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古代史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初中历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学科,而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的土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吸收知识的学习特征和中国古代史的晦涩抽象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医学

摘要: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古代文化和古代医学,二者关系非常紧密。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儒家的思想和医学联系较多。它所推崇的“仁”、“孝”现在医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文化通过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他健康状态的,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不仅影响着医学所研究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且直接影高看医学本身的建构。

关键词:古代文化;古代医学;儒教;仁;孝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有着极其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一、文化是通过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来影响其健康状态的

古人云:“我命在我,不在于天。味用者夭,善用者延”。人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习惯正是文化的内容之一。我们古人也充分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医学强调“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的健康标准:“天人和谐”、“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及恒动且衡动。指出:“人与天地共存”(《灵枢》),“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这些健康标准亦是古代医师的对疾病的诊断标准。

二、文化尤其是哲学思想、观点和方法,不仅影响着医学所研究的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医学本身的建构

中国古代文化对古代医学的影响较多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中将仁孝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并将其推广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医学渐渐被定名为“仁术”了,成为践履儒家仁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一种技艺。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大批儒者演变成医生,悬壶济世;二是作为医生的儒者,强调要用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的行为准则。在各个朝代,儒者转而专攻或兼通医术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基本推动力量就是儒家济世行仁的思想观念。

以儒家仁的道德标准作为医界的行为准则。大量的习医戒要、箴言、规格、医话等等之中,都将仁爱二字当作首要的要求。明代陈实功在《医家十戒五要》中谈到:“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沦之书,须但夕手不释卷,——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明龚信《明医箴》开篇即言:“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其予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说:“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明末人潘楫《医灯续焰·医乃仁术》一文不仅指出医者应该怎样去做,同时也强调了行医时应该禁绝的事。

孝与仁在儒家伦理道德范畴体系中关系十分密切,孔予在《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孝道观对传统医学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医孝合一论虽然在北宋以前就已出现,但其并未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但在后来,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儒教把孝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人都不能违反的“天理”,具有无上的权威。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医家无不谈“孝”,甚至以“孝”治医。即认为知医为儒者分内事,而作为孝子亦必须懂医。因父母有病而萌志习医者,大有人在。这种医孝合一论显然包含有古代人道主义的合理因素,是有其一定进步意义的。

但是,这种医孝合一论是以孝为其根本的,而孝在封建社会后期已经被推向极端,认为“孝”的核心,就是子女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绝对服从父母,惟父母意志为瞻,否则就是不孝。“孝”乃“父为子纲”在道德观念上的反映。“忠”、“节”、“信”、“义”都不过是孝这一观念在君臣、夫妇、朋友、主仆关系上的运用和推广。吕祖谦则认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无条件的,说:“孝敬之心无间断,随遇随起。”(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父母不从吾辣,至怒。怒至于挞之流血,亦起敬起孝”(注:《东莱文集》卷十六,《礼记说》。)。至于为洗刷自己而形成父母之恶的事情,更是不能干的。随着儒家正统地位的口趋巩固,愚孝之风愈煽愈烈,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医儒关系的特殊性,许多怪诞、荒唐、愚昧甚至残忍之事,竟假医学之手而产生。其中最典型的是所谓“割股疗亲”。据宋张呆《医说》卷四从肉治赢疾》称:“(唐)开元间,明州人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赢疾。自此间阎相效割股。”所谓“赢疾”即肺结核一类疾病,过去为不治之症。当孝子们得知人肉可治此绝症,无不互相仿效着从大腿上割肉以疗亲疾。事实证明,这种愚昧、残忍、荒唐的举动非但不能治病救命,而且阻塞了真正认识疾病病因和探寻治疗疾病正确方法的路径,其与科学理性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孝道”对于古代医学发展亦起剑的阻碍作用,还不止以上所论。解剖学为一切医学理论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古代,此项研究活动却基本上未能开展起来,这与儒学孝道观的制约有关。《孝经·开宗明义章》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另外,儒家尚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曲礼下》)的说教,结果发展到尝君父之便溺的极端,此与卧冰、割股、凿脑等一样,令今人所不齿。

另外,道家的思想同样对古代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占人从“天人合一”的视角出发,认为人为天地所生;与天地共有基础物质—气;与天地共守基本规律—道;人的形态与功能都与天地相对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必须置身于天地之中,顺应天地之道。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的生化运动,而不是形。气的生化运动只能在机体存活的状态下才能存在。因此,我国古代医学不重视对死人的解剖观察法,而采用对活体的功能观察法。藏腑和气机虽隐而不现,但“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藏腑的气象性用必显于外,故医师可以司外而揣内。

三、文字和语言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医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汉字是视觉文字,比听觉文字稳定,这使古代医学易于继承和统一,是其理论稳定性强的影响因素之一。汉字集装信息,言简意赅,是音形义的集约,是具象、想象和抽象的集约,从而使医学理论的语言表述具有文学特色和模糊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形象思维和艺术特征。还有语言亦有重要作用,语言的合理运用有益于病人的康复。在我国古代医学经典《灵枢·师传》对语言的治疗作用也有精辟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远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它十分讯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贯穿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现代医学中亦闪耀出诱人的光芒。

责任编辑 刘 皓

作者:郑 佳 柳 娟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开篇动员课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阵容.、人俑的制作方法等相关情况。

2.了解明朝“南都繁会景物图”及与明朝经济发展的关系。

3.通过封面图片介绍以及古代中国人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

4.通过对我国古代高度发达文明的初步了解,增强对古代史的学习兴趣与信心。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对《中国古代史》封面两幅图片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和高度发达的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古代史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和《南都繁会景物图》的资料,制作相关课件或录像带。

四、教学方法

展示图片或放录像带并配以介绍词,分组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反馈教学效果。

五、课时安排

一节课。

六、师生互动过程

1.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中国古代史》课本封面。

2.介绍封面结构:一明一暗,明处的一幅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单个武士俑,暗处的一幅隐约可见,是明朝《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局部。

3.边放《秦始皇陵兵马俑》全貌的录像,边作介绍:

秦始皇陵位于今天陕西临潼城东,1974年,人们在陵园外城以东一千二百多米处发掘了属于秦始皇陵园的兵马俑坑(1号坑),后又陆续发现了2号坑、3号坑,三个兵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

坑中的武士身高1.78~1.87米,头梳各种发髻,身着铠甲或短褐,束带,扎绑腿,持弓执剑或其他兵器,出土的陶马俑身高1.72米、长2米多,形体大小与真马相似,这些兵马俑是按照秦军将士形象与军阵编列形式塑造的,比例匀称,形象生动逼真,尤其是兵俑,以不同表情、神态、姿势、衣着等反映出不同兵种、职位、年龄的精神风貌与心理活动,这些兵俑的头发丝丝可辨,身上的甲片、甲钉清晰可见,甚至连鞋底缀扎的线纹都历历可数,总之,秦俑高度写实,武器则全部是实物。陶武士俑双目直视东方、威风凛凛,陶马则昂首仰颈。数千兵马俑排列有序,形成强大的军阵,似在待命出征,高超的造型艺术,磅礴的气势,让参观者立于阵侧,犹如身临战场,更能领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意。

人俑的制作方法是泥塑与模具结合,头、手、躯干分别单独制作,先模制出头部粗胎,然后再运用塑、模、捏刻画等方面制出五官、胡须、发髻。身体部位也是打好初胎,再覆泥,用手制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压印甲钉,分件制成后,再用稀泥粘接,安装套合,待阴干后,入窑烧制,烧好后再彩绘,从兵俑头上残留的彩绘颜色看,当年兵俑初成时,手脸部位均为粉红色,服装使用了绿、紫、赭石等颜色。秦陵兵马俑的发现,不仅证实了史书上关于秦始皇陵规模的记载,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秦代军阵威武雄壮的风貌,说明秦代的雕塑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秦俑坑中的马浑圆肥壮,腿粗足短,这是一种既善走,又善奔,拖车乘骑皆宜的马,车马俑居秦俑坑中的核心位置。骑兵俑数量较少,居次要的位置,这形象地说明秦代的战车是作战的核心。秦陵兵马俑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的珍贵的资料,它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古代大兵团作战的场面与许多细节。

4.用幻灯片打出整幅《南都繁会景物图》,边欣赏边介绍:

《南都繁会景物图》是江苏常熟翁氏旧藏明人画。画长3.15厘米、宽44厘米,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描绘了明朝时南京的商业繁华景象。《中国古代史》课本封面仅录其局部。

这里街市店铺林立,店铺悬挂着各种招聘和条幅,像什么“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川广杂货”“京式靴鞋店”“南北果品”“西北两口皮货”“万源号通商银铺”等。这些店铺里出售靴鞋、帽巾、沙罗、糕点等许多当地产品,而且还销售许多来自外地,甚至外国的商品,像“东西两洋”是指东洋和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南京的市面上出售来自西北与内蒙古以及河北长城一带的皮货,这就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而“万源号通商银铺”的出现,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幅画为研究明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形象的资料。

5.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每个人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进行讨论交流、小结。

6.课下作业: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但要真情实感。

作者单位:河北省河间市第一中学

作者:桑娟梅

第三篇:历史影视资源在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初中历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学科,而中国古代史是中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的土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吸收知识的学习特征和中国古代史的晦涩抽象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难题。随着中学历史教师将历史影视资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用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影视片段呈现难懂的历史知识点,以其特有的优势突破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阻碍。

关键词:历史影视资源;初中历史教学;中国古代史

在中学历史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课标明确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并提出多种课程资源的挖掘。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读屏时代”的到来,影视资源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被中学历史教师们广泛利用于课堂教学中,在创設历史情景、突破重难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历史影视资源的界定

影视史学概念是进行历史影视资源的含义界定的基础,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学者 Hayden White提出,他明确为影视史学下定义“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来表现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在Hayden White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将影视史学定义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论述传达历史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界定,影视史学以历史影视资料为研究对象,图片、录像、配音以及文字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以极强的生动性、感染性为特征。历史影视资源其本身就是一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用特殊的手法还原或再现历史,给学生更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等的方法。

历史影视作品日益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种类都适合用于课堂教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影视作品的具体类别自然不同。本文主要按真实性对其进行分类,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1.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拍摄素材,表现真人、真事,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加以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制作的电影或电视,包括历史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2.历史影视剧:以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据,用文艺的手法来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其中按照真实性高低程度可以分为历史正剧、历史演义剧以及历史戏说剧三类。

二、初中中国古代史的教学问题

(一)中国古代史的学习难度大

对于小升初的学生而言,历史学科是一门新课程,作为初中历史的起始阶段,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储存有限,初中生难以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同化古代史的新知识,很多历史概念对初中生都是新事物,特别伊始就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初一学生。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复杂难懂,仅依靠教师讲授以及史料、图片的呈现,初中生是很难认识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概念的,更惶之历史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思维的养成。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源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解释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完整地呈现历史过程。

(二)内容繁杂,师生互动极少

本文中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古代史部分为例,古代史为七年级学习内容,上下两册43课,每周两课时,教学时间紧迫。知识点的密集和教学时间的有限,加之古代史的朝代、人物、制度颇多,教师为讲清其背景、原因占用课堂大量时间,给学生的留白较少。历史影视资源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清楚明了、生动的方式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就节省了教师教学时间,较多的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增加师生、生生互动。

(三)教法、学法不当。

教法方面,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学习流于表层,难以培养深层次的历史能力和历史思维。古代史涉及的内容庞杂,以至于教师往往采取大幅度地讲述法,教学方法单一,而造成学生认为古代史枯燥无味,学生普遍存在对“历史”很感兴趣,但不喜欢“历史课”的“悲剧”。尽管也有很多老师开始注重多媒体的使用,但由于缺乏深层挖掘和流于形式的运用,仅仅是从“人灌”变成“机灌”。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由于篇幅限制,删减了大量内容,只剩下直接的结论或简单概括原因和过程。若只是教给学生课本上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和建构历史知识,更深层次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与发散思维也很难得到发展。

三、历史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历史情景

中国古代史因本身距离现实较远和知识庞杂的特点,造成学生很难以当今的观点来理解其复杂的历史概念。若单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初中生只会死记硬背,而不是学以致用。这显然不符合《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那样:“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正如建构主义学家所说,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分享学习资源加上指导者的辅助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完成学习任务。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通过历史影视资源而创设的情景则可以尽量使学生获得真听、真看、真感受,进而加深记忆、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历史思维。

(二)突破重难点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中古代史部分信息庞大,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都讲清,而需要选择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区别轻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是每节课的主要矛盾和核心所在,往往在学科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每个学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教学难点是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问题或技能,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衡量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通过影视资源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和声音使初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充分调动,加深对重点的印象和理解,且片段中简练通俗的语言表达和典型的事例论证,无疑为初中学生扫除难点的障碍提供巨大帮助。

(三)情感熏陶

歷史是一门社会人文学科,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最能体现出初中历史的教学价值,也是历史学科能够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史可以说是中国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伟大的历史人物和数不胜数的历史成绩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初中历史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的认知与情感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对于初中生情感的熏陶不能依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在鲜活的历史人物和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感知。历史影视资源以生动的事件突出表现历史人物的宝贵的精神品质,用逼真的场景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初中学生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结语

随着史学影视的提出与发展,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愈发成熟了,但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盲目使用、定位不准确、视频存在歪曲历史等情况。影视资源在初中中国古代史中的运用,使晦涩庞杂的古代历史易于被初中学生接受和掌握,为初中历史教师带来了福音。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关注学生的需求、历史知识的系统逻辑性,同时关注和结合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创新历史影视资源的应用方式,使其教学价值得到最大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叶国湘.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36):23.

[2]王士尧.百集历史纪录片《中国通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山东:聊城大学,2018.

[3]高苗苗.历史影视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

[4] Hayden Whit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93,No.5(December 1988).P1193.

[5]陆旭:《影视史学再探讨》[J].《兰州学刊》,2006(2):16.

[6]李军彩.初中中国古代史有效教学探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三所市直中学为例[D].河北省:河南师范大学,2015:17.

[7]葛洋.对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教学思考[J].2018(6):21.

[8]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9]刘军.中学历史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6.

作者:刘园

第四篇:地方高等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探微

摘 要 《中国古代史》课程对于历史学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将有利于解决这门传统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又富有創新,能够激发挑战,最终有助于全面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参与式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性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高校历史学专业主干基础课,随着中国教育的转型,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观点陈旧、学习评价方式单一等方面,严重制约了该课程的发展和历史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希望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在地方综合性高校的“中国古代史”教学经验,进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对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有所助益。

1 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法较为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忽视学生接受并消化知识的能动性。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将长久以来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学生转变为积极参与课堂的主体。目前对《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大多停留在对传统教学法的小修小补上,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来更新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1)“中国古代史”作为传统的学术型专业基础课程,既要求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又要求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目前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主要问题,应用互动型的参与式教学法,可促使教学内容更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学分制在高校推广以来,“中国古代史”在教学课时上受到新开课程的挤压,出现教学课时偏少的状况。与此同时,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宽泛庞杂,课下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课内的课堂讨论、辩论、读书交流和课外实地教学实践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课时配置以及师生交流时间不足的问题。

(3)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基本选用朱绍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为教材,该教材虽然几经修订,但是仍然存在诸如观点陈旧、偏重政治史、新材料不能及时体现、边疆民族史缺失等问题。①内容上与高中的教材多有重复,且大多为文字表述,缺乏图文并茂的特点,更没有历史年表、数据表格的配合,在形式上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内容上无法体现学界新进的研究成果。教材形式的陈旧,可以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来弥补。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由教师选取一些在学界目前争论得较为激烈的重要问题,作为课堂辩论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讨论,使他们了解历史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历史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定论。

(4)目前高校历史学专业对于学生成绩的考评,仍然主要采取平时上课出勤考核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主要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诵能力,忽视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参与式教学的运用,有利于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成绩考评方式。比如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以此来反映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参与教学的综合表现,以课程作业和参与课堂讨论的频次作为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可以将考查重点从知识记诵转向综合能力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查阅历史文献能力等。

2 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了80年代“参与”的概念引入中国,被用来强调“自上而下”的方式,90年代这个理论被引入到教育界,衍生出了“参与式教学法”。

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知识的本质是一种“内部世界”对“外部世界”抽象表征,必须将知识置于情境当中进行教学,并关注培养学生将策略性知识进行清晰表征的能力,否则抽象概念、定理法则等这些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只会变成所谓的“惰性知识”,而不能被灵活地运用。②情境认知理论把知识置于人、世界、活动和参与的丰富联系中加以理解,当学生参与了活动,就已经从某种程度上获取了知识,当学生不断吸收共同体文化,在共同体中得到发展,也已经获得了知识。因此,为学生学习设计相应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教学的情境中体会知识的价值,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于传统“布道式”的讲授法,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热情。根据日本学者林义树的研究,从参与态度和热情程度来看,参与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场(Attendance)、参与(Cooperation)和参与实施(Commitment)。③在“到场”的阶段中,教师以授课方式传递知识,学生扮演着听众和观众的角色,通过“到场”的听、观以及记录来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行动是被动的、个人的,信息由教师向学生作单向传递,学生只是获得表面性的知识;在“参与”阶段中,教师的角色类似于导演,负责课堂的筹划准备和各个环节的协调,学生类似于演员,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提供并生产信息,比之前一个阶段,学生具有能动性,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递也是双向的,但是由于学生参加的范围有限,因此对知识的领悟停留在认识阶段;在“参与实施”阶段,由学生自己构思和实施教学目标、方法以及传授环节,直接相互学习,教师只充当顾问的角色,协助学生开展自主传授与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在这一阶段需要动员所有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自我营造学习的氛围和场合,并形成新的意识,产生创造性的认知。

3 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从内容到理论前沿具有较大的延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可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3.1 学生参与部分课程内容的讲授

在参与教学法中,部分相对较为简易、便于理解的课本内容可以由学生来进行讲授,比如唐朝的对外交往、宋代经济发展与都市繁荣、明朝的边防与对外关系、明清经济与文化等。这些内容都是相对容易理解的篇章内容,可以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负责一个专题,每组成员共同推荐1名学生负责主讲,同组其他同学负责补充。学生为了完成自己负责的专题,需要查阅课外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每个小组最终提交20分钟左右的PPT展示。在该小组的PPT发表完毕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自愿进行点评,评论该小组对于相关问题的阐释是否合理,教师则主要负责评论每个小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分析小组成员对关键概念和核心问题理解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益于训练学生查找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3.2 讨论学科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研究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这些研究成果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但是却没有及时地体现在现行“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中,短期内教材的滞后性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以弥补,以古代史领域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来引导和带动学生的兴趣。

比如讲到唐代初期李唐建国、玄武门之变以及“贞观之治”等历史事件时,绝大多数教材都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表现予以褒扬,认为体现了其作为杰出封建政治家所具有的素质和才干,并肯定了“贞观之治”在中古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李建成和李元吉则被认为是“骄奢淫逸”、“冥顽不灵”的人。其实,根据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李渊才是李唐建国的策划者和主导者,而建成和元吉在后方防御突厥的进犯,功勋固然不如李世民那么显赫,但其才干毫不逊色。而且从检验盛世标准的人口数目来看,隋初人口就有890万人,而贞观时期仅有300万,“贞观盛世”有渲染和拔高的成分。记录“贞观盛世”的《贞观政要》成书于公元709年,也就是唐中宗时期,距离贞观(627-649)已经有80年之遥,事实上寄托的是后世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反映着在经历了武则天半个世纪非常手段统治之后,士大夫们期待恢复唐太宗时期政治秩序的强烈愿望。

因此,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就“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谁在李唐建国过程中的功勋卓著”的问题,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分组辩论。每组提出关于该问题的主要观点后,再由另外一个小组的同学自愿进行质疑和评论,评论该小组对于相关问题的阐释是否合理,再由该小组的同学进行答疑和辩驳。教师则主要负责评论,提供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

3.3 历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历史学的确不像很多学科,可以直接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历史学是一门有品位的学科,人们对现在的体验和认知,都取决于过去的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家的祖先传说故事,分析各地族谱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广东人的族谱一般写他们从福建迁徙而来,福建人的族谱则写他们从中原而来,华北人都说他们从山西洪桐县大槐树迁来,四川人的族谱则写从湖广迁来,贵州的少数民族会说他们从江西吉安府迁徙而来,广西壮族则声称自己的祖先出自山东青州。也就是说全国所有地方的人们,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土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因为从历史学角度上看,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是华夏文化从“中心”到“边缘”的扩散过程,没有人会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是土著,并写在族谱中,因为这意味着“野蛮”和“未开化”。也就因为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学观点,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记忆,也重塑着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祖先源流的解释。

从上述的实例,学生可以体会到历史学确实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史学的不确定性,是其前进的意义。历史学是过去和现在永恒的对话,鼓励学生进行思想的创造,用历史去证明现在,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历史学的魅力。

3.4 讨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以今知古,以古鉴今

时事政治和热门话题的讨论是历史学科的高级应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根据讲课的经验,在古代史的讲述中,适当引入一些时事问题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对教师的应对能力也是一种考验。例如,以每年如火如荼的防洪救灾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的影响,提醒学生注意唐代开元盛世的出现,离不开黄河安流和长江周边蓄水湖泊分流的作用。又比如如何从历史学角度看待南海问题,事实上从秦汉至晚清,有大量古籍和文人(下转第132页)(上接第120页)笔记记录了南海的地理、方位和特点,历史学的文献研究可以为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提供大量丰富确凿的历史佐证。在这些时事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有可能会激荡出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3.5 设置教学专题,布置多媒体作业

以往“中国古代史”的课程作业,常常是以小论文的形式,学生容易消极应对,完成的作业出现从网络上复制粘贴的现象,或者抄袭他人的论文。布置多媒体化的作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成绩考评的多元化。按照相关专题布置多媒体作业,并增加多媒体作业在期末成绩中的考评比重,这样,学生不仅要结合专题进行资料的全面收集和整理,还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完成作业,从根本上可以杜绝学生抄袭的可能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④学生的作业不再是以单一的纸质方式呈现,而是以图、文、声、像、影等多维方式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显,他们往往为了能够让展示更加完美,会精心选用大量的图片、录像,尝试运用影响剪辑等制作技术完成。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遴选优秀的多媒体作业进行展示和交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中国古代史参与教学过程中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鉴于“中国古代史”课程在高校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将有利于解决这门传统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又富有创新,能够激发挑战,最终有助于全面培养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吉首大学2013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中国古代史》课程参与式教学实践研究”(2013JSUJGA16);吉首大学师范教育综合改革课程建设委托项目“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材研究”(2014JSUKC006)

注释

① 祝敏.评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M].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② 莱夫,温格著.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③ 林义树.参与理论和参与教学——通过创造“场合”的参与培养真正人类社会的创造[A].国际创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

④ 旷永青.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多媒体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作者:李凌霞

第五篇:浅谈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摘   要: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当今社会学生情感缺失已引起多方关注。面对知识膨胀,升学竞争,物欲横流的当下景象,教育面临着尴尬局面。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时代骄子,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核心素养;情感教学

家庭、社会、学校、人际关系、生存环境、性格特点等原因导致情感缺失是当代学生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古代历史人物故事、事件等注重情感教育,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怎样进行情感教育的: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汲取,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分为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情感是人们对身边事物的态度,是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呈现。只有认知,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其一,能激励学生,把情感直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其二,高尚的情感对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丰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育的分类

情感教育以情感教育目标作为教学依据。目标的分类是按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所具有的作用进行区分的,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爱国主义情感。

1.道德感

指人的行为、举手投足、思想意图等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社会价值取向。如进取开拓、勇于改革的商鞅、拓跋宏、王安石;献身社会,敢于担当的陈胜、吴广、班超;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为?”;文天祥、史可法的英雄气概等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历。如坚决维护真理的王充、范缜,勇于修正前人错误的李时珍;顽强战胜困难,六次东渡的鉴真;矢志忠于事业,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等。

3.审美感

指人对事物美好的感觉。它包括讴歌壮丽河山(如读李白的诗)、称颂悠久历史(如远古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弈射日、大禹治水)、赞美灿烂文化(如历代杰出的文学作品、建筑、音乐、绘画)等。

4.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道德感范畴,是历史情感教育的突出方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社会功能,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表现为对祖国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如屈原忧国忧民,张骞不辱使命,戚维光荡平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土尔扈特部渥巴锡率领部落重返祖国等等。历史教师要大力宣扬这些爱国主义英雄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此外,还要重视民族问题,相互间的矛盾和激烈斗争。充分肯定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发展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和优秀人物。如匈奴既是北方骚乱中原的一大祸患,同时也要肯定它在统一北方草原对祖国历史的贡献。其他如鲜卑族的拓跋圭、北魏孝文帝、吐番松赞干布、蒙古的忽必烈、满族的努尔哈赤,都对祖国的统一有过杰出的贡献。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树立“我们的祖国是多民族大家庭”的观点,而不是大汉族主义。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情感教育意识,即把情感教育看作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功能,实施情感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

1.选择恰当的“启情点”

启情点,是能启动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它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环节。选择启情点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史实本身具有的情感教育因素;二是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三是教师的情感因素。例如,在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一个巧合;1624年郑成功出生;同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62年荷兰殖真民者被赶出台湾;同年,郑成功去世,年仅39岁。就在学生若有所思时,再用缓慢、凝重的语气描述:郑成功临终前,天天支撑着他那瘦弱的身体,面对大海,手拿千里镜,遥望大陆,倾注着对祖国思念的深情。老师的描述深深感动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是一个成功的“启情点”。

2.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学。对情感教育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多,有描述法、讲述法、谈话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等。例如:在叙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先介绍他苦难的童年,他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建立大顺农民政权,推翻明朝统治,展示李自成的英雄形象。运用描述法描述历史人物是传统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对岳飞与秦桧两类不同的历史人物的生动描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和恨,此外,讲故事、猜谜语、听歌曲,既活跃了气氛,又强化了教育的效果。

3.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目标含而不露。是将问题设计在情境之中,由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由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在讲述杨家将事迹时,指出据史书记载,杨家将大多职位偏裨,并不是北宋政治舞台的关键人物,但在民间却成为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角色,杨家将的故事流传甚广,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们热烈讨论之后,形成这样的观点:人民群众总是尊重、怀念有气节的英雄人物。这样,通过问题的讨论并得以解决,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4.情感教育的水平层次

情感教育是一个渐渐渗入心理过程,是由浅人深接受的消化过程。-般来说,历史学科情感分成三个互相衔接的过程。

1.接受。例如,学生在听课时对所授知识发生兴趣,注意倾听,面部表情发生变化,听课以后,寻找有关资料查阅、书籍阅读,或向别人打听等。

2.确信。例如,通过对中国古代史上爱国者的事迹的了解、思想认识,对爱国主义的内涵、价值等有了系统全面的理解,并用这种价值观对人物和事件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

3.性格化。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了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时,就会以此作为处事的原则,分析身边的事物,并指导自己自觉地采取行动。

在实践中,要了解对学生情感教育达到哪一水平层次,可以通过观察、会谈、量表等方法。尤其是观察、会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虽然情感教育成果的获得是一难题,但我们坚信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日积月累的教育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素材很多,历史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题材,用情感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进而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明富《关于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卢华语《学 生 视 野 中 的 中 古 史 教 学 改 革》《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探研》2007.3

作者:高春慧

上一篇:智能化设计论文下一篇:中国传统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