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者简介:潘赟(1996.09-),男,汉,山西省太原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摘要: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于我国政治文化的构建、人民对党和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巩固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论文 篇1:

试论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发展取向

摘要:本文从政治文化内涵的界定及相关内容出发,分析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并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模式和途径,以期能够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发展;民主;法治

一、政治文化的功能分析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某一社会政治主体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1]。本研究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及政治生活的关系密切,所以,对政治文化的分析往往成为人们审视政治体系和评估政治生活的一个独特视角。

(一)政治文化的特征分析。

政治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类型,具有不同于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的特征,既便是政治文化的生长无法脱离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提供的环境。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一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前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特定政治环境的双重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心理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2]。这种心理定势一经形成便不易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的变更必然摧毁旧的政治制度赖以依托的经济基础,从而引起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变更。但是,前代的政治文化仍长时期残留于新生的政治文化体系中,影响人们的政治认知及价值取向,新生的政治文化无法割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所以,政治文化的转型与变迁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政治文化日趋理性化。改革开放以来,极端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逐步受到制约,重秩序、重稳定成为大多数民众的政治心态,这些理性心态利于人们摆脱影响政治发展的各种“左”和右的非理性观念的束缚,自觉吸收主流政治文化,维护政治权威。

政治文化日趋世俗化。世俗化是指我们在扬弃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建构起民主化和法理化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开放性、参与性、科学性、进步性日益增强,致使人们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不再盲日崇拜、畏惧权威,而更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理性思考,积极关注国家政治生活和参与政治活动,公众对政府的评价也更具现实性。

政治文化日趋模式化。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一定社会或国家的政治文化会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社会制度与文化传统呈现差异时,政治文化相应地形成明显的时代特色与不同的文化类型,这

种特色便是政治文化的模式化。政治文化并不是人们随心所欲选择的结果,而是一定社会发展水平、一定社会结构、一定主体的精神状况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我国公民平等、自由、民主、法制等观念逐渐取代传统政治文化中专制集权、依附崇拜等观念并日益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民主成为新时期人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便是新型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逐步形成并呈现出现代化特点。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现代政治文化所带的历史痕迹,由于受封建传统文化意识影响,人们已习惯于依附性,缺乏主体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冷漠,极易形成对权利的极端崇拜,“官本位”等级思想严重,而且受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双重冲击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当前我国政治文化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分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步不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治文化凝聚力和整合功能的发挥。

(二)政治文化的作用分析。

政治文化以其特定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一经形成便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定着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政治文化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情感,规定、影响着人们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政权和权威人物的统治合法性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进而规定着一国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

指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各种政治实践行为。对于社会个体而言,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态度及倾向总是受特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当一个人由自然人转变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政治人,能以一定的政治热情及政治判断投入政治实践活动时,政治文化可以引导人们如何遵循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如何坚守社会认可的政治规范,选择“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影响政治过程。政治过程主要指公共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不同政治文化对于公共决策的制定、实施方式和程序,公民参与方式和程序,对公共秩序的评价与反馈方式,是不相同的。

影响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对政治制度的建立、维护和变更具有深刻影响,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架框的确立,当政治文化的性质与内容不同时,对政治制度模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政治文化具体内容的不同造成了政治变革形式上的差异。” [4]当新质的政治文化成为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时,必然会引发政治体系的变革。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的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价值体系取代了原有的封建政治文化价值系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努力构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并且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等原因,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纠正了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条式曲解,重新确立了其主导地位,重建政治信仰。但在当前,仍有一些公民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处于一种自在状态,相当一部分公民处于无政治信仰状态,主导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信仰存在认同层面上的危机。体现在现实层面则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公民意识淡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缺乏广泛的文化心理支撑,在这种政治环境中,官僚主义现象普遍,权力过分集中。

(二)出现多元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社会统合功能弱化。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带来了社会价值多元化,与之相对应的便出现了政治文化多元化的趋势,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政治制度价值标准的认同程度。当前,不少干部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怀疑和漠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动摇和淡化,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封建主义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成分大大增加,都是这方面的直接表现。

(三)中国社会出现政治冷漠现象。在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运作中,政治是以帝王为核心,宫廷为舞台的“神秘政治”,平民不得不把自己排除在政治之外,不仅缺乏参与政治活动的欲望和兴趣,而对政治产生一种深重的冷漠感,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但距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仍相差甚远。

三、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取向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模式就是:牢固的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标准武装、引导、塑造和鼓舞全体人民,繁荣各种非主流政治文化,坚决抵制和批判一切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的滋生与泛滥,确立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目标,即平等的政治文化、公开的政治文化、民主的政治文化、法治的政治文化、和谐的政治文化。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和发展,都要求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性,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因为他们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上最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工人阶级和和劳动人民行动的指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奠定物质基础。

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及其蕴含的政治文化的经济基础。我们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5]人民民主是与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核心内容。

(四)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在政治意识上引导公民树立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自己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性;在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上,积极引导公民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把对人类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作为政治信仰的重要内容,团结一致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五)以立足中国现实为根基,面向世界为发展方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国现实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即它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保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政治立场,必须确保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价值本位;同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还必须面向世界,必须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它要旗帜鲜明地向世界证明自己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加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和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政治文化研究的积极成果,增强自身的说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58.

[2]马庆钰.近50年来政治文化研究的回顾[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6).

[3]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4.

[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 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9.

作者:温敏 兰玲 唐环

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论文 篇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政治价值

作者简介:潘赟(1996.09-),男,汉,山西省太原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于我国政治文化的构建、人民对党和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巩固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蕴含的丰富的政治价值不但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也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准则。

关键词:政治价值;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与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党治国理政的行动指南。“以人民为中心”肯定了人民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继承;也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信念。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人民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这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政治价值是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

一、政治价值的内涵及内容

(一)政治价值的内涵

政治价值这一问题始终是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之后,出现了偏向数理化的工具和模型分析方法,并强调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得出最科学、公平的结论,自此政治价值逐渐被忽略了。但政治价值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框架,必须承认其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和价值问题,其后才是包括工具和模型的技术方法问题。

所谓政治价值就是表示政治主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包括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在内的“政治人”即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需求。换言之,政治价值就是政治客体对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政治主体就是人民,政治客体就是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治组织等。当代相关学者都把政治价值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核心,其所要追问的根本问题是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应然”的政治生活。政治价值体系作为全部社会政治生活的深层次意义系统,实际上是要对社会政治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作出规定,规范并引领未来政治生活的走向。

(二)政治价值的内容

政治价值的特征、功能等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构成,本文为了便于论述主题的清晰性,只提炼出可以凸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政治价值的相关内容。

第一,对政治价值的评价放在第一位的是其是否能满足政治主体的需要。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政治乃是国家与政府以最大的集体合作的努力与活动谋求人民的生存、安全、和平、快乐、享受与发展的各种服务和措施,期以增进人民最大的福利。”(P2)第二,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价值具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意义,因为人类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也会产生变化,从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需要不断的调整。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引起政治价值的变化。第三,由于政治是公共治理的集体行动,而人是政治活动的主体,所以分析政治价值要凸显人的地位和作用。第四,政治价值所具有的历史感、现实价值以及未来的宏观图景对于把握时代潮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核心就是人民的利益永远处于第一位。列宁曾说过:利益推动着民族的生活。政治学中政治权力、政治社团、政治权利等很多名词的概念内涵都明显指出:一切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展开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并且围绕着利益而展开各种活动或形成各自的思想。我国当下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转变归根到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构成了人民当下共同利益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建设从不忘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在经济建设时期鲜明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要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重,发展决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以往为了经济GDP的增长可以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以换取物质生活的提高,以曾经的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换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足。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不仅强调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更加强调贯穿发展始终的“人本思想”。任何人民所不愿发生的都不该执行,坚持绿色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促进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获得物质富足的同时享受环境和社会带来的精神体验。

人类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可以理解为是对利益的追求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历史实践活动与过程,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始终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中心地位,调和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保证与维护人民利益的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指南针。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论述和主张中提到:在政治建设上,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P425)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宪法总纲的第一条就是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宪法上规定了我国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作为我国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把实现与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成功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体会议起就始终将消灭对人民利益有害的階级作为斗争目标。不管是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反帝国反封建、抗日战争时期的停止内战形成抗日统一战线,这一切方针的提出都是以人民当时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逐渐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思想,这是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新时期人民需求变化的需要。近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

人民至上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原则,充分彰显了我国人民居于首要地位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民关系真谛,也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建、共享的实质。人民至上包含人民地位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人民立场至上、人民向往至上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价值共识。人民地位至上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是局限于抽象的、形式上的文字表述,而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科学的社会制度给予保障的主体地位;人民利益至上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落脚点是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比如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经济权益、生态权益等保障系统,反映了我国为人民群众这个利益主体构建出各种正当渠道加大人民的政治参与度,竭力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民立场至上说明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当人民性出现问题代表党性也出现问题,就会违背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反腐、反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针对党员干部的政治举措是最好的证明;人民向往至上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统筹兼顾的价值导向,医疗卫生服务、义务教育、五险一金等决策都是关注民生问题、体察民情的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既是顺应人民需求变化、解决现实社会矛盾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和人民的利益需求放在第一位、始终坚定不移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四、“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凸显了人民的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因而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者的历史,以及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各阶层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一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历史是基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得以展开的,人类的实践活动贯穿了我们所能认识的历史始终,所将历史视为形而上纯粹的思是从来不存在的。早在抗战革命时期,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的窑洞中就“历史周期律”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封建王朝不断的交替与变革呈现了一个历史的怪圈,即旧王朝总是会被人民所推翻,封建旧制度强加在人民身上的枷锁成了人民革命反抗的诱因,“不世之基业”也只是历代帝王的美梦,究其根柢可以追溯到人民没有得到按照“正义”所分配到的应有的份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也发出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呐喊。反观中国历代王朝的变迁,其更迭的原因更多的是集中在人民与为政者之间不断积累的矛盾与冲突的爆发上。先秦哲学家荀子曾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为政者最应该明白的就是执政为了谁、为政依靠谁的根本道理。在历史的镜鉴下,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未改变。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不公平、不合理、不平等、不自由的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是其必将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马克思明确指出共产主义是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以来,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中,遵守对人民的承诺,把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利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治国理政的要求,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五、“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价值与未来图景

任何一个政党作为执政党去管理国家事务时除了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有其政治合法性,以及人民对执政党掌管国家事务的认同。执政党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各种方针和政策,这种执政党制定出来的政策只有让人民同意才能被合法地执行。只有人民打心里承认执政党的前提下,才能接受执政党所提出来的政策。人民要承认一个政党的合法性并且维护其主张,判断的标准是执政党是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否维护人民的利益、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在治国理政时将人民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把人民的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在发展中注重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注重保护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注重让全国各地人民能够享受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各项成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提供了理论基础,全面小康的建成就是要使落后地区人民能够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关心,党和国家如此地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需求,人民自然会拥护党和国家的主张,承认党的地位,相信党的执政能力,这也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更是人民对党领导国家政治认同感的基础。 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于巩固人民对党领导国家的政治认同感以及方針政策更好地落实与实施具有顺应时代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从未来的宏观图景分析,就我国自身角度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就外交政策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对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是我国在新时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指导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一思想既体现了我国领导人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和鲜明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向历史、向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的思想理论答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丁志刚.政治价值研究论纲[J].政治学研究,2004(03).

[3]曹文宏.价值、政治价值与政治价值体系之概念解析——兼论政治价值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J].求实,2016(12).

[4][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潘赟

我国政治文化发展论文 篇3:

法治建设:推进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

摘 要:把法治建设作为推进我国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是因为: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凸现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的极端重要;回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切合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需要更多地强调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法治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实际上也就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实现依法治国。 

关键词:法治建设;政治建设;法治;民主;依法执政

收稿日期:2008-10-18

作者简介:

韩旭,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的客观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就意味着应当深入推进政治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国家,以此不断加强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而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政治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中共十七大报告同时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为推进政治建设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指导性原则,意味着在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建设道路和模式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并且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所面对的国情、党情、世情,做出判断和选择。笔者认为,基于以下几点,我国应选择以法治建设作为推进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

其一,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端,凸现出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不断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正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在总结“文革”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333)在其他场合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1](P146)。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邓小平同志的上述认识,在我国党和人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了广泛的高度的共识。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探索,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这个问题,到后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均十分强调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不可分割。”十四大报告提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十五大报告把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且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上述思想又作了进一步的提炼,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明确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并且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尽管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探索都还需要不断深入,但全党已经形成高度的共识。目前,从实践层面看,无论是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重视和保障人权,还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及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都取得了很多进展,在有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效。

其二,回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首先,“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确立法律的权威性,要求以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首要方式。无论是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还是从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来看,虽然几乎所有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都经历过一个由于法制不健全而使市场秩序乃至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而与此同时经济却实现了快速增长的“转型阶段”,但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保持经济长期的可持续的增长。如果不在法治建设上真正有所作为,市场运行所要求的明晰的和刚性的产权制度、商业信誉和诚信体系就无法最终建立,而由此所衍生出来的腐败等问题将迟早会成为经济高速增长的羁绊。其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必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逐步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断完善立法、司法和行政執法体制和机制。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政府对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许多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推动作用。这就必然要求不断加强政府管理活动的法制化和程序化,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确保“权为民所用”。最后,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随之,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逐步形成并不断调整,这就要求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就要求依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对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所有这一切,都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三,切合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实际情况。目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综合起来看,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例如: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特别是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限制,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要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受各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这种趋势性状况还表明,我国社会正处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之中。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而且社会流动缓慢,人际交往比较固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对表现为伦理道德等形式的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的共识。而在典型的“陌生人社会”里,诚如一位美国法学家所描绘的那样,“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或陌生人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在收音机、电视或报纸上告诉我们世界上的新闻……如果我们得病进医院,陌生人切开我们的身体、清洗我们、护理我们、杀死我们或治愈我们。如果我们死了,陌生人将我们埋葬……”。 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以“相互不认识”为主要特点,而且诚如那位美国法学家所慨叹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传统不存在了,共识不存在了,底线不存在了,基础不存在了……”[2] ,而以明确的权利义务为表达形式、并且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显然更加适合于调整“不认识”的陌生人之间发生的种种关系。维系社会信任是法律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当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再以熟人信任为基本依赖时,社会信任机制的建构与运行便成为法律的任务。在这样的社会里,实行法治、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法治的环境中,你在大街上不必担心警察的无故打扰,但有人侵害你时,保护你的警车会及时呼啸而至,于是你信任未曾认识的警察;你的财产不会受外力包括公权力的袭扰,而当有人侵害财产时,公权力机关会及时出面救济,于是你信任向你征税的政府;你进行交易时不必采取过度的安全措施,但对方若是违约,公正的强制执行会通过判决如期而至,于是你信任平时不打交道的法院。可见,在那些分工不同、需求有别的陌生人之间自由地建立可信赖的社会联系,除了法治,没有更好的制度依赖。在一个充满信任的社会中,你会生活得更为安全、更为轻松,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信心,而这一切全赖法治所赐[3]。

① 可参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5期刊载的唐士其、庄俊举、林远山、杨帆、元爱农等人的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摘登的潘维、张静、甘阳、季卫东等人的文章。

其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学术界曾经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路问题展开过讨论,一些学者提出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民主与法治何者先行的问题[4]。“法治”是与“人治”的对称,“法治”与“人治”的分歧不在于是否承认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而在于是否承认国家权力及其执掌者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5]。可见,法治的本质要义在于规范和约束公共权力的运行,并因此而反衬出其保障权利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正由于此,许多学者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内在联系。当然,关于法治与民主的内在关系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严重分歧。一些学者主张,法治与民主相互依存、相互保障;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①。而笔者认为,从一般原理上分析,民主与法治从内在的价值取向和作用機制等方面看,的确存在相互冲突的方面,而且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历史和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然而,我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我国的政治发展实践中,民主和法治并非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两条分别演进的线索,而是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而且每当法治受到破坏时,民主也并不可能真正实现。例如,“文革”时代法制荡然无存,而其时盛极一时的所谓“大民主”从任何意义上说都不可能被认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我国已故著名的政治学家王惠岩先生曾经这样告诫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解释法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法制作为专政的工具,把法制与专政联系在一起,认为民主、法制是实现专政的两个手段,而忽视法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6] 因此,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需要更多地强调民主与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从一般原理上看,二者的关系也有非常积极的方面。民主对法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从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来看,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从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机制和方法来看,民主决定着法的创制的质量;民主有助于促进民众权利和自由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培育其守法精神;发扬民主能够使国家权力受到更加有力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敦促其严格依法办事。而法治对民主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法律确认基本的民主体制及其活动原则;法律确认并保障公民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为政治参与提供畅通渠道;法治规范国家权力,有助于促进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法治有助于保障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民主建设进程;法治因其充分尊重公民权利和自由选择的精神,而更有助于保障民主的健康发展[7]。因此,对于我国的政治发展实践而言,以法治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主要载体,实际上也就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以法治建设作为推进政治建设的切入点和主要载体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不仅仅意味着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也不仅是指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而且意味着民主政治制度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体现为包括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完善基层民主各项制度等内容。第二,突出了法治与民主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对“法治”这一概念更加完整、更加清晰的理解,并且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更为重要的是,依法执政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关键环节。这与以往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更加强调依法行政是法治建设的关键的观点有很大不同。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中居于领导地位,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权力能否严格依法运行。因此,依法治国的实现,首先要求党能够实行依法执政,只有党坚持依法执政,才能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最终真正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依法执政对于推进我国民主和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关于如何通过法治建设推进政治建设,笔者拟另文详细探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朱景文.现代西方法社会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3]陈甦.法治是社会信任的粘合剂[N].法制日报,2007-03-25.

[4]佟德志.法治民主——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J].文史哲,2005,(2).

[5]孙国华.社会主义法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8.

[6]王惠岩.论民主与法制[J].政治学研究,2000,(3).

[7]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9-153.

责任编辑:向波

作者:韩 旭

上一篇:环保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公路交通机电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