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课程方案

2022-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课程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幼儿园小班课程方案

小班幼儿课程游戏化初探

摘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教学游戏,幼儿教育实践一体化模式,把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育游戏化。提供给幼儿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和谐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主动探索,主动活动,思维活跃,所以游戏活动是合理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年龄特点;游戏化;策略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杜威指出:游戏是一种态度,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幼儿园课程的游戏,但强调在体现游戏精神的过程中,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正确的选择和决定儿童权利;提供环境设置和材料的关注,强调儿童与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注重活动过程中,将目标的过程中所隐含的这种精神渗透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这种精神渗透到课程设计的思想,是重要的组织策略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这是游戏的过程。

(二)教学与游戏的关系

游戏在儿童教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游戏的学习中,让孩子获取一些生活技能或经验,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两者有共同之处,所以两不被侵犯。如何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内部链接游戏和教学环节,这表明两者并不矛盾,但是,游戏和教学也各有差异,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三)为什么要课程游戏化

小班的孩子年龄相对小,对于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自身的各项能力还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注定了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的过程中不能以太过规范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这样会使幼儿没有学习欲望和参与兴趣,要以幼儿能够接受、喜欢的形式进行,而这种形式就是游戏。

二、课程游戏化的作用

(一)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游戏与教学的概念经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已经成为各级教学目标,根据教师的意愿和计划的活动,原来的教学任务也悄悄地被游戏代替了。事实上,游戏和教学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两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例如音乐游戏“猫捉老鼠”可以培养孩子欣赏音乐本身旋律节奏感的美,培养孩子的勇敢,机智,奔跑和跳跃的性能,通过弯曲,还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获得主动学习和发展。这不仅推动了各领域的儿童的发展,可以让幼儿在想象中独立创造的游戏世界自由表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现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的整合变得更完美,更生动,从而改变“放羊式”或“灌输”教育的根本,只有充分了解自然和每个游戏的价值,这样可以在游戏中实现最大程度各自教学的价值。

(二)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快乐自主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的要求,是幼儿一种独一无二的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社会性,实践性是游戏的特定属性。幼儿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水平,好奇,活泼,对周围的一切美好事物的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在游戏活动时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活动状态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让孩子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的本质,运用现有的知识,各种材料的操作,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绘画“小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讲解和示范图展示,然后让孩子们效仿,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可移动的小鸡纸板玩具,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绘画兴趣,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果,孩子们兴趣非常高地玩起来,围绕“小鸡”头,用你的“小鸡”的翅膀,“小鸡”摆动腿,每个孩子都玩得很开心,发出欢快的笑声。孩子们边玩边使用各种图片粘贴小鸡,老师看了会情不自禁地问:“你们小鸡在干吗?”孩子回答: “我的小鸭看天上的云。”低着头的小鸭子“我的在吃虫子”……老师可以在幼儿这种游戏的情境下问:“怎样才能让小鸡做出各种动作?”让孩子知道把小鸡的头,嘴改变方向就能够完成。一个测试过后,幼儿很快的在纸上画出各种动态的小鸡。在活动中轻松自然学习的孩子,在整个过程中在看,想,画中做着玩的。他们的作品充分展示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快乐的游戏开发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三)可以促进幼儿多面发展

为了使孩子的活动区域中充满阳光和快乐,我们提供不同的区域性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由的操作玩耍,在自主性的游戏中,教师设置不同的游戏场景,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角色中体现生活,在户外游戏中,教师提供不同的体育游戏器材,让孩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次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创造力和快乐,让孩子受益无穷。

三、如何实施课程游戏化

(一)一日活动游戏化

在一日活动的组织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如喝水排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开火车”的游戏,让幼儿自觉的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排队喝水。幼儿本身对劳动没有什么自主的意识,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主动的去做一些事情,如在“擦椅子”的活动中,只是简单的擦椅子孩子肯定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做,但是教师可以以“给你的小椅子擦擦脸”的游戏开展,这样幼儿便会乐于接受,并积极的参与到“擦椅子”的活动中。在日常行为习惯上的培养中,如把玩具送回家等一些趣味的劳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些小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能干和劳动的快乐。帮助幼儿改掉自身一些不好的习惯,提高孩子做事情的坚持性。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很多机会,以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来组织幼儿活动,幼儿会更加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并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区域活动游戏化

区域游戏是一种特定的游戏活动,它包括益智区、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科学区、生活区等。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通过不同的学习和扮演适当的角色身份的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学会友好的沟通技巧。反过来,如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可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意见,互相沟通,能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建构区是幼儿构建能力发展的一个途径,且能学习建构技巧。可以在这个区域中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的形状和一些数量的关系。在尝试各种材料,建构方法,不同的设计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孩子们之间可以合作,设计,实施,一起游戏,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区中可以培养幼儿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看、听、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图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感受,进行模仿、学习和欣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习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需求、意愿和观点;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了解。

(三)教学活动游戏化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找小猫”、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如谜语。谜语本身就具有游戏的性质,而猜谜则是一种游戏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

如以想象的方式组织活动,根据活动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想象。一是教师角色的想象,如在组织经常以动物妈妈的身份照顾孩子的活动,和小动物的朋友是妈妈的好宝宝。另一个是情节的虚构,在虚构一些情节的教学活动吸引孩子参与。在艺术活动“有趣的房子”,教师可以这样创设一个情境:小动物来我家,兔,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我们的房子破旧了,想让小朋友们帮助我们设计建造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想不想?”引出“让孩子帮助小动物设计房子”的意图。这种想象的方式,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效果越明显。在这类活动中,教师较多地利用了表演游戏的因素,因而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教育效果。

如以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和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游戏可以成为基本形式和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途径,深刻理解到游戏对孩子发展的价值,教师更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和游戏时间。在游戏中结合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徐燕

第2篇:依托节日课程促进小班幼儿学习主动性的策略研究

中华5000年传承孕育了无数珍贵的节日活动。节日活动源于历史、融于生活,是幼儿十分感兴趣、涉及面较为广泛的一类生活化课程。有关各类节日的历史、风俗、吉祥物、名人典故、经典名篇等都可以作为幼儿认知和体验学习的一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传统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小班幼儿入园开始接受集体教育,有分离的焦虑,却也对各种新鲜活动充满好奇。如何正确利用节日活动,引导小班幼儿爱上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笔者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几条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节日激趣,爱上学习

鉴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主动学习需要从兴趣出发逐步引导,而爱上学习是主动学习的第一步。因而,在研究初期,我主要从兴趣导向出发,引导幼儿感受节日氛围,走进节庆活动,适应集体学习生活。

(一)“开书日”让幼儿快速适应学习生活

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學不仅有隆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古代将入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流传下来的“开学仪式”更是历经千年而未改。为了减少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同时对他们进行有趣的学习启蒙,我借鉴古人的智慧与习俗,将“开书日”作为幼儿的第一个入园礼物,融入小班开学第一天的教学活动。“亲子游戏——亲子游园——正衣冠——净手——开智”,幼儿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开启了学习生活。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减缓入学恐惧与分离焦虑,帮助其快速适应学习生活。

(二)“中秋节”让幼儿充分感受节日魅力

在幼儿逐步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第二周,也即将迎来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节日的教育功效,让其更有教育意义,我们利用一周时间带领幼儿感受中秋的魅力。通过了解“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秘传说,通过制作月饼、开月饼茶话会,制作花灯、猜灯谜、放花灯及故事表演“月亮,你好吗?”等活动,幼儿每天都有事可期,有惊喜可待,充分感受到了节日课程的魅力。
二、课程导向,主动学习

在感受与喜爱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逐渐参与节日课程的设计与组织实施。在此过程中,家长的协同配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爸爸妈妈带领幼儿共同调查节日由来、感受节日文化、走访历史足迹,使幼儿对节日活动的理解与生成有了生活根基与经验基础。下面以国庆节为例,介绍让幼儿主动参与节庆活动的做法。

(一)家园协作,调查了解节日由来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爱国”这一主基调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借此契机让“爱国”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任务。但“国家”这一概念在幼儿幼小的心中还是一片懵懂,他们无法具象感受这一概念。于是,我采取了家园协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国家”这一概念。

1. 老兵爷爷讲故事

通过全园发动,我们邀请到一位老兵爷爷来园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从老兵爷爷的故事中,幼儿第一次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第一次知道了有“国”才有“家”,第一次了解了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保家护国的意义。在老兵爷爷讲述完以后,有的幼儿说:“爷爷们太厉害了,保护了我们的国家!”有的说:“长大了我也要去当兵保护中国!”有的说:“战争太可怕了,希望永远不要打仗!”老兵爷爷的故事给他们上了“保家护国”的第一课。

2. 爸爸妈妈讲故事

以老兵爷爷的故事为引,幼儿对新中国的诞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号召爸爸妈妈也给幼儿讲述有关新中国诞生的故事,并邀请幼儿来园分享爸爸妈妈讲的故事。在分享中,他们有的说到了毛主席,有的说到了周总理,有的说到了小兵张嘎,有的说到了狼牙山五壮士……许许多多的故事汇聚成了爱国的种子,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3. 调查国庆节的由来

最后,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调查了国庆节的由来,70周年国庆会有哪些活动,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来爱护我们的祖国。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调查表,一起感受着这一伟大节日的历史,他们对国庆节的情感也由最初的懵懂到具体再到肃然起敬,“国家”这一概念深深烙印在了他们的脑海。

(二)实际走访,直观体验节日文化

国庆前后,幼儿身边环境中的节日氛围已经非常浓厚了,但有些内容必须到了国庆假期才能感受到。于是,我将这一主题课程融入到具体的节日中,让生活成为幼儿的第二课堂,让父母继续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 开放式任务,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

如何让父母和幼儿共同参与节日课程,过一个有意义的国庆节?我给他们布置了一项开放式任务,即“制定一项计划、走访两处景点、做三件爱国事”。这样的任务给予了幼儿和家长极大的自主空间,幼儿非常主动地与父母一起进行教育计划研讨,有的说去电影院看爱国电影,有的说去步行街感受国庆假期,有的还专程去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的原本就有去首都北京旅行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幼儿全程参与,少了在幼儿园的拘束与胆怯,主动发表意见,成为个性化课程的设计者。

2. 生活化课程,给予幼儿真实的体验

摄影、绘画、手工、做志愿者、看国庆大阅兵、说爱国话、学习“学习强国”……幼儿和家长在国庆假期中都做了许多爱国的事情,参与度和积极性十分高涨,真正做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有效促进了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展。

(三)融入学习,主动参与节日规划

家园协作过后,我们将幼儿和家长在假期中完成的个性化课程再次引入教学活动,将幼儿在节日活动中看到的、学到的、做到的变成幼儿园教学的一部分。

1. 制定计划,主动参与活动课程

与幼儿在家制定节日计划一样,在幼儿园实施课程的第一步也是制定课程计划。因为有了前期经验与切身感受,这次幼儿都能够出谋划策,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可以教大家做国旗”,有的说“我可以教大家唱国歌”,还有的说“我在北京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节日课程的规划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步产生。

2. 小小助教,分区进行教学活动

课程计划制定好后,我们邀请幼儿成为老师的小小助教,一起教小伙伴们学本领。音乐区分给了国歌小组唱国歌,美工区分给了国旗小组做国旗,语言区分给了旅行小组介绍国庆见闻,生活区分给了特产小组分享美食……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寻找小助教,分区进行特色活动。这一次,教师把节日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幼儿,让他们成为了节日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者和参与者。
三、鼓励创新,快乐学习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根据节庆内容可分为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节庆等。因而,除去传统节日活动的传承,教师还鼓励幼儿积极创新,将自己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做成节庆活动共同生发课程。

(一)四季课程助力节日活动的创新

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载体,园部首创幼儿四季课程,但四季课程中的节庆方案还未形成独有的体系,其中蕴含的创新性成分能够给予我们研究者更广阔的研究与探索空间。下面列举幼儿以秋收为载体生发的一项主题节日课程——“飘香桂花节”。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由于今年桂花开得晚,幼儿无法在中秋赏桂,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幼儿将它重新做成更有趣的课程。做调查、定计划、按兴趣分类,幼儿对课程的生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攻略。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将桂花做成美食课程最为合适。

楠楠:“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糕。”

恬恬:“我们来做桂花蜜吧!”

小哲:“桂花晒干了可以泡茶喝。”

宬宬:“桂花圆子羹也很好吃呢!”……

于是,闻桂花、采桂花、洗桂花、晒桂花,与桂花美食相关的一系列桂花课程诞生了。幼儿全程自己动手,在合作互助、共商共享中制作出了一系列桂花美食。制作过程中,幼儿还发现桂花的晾晒时间、白糖加入的多少、桂花品种的选择等对桂花美食制作的口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继续查找资料,要争取做出更美味的桂花美食呢!

(二)分層指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在生发课程、参与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幼儿喜欢跟着别人行动,有的幼儿虽然有想法但动手能力不足,有的幼儿领导能力很强,能够根据活动需要自创许多有趣的玩法。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节日课程指导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分层指导、分兴趣生发、分实际情况取舍,尊重和支持他们的不同想法,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

例如在秋收课程中,我们以南瓜为主题设计了“趣味南瓜节”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茜茜带来了一个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小小南瓜灯,于是许多幼儿也想把制作南瓜灯放入我们的南瓜节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生南瓜很硬,他们自己很难操作。有什么办法能够做出南瓜灯呢?带着这一问题,幼儿开始了热烈讨论。

佳倪:“把南瓜蒸一下会变软就可以做南瓜灯了。”

可乐:“但是很快会发霉啊!而且万一蒸得太软也不行。”

萱萱:“那我们还是拿彩纸做吧!我们让老师教一下。”

慕慕:“幼儿园不能做,我们就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啊!”

教师对幼儿的想法都予以了支持并鼓励大家大胆一试。于是,幼儿分成几组开始尝试制作南瓜灯:佳倪回家让妈妈将南瓜蒸成半软的,并将半软的南瓜带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一起用玩具刀开始了创意南瓜灯的制作;慕慕回家设计了南瓜灯的图案,爸爸负责切割,父女俩合作完成了作品;而萱萱和可乐在我的指导下共同创造了纸条南瓜灯,并开始了他们的小助教任务,剪条、拼接、聚拢,许多幼儿按照他们的方法也都制作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南瓜灯。这些南瓜灯有创意、有想法、有实践、有特色,幼儿对自己的成果都很满意。

小班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需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节日活动有传承、有创新,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在调查、讨论、实践、生成的过程中,节日课程被幼儿逐渐丰富与完善,开放式的任务、生活化的体验、游戏化的情节、差异化的指导,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正在慢慢生发与提高。

(注: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2020年微型课题“依托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1006)

作者:邵滟茹

第3篇: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

【摘要】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的实践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论述了幼儿园课程方案及其编制的内涵、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幼儿园管理者应该承担决策者、引领者、组织者和主持者的角色,坚持从实际出发,引领全员参与,把握课程平衡,保证课程相对稳定,实现课程创新,保证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管理

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但是,由于各个幼儿园的自身条件不同,他人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通常无法在幼儿园里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每个幼儿园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选择和重组,形成适合本园的、本土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严谨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管理系统。加强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与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不容回避的问题。〔1〕

近年来,在教育民主化运动的驱使下,课程决策民主化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特别是在国家教育纲要和地方教育纲要相继出台之后,我国各地的许多幼儿园开始在实践中努力争取自身的课程决策权,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内容,尝试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方案,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管理系统。然而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之后,幼儿园的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正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例如,由于园长面对课程改革时无所适从,导致在课程管理上的消极等待;由于园长对课程管理意识淡薄,导致课程管理的失控;由于园长缺乏课程管理能力,导致教师对本园课程的困惑,教师难以把握课程实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概括地说,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课程改革的被动与无序,课程设置的超载或缺失,课程编排的无结构与无系统,课程管理的“放羊”与“游击”等。由此产生的“园长迷惑”与“教师困惑”问题将会严重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和课程改革的进程。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严峻态势已经向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课程管理的新挑战。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管理方法,针对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与现实需要,探寻和建立一套相应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方法。幼儿园可以依靠幼儿园的“自组织能力”,编制并利用自己的课程方案进行文本化管理,推进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有序进行。

一、幼儿园课程方案及其编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般是指幼儿园按照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特点与需要,根据本园的实际状况和课程资源条件,对本园的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编排、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梳理与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课程认知表达形式。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幼儿园在一定时期内实施教学和进行课程管理的依据,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行动纲领。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指幼儿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对本园课程进行选择、策划、重组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策划与课程设计的课程管理活动过程。对幼儿园来说,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以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为基础,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为载体,以幼儿园成员为主体,以幼儿园的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为保障的课程管理过程。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编排,而且承载了课程园本化、系统化、文本化和结构化的管理功能。〔2〕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程信息的分析与选择,对课程内容的归纳与提炼,对课程方法的探索与梳理,对前期课程改革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其最终目的是将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已经认同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行为,并在实践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编排,最终实现课程编排的最优化。〔3〕

二、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内容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对本园课程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策划与设计。课程方案的编制应该立足于幼儿园课程的现实需要和课程资源的实际状态,完整地表达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行为和课程体系。为了确保课程方案的可操作性,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般分为“幼儿园课程编制方案”(正本)和“幼儿园课程执行计划”(副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作为正本的幼儿园课程编制方案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对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关系、课程依据、课程编码和课程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描述,大致包括编制背景、主体内容以及实施与管理三个部分。作为副本的幼儿园课程执行计划实际上是幼儿园的课程执行方案或工作计划。只有当幼儿园课程方案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课程执行计划时,才能确保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

1.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背景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时,首先应该对课程方案编制的背景性条件作分析。分析越充分,方向越明确,课程方案的针对性越强。每个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各有特点。在编制课程方案之前,幼儿园先要对本园的课程背景、课程资源以及相关的背景因素作全面分析,从中找出课程方案的编制依据,确立设计课程方案的起点。编制背景信息通常包括课程方案的主题或名称的确立、幼儿园的课程现状与现实条件分析、课程方案编制的宗旨与指导思想、课程方案编制的实践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2.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内容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依据、课程功能、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特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序度、课程编排、课程类型、课程编码等方面的阐述。

3.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为了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组织成员对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知晓度与认同度是课程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课程方案中还应该有关于课程方案及其实施问题的说明,以及对课程方案的实施与管理方法的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提高课程方案的执行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方案承载着多种教育价值与管理功能。对幼儿园来说,编制课程方案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幼儿园具有基本的前期课程资源条件,组织成员对课程方案编制高度认同,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课程管理能力等。这些基本条件关系到课程方案编制的实际成效。

三、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

众所周知,完成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重任的实践主体是幼儿园。〔4〕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和理想境界的实现取决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实际成效。尊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吸纳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建构具有幼儿园本体特色的课程方案,形成适合幼儿园的课程管理系统,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目标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是课程管理的需要。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本园的课程实践进行解读、梳理和重组。这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进行课程规划的管理过程。〔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课程方案的编制实际上是一个制定与执行课程决策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目标。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最直接目标是要使幼儿园课程管理文本化,以加强幼儿园课程的系统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形成一个真正适合幼儿园自身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方案。

2.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者角色定位

为了加强对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管理者应该承担课程方案的决策与规划、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等方面的管理职责。管理职责的有效行使取决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园长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的管理者角色定位是保障课程方案编制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

(1)决策者角色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课程决策和课程规划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课程决策者的角色意识,自觉承担课程决策者的角色责任,确立幼儿园课程发展方向,形成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管理流程,对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发展进行有效管理。

(2)引领者角色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过程中,园长除了要承担课程决策者的角色外,还需要以引领者的身份带动全体员工进行课程方案编制工作。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没有管理者的带领与推进是很难完成的。幼儿园管理者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观念引领、过程引领、培训引领、研究引领、实践引领等。管理者的引领作用通常会决定课程方案编制的质量。

(3)组织者角色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是一个组织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方案编制的组织协调与过程控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等,都是管理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组织不力,必然会造成课程方案编制过程的混乱和课程实施的种种问题。

(4)主持者角色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员工始终是实践的主角,而管理者只是编制活动的主持者。如果管理者偏离了主持者的角色,过分夸大管理者的作用,就会发生课程角色错位、课程角色替代等管理问题,导致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的任务是为员工提供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的平台,引导员工参与课程研究的实践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角色的准确定位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走向有序化的管理保证。

3.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基本管理策略

从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实践看,坚持从实际出发,引领全体员工参与课程方案编制,把握课程编制平衡,保证课程相对稳定,实现课程设计创新,这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管理策略。

(1)从实际出发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每所幼儿园为自己度身定制的课程运作系统,幼儿园必须以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条件为依据来编制课程方案,确立本园课程的发展起点与发展方向。如果课程方案偏离了本园的实际情况,那么课程方案的适宜性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应该从分析幼儿园课程现状入手,正视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问题,寻找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发展路径,通过对本园课程实践的研究,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方案。

(2)引领全员参与

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不是管理者的专利,不是园长的个人行为,也不是少数骨干教师的特殊权利,而是幼儿园的组织行为。课程方案的形成是组织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组织成员能力互补的产物。管理者应该从传统的只有少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实施全员化的课程管理。〔6〕全员参与的实质是调动幼儿园组织的一切力量,包括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方案的编制工作。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员工的参与数量和参与程度,而员工的参与程度也是决定课程方案的质量和执行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者应该建立全员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的接纳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全体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方案的编制工作。

(3)把握课程平衡

把握课程平衡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重要管理原则。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为幼儿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新的课程内容层出不穷,幼儿园没有找准自己的课程发展定位或缺乏课程的选择与重组能力时,非常容易陷入课程超载的误区。另外,在面对各种课程资源时,幼儿园也可能偏离儿童发展的需要,只是从非常狭隘的角度选择课程内容,进入课程缺失的误区。所以,在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防范课程失衡现象的出现。如何把握课程管理的方向,确保课程的平衡性已成为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管理者应该始终关注课程目标的平衡、课程性质的平衡、课程结构的平衡、课程内容的平衡、课程方式的平衡、课程类别的平衡,提高对课程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分析、选择与重组能力,以保证幼儿园课程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平衡性。〔7〕

(4)保证相对稳定

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为幼儿园提供了自由实施课程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课程可以无目标、无依据地随意更改。可以随意更改的课程通常显示了其价值的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提倡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正是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极不稳定、经常变换的游击战状况而提出的一种加强课程管理的应对性策略。通过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可以解决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混乱现象,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园操作的、相对稳定的课程系统。管理者要通过课程方案编制保证幼儿园的课程发展方向、课程目标、课程原则、课程运作流程、课程内容和方法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幼儿园课程管理系统的相对稳定。

保证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相对稳定,并不是说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一劳永逸、不可更改的。事实上,课程方案是课程发展的产物,课程方案的相对稳定只是在课程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稳定。这种阶段性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幼儿园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质量。

(5)实现课程创新

实现课程创新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解决课程问题、实施课程创新的管理过程。没有创新的课程是没有生命力的,难以适应现实教育的发展需要。实现课程创新是课程方案完善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把课程创新仅仅理解成一味追求时髦和摒弃传统。课程创新主要表现为课程的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课程方案的编制不是对过去的、他人的课程进行机械的模仿、抄袭或者摒弃,而是根据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去转换课程理念,完善课程行为。管理者应该把课程创新作为课程编制管理的重点,协调课程传承与课程创新的关系、课程稳定与课程发展的关系、全局创新与局部创新的关系、组织创新与个体创新的关系,在幼儿园内形成一个课程创新的管理平台,及时提出课程创新的管理目标,提供课程创新的资讯信息,开展课程创新的研讨活动,开展课程创新的设计活动,以此增强课程创新的适宜性,不断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2〕〔5〕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4〕上海市教委学前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导用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阎水金,张燕.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钟启泉.国外课程改革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Yan Shuijin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作者:阎水金

第4篇:幼儿园小班课程

幼儿园小班“帮我早读书”内容

第一单元 1. 太阳:太阳红,太阳亮,照在身上暖洋洋。 2. 月亮:月亮圆,月亮弯,月亮月亮挂天边。 3. 星星:天上星,亮晶晶,数呀数呀数不清。 4. 风: 水皱眉,树弯腰,云儿云儿藏起来。 5. 雨: 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 6. 雪: 小白花,天上开,欢欢喜喜飘下来。 7. 春: 冰雪化,燕子叫,大地绿,春天到。 8. 夏: 风儿热,知了叫,叫什么?夏天到! 9. 秋: 树叶落,果实香,大地黄,秋天到。 10. 冬: 北风刮,雪花飘,大地白,冬天到。

第二单元 1. 小燕子:小燕子,真灵巧,飞得低,飞得高,尖尖尾巴像剪刀。 2. 小刺猬:小刺猬,地上爬,除了窝,找甜瓜,找到甜瓜不会拿,用刺一扎背回家。 3. 树伞: 风呼呼,雨沙沙,小鸡躲到大树下,大树好像一把伞,护着一群鸡娃娃。 4. 落叶: 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像蝴蝶。 5. 小袋鼠:小袋鼠,不害臊,走路还要妈妈抱,我有腿,自己走,妈妈夸我好宝宝。 6. 小企鹅:小企鹅,真可爱,黑礼服,白围脖,摇摇摆摆乐呵呵。 7. 小蜗牛:小蜗牛,真奇怪,一座小房背上盖。不用瓦,不用砖,爬来爬去到处搬。 8. 蚕宝宝:蚕宝宝,盖新房,不留门,不留窗,圆圆房子盖起来,自己里面藏。 9. 小柳树:

小柳树,弯弯腰,放下绿线把鱼钓。钓呀钓,钓呀钓,没有钓到一条鱼,逗得太阳哈哈笑。 10. 百花开:花园里,百花开,万紫千红真可爱。小蜜蜂,飞过来,忙把花粉采。

第三单元 1. 好朋友:你伸手,我伸手,我们一起手拉手。你点头,我点头,我们都是好朋友。 2. 我是好孩子:

我是好孩子,自己搬椅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拿杯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扣扣子。 3. 漱口:手拿花花杯,含口清清水,咕噜噜,咕噜噜,低下头来吐出水。 4. 洗手歌:

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抹一抹;自来水,冲一冲;小毛巾,擦一擦。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 5. 我会:

我会,我会,不用老师喂,拿起小小勺,饭菜送进嘴。我会,我会,不用瓶喝水,口渴怎么办?拿起小水杯。 6. 我来装个大老虎:

白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装个大老虎,啊呜一口都吃光。 7. 懂礼貌:

小弟弟,睡午觉,房间里面静悄悄。小花猫,懂礼貌,不吵不叫也不闹。藏起脚爪来走路,进屋谁也不知道。 8. 穿裤歌:

一条裤子两个筒,两个裤筒像山洞。小宝宝,来穿裤,就像火车钻进洞。左脚钻进左山洞,右脚钻进右山洞。呜——,呜——,两列火车出山洞。 9. 玩具玩具我爱你:

玩具玩具我爱你,玩后放进柜子里。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 10. 幼儿园里真快乐:

幼儿园里玩具多,滑梯秋千小汽车。做游戏,唱儿歌,幼儿园里真快乐。

第四单元 1. 爱:

爸爸爱我,妈妈爱我,你瞧,太阳公公也爱我,月亮婆婆更爱我。要不然,他们为什么老跟着我? 2. 爸爸和妈妈: 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爸爸和妈妈中间飞来飞去。 3. 等爸爸:

小月牙,天边挂,我在门口等爸爸。我的好爸爸,工作辛苦啦,我要请他快坐下,喝上一杯茶。 4. 布娃娃:

布娃娃,布娃娃,一天到晚笑哈哈,又干净来又听话。让我抱抱你,做你的好妈妈。 5. 红绿灯:

哥哥走,我也走,我和哥哥手拉手。手拉手,慢慢走,一走走到马路口。看见红灯停下来,看见绿灯开步走。 6. 下雨了: 刮风了,下雨了,幼儿园里放学了。快去看看谁来了?妈妈打着伞来了。走出门,回头瞧,门口站着张小宝。微微笑,把手招,伞下多了一双脚。 7. 比比谁最好:

小木马,你别摇;小瓷猫,你别叫;小石狗,你别跳;布娃娃,你别闹。我来讲故事,你们快坐好,大家用心听,比比谁最好。 8. 我长大了:

小时候,爸爸给我穿衣,妈妈给我洗脸,奶奶喂我吃饭。我上幼儿园了,自己穿衣,自己洗脸,自己吃饭,我心里好喜欢。 9. 开船:

贝贝把桔子一瓣一瓣地放在盘子里。他把盘子当成大海,把桔瓣当成小船,自己当船长。

“开船喽!开船喽!”小船长把“小船”开进奶奶的嘴里,奶奶高兴地笑了。 10.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时,妈妈让他给大家分梨。

孔融把大梨让给别人,把小梨留给自己。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拿大的,他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古诗欣赏 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一望二三里: 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3.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关,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5篇:幼儿园小班课程体系

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

一、日常生活

1.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在老师的帮助,玩耍后能洗手。

2.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

3.能自觉大小便,不随地大小便,不尿裤子。

4.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保持桌面及地面的卫生。培养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5.能按时入睡,保持安静。初步学习折叠小被子。

6.学会洗手的方法,能在餐前、便后自觉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嘴、会用茶杯漱口。

7.在成人的提醒下,不随地扔纸屑。

8.在老师的提醒下,不吮手指,不咬手指甲。

9.按次序上下楼梯,不推人,不拥挤,不往下跳。

10.了解过马路、玩大型玩具时要注意安全;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幼儿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11.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常识和注意事项。在发生火灾时,在成人的带领下懂得要及时避开危险。

12.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外部器官,知道其名称;培养幼儿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态度。

13.培养幼儿自觉收拾图书和玩具的良好习惯。

二、体育锻炼

1.学习曲线走。

2.能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走和跑。

3.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

4. 学习体能操。

5.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圈。

6.能步行一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

7.继续学习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

8.能在宽25厘米、高或斜高20厘米宽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

9.能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并做出相应动作。

10.能随意滚球、踢球、向上抛塑料球,初步学习拍球。

1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和老师一起收拾使用过的体育器械。

12.通过玩沙、玩水、穿木珠、撕纸、拧瓶盖、捻纸、泥塑等活动,使两手互相配合,动作协调。

13.能运用插、镶、嵌的构造技能,组装建筑物。

14.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动作的发展。

三、社会

1.学习来园及离园时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向老师、成人打招呼。

2.引导幼儿主动与老师、父母及其他同伴交流,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3.分清自己和同伴、幼儿园的物品,不随便翻弄或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4.学着和老师一起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并能按规则进行游戏。

5.鼓励幼儿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 6.引导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

7.轻拿轻放玩具、用具,爱护幼儿园的物品。

四、语言

1.引导幼儿学会安静地与同伴一起听老师讲话。

2.能听清楚老师的简单的指示,并照着去做。

3.学习说普通话,会用普通话说出同伴的名字和日常用品的名称,并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

4.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学讲故事中某一简单的内容。

5.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大胆参与故事表演。

6.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已的想法。

7.能初步理解内容筒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8.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页单幅儿童图画书中的主要内容。

9.继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愿意用自创的文字表达对事物的感受。

五、科学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产生观察、摆弄的兴趣。

2.充分使用各种感官,看看、摸摸、听听、尝尝,感知经常接触接近的事物,丰富生活经验。

3.观察幼儿园及周围环境中的几种花、草、树,说出名称并发现其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

4.种植一些易活易长的植物,参加园地种植的简单劳动。

5.认识常见的水果及其它部分食品,并知道其名称。

6.观察几种小动物,了解其明显特征和主要动态,培养幼儿喜爱小动物。

7.说出常见生活用品的名称,能正确地使用并爱护它们。

六、数学

1.继续学习按物体的大小差异进行3以内物体的排序。

2.学习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高矮。

3.初步学习5以内物体的重叠对应,并比较多少。

4.继续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会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5.继续认识正方形、三角形。

6.学习按几何图形的外形特征分类。

7.初步学习将两种实物有规律地交替排序。

8.学习1—5的按量排序。

9.帮助幼儿听懂老师的活动要求,培养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启发幼儿大声地回答问题,鼓励幼儿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0.培养幼儿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数学活动材料。

七、音乐

1.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2.喜欢跟着老师唱简短的歌曲。

3.学习简单的模仿动作及简单的基本舞步。

4.能说出一些打击乐器的名称,初步学习为歌曲做简单的伴奏。

5.继续学习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八、美术

1.在老师的启发下。引起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注意,喜欢参加美术活动,并愿意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作品内容。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用棉签、纸团、印章、蜡笔、水彩笔、泥、纸、浆糊等工具和材料,大胆地涂涂画画、粘粘折折、搓搓团团。

3.继续认识并使用红黄蓝绿四种常见的颜色。

4.继续学习添画、涂染、画画、横线、直线、斜线等技能。初步表现简单的物体形象。

5.继续学习任意撕纸、粘贴及简单的折纸。

6.继续学习团、搓面团或泥团。

第6篇:幼儿园小班《剪纸》课程计划

一、主题的产生

剪纸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是人民大众的艺术。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形式,手法简 洁,造型别致,一般用于装饰,表示喜庆或美化生活。五年级的学生在手工课上正好学习了简单的剪纸,学生对剪纸艺术很感兴趣。学生通过剪纸活动,可使他们加 深对剪纸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现象的关注程度,还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协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勤于 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

学生通过《剪纸》研究的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围绕研究主题主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学会分享合作。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体精神。

4、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心。在研究活动中通过学生动手剪纸,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研究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时间:4时

四、活动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一)活动准备:学生收搜集有关剪纸工艺的资料。

(二)活动过程: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剪纸工艺的资料,包括:剪纸的历史和发展、剪纸的文明、剪纸的种类、剪纸的方法以及自己喜欢的剪纸图案。

2、填写好资料调查表(剪纸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3、学会一种剪纸的方法。(有能力的学生)

第二阶段:讨论和研究活动

(一)活动准备:调查表、剪纸的工具和材料(展示)

(二)活动过程

1、学生共同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

(1)学生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附资料)

(2)介绍剪纸的种类:新年剪纸、工艺剪纸、喜花剪纸、脸谱剪纸等 学生分别把收集到的剪纸图样进行展示,进一步明确剪纸的种类。 (3)介绍剪纸的表现形式。

民间剪纸的表现形式很多,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鞋花、喜花、枕头花等主要用于美化环境和装饰。

(4)研究剪纸的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折叠剪法、对称剪法、阴阳剪法。 可请会这三种剪法的同学进行演示,或教师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喜好)相互合作、帮助,练习其中的

一、两种剪纸技法。

第三阶段:学生剪纸活动。

(一)活动准备:蜡光纸、彩色纸、剪纸的工具:剪刀、刻刀等。

(二)活动过程:

学生尝试剪纸,教师可提供一些图案示意图(学生可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模拟剪纸。在剪纸过程中,学生有什么困难,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教育学生剪纸要有恒心,要经常练,才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图案。

第四阶段:设计剪纸图案。

(一)活动准备:图案设计表(附后),学生的剪纸材料和剪纸工具。

(二)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设计要有创意,要有自己的设计理念,要取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创新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帮助。

第五阶段:学生活动评价。

(一)活动准备:设计剪纸图案评价表。

(二)活动过程:

1、分小组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1)自我评价:学生在小组中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

(2)小组互评:互评应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2、全班学生共同评价,教师作出共同评价的等第。评选出优秀作品。

3、展出学生的剪纸作品(在作品展中)

第六阶段:写《剪纸的感受》

学生对剪纸的整个活动,创写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附1:参考资料;

(一)剪纸的发展历史。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386-534)的五幅团花剪纸。北朝以后,虽然出土文物中很少发现剪纸,但从历史记载和古代的刺绣、陶瓷、印染等工艺品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广泛存在。这说明我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剪纸的方法:

折叠剪法:就是将一张方纸折叠三四折后,在上面画上图样,剪好图样展开后,一个后几个图样重复出现围成一圈,并呈圆形。这种形式称为团花。这样的方法也称为折叠剪纸。 对称剪纸:就是将一张正方形纸中间对折,在上面画出图样,剪好的图样,左右(或上下)两半图样完全吻合。这样的剪纸图样叫做对称剪纸。

阴阳剪纸法:就是在一张纸上画好图样,剪好后,块块纸片,条条纸线都相连。把它展开,一面的图样是“空心的”称为阴,一面是“实心的”称为阳,阴和阳是剪纸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三)剪纸的图样:

附2:表格

(一)

剪纸资料收集调查表

剪纸名称

表现形式和方法

用途

资料来源

(二)图案设计表 作品名称

图样(贴图)

作品创想

创作者

(三) 设计剪纸图案评价表

姓名

作品名称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共同评价 张××

新猴闹春

设计有新意,剪制精美。优秀

优秀

优秀

第7篇:幼儿小班的英语课程教案

活动设计理念:

以发展幼儿英语语言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水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因此,从简单、熟悉的东西以及培养听力入手,使小班幼儿对英语活动产生兴趣并鼓励幼儿模仿和表达。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于英语的兴趣,让幼儿乐意参与英语活动。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了解几种水果的英文名称。

3、鼓励幼儿能模仿教师说英语。

活动内容:

认识水果apple、orange。由于该内容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因此,学习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可先复习“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边唱边做动作,从而让幼儿对五官有进一步的认识和巩固。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认识apple和orange,并且初步理解yes/no/like…的含义。其中穿插摘果及品尝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活动准备:

盒子或小袋子一个,苹果、橘子实物及图片各若干,一幅有一棵大树的画,刀、碟子、餐纸,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欣赏“head and shoulders”,边听边做动作,以达到课前的活动准备。

2.输入单词。

a、apple。

教师把已装有苹果的盒子或袋子神秘的拿到幼儿面前,让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T: Look ! What’s this? C: 盒子

T: Yes. A box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以活跃课堂氛围. What’s in the box? What’s in the box ? Do you know? Do you know? Who want to try? Let me try. Ding ding dong(敲盒子),let me try. T: Ok, do you want to know?(引导幼儿说出yes或no) T: Who want to try? (作举手状,并引导幼儿说出let me try) 当幼儿拿出苹果之后,教师用英文输入:oh(惊喜的),what’s this ? C: 苹果

T: Yes, apple! (教师要抑扬顿挫的反复输入). b、orange 教师用餐纸把橘子包起来,然后做示范闻一闻,在拿到幼儿面前给他们也闻一闻,并让他们猜出是什么东西。

T: Hmm!(作闻的动作)the smell is good. 然后拿到幼儿面前:Smell it ! 接着问幼儿:What’s this ? C: 橘子

T: Yes! Orange(教师也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反复输入)。

3.幼儿辨认水果。

教师把水果放在桌面。

T: I’m hungry now. I want to eat some fruits, Who want to help me?(作举手状) 接着当幼儿上来时,教师说:I like apple/orange。看幼儿是否拿到正确的水果。如果拿错,可说: no, I don’t like orange. I like apple(手指apple).无论何种情况,记得说thank you. 4.摘果游戏。

先把水果图片贴到大树上,让幼儿去摘自己想要的水果(可先请配班老师做示范。教师说I like orange, 配班教师摘橘子;教师说I like apple,配班教师摘苹果,然后请个别幼儿上来摘,摘到的就送给他作为奖励。并说:Oh, yes, this is apple/orange. Very good, thank you! 第二步:教师再贴一些图片,让全体幼儿参与活动去摘水果,然后坐到位子上。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辨认。

T: Apple, stand up! Jump!(拿appl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Orange, stand up! Jump!(拿orange的小朋友站起来跳一下)

5.品尝水果。

教师可先做示范:拿一片橘子放入口中:Hmm!sweet! T: Do you want to eat?(继续引导二说出yes) C: Yes. T: Ok, follow me! I like apples/oranges. 接着教师发水果让幼儿品尝。(拿到幼儿面前时一定要鼓励幼儿大声说出“I like apples/oranges”,方可给他。人数太多可请配班老师帮忙。)

6.唱英文歌“I like apple”.

当幼儿在品尝时,可放此音乐,可让幼儿欣赏,也可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Apple is red, apple is round, apple’s juicy, apple is sweet, Apple apple I like you, apple’s juicy, I like to eat. 7.结束。

〈1〉复习巩固 教师再出示一次水果让幼儿复习一遍

〈2〉T: Ok! We are so tired. Let’s have a rest. let’s say goodbye to the apple. C : Bye-bye, apple! T: Say goodbye to the orange. C: Bye-bye, orange. 活动反思:

(1)在小班的英语活动中,实行全英文教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还需中英相结合。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一定要夸张,语音语调要抑扬顿挫,从而才能吸引幼儿。

(3)在活动中,千万不要忽略胆怯、内向的幼儿,多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 指导教师评点:

该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小班年龄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的特征,以各种培养儿童听的能力和模仿能力为主的游戏活动为主,同时又以真实的情景教学刺激儿童模仿或主动说英语。该设计运用了tpr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各教学法运用得当。

第8篇: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小班上)故事、儿歌、歌曲汇编

一、故事

1、《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今天,幼儿园开学了。小白兔起得特别早,他的脸上笑眯眯的,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后面“呷呷呷”的叫声。小白兔回头一看,噢,原来是小鸭子。小鸭子笑眯眯地、身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来了。小白兔礼貌地问:“早上好,小鸭子,你上哪儿去?”小鸭子说:“我上幼儿园!”两个好朋友,手拉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他们走呀走呀,忽然听见后面有谁在“喵喵喵”地叫。他们回过头一看,噢,原来是小花猫。他俩一起问:“早上好,小花猫,你上哪儿去?”小花猫说:“我上幼儿园!”三个好朋友手拉手,高高兴兴地去上幼儿园。

2、《睡觉》:

小红马站着睡觉,不用妈妈拍,不用妈妈抱。

小金鱼睁着眼睛睡觉,一点儿也不叫,一点儿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闭上眼睛,脸上带着笑。

3、《橡皮膏小熊》:

小熊有许多好朋友,他最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了。 第一天,小熊和小狐狸一起玩皮球。小狐狸把皮球抛给了小熊,小熊没有用手去接。“咚”的一声,皮球碰在了鼻子上,鼻子碰得又红又肿。小熊“呜”地哭了起来,小狗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狗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二天,小熊和小猪一起玩滑滑梯。小熊没有扶好扶手,一下子从滑梯上滑下来,“咚”的一声,屁股摔在了地上,摔得又红又肿。小熊“呜”地哭了起来,小猪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猪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贴了块橡皮膏。

第三天,小熊和小猫一起爬攀登架,摔了下来。“咚”的一声,膝盖蹭在了地上,蹭得又红又肿,小熊又哭了起来,小猫连忙说:别哭别哭,贴上橡皮膏药就不痛了。说着,小猫就在小熊的膝盖上贴了块橡皮膏。

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盖上都贴上了橡皮膏药,小伙伴们都说:“哎呀,小熊变成‘橡皮膏小熊’了。”

4、《云朵棉花糖》:

有三只小老鼠,他们是鼠老大、鼠老二和鼠小小。他们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鼠老大最大,住在最下面,鼠老二住在二楼,鼠小小住在三楼。

一天,鼠小小打开窗子,一朵云飘进来了。啊,这朵云很白很白,很软很软,很松很松。鼠小小抱着云朵到二楼去。鼠老二说:“我看可以用它来做枕头,肯定很松软的!”鼠小小和鼠老二又跑到了一楼。鼠老大说:“我看可以用它来做棉衣,肯定很暖和的!”鼠小小说:“我看还是把它做成棉花糖吧!”鼠老大和鼠老二说:“对,这个办法好!”

三只小老鼠开始做云朵棉花糖。他们先往云朵里加一些水果味,再加一些奶味,再加一些甜味。抬到太阳下晒晒,香味就开始飘散了!

闻到香味,动物们都来了。大家好馋呀,三只小老鼠 把云朵棉花糖分给大家,这个一朵,那个也一朵,大家吃得真开心。分到最后,云朵棉花糖只剩一点点了。三只小老鼠你添一口,我添一口,添得真开心!

第二天,大家都来等着云朵再飞进鼠小小的窗口,他们要做更多的云朵棉花糖。

5、《小熊拔牙》: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41

6、《早餐你喜欢吃什么》: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47

7、《爱吃水果的牛》: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48

8、《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60

9、《大大的拥抱》: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61

10、《幸福的下午茶》: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63

11、《翘鼻子的鲁鲁》: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76

12、《三只小猪》: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85

13、《哎,我在这里》: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94

14、《方方的手帕》: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96

15、《我和小猪》: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97

16、《快乐的轮胎》: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09

17、《了不起的轮子》: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10

18、《小兔乖乖》: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39

19、《小熊请客》: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60 20、《香香的被子》: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72

21、《熊宝宝和青蛙弟弟》: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73

22、《下雪了》: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76

23、《小兔找太阳》: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77

24、《太阳公公害羞了》: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80

25、《不怕冷的小兔》: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81

26、《我想长大》: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85

27、《小老鼠学穿衣》: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88

28、《祝你新年快乐》:见省编教材(小班上)P198

二、儿歌

1、《洗手》: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

2、《老师早》:小宝宝,蹦蹦跳,走进幼儿园。.先说:“老师早!”太阳见了眯眯笑,鸟儿听了跟着叫:“老师早!老师早!”宝宝从小有礼貌。

3、《笑》:太阳笑,暖暖的。花儿笑,香香的。老师笑,亲亲的。宝宝笑,甜甜的。

4、《幼儿园是我的家》:大叔是小鸟的家,池塘是小鱼的家,花园是蝴蝶的家,幼儿园是我的家。

5、《秋天里》:秋天里,真稀奇,红了柿子黄了梨。苹果香喷喷,葡萄紫盈盈,石榴的模样最是俏,咧着嘴儿呵呵笑。

6、《爬山》: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兄弟,小妞妞,来爬山(老师拉住幼儿小手),爬呀爬呀爬上山(食指从胳膊一点点爬到肩膀),耳朵听听(捏捏耳朵),眼睛看看(点点眼睛),鼻子闻闻(点点鼻子),嘴巴尝尝(点点嘴巴),胳肢一下(停顿,突然把手伸到幼儿脖颈出,轻轻胳肢一下)

7、《我是轻轻》:我是轻轻,说话轻轻,唱歌轻轻,走路轻轻,敲门轻轻,放下东西也要轻轻。

8、《鞋子穿反了》:一双小鞋子,套上小哥俩。背对背,脸背脸。就像刚刚吵过架。咦——怎么了?哈——鞋子穿反了!

9、《钻洞洞》:一只老鼠,吱吱叫,钻进圆圆的小洞里,吱吱吱吱吱吱叫,洞洞里面好热闹。

10、我用两只小脚丫,一共十个脚趾头。走路、跑步和跳高,都靠小脚来帮忙。

11、《小心陌生人》: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陌生人送我礼物,我不要。陌生人来敲门,我不开。

12、《马路上的车》:大的车,小的车;大车、小车来回跑;丁零零,自行车;嘟嘟嘟,大卡车;嘀嘀嘀,小轿车;刷刷刷,扫路车;索-来-索-来,洒水车。

13、《车轮转转转》:自行车呀丁零零,丁零零,带着我呀向前跑;自行车车轮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轮到幼儿园。 小汽车呀嘀嘀叫,嘀嘀叫,带着我呀向前跑;小汽车车轮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公交车呀叭叭叭,叭叭叭,带着我呀向前跑;公交车车轮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

14、《轮子歌》:一个轮子什么车?一个轮子独轮车。两个轮子什么车?两个轮子自行车。三个轮子什么车?三个轮子三轮车。四个轮子什么车?四个轮子是汽车。许多轮子什么车?许多轮子是火车。

15、《开汽车》:小汽车你,嘀嘀嘀,开到东来开到西。看到红灯停一停,看到绿灯向前行。看见行人按喇叭:滴滴——

16、《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猫来了,害怕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17、《我是小风车》:我是一架小风车,大风吹来快快转,小风吹来慢慢转。

18、《咪咪猫》:一只小猫,一个名字;五只小猫,五个名字;老大大咪,老二二咪,老三三咪,老四四咪,老五五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咪。

19、《我们不怕冷》:冬天雪花飘,天气变冷了。小鸟啾啾叫:“冷——冷——冷。”小猫喵喵叫:“冷——冷——冷。”小朋友们哈哈笑:“不怕冷,快快跑,做早操,身体好。” 20、《冰锅盖》:猴老哥,想烧菜。敲块冰,当锅盖。架火烧,事儿坏。锅盖飞上天,变成大云块。猴哥傻了眼,双手抓脑袋。

21、《冬天到》:北风吹,雪花飘,寒冷的冬天已来到,小朋友们穿棉袄,跑跑跳跳身体好。

22、《晒太阳

(一)》:小朋友,晒太阳。晒晒头,暖和了。晒晒手,暖和了。晒晒脚,暖和了。冬天晒太阳,全身暖和了。

23、《晒太阳

(二)》:小狗伸伸懒腰晒太阳,小猫理理胡子晒太阳,小朋友蹦蹦跳跳晒太阳。晒太阳,晒太阳,晒得衣服喷喷香,小鼻子,闻一闻,嗯,真香!真香!

24、《长大一岁了》:新年好,新年好,我送布娃娃一顶小红帽,布娃娃眯眯笑,伸手要我抱。“哎呀呀,不抱不抱,咱们都大了一岁了,你呀,知不知道?”

25、《鸡妈妈的翅膀》:鸡妈妈的翅膀,宽宽的、柔柔的;翅膀下藏着许多小红花。小黑花,乌黑乌黑;小黄花,金黄金黄;小白花,洁白洁白``````你看,草地上开着一朵朵,会唱会跳——彩色的小花花,很美很美

26、《妈妈的礼物》:妈妈的礼物是美丽的衣裳,妈妈的礼物是香甜的饭菜,妈妈的礼物是好听的故事,妈妈的礼物里有对我满满的爱。

27、《娃娃睡觉不要陪》:爸爸猜,妈妈猜,娃娃睡觉要谁陪?要爸爸?不——对。要妈妈?不——对。小狗、小猫、布娃娃?不对,不对,都不对!娃娃要睡觉呀——不要陪,安安静静自己睡。

28、《煮饺子》:擀好皮,包好馅,捏个饺子圆又圆。水一开,下锅了,扑通扑通水花溅。左一转,由右一转,咕噜咕噜满锅转。上一翻,下一翻,饺子熟了装满盘。

29、《穿衣歌》:开衫:抓领子,盖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套头衫:抓边子,钻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0、《脱衣歌》:拉出你的乌龟壳;缩缩手,拉出你的小袖口。

31、《叠衣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

三、歌曲

1、《两只小小鸭》: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咂)说啥悄悄话,说啥悄悄话。

2、《鱼儿好朋友》:一条鱼,水里游,东游西游找朋友。两条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3、《打电话》: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做什么呀?”“哎,哎。哎,我在打电话呀。”

4、《找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

5、《我爱我的幼儿园》: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又唱歌来又跳舞,大家一起真快乐。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6、《会跳舞的跳跳糖》:跳跳糖呀,跳跳糖,跳到嘴里甜又香。跳呀跳,跳呀跳,跳呀跳,跳呀跳,跳来跳去,跳来跳去,真好看,真好看,跳来跳去,跳来跳去,不见了,不见了。不见了。

7、《小小厨师》:小小厨师来呀,一起来下厨呀,想吃什么菜呀,想吃什么菜呀,快来说一说呀。切一切煮一煮,炒一炒炸一炸,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好香呀!切一切煮一煮,炒一炒炸一炸,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上菜啦!

8、《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老太婆,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黄狗,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嗨吆嗨吆,拔不动,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

9、《香甜的水果在哪里》:苹果,苹果,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哈哈哈哈!

10、《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找一个朋友抱一抱,抱抱谁?抱抱XXX。

11、《毛毛虫挠痒痒》:毛毛虫呀。爬出来呀,哩哩哩哩哩哩,哩,白菜爷爷,笑起来呀,哈哈哈哈哈哈,哈

12、《好宝宝》: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X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

13、《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背上。

14、《小手拍拍》: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鼻子在哪里?鼻子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嘴巴在哪里?嘴巴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耳朵在哪里?耳朵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眉毛在哪里?眉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15、《头发、肩膀、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膝盖、脚,膝盖、脚,头发、肩膀、膝盖、脚,眼睛、耳朵、鼻子、嘴。

16、《一二三》:一二三,肩膀,碰碰碰肩膀。一二三,肩膀,碰碰碰肩膀。

17、《这是什么车》:丁零零,丁零零,这是什么车呀?丁零零,丁零零,这是自行车自行车。

嘀嘀嘀,嘀嘀嘀,这是什么车呀?嘀嘀嘀,嘀嘀嘀,这是小汽车小汽车。 呜呜呜,呜呜呜,这是什么车呀?呜呜呜,呜呜呜,这是救护车救护车。

18、《小小交通警》:我是神气的交通警,漂亮的制服穿在身,我每天路口来上班,刮风下雨都不停。红灯亮,请你把车停,绿灯亮了,请你快快行。

我是个小小交通警,漂亮的制服穿在身,我每天路口来上班,刮风下雨都不停。红灯亮,请你把车停,绿灯亮了,请你快快行。

19、《汽车开来了》:叭叭叭,汽车开来啦!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车开来啦。

20、《伸伸转》:我右手向前伸,我右手向后伸,我用右手摇一摇,我全身转一转。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21、《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2、《两只小鸟》:两只小鸟坐在树上,它叫丁丁,它叫东东。丁丁飞走了,东东飞走了。回来吧丁丁,回来吧东东。

23、《走路》: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24、《小花狗》: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汪汪!

25、《我爱我的小动物》: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26、《找小猫》:许多小花猫,喵呜喵呜叫,我们今天真高兴,要和妈妈做游戏,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一只老花猫,喵呜喵呜叫,我们小猫快躲好,一会妈妈就来找,找呀找呀找呀找,小猫找到了。

27、《捉小鱼》: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捉住。

28、《小雪花》: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空中像朵花。小雪花,小雪花,飘在窗上变窗花。小雪花,小雪花,飘在手里不见了。

29、《我给太阳唱支歌》:太阳太阳亲亲我,脸儿好暖和,太阳太阳摸摸我,收儿热乎乎,太阳太阳喜呀喜欢我,我给太阳唱支歌,唱支歌。

30、《宝宝不怕冷》:北风北风呼呼,雪花雪花飘飘,小手小手搓搓,小脚小脚跳跳,锻炼身体好呀。小球小球拍拍,一二一二跑跑,宝宝不怕冷呀。

31、《小雪花飘呀飘》:小小雪花飘呀飘,一会低来一会高,小小雪花飘呀飘,大地穿上白棉袄,小朋友们真高兴,堆个雪人哈哈笑。

32、《好娃娃》:爷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倒杯茶,爷爷笑哈哈。 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我给奶奶端凳子呀,奶奶笑哈哈。 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

33、《拉个圆圈走走》:手拉手儿走走,拉个圆圈走走,走呀走,走呀走,看看谁先蹲下。。 手拉手儿泡跑跑,拉个圆圈跑跑,跑呀跑,跑呀跑,看看谁先站好。

34、《亲亲我》:我的小脸像苹果,妈妈快来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我的小脸像苹果,爸爸快来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我的小脸像苹果,奶奶快来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我的小脸像苹果,爷爷快来亲亲我,亲呀亲亲我!

35、《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36、《放鞭炮》:来吧来吧放鞭炮,噼啪噼啪噼噼啪,来吧来吧放鞭炮,刺刺刺刺嘭啪!

37、《包饺子》:你来我来大家来,围着桌子擀皮儿。擀呀擀呀,擀呀擀呀,皮儿擀得薄又圆,薄又圆呀!

你来我来大家来,围着桌子包馅儿。擀呀擀呀,擀呀擀呀,饺子包得大又好,大又好呀!

38、《新年到》:咚咚哐,咚咚哐,新年来到了,你唱歌我跳舞,真呀真热闹。你唱歌我跳舞,真呀真热闹。咚咚咚,哐哐哐。

39、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40、《咚咚锵》:(甲)我敲小鼓咚咚咚,(乙)我敲小锣锵锵锵,(齐)咱们两个一起敲,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

41、《锣和鼓》:大锣哐哐哐,小锣锵锵锵,大鼓嗵嗵嗵,小鼓咚咚咚。哐锵咚锵,哐锵咚锵,哐哐哐!锵锵锵,嗵嗵嗵,咚咚咚!

第9篇: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篇一:小班期末汇报方案

小班期末家长汇报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期末汇报 活动名称:大比拼

活动目的:

1、复习所学知识。

2、通过自选节目表演,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的愉快的 参与活动。

3、通过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欲望和表现才能,让幼儿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展现自己在园所学的各方面的技能。 活动准备:

英语图片、识字卡、幼儿礼物、幼儿教材、本期家园联系、本学期教学单及奖状

活动过程:

1、开始:我们小班的小朋友通过这一学期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又增长了许多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展示这学期所学的本领。

2、放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进入展示区。

3、幼儿按照位置坐排列好

4、展示活动

活动

一、幼儿集体舞蹈表演《我的身体》

活动

二、英语展示(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英语单词,并正确发音) 活动

三、音乐展示(部分儿童歌曲)

活动

四、数学展示

1、数一数(1~50)

2、方位认识(上、下、前、后、里、外、高、矮)

活动

五、语言展示(集体)

1、儿歌

2、古诗

3、字宝宝

活动

六、素质教育

1、早上起床要自己做什么?(刷牙)要做到早睡早起。

2、早上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说什么?(早上好)见人要怎样打招呼!

3、饭前饭后要做什么?(洗手、漱口、擦嘴)

4、小朋友怎样过马路是正确的?(在路上不可以玩耍、打闹,过马路要 看红绿灯、要走斑马等)

5、放假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我们不能开。

6、不能开煤气和玩插座,以防中毒和被电到。

活动

七、律动《手指运动》

活动

八、结尾

1、活动小结及家长工作的相关事项,总结本学期班务工作。

2、 发放成长袋 篇二:小班学期末家长汇报活动方案

小二班学期末家长汇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2. 密切家园联系,增进家园交流及亲子感情。

二、活动时间:2013年12月31日

三、活动地点:小班活动室

四、开放内容:小二班学期末家长汇报活动

五、活动流程: 7:30—8:00 幼儿入园,做早操

8:00—8:10 餐前准备,(入厕、洗手、摆放自己的小水杯及小毛巾) 8:10—8:30 幼儿愉快进餐(吃的慢的小朋友可继续进餐,做到盘中无剩餐)

8:30—8:50 区域活动

8:50—9:00 幼儿入厕小便、洗手、拿杯喝水(分组进行)

9:00—10:00 本班期末家长汇报活动

班长做学期总结:

转眼间我们本学期又到了期末,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期末家长汇报活动,也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理解与信任。这次开展期末家长汇报活动的目的有两个:

一、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二、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更进一步能够增强家园联系。在此,代表本班老师向平时对我们工作支持和配合的大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支持和厚爱,使我们本学期教学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

面我简单向你们小结汇报一下本学期工作:

1、律动:《捏拢放开》。

2、手指操:《小毛驴》、《黑猫警长》、《爸爸瞧、妈妈看》等。

3、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我自己》、《扮家家》、《小兔乖乖》等。

4、儿歌:《唱歌》、《小尾巴》、《娃娃的手》、《风的家》;每首儿歌结束后出示字卡,幼儿进行认读。

5、故事:《见面》、《小河边》、《跟我一起跳》、《小袋鼠的眼泪》; 每讲一个故事后出示字卡,幼儿进行认读。

6、集体舞蹈:《快乐宝贝》

7、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是一种境界,世界需要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养育我们的爸爸妈妈,感谢教育我们的人。”请欣赏集体表演的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8、亲子游戏:击鼓传花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个《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谁就要以家庭形式表演节目,然后游戏开始

10:00—10:10 幼儿入厕小便、洗手、喝水、吃加餐

10:10—10:30 英语情境表演:《小熊请客》

10:30—10:40 幼儿入厕小便、洗手

10:40—11:10 家长离园

11:00—11:20 幼儿餐前准备(入厕、小便、洗手、拿勺)

11:20—11:50 美味午餐

11:50—12:00 餐后幼儿安静活动

12:00—14:30 幼儿午睡

小二班

篇三:小班学期末成果汇报活动方案借鉴版

小班学期末成果汇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以个人表演、集体表演等汇报方式,向家长展示幼儿本学期综合情况。

2、在活动中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成长、进步。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数字卡 汉字卡 图形卡 魔法箱 油画棒 画纸

活动过程: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目标。

一、开场白: 各位家长:您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对本班教师工作的支持,能够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本学期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这次的教学活动展示,我们节选了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有代表性的向家长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展示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本学期在园的一些学习情况,了解老师是怎样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等等。

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家长们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每一份进步,让我们达到家园协调,相互配合,为教育好孩子而共同努力!同时也希望各位家长在观看幼儿节目时不要随意下位、拍照,当幼儿有哭闹情况时,不要着急,谢谢!

二、幼儿入场

三、幼儿展示

1、幼儿自我介绍(中文)

我叫*** ,今年三岁或三岁半了,我喜欢吃*******,我爱我的爸爸妈妈、老师,谢谢!

2、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 《小旗手》

3、古诗:《悯农》 《登鹳雀楼》

4、歌曲:《种瓜》 《小红帽》

四、集体展示 1.图书展示

儿歌《树叶踏踏响》 故事《下小雨了》

2、游戏:认识图形.数字、汉字。

3、选颜色涂色。

六、小范围家长会 1.发放幼儿成长档案

2.马上进入小班,对小班教学的要求,家长配合事项。

3.家长对老师的建议、教学的建议。

4.要求家长在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多放学习碟片给幼儿看看 篇四:幼儿园小班期末汇报方案

幼儿园小班期末汇报方案 地点:小五班教室

分工:xxx负责主持活动,xxx负责奥尔夫音乐活动展示、音乐播放或弹奏,xxx负责礼品、物品的发放及家长签到。

着装:幼儿:本期新园服;老师:t恤园服。

目标:

1. 以竞赛形式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2. 密切家园联系,增进家园交流及亲子感情。

准备:

1.奥尔夫音乐活动 2.题目卡(幼儿的节目单或家长的节目)、鼓、花、打击乐器

3.幼儿歌舞节目及个别家长节目

4.幼儿礼物、幼儿教材、本期家园联系本及幼儿发展评估表

流程: 1.集体舞蹈:数鸭子(幼儿分两组入场)

2.以竞赛形式展示所学歌表演以及特色音乐活动

3.亲子游戏:击鼓传花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个《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谁就回答主持人指定的题目,游戏开始。

4.颁发礼品、本期幼儿教材及家园联系本

附幼儿节目单

小组歌表演:小娃娃、大西瓜、两只小小鸭、刷牙歌、小猪、爱哭的孩子不是我、小小蛋儿把门开、我家有几口、我是 一只小茶壶等。

集体舞:数鸭子、找朋友、拉拉手、哈哈笑。

儿歌及弟子规:我家有几口、数一数、炊事员、朋友越多越快乐、绿色的世界、画一画、弟子规。 篇五: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方案一: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主题:学期教学成果及特色展示

时间:20xx-7-30下午3:00 地点:小五班教室

分工:xxx负责主持活动,xxx负责奥尔夫音乐活动展示、音乐播放或弹奏,xxx负责礼品、物品的发放及家长签到。

着装:幼儿:本期新园服;老师:t恤园服。

目标:

1.以竞赛形式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准备:

1.奥尔夫音乐活动

2.题目卡(幼儿的节目单或家长的节目)、鼓、花、打击乐器

3.幼儿歌舞节目及个别家长节目

4.幼儿礼物、幼儿教材、本期家园联系本及幼儿发展评估表

流程:

1.集体舞蹈:数鸭子(幼儿分两组入场)

2.以竞赛形式展示所学歌表演以及特色音乐活动

3.亲子游戏:击鼓传花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个《击鼓传花》,玩法和规则大家都很熟悉,花落谁家,谁就回答主持人指定的题目,游戏开始。

4.颁发礼品、本期幼儿教材及家园联系本

附幼儿节目单

小组歌表演:小娃娃、大西瓜、两只小小鸭、刷牙歌、小猪、爱哭的孩子不是我、小小蛋儿把门开、我家有几口、我是一只小茶壶等。

集体舞:数鸭子、找朋友、拉拉手、哈哈笑。

儿歌及弟子规:我家有几口、数一数、炊事员、朋友越多越快乐、绿色的世界、画一画、弟子规。

方案二: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时间:20xx-1-28下午3:00 地点:草莓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向家长展示幼儿本期学习成果。

2.密切家园联系,增进家园交流及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一:家长准备工作:

1.每位家庭准备各种颜色的毛线在当天活动时带来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粘贴毛线画。

2.每位家庭准备各种水果和零食(不要太多)当天活动带来和班上孩子们一同分享。

二:班级准备工作:奥尔夫音乐、字卡、歌曲、古诗、幼儿奖状、幼儿教材书。

活动过程:

一:集体表演:

1.奥尔夫音乐《身体音阶》。

2.识字卡。

二:分组表演:

1.歌曲:《动物大声叫》.《亲亲》.《找到一个朋友》.《手在哪里》

2.古诗表演:《咏鹅》.《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

三:美工《毛线贴画》

亲子美工《毛线贴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家长帮助下完成毛线贴画。

2:充分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上一篇:民主生活座谈会主持词下一篇:入学生会生活部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