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2相同加数连加

《相同加数连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页、4页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借助练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练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 2.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学习和练习过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教具模块,分三组摆好。 进行提问:想知道一共有几块模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回答:3+3+3=9(块)

3、说说算法:一共有三组,每组有三个。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练习第三题:数一数,算一算。

1、让学生数数图中水果的个数。

2、列出相应算式。

3、找学生说说算法。

(二)练习第四题:小鸡种禾苗。

1、先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个性设计)

2、小组交流图意,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

4、教师提示;禾苗有多少棵?可以有几种算法?

5、提示算法多样化: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三)练习第五题:洗照片(讲解法)

1、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图意,教师加以指导。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5、教师讲解:一共有三张照片,每张照片上有三个人,每人洗一张照片。

(四)练习第六题:找规律、涂颜色。

1、先让学生巩固复习单数、双数。

2、让学生观察图,自己说说图意。

3、独立列出算式。

4、集体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利用投影出示电脑图,让学生仔细看图。

2、组织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班内交流,小组展示汇报。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一个算式里加数都相同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自主学习第5题

六、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教学反思:在这节练习课中,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交换学具的个数等形式,反复进行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几个几连加运算的基础,还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算式的意义。

第2篇:相同数连加3

教育活动设计

领域:数学 内容:相同数连加 执教班级:大班 执教教师:杨丽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如果仅给孩子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孩子,孩子学的很枯燥,久而久之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俄国数学家欧拉说得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的是观察,也需要实验。”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可以运用操作法来学习数学,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即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所以,在此教学活动中我特设置了分组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这种在动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才是最牢固,最不会忘记的知识。

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水果”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就借助“果园”的情景设计了本次活动:相同数连加。

二、活动目标:

1. 经历几个相同数连加的认识过程,借助学具计算相同数的加法。

2.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力。

3. 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感知生活中的连加现象,并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果园图一张(樱桃树上2个2个一串的樱桃3串、香蕉树上3个3个一串的香蕉4串、葡萄树上4个4个一串的葡萄4串、5个5个一串的荔枝4串);彩笔。 2. 学具准备:玉米、白云豆、葵花籽,瓶子(瓶身上写着相同数连加的算式)若干;豆角若干,橡皮筋若干根;糖葫芦若干;水果统计图若干;铅笔、白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 预备活动。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参观果园,那里有很多好吃的果子。小朋友,你们想去吗?

幼儿:想。

教师:去果园要经过一条小路,请小朋友们排好队,我们听着音乐脚跟对着脚尖一步一步往前走。 教师带领幼儿走线。果园快到了,我们先来玩一个“小鸟飞”的游戏吧。师幼一起围圈边念儿歌(儿歌附后)边学小鸟飞,当幼儿问:几只鸟儿围一堆时?教师说:两只小鸟围一堆,这时手上拿着数字2的小朋友就两个两个围成一堆,其余幼儿数一共有几堆。游戏可以换数字反复进行。

(二) 集体活动。

创设情景:今天我们去参观果园啊,那里的水果长的很特别,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哦。

1.感知几个相同数连加。

教师出示水果图让幼儿观察,然后提问:每串樱桃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呢?我们一起来把农民伯伯收果子吧,摘下树上的樱桃。引导幼儿用加法算式表示:“2﹢2﹢2”。同样用加法算式表示出香蕉、葡萄和荔枝的数量:3﹢3﹢

3、4﹢4﹢

4、5﹢5﹢5。

2.比较讨论,找共同特征“几个相同数连加”。 教师:我们在果园里看了许多水果,还列出了4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4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可先读算式,然后与同伴交流。

小结:所有的算式都是连加的,并且加数都是一样的。 3.操作学具计算相同数连加。

教师:每种水果一共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引导幼儿操作学具或用数一数的方法将4个连加算式计算出答案。

(三) 分组活动。

教师:参观了果园,农民伯伯还有几件事要小朋友们帮忙完成。 第一组:按要求装种子。根据瓶上的加法算式装相应的种子。如“2﹢2﹢2”,幼儿就装2颗玉米籽、2颗白云豆、2颗葵花籽。

第二组:捆豆角。幼儿先将豆角按相同数量一捆捆的捆好,然后再写出算式并计算。

第三组:穿糖葫芦。幼儿先将糖葫芦按相同数量一串串穿好,然后再根据葫芦串写出算式并计算。

第四组:看图统计。农民伯伯还有很多的水果没统计出来呢,就请第四组的小朋友们帮忙统计吧(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水果图列式并计算)。

第五组:搓汤圆(搓胶泥)。农民伯伯忙碌了一天,肚子饿极了,想请第五组的小朋友帮忙给他们煮汤圆吃(所搓几种颜色的汤圆数量要相同)。

(四) 游戏活动。

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的帮助,农民伯伯特意邀请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园摘果子吃,我一起出发吧。

游戏:摘果子。幼儿人手一个小花篮,到果园自由摘果子(要求:所摘几种水果的数量要相同)。摘回果子后要学着自己列算式并统计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然后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做《幸福拍手歌》结束此教学活动。

五、活动延伸:

1. 完成《操作册》第45—46页的活动。

2. 在区角放彩色球、雪花片、各种豆子等材料,让幼儿用多种形式操作。

六、活动提示:

不要求幼儿脱离学具或具体实物计算答案,而且得数不超过20。.

七、生活中的数学:

与家长一起找找生活中相同数连加的现象,进一步巩固获得经验。例如:数花生、剥豆子、吹气球、小猫钓鱼、小蝌蚪找妈妈......

小鸟飞

小鸟飞,小鸟飞,鸟儿鸟儿围一堆。 几只鸟儿围一堆?×只鸟儿围一堆。

上一篇:政工工作职责下一篇:再见不会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