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是博士吗

2023-0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博士生导师是博士吗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现状

摘 要:通过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现状进行统计研究,以期发现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更好地提高我国高端体育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从自然特征看,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博导占较大比例等。就教育背景而言,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关于专业素养,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生导师人数较少等。研究结论: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反映了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体育学科的不成熟,以及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学科建设结构上的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体育教育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toral Supervisors in Sport Science in China

CHEN Qingwei

Key words:sport science;doctoral supervisor;phys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简介:陈庆伟(1968-),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作为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体育学博士指导教师是体育界学术与科研的带头人,导师水平对于培养工作的质量不仅起着重要的作用[1],而且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国际声誉。文献检索显示,目前未见专门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论文,相关的研究仅在几篇关于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文献中就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泛泛提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界定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指出:“博士生导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不是教授职务中的固定层次和终身的荣誉称号。招生并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即为博士生导师,不招生且不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则不是博士生导师。”[2]因此,本研究对博士生导师从3个方面作出相应限定。

1)在学科范围上,指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在其他学科之下设置的交叉性质的博士点的导师不纳入统计。

2)在单位权限上,指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博士生导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国共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15家一级学科授权单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4家二级学科授权点为: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3)在就职状态上,指当前在职并全职工作(每年在所在单位工作9个月以上)的博士生导师,不包括退休的导师,但若退休后获返聘且仍招收博士生的纳入统计范围。

1.1.2 研究框架

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群体的现状,必须确定一个分析框架。为便于统计,本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将研究阶层特性的分析框架细化为具体的指标系统,并强调指标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谓有效性,指框架能够恰当地描述体育学博导的存在状态;所谓可行性,指框架中确定的指标要具备可量化统计的现实条件。引入3组变量来描述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当下状态:一是自然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所在城市等指标;二是教育背景,包括最高学位及是否有国外进修经历等指标;三是专业素养,包括职称、职务和科研绩效等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研究数据于201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通过以下途径采集:1)各博士生导师的自然特征和教育背景等数据信息通过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的官方网站、电话或以该博士生导师的姓名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工具上获得。2)各博士生导师的科研绩效信息通过中国知网(CNKI)获得:各博士生导师的论文h指数及发文量、被引频次等科研信息通过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止2012年6月在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然后用h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各博士生导师在2012 年(统计年)的h指数。各博士生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信息通过CNKI“国家各级科研项目”平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数据库”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年度课题名单”,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至2012年6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信息。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了常规描述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了专业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了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自然特征分析

2.1.1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况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由2010年前的4家增至15家。

由表1可见,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中:华东地区6所,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华北地区6所,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华中地区有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3所;华南地区有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2所;东北地区有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2所;西南与西北地区均没有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各占31.6%,华中地区占15.8%,东北和华南地区各占10.5%。

表 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注:“上体”指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指华东师范大学;“浙大”指浙江大学;“南京”指南京师范大学;“苏大”指苏州大学;“曲阜”指曲阜师范大学;“华南”指华南师范大学;“福建”指福建师范大学;“北体”指北京体育大学;“清华”指清华大学;“河大”指河南大学;“河北”指河北师范大学;“北京”指北京师范大学;“山西”指山西师范大学;“武体”指武汉体育学院;“华中”指华中师范大学;“湖南”指湖南师范大学;“东北”指东北师范大学;“辽宁”指辽宁师范大学。下同。

从区域来看,重东部,轻西部,布局结构明显不平衡[3]。从地方来看,重省市级大都市,轻地方小城市,招收体育学的19个博士点学校只有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3所学校在地级城市,其余都是在省级城市。

西部地区含12个省市自治区,辖540万km2,人口近3亿,迄今尚无一个体育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这种学科专业布局的缺位,既不利于全国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均衡发展,也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要求,更没有真实反映西部体育学科的水平[4]。

这种不平衡缘于教育部在进行首批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和专业授权审核时强调“主要限于全国高等学校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能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学科”,并且在此后的博士学位授权审核过程中长期坚持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强化发展,强调“应首先考虑将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集中在已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要注意充分发挥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中的作用,不要搞平衡照顾、分散布点”。这一种强迫性机制,最终导致了博士点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和地区高度集中的现象,体育学博士点的区域布局亦然[5]。

可喜的是,位居西南的成都体育学院正在进行“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工作,该项工作的验收将由国务院学位办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联合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进行。成都体育学院此次“博建”若能成功,将对提高西南地区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均衡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1.2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性质及学科分布状况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形成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格局,体育学博士点的规划经历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现阶段,19所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中,体育专业院校3所,师范院校11所,综合性大学5所。目前,全部3所体育院校、11所师范院校中的8所和5所综合性大学中的4所均已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招生专业涵盖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学科。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2.1.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与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相应,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分布也呈高度集中状态。目前,我国在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共198人,其中:华北地区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数达82人,占总数的41.4%;华东地区67人,占总数的33.8%。仅这2个地区的博导人数即占到我国体育学博导总数的75.3%,即近一半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集中于华北地区,近8成集中在华北和华东2地。其他依次为:华中地区21人,占总数的10.6%;华南地区19人,占总数的9.6%;东北地区9人,占总数的4.6%。博士生导师还处于流动状态,总体趋势是由各地省城流向位于华北的首都北京,由中西部城市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形成“马太效应”,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于少数城市,不利于体育学的均衡发展。

各高校体育院(系)所拥有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学科的实力。以院校为单位,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量进行排名发现,北京体育大学有体育学博士生导师54人,居全国之首。该校是我国体育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第一个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学一级授予点的单位,体育学学科设置齐全,二级学科划分比较细,因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较多。往下依次是:上海体育学院34人,居第2位;华东师范大学14人,居第3位;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13人,并列第4位;苏州大学8人,居第5位;福建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6人,居第6位;南京师范大学5人,居第7位;其他授予点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均为4人或3人,其中,4人的院校5所,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3人的院校4所,分别是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对各单位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发现,我国平均每个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是10.4人,但最多者拥有54人,最少仅3人,极差值达51,足见各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数量分布也极不均衡。尤其对于新增的11家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而言,博导数量远跟不上学科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均衡是否会引发不惜通过降低增补博导的标准,尽力扩大博导的数量与规模的现象,这也正是验证体育学博导选拔制度公信度的契机。

2.1.4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性别分布状况

表1统计表明,在全国198名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男性164人,占82.8%,女性34人,占17.2%,男女比例为4.8∶1。据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博士生导师为1万2 460人,其中男性1万787人,占88.2%,女性1 673人,占11.8%,男女比例为7.4∶1。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男女比例较全国水平更趋平衡。

但具体到各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的性别结构状况又有所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女博士生导师12人,占该校总数的22.2%,男女比例是3.5∶1;上海体育学院女博士生导师5人,占该校总数的14.7%,男女比例是5.8∶1。但其他院校的女性博士生导师均未超过4人,武汉体育学院等9所院校无一名女性体育学博士生导师。

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在认知力、瞬间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更有助于其科学研究;女教师在形象思维、观察力、注意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更适合体育教学;而性情温和、细腻和体贴的天性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细心,更擅长处理细节问题,更有利于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各体育博士授权单位在根据按需增补原则进行自行审核、遴选博士生导师的工作中,要注重对女性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加强性别结构的优化。

2.1.5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由表2可知,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科分布主要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60人,占总数的30.3%;体育教育训练学导师76人,占38.4%;运动人体科学导师53人,占26.8%;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9人,占4.5%。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导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没有模式可借鉴[6]。从各学科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看: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有26人,占该学科总数的43.3%;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在华北地区的比例最大,分别有42人和有23人,分别占各自学科总数的55.2%和43.3%;仅有的9位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在华东地区有7个,占该学科总数的63.6%,华北和东北地区0个。5个有博士点的地区,其中3个地区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有的全学科地区,而东北地区仅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博士点。研究方向并无优劣高下之别,却有分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统计数据说明,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研究兴趣仍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对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

2.1.6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博士生导师梯队形成最佳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导师梯队应该由老、中、青年导师按适当比例结合而成。从表3统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年龄情况看,各出生时间段人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1951—1960年91人,占体育学博导总数的45.9%;1961—1970年68人,占34.3%;1941—1950年34人,占17.2%;1971—1980年5人,占2.5%。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60岁以上的老年博导和50~60岁之间的中年博导,以及50岁以下的青年博导的比例为1∶2.7∶2.1,由此比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并且显现出年轻化趋势。具体到各校,华东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50岁以下体育学博导人数占到该校7成以上,北京师范大学占到该校近7成。年轻化虽然彰显了体育学博导队伍的动力与活力,但有时也暴露出经验不足的弱点。

表 2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注:“人文”指体育人文社会学;“教育”指体育教育训练学;“人体”指运动人体科学;“民传”指民族传统体育学。

表 3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状况分析

2.2.1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状况

表4统计显示,本课题研究的198位博导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1人,占56.1%;具有硕士学位的共30人,占15.2%;具有学士学位的共57人,占28.8%。

从各年龄段学历情况看:1971—1980年出生的5位博导全是博士;1961—1970年出生的68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80.9%;1951—1960年出生的91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49.5%;1941—1950年出生的34位博导的学位,学士有22人,博士和硕士各只有6人。由此可见:年龄越大,最高学位越低,具有学士学位的比例越高;年龄越小,最高学位越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越高。这反映出当前我国博导遴选对最高学位的政策性要求。

从4个二级学科学历情况看,各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运动人体科学占67.9%,体育人文社会学占63.3%,民族传统体育学占44.4%,体育教育训练学占43.4%。此排序也反映出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和学缘结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民族性”特点限制了其博士点的发展,也自然限制了该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数量。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导师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其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有4成,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占不到1成。由此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近亲繁殖”和“师徒同堂”的现象,这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拓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表 4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及海外进修情况

2.2.2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海外进修状况

具有海外进修经历往往意味着具有国际化的跨文化资源和开放的学术视野,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推进体育学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海外进修经历是指在海外有过一定时间的留学、访学或专业培训经历。

表4统计表明,统计的198位博导中,仅有57人有过海外进修经历,占28.8%,不足3成。从各年龄段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年龄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5位“70后”博导中有60%,1951—1960年出生的有31.7%,1961—1970年出生的有25%,60岁以上的有23.5%。研究发现,海外进修形式因年龄而不同,年龄越大,留学进修越多,年龄越小,访学进修和培训进修越多。从各学科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人文社会学38.3%,体育教育训练学27.6%,运动人体科学24.5%.此3个学科差距不大,而民族传统体育学则为0。由此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难度和光明前景,若能在内无前车之鉴,外无先进经验的条件下将其科学开展,发扬光大,则不失为世界体育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2.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专业素养状况分析

2.3.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职称、职位(兼职)状况

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统计显示,198位体育学博导中,98.7%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的高职称传达出2方面信息:一方面表明体育学博导的进入门槛较高,博士生导师的整体水平高;另一方面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体制不够灵活[2]。过分强调导师的职称有时会限制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选择权,许多能力较强的教授以下职称的教师被剥夺了指导学生的资格,而学生也就失去了选择那些没有博导头衔的老师作为论文指导者的权利[7],不利于博士生培养。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首开评聘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的先例,打破了大陆只有教授才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的现状。

198位博导中,90.6%的导师兼任党政工作,其中,93.6%的导师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机构和体育单项协会兼职或担任重要职务或在国家二级学会任常委以上职务。在本单位任职或在相关组织机构兼职虽然无可厚非,但恐怕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先生所讲,当“官本位”的管理模式与价值体系把许多在学术上相对稍优者推向系、所、院、校各级领导岗位时,当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政治荣誉与社会兼职不期而至时,兼职的博导们即使个个都很讲职业道德,都很尽职,其应对本职的时间与精力也不过是雪上加霜。个中甘苦,唯有自知[8]。

2006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对2006届全体研究生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5%的研究生每周与导师见面少于1次,45%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时间小于1 h/周,而70%的研究生希望的是至少能每周与导师交流1次。有近60%的学生论文导师没有看过,近2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学业帮助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导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导师工作繁忙[9]。此现象并非北京体育大学独有。

尤其现在有些学校力聘上级部门行政官员当博导的作法很是流行。笔者认为,无论由博导提拔为官员,还是由官员被聘为博导,凡不能以培养博士生为主业者,需在每次博导选聘时,真正从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出发,扪心自问能否尽到博导职责,为振兴我国博士生教育事业以身作则,起“领导带头”作用。

2.3.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状况分析

2.3.2.1 h指数概念解析

一直以来,科学家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因此,用来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主要方法是对其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教授(Jorge E.Hirsch)提出了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指数。h指数的定义是:如果一位科学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被引次数不小于h,其他(n-h) 篇论文中每一篇的被引次数都小于h,那么这位科学家的h 指数就是h[10]。例如,某科学家的 h指数为18,则表示该科学家至少发表了18 篇被引频次至少在18次的论文。该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h指数高不仅表明评价对象发表的论文质量高,而且表明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多,克服了以往各种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单项指标的缺点;因此,在它发表后的短短几个月当中,就在10多个国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1]。

2.3.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概况

通过对19所院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在CNKI 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的统计计算得出,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范围为2≤h≤28,平均值为11.3。

根据乔治·赫希教授的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大约为12,晋升正教授大约为18[12]。上述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平均值较之偏低。统计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达到或超过12的有84人,占42.4%;达到或超过18的有18人,占9.1%。尽管存在物理科学的h指数普遍高于社会科学这样的学科差异,但如此低的人数比例亦将成为体育学奋起直追的动力。

表 5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h指数及相关绩效概览表

从表5统计的各项指标数据范围的底线数值,如h指数2、个人发文量4篇、总被引频次6次、第一(含独著)作者百分率6.3%和篇均被引频次1.1次等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较之一名普通体育教师都显低的科研评价数据让人实难与体育学博导联系起来,当然,有些博导的有些文章可能未被收录在CNKI中。198位博导中,h指数小于等于5的有18位,这些博导中确有文章多发在他所留学国家的期刊上的,但有些并未发现有留学经历。

表6统计了198位博导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情况。统计显示,198位博导共有115(占58.1%)人次主持过共计24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社科基金项目105项,66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33.3%;自然基金项目27项,19位主持人,仅占总人数的9.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4项,21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10.6%;体育总局项目93项,59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29.8%。由此不难发现,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数不足6成,尤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更是体育科研的弱项。

表 6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科研项目状况统计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肩负着培养体育高端人才的重任,其学术态度与水平直接影响博士生质量的好坏。当前,国际上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仍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我们的一些博士点对博导的科研绩效以申请的科研课题经费多少为主要标准,降低甚至忽略了对论文的要求,以致一些教师在评上博导后的独著(或第一作者)论文量明显减少。在当今搞课题颇受重视的形势下仍有4成多博导没有主持过课题,这除了课题立项竞争激烈的原因外,科研态度和环境也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统计分析,对这一特殊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总体来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呈“非均衡分布”状态:就自然特征而言,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男性博士生导师占据绝对优势;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博士生导师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就教育背景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位分布已经比较合理,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就专业素养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基本都有教授职称,9成以上有行政职务和学术兼职,目前,国内其他学科学者科研成果的h指数相关研究未见,与美国物理学相比,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导人数较少。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可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由于体育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博导队伍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不可能同步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体育学科的不成熟,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学科建设结构存在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2 建议

1)均衡布局结构,促进协同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为零的不平衡布局结构,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的全局性布局考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体育学科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优化我国高层次体育学教育资源的配置。

2)落实遴选机制,狠抓质量建设。

遴选体育学博导的关键在于遴选制度是否落到实处。在遴选时要严把质量关,要对遴选对象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进行科学、客观考评,并且要进行任期内的年度评估。

3)注重学习交流,改善学缘结构。

为防止“近亲繁殖”,改善学缘结构,要从制度入手,研究出台高校教师出国研修相关政策,把年轻教师出国进修深造经历作为晋升职称和评聘博导的必备条件,并且,鼓励支持教师在高校间自由流动,在多所高校间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从而加强学术思想的交融,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创新,促进学科发展。

4)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优势互补。

加强体育学博导梯队建设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使导师队伍保持持久活力和发展动力,老中青比例要协调,既要有利于发展年轻导师的工作热情,又要敢于为年轻导师提供承担重大课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寻经验和寻找不足,为自己才华的发挥创造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有经验的导师的传、帮、带作用,缩小导师队伍中因年龄和阅历而造成的衔接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如在博士生导师数量的认定上,有的单位聘请了大量的兼职博导,有的单位对博导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有的单位信息不够公开,博导的详细信息不充分等;还有就是对个别留学时间较长的博导所发表的论文量的统计不够完整。这些因条件造成的不足留待下一步研究时改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郑吾真,黄竹杭.体育学博士立足于国内培养之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4):2-6.

[2] 吴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现状统计研究[J].现代传播,2008,150(1):115-118.

[3] 李燕领,王家宏,陶玉流.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J].体育学刊,2010,17(10):59-63.

[4] 陈伟,欧阳川,李国栋.立足08奥运、完善培养体制、构筑高端人才工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4.

[5] 卢志成,郭惠平,李斌琴.对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扩散现象的新制度主义诠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17-22.

[6]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25(6):3-12.

[7] 顾海兵.质疑“博导遴选”制度[N].南方周末,2003-08-14.

[8] 郭世佑.博导的质量、责任与权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9-31.

[9]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7-11.

[10]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 (46):16569-16572.

[11] 万锦堃,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2(3):9-16.

[12] 王兰敬.h指数在学术评价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1,29(4):624-627.

作者:陈庆伟

第2篇:各博士学位点博士生导师简介

081701化学工程

计建炳(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超重力场工程、生物质能源工程、离子液体与分离过程。联系方式:0571-88320053,jjb@zjut.edu.cn

裘俊红(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化工及资源工程。联系方式:0571-88320850,qiujh66@126.com 董志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联系方式:0571-88323603,dongzy@zjut.edu.cn

081702 化学工艺

任杰(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工艺、有机催化、化工过程数学模拟及装置优化。联系方式:0571-88320208,Renjie.R@263.net

081704应用化学

马淳安(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与电化学合成、纳米材料电化学、电催化、能源电化学、环境电化学。联系方式:science@zjut.edu.cn 徐振元(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环境友好农药、绿色有机合成、催化加氢。联系方式:chrc@zjut.edu.cn 许丹倩(女)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加氢、绿色有机合成、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应用研究。联系方式:greenchem@zjut.edu.cn 高建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绿色精细有机合成、功能染料暨新型有机光电材料。联系方式:gdgjr@zjut.edu.cn 严新焕(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加氢与绿色化学。

张诚(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纳米材料与应用、功能复合材料。联系方式: czhang@zjut.edu.cn 盛嘉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功能材料。联系方式:jw-sheng@zjut.edu.cn 钟明强(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型高分子材料。联系方式:zhongmq@zjut.edu.cn

081705工业催化

李小年(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催化、绿色催化氢化。联系方式:0571-88320409

刘化章(男)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催化剂工程与技术、C1化学催化。联系方式:0571-88320063 严巍(女)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催化氢化技术与工程。联系方式:0571-88320583 裴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不对称催化。联系方式:0571-88320629 任杰(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催化、石油加工与化工工艺。联系方式:0571-88320208 张文魁(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光电催化、金属功能材料。联系方式:0571-88320394

081721 材料化工

钟明强(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合金与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联系方式:0571-88320418,zhongmq@zjut.edu.cn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彭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机床与工具技术。联系方式:pengwei@zjut.edu.cn 赵燕伟(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联系方式:zyw@zjut.edu.cn 柴国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联系方式:chaigz@zjut.edu.cn 袁巨龙(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联系方式:jlyuan @zjut.edu.cn 冯定忠(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制造业信息化与物流工程。联系方式:fdz@zjut.edu.cn 程成(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联系方式:chengcheng@zjut.edu.cn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张立彬(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业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lbz@zjut.edu.cn 宋玉泉(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超塑性与塑性加工技术与装备。

计时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精密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视觉、检测与信息处理。联系方式:jishiming@zjut.edu.cn 阮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流体动力数字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wxmin@mail.hz.zj.cn 袁巨龙(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纳米/亚纳米级加工技术与理论、机械系统信号处理及故障诊断。联系方式:jlyuan@zjut.edu.cn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高增梁(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高效过程装备。联系方式:zlgao@zjut.edu.cn 卢炎麟(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yanlinlu256@163.com 刘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lyyjs@mail.hz.zj.cn 蒋炎尧(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机械装备的结构完整性。联系方式:yjang@unr.edu.cn 方德明(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高效过程装备。联系方式:dmfang@zjut.edu.cn 楼白杨(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材料技术及应用。联系方式:loubaiyang@163.com 彭旭东(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密封技术。联系方式:xdpeng@zjut.edu.cn 陈学东(男)教授级高工、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现代密封技术。联系方式:chenxuedong@hgmri.com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王万良(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网络化控制与远程监控、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联系方式:0571-85290172,wwl@zjut.edu.cn 俞立(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先进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控制与管理、网络化控制系统。联系方式:0571-88320287,lyu@zjut.edu.cn 王守觉(男)研究员、院士。主要研究领域:神经网络和信息科学。联系方式:010-82304555,wsjue@semi.ac.cn 李未(男)教授、院士。主要研究领域:高速网络下的协同工作环境。

曹一家(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联系方式:0571-87952702,yijiacao@zju.edu.cn 冯浩(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新型微特电机、传感与检测技术。联系方式:0573-3641897,zjhzfh@126.com 孙明轩(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控制与智能自动化、电气传动与控制。联系方式:13989801161,mxsun@zjut.edu.cn 黄德才(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计算机网络控制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8320506,hdc@zjut.edu.cn 杨东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启发计算与智能机器人技术。联系方式:0571-85290087,ydy@zjut.edu.cn 周根贵(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联系方式:13858050065,ggzhou@zjut.edu.cn 乐孜纯(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光通信网络控制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5290308,lzc@zjut.edu.cn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程惠芳(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研究、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与模式研究。联系方式:chf@zjut.edu.cn 谭晶荣(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联系方式:tanjingrong2002@yahoo.com.cn 王丽萍(女)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联系方式:wlp@viston.com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池仁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与管理。联系方式:chirenyong@mail.hz.zj.cn 徐维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联系方式:xwq@zjut.edu.cn 汪少华(男)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投资分析与管理。联系方式:zjut_wsh@yahoo.com.cn 周根贵(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经济系统理论与应用。联系方式:genguiz@yahoo.com 宣勇(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创新与管理。联系方式:0571-88320009 王万良(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技术管理。联系方式: wwl@zjut.edu.cn

081703 生物化工

沈寅初(男)教授,院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催化工程,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30 郑裕国(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生物催化工程,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30,zhengyg@zjut.edu.cn 陈建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86,jchen@zjut.edu.cn 刘维屏(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66,wliu@zjut.edu.cn 钱俊青(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制药生物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17,qjq@zjut.edu.cn

081720 环境化工

陈建孟(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绿色工艺与资源化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386,jchen@zjut.edu.cn 刘维屏(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污染控制化学(水处理药剂)、手性分离技术与药物环境安全、环境分析与检测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666,wliu@zjut.edu.cn 盛光遥(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有机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环境分析技术、污染生态修复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243,dansheng@zjut.edu.cn

100701 药物化学

苏为科(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合成,绿色化学技术。联系方式:0571-88320752,suweike@zjut.edu.cn

第3篇:王博文 55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

王博文 55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成员。美国《J.Appl.Phys.》杂志审稿人,《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特约审稿专家。先后到德国阿伦工业大学、韩国电气技术研究院和英国剑桥大学等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磁致伸缩材料与器件、稀土永磁振动发电技术等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天津市总工会95立功奖章一枚。 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超磁致伸缩材料制备与器件设计》与《磁致伸缩材料与器件》两部。目前指导博士生

地 址:天津市红桥区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 300130 电 话:022-60203491 传 真:022-60204409 Email:bwwang@hebut.edu.cn

4名。

第4篇:白彦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

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北京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美容分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编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实用皮肤科杂志》编委。全国第二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

学习工作经历:1984年-现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1990年曾公派到日本东京顺天堂大学皮肤科研修,1994年曾在泰国皮肤病研究所研修获Diploma,2003-200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专业特长:擅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诊断、治疗各种皮肤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过敏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痤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一些皮肤科疑难杂症,通过综合疗法,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主要学科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银屑病的治疗与机理研究。曾自制过治疗湿疹和银屑病的内外用药物,作为医院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项目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获得满意效果,并进行了相关机理的研究。

科研情况: 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部、中日友好医院课题共6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旨在规范银屑病的外治疗法。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博士研究生1名。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国内医学著作6部,任副主编著作1部。

第5篇:会计学博士生导师

(1985-2000年)学生姓名、论文题目、毕业时间年 厦门大学 葛家澍

1、林志军

会计的假定、假设、原则、1985年

2、李松玉

完全历史成本计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

3、李若山

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与审计、1989年

4、曲晓辉、论物价变动会计、1989年

5、魏明海

基本会计理论结构、1991年

6、陈少华

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内容与表达方式、1992年

7、李瑞华

中日会计比较、1992年

8、何凡

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1993年

9、黄世忠

股份制改造、1993年

10、陈玮

论稳健会计、1994年

11、刘峰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1994年

12、庄世虹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比较、1994年

13、陈箭深

金融创新及其会计问题研究、1994年

14、方荣义

商誉会计论、1995年

15、李少波

税务会计基本理论方法研究、1995年

16、李建发

论具有中国特色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体系、1995年

17、涂春永

海峡两岸财务会计——准则与理论研究、1995年

18、邓传洲

试论财务会计的现值计量基础

1997年

19、林斌

不确定性会计

1997年

20、刘宗柳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研究

1997年 21.、陈光

现代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研究

1998年 22.桑士俊

论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998年

23.项有志

企业兼并与收购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1998年

24、程春晖、全面收益会计研究、1999年

25、李翔华、试论市场经济下的会计信息系统、1999年

26、任永平、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1999年

27、范永武、试论会计准则及其变迁——主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进行的思考、1999年

28、刘杰、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

29.卢联生

两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与法律责任之研究

2000年 30.吕胜光

国有企业新上市问题实证研究

2000年 31.胡振超

论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告

2000年 32.刘玉廷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财务会计研究

2000年

余绪缨

1、孙宝厚

会计系统论、1987年、

2、陈国钢

论代理人说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1988年

3、陈双人

管理会计与控制、1989年

4、黄礼忠

论国际管理会计信息与控制系统、1991年

5、卢焕立

论行为科学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1991年

6、熊楚熊

增值会计学研究、1992年

7、于文强

论国际管理会计、1992年、

8、于增彪

行为会计基础研究、1993年

9、毛付根

企业理财基本理论研究、1994年

10、胡玉明

论资本成本会计、1995年

11、怯来发

现代公司理财与财务风险研究、1995年

12、陈胜群

现代成本管理论、1996年

13、骆德明

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新管理体系研究、1996年

14、孙航

战略管理会计、1996年

15、傅元略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1997年

16、林勇峰

现金流动制会计研究

1997年

17、王大洋

An Extract of Potential Implemen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Companies

1997年

18、张金良

企业兼并理论研究

1997年 19.胡奕明

金融工具创新若干问题研究

1998年 20.沈艺峰

资本结构理论史

1998年 21.庄昆明

管理控制

1998年

22、林涛、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问题研究、1999年

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论综合性评述与股利信号实证研究、1999年

24、高培业、企业失败判别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年

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

26、陈志升、企业创新战略问题研究、1999年

27.贺颖奇

管理控制会计中长期激励理论研究——现代契约理论的一种解说

2000年 28.聂桢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2000年

29.丁鹏

可转换公司债券若干问题研究

2000年

吴水澎

1、陈汉文

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准则研究

1997年

2、王开田

会计行为论

1997年

3、王华

论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1998年

4.石本仁

建构适应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国会计模式

1998年

5.谢德仁

企业剩余索取权——分离安排与剩余计量

1998年

6、游相华、知识经济下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1999年

7、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思考、1999年

8、龚光明、石油天然气资产会计论、1999年

9.黄京菁

独立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2000年

10、林志毅

股票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2000年

11、伍千奎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2000年

曲晓辉

1.林凤仪

审计人员专业经验与重要性判断关系之研究

2000年

2、肖虹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

2000年

3、陈建煌

现金流量的经验性评估——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证据

2000年

4、杨金忠

中国会计本科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2000年

陈少华 杜兴强

in China 黄世忠 傅元略 孙谦 冯淑萍 陈汉文 庄明来 李建发

上海财经大学 娄尔行

1、汤云为

论重置成本会计、1987年

2、张为国、会计目的与会计改革、1989年

3、吴艳鹏

资产计量论、1990年

4、周忠惠

论会计研究的方法论问题、1992年

5、陈信元

净权益会计理论探索、1994年

6、孙铮

论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1995年

7、张鸣

成本计量论、1995年

8、章国富

论我国会计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1997年

徐政旦

1、谢荣

市场经济中的民间审计责任、1993年、

2、章显中

论审计与政府行为的关系及其社会背景、1994年

3、徐建新

审计质量论、1996年

4、张建军

审计概论体系研究、1996年

75、朱荣恩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研究、1996年

6、胡春元

审计风险研究

1997年

7、谢国新

论综合审计:未来审计的发展方向

1997年

8、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1999年

9、周志诚

海峡两岸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之研究

2000年

汤云为

1、谷澍

履行中合约会计论

1997年

2、潘飞

论制约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环境因素

1998年

3、钱逢胜、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1999年

4、单喆慜

1990—1999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行为研究

2000年

王松年

1、刘兴云

中西财务会计比较研究

1997年

2、尚志强

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系统研究

1997年

3、阎佐

合并财务报表理论与实践

1997年

4、邓小洋

商誉会计论

2000年

张为国

1、陆德民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偏差及其成因之实证研究

1997年

2、徐宗宇

盈利预测信息披露可靠性的实证研究

1997年

3、赵建勇、中外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的比较研究、1999年

4、赵宇龙、会计盈余与股价行为——对深沪股市的实证分析、1999年

5、陆宇峰、净资产倍率和市盈率的决策有用性、1999年

孙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1999年

2、王跃堂

股份公司会计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与价值相关性

2000年

导师待查的

1、刘威

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研究

1998年

2、司胜华

财务报告分片揭示研究

1998年

3、庄利铭、香港创意性会计的比较研究、1999年

4、吴保民、中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改制

5、蔡松棋、台湾地区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宣告对股价影响之研究、1999年

6、孙菊生、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1999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杨纪琬

1、汪建熙

中国的股份经济及其会计问题、1990年

2、陈毓圭

宏观财务与会计准则、1991年

3、于晓雷

跨国公司与国际会计、1992年

4、晏加源

资产估价、1993年

5、张良武

中国企业集团论、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国会计比较、1994年

7、向德伟

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控制、1995年

8、谢志华

货币商品经营论、1995年

9、李玉环

会计运行机制、1996年、

10、马贤明

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996年

11、王林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有关财务问题、1996年

12、陈建明

独立审计概论

1997年

13、郜卓

负债会计论

1997年

14、李洪辉

现代公司资本结构论

1997年

15、孟焰

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1997年

16、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17、刘海民

试论会计信息产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黄菊波

史耀武

税收优化理论与我国税制改革

2000年 王世定

1、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也是杨纪琬博士)

2、李明

3、杜智勇

企业购并风险研究

2000年

4、刘海民

试论会计信息产品

2000年(也是杨纪琬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 阎达五

1、陈亚民

会计规范论、1990年

2、戴德明

会计事前监督、1991年

3、贾华章

中国跨国公司管理若干问题、1992年

4、钟伯江

现代成本会计模式研究、1992年

5、耿建新

企业集团会计管理、1993年

6、肖伟

上市公司会计规范化研究、1994年

7、徐志宏

中国企业具体会计准则研究、1994年

8、张光福

社会会计与国民经济核算、1994年

9、郭凯霞

财务报表论、1995年

10、荆新

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研究、1995年

11、牟乃密

中美会计比较研究、1995年

12、李梅

纳税会计理论与实务、1996年

13、徐国君

劳动者权益会计论、1996年

14、杜胜利

控股公司资本控制研究

1997年

15、徐经长

衍生金融工具管理研究

1997年

16、赵月圆

所有者权益会计理论与实务

1997年 17.王化成

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

1998年 18.赵西卜

中国会计准则研究

1998年 19.曹伟

论会计准则

1998年

20、刘汝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1999年 21.陈东辉

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研究

2000年 22.宋健波

会计控制论

2000年

23.龚兴隆

保险会计问题研究——以人寿保险会计为重点

2000年 24.马裕丰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研究

2000年

阎金锷

1、秦荣生

受托经济责任制——兼论中国的审计改革、1994年、

2、宋常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若干问题探讨、1994年

3、李敦嘉

论效益审计、1995年

4、虞伟萍

政府外债审计研究、1995年

5、陈关亭

内部控制评价应用研究、1996年

6、杨志国

会计计量论、1996年

7、林炳发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1997年

8、李华雄

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研究

1997年

9、刘力云

审计风险研究

1998年

10.刘志涛

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1998年 11.李姝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利用

2000年

天津财经大学 李宝震

1、杨永平

论会计控制系统、1990年

2、蔡春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1991年

3、郝振平

论合并会计报表、1991年

4、陈敏、论企业筹资、1992年

5、石爱中

收益计量论、1992年

6、张立民

论国家审计——目标导向分析、1992年

7、于长春

税务会计问题研究、1996年

于玉林

1、刘铁良

现代企业经营中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张昌仁

企业与资本市场研究

1997年

3、张立

建筑会计特殊问题论

1997年

4.孟凡利

环境会计研究

1998年 5.张俊瑞

资产变现论

1998年

6.许家林

资源会计研究

1998年

7.傅建设

财务中心论

1998年 8.马晓芳

会计市场问题研究

1998年

9、苑泽明、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1999年

10、周咏梅、社会保障基金会计研究、1999年

11、周晓苏、中国会计模式研究、1999年

陈敏

1许江波

新技术条件下会计系统改造研究

1998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杨时展

1、张杰明

现代审计基础结构研究、1991年

2、王光远

外向型管理审计的规范化问题、1993年

3、文善恩

会计控制系统论、1993年

4、张龙平

注册会计师审计控制系统研究、1994年

5、任泳恒

审计标准研究、1995年

6、徐锡州

受托责任与会计、1995年

7、罗飞

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研究、1996年

8、阎红玉

商誉会计研究

1997年

9、汪祥耀

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

1997年 10.徐唐先

宏观会计学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1998年 11.庄丹

企业会计准则研究

1998年

1997年

郭道扬

1、刘海南

论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的财务机制转换问题

1997年

2、张长海

会计法制建设论

1997年

3、杨俊远

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研究

1997年

4.焦跃华

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研究

、2000年 5.叶青

财政与会计史关系比较研究

2000年 6.张敦力

风险基础财务管理基本问题研究

2000年

东北财经大学 汪祥春

张先治

经济效益研究、1996年

谷祺

1、陈国辉

会计理论体系研究

1997年

2、刘明辉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

1997年

3、刘永泽

国有企业改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997年

导师待查的

毛岩亮

民间审计责任研究

1998年

西南财经大学 林万祥

180、付代国、企业重组与会计问题研究、1999年 18

1、王兴、金融工具会计研究、1999年、

其他待查的

陆金海、公开信息与股票市场行为实证研究、1999年 张伟、中国税收与gdp的分配、1999年 黄伟华、论所提税会计、1999年

第6篇:博士生导师辞职报告范文

在岗位上呆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现有工作岗位,此时此刻需要开始写辞职报告了。不知道辞职报告里该写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士生导师辞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诸位院领导大鉴:

我在学校任教的续签合同(20xx年—20xx年),到明年元月5日将届期终。据合同规定,如一方有变动意向,应在到期前九十天知会对方。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在合同到期之日,结束我在本院的教学。

以下是对此决定的说明: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目前,第四研究室两位20xx届博士生刚毕业,尚有20xx届与20xx届在读博士生各一名,20xx年、20xx年毕业。另外,今年招进本研究室第一批研究生共四名,20xx年毕业。我的请辞,与这六名学生的学业有所冲突,如何解决,愿在我退出的前提下,与领导协商可行方式,恪尽己任。

此报告,将同时呈交清华校方、外办、人事办各一份。我的职衔、工作、居留及医疗等证件,合同到期时将会上交,俾便注销。目前借住的团结湖教工宿舍,其入住性质始终未获解释(参看附件之五),何时搬离,听候指示。

再次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重用与信赖。我与自己的职称实难匹配,深感惭愧。五年教学是我弥足珍贵的人生经验,虽以请辞告终,但我对本院与教学的感情,恐怕比诸位所能了解的更深。

预先感谢院校领导予以批准。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第7篇:博士生导师王善平教授简介

王善平,男,1964年生,湖南邵阳人,湖南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攻国际会计与审计理论,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

一、二层次,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政协湖南省委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常委,民建湖南大学北校区支部主任委员,湖南省会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技术监督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金融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会计学会理事。

1983~1987年就读湖南财经学院工业会计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2~1995年就读西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从著名会计史学家郭道扬教授,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6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

长期从事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和独立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提出的“会计国际化的理性选择观”(1993)、“会计信息市场论”(1995)、“合并报表控制者服务论”(1999)、“国际会计国际企业特殊问题会计论”(2000)、“独立审计机制创新理论”(2001)和“独立审计诚信理论”(2002)等,在学术界具有领先地位,有广泛影响。特别是,博士论文提出的“独立审计产权保护说”(2004)被答辩委员会专家认为在独立审计本质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现致力于产权保护审计的制度问题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国独立审计管制及制度改进研究》(7037204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化建设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研究》(99BJY011)、财政部重点会计课题《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与《合伙文化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证券市场中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制度优化与有效竞争问题研究》、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程《审计理论研究》等项目。

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独立审计权责结构研究》(2006)、《资本市场规模化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2002)、《国际会计研究》(2001),《中国股份公司财务管理》(1992,合著)。

论文《资本市场规模化中的独立审计机制创新问题研究》等荣获湖南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

二、三等奖各一次,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

二、三等奖若干项。E-mail:联系电话:07318684808

上一篇:语文优秀板书设计下一篇:工会财务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