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立足于发展我国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从健全完善全域旅游体系、开展文化创意设计及强化当地特色设计三方面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于旅游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则可以在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起到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模式过于传统,也未实现充分融合,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农业发展的实效性,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

1 研究背景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农业经济有着相对较大的比重,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农业旅游开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充分实现旅游和农业两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不仅能够同当下国际农业旅游整体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相适应,同时还能够满足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需求,并加速推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对于区域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若想真正保障区域农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于创业农业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视,强化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进行各类农业资源的开发,科学开展对于现代化旅游观光项目的设计工作,以达到吸引游客的效果,为农业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和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2 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2.1 区域品牌开发

在现代创意农业旅游中,区域品牌开发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突破传统模式中所采用的各自为政的竞争形式,切实展现出品牌本身所具有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强有力的产业集群效应。区域品牌开发所呈现的创意元素基本上展现在其所具有的大格局及大区域的创意理念层面,特别是重点体现在其市场营销体系的创新上,更加强调创意性地开展对于个体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化设计及整合工作,进而建立起相应的农业旅游品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以当前背景的农业区域品牌“大兴农业”为例,该品牌便是创意性的整体开展对于大兴区域中所具有的板栗及西瓜等农副产品的整合与包装设计工作,这样一来便可以在优化该区域农业市场形象的同时提高创意旅游的发展水平[1]。

2.2 农产品创意开发

农产品创意开发属于最本源的发展模式之一。农产品是最为主要和直观的农业生产成果,创意农业旅游经营者最常做的便是对于农产品开展创意设计和开发工作,由于其常规性,所以我国最广泛采用的便是农产品创意开发模式。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农产品特色种植的实质性作用,积极突出游览、观光及采摘等更强调亲身体验的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得到乐趣。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建设农业园,这便是农产品创意开发模式的重要成果。

2.3 农业景观型发展

农业景观型发展模式主要指的是切实发挥出农民农村空间及农业资源等的实质性作用,在其中实现对于创意设计的有效融入,并对其展开重新搭配工作,进而将更具有观赏性的农业景观展现出来。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农业景观型发展模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针对生产加工、田园景观、科普教育及农耕体验等活动展开结构性和艺术化的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展现更为多样化的形式,这种创意模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游客对于农业景观的体验。

3 拓展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途径

3.1 健全完善全域旅游体系

为了高效发展创意旅游产业,有关部门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全域旅游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充分实现对于利益相关方的有机融合,以此为旅游和农业产业之间的创意融合发展提供保障。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旅游部门自己的责任,而是需要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的相关管理者需要基于自身主体功能的实现,充分保障各个方面的实际利益诉求,进而实现游客、农户、企业及村委会等的共同参与。其中县乡政府应当充分展现出市场的主导作用及政府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其自身的招商引资能力,进而为农业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有效实现对于各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地方政府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结合创意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起相应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并在平台中对旅游人才培育、农业旅游信息及旅游技术研发和产业规划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落实全产业融合,对旅游和农业产业价值链进行扩展和拓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全产业融合的核心产生更为明确及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进而科学采用旅游产业的方式,推动农业产业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创意旅游项目的管理人员需要在关联产业中大力融入相应的旅游产业价值链,对关联部门所具有的各项资源展开优势整合工作,进而实现游客旅游全过程覆盖的旅游服务,进一步促进游客旅游体验感的提升。由此可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创新转变发展思路,尽可能采用组团的形式,充分展现出全产业链的规模效应,高效构建起基于创意农业旅游的产业体系。例如,将休闲疗养与农业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乡村养老服务产业,这样一来便能够建立起养生、养老及医疗等一体化的完整农业旅游产业体系;还可以将户外体育运动和创意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景区森林及天然温泉等资源构建起森林氧吧及温泉会所等场所,此举可以同当下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发展需求相适应,充分满足游客在康体服务方面的需求[2]。

3.2 开展文化创意设计

除了健全完善全域旅游体系以外,有关部门还应当强化开展文化创意设计工作,以实现对于农业旅游产业本身文化内核的重构。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的负责人应当针对乡土文化内涵展开深层次的挖掘,以便于促进其同农业旅游的高质量整合。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经营者可以为游客提供参与农作劳动、品尝特产及观赏风景等多种服务项目,此举有助于推动乡土旅游活动的内化。在这一设计模式下,游客在参与到旅游活动时,既能够充分满足其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还能够通过乡土旅游活动的形式对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便能够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的高质量传承和持续发展。

基于此,当地应当强化开展对于创意农业旅游文化的推广及传承保护工作。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对于旅游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直观的体现便在于其内容和质量等方面的个性化及自然化需求。创意农业旅游文化创意设计者需要尽可能保证其项目能够同游客的需求相适应,在融入乡村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于民俗特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质量打造,让游客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受到各种农业文明的感染,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感受人文魅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实现重游率的进一步提升。

3.3 强化当地特色设计

为了促进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应当针对其产业规划进行统筹布局。对于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来说,其实施的重点便是要优化顶层设计,进而有效避免出现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现象,在提升创意农业旅游产品供给质量的过程中推动其供给效能的提升。这样一来便能够在满足农户自身利益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达到推动提升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的效果。基于此,负责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设计人员应当真正深入到当地的农户当中,让农户能够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产业设计规划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展现出规划方案的实效性,使其能够在充分落地的基础上切实展现出地方的实际特色。除此以外,设计人员需要在以往传统的单一拍照、购物相结合的旅游模式中融入游客感知、体验、品味及探索多种特色项目,从各个乡村不同的自然景观特色出发,基于其独有的民俗、宗教和历史文化,对旅游方案展开差异化的设计工作,尽可能提升游客的创意农业旅游体验[3]。

4 结论

完善全域旅游体系、强化开展文化创意设计和落实当地特色设计能够有效强化发展创意文化旅游产业,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服务,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磊,杨垚,武颖.冬奥视域下张家口乡村振兴生态旅游景观营造——以创意农业旅游景观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9,37(1):92-96.

[2] 刘丽华.创意农业旅游地游客凝视行为研究——以沈阳稻梦空间为个案[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3(5):53-59.

[3] 彭熠萌,刘海荣,齐立海,等.创意农业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研究——天津市青光村迷宫园景观设计实践[J].园林,2020(8):87-92.

上一篇:出口贸易与知识版权保护论文下一篇:珠三角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净出口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