把每个环节的好词好句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选择的机会再多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效果还会更好。

二、重视课文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写作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作,它们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好文章中,精彩的细节描写随处可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感悟方法。就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又如《穷人》中:“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3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细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把桑娜的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这样让学生明白,原来细节描写虽细小,却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有效突出表达效果。

三、寻找课文“空白”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有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做到读写结合。

四、评改侧重“细节”

习作评改是语文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将细节纳入评改教学的重点是很有必要的。

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不但要讲全班习作的“共性问题”,更应该抓住其中的代表,从一篇篇具体的习作中,让学生感悟到细节描写的魅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习作最得意的一处细节描写,读出来,全班评议,在这种及时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细节描写的关注。

“于细微处见真情”。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适用于生活,也同样适用于习作。只要方法科学,持之以恒,就一定逐步提高习作能力!

总之,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在接手这个班级这段时间里,我一直遵循着以上做法,虽然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参差不齐,也尚欠精彩,但总体上至少让我看到了孩子们作文不那么空洞,能够基本做到有血有肉。

第8篇:作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

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学区文峰小学 魏志琴

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征。学生一旦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就能独立思考,并具有多项思维和创造力。因此,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不但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作文教学的需要。

目前,在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现象,就是缺乏个性的典型反映。因此,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不要以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应同学生一起分析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写出不拘形式而内容丰富、具有个性特点的作文来。

一、 以趣促写,开发潜能

学生对作文畏之如虎,究其原因是与枯燥乏味的写作和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有关。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闻感受及想象真实的表达出来。而学生要进行这种言语表达活动,首先需要由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其倾吐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挖掘其兴趣的激发点,以生动的授课促使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思考,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例如,在教学命题作文《我心爱的玩具》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文具、玩具、生活用品、艺术品……)带到课堂来。上课后,我问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你们带来的东西吗?为什么喜欢它?想把它介绍给大家吗?”学生想说的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他们抢着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选好范文,指导独创

运用范文,学生可模仿生活形成一种“内部轮廓”,为以后作文构思提供材料和模仿的准备。我们运用范文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和语言,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在范文的选择上要讲究,尽量避免范文的消极作用:生搬硬套、束缚思想。在范文的提供上可多选几篇,让学生体会同一现象,可有多种观察方法,可用多种写作方法和不同语言描绘叙述,鼓励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求异思维,想人所未想,敢发人所未发,从而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植物时,我以写“荷花”为例,找来了写荷花静态、动态品格的不同范文,让学生感悟不同的观察方法、不同的写作方法和不同的语言描述出的事物的个性特色。这样的方法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之逐步走上轨道。

三、 启发想象,扩展思路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它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只要学生能展开想象,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会灵活,语言就会丰富,习作时也就会文思泉涌。因此,作文教学从起步就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做到经常化、具体化,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激发其独创动机。对小学生来说,奇妙的想象来自丰富的表象,必须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为他们积累丰富的生活表象准备条件。但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相应的语言,就会使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受到局限,无法转换为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教师应力求做到既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又要着力发展学生的语言,使两者相辅相

2 成,同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化作文的产生。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的结尾讲到狼向小羊扑去时便嘎然而止。于是,我让学生借助童话手法续编故事,并鼓励他们突破常规的禁锢,写出独特的、奇异的、小伙伴们从没听过的新童话,事实证明,孩子们笔下的童话世界是五彩斑斓的。

四、 从说到写,相互促进

从某种程度上讲,口头能力是一个个性化特征的载体。口头作文的好处在于能使学生的思维少受限制,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目标明确、有计划、有步骤的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个性特征。为此,我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有意识地布置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如洗衣服、炒土豆丝、大扫除、做手工制作等,然后在课堂上说说自己操作的过程及感受,并在教师的点拨作用下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从说到写,以说促写,使两者相得益彰,达到由表及里的升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性化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9篇: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初步探索

董凤霞

南湖中心学校闵集中学

【摘要】学生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在我们日常作文训练中并不鲜见,而味同嚼蜡的文章是不会被人们欢迎的,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生能够作文的独创性和个性化。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实现作文个性化,我们必须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一种民主宽容之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积累生活的习惯,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的表达。

【关键词】个性化 人格 积累 创造 独特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写小孩子天真可爱,必是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笑,脸上露出一对可爱的小酒窝;写慈爱的母亲必是大雨倾盆,母亲不顾自己全身淋湿,还在为我送伞;写敬业的老师,必是老师的窗户半夜还亮着灯,我从灯下走过,听到老师的咳嗽声,啊!老师在为我们批改作业„„

写人千人一面,行文千篇一律,本应该富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作文,变得枯燥乏味,如同嚼蜡。

究其原因,学生作文生活面狭窄,没有积累和观察,更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从创意的选材、立意和表达,文章也没有个性可言了。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述,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这里也是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自己有一种经验,一个意思,觉的它跟寻常的经验和意思有些不同,或者比较新鲜,或者特别深沉,值得写下来为个人生活的记录,将来需要的时候可以借查考:为了这个缘故,作者才提起笔来写文章。”叶老说的“经验和意思”,其实就是作者的感悟,而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写在作文里,就会使作文充满个性。

个性化作文是指在学生天赋所及的范围里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如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信念、兴趣、动机、性格、情绪、思维等;写作风格得以充分体现:如他们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及写作习惯上的优势。我们认为,个性化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写真话实话,文章给人以情真意切之感。提倡学生去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直面人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第二方面是冷静思考。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第三方面是求异创新,有独特见解。鲜明理智的思考,不人云亦云的剖白,是创新作文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生活体验不同,认识基础各异,应该展示出与众人不同的色彩。个性化作文旨在破除作文的思维定势,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作文新思维,开拓作文新视野。个性化作文把作文视做人的个性体现,是一种生存需要,更是一种生命运动。因此,作文内容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突显人文特色。总之,个性化作文是打破思维定势,突破传统模式,挑战一元化价值观、审美观的充满灵性的活力佳作。人与人是不同的个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朱自清的背影学生为什么大都喜欢,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写出了自己在特定情况下的独特感受;有人曾经著文说道海外学生的作文特点: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的作文有感而发,多为人或事中领悟到一个或深或浅的道理。写出独特感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怎么样引导学生的作文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们做过出不得探讨,我们认为实现学生作文个性化,主要有下面几个途径。 

1、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 独立人格是个性基础,也是写作基础。个性化作文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意识入手,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人多是写自己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写出来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在表现自我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自身的了解,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唤醒了自我意识。提倡真实的写作陶行知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情、真意、真思想是独立人格的重要内容。真实的写作不是专指写作内容的真实,它提倡的是抒发真感情,表现真思想。学生为真情而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叶圣陶先生给《学作文报》的题词是“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也是告诉我们作文一定要说真话,抒真情。总之,是有所为而作。

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灵。

曾经有学生作文喜欢戏说某某:比如戏说岳飞;戏说文天祥;戏说曹操等等,初看起来想像倒是挺丰富,可是每次都是一个模式,就让人感到平淡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写作文就搜肠刮肚,从历史人物身上找故事然后再发挥想象去胡乱戏说一回。

我们丰富学生生活,要使学生爱上生活。天地自然、日常生活蕴含着无数可描写的事物,世间万物瞬间变化行运着无数可歌可诉的现象。只要把学生引向比他们自身生活更广阔、更深人、更真实、更缤纷的世界,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感受,用心去探索,创新的一颗种子就会埋入心田,写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读书摘记, 学生感受生活,积累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情感沟通。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日记交朋友”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及时地记在日记里,日记帮助学生记录了生活,记录了心路历程,使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从而形成个性化作文的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综合性活动的设置,更为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和心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广泛的积累体会生活,了解文化风俗,自然景观,人间圣哲,甚至关注时政要闻,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厚感情。古人云:“感人者莫先乎情”,有了真是丰富的情感,学生的文章自然就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才是学习的目的,写作只是生活的一种表达而已;有了生活的丰富与生动,并不等于有了作文的丰富与生动。写作的丰富与否最终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着丰富的心灵和与否及其语言操作水准的高低!这种丰富的心灵一个重要的习惯就来自于学生对生活多角度的思考,和他敢于发人所未发,写人所未写。

一位学生这样写“夜色”:

黄昏过后不久,夜幕便悄悄降临了。白天深蓝色的河水变得墨黑一片。月亮升起来了,淡淡的月光洒满了大地。河水中有一轮银色的月亮,一阵风吹来,河面漾起一长串洁白的月光。几只夜鸟从上空飞过,喳喳的叫声连成一片,顷刻便过去了,这静静的夜里反而更增添了一种静谧的感觉。

读了这样的文章,我们的美好记忆很快就能被唤醒。几乎人人都见过这样的“夜色”,可是,不少学生为什么表达起来那么困难呢?要么语言不生动,要么词语贫乏,甚至一两句话就能结束!其关键是心灵被限定了,没有了那份灵动与自由!其实,写作就如同去探险——用自己储备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绪体验骑着文字的白马去探险,去圆自己深埋了许久的瑰丽的梦。如果能把这种情怀释放出来,写作就不再是一种任务与痛苦,而会成为一种冲动与快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运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同题异构”或者“一材多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们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从不同的角度改写或者续写作文——以菲利普的角度改写课文;从于勒的角度改写课文;从女婿的角度改写课文;富裕的于勒叔叔回来了„„等等,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型思维训练,注意让学生换个角度想问题。

4、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表达

我们作文教学要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写作的主体,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都应该由学生自主确定。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环境,并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辅导。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包括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适应学生的发展,考虑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性,适时适度地提出阶段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独创性表达是个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写作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语言形式到表现手法到文体进行不断的创新,都能表现出学生的独特个性特征,这是写作走向成熟,形成独特风格的时候,这时候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能充分展示其写作人的空间,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使他们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写出文章才有个性,才能创出新意为学生提供了一片自由飞翔的天地,也就为学生打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写作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许学生作文中某种表述不合常规甚至有与老师思想观点相左的地方,老师应该有包容、宽容之心,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白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差异,蹲下身来和学生一样看世界,用一颗爱心想学生之所想,这样我们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他们才愿意在作文中表现出他的独特性。

我们进行学生作文个性化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将自由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本人,学生作文学生自己做主,只有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文就会逐步的摆脱畏难情绪,大胆的说真话,抒真情,独创性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感,尽情的放飞心灵的翅膀,使作文自然地融入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②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③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④陈旭远《推进新课程-新课程推进过程的问题与案例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⑤王德俊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4月

⑥《个性化作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我要写》《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22日第5版

⑦《反思与重塑:新课程环境下的学生观》《新课程研究》总第121期2008年7月

上一篇: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下一篇:服装速卖通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