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体验感悟

2022-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职业体验感悟

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摘要】班会课作为校园德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情感体验都有重要影响。基于校园教育目标,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现实需求,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组织的特殊主题班会课形式,即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现有班会课的开展现状做出探讨,总结出现代教育需求下的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重要意义、特征及开展流程,便于各学校开展此类主题班会课时借鉴参考。

【关键词】德育;主题班会课;体验;感悟;成长

主题班会课的开展现状:通过各类主题班会公开课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班主任唱“独角戏”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更多教师在班会课中加入师生互动沟通、活动体验等环节。但是,德育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仍然存在碎片化、固定化的现象,甚至矫枉过正,出现了浮于表面的“表演式”德育主题班会。这类班会的主题粗糙或者无主题,要么偏重于课程的“热闹”形式,而缺少对深层德育价值引导,华而不实;要么过于重视教育预设,缺少对真实场景的判断,脱离实际现象的“书本”德育。班会作为班主任重要工作之一,在组织开展中总会遇到不同困扰:一方面是德育的教学要求,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个体特色,对课程的主题和形式都有更高的要求。中学生在心理、智力发育方面和小学生不同,对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很难调动学习兴趣,甚至“填鸭式”的输出教育还会刺激学生的逆反心理。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教育和学生需求的双目标,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应运而生。本文首先调查研究体验式班会课的教育意义,从而促使师生重视体验式班会课的开展,才能更大限度地渗透德育目标。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落实学校德育体系的重要抓手,是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有意义的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对德育体系的组建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探索特色班会课形式。在班级管理和德育中,班会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能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师呆板讲授灌输的形式中解脱出来,还原寓教于乐的本质。体验式德育主题教育能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体验增强自身感受,在感悟中成长,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受欢迎程度。2.为大德育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大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因此,校园的德育需要打破专业、班级限制,融入学生日常中,开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应运而生。不同专业、教龄的教师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自身教育经验,极大的丰富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内容,打造了更具特色的德育体系。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特征:在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其特征有:1.针对性。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矫正、补救,引导的师生共同参与的体验式课型。2.时效性。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是针对心理特征,采取的一种积极应对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其发展有一定的关联,也就更乐于接受。教师抓住契机,设计好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触及心灵,唤醒良知,挖掘潜能。3.延续性。德育需要长期的渗透和强化,教育效果才会显现和固化。这就确定了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延续性特点。反复延续开展,从而达到教师某种期待的固化,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内心模式。4.教育性。教育性是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突出特点,教师与课堂共生共进,用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影响学生,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给学生价值观的引领,解开学生心结,疏导学生心理,对学生的未来做出正确的指引,在师生互动中,心灵碰撞,润泽生命,共同成长。

如何有效地开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

一、有针对性选择主题

在德育主题班会的主题安排中应该关注“内生外化”的心路发展历程,将德育融入点滴的日常现象中,再抽象化作为体验式班会课的主题。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主题需要兼具多层次的丰富度与持续发展的延展性,可以结合学生特性的成长规律来设计。根据学生的在校周期,如,初中教育三年,规划成为3-6个不同阶段,设计不同主题,将普法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行为规范等德育内容融入进去,根据不同年纪、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不同主题,开展设计特色的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此外,除了年龄阶段影响班会主题的设计外,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民俗特色、特殊节假日,作为班会课主题,例如,“重阳节”可以选择敬老爱幼的传统品德教育,或者登高赏秋的文学主题。

二、丰富多种形式的确立

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已选定的主题进行多元化的设计。现有常见的班会形式包括讨论式、競赛式、实践式等等,新时代由于多媒体设备的普及、课外活动的丰富,在班会课的形式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本文整合汇总后,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创新:

1.借用各类活动大型培训团建机构经常为公司、社团等提供专业的户外拓展方案,我们可以借鉴其中易操作且符合主题需求的项目方案,例如,具备趣味性和团队性的“破冰游戏”和“隔山取水”。当然,在借鉴此类活动时,需要主要和主题契合,能够实现德育的目的。

2.转化成影音故事、活动资源。将现有的故事或者活动进行延展创新,创造出符合当下需要的新的课程形式。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时,教师将抗疫先锋——钟南山先生的故事做成影音视频,展开敬岗爱业教育,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展开特色分享,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紧跟时代热点,领略新时代精神榜样的风采。

3.自主设计班会课活动形式

当我们现有的班会课形式不能满足特定的主题需求,短期内也难以寻找到合适的形式来展现,此时我们需要进行自主设计班会课形式。例如,传统的爱国教育主题班会课多是以传统的纸质、影视材料为载体,进行讲授式学习。但是后期调查发现,此类型的班会课学生参与度不高,且反馈一般,未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我们进行适当调整后,通过角色扮演和小话剧的形式,邀请学生参与进来,演绎爱国主题故事。总之,班会课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根据确定好的班会主题,选择相适宜的形式,使得学生领略主题同时有更丰富的体验。

三、课前的充分准备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开展班会课前了解当前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包含管理问题和成员集体问题,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痛点和学生特点选择班会课主题;其次,提前进行班会课场景布置、材料采购装饰、流程计划和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良好的活动氛围能有效的促进班会主题的展示;再次,结合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意愿,进行组织分工。例如,有摄影技巧的进行影音录像,尽量能协调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提升团队的合作意识。

四、组织的实施

在体验式德育主题的班会课程实施中,现场的维护和进程把握也至关重要。在班会课中,教师和学生都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教师需要聆听学生的意见建议,自身也可参与讨论并推动议程的发展。此外,由于大多数体验式德育主题的班会课都是“全员参与”,这样能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体验、实践,获得切身体会,同时由于参与人员较多也易造成混乱,需要教师或指派学生进行观察监督、把握节奏、维护秩序,便于班会课的顺利开展。例如,组织开展以“爱岗敬业”为主题的班会课,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不同工作小组,第一小组为策划组,主要为活动形式策划、氛围效果设计;第二小组为现场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现场维护、场景布置、撤场卫生;第三小组为表演小组,主要进行角色分工,进行角色扮演;第四小组为支持人小组,主要为活动主持。在这次的班会活动中,大家各司其职,学生直观地获得体验,感受更加具体,不仅能收到德育的熏陶,还能寓教于乐,感受团队配合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课作为一种新的德育发展形式,不仅能给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提供管理新思路,还能提高学生对班会课的参与度。作为德育主题班会课的主要组织者的教师,需要能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德育主题,并能确定契合主题的班会课形式,再结合充分的课前准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会课活动。通过本文对开展体验式德育主题班会的建议,希望能帶给教师更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路,也能帮助广大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站在课程角度进行班会课教学——浅谈高中班会课的整体化设计与实施[J].江苏教育,2017(55):9-10.

[2]高远.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8(26):124.

[3]刘佳江.试论高中阶段主题班会开展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8(22):60-61.

[4]张亚男.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8(26).

作者:李海明

第2篇: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它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给长期沉浸于单一学科教学的教师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为此,中学政治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感悟、反思、总结,与新课程和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体验 感悟 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课程,它的实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两年多时间里,既有和学生共同体验和成长的喜悦,也遇到很多困难和困惑,给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经验、能力、素养、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带来严重的挑战。下面针对案例,笔者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和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选好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从问题开始的,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至关重要。活动主题的提出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从身边的生活中提出问题。由于中学生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方面都与成人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很少,学生选题时经常会出现要么课题太大,研究无从下手;要么课题太小,无事可做,深究不下去。这时,教师必须给予指导,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①选题要小,涉及面太广,很难考虑周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片面性,在研究过程中就会“大海捞针”,难定目标和方向;②选题要实,即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尽可能贴近政治学科教材内容。一方面可以让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此项活动能有助于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学科的优势,以便实施有效指导;③选题要新,即新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做到研究有新发现、新认识、新见解、新举措;此外,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去考虑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如笔者指导学生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初探”活动时,首先把自己在校园拍摄到的浪费现象的画面制成课件展现给学生看:食堂里吃了一口就丢掉的馒头、包子,大半盘吃剩的米饭扔在餐桌上,人走灯不灭,洗衣水常流,垃圾堆里数不清的一次性餐具和书本、作业本……其目的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诱发探究的动机。学生原定了两个主题:“环境保护,你我的责任”,“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经过师生讨论,认为研究的范围太大,超出中学生的研究能力,于是将研究主题改为“建设节约型校园初探”和“关爱地球,校园拒绝一次性用品”。这样学生调查研究的范围小了,课外活动的时间、空间有了保障,同时也能得到学校领导、总务处、校团委、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只有选择了切实可行的主题,才能进行有效的探究。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改变旧课程实施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要求实际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当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评价体制和高考升学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一步到位的去完成这个转变,难度相当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找到了突破口,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笔者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主题研究是自己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有学生说,“平时上课时,无论有什么问题,老师都会通过一定的途径引导你往正确答案上靠,而在课题研究中,老师几乎不给任何框框,每一步都让我们自己走,一时真是难以适应”。如在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中,从主题提出、活动方案设计、制订采访调查提纲、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让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上述活动中,活动分成四个小组:文献组、访谈组、实地调查组、问卷调查组,各小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收集大量校园浪费现象的资料后,我没有就事论事,而是趁机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造成浪费的原因,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遇到很多困难,会迷茫,甚至打退堂鼓,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鼓励,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应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体作用,充分开发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和自主成长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发展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是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引向了大自然,走进社区,走近生活,关注社会,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着眼引领,重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外进行的,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活动目标的确定、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方法的选择、材料的收集分析整理、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诸多环节,都关系活动开展的顺利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参与上述环节的设计,才能减少活动的盲目性。为此,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角色转换,要作为一个活动的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宰者身份来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控。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感到不少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还要振振有词地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做研究,教师不能干预太多,致使学生在活动中盲从、茫然无助,活动流于形式;要么越俎代庖,从选题到各种资料、表格设计和统计都由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亲历一次造假体验。

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活动的准备阶段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方法;在探究中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对一些偏离主题的观点、看法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在辩论中,调节和疏导学生因争执而发生的矛盾;在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上,协助和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在调查中,帮助学生解决具体操作中的困难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情感上的激励和支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尤其在指导学生收集、统计、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和资料得出研究结果和结论方面,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平时很少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让一大堆原始资料和数据“摇身一变”成为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呢?我告诉学生,数据收集后,一般要经过四个步骤的工作才能得到研究结果。①质量检测: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清晰性和正确性进行检查,确保收集到的数据都是有效的;②数据编码: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分类,并确定数字代码,这样可以提高统计的效率;③数据录入:设计一张能把所有数据集中起来的汇总表,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登记;④制表和统计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结论。教师的指导过程渗透和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同时也体现着教师个人的智慧。理性的组织者和积极的参与者、促进者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能否富有成效的关键。

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界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为目标”。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更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应该说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知道国家乃至世界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状,知道浪费和破坏环境的危害性,但往往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能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如何把认知通过情感上升到意志落实到行动上,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

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初探”和“关爱地球,校园拒绝一次性用品”活动,学生珍惜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明显增强和改善。同学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数百份的问卷调查,几十个人的口头访问,一个个浪费问题浮出水面,它们让我们意识到,浪费问题已相当严重,浪费现象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我们把雪白的米饭、馒头丢弃在泔水桶里时,有没有想到非洲还有多少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当我们开大水龙头冲洗碗筷,用一满盘水洗一双手,又换一桶水洗一双脚,洗澡时用满满的一桶水从头顶冲下来,也许有无限惬意吧!可这对于那些住在干旱地区的人民来说恐怕要记上一笔严重的罪过吧!浪费就是犯罪”。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唤起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坚定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信念,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一次活动的体验,比任何语言上的德育教育来得更直接、深刻和有效,教师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融入社会,提高自我,不断获得知识、能力、素质、品德的发展!

五、多元评价和多主体评价方式相结合

卡罗汤姆林森说过:“评价应该是永远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进行错误地归类更重要”。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常常借助于终结性测验或水平考试,过于关注结果,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把它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测试的结果显然无法全面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无从反映学生的情感态度、思想道德状态和行为表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的体验。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重体验而非结果,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能苛求所有学生的研究成果都一定要达到有所创新的目标,其实绝大多数学生的研究成果都显得稚嫩,只要学生亲身参与了整个学习过程,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都可以给他一个满意的分数,以此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激励学生的进步。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定,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如论文、设计方案、口头汇报、答辩等。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对于长期沉浸于单一学科教学的教师来说是给他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教师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受益者,它打开了教师视野,引发了教师继续学习的需求,为教师进一步提高素养和发挥潜能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巨大空间。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总结,与新课程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总动员》〔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7(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马彦平.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8).

作者简介:黄丽英(1968~)女,中学高级教师,江西师大政法学院思想政治专业教育硕士,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第二中学

作者:黄丽英

第3篇:体验、感悟、真切

摘要:李双江历经50年的歌唱生涯,始终秉承体验、感悟、真切的歌唱观念,努力践行着为“老百姓歌唱”、“为兵歌唱”的理念,并以娴熟高超的技术、充满活力的丰富表现力和情感真挚的歌唱风格而成为中国当代歌唱艺术发展的卓越引领者,深受老百姓喜爱。他的歌声不仅彰显了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意境,还承载着歌者自身的人格素养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风貌,是一位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大众性于一身的,具有鲜明演唱风格和特征的时代歌唱家。

关键词:音乐艺术;李双江;体验;感悟;真切;歌唱观念;歌唱实践

李双江——中国当代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他的歌声不仅浸润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心田,而且突显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融合发展的历史。他以技巧娴熟、表现力丰富、音色美妙、情感真挚,风格朴实而成为中国当代歌唱艺术发展的卓越引领者,其演唱的作品,不仅彰显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审美特征和意境,同时,也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风貌。他是一位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大众性于一身的,具有鲜明演唱风格和特征的时代歌唱家。

如果从“声乐学科”(西方观念)登陆中国大地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声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只有短短百年的历史。但从唱歌本身来说,它的历史可以和人类的发展历史同步算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唱歌是人类最为熟知、最为喜爱、历史最为久远的主观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它与人类不同时期的社会进程相关,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关,是人类现实生活的真切反映。

现如今,人们对于唱歌的认知与理解大多以声音技巧和技术理论为关注点,而将唱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摆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人——为什么要歌唱?为谁歌唱?坦率地说,当下音乐学院声乐系(或声歌系)多数人的观念是在为各类声乐比赛歌唱,为极少数声乐评委在歌唱。虽然有歌中唱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当今歌坛的现实告诉我们,歌唱者更看重的仍然是“金杯银杯”,真正为老百姓“口碑”而演唱的歌唱者应在少数。

李双江恰恰是为老百姓“口碑”而演唱的少数歌唱家。就中国当代歌唱事业发展而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李双江以《北京颂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八十抒怀》、《怀念战友》、《再见吧!妈妈》、《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等一首首洋溢着激情、充满时代特征且激越向上的歌曲,不仅使之成为专业歌唱领域无可争议的优秀歌唱家,而且也成为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的“百姓歌唱家”。

人,既是历史的人,也是社会(时代)的人。每一位歌唱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人生阅历、时代特征、师承脉络、审美倾向、艺术修养、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由此也决定了他们各自所拥有的不同的歌唱观念和演唱追求。在当代社会发展转型所带来的诸多变革中,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取代了单一性,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的音乐文化发展,也暴露出它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梳理研究李双江的歌唱观念,试图从整体角度对其歌唱艺术的观念、风格、特征做出理论概括和总结,并以此对未来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概括起来讲,李双江的歌唱观念主要集中在体验、感悟、真切三个方面。

一、歌唱观念之一——体验

纵观李双江的歌唱艺术,体验是其二度创作的首要理念。作为表演艺术,体验是每一位表演者二度创作必须经历和完成的实践过程。体验二字并不难理解。就歌唱二度创作而言,体——表示亲历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歌唱艺术的实践环节中,它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实践性过程。验——则是由这些过程而产生的自我认知,也即主观判断。歌唱艺术的体验过程就是亲历、接受、积累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与判断。

依笔者判断,李双江的歌唱观念就源自其深厚而丰富的体验过程。历经50年歌唱实践积累和锤炼,其歌唱观念中的核心理念是中西融合,即借西方美声唱法之手段,着意创造中国声乐作品之演唱风格,并以丰富的演唱实践为基础,将中国音乐文化之审美特征和情感意境融入其中,逐步达成中国演唱风格和文化意蕴并存的歌唱方式和表演方式,将中西融合的民族声乐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使其成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李双江所获得的这些成就首先源自于他的体验歌唱观念。这一观念让他坚守了50年。作为一位歌唱者,体验不仅仅针对艺术实践,同样面对生活实践。李双江的体验歌唱观念恰恰来自于这两个方面的长期实践与积累。

1.艺术体验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李双江的艺术体验早在其少年时期便已开始①。但从专业歌唱体验而言,则开始于1959年。这一年,李双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喻宜萱教授,由此开始了他对专业歌唱艺术的体验过程,在接受严格而系统的歌唱技术训练的同时,也求教于沈湘、蒋英、郭淑珍等名师,学习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声乐学派的作品和相关理论知识。

作为20世纪初我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歌唱家②,喻宜萱教授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早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就读时,就深受萧友梅“中西融合”思想③的影响,并且以自身的歌唱教学实践来践行这一思想。明确要求学生不断地努力,把中国民歌,中国歌曲唱好,把追求浓郁的民族风格,使广大的老百姓“喜闻乐听”作为至高的目的④。她指出:

学习美声唱法,最终还是把中国歌曲唱好,要学好、学透、学精,要满足表演上多方面的需求。⑤

事实表明,喻宜萱教授的歌唱理念在她的学生李双江身上得到了切实体现。在50年的歌唱生涯中,李双江一直坚守并践行着中西融合的歌唱观念。具体可将其归纳为一个借鉴和两个追求。一个借鉴是学习美声唱法;两个追求:一是唱好中国歌,二是为老百姓“喜闻乐听”。李双江不仅在思想和信念上坚守着老师给予的歌唱理念,而且,在具体的歌唱实践中直接将这一理念化作一幅幅感人至深的音响画面。“歌坛常青树”和“百姓歌唱家”的美誉恰好验证了李双江50年来践行中西融合歌唱观念的实践结果。

一个显见的道理,歌唱的声音技巧和方法是为歌唱整体服务的,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部分。其内容的构成直接反映在歌词语言方面。这两个部分的表现的确需要具体的声音技巧作为支撑,但绝不是把声音技巧和方法作为歌曲整体表现的唯一目的。声音技巧和方法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而存在的,缺少目的或者目的不清的技巧和方法是无法实现二度创作之根本目的的。这一点,李双江的思维和认知非常清晰且深得要领,他说:

一定要把理论、感觉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扎扎实实地、不断地提高和巩固自己的歌唱基本功。⑥

这里说的“理论”就是即有的歌唱方法成说;而“感觉和自己的实践”则是每一位歌唱者自身所独具的实践体验。前者可以学习,可以被接受;后者则必须靠歌者自己来体认和把握,它是无可替代的东西。事实证明,李双江一直把体验、感觉和自己的实践所得放在首位,将“唱好中国歌”作为其歌唱事业的终极目的。在此基础上,潜心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各种技术手段,不断强化自身的基本功,为探寻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进行各种有益尝试,并将其作为自己歌唱事业一生的追求。

懂得体验的含义并不等于懂得如何去获得体验。李双江不仅懂得体验概念的含义,而且更懂得如何通过具体歌唱实践去获得不同的体验。显然,艺术体验是需要特殊环境和先天条件等客观因素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双江非常幸运。喻宜萱教授的歌唱理念直接为其演唱带来严格、系统的实践体验过程,并逐步建立起中西融合的歌唱观念。关于声乐学科中的中西观念曾长期备受争论。其争论的核心就是所谓“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关系问题,即它们是对立的水火关系,还是可借鉴融合的互助关系。理论上争论一直延续至今。李双江并没有被这种理论争论所干扰,而是潜心学习和求教,深刻理解和把握,牢记喻宜萱教授“学习美声唱法,最终还是把中国歌曲唱好”的教导,并不断在具体演唱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由于其天赋的嗓音、良好的乐感以及对歌唱的执著和热爱,四年的学习为其艺术体验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长期的歌唱实践使李双江对于中西融合的歌唱观念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解读。他认为:

我们民族的唱法在不断地吸收外来唱法的技巧,在民族唱法的基础之上,吸收外来的东西,形成了自己的有中国特点、中国气魄、被国外承认了的、具有很好表现力的中国唱法,这也是我们国家声乐工作者的追求。⑦

这里提到的“民族唱法”和“中国唱法”在含义上并无本质区别。民族唱法必须建立在我国丰富的民歌、曲艺说唱、戏曲艺术的基础之上,它是中国民族唱法的立身之本,其中,语言特征尤为重要。因为中国语言是声调语言,而西方语言是音调语言。对于西方语言来说,音调的改变并不改变其语言的字义,而中国语言声调的改变必然改变它的字义。依笔者之理解,李双江所言“中国特点”,除了旋法的“音腔”特征之外,更多是指向其语言特征而言的。上述认知与判断是李双江长期歌唱实践体验所获得的真实感受。

在《美声唱法及其它》一文中,李双江进一步谈道:

美声唱法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意大利语言很适合美声唱法,它的元音和母音,很容易使歌曲唱得洪亮。而中国民族唱法讲究韵味,讲究语气,讲究风格和地方色彩,讲究字头、腹、尾的结合……⑧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李双江对于西方美声唱法的语言特征有较深入的理解,音调语言中元音、母音是其歌唱语言的核心,但他对中国歌唱语言的认知和理解更是烂熟于心。其中谈到的字头、字腹、字尾以及韵味、语气等,恰好是中国声调语言的核心特征。对有心致力于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人而言,歌唱咬字中的“以字带腔,字正腔圆”;“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以及“润腔”、“装饰”;汉字“声、韵、调”的把握等等行腔手法,无不遵循和牢记。宗白华就曾对“字中有声”和“声中无字”做出过精辟的解读。他认为:

“字中有声”,这比较好理解。但是什么叫“声中无字”呢?是不是说,在歌唱中要把“字”取消呢?是的,正是说要把“字”取消。但又并非取消,而是把它融化了,把“字”解剖为头、腹、尾三个部分,化成为“腔”。“字”被否定了,但“字”的内容在歌唱中反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取消了“字”,却把它提高和充实了,这就叫“扬弃”。“弃”是取消,“扬”是提高。这是辩证的过程。⑨

这正是中国歌唱语言咬字吐字的特殊性所在。汉语韵母之丰富远非音调语言五个元音所能取代,汉语的声母更是由于方言声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及双字词的轻声要求等,构成中国歌唱语言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李双江不仅从理论上作出清晰的认知和判断,而且,在具体歌唱实践中将这些认知和判断准确无误地加以表现。他的咬字吐字清晰自然,形成了不混、不僵、不粘、不倒的咬字吐字风格。作曲家傅晶曾在《从〈北京颂歌〉的创作谈李双江的歌唱艺术》一文中,从该作品曲式结构特征分析入手,谈到李双江演唱中对作品结构的把握和咬字吐字的功力所在。文章这样评价道:

李双江的演唱能有分寸地表现上述曲式内容:唱A段主部时,他唱得庄严亲切,把主调和声旋法与字调韵腔旋法的乐句对比表现很到位。在唱“啊!北京,啊!北京”的连结句时,能热情地极尽其抒情咏叹之能事。在唱B乐段时,他能气口适当,以字带腔唱出民族叙咏调的韵味来。至于结束段(C乐段进行曲)那是军旅歌者的拿手好戏,唱得节奏铿锵,富于弹性和冲击力,给结束句造成卓有成效的铺垫,取得了光辉的结尾。⑩

李双江之所以能够具备这种解读作品、表现作品的非凡功力,除了得益于老师的教导之外,完全取决于他持之以恒的长期的艺术体验,以及在体验过程中的实践积累和领悟。

此外,李双江总是能够把艺术体验所获得的理论认知与判断,融入自身演唱实践中加以检验,并反过来重新验证理论认知与判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理论认知的合理性。他结合自身的深切体验谈道:

歌唱演员唱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表现这个歌曲中的人和事,无论美声、民族或通俗唱法,有个共同的东西就是表现感情,表现人物,而不是表现自己,这样就会唱得松弛、唱得投人。但从方法上,从声音技巧的控制上就是声音的运用不要到顶,应该是有所控制,有所把握自己,非常自如,非常从容。

坦率地讲,现今诸多歌唱者根本没有这种认知。他们的演唱除了声音之外什么也没有。将声乐作品中的人、事、物作为歌唱表现之情节关系加以理解和把握,足以见出李双江歌唱体验的深度和认知的广度。虽然,作为戏剧表演理论而存在的体验派代表人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早已有之,但对于歌唱演员人物关系的论述,李双江的见解无疑更为直接,更具指导性和实际效用。因为戏剧的人物和情节关系是既定的,显见的,当然,也有潜在的人物内心独白和潜台词,但歌曲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潜藏于作品的歌词之中,有些作品还以物拟人、拟事,还有些作品充满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因而,作为歌唱演员的艺术认知并不比戏剧演员的艺术认知简单。按照现如今人们的共识判断,往往将能演歌剧的歌唱演员视为最高阶段。因为歌剧是将戏剧和歌唱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并以歌唱和音乐来展开戏剧故事的人物和情节。李双江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期间,就分别担任过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波西米亚人》的男主角。

艺术体验是一个没有尽头而只有不可停息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换句话说,它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作为一名歌唱者,假如没有这样一种认知和态度,其艺术生命力将会很快枯竭。李双江之所以被誉为“歌坛常青树”,其原因就在于他始终没有停止过自身的艺术体验过程,不断地在这一过程中求索和探寻,保持自己艺术生命的活力。

2.生活体验

在一些年轻歌唱者眼里,看重艺术体验是他们的主要追求,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往往被忽略。李双江却恰恰是一位非常重视生活体验的歌唱家。体验生活之目的即理解生活的真谛。关于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既有的艺术理论早已有明确的认知和界定: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说艺术源于生活是指艺术表现内容无不与现实生活相关,与人的现实生存环境相关,与人类具体社会进程相关,与人的认知、观念、社会道德、精神信仰、情感表达等诸多领域相关。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此在”不断达到“应在”的理想状态。换句话说,人总是希望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是人生存之希望所在。说艺术高于生活是指艺术世界总是现实世界典型化的概括和集中反映,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并附之于艺术化的特殊形式要求——即美的形式内容,它以美的形式内容为载体,表达人的理想、希望和追求,传递人的精神信息、情感信息等多方面的主观愿望。李双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不断加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由此,形成了他特有的生活体验方式和认知态度。

1963年,完成了大学学业的李双江被分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对于一名歌唱演员而言,新疆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以及富有激情和挑战性的军旅生活,对其生活的体验和认知,特别是对“为什么要歌唱”及“为谁歌唱”的理解和解读,奠定了一个根本性的认知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体验生活的方式,也决定着一个艺术工作者的人格被不断完善和塑造的过程。特别是一个想在艺术上走向辉煌并获得成功的人,人格的不断完善和塑造显得异常重要。李双江十年的新疆生活经历,无疑是他人格修养得以不断完善和塑造的重要十年。

那曾经穿越大漠戈壁和荒原沼泽的汽车兵;那统领着锅碗飘盆和油盐酱醋的炊事兵;那野战部队军事训练的摸爬滚打……,都曾是李双江真实的军旅生活经历和体验。他在军旅歌曲演唱中流露的那种激越、真诚、亲切的战友情谊和战友情怀,正是来自于这些鲜活的军旅经历的生活体验,使其内心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战友情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的总序中,作为主编的李双江写道:

军旅音乐是军人心灵的歌唱。军旅音乐催人奋进,军旅音乐鼓舞士气。

对军旅音乐的如此认知和评价,恰好说明李双江作为一名军旅歌唱家的战士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战士给了他歌唱的灵感,是军旅炽热的生活给了他情感表达的方式,是战士的豪迈气概给了他歌声的壮美情怀。同时,新疆特殊的人文环境——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也滋养着李双江的歌唱事业,使其50年的歌唱实践深深地烙上了民族化的印迹,将“唱好中国歌”作为歌唱事业终身信奉的理念。

李双江常常把生活体验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直接融入作品的二度创作过程之中。如《船工号子》,其中就融入了李双江来自川江一带体验船工生活的实际感受。这些从船工现实生活中汲取的喜怒哀乐,直接转化为歌唱的表现意境和情感特征,将这首《船工号子》演绎得情感真挚、风格浓郁、气势恢宏,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丰富的阅历和生活体验,使李双江在艺术表现与现实生活之间找到了一条融合与转换的实践通道,能够较为准确地把生活体验与艺术表现完美地结合起来,发掘生活中每一个有价值的细节和过程,品味生活所带来的人性中最值得赞美和表现的东西,将人类情感中的共性特征和共同感融入个人情感表现的有效范围之中,并能够准确地为其镌刻上时代的印迹,使其每一次歌唱都给观念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深有感触地说:

一首好歌得以流传,大都首先激起歌唱者的心弦共鸣。这种共鸣的获得,并不是靠流畅的旋律和华丽的辞藻,而是靠真实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共同体会……

歌者总在将自己的生活不断注入其中。一个歌者应珍视生活,领悟生活,感谢生活。

李双江知道为什么歌唱,为谁歌唱;知道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人性中真善美的至真情感,展现人真实的情感世界,特别是普通人的情感世界;知道引起观众共鸣的诀窍来自于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共同体会和感受。他始终坚信,艺术的情感表现不在别处,就在我们丰富而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他要“感谢生活”。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中,李双江始终秉承着“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准则,并在其歌唱实践中努力践行着这一准则,把生活看作是自己二度创作的现实依据。《再见吧,妈妈》和《怀念战友》是李双江演唱作品中的保留曲目。在1979年到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多次在前线和音乐会上演唱这二首作品。凭借长期的军旅生涯和前线的真实体验,每次演唱都把这血与火的洗礼中母子告别的牵挂、对牺牲战友的缅怀、崇敬及战友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在场观众无不为之精湛的技术、准确的演绎和真实、感人的情感而动容。以下是李双江自己对演唱类似作品的具体描述:

我唱《再见吧,妈妈》,其中都包含着一种真爱和感恩。因为我把歌中的那个“妈妈”当做了自己的妈妈,所想到的也是我本人即将离别妈妈去南疆进行战地慰问演出时的情景。我唱《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时,我就把歌中的那个“妈妈”(原型为全国著名拥军模范赵趁妮)当成了自己的妈妈。这样一来,我和人物的距离就拉近了,所表达的情感自然就是一种真情。我唱《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歌曲时,内心也总是充满着感恩。我在唱《战士歌唱毛主席》、《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八十抒怀》等歌唱领袖人物的歌曲时,总是先将领袖人物当成自己的亲人,从亲情出发,然后再升华出一个战士对革命领袖的深厚感情。这之中就有一种感恩。

可见,这完全是一种从生活体验出发的二度创作观念,其中最值得珍视的就是生活中的亲情观念。因为亲情最容易被理解、被接受,也最容易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李双江二度创作观念的基础和依据就是生活体验,将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积累化作其艺术表现的不同感性样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会了李双江情感表达的方式,教会了他如何珍视人间真情,也让他懂得了感恩。

综上,体验在李双江歌唱艺术中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歌唱观念的形成。这一点可以从其师承关系中得到体现。李双江延续着喻宜萱教授中西融合的音乐观念。在接受系统的声乐训练的同时,自我学习、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在每一次的艺术实践中汲取营养,使其演唱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突出的个性。其次,博采众长的实践理念。广泛汲取各种有益的经验和理论,在尊重艺术共性的同时,张扬自身的艺术个性。其三是以生活为师。注重从生活体验中获得情感特征、声音观念和审美意识,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挖掘出来,将其融入自身的歌唱实践之中。其四是人格完善。李双江把歌唱事业看作与人生是同等重要的具体实践过程,使两者始终处在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辩证关系之中。他对于唱法的理解并没有陷于那种画地为牢的认知中,唱法是为表现服务的,知道你为什么唱歌,为谁唱歌,唱法问题的困扰也就自然得以消解。这正是李双江歌唱观念中最为值得珍视的东西。

二、歌唱观念之二——感悟

李双江歌唱观念中第二个值得重视的观念——即感悟。这个感悟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体验的感悟,而是作为对人的存在的生命感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想见,一个没有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歌唱者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多远?因为歌唱艺术不是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个人游戏。

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歌唱就是先天条件加技术。如果仅从歌唱发出声音的角度看,这种看法本身没有错,但如果从歌唱艺术表现的角度看,这种看法就显得不全面,不完整,有遗漏。因为它只看到了歌唱艺术最外显的物质——声音层面,缺少了主观精神——表现内容层面。因为操纵这些物质声音的是具有精神特质的人,在我们每一个活人身上,精神和物质是高度统一的,纯精神的人或纯物质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没有物质,精神就无法存在,物质是精神存在的基础和载体。人——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那就会失去人性。通俗地讲,人首先要活着才能从事他所想要从事的其它活动,活着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当然,这之后还有如何更好地活着,这是人活着的质量问题,它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纯精神的人或纯物质的人那也只能是病态的。当今不少人“物质就是一切”的生存观念是否值得警惕呢?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有条件、有技术的人不在少数。看看现在电视中的选秀节目,再看看令人眼晕的各种声乐比赛,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又留下多少能够让老百姓记得住的好歌和演唱者呢?以往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后总有几首永存于老百姓记忆中的好歌和演唱者,如今又能留下什么呢?听说,曾经有着良好声誉并为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推出不少新人的二年一度的“全国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被叫停了,据说在此下去,离足球界的反腐风暴就不远了!本来是件好事,做着做着就变味了,原因在哪里?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依笔者之见,其中一些人就缺少了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不论你是否承认,人的社会属性是无法排除的。

事实证明,条件加技术并不等于歌唱家,更不等于受老百姓认可、爱戴和拥护的歌唱家。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新中国以来五六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老歌唱家给人们的那种印象和感受,在今天看来很多都成了回忆,因为在现实的歌坛上这种东西已经被边缘化了,给人的感受除了声音之外就是人生体验的苍白感。或许有人会说,那都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产物。笔者想说的是,哪一首(部)艺术作品不是时代的产物?那一位艺术家不是时代的产物?一个民族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凭空冒出来的吗?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确为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这是否意味着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呢?老一辈歌唱家身上最值得珍视的就是他们所体现的那种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李双江正是他们中的一员。

作为歌唱家而言,长期的歌唱实践无疑会丰富他的表现能力,提升其二度创作的层次和水平。但对于一个有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歌唱家来说,他往往将自己的歌唱事业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文化精神结合在一起,并主动承担起传承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和审美意识的重任,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李双江正是这样感悟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说:

用生命的感悟来诠释每一首歌曲。一首歌曲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解读它,品味它,感悟它,从年轻唱到年老,它给你的感受可能是不一样的,其内涵也是不断丰富的……

“用生命的感悟来诠释每一首歌曲”,恰好说明李双江的“感悟”歌唱观念不仅是通常所说的歌唱实践本身,而是对人的生命的体验过程。通过对人的生命的体验来感悟歌唱的内容,感悟为什么歌唱,为什么人歌唱。当歌唱家将自己的歌唱看作是人生的一种体验,看作是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张扬,看作是自己人生的一次历练,才会做出“一首歌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去解读它”这样的选择,才可能体现一个民族应有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歌唱家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部部具有生命力的具体作品展示,它具有丰富的可感性。正是由于歌唱家的这种感悟,才使其二度创作中的情感特征具有真实性,表现内容具有感召力,风格韵味具有审美性,从而传达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观认知与判断,承担起歌唱家所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李双江的歌唱实践就是反复在这种感悟中生长出来的不同生命体验,通过每一个具体角色,在每一次歌唱实践中践行不同人生体验所获得的感悟和启示。

我唱《再见吧,妈妈》,其中都包含着一种真爱和感恩。

我唱《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歌曲时,内心也总是充满着感恩。

真爱和感恩——就是李双江在歌唱感悟中体验到的一个具体的情感状态。真爱和感恩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感性的情感表达,也不是某种理论或概念所指称的那个含义,而是以第一人称——我的人生经历——来加以诠释的鲜活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不可能凭空而来,只能从长期的歌唱实践与生活实践的感悟中获得。李双江总结道:

50年的歌唱生涯告诉我,只有始终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歌唱,才能表现歌曲中的人物,才能使歌曲中有“我”,进而真正成为“心声”。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我唱歌”,而不是“歌唱我”。

歌者无论是哪一个角色,都是第一人称的。

用第一人称去表达歌曲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成为这个人物的“代言人”;或是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和歌曲所表现的人物对话,把他当做一个倾听者,把心交给他;或是和这个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他进行歌颂、赞美、评说。

李双江关于歌唱二度创作“第一人称”的独特感悟,道出了歌者二度创作中主观情感和认知态度的创作真谛。将“我”融入了作品的生活,融入了作品的时代,融入了所要认知的对象之中,使单纯的表演转变为一种对话,一种寻找,一种交流,一种理解,一种解读,一种赞美,一种评价,一种安慰,一种颂扬……拉近了人物对象与听众理解的现实距离,变规定情境为延伸情境,变特定内容为扩展内容,变固定情感为运动变化的情感,变歌词含义为有效的意义生成和价值构成。李双江50年歌唱生涯所获得的感悟,对于今天从事歌唱事业的年轻一代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只有对生活有着深切感悟的人,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社会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人,对民族历史和音乐文化有着真切感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歌坛发展的引领者。

词作家乔羽曾说:

凡是一个大家,总是在他的领域内创造了一个时代,在他的时代里,别人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大家,是一个高峰,艺术史的壮丽画卷正是由一个个高峰的相互呼应形成的。

用“一个大家”来评述李双江的歌唱艺术,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他创造了20世纪70、80年代的辉煌,建造了一座高峰,并且是当时无人企及的高峰。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中,类似的高峰一个接着一个,他们共同构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历史的壮丽画卷。李双江的歌唱艺术是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洒落在人们心田的一片春雨,给人们极尽干枯的审美期待注入了新的滋养和感受。

一个歌唱家如果仅将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歌唱本身,在其二度创作过程中必然会失去应有的理解与表现深度。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学艺与做人从来都未曾分开。把对歌唱的感悟延伸至对人生的感悟,延伸至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态度,这本身就体现了歌者对歌唱二度创作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感悟不仅是一种领会,也是一种态度和信念,更是对这种态度和信念的坚守。李双江把歌唱艺术延伸至对人生的感悟,恰好表明他了所要坚守的理想和信念,李双江正是这样一位忠实的歌坛守望者。他常说:

歌唱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张开联想的翅膀,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而找到歌中的“戏眼”,并揭示其矛盾冲突。歌者需要有“慧眼”,找到歌中的“戏眼”,才能把听众的心唱动,才能使歌曲获得永恒的艺术魅力。

歌者要做一个“有心人”,主要指的是歌者对生活的观察、体认和态度,以及对作品二度创作的认知和把握,而所谓“戏眼”是从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借鉴来的概念,主要指作品中最为精彩和关键性的“节点”。类似于童斐伯在《中乐寻源》中对“务头”的描述:

曲调之声情,常与文情相配合,其最胜妙处,名曰“务头”。

即是说,演唱中的曲调之情常与歌词之情相配合,其中最精彩之处叫做“务头”。宗白华对此解释说:“务头”是指精彩的文字和精彩的曲调的一种互相配合的关系。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别解务头》中将“务头”比喻为围棋中的“眼位”,“眼位”即围棋中的死活问题,足见其重要性。在歌唱的二度创作中,“戏眼”预示着作品的核心部位、高潮段落或人物的戏剧性冲突,决定着歌唱二度创作的“死活”问题,也即艺术表现力问题。这需要用歌者的“慧眼”来加以体认、感悟和把握,找到这首作品真正的“务头”所在。这一过程仅靠声音技术是无法获得感人心动的效果的。

对于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李双江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说:

自由是歌唱艺术最高的境界。

歌唱到了一定的境界,不是歌声的绵延,而是神魂的飞扬。

李双江把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理解为“自由”,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那个自由,而是指对歌唱二度创作有着深切感悟和体验后的精神境界的自由,是将二度创作与自身感悟、体验融合在一个游刃有余的歌唱状态之中,此乃歌者精神境界的自由是也,至此,才有可能进入神魂飞扬的表现意境。

纵观李双江的感悟歌唱观念,首先是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具体实践环节的亲身体验,将关注视角投向更为广阔、纷繁、多样的现实生活,感悟人生的各种生存状态,不断积累丰富的用于歌唱表现的感性体验样式,以歌声为媒介,尽力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其次,对社会、时代的感悟。紧紧把握社会时代变革的脉搏,努力参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将歌唱事业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相结合,为祖国放歌,为时代呐喊。尤其是把“为兵服务”的思想贯穿始终,坚守艺术家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责任感。其三,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形态的感悟。尤其重视我国传统民歌的演唱,注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形神特质的张扬,深入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特质,并能够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建立起表现意境和情感范式的穿越,将历时、共时关系有机结合起来,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当代的使命感,共同赋予歌唱二度创作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

三、歌唱观念之三——真切

真切——是李双江又一个重要的歌唱观念。如果说“体验”和“感悟”主要是歌唱实践循环往复所获得的认知与判断,那么,“真切”便是歌唱者自我认知所最终展现在舞台上的那个实践结果。假如没有“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与积累,也就不可能有“真切”的表达结果。真切所指向的是对歌者行为实践过程最终结果的判断,至于产生这个结果所经历的具体过程,也即它是通过何种感受、借助何种手段、采用何种方法、付出何种努力来达成这一结果,这正是笔者所要尽力挖掘和深究的东西。据此,笔者认为,李双江“真切”歌唱观念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做人真切。李双江自身具有豪爽大方、真诚热情、率直随和的个性,这与东北黑土地的滋养和他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对待同事、朋友、战友、学生、家长、甚至陌生人,总是以热心而著称。曾有一个生活细节可能大家都还记得,那就是电视专题片《歌魂——李双江和他的妈妈》,讲述他如何孝敬母亲的故事,感人至深。可见,真切成为李双江做人的准则之一。正是由于真切的做人态度,使得他将这种真诚善良、热情大方、感情细腻的待人方式融入了他的作品演唱当中。在他演唱的许多作品中,不乏情感激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主旋律作品,同时;也有情感细腻、柔美宛转、风格清新的抒情作品,这与他真切的做人方式、性格特征、个性气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李双江是一个“情商”发达的“性情中人”,而这恰恰为他的演唱实践储备了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

其次是情感真切。李双江歌唱情感的表达往往以真切著称。这是毋庸质疑的。在前述两个歌唱观念“体验”和“感悟”的解析过程中,笔者曾做过分析,李双江对待艺术和生活的态度同样是以真切为原则的,歌唱情感的真切源自于生活情感的真切,所以,他的“体验”和“感悟”完全建立在真切的情感基础之上。李双江在新近出版的《心儿在歌唱》一书的“自序”中写道:

“心儿在歌唱”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唱歌要唱“情”……二是说唱歌要动脑筋……也就是……“用心歌唱”。

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唱源自人的心灵本质的直接表现”。歌唱要唱情,这谁都知道。但这个“情”从何而来?并不是所有的歌者都清楚。用心歌唱谁都会说,但未必谁都会做。李双江的“用心歌唱”源自于他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因为情感是人的特殊心理活动,它一定是有感而发,依触而动,这个“感”必须是真切地触动,真切地引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共鸣,李双江“用心”二字的真正含义正在于此。对于歌唱的二度创作而言,“情”和“心”是无法截然分离的,因为情由心生,无心之情就是虚情假意,无真切可言。清代李渔也说:“未成曲调先有情”。古代《乐记》也曾记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物触心,心生音,心生情,只有情到,声才会具有感染力。李双江能够把“情”和“心”作为一对概念范畴来使用,足见其对“情”“心”关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也道出了他歌唱之情的来源和出处,其真切之心、真切之情尽在其中。

李双江还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审美特性有着自己的审美判断。在每一次的歌唱实践中,着力对歌词的表现意境和情感特征做出真切的诠释与呈现。因为他知道,“不应将歌词在歌曲艺术中的意义仅仅看作是给曲调情感穿上可辨识的外衣,或是给曲调情感当向导。歌词的本质意义是抒情。”他演唱的《草原之夜》,将歌词的抒情意境表现得出神入化,将草原柔美、飘逸、恬静之夜色与歌者美妙的歌声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其中除了他那高超的混声技巧外,更多取决于他对歌词意境和情感的真切把握,使其歌声充满浓郁纯正的中国风格与审美意境。在《槐花几时开》这首作品的演唱中,行云流水般的行腔方式,加上几乎每一乐句结尾处的柔弱处理,把人物“女儿”柔情似水般的爱恋与羞涩表现得淋漓尽致。结束句“我望槐花几时开哟喂”,将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完美统一在歌曲的意境与情感之中,使整首作品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将远近、明暗、虚实、浓淡以及幽远、空灵、清澈等意境尽收其中,其深厚的艺术功力可见一斑。

李双江真切的情感表现除了体验和感悟所得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其得天独厚的声音技巧。可将其概括为宽阔的音域;丰富的音色;流畅的气息;富有弹性的力度;清晰的语言;壮丽清澈的高音,这一切使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鲜明风格和个性特征。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双江能够把生活中的真切体验毫无缝隙地转换为歌唱的真情流露。这一点,可以从他在各个不同时期演唱的作品中得到印证,主要表现在爱和情两个方面。其中有对领袖、祖国、军队、战士、百姓的深爱之情;有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对领袖的爱戴之情;对大众的关爱之情;战友之情、少数民族之情等等。这充分说明,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李双江所扮演的既是一个美的发现者,同时,也是一个美的创作者。

其三是表演真切。歌唱表演是关乎二度创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每一位歌者所要极力追寻的目标。表演的真切不仅是完成作品歌词内容所承载的意境和情感要求(语义要求),它往往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延伸和拓展,其中最为核心的一点是可信度,也即使欣赏者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即是说,歌者能否以真切、自然、感人的表演来征服观众并使之产生共鸣,取决于表演真切的可信度。这里除了声音和技巧之外,还取决于表演者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的恰当与否。

语言学认为,语言之存在目的即传达语义。人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均被称为副语言。之所以称其为副语言是因为人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同样具有传达某种语义的功能。换句话说,它同样是人与人之间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歌唱而言,唱出的歌词已经完成了它作为语言的语义传达功能,而歌唱者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则是对其语义功能进行有效补充和延伸的辅助形式,发挥着作为副语言对语义的描红、拓展和延伸功能,进而为其语义的生动表述与传达增色添彩。所以,一位好的歌唱者,其表演过程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往往与歌词的语义表达之间,形成一种完美的互补态势,使其相得益彰,真切、自然、感人。

李双江的表演恰好具备了上述特征。概括起来可表述为真切、质朴、真挚、热情、气派、精致。他歌唱时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将副语言的描红、拓展和延伸功能发挥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又显得那么真挚和热情。现今有些歌唱者表演时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过于夸张、浮躁,甚至让人感觉其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的用力已经超过歌唱本身,扭捏作态的力度已经超越了演唱的力度,完全本末倒置,主副不分。这种一眼便可看穿的非心所想、非心所生、非心使然的虚情假意,歌者本人却浑然不知。真不知是歌者的悲哀还是歌者老师的悲哀。

歌唱表演的真切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便可得来,它需要长期的艺术积累和生活积累作为基础。李双江之所以有如此真切的表演功力,完全取决于他长期歌唱实践的体验、感悟和积累,取决于他先天的嗓音条件、性格、气质、审美趣味、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声音技巧、文化艺术修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歌唱二度创作不是一个单一化的声音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精神特质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的心灵本质的直接表达,并且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行同在。歌唱者既是其中的一个发现者,也是一个创作者,更是一个传达者。

四、结语

坦率地讲,仅凭一篇一万多字论文去为50年的歌唱生涯画句号,显得有些草率。因为具体实践的丰富性远远大于理论上的概括性。大凡进入理论的概括就显得抽象了许多。以上仅是笔者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李双江歌唱观念做出的静态分析、解读和归纳。其目的就是要从理论角度阐明其歌唱观念之所以存在的主要事实依据。然而,歌唱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当一首作品被二度创作演绎为流动的音响存在时,研究者不可能即时做出理论跟进,它也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所依靠的是研究者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判断力。一个显见的道理,谁都不会把具体的演唱当做理论研究,相反,也不会把理论研究当做具体的演唱。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把李双江的歌唱观念静态地划分为体验、感悟、真切三个孤立的概念,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歌唱实践的全部,而只能说明其歌唱实践的主要特征。因为在具体的歌唱实践中,体验、感悟、真切所获得的、并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实际音响,很难将其分解为哪里出自体验而得;哪里出自感悟所得;哪里是真切,它们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截然分离的整体。换句话说,正是歌者的体验、感悟和真切共同完成了歌唱的二度创作,它们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的不同。只是因为理论研究多以静态方式为主要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较为清晰地揭示概念、论证分析过程、得出有效结论。

50年的歌唱生涯,李双江演唱过无数声乐作品。至今仍然留在老百姓记忆中的作品还有《北京颂歌》、《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船工号子》、《人家的船儿桨成双》、《再见吧,妈妈》、《怀念战友》、《延安颂》、《可爱的延安》、《战士歌唱毛主席》、《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心坎里》、《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八十抒怀》、《草原之夜》、《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都达尔和玛丽亚》、《美丽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拉着骆驼送军粮》、《槐花几时开》、《我的花儿》、《黄杨扁担》、《骑马挎枪走天下》、《打个胜仗笑哈哈》、《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丁香啊丁香》、《战士第二个故乡》、《扑进母亲的怀抱》、《飞吧,心中的歌声》、《鞭儿声声脆》、《打靶归来》、《胸有朝阳》、《迎来春色换人间》等等。其中有不少是他的原唱。从一定意义上说,真正的歌唱家并不完全是由声乐教师培养出来的,而是生活、社会和时代所造就的。李双江正是这样一位被生活、社会和时代造就的歌唱家。

今天梳理和总结李双江的歌唱观念,其目的也是为当今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寻找借鉴和参照。随着当今工业文明、都市文明的不断加快,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具体表现在生存观念多样化、艺术观念多元化、审美趣味复杂化,相反,艺术表现却暗藏着简单化、游戏化的倾向,再加上物质极大丰富以后所产生的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使得当下声乐教育(实践)领域演变为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新兴“资本市场”。“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被叫停的主要原因恐怕正在于此。相比之下,李双江及老一辈歌唱家的艺术实践观念、行为就显得异常珍贵。虽然,他们经历了相对多的生活磨难,但艰辛的人生历练和丰富的生活体验,锤炼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构筑起他们较为全面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历史感,同时,他们又饱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同形态的滋养,有着广泛接触民间音乐文化的深切体验和感悟,这一切恰恰成为他们歌唱二度创作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的歌者学历越来越高,但能力却越来越差。掌握了一点发声方法,便想着成为歌唱家,更有甚者以炫技为能事。在当今民族声乐歌坛表面繁华的背后,急功近利、名利思想、投机取巧、不择手段盛行,没有付出就想着回报,无真实体验就想着表现,无了解和认知就想着代言,才进“平民”的门就想着“贵族”的梦。此现状难道不值得警惕和反思吗?

笔者希望当今年轻学子,以老一辈歌唱家为榜样,能够真正担负起优秀人类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样一个角色,知耻而后勇,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陈娟娟)

作者:范晓峰

第4篇:职业体验感悟

今天我去爸爸的化工厂里体验他每天的工作,在这个充满化学器械的工厂里,我也感到了一丝紧张。但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爸爸的同事和我讲:从牲畜的脂肪中提取的脂肪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可食用性牛羊油,另一种是非食用性牛羊油即工业牛羊油,一般有5个指标:游离脂肪酸凝固点,水分及杂质,色度,漂白度(漂炼度)。

爸爸的厂里还生产氰化钠。氰化钠为白色粒状或熔块。在充分干燥时无气味,在湿空气中吸湿并分解产生微量的氰化氢气体(苦杏仁气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强碱性,易水解,有剧毒。在每一个大罐里,都有氰化钠在剧烈反应着。听爸爸说,如果将反应用的碳酸钠换成碳酸钾的话,就可以制造出剧毒品了!并且在下班后,还有些氰化钠过敏。

总之,这次实践是有收获的,自己也有许多心得体会。首先,感受颇深的一点是,理论学习是业务实战的基础,但实际工作与理论的阐述又是多么的不同,在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会计人员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有着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基础能力,但怎样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第5篇:职业体验感悟

从体验日的感受谈谈中职文化课

我校在4月

13、19和26日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我被安排在电子图书制作、新闻采写训练展示区。三天,接待了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三天谈不上辛苦,可体验日结束后的思考我令我如待产的孕妇,妊娠的阵痛一次次刺激我的大脑。在中职教学,如何更好的服务学生?作为一名文化课的老师,如何把文化课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更好服务学生?

从初中升入中职,义务教育结束。但义务教育的结束是否意味着学生已获得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素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中职依然继续开始文化课。

而文化课又如何定位呢?

文化课程的首要依据应当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需要。职业的教育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在培养个体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当把“人”的培养作为其首要任务。缺乏全面素质养成的纯专门化教育,必然使得个体逐渐狭隘,这不仅会扭曲个体的人格,而且会影响其专门能力的发展。我们难以想象一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能制造出高水平的产品,正如杜威所尖锐指出的,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锐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美国的教育家MORE 也认为,在培养工人职业技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工人进行陶冶,否则,工人虽有工作效率,却成为机械的奴隶。我国教育家邹韬奋同样指出,职业生活仅是人生活的一方面,职业责任仅是人承担的诸多责任中的一种,在进行职业教育时往往只着重了个人职业效率和社会经济的需要,在传授职业知识技能时往往忽略人的生活、人的精神世界的非职业的其他方面。事实上,割裂了人们生活的多方面联系,人的精神生活单一化,人会变成机械、怪物,也就不成为人了。普通教育、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有共同的价值存在。

故,文化课所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课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为学生服务。而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不断提高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能力等一般的智力能力。并有可能某些特殊能力会被开发出来。这样其实就是在为专业技能服务。只不过这种服务是一种隐性的。而现在的职业教育理念多标榜显性的。显然是一种急功急利的做法。

当然,文化课在有些方面则可以和专业课完美的结合!像我们的出版发行专业必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有比较深的了解。儒雅的书生来做发行员要比机修工来做适合的多吧。我想文化课程的设计还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这样就可以满足许多人强调的普通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的观点。

总之,这次体验日收获颇丰。希望能不断提高自己,更好为学生服务!

第6篇:济南未来支点职业体验感悟

上周六未来支点的电销实战课,一大早的六点多就起床,坐了很长时间的公交到了万邦海航开始一天的电销。当时我的心情呢,很平静,从第一通电话开始到下午三点不知道我打了多少电话,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电话一直在打,按着公司给的话术在说,每次当我一说到产品两个字,电话马上就被挂了,这么多电话我总结了两类人,一类是属于对理财什么也不懂的人,还询问是不是你打错电话了,第二类的是属于听到我说我们公司推出一款新的理财产品就说我没钱不要或是没时间。

我总结出打电话时首先要注意礼貌,然后是要吐字清楚让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接下来要的是你要重点说能给她带来效益,而不是说我来推销我的产品,只要说产品保证就是拒绝。还有就是说话有底气,要传播你的正能量,要让他感觉到你的激情,不能说话闷闷的没有力气就想没吃饭一样。

在电销中和其他人相比我还没被骂过,按着武老师上节说的打给一个老板,本想把他约过来看看,不过中间转的太快了,一下就被识破了,那个老板说我狡猾,哈哈,武老师有点狡猾啊,就没再尝试用那样的话术了,很普通的话术,一天下来约了两个客户,有点尴尬了。

第7篇:学会合作 体验感悟

学会合作

体验感悟

体育组

叶敏

一、【案例背景:】

许多社会学家提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与他人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合作,不愿为他人服务。因此体育课标准就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即在体育课学习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就要树立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尊重他人,能主动为他人服务的良好品德,使他们长大后能适应社会需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

二、【案例描述:】

师:“小朋友利用我们手中的小榔头,在地上摆成一直线,看谁跳得花样多。” 生:学生收到指令,快速摆成一直线,跳起来。(单脚跳、交叉跳、分合、向后跳……. 主教材通过谁跳得花样多、模仿三种小动物的跳,引出共同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提出问题:“小朋友动动脑子,在模仿三种小动物的时候,怎样跳得更远?”然后,让小朋友们自由去创想„„

师:“嗯!都很认真,想得也很好很多,老师也想跟着大家一起玩,你们愿意邀请徐老师和你们一起玩吗?”

生:“愿意!”很自然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最后徐老师你请学生或个体(学会观察、思考、尝试);或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或大组(共享、评价、提高)进行活动。

三、【评析:】

今天看了徐老师一节两年级主教材是《立定跳远》的课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通过一堂课,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徐老师能立足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两项主阵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潜移默化中要让学生懂得道理、养成习惯、形成内化。但我们很清楚,合作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就能完成的,更不是通过几次实践就能让学生建立起这种观念的。它需要在长期、持久的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社会实践中慢慢养成、达到内化。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作,去模仿,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这也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没有标准动作的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创意,而且徐老师还让学生“做做自己的,学学别人的”,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展现自己的个性的机会,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在创想竞争活动中,不但激活了学生的创新动机,而且更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同时由于老师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平时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有意识在在教学环节上予以引导,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会懂得相互合作才会成功的道理。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进行熏陶、强化,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便会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内化成稳定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做人是终生受益无穷的。

第8篇:在体验中感悟

甘肃省庆阳市西华池初中

高秀霞

我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部分学生认为愚公克难奋进、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值得学习,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愚公应该搬家,不应该移山。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离下课的10分钟里引发了一场小辩论。

生1:如果愚公搬家,他岂不是向困难退缩了。 生2:近年来长江流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民有志,广大军民手携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住了特大洪水灾害,这难道不是新时代愚公精神的再现吗?

生3:如果这样,愚公见了山就移,那么,山挡住路移山,河挡住路填河,人挡住了愚公的路怎么办呢?

生4:愚公挖走两座山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况且将石头倒在渤海边上,既影响了环境卫生,又阻碍了交通,多不应该。

生5:我认为,愚公既不用移山,又不用搬家,应该在山下打一个隧道,这样出入既不用绕道而行,又省时省力,还能保护自然环境,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看着学生们针锋相对、抒己见时自信喜悦的神情,我心中无比欣慰,我没有想到他们的思路会这么活跃、想法会这么多。由此我感触良多,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超越传统的备课水平,树立设计意识,让学生敢于质疑,钻研,讨论,联想,感受,以便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叶圣陶先生说:“教任何课,最终都在于不需要教。”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教学时,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的信任体现了对学生的鼓励,通过质疑辩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满足了初中生的表现欲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交流,达到了一箭多雕的功效。

由此我觉得,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和传授,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实践,体验,探索,以达到创新的效果。不应该让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第9篇:体验教育,感悟幸福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富裕的物质生活并不等于幸福的感受。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父母的手掌心里,父母长辈给予他们过多的溺爱,使得孩子逐渐弱化了对幸福的感受。因为没有品尝过祖辈们所经历过的生活苦难,缺乏苦与乐的比照,所以当幸福围绕在他们身边的时候,他们无所察觉,甚至觉得理所应当。因此他们无法真正地体验出生活的幸福感。

第二,现在中国的许多孩子普遍生活在学业的重压之下,尽管减负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事实上却是越减越重。当孩子跨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一些宝贵的东西就被剥夺了。其中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的活力,这是他们的生命赖以成长的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心理上负载着沉重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是非常单一的、封闭的,同时又是枯燥乏味的,心情自然就十分压抑,然而往往就是这些情绪极易引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疲惫和倦怠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劳技课是最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课程,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对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产生质的飞跃。

我心中的劳技课对孩子们会产生的影响:

一、体验成功,感受幸福。

1、能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我。学校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创建让每一个学生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如:三八节为母亲亲手制作卡片,手工制品,

2、多元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现代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文化素质的高低不是评价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拿考试这一把尺子来丈量学生的长短,而应该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全面地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劳技课很方便老师们对孩子的合理评价。

二、体验合作,分享幸福。

1、创设丰富的合作情境。

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合作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团队精神。课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2、加强必要的合作指导。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必要的指导。合作前,要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与目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如:班级举行手抄报比赛,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后,教师要指导每个小组安排好组员的工作任务,搜集资料、编辑、美术、抄写,每一项工作都要人专门负责,只有落实到位,才能保证合作的成功有效。合作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有些孩子性格固执,不善于听从他人的建议。这时教师要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让其明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三、体验挫折,感悟幸福。

劳技课的本质就是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兴趣、建立自信的。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劳技课的开展对小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及时担负起教育的责任,通过体验教育让孩子获得并提升幸福感。我认为,学生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训导,更多来自于他与外部世界建立起来的亲切、友善的关系,是他作为个体存在的生命和这世界达成的和谐统一。如果一个童年生活中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充分的情感交流与精神满足的人,应当更容易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分享幸福、感悟幸福,学会回馈幸福。这才是劳技课的本质渊源。

上一篇:谷丙转氨酶升高下一篇:外贸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