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大学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重视和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关键。以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作思考,认为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刍议

【摘 要】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事关重大。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入手,联系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实际,指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加强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措施及对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德育 道德现状 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是对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责任的明确要求。2004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称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指出,对大学生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这既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要求。

一 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到来,高校生源素质显著下降,学生道德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尽管如此,当前大学生道德的主流无疑是积极健康的。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热衷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理性与成熟。但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好似一把“双刃剑”,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集体意识趋向弱化、个人主义倾向严重。

当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务实进取,这当然值得肯定,但这种务实进取背后又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倾向。一方面,他们往往把读书仅仅作为谋得一份体面职业的手段;另一方面,则把知识与直接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出重物质回报,与他人交往时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而对于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人和事则采取不闻不问的漠然态度。

改革开放历经三十余年,市场法则和竞争机制早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深刻地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阶层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固然有强大的激励作用,锤炼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心理素质,为将来更好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由于长期身处应试教育环境,素质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伤害和自杀事件、践踏社会公德事件多见诸于报端。

二 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广大德育工作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开展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遵照这部纲领性文件,高校德育工作在机遇与挑战中稳步发展。

1.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为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世纪,在高校推行“主体教育”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主体教育”旨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选择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毫无疑问地准确把握了德育教育的主旋律。

2.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利与弊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知识者与网络的紧密联系也成为社会的一大景观。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势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凭借网络得以增强。首先,得益于网络,大学生德育工作突破了以往的时空局限。其次,网络本身的特点即资源共享使得德育教育的效率大大提高。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增强了德育教育的可接受性。另外,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从单一单调的理论而变得极其丰富,一改过去的空洞乏味,而向灵活多样的方向发展。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也导致人的社会属性大打折扣。人们之间由于缺乏生动、感性的联系而引起人际情感的疏远,诱发心理疾患,久而久之,导致人们交往能力的下降,真实可信的、安全的人际关系的缺失最终可能导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因此,身处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和自制能力,教育大学生树立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乃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高科技面前迷失方向。

要使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这一课题最终落到实处,归根结底还要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实施。

三 改进高校德育水平,探寻具有实效性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德育环境建设,扩展大学生心理优化的途径

德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己任,它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而且要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从建设德育环境、完善德育途径入手,构建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这一课题时,除了要关注大学生思想认知这一内因外,还要注意形成外因条件的德育环境的建设。各高等院校应从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举办人文学科讲座、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等方面着手,营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社会各界也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輿论氛围,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全面开展。全社会齐抓共管,形成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合力,最终实现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

在工作方法上,应改变以往的重形式轻实效、重理论轻实践等做法,从改革德育教学方法、行为评价、社会实践、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等方面寻求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途径。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有效方法,即通过参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各种社会活动,使大学生感悟时代主流、广泛接触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不仅可以让大学生体验到书本中、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情感,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成就感,有助于走上社会后人生价值的实现。

3.以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契机,积极推进高校德育教育的大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衡量社会主义囯家公民素质高低的坐标和尺度。十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高校展开核心价值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必须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积极推进高校德育的大发展。高校不仅要牢牢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还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核心价值的引导充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总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育双方的积极配合,更要求全社会齐抓共管;不仅需要认清现状,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永臣.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2]卢丽君.高校德育论坛研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3.28

〔责任编辑:李锦雯〕

作者:路怡

第二篇:探究大学生德育教育转型

摘 要:时下,德育实效性问题及德育的“ 非共生状” 促使学者将目光投向共生德育。共生理论的提出为德育范式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与新方法。共生所蕴含的自主—全息性、合作—互惠性、开放—接纳性三大特征诉求德育范式转型。德育范式转型已成大势所趋, 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应然选择, 又是德育理论纵深发展和德育实践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方能实现德育的根本指向———“做成一个人” 。

关键词:大学德育;共生理论;德育范式转型

德育范式研究问题, 是当前我国德育基本理论关注的重要领域。学术界关于传统德育范式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 诸如规范德育论、理性德育论、情感德育论、生活德育论, 等等。然而,这些德育范式无论是在宏观层面上的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和德育目标, 还是在微观层面上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和德育方式, 都是有所偏重、有所钟情的, 往往带有非此即彼的一元色彩或厚此薄彼的偏袒倾向, 德育系统中各要素未能维持相对和谐、互赢共荣的态势。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在此大背景下聚焦德育的和谐性, 追求德育的“ 共生状态” 无疑更具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共生理论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利于1879 年提出了“ 共生” 概念。“ 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ingtogether) ” [1]。不同系统、不同种属、不同要素之间的共存互惠构成共生理论的根本内核。共生所包含的要素有三: 一是共生单位,指的是构成共生群体或共生系统的单子细胞和基本元素, 是共生得以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前提条件; 二是共生关系, 是指各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形式和机制, 这种关系既有方式的差异, 如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 又有时空程度的不同, 如点共、间歇式共生、连续式共生和一体式共生; 三是共生环境, 是指共生关系发生的外部空间和共生单位以所有因素的总和, 是共生赖以存在的条件和场域。通过共生概念的厘清和共生要素的梳理,不难发现,共生具有自主—全息性、开放—接纳性和合作—互惠性三大基本特征。

二、大学德育教育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任务, 是决定德育工作发展的核心指南, 是国家和社会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大学德育使命较之中小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层次上,中小学主要以“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规范为基本内容,而大学之道,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大学》);朱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二者之区别,“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学辑说》中强调二者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见,小学重视形而下的行为规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养成教育,而大学则偏向于形而上的意义生成和价值认同,以提升人的德行为鹄的。不同于中小学德育的奠基任务,大学德育应高瞻远瞩,以一种“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的姿态去肩挑伟大使命,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气概,即引导社会建立一套以仁、义、礼等道德伦理为内核的精神价值系统;教导民众自觉选择其命运方向从而确立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恪守笃实的学术理想,为先贤往哲继承和弘扬中断学统;坚定为天下后世开拓太平基业的政治理想。“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不仅强化内容的经度,涵盖了社会担当、生命追求、学术愿景、政治理想,还拓宽内容的纬度,递进式地涉及个人、民众、社会、国家、世界,这与“三不朽论”交相辉映,大学德育应当厉行四“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会担当,去完成亘古不变的历史使命。

“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无形之中增强了“道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们遵守道德的心理倾向。故而,大学德育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与“利人”的统一,有大德必享“四得”,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道德,践行道德。

三、德育范式转型

( 一) 理性德育论转向主体德育论

一般认为, 理性德育论的基本观点有四: 一是既定性, 即德育内容不是由师生参与选择而逐渐生成的; 二是授受性, 即德育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人格和生命体验, 德育方式主要局限于自上而下的知识教学; 三是外铄性, 即德育方法是在邪恶人性的逻辑预设上使用的强制灌输手段; 四是约束性, 即师生地位的依附性和不平等性。由此可见, 理性德育论的弊端是不言自明的, 在此不加赘述。共生理论的自主性和接纳性反对轻视学生主体人格的奴性道德和听话道德, 鼓励立足于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主体道德。理性德育论秉持“ 知识即是道德” 的教育观念, 实质上是一种道德绝对主义, 强调教师的道德权威对学生的妄加干涉, 极具外铄型色彩。相反, 主体德育论是在价值中立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 由教师发挥思想和价值的引领作用, 学生在道德认同和道德抉择过程中, 通过师生双方平等对话和共同协商, 构成价值互动和意义生成过程。主体德育论具有明显的内发性特点, 教师不再是“ 思想的首领” 和“ 道德的楷模” , 德育从外在“ 授—受” 性向内在的“ 导—化” 性转变,在坚守底线伦理的基礎上获得“ 重叠共识”(overlappingconsensus ) , 师生之间由静态的“ 师教生学” 关系转变为动态的“ 师生互学” 的关系。不难看出, 主体德育论具备开放的道德观念, 承认不同层次的道德水平( 无论是高尚抑或是普通) , 符合做人底线的各种道德品质都是值得肯定的, 具有道德自觉的“ 应当” 行为要提倡, 但却不能因此否定和责难“ 正当” 行为的道德性。正如《论语》所言: “ 大德不逾闲, 小德出入可也” 。 值得注意的是, 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和主体选择能力的同时, 要谨防走入单子式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淖。极端个人主义( 利己主义) 是学生道德成长的毒瘤。人的双重性存在本质(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要求正确合理地调衡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个体是具有“ 类” 特性的群体依附性主体。脱离“ 类” 的存在, 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必然受阻而妨碍发展; 失去“ 主体” 的存在, 学生因丧失个性和特色而成为社会复制品。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道德发展上兼顾个人取向和社群取向,二者和谐共生, 互相促进。中国古代哲学中“ 天人合一” 和“ 家国一体” 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 修齐治平” 的进学之道都是有力的佐证。

(二) 科学德育论转向情感德育论

科学德育论是在政治德育论遭遇众人谴责之后备受追捧的德育范式。当时, 跨学科研究成

为新潮, 尤其是心理学的科学实验被广泛移植于教育领域, 学校德育在反思政治化德育之后痛定思痛, 高扬教育实验大旗, 钟情量化研究,掀起了德育科学化之风。德育工作者的注意力聚焦于探究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 力争摆脱德育的“ 边缘化” 地位, 赋予德育应有的名分而使德育有规律可循, 有科学实证可依。然而, “ 科学” 的含义却被不加分辨地引用到德育中来, 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如出一辙, 强调规律的必然性、普遍性和永恒性, 德育因此成了不折不扣的知识传授。不幸的是, 由于人的二元一体性与客观世界的一元性不啻天渊, 所以即使在控制十分严格的环境中, 人的行为往往也具有偶然性、特定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 千人一面、众耳一调的科学化德育方式不仅收效甚微, 而且在以道德认知为基调的科学德育论引导下, 学生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而备受“ 道德分裂症” ( 道德行为和道德动机发生冲突、错位) 的滋扰。有鉴于此, 科学德育论应该转向情感德育论, 德育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 共生德育是在共生理论指导下,以共生互惠理念为核心, 立足于协调德育系统各方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 追求和谐相处和发展, 谋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共生共荣的教育。这样的德育, 不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教育形态的共生教育, 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等德育要素的共生教育, 还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德育具体内容的共生教育。追求德育系统各要素的和处共生并能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方能实现德育的根本指向———“做成一个人” 。

参考文献

[1]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4).

[2]烏杰.系统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4]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 ,(11).

[5]张劲.论当代中国大学的德育使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5).

作者:陆薇薇

第三篇:大学生德育教育主要内容思考

摘要大学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重视和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关键。以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作思考,认为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主要内容

“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深刻说明了高校的德育教育要关心政治。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物,有可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共产主义者,但他一定是爱国主义者。说明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爱国主义。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要求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的体系中,德育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规模发展迅速,德育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但形势并不乐观。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文明冲突日渐频繁。处于发展和改革关键时期的国内各种社会变革导致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也日益增多,越来越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也必然影响着高校的德育工作。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德育教育方式,提高德育教育水平,培养人民接受,社会满意,具有国际视野的合格人才。

1高校德育教育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1.1当代大学生要抓好理想教育

理想是我们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有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保证。现阶段大学生的理想包括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现实理想。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四有”新人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大学生正是担当这一重任的主力军。大学生要有“建设国家,舍我其谁”的气概。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团结全中国力量形成凝聚力的保证。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象旧中国一盘散沙一样,任由强国宰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无法实现。

1.2当代大学生要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由于国家人口政策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出生与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的时期,难以认同他们父辈身上艰苦奋斗,朴素进取的精神。而我们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希缺的国家,国家经济建设的底子还很薄。如果大学生不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不将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道德继承并发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可持续性,国家就没有发展强大的基础。

2高校德育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

2.1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德育教育的范围很广,包括理想教育、方向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也涵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还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但综观各国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爱国主义与一个人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道德情操集中体现,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大学要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者,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首先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他们意识到自己对民族,特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事实证明,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祖国没有责任感,他根本就不可能有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也就不可能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建功立业。

2.2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认识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注重加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家精神和民族大义得到了很好体现。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极少数大学生在爱国主义这个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个人立身之本的问题认识模糊,立场摇摆不定。因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必要,而且要持之以恒。大学生是理性群体,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重理性教育,提高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首先,爱国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在引导青年学生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着重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帮助大学生正确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明白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凝聚力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内涵。大学生只有深刻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近代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以及众多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他们的爱国主义才能有坚实的根基。

3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

3.1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本质特征。而高校的德育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体现。大学生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观点,也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教育观点。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不同历史时期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发展;要使大学生成为继承社会主义事业的“四有”新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青年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学教育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人文本的德育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既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即强调尊重人、解放人和塑造人。以人为本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对人包括环境中的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

3.2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一是体现高校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二是体现高校追求真理,尊重个体发展的科学精神;三是能折射社会,将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通过毕业学生传递给社会,从而将大学德育教育的价值放大。四是强调从实际出发,强调从学生出发,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

3.3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1)开展心理咨询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是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其大学几乎都开设心理咨询机构,配有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活动场地。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分也设有类似心理咨询室这样的机构,各项心理咨询工作正在开展。但形式还不丰富,大都停留在上课,一对一的跟踪咨询等。通过影视作品、团体心理训练活动还较少。如成立敏感训练小组、心理剧疗法等。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时期碰到的各种思想和心理问题,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其作用非常重要。

2)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教育规范教育,单靠传统的灌输,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大学结合大学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灵活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增强德育的效果。如思想大师的演讲,能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竞技体育明星的校园表演,能激发大学生的拼搏精神;成功企业家的精彩访谈,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而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活动:环保宣传、募集资金、慈善工作等。这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还可让他们学会生存的技能,探索未知的勇气,平衡人际关系,形成团队合作意识等

此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公共环境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这些方法比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达到德育效果,也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杨文军,张社争.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大学的使命[J].教育与职业,2006,3(8):12-16.

[2]田建国.牢牢把握高校德育正确方向[J].发展论坛,1999,6:54-56.

[3]张水银.如何提高高校德育方法、途径的实效性[J].法制与社会,2008,02(中):71-7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作者:刘秋红

第四篇:浅议网络与大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一族日趋壮大,网络对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都产生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改进的问题。为此,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及采取何种对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德育教育

一、网络环境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分、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篡改。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在网络社会里,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导致政治观念淡化。

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工作,牢固确立思想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工作,关键还是在人,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一是校党委工作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的干部,负责对校园网的总体监控和管理。二是校内各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干部,负责对本单位的网站的监控和管理。三是学生骨干队伍,由他们组织学生网络自律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学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学会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而且还要运用网络,要善于把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3.“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思想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将网络焦点信息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两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有益的补充;对消极有害的信息垃圾给以理性的批判,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改进“两课”教学,而且拓宽了网络思想教育的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实效性。

四、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1.密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网络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教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一是尽快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3, (3).

[2]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 2003, (4).

[3]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3, (3).

[4]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 (4).

[5]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作者:薛 晶

第五篇: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摘 要]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德育教育

[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赵国锋

上一篇:大学经济论文下一篇:档案数字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