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于健康教案

2022-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环节内容/特点身体表演与空间互动+理论讲解将“空间尺度、限定与围合方式、光线、材料、建造、场地、结构”等知识点的认知与训练综合地介入教学。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活方式于健康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生活方式于健康教案

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以及在提升生活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进行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结果:2组入组时SBP、DBP较高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入组时SF-36量表测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测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在护理中进行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护理;生活质量

高血压是以患者体循环动脉压水平增高为典型特征表现的慢性疾病,同时还可能伴随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损伤,高血压疾病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危险因子。老年人是高血压疾病的高发群体,现阶段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水平从而改善预后,为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疾病控制效果,通过积极开展科学的护理工作来增强老年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和依从性十分关键[1]。以下将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护理中开展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社区医院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方案分组,观察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60~89岁,均值为(69.5±0.4)岁。对照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60~88岁,均值为(69.4±0.6)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密切血压监测,给予降压药物应用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进行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心理健康指导:对患者建立高血压疾病的健康管理档案,以及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开展心理评估了解其内心状态,重点关注患者的负面情绪尽快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同时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聆听患者并为其耐心解答疑问,通过运用微信交流群、上门、门诊就医以及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随访,引导患者掌握放松压力以及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从而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2)强化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利用电话随访、微信交流沟通、社区宣传展板、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方式,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疾病的知识,逐步帮助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和生活方式。引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中,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开展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参与高血压疾病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深入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升患者与家属对于高血压疾病的了解及认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从过去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并提升其依从性与配合度;(3)用药指导:详细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关于高血压疾病患病后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并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效果、可能出现的副反应以及药物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树立科学的服药意识,防止出现擅自更改药物剂量等不良情况;(4)自我管理指导:像高血压患者发放血压水平监测的记录表单,同时定期组织开展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活动小组以及高血压疾病俱乐部等相关社区活动。活动中需要收集患者血压水平的监测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帮助,不断改善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1.3评价标准

(1)对比2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控制效果;(2)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应用SF-36量表测评,0~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BP、DBP監测结果对比

2组入组时SBP、DBP较高P>0.05,在护理后观察组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SF-36量表测评分对比

2组入组时SF-36量表测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测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系统性和有组织的开展的教育活动,良好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帮助患者自觉的接纳健康的饮食方式及生活方式,并逐步消除影响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而更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2]-[3]。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主要目的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依从性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较高的生活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好于对照组,同时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同期的对照组。这提示,采用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广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价值,并更好的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在护理中进行社区集体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军华.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1):1503-1504.

[2]林宝.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6):185,187.

[3]宋霞,刘菲菲,程芳.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290-2291.

[4]仇文婷.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护理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84-185.

作者:李友芳

第2篇:学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摘要】 2003年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加强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本文通过笔者的亲身探索和实践,以《酶的特性》一节为例,提出了以“生活化”为中心的教学实施建议,以期给一线教师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酶 高效课堂

“学习亦生活”教育理念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应当通过生活进行,联系生活实施教育。我国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四点里明确的写出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此外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编制中,“问题探讨”、“与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也都是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出发进行编排的。

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和俯拾皆是的教学题材,一线教师只要开启智慧,对生活中的素材加以分析和利用,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教学,就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需求到答案,并再次运用的实际中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脂质”一节时,可与“减肥”问题联系起来;在讲“物质跨膜运输”一节时,可与“吃咸的食物的感受”联系起来;在讲“能量之源——光和作用”一节时,可与“农用薄膜和玻璃的颜色”联系起来;在讲“激素的调节”一节时,可与“糖尿病的发生”联系起来;在讲“种群的数量变化”一节时,可与“世界与我国人口的数量变化”联系起来等等。关于“学习亦生活”理念的应用,笔者通过亲身的实践和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节为例,详细加以阐释,供一线教师参考。

1.教学目标要“亦生活”

关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在教师用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般都是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节课的教学提出要求,但是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三个目标柔和在一起,提出跟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目标,并告知给学生。让学生很清晰的明白,本节课的学习是为了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使知识的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中,实现“学习亦生活”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必修一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节时,明确规定的教学目标是,在知识方面是说明酶在细胞中的特性;在能力方面要使学生通过对本实验的探究,初步学会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自己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在情感价值观方面要使学生养成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并使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素养。那么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加酶洗衣粉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启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揭开加酶洗衣粉的神秘面纱。

2.课堂导入要“亦生活”

面对高考的压力,面对学生家长的深切期许,奋战在一线的生物教师往往已经忽略了相当多的课堂教学艺术,将重点放在了知识难度、深度、广度的发掘和讲解上,结果造成,学生上课昏昏欲睡,丝毫不再以获得知识为乐趣。如何在一节课堂上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引入环节。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莫过于从身边学生很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课堂导入要“亦生活”。仍以“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一节为例,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拿一袋雕牌超强加酶洗衣粉进教师,并让学生自己阅读说明书。其中学生会发现,里面加的生物酶不是一种,而是针对不同的污渍加入了多种生物酶,而且对水温各方面都有要求,那么教师就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要加入不同的酶?为什么要在一定的水温下洗衣服才会洗得最干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很感性的理解酶的专一性,以及酶活性的高低与温度的关系。另外面对生活中很熟悉的“洗衣”事件,学生却无法回答出这些问题,那么这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3.课堂安排要“亦生活”

知识传授给学生很重要,但是要想学生真正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对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记忆,那就要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学校井然有序的教学环境下,留给我们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主要集中于课堂的45分钟,在这么短暂而宝贵的时间内,如何实现“亦生活”的教育理念呢?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课堂不局限于死死的45分钟,将学生放出教室,带着问题,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仍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为例。在进行课本上的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个简单的油渍衣服洗衣大赛,给出加酶洗衣粉和不加酶洗衣粉供学生们选择,在同样的时间内,看哪些同学洗得干净,并在比赛结束时,让同学们自己去动脑子想想,为什么有的同学洗得干净,有的同学洗得不干净,遇到不会的查找课本。这样不仅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勤思考,养成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后作业要“亦生活”

“学习亦生活”教育理念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不仅仅局限于校园里,它真正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生活大课堂学习的观念植入学生的思想之中,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掘知识,而后将知识用于生活。为了实现这样的终极教育目标,那么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就要打破写练习册等书面形式的课后作业模式,可以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布置作业。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能更好的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以本节课为例的话,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两个作业,第一,像爷爷奶奶们推荐加酶洗衣粉,并像爷爷奶奶们讲解,加酶洗衣粉问什么能洗得更干净。以及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哪些影响洗衣效果的因素。第二,请同学们写一份总结,你关于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所知道还有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与本节课是有关的,并且试着解释这些现象。

关于“学习亦生活”教育理念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还是靠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实施,正如教师王伟在“例谈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中提出的,教师备课过程中,还需备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桥梁,使学生顺利的将知识内化。只要我们愿意用这样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就会发现从生活的角度去发掘教学所需的素材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不仅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方式,也是永葆教师对教师职业新鲜感的秘籍。

参考文献:

[1]弭金玲. 面向生活的生物教学[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63, 88.

[2]王伟.需活水更需活化——例谈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4(8):22-23.

作者:周萌 孟梦

第3篇: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关键词:数学;生活;教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 难以理解。我便设計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3.加强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強化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在这个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测量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

作者:林劲

第4篇:健康教育如何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

——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何重要性

姓名:庄舜吉 学号:E1305J33521 专业:13教育学5班

健康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渗透理念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且健康教育理念和实施更需要适时的渗透到幼儿园的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中,在各层次上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卫生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2、安全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程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身体锻炼: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进行身体锻炼,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自身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活动。

一、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的活动,它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带的是中班,一般生活活动都在晨间谈话中进行,也可渗透于一日活动。例如关于入园礼貌的:故事《有礼貌的多多》、进餐的:《漏嘴巴的小熊》、盥洗:《洗手五部曲》、睡眠:《小猪睡的香》。有时是故事讲述、有时是情景表演、有时是儿歌、有时是竞赛。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逐步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健康教育以幼儿养成健康行为为出发点和归宿,即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核心,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幼儿生活的全部范畴,正如《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锻炼、游戏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过程中要灵敏的把握教育契机,随机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在幼儿入园时除了常规检查外可以向他们传达简单的健康保健知识;在幼儿进餐时教授幼儿正确的进餐姿势及营养均衡的知识,要求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习惯,保持桌面清洁;在幼儿盥洗时要教授幼儿正确的方法,增强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幼儿入厕时,可以随机进行卫生行为教育;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策略方法可以通过户外活动进行随机的渗透。同时幼儿园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心理环境对幼儿影响的深刻性,积极构建日常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重点在于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创设,使幼儿情绪安定、心情愉悦,幼儿在美好和谐、健康的环境中,有利于他们自由、充分地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陶冶性情,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心他人、爱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等行为习惯。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反思、调整与改进班级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接受隐性健康心理的熏陶。

二、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有其独特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各领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渗透,积极寻求不同领域的健康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渗透、融合,构成幼儿园渗透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必须和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艺术教育等各领域活动相结合, 才能共同促进完成幼儿教育的系统目标,使健康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幼儿健康的价值和幼儿成长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在进行任何领域的教育时都必须将维护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要随机渗透健康理念到其他领域活动中,因此健康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教学融合渗透是最必要的。在学习内容选择上,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养成“讲话礼貌”、“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通过社会学习活动,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乐意与人交往”、“有同情心”、“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艺术学习活动,抒发幼儿内心的情感,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等等。

三、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活动,游戏是解决幼儿身心发展内部矛盾的最佳形式。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而愉悦地感受和学习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习惯,体验身心放松带来的快乐,它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在幼儿园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渗透着健康教育理念,都是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促进幼儿的动作技能发展为主旨。一方面是表现粗大动作为主的游戏内容,这类活动一般在户外较大的空间进行,如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钻爬等的掌握是通过幼儿相互追逐、大中型器械的练习以及部分的球类游戏来实现的,同时传统民间游戏中的钻圈子、跳皮筋、滚铁环、抖空竹、跳竹竿等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蕴藏着深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是表现精细动作为主的游戏内容,这类活动主要在室内通过双手进行,如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穿珠子、夹弹子、弹豆子、拍纸牌等活动。

游戏活动过程中能够满足幼儿各种层次的需要,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益于幼儿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成就感,还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在交往中感知和理解同伴的情感,具有合作、共享、宽容等亲社会行为,能够自己寻求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同时游戏结束后的分享评价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与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在这些环节中都很好的渗透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四、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的重要性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

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 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 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 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 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

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

二、 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 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 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 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 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语言障碍幼儿的案例分析:

1、幼儿情况分析

孙志成是我班入园已入园半年,当时,他妈妈介绍说,“我儿子就是说话有点问题,有点自闭的倾向,希望老师多关注他”。我以为是和以前碰到过的孩子一样,就是不乐意说话,也没怎么在意,心想多和他玩语言游戏,多训练他发音,多引导他与孩子们交流应该会没问题的。接触下来发觉成成个性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甚至拒绝做操、拒绝参加班里组织的任何活动,就一人默默地坐在小椅子上也不让小朋友接近她。有时候,老师同他讲话时他会露出很害怕的眼神,有时他还会把头扭到一边装没听见,不理你。

2、家庭情况分析

成成从小语言方面就发育迟缓。口齿不清,特别在平舌音与翘舌音分边上很吃力,特别会把“哥哥”说成“的的”。父母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很少让他与别人接触,忽视了孩子探索周围经验的需求,封闭了孩子与他人交流、对话的机会,没有支持孩子去尝试、去克服困难、去探索,压抑了他的活动欲望,也使孩子出现怕与人交往的自卑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缓慢。

3、初步分析原因

语言障碍是指幼儿在语言交谈中,表现出吐字不清楚,主要对韵母发音不清,或对一些语言发声有变调、错误、遗漏、替换等,以及讲话不能成句的行为。而成成是属于生理有点缺陷引起的发音不清楚,父母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教育等措施,只是采取消极的“保护”,使他的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导致语言发展障碍较严重的幼儿。

4、进一步分析原因 “儿童的言语是为交往而产生、在交往中发展的”,即语言的获得是在与人进行语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的、长期的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我们分析,因为他的语言水平已落后于同龄孩子,他无法让别人、同伴理解自己,就不能很好地与别人进行分享、交流,这让他常常受挫,他就更不愿与人交往,而且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有一种心理上的歉疚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封闭式的保护、溺爱。这样,他与同伴的差距越来越大,交往起来就更困难了。这让他变得自卑,孤独,脾气异常暴躁,这些不光影响他语言发展,更严重影响他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的发展,使他与同年龄幼儿相比在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日积月累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他不愿跟别人说话、交流,也不会与同伴交往,只有“自言自语”的与玩具做伴、与动画片交流。

5、尝试解决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他每天入园都是妈妈亲自送进班级,因为他胆子小,没有妈妈陪伴总是不愿进来。所以,每当他来园时,我总是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给他更多的情感照顾。经过近一个月的引导和宽松的教育气氛,成成来园时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问好,虽然还有点害羞、但还是成功了。

(2)、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

愉快的情绪往往能促进幼儿学习,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交往气氛可以诱发孩子的良好的情绪。我跟班里的孩子们谈话,让他们和成成做朋友,告诉他们他生过病,所以说话不清楚,小朋友们不能取笑他,因为他是我们的朋友,他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要一起帮助他,让他喜欢和我们说话,喜欢和我们一起玩玩具,做游戏。成成因为语言障碍而在同伴交往中有很多困难,而我总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引导他去帮助他。主动地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抚,使他感到安全,感到温暖,感到可信可亲。由于教师在幼儿的心目中地位较高,在我的榜样引导下,其他幼儿对他的态度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偶尔会有孩子早上主动跟他打招呼,在早操下楼时能照我的样子主动牵他的手下楼,主动拿玩具或图书去与他分享„„

(3)、抓住进步的契机,帮他树立自信心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有一种独特的自然吸收、习得语言的能力,他们能从同伴的交往中、语言接触和使用中吸收、学习,概括语言规则,从而形成语言能力。 成成特别在英语课上回答问题显得特别积极,因为英语是不太需要经验累积的,单词每学期都是新的,而且发音很短,不用成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时,他的英语不会感觉不流畅。所以在班中我一直表扬他的英语很棒!小朋友们也开始竖起大拇指,他对于上课回答问题也开始有了信心,有时候在语言课上也偶尔会发言、当孩子在学习、观察过程中,不论在那个阶段,不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他做出一点进步的表现时,老师都要抓住契机及时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这能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更愿意与人交往。和成妈联系也说在家最喜欢看英语发下来的碟片,一直喜欢跟着说。所以在英语学习上进步特别显著。 (4)、家园同步行动

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丰富语言运用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永远都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所以在成成的教育问题上我坚持与家长共同学习、合力教育。我从新《纲要》中寻找方法,作为指导家长的依据:“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先要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经验,孩子才有话可说。我和家长通过沟通达成一致,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帮他初步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及时鼓励他的进步,不断促进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利用节假日父母多带他去人多的地方,多让他接触更多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多夸夸他的优点、长处,鼓励他说话,激发他想说话的欲望,逐渐消除他与人接触的紧张情绪。家长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长,对他的言行、脾性了解也多,能更好的理解他,与他沟通。在与亲人的语言交流中,使他能更多得到承认的鼓励,更快学会丰富的语句,形成文明的语言习惯,获得更多的言语交往的机会,这会对他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5)、反思启示

分析以上案例,我得到很多启示: 成成入园半年来,经过我们和家长的共同的努力,他在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述上虽然还有些弱,但他基本上克服了与人接触的紧张情绪,也已能与同伴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和交往。朋友的增多,语言的发展,让他的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发音也比以前清楚了许多。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性、特殊性,语言发展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是后天的语言环境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扩展他们的生活范围,使他们在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过程中运用语言去交往,促使他们社会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越是特殊的孩子就越需要老师的关注,对有一定语言缺陷的幼儿,老师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每个幼儿,抓住教育的契机,找到他们成长中的突破点,引导他们走出误区,获得和谐发展,有什么做不到的呢?“不是优秀的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我们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观察能力,在不断地反思、总结中成长,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教师。

第5篇:《生活方式与健康》教案

庄河市第五初级中学

张卫强

指导思想: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对错的能力,但自制力不强,有一些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影响他们健康的隐患。按《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设计本节课。本节课《生活方式与健康》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看幻灯等活动,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明确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哪些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自觉地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初中生但在生活中进积累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通过教 育进行校正。他们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和看幻灯等活动进行教学,班班通电脑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较好条件。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

(二)提问讲解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什么是健康。

2、学生举手回答。

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

4、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

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 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

(2)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3) 小组推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补充讲解,并与学生互动。

4、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

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

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

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

2、活动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

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总结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拥有健康。今天学习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相信它们将成我们今后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要关注家人及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愚昧,选择文明,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中。

第6篇:小学健康教案—健康生活方式知多少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与作用。

2、确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性实验,认识到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并完成一份探究实验报告。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拒绝毒品的宣传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国古代明医华佗与暴饮暴食者之间有这样一段小故事,“有一年青人,在给别人家帮工,午餐过后,蹲在窗台上与别人聊天,当他看到神医华佗走过来时,就对他人说,都说华佗医术高明,咱们不仿考一考他,看看是否属实,于是就从高处跳了下来,走到华佗面前说,华医生,你看我有病吗,华佗给他一把脉后说,你敢快回家交待后事吧,不然就来不及了,那人一听大笑说,我身体好着呢,你却说我快不行了,真可笑,说完不懈一顾地走开了。那人没走多远就突然倒地,不醒人事了。后来有人问华佗,他到底怎么了,华佗说:暴饮暴食后又从高处跳下导致死亡,“他暴饮暴食后又从高处跳下,将肠子坠断了几节,焉有不死之理。” “那个人在暴饮暴食后又从高处跳下导致死亡,说明什么问题呢,” 师: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何才能拥有健康呢?同学们回答得相当不错,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合理膳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 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适当运动,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3、戒烟限酒,善于休息,睡眠好。

4、心理平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资料2。引导学生分析

师小结:要想拥有健康,就必须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呢?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几张照片:不吸烟的人与吸烟的人肺的对比照片,吸毒者的惨状照片。这些就是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结果,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下下列各种说法或生活方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吃麦当劳或肯德鸡等西式快餐,一顿肯德鸡或一顿麦当劳与一顿学生营养餐所含的营养成分相同吗,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每天吃饱睡好,身体就好,对吗,不对,要注意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实现的。而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要求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更加密切地配合,因此,这样就会加强对神经系统的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此外,经过长期体育锻炼的人,不仅肌肉发达,收缩有力,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到加强,因而使动作的速度、灵活性和对各种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等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此外,参加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脑的营养,使脑的功能增强, 师:为什么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特别是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些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一会儿,各小组的组长向全班进行汇报。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据调查,有的青少年经常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食品;有的染上吸烟、饮酒的不良嗜好;有的染上毒品,还有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矫正。因此,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大家想一想,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在理解健康生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根据健康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设计出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方案,并付诸实践,长期坚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现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7篇:生活方式与健康教案范文

生活方式与健康

稷山县稷峰二中 黄彩英

教学目标:

1. 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 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 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 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 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

3、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

(二)提问讲解

1、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什么是健康。

2、 学生举手回答。

3、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

4、 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

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

1、 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 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 具体操作。

(1) 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

(2)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3) 小组推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 教师补充讲解,并与学生互动。

4、 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

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

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

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

2、活动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

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第8篇: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教案

一.导入

师:众所周知,健康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人曾把健康比作“1”,事业、地位、家庭等就是它后面的“0”,只有把这个“1”写好了,后面的零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否则,只能是“0”而已。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天,马克思和他的女儿在聊天,他对他女儿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船夫和哲学家》。 有一个船夫在激流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个想渡到对岸去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问:“你懂得历史吗?”船夫回答:“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哲学家刚刚说完了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 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这个寓言寓意丰常深刻,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马克思想通过这个寓言告诉自己女儿什么?

生:我觉得人很渺小。在生命面前,健康的活着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的。在哲学家眼里,船夫没有文化,好像没有生命一样,但在风浪面前,哲学家不会游泳失去了生命,而船夫却活了下来。 生:我觉得马克思想通过这个寓言告诉女儿生命的重要性,在生活实践中人应该掌握一些对健康必需的实践技能,有时候这远比其他一些东西更有用,关键时刻,船夫依靠自己的游泳技能活了下来。

二.授新

(一) 阅读理解:健康的概念和什么是生活方式

学生阅读教科书并思考问题:健康的概念;什么是生活方式?教师巡视并轻声与学生交流。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健康”的?

生:健康就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师:很好。(屏幕显示1990WHO提出的健康概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那么,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的生活方式又是指什么呢?

生: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生:生活方式是指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消费等等

师:非常好。 (屏幕显示生活方式的概念及组成要素)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 生活方式是生活主体同一定的社会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复杂有机体,基本要素分为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3部分。生活方式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受文化教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那么,生活方式与健康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二) 资料分析:生活方式与健康、体育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科书并讨论:(1)我国1957年和2000年疾病种类的构成以及死因顺位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我国与美国2000年主要疾病种类以及死因顺位有何异同?这些异同说明了什么?教师巡视并轻声与学生交流。

师:各小组选一名学生回答问题。

生:1957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死因顺位为呼吸系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到2000年,死因顺位已转变为恶性肿瘤、 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疾病等。

生:中美两国主要疾病种类以及死因顺位基本相同,说明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师:总结的非常好,大家鼓掌。那么,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占主要位置呢?(屏幕显示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对比表)

生:吃得比以前好了,以车代步的多了,缺乏体育锻炼的多了,各种富贵病就来了。

生:生活条件好了,酗酒、吸烟的人也多了。(学生们的讨论热烈起来)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各种疾病,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屏幕显示死亡元凶:

1、体力活动不足;

2、吸烟;

3、酗酒;

4、肥胖)

由此可见,体育与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健康效应。因此,在世界上,一些新的概念,如 “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进入生活方式”;“生活体育”等正在形成。我国推行的《全民

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对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意义和价值。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 起居 娱乐 参与社会活动)健康吗?(屏幕显示健康的四大基石:1,合理的膳食 2.经常进行体育锻炼3.良好的生活习惯4.健全的心理) (三) 健康的基石

1.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了解四大基石的内容。

学生阅读教科书并思考问题(可轻声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怎样理解健康的四大基石?教师巡视并轻声与学生交流。

师: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问题。

生:我认为饮食要有规律,荤素搭配,做到按时一日三餐,少吃油炸食品。还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活动。

生:我觉得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不上网玩游戏。

生:我同意前面几位同学的说法,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有健全的心理,面对学习、考试、就业等等,在心情特烦的时候运动一下会轻松许多。我就有这方面的体会,大家不妨试一试。(同学们讨论积极,争相发言)

2. 了解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的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多次提到了体育锻炼。的确,现代社会,体育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有哪些作用?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打出字幕)①调节情绪,减轻心理疾病的症状;②增加肺活量;③减少患心脏病的概率;④提高消化系统能力,促进新陈代谢;⑤减少身体的脂肪;⑥增加骨密度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⑦提高肌肉的质量;⑧改善血液循环。

希望同学们做到合理膳食、健全心理、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祝你们健康成长!

三. 教师小结: (略) 四.布置作业:评价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第9篇:健康生活远离癌症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健康生活 远离癌症

教学目的:癌症是一类可以预防的疾病,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2007年WCRF的10个建议,与WHO的其他建议相互一致。

教学重点:健康四大基石: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教学难点:控制体重

教 具:多媒体或讲义材料 课 型:新课

授课形式:大课堂面对面讲座 课 时:3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我国现有癌症患者700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20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约170万;估计到2015年,患者将达到1000万。 我国80%以上的患者被诊断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 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序:男性发病前十位(占86%) :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癌、脑肿瘤;女性发病前十位(占82%) :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宫癌、脑肿瘤;

健康四大因素:影响健康的四大决定因素:

一、内因: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二、外界环境因素:占17%,其中社会环境 10%,自然环境7%;

三、医疗条件:占8%

四、个人生活方式:占60%。

健康四大基石: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6个字能做到:

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

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

糖尿病减少50%,

肿瘤减少1/3,

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WHO的三个1/3战略:1/3癌症是可以预防;1/3癌症是可以早期经治疗而痊愈;1/3癌症病人也能通过现有的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改善预后。

2、揭示课题 健康生活 远离癌症

3、内容 (1)、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地瘦,身体脂肪过多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危险性,身体肥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癌症决定因素。腰围每增加一英寸,患癌症风险将增加8倍,包括结肠癌、乳腺癌、肾癌在内的6种癌症,都已证实与身体肥胖有关。特别是腹部肥胖风险更大。但好消息是:即便是很少的体重降低也能减少这种危险。控制体重 避免体重过重或过轻,在成年后要限制体重增幅不超过5公斤。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 身高(米)2;体质指数标准:判定标准: 18.5以下:体重不足; 18.5-23.9:理想体重; 24-27.9:超重; 28以上:肥胖

(2)、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身体活动

体力活动本身就可以减少患癌症的危险。 每天30分钟的活动量,也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应该做到每天60分钟(或以上)的中度身体活动,或30分钟(或以上)的重度身体活动;坚持体力活动 每天应进行约1小时的快走或类似的运 动量;每星期至少进行1小时出汗的剧烈运动。有充分证据表明可以预防结肠癌,可能预防肺癌和乳腺癌,以及可预防那些与肥胖有关的癌症。哪些运动是有氧运动?特点: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持续时间较长。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不是的有:散步、做家务等达不到强度;赛跑、举重等高强度剧烈运动。有氧运动的要领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靶心率=(220-年龄)×(70%-80%)。自我感觉: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持续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3-5次。 时时处处巧锻炼颈肩部保健操:十点十分操 ; 翻手腕操;小鸟飞态

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运动引起的。腰部保健操 (3)、避免含糖饮料 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的食物。含糖饮料已成为体重增加的重要素,尤其对儿童而言。它还会刺激大脑中的味觉中枢,让人们更想吃东西。 (4)、多吃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一年四季,坚持每天500克以上的各种蔬菜、水果。可以使你患癌症的危险性降低20%。目标:至少每天吃五份“天天五果蔬”

特别推荐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胡萝卜、红薯(马铃薯)、菠菜、杏、甜瓜

番茄,花椰菜、甘蓝(卷心菜)、莴笋;大蒜、洋葱、大葱;大枣、猕猴桃、香菇(菌类)、芦笋,全麦、糙米、燕麦. (5)、红肉及加工肉类红肉 每天少于80克;可能是导致结肠癌、直肠癌的重要元凶,因此每周摄入最好不要超过500克(生) ;加工肉类,尽可能少吃。 选择鱼和禽肉比红肉更有益健康; (6)、饮酒 任何类型的含酒精饮料是多种癌症的原因之一。可增加口腔和咽、喉、食管以及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男性一天不超过两份,女性一天不超过一份(1份相当10-15毫克酒精)。 (7)、保存、加工、制作

限制盐 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危险,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盐(5克),避免盐腌食品,少吃剩菜 三餐规律 (8)、不推荐用膳食补充剂预防癌症 富含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植物可降低癌症危险性! (9)、母乳喂养 进行6个月完全母乳喂养,这不仅有助于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

几率,同时对婴儿也有保护作用。 (10)、癌症幸存者 癌症患者治疗后应该遵循癌症预防的建议!

4、讨论 举例:哈佛大学40年跟踪研究:每天喝一听可乐, 每年增加体重20磅(约9公斤);

吃蔬菜有什么好处?每人每天蔬菜的摄入量从150克增加到400克,患肺癌的危险性可减低50%;从100克增加到350克,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减低60%;从50克增加到300克,患胃癌的危险性可减低50%。

5、小结

烟草 不吸烟和不嚼烟草,烟草是肺癌的主要原因,吸烟加饮酒大大增加癌症危险性;

少熬夜

利防癌

开夜灯睡觉或熬夜:患癌风险高;女性:乳腺癌;男性:前列腺癌原因:褪黑素分泌减少,建议:睡觉关灯;保持充足睡眠;倒班时在黑房间睡眠. 防癌体检 健康体检≠防癌体检 常规项目;内镜检查,可进行活检;影像诊断; 肿瘤标志物在防癌体检中的重要应用。

上一篇:说服心理学下一篇:去英国大学申请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