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文明创建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调研报告

摘 要:民族团结教育一直是我国民族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在民族地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既可以激活民族地区的发展活力,也可以为我国的民族工作不断摸索可靠经验。富裕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拥有可供其他民族地区借鉴、参考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探讨、研究富裕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地区;富裕县;民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个民族要想真正地富强起来,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增强也就理所应当,从实践、“形而下”的角度来探寻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得如何,也不失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贡献。

一、富裕县的基本概况

富裕县是黑龙江省西部的一个特色县城,依托嫩江发展,南面临近齐市和大庆市,占地面积40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有230万亩,草原有176万亩。全县总人口是30万,拥有4乡6镇、90个行政村,在这当中,包含2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22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有汉、满、回、蒙、达斡尔、柯尔克孜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5%。

富裕县坚持以“创新思路、突出特色、谋划发展、弘扬传承”为方针,主动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开创富裕县特色经济发展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不忘记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富裕县寻求各种机会来壮大自己。本次调研地点主要是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柯尔克孜民族村、富裕县励志民族中学、三家子学校、柯尔克孜族历史博物馆等,它们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人口集散地和好去处,也是该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所依托的重点区域,上述地点不仅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同时也是富裕县进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点区域。

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展如何,在民族团结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否可以实行大范围的推广和试点,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经过全体调研组成员的讨论和努力,为其提供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以使富裕县朝着更加稳妥的道路迈进。

二、富裕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要经验

富裕县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县城,富裕县县政府和民宗局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长时间的实践和磨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接下来将会在这部分集中论述富裕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方面取得的有益经验。

(一)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关机制

近些年来,富裕县坚持把“团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本着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思路,坚持不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拉近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经常性地组织帮扶部门到民族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民情、现场办公,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首先,富裕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地区脫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增收的目标,拓展精准扶贫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推动少数民族增收致富。其次,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资金使用理念。富裕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创新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管理理念,增强其“造血”功能的发挥,集中使用工资,在项目引进、技术推广和资金物资投入上进行全面扶持,有效支持产业项目的发展。最后,扎实推进少数民族村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二)注重少数民族人才培育,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之文化基石

从人才教育着手主要需要做好这两点。第一是认真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富裕县财政会根据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安排适当额度的民族教育补助资金,做到了专款专用。将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高中招生对聚居地方的少数民族生照顾20分,对其他散居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照顾5分。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了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的科技普及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有效的促进了民族事业的发展。第二是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富裕县把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都列入重点培养、选拔对象,并在联系、培养、选拔、使用、推荐五个环节上做足了功夫,认真贯彻实施了少数民族干部培训规划,经常举办县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加强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

三、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富裕县的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民族工作方面都崭露头角,发挥着榜样示范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也需要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一)民族文化保护流于形式化

民族文化是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精神内核,是突出自身特色的重要一环。从富裕县民族文化保护状况来看,并没有彻底领会民族文化保护的深层意义,只是单纯地建设民族博物馆,各个民族博物馆的藏品都大同小异,如民族服饰、耕作农具、生活家居之类,毫无特色之处,大都是“复刻版”的存在,少数民族村的大部分村民大都已经不会讲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一些民间独门绝技随着老一代艺人离世而濒临灭绝,一些特色民族传统文体活动正在乡村消失,刺绣等民间工艺和一些民族乐器演奏技艺出现断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后继无人。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民族文化保护流于形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有待加强。

(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措施落实不到位

富裕县的部分单位和地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缺乏监督力度,缺乏群众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存在“走马观花”的态势,没有明确的有效措施的保证,对工作方案缺乏进一步的细化、量化,对创建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创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个别单位和地区不能正确处理好开展创建活动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虽然名义上制定了创建活动的安排意见和实施方案,但总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而影响了创建活动的开展进度,创建活动重安排、轻落实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持续关注和重视,没有很好地为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保驾护航。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思想之源,任何思想性的东西和措施,最终都要付诸实践,经受时间的考验和证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也不例外。

四、开拓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新局面的路径

民族工作一直是我们国家的必修课,一刻也不得懈怠和放松,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有经验可循,也有亟待加强和继续努力的地方,要想使富裕县的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必须积极开拓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创新路径,力争富裕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广到全国其他的民族地区。

(一)坚持扶贫开发,夯实民族团结物质基础

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的物质保障。马克思曾说过:“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就必须有共同的利益。”[1]而要使他们利益一致,就必须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富裕县应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增强当地经济发展活力,使各族群众真正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第一,充分利用富裕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依托当地政策支撑,积极打造少数民族特色发展模式,突显少数民族独有的风土民情,集中创办民族企业,有效解决该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第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涉及的广度,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基石,重点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做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积极践行者,不断完善民俗博物馆、展览馆、创意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

(二)聚焦民族文化,拓展民族团结文化属性

民族文化是富裕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精神内核,是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懂得因时而化,顺势而为,努力实现其创造性转换和跨越式发展”。要想解决好富裕县民族文化保护和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需要从政策法规上积极引导,将党和国家发展民族文化相关政策法规真正贯彻好、执行好,不能让政策法规只是出现在文件上和报告上。要将富裕县民族文化保护现实情况与国家政策法规一一对照,查找差距,逐条落实,将民族文化保护指标和成果纳入考核体系;要着力保护好民族文化传承人、民族文化载体及其生境;同时,还要通过行政力量配备一支具备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文学艺术、法学等专业知识的专家人才队伍,对民族文化的内涵、实质、价值进行挖掘和提炼,在此基础上实现传承和发展。

(三)抓好阵地建设,创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宣传氛围

针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覆盖面不平衡的问题,各个乡镇、村的宣传部门要精心安排好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通过开辟专题、专栏,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驗等多视角、多领域、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台、 政府网、广告牌和宣传栏等主要媒体的作用,扩大宣传面,增强引导力,传播正能量,发挥正效益。同时还要发挥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更好地发挥舆论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各部门也要自建阵地、自创渠道,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促进创建活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十九大”之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踏上新的征程,富裕县要深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才能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9.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9.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9.

[4] 王玉芬.搞好当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相关举措[J],探索,2010(4):32-33.

[5] 李保堂.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重要位置[J],西藏教育,20l0(2):32-35.

[6] 西林.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新疆社会科学,2009(3):42-46.

作者简介:

张鹏利(1992—),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张鹏利

第2篇: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領导下,在国家发改委藏区专项资金支持下,甘南立足州情实际,顺应发展形势,积极探索实践,以自然村为单元,“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500个,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六化、七改”为抓手,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平安建设、精神文明等项目,大力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农牧村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得到改善提升,小康村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创新了农牧村发展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得到了国家、省上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顺应新时代新思想,创新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论,准确判断了经济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定位。甘南州要实现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和短板在广大农牧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很大,脱贫攻坚奔小康任务异常艰巨。补齐农牧村发展短板,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全州面前的重大课题。甘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提出把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放到农牧村,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思路。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作为顶层谋划和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新理念,进一步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小康村涵盖了农牧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承载脱贫功能、生态功能、文明功能、发展功能的重大生态工程和民心工程,是抓好农牧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面提升农牧村发展水平,推动全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农牧村广大群众。

二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撑。甘南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甘肃省唯一整体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市州,被国家确定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工程单位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地区,承担着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责任,是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利于治理生态环境、培育生态经济、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释放生态红利,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农牧村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完全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为生态安全建设和保障搭建了战略平台。对于甘南率先抢占藏区绿色发展制高点,把握绿色发展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绿色现代化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进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全州各级党政组织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甘南州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效整合农牧村各类生产要素、资源和项目资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着力补齐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坚持走符合甘南实际、具有甘南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

四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甘南州把现代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作为带动全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以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业业态为主线,努力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能够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村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生态人居环境,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助推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促进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在现代农牧业方面,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繁育、育肥、特色养殖“五大畜牧业产业带”和藏中药材、高原夏菜、优质青稞、杂交油菜、经济林果“五大种植业产业带”,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促进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五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拓展。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补充完善和丰富提升,也是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的重要载体,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因素有机融合,使目标更全面、内容更系统、措施更具体。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着眼于农牧村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主题,把住了生态红线,突出了发展主线,彰显了民族特色,顺应了农牧村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和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农牧村工作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农牧村勾画了蓝图,必将为藏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六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及生态理念,以自然村为单元,补齐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全面挖掘培养人才资源,保护传承文化资源,维护发展生态资源,利用发挥组织资源,从整体上实现农牧村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和谐稳定。

七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提升基层组织能力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完全有助于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有助于牢固树立一切工作依靠基层党组织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基地、攻坚克难的堡垒,不断凝聚和激发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

八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中央确立了依法治藏、长期建藏、富民兴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新时期藏区工作总方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甘南州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广大农牧村是分裂势力从事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的重点区域,抓好农牧村稳定工作是维护全州稳定大局的重中之重。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改善农牧村条件,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增强群众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村进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农牧村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治本之策。

二、丰富建设内涵,建立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是一项创新型的民生工程,涉及广大农牧村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甘南在建设过程中,既保证普惠性又突出特色性,既注重标准化又突出差异化,确定了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生态体验、特色产业、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五大类型,建立“标准、制度、责任、保障、宣教”五大机制。

一是着力建设四大工程,把侧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

(一)实施生态人居工程。坚持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村貌特色化改造,突出自然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文化特色引导小康村民居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相协调。坚持改造提升,完善道路、供水、排水、防洪、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体育休闲场所、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新农合、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保障水平。

(二)实施生态经济工程。突出发展生态农牧业,注重发展牛羊育肥、牦牛藏羊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特色种植、山野珍品开发利用、林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集中连片发展“农牧林家乐”,引导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休闲、度假、体验、观光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突出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实施“新农牧村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加快农牧村特色产品流通。

(三)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农牧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力度。实施节能减排,推广新型能源利用,努力构建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绿化美化,推进村落实施庭院、路旁、村旁、河旁、荒山荒坡绿化,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努力打造村村绿,营造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村庄环境。

(四)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开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生态道德水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现代、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新风尚。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健全村规民约,构建小康村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五大类型,突出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各走各的优势路,各打各的优势牌,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差异化突破。

(一)红色旅游型。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意义遗迹遗存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红色旅游村。

(二)生态体验型。具备草原、森林、河流、田园、自然风光等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的村,依托生态资源,突出建设生态体验村。

(三)特色产业型。具有独特低于资源优势和一定产业基础条件、适宜发展绿色种植、特色养殖、特需品加工的村,依托产业优势,突出建设特色产业村。

(四)休闲度假型。具有良好气候条件、优美景观、特色餐饮、洁净住宿、便捷交通、人文环境的村,依托综合优势,突出建设休闲度假村。

(五)民俗文化型。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和丰富民俗民情传统的村,依托文化资源,突出建设民俗文化村。

三是着力构建五大体系,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甘南州参照融合脱贫指标、小康指标、美丽乡村指标、生态环保标准等一系列指标标准,制定了符合甘南实际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

(一)制定标准体系。制定了“965356”建设标准,即“九化”:住房安全舒适化、道路便捷畅通化、街道场地明亮化、村庄绿色生态化、村内村外干净化、公共环境优美化、用水洁净安全化、用能清洁低碳化、通信网络入户化;“六有”:有村卫生室、有乡村舞台、有便民服务网点、有电子商务平台、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五提高”:提高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提高产业多元化发展能力、提高旅游专业村品牌影响力、提高专业合作社运作水平、提高农牧民培訓覆盖面;“三整治”:整治违章建筑、整治河塘沟渠、整治农村土地;“五集中”: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建筑材料集中堆放、广告标语集中设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畜禽粪便集中存放;“六个好”:村级机构健全、组织建设好,邻里关系和睦、村风民风好,保障体系完善、公益服务好,村民自治规范、民俗传承好,综合治理达标、社会治安好,创建工作达标、民族团结好。

(二)构建制度体系。先后制定了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方案以及生态文明小康村考核办法、督查办法、责任追究办法、建设资金争取及整合方案、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方案、公共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从项目选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项目整合、资金筹措、督查考核、责任追究、后期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制度规定,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加强责任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惩教结合、促进工作的原则,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凡是对州委、州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制定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规划、建设方案、建设标准、进度计划不合理、不科学、不切合实际的,对已批复的规划和方案擅自变更和降低标准的,建设前期工作滞后、进度缓慢、质量不合格、不能按时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中项目申报争取、资金整合、协调配合、督促检查等工作不力的,建设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采取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资格、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整改、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党纪政纪处分、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四)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领导小组,县、乡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办事机构,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州、县、乡三级领导包抓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制度,全面指导协调、强力进行推进。整合各类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藏区专项、重点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银行贷款、地方一般性债券及涉农资金,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提供了保障。强化督查指导,建立了“5533”督查机制,即加强“机制、政策、督查、协调、分类”五推进,坚持“每周信息简报报送、每月通报排名、每季度观摩交流、半年总结分析、年终考核验收”五常规,强化“包片领导重点督查、州委州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经常督查”三督查,细化“县市台账、乡镇台账、村组台账”三台账。

(五)构筑宣教体系。积极发动和组织各类宣传力量,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同步展开,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整体推进,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紧密结合,全面宣传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发挥正能量,体现引领性。构建了“六个一”的宣传教育体系,即编撰一套读本,联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编撰了面向全州党政干部、农牧民群众、中小学生的《甘南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藏汉双语)丛书,多层次开展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辟一个专栏,在甘南日报开辟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部报道栏目;增设一个专题,在甘南广播电视台增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新闻报道专题;建立一个平台,在手机微信建立生态文明小康村宣传公众微信号;新开一个窗口,在甘南对外宣传综合门户网站“中国甘南网”新开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专门窗口;建设一面宣传墙,在每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了一面文化宣传墙。

三、强力组织推进,实践成效斐然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以来,甘南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督查,把主要资金围绕“生态”来整合、主要成果围绕“文明”来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来聚合。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90亿元(国家投资63亿元、群众自筹27亿元),已建成生态文明小康村703个,在建300个,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农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纵深推进环境革命,全面改善人居条件。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综合运用宣传、组织、统战和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以摧枯拉朽之势、脱胎换骨之效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实现4.5万平方公里绿水青山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生态文明小康村作为“环境革命”的主阵地,全面落实“治乱建、治乱排、治乱弃”三整治和“人畜分离、柴草分离”两分离要求,对影响村庄建设规划效果、危害公共利益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新增环境保洁人员3334名、配发垃圾清运车1299辆、配置垃圾箱21784个,清除垃圾17 8万吨,整治残垣断壁6949处,整治乡村垃圾堆放点1486个,天蓝水清地绿的大美甘南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是深度聚焦贫困对象,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定位为脱贫攻坚的提升工程,聚焦深度贫困村,围绕贫困村整体提升和产业扶贫,按照“补短板、强弱项、脱瓶颈”思路,在建设选点布局时,优先考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村庄。2015 - 2018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316个,涉及自然村1250个。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村和省州列深度贫困村(贫困自然村)606个,项目总投资45 5亿元,惠及贫困户15631户、贫困人口65438人,到户扶持资金4.4亿元,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如夏河县文曲村是典型的贫困村,几乎没有草场等生产资料,各个家庭穷得叮当响,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但脱贫了,正在向小康迈进。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村发展根基。着眼补齐“路房、水电、桥涵”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村庄交通路网,打通村庄“经脉”,硬化村道89515.8公里、巷道117334公里、庭院步道10574.8公里、牧道85,8公里和旅游栈道51.3公里;以全覆盖、保安全为重点,实施了安全饮水入户、入房工程,安全饮水入户率达到100%;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农牧村危旧房和住房风貌特色化改造,实施“改厕、改圈、改炕、改院、改厨、改房、改人”七改项目,彻底消除了C、D级危房;加快农网改造提级工程,实现村村都有动力电和太阳能路灯,80%的村庄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煤气灶和节能炕,城镇周边村庄还安装了天然气管道。如碌曲县尕秀村,通过开展巷道硬化,给排水工程,垃圾处理,电力改造,整村绿化、美化、净化、细化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村庄的整体布局和设施功能,使道路便捷畅通了、住房安全舒适了、村道庭院明亮了、村内户内干净了、用水洁净安全了、用能清洁低碳了,生存环境改善了,生活質量提高了,成为草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改善基本民生。着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在人口规模500人以上的村庄全部新建了幼儿园,学前儿童入园率达到l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成人识字率超95%;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512个,配备乡村医生610名,配发基本医疗器械,采购了常用的药物,基本满足了村民一般就医需求;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重度残疾、无收入来源和无劳动力等人员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积极建设乡村舞台,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文化体育器材、宣传栏、乡村记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如临潭县古战、普藏什、红堡子等村文化活动十分活跃。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全方位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是培植特色优势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加快推进农牧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组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牧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养殖、牛羊育肥等产业,农区重点发展各类中藏药材、高原夏菜、林下经济等产业。登记注册的各类农牧民合作社达到3265个,入社成员4.8万户,入社率达到40%。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农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业,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切实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如,临潭县西正开公司订单种植高原夏菜,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池沟村和庙花山村的乡村旅游已经形成了规模产业,开办的农家乐年收入普遍达到20万元以上;夏河县“甘南第一村”香告村全体村民入股组建的旅游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等等。

六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农牧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消费模式。合理划定了村级生态保护区域,加强饮用水源、河流、草地、林地、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家园建设,开展村落绿化美化和环境综合整治,村道两旁、房前屋后、家庭院落、边坡沟壑种植了花卉、苗木,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建设生态护坡353960平方米、生态护墙166003米、护村护田河堤358公里,有效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营造了环境整洁优美、生态植被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七是精神面貌明显改变,自我发展动力增强。引导群众从“慵懒散、等靠要”落后思想观念向“真菩美”良好文明習惯转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和条件改善,更是引导群众破除陋习、转变观念,形成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新模式,有效激发了群众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进步的内生动力,群众图穷思变,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不做旁观者,不做过路客,不做局外人,千方百计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不等不靠,凭借自身努力增加收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八是建强阵地提升功能,凝心聚力保证建设。着力夯实筑牢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780处,为“两委”班子议事、党员活动、老年人活动、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村务公开等提供了场所,配齐了办公、娱乐等必要设施。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议事制度,健全综治、信访、民调、民兵、妇女、共青团等组织,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人监督、有人管护、有人宣传。建立培训、输转、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积极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富余劳动力持证率超60%,输转率超90%,全面提升了全村整体素质。

九是民族和谐团结进步,农村牧区稳定发展。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借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有利平台,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组活动,促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高度融合,不断巩固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合作市知合玛村等被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行“网格化+十户联防”工作方法,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机构,规范村规民约,教育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了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仁爱友善、尊老爱幼、文明向上的新风尚,营造了稳定和谐、公道清明的乡村社会环境。

十是中媒齐聚甘南采访,各地竞相学习取经。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的独创,形成了成功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特别是2017年6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9家中央媒体记者,齐聚甘南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零距离感受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景象,亲眼看见了旅游专业村、精品村、样板村的巨大变化。天津、河北、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等地党政考察团和省内13个市州进行观摩学习,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示范全省、领先藏区、享誉全国”目标奠定了宣传基础,也为“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绽放出盛世新颜。

四、经验与启示

甘南州率先在全省、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全州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力,高起点谋划,强力度推进,高标准建设,成绩令人瞩目,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趋势,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新观点,提出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公平正义的新论断,确立了生态优先的民生观。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就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举措。科学的理论指导,让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全新景象。

二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找准农牧村发展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甘南州始终坚持保护发展并重、保护优先的发展思路,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推动经济发展为要求,在节约环境资源,保护原生态风格面貌的基础上开展新建、重建,推动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面貌更新“三增强”。结合农区、牧区、林区和半农半牧半林区地理气候、民俗文化差异,注重留存原始风貌,顺应自然风格,体现村落传统风俗,保护文化血脉,突出独特风格设计和民俗特色化改造,做到了“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亮点”。

三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是建州以来农牧村集中投入最大、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战略性重点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各类资源资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建和谐家园,促进各项工作高度融合、良性互动,使全州农牧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巨变,农牧民生活方式、精神风貌、文明程度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四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群众作为建设者、参与者、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始终不渝地把群众意愿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牧民群众充分参与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建设选点等事项,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实行阳光操作,群众投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州群众自筹比例超过30%。加强村民自治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生态保护、饮水安全和道路维护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牧民自我管理、自我维护。

(五)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必须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作用,深入开展与建设活动相匹配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党员率先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投工投劳,为群众发挥了表率作用,树立了标杆。在项目建设中,村干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为群众联系购买建筑材料,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

第3篇:“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立足当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生态学科的出现,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了条件。因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教师及研究生进行了“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及座谈会分析,对如何促进生态学科发展建设进行了探讨,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1. 增加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设置;2. 增强科研平台建设;3. 加强学术交流;4. 促进学科发展与实践结合。

关键词:生态学学科;生态文明建设;问卷调查

前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是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屑奋斗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为深入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黄国勤教授开展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调研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际可持续科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重要实践[2],学科建设与发展是高等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回信中,鼓励高等农林院校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人才。如何促进高校生态学科的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源泉滚滚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调研问卷填写和数据分析

黄国勤教授首先向大家讲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随后向大家介绍了以“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目前生态学科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建设建议,黄国勤教授设计了1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问卷共计11道题,包括4道单选,4道多选,2道排序题及1道简答题。调查问卷共计47份,有效问卷45份。目的是发现我校生态学科师生对生态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为如何推动生态学学科发展出谋划策。

(一)生态学及我校生态学科重要性总体分析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尤其关注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各种运行机制及变化规律,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也是人类逐步提高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3]。调查结果表明84%的人认为生态学很重要,只有16%的人认为生态学比较重要,且没有一个人认为生态学不重要(图1)。91.11%的人认为生态学学科发展前景很有前途,8.8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清楚(图2)。然而进一步了解在生态学与相近或相关的一级学科作物学、生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等比较其重要性如何?一题中,分别将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排第一的人占总调查对象的48.89%、11.11%及8.89%(图3)。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环境问题的出现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4-5]。同时,生态学学科的出现,是被社会所认可、所需要,并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在生态学科方面49%的人认为我校对于生态学科较为重视,24%的人认为不重视,还有27%的人不太清楚我校生态学科的重视程度(图4),研究表明我校对生态学科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远远还不够。以上四个方面关于“生态学及生态学科重要性”的结果均表明:在全球环境变化、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公众对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生态学人才培养是社会日切需要的问题,也是给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挑战。[6-9]。我校要对社会提供优秀人才,就应加大重视程度,顺应时代发展,为促进生态学科积极发展做贡献。

(二)我校生态学学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总体分析

目前生态学科仍存在“硬件不硬(84.44%)”、“师资不强(33.33%)”、“氛围不浓(26.67%)”及“成果不多(22.22%)”的问题(图5)。针对以上问题,在解决对策方面的问卷分析中,40.44%的人认为“加强硬件建设”是解决上述生态学科问题的首要举措,而6.67%的人认为“增加师资”比“加强硬件建设”更重要,而让人惊讶的是13.33%的人将“加强科研工作”排在了第一位(图6)。黄国勤[10]也认为农业生态学在实验室、实验基地和教学实习场所建设方面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加强硬件设施”是解决上台学问题的首要举措意见相同。然而,危晖等[11]和孙杰等[12]认为目前“实验课程教学的优化”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强化教学”部分(图6)在我校生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中并不重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开设生态学科还不久,也没有生态学本科专业,基础薄弱,虽然在教学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进,但与其他高校生态学科发展还有一定差距,我校硬件设备还不足,是在校教师及研究生更为关注的方面,因为硬件是实验课程的基础条件,也是“强化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我校对于在解决硬件问题是最紧迫的问题,其次是增强师资和加强科研工作。

(三)我校生态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及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总体分析

针对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51.11%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较高,只有2.22%的人认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很高(图7),没有人认为培养研究生质量不高,说明我校在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方面,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与其他一流高校相比,还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一问题,调查显示“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项分别占到总调查对象的86.67%、80.44%及66.67%(图8),占比重最多的三项。结果表明:我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还不够,主要在“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加强研究生科研”、“强化研究生教学”这三个方面。秦钟等[13]和丁陆彬等[14]均认为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生态学研究逐渐呈现大尺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生态学科发展需积极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人类环境[15]。李永春等[16]注重课堂互动和过程考核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以单一的教为主导,特别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这与问卷中如何进一步培养研究生中的“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的观点一致,在学科中涉及交叉学科使学生的培养条件多元化,强化教学改革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式”和“参与性”教学模式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校生态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在教育生态学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仍然處于摸索阶段,“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和“强化研究生教学”是目前提高我校培养研究生质量的重要方面,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所以我校对于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质量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四)我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问题的总体分析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永续发展、全面繁荣为基本宗旨文化伦理形态[2]。

我校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问题中,调研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中“普及生态文明知识(84.44%)”、“加强生态文明科研(73.3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53.33%)”、“发表生态文明论文(40.00%)”占比较高(图9),表明增强生态文明软实力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最后,在“如何发挥生态学学科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的作用?”一题中,“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71.11%)”、“推广生态学成果(66.67%)”、“培养生态学人才(64.44%)”是排在前三的重要举措(图10)。数据分析表明,“建立生态学示范基地”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作用最大,基地的存在是实践的根本,把理论变成实践操作,是真理的探索,所以我们要建设好示范基地。推广成果及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把我们自身工作做好及平台建设好[17]。我省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校更应该肩负起江西的重大使命,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可以推进江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18]。

二、问题研判

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针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根据问卷最后一题问答题“促进生态学科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见和建议”进行补充整合。全体调研对象一致认为生态学科越来越引起国家、社会及学校的重视,并且已被纳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国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生态学作为一级学科,标志着生态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校生态学科也发展迅速,从开始招收研究生到2019年,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我校生态学学科人才、成果、课题方面规模的壮大。江西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试验区,而我校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农业高校,更应该肩负责任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迅猛,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师资及人才

生态学专业人才缺乏,教师年龄断层,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我校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校聘副教授、未来之星、梅岭学者等较为缺乏,造成生态学科教师队伍年龄悬殊,骨干教师较为缺乏。

(二)教学基础设施

实验平台硬件不强,实验设备及实验基地较为缺乏,目前实验室设备陈旧,测定指标单一,主要是针对基础的土壤指标的测定,缺乏植物生态、微生物分子生态相关的仪器设备。学科实验基地较少,无法开展更多的田间实验。此外,学生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实验室拥挤。目前,生态学科新进学生人数较多,办公室没有对应的补充更新,造成“学生想办公没有地方办公”的窘相。

(三)课程设计

我校缺乏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的设置,学科间教学联系较少,生态学研究跨度广,交叉多,需要不断探讨和交流,提高效率及知识面。生态学科未来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课程设计要把实验课程更加重视,必须严谨对待,具有前瞻性,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实现与生产、与企业、与社会的结合[19-20]。

(四)我校重视程度

我校还不够重视生态学学科,没能设立本科生态学专业,对建设美麗中国“江西样板”的贡献还不够。目前紧迫的问题是否能够开设生态学本科专业,本科生的生态学基础对培养生态学科人才更重要,也对我校生态学学科发展更有夯实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结果分析,针对以上目前我校生态学科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其他农林院校的生态学学科建设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1. 课程结构要采用交叉学科及实验课程相结合,注重全球视野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及实验课程更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及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2. 社会和高校应该提高生态学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力量要不断雄厚,并要充分利用已有学科建设经费,补充实验设备仪器,增强科研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态学学习的大环境,平台建设好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质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一份力量。

3. 调整生态学教学模式及课程结构,教学要注重课程的互动环节及平时考核,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学术交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课外知识[21],实现信息共享;并注重野外教学内容,把课堂理论生态环境问题变为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生态环境问题,并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质量。

4. 促进学科研究与产业和企业的结合,多与企业进行交流和联合,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反馈,使其科研学习方向不走偏;与企业联合也能促进学生就业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妙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围绕大会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8(1):28-35.

[2]白杨,黄宇驰,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6295-6304.

[3]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182-188.

[4]贾娟.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7.

[5]马百兵.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5:43.

[6]武丽娜.生态学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7:54.

[7]李成,徐建祥,罗云建,等.新时代生态学专业气候变化与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9(12):278-279.

[8]刘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技艺复合型人才培养刍议[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50-5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游双季稻三熟区资源优化配置机理与高效种植模式”(编号:2016YFD0300208);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生态学重点建设学科”(编号:9232304875)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徐慧芳(1989-),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及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

*通讯作者:黄国勤(1962-),男,汉族,江西余江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作者:徐慧芳 李娜 黄国勤

第4篇: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文明城市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并赋予了中国特色的时代内涵。今天所讲的文明城市主要是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科学发展观, 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而文明城市称号则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早在1898年,梁启超就在《文明之精神》一文中写道“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所以说文明创建不是一项单一的创建工程,而是牵涉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如何让文明创建统揽各项经济社会工作

(一)加强环境综合整治,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1.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制化进程。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法制保障机制, 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而法制建设是实现这一工程的根本保障。( 1) 加强环境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 增强市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 引导市民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好环境资源。( 2) 出台必要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制定有关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等, 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 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 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的责任。( 3)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对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 4) 加强管理与监督。将生态建设纳入人大、政协执法检查和监督视察工作日程, 坚持走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的道路, 加大环保的监管力度。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1)城区绿化景观建设。扩大城市出入口的绿化规模, 优化植物配置, 营造有特色、有规模的绿色景观,成为展示城市形象、城市活力和魅力的窗口;广泛开展城区绿化广场、公园、绿色居民小区、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依托城区现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保护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形成市区开放、循环的环境和景观系统。( 2) 工业区、老城区和边缘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增加绿化面积,大幅度提高植物密度,利用规划手段调整绿化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投入,对公共绿地、道路和居住区的绿化建设给予支持。(3)城郊大环境建设。按照生态需要整合城郊防护林、经济林、生产林地以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范围,划定绿线、确定指标和实施计划;同时要根据季风变化和污染源、污染程度、污染类别情况,优化植物配置,最有效地发挥生态功能。

(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

1、更加注重“结合”机制的建立。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和社会管理工作,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基层文明创建与社会管理工作“同策划、同部署、同监督、同考核”的结合机制。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创建考评达标项目,在工作中推进、在考核中体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共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应亲自抓、负总责,推动基层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文明办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协调各方形成基层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一个“社会管理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你我共创”的良好局面。

2、更加注重活动载体的建设。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载体作用,进一步强化各社区服务中心、卫生院、道德讲堂等文明创建的品牌活动和平台建设,使其共同服务于文明创建和社会建设,更加反映文明创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共同特性。进一步拓展创建活动内涵,丰富创建活动形式与内容,使精神文明创建过程成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建立健全创建活动的目标责任制,抓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窗口、文明单位、文明市民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力提升社会管理的水平。

3、着力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作为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会治安、综治信访维稳、社会化养老等工程,实现了信息化服务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它可以使公民随时随地了解政策信息,实现政府、公民在网上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它还会极大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各级政府和部门尽快加强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应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凡是可以在网上公开办理的政务、公务,都应尽可能放到网上办理,以增加操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的监督和信息反馈,从而实现政务服务网络化、便捷化、智能化,使广大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表达诉求、参与管理、享受服务。

(三)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 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思想观念是人文环境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社科部门和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类新闻媒体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和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弘扬正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 1)树立身边先进典范。在学校开展美德少年、优秀教师评比活动,在村居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在群众身边树立优秀市民榜样,营造文明社会新风尚,引导广大群众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2) 广泛宣扬社会正气。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引导人们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4) 培育和发展城市精神, 不断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教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 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 1) 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 2)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充分发挥电大、普通高校等教育阵地的作用,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3)改革用人机制。进一步营造利于人才引进、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时, 完善人才绩效考评机制, 造就一个能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4) 加快文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多种改革途径和办法, 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生产经营管理

二、如何让文明创建成为全民创建

1.建立和强化政务公开制度。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是实现参政的基本前提,同时这也是公众参与文明创建的最基本的条件。政务公开的意义在于,它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手段,也是实现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条件。目前,强化政务公开制度,首先是要强化重大决策公示制度。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是指,对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涉及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重大决策,应该向社会公开说明,并可以让民众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表达个人意愿。凡是涉及到经济社会重大决策事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例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兴建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等。决策者在决策前要将所决策的项目,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向社会公布,说明其意义、目的、利弊等,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进行决策。其次要完善公民意见征集制度。政府政务公开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信息公开的过程,从公开的目的上看,更是一个政府主动向社会征求意见,输入民意的过程。除了传统的政府调研制度以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在制定重大公共政策之时,通过民意调查这种比较科学的方式充分了解民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沟通。特别是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由于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相对较小、组织化参与程度较低,他们在现实当中,往往相对参与不足。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各种独立调查机构——尤其是民间调查机构所做的民意测验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新途径、新手段,并明确将其作为政府决策,特别是涉及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政策出台的前提条件,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这也是弥补我国公民参与不足、实现平等参与的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2.着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通过放宽登记条件,支持和鼓励在街道、社区成立公益类、慈善类、文体类、科普类、自治类等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服务资助等机制,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并逐渐促使其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生力军和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探索建设“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通过“ 孵化” 和规范的运作,扶助解决社会组织的工作场地、基本办公设施、人员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参与社会建设等问题。如通过志愿者活动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力发挥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的作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促进公众参与上做出了有益探索。

三、如何让文明创建相关工作市场化运作?

(一)健全环卫工作市场化机制。

环境卫生工作是文明创建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环卫清扫作业的市场化运作,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但是在环卫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健康价格体系的缺位。环卫公司将清扫作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来向社会提供,具有其相应的价值和价格,健康的价格体系要求其价格同价值大致相当,即:政府投入的资金要达到与其要求的作业质量所需成本大致相当的水平。我区在市场化运作初期,由于缺乏科学测算的指导,各街道都不能准确估算其辖区清扫作业的成本,同时顾虑众多环卫公司私下串通虚抬价格,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因而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无标底低价竞标”,即“谁要的报酬少,工作就交给谁做”。这样虽然能够有效降低政府投入,节省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是损害一线环卫工人的利益。作为市场主体的环卫企业,始终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在以低价中标后,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必然尽量压缩成本,采取压低一线工人工资的办法。二是环卫作业质量得不到保障。环卫企业为了压低成本,可能不按照合同的约定配足清扫人员,导致一些背街小巷始终存在卫生死角,循环作业的频率和清扫覆盖的面积都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三是监管角色缺位。从目前全区的情况来看,对环卫工作存在管理松懈的问题。有的辖区甚至几乎没有日常管理,将工作交给公司后就放手不理了。没有针对对环卫公司日常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导致环卫公司在作业时的随意性大、盲目性大,标准不清、重点不明,工作方式也相应成为了迎检时忙于突击、群众反映时动作缓慢、日常工作时手足无措。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力求改变过去相对保守、不适应需求的工作方式,推进我区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

1、科学测算、逐级细化,建立合理有效的价格体系

健康的价格体系,应该由“成本+税收+合理利润”构成,这一理念应该作为我们建立健康价格体系时贯穿始终的原则。我们要摆脱以往采取“无标底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模式,将低价低作业质量的竞争通过经济调控的手段使其改变为健康价高作业质量的竞争。建议会同劳动、民政部门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并聘请相关专家共同做好测算,使我区环卫工作的质量标准更加细化,各项成本、投入能够有“一本清楚帐”,同时也限定环卫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保障一线工人应得的利益,保证政府投入资金能够得到有效使用,使全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得以健康实施。还可以将“PPP”模式引入到环卫工作来,推进环卫工作市场化效果。

2、找准角色,强化管理,落实权责明确的监督体系

一是找准角色,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化运作中我们的角色不是当“老板”,而是当“工头”,“管”的角色不能缺位。二是建立现场管理考勤制度,对管理人员到街面巡查的次数,到点情况进行考勤,防止懒、散、虚、浮情况的出现。三是帮助、支持环卫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利用环卫行业协会这样的非政府专业组织,来对环卫市场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行业协调。

(二)牛皮癣清除市场化

满街小广告其实是城市通病,这种情况也已一直困扰着我们。今年我区开始采用市场化方式清除牛皮癣,通过聘用人员,手持喷壶、小铲清除,但因小广告贴得牢固,手工清理难度大,且清理速度赶不上张贴速度。下一步,我们应该强化牛皮癣清除市场化工作力度,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治理城市“牛皮癣”保洁公司统一治理,利用专业力量和设备如多功能高压清洗车等,快速清理小广告,力争夜间清理,早上7时以后无“小广告”,白天新增“小广告”快速处理;清理时不损坏公共设施。张贴“牛皮癣”也需人力成本,如果被专业设备快速清除,如此反复拉锯,小广告发布方自知无力搞“持久战”,“牛皮癣”自然会逐渐减少。

(三)专业宣传活动市场化

针对科普、法律、医疗等专业性较强的宣传培训活动,可以通过与一些大中院校的老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医院的医生等专业性人才签订合同,每年规定开展规定次数的讲座,培训或者宣传活动,并制定与宣传效果密切关联的评价体系,对他们进行考核。

第5篇: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全区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区和“两个率先”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2月中旬,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了文明创建初评调研工作。在85个区级文明单位、24个区级文明村、10个区级文明社区和4个区级文明镇创建申报单位中按15%的比例进行初评调研。通过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查看台帐、实地考察等方法调研了春江村等18个各类型的创建单位,全面客观地检验了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各类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保证了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文明创建工作的

深入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领导重视。各文明单位能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工作,围绕工作中心,加强创建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加大创建投入,并针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2、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和各项工作机制健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呈现出“启动早、措施实、氛围浓、效果好”的特点。通过健全组织、优化服务,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3、创新工作载体。能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如孟河镇九龙村的“文明户评选”、薛家镇新晨村的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三井藻江社区和河海天安社区的共建活动、新区实验中学、区检察院、高宏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的活动。[那一世范文网://]

4、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要载体。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针对一些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和说服解释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获得了基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缺乏有效的创建行动。“重口头、轻行动”,反映出少数单位的文明创建意识不强。一些单位的台帐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台帐一般,甚至很少。

2、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受经济发展影响,一些创建单位的有效投入还不足,未形成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对文明创建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建议设想

1、社区各项创建内容繁多,建议将“文明社区”和“星级社区”评比整合。文明社区作为最高荣誉,在“星级社区”中通过评比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检查,相关台帐仅体现记录功能。

2、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变“领导要创建”为“群众要创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在考核标准中,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日常管理、理论学习、宣传工作、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基层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进行定性分析,两项进行加权考核,基层群众的定性分析加权比重要达到60%以上。创建过程中,社区重在服务、安全和秩序;行政村重在硬件投入、生活保障;行政村向社区过渡过程中,要抓服务和就业需要,增加失地农民培训,强化就业指导;企业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人心;机关事业单位重在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要拓展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投入,特别是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文明创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

的号召力。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企业不能投入建设。二要改变“等靠要”的精神状态。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只靠“输血”而不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这样的领导班子需要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三要积极尝试改革创新。有条件的村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也可以将资金盘活,将一定的资金用于投资风险低、回报较稳定的项目,如标准化厂房、商铺店面等,扩大村级经济来源。

4、进一步健全机制。一是调研机制。加强调研力度,通过调研促进创建的深入,通过督促提高创建的实效;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要根据考核情况,对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者,要给予黄牌警告;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密切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联系,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进行专项

调研,通过座谈会、通气会、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反馈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动态,获得更多的合力支持。

第6篇: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第7篇: 公路收费站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所成立于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隶属于**公路**管理处,于**年*月*日*时正式开始收费,收费所设三进五出,实行一进二出收费方式。全所现有员工*名,其中党员*名,团员*名,*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名,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队伍。

**公路**所自开始收费以来,就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十六字方针来开展收费工作,以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星级收费所”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收费工作为中心、以“畅、洁、绿、美”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建设具有特色的**公路**所为己任,树起**所文明窗口形象,使**所成为高速公路收费所的先进典范。

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建立良好的机制,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制订相关争创计划,并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分配到各班组,认真做好考勤、工作纪律、宣传等日常事务管理及创建工作。通过广大干职人员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提高显著。2016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卫生先进单位”。2016年继续开展深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年初所召开了所务会议,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讨论,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创建成果和不足,并在过去一年的文明创建基础上,继续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星级收费所”等文明活动,并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开展分阶段实施。

一、加强教育学习,促进自身队伍建设

我所自成立以来,就加强队伍建设,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员工军训、业务知识培训、岗位技能训练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打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队伍。

(一)、为了增强“爱国、爱岗、敬业、奉献”意识,提高全所员工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定期组织全所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道德风范教育,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队伍。2016年4月,所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职工参加悼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活动,参观英雄纪念馆,聆听英雄光辉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受到了很大鼓舞,催人奋进增强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敬业精神。

(二)、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批业务技术过硬的收费队伍。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所有收费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业务考试、相互交流、竞赛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002年,在未开通前组织新招人员到其他收费所进行实地操作学习,在即将开通时,所又组织全所人员进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演练,为开通顺利进行收费做好充分的准备;2016年,所每月组织收费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开展了如车型判别比赛、识别假行驶证、综合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促进了全所车型判别的统

一、减少了车型误判率;打击了使用假行驶证偷逃通行费行为,挽回了一部分通行费损失;增加了全所收费员工的业务保有量,提高了收费业务知识水平。2016年,在2016的各项基础上,还有的是对个别业务水平教差的收费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所与所之间收费员进行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学习、管理人员下车道学习等。2016年4月份,在管理处收费科的组织下,与**所收费员进行了对调交流、学习。在交流过程中,收费员们都能够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认真开展优质文明的收费工作,在工作之余讨论收费操作、辨别假行驶证和判别车型工作中各自的经验,在不断的讨论、学习和总结中提高了工作能力,通过交流学习,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月召开全所员工进行思想交流、探讨工作体会、疑难问题等来不断提高收费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使收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同时,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业余培训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习渠道,改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进修方式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以来,**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创建活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将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能负责创建工作的开展,把创建工作层层落实下去,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并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形式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具体措施上,制定文明创建的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明确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的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整个工作当中。

(一)、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检查监督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落实到实处,极大地提升了我所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

(二)、全所动员,积极参与,强化创建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创建意义,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使文明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每个员工的事,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创建机制。我所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加强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了相应的创建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有效的激励了班组、员工的创建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创建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业管理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我所始终坚持按照“抓管理、打基础、抓服务、创文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重视制度建设,结合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的工作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全所上下统一制定了所长、办公室、收费科、收费班长、收费员等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完善了《收费纪律考核细则》、《卫生管理制度》、《台帐管理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实行四班二运转制度》、《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实施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制》、《食堂就餐制度》、《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员评选办法》、《开展三文明评选活动补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狠抓落实,严格制度管理,作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我所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检查监督体系,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环境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三文明评选考核小组”、“竞聘上岗考核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实行所长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善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我所在开展创建过程中,认真抓好收费所的环境卫生,保护好花草树木、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创造一个优美的、舒适的服务环境,对大楼、车道、食堂、宿舍等进行卫生包干区,做到每天“三部曲”即擦、冲、扫,每月定期彻底打扫,值班的管理人员到车道协助当班人员冲洗车道,当班人员随时做好收费区域卫生保洁工作,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实行检查监督,打造一个“畅、洁、绿、美”的工作服务环境,2016年我所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被**县评为了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同时在2016年,我所也已顺利通过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初次考评。

加强食堂管理,我所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就餐制度。要求炊事员注重营养的搭配,研制不同的菜系,尽量满足各员工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食堂配置消毒柜、电冰箱、电视机等设施,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解决员工用水,所建造了浴室,购置了供热水设备,解决了职工洗澡难的问题。从细处入手,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真正使职工能够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工作安心,为一线职工作好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收费管理,开展三文明评选

我所严格按照高速公路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收费标准等,全面贯彻“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工作原则来开展收费工作。提高收费员的业务技能、服务质量、确保收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对全体收费员、监控员进行全面的系统、业务培训,促使收费员、监控员能熟练掌握各项岗位技能;加大稽查力度,对每位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进行跟踪稽查,并对收费业务、收费纪律、唱收唱付等方面通过监控、监听、现场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来开展稽查工作;积极与其他兄弟收费所开展车型判别、辨别假行驶证等业务交流,针对收费工作中遇到的车型判别问题及时通知对方所,并进行讨论和统一,对个别水平不高的收费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辨别能力。我所积极配合高速交警,开展对假行驶证的协查工作。在处收费科的带领和指导下,本所全体职工继续虚心学习有关真假行驶证的有关判别知识。经过两年来的实践、交流、总结和积累,各收费人员均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发现司机使用假行驶,就将车辆型号和车牌进行登记汇总上报,力求全线统一,从而减少费源的流失和车型改判率。 每月开展“文明班组”、“文明班长”、“文明收费员”评比,提高收费员文明服务业务水平和竞争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明评选的公平性、真实性、合理性,所考核小组针对2016年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实际出发,细化考核评选条列和内容,让员工能及时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及时解决提高。通过开展三文明评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收费员工,起到了带头模范的作用,带领着我们收费人员全面的提高,使整个收费所形成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新气象。

五、积极开展文明服务活动,拓展服务内容

**所自开通以来,就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狠抓文明服务,规范文明用语,要求收费员应时应景讲好每一句文明用语。2016年,收费员仅仅局限于“你好!请走好!”、“你好!请付xx元,收你xx元,找你xx元,请走好!”等文明用语,2016年,为了减轻司乘人员旅途的劳累,能让司乘人员真正感到宾至如归的温暖,同时也提醒司机朋友注意行驶安全,要求收费员灵活运用文明用语,加强微笑服务,如“你好!欢迎走**!”、“辛苦了!”、“一路平安!”“请不要超速!”、“xx处施工,请注意交通安全!”等等,为让司机了解高速公路的特点,所要求收费员在保证准确、快速的售票、发卡的同时,必须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便民服务,如发放小地图、高速公路新交通规则、文明服务承诺等,并要求收费员必须掌握**的风土人情、熟悉**公路周边县市环境、大致要了解其他高速公路各出口周边环境;根据收费职业特点,积极开展以收费为主题的活动,如开展演讲比赛、文明服务业务知识竞赛、判别车型、盲打比赛等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使全所员工充分掌握文明服务内容,让收费在文明服务这方面成为一种习惯;在岗亭开展“送温暖”服务,免费为司乘人员提供开水、修理工具等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我所在文明服务方面等到了上级领导与兄弟所的表扬和肯定。

六、积极探索,不断改革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速公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浙江高速公路新品牌,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在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开创文明创建新局面,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思路、体制和措施。

**所积极探索,学习其他收费所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于2016年5月1日开始实行四班二运转工作制度。通过4月份的试运行,全所员工一致认为四班二运转的上班模式有效可行。

1、休息时间的增多,使收费员更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过往的车辆服务,更出色的开展收费工作,

2、在实行四班二运转的上班模式后,我所文明服务质量相对提高,

3、收费差错率大大减少。

为了全面提高收费所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全面掌握各岗位技能,力处高效率、高运转、高质量服务和高水平管理,打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队伍,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能力,挖掘优秀人才,任人唯贤,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按照管委会、管理处有关实行轮岗、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制的要求,结合管理处效能建设有关通知精神,处领导把**所作为竞骋上岗和末位淘汰制实施的一个试点,作为效能建设的一部分。我所在8月份试行了竞聘上岗、末位待岗工作,通过竞聘上岗,使参加竞聘人员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也使其他员工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宗旨的岗位竞聘,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七、发挥工、青组织作用,加强宣传力度

本着从实、从细、从严的原则,坚持不懈的抓好工会组织、团支部建设,开展系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发扬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团支部适时适宜地开展了乒乓球比赛、唱歌比赛、组织参加旅游节等一系列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号召力及亲和力。

重视宣传工作,组织所里在写作方面有特长的员工成立宣传小组,搜集信息资料,利用黑板报、期刊、简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收费所和外界的新风新貌、传递工作动态,依托宣传阵地来加强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我所对外的透明度,提高文明服务质量。2016年先后创办《收费期刊》、《简报》、黑板报等,让社会了解我们高速公路特点和了解我们收费所的政策法规,与同行、各单位之间增进了交流,对提高我所形象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还制定了文明服务标准、监督机构和投诉电话,提高了社会对我所的监督力度,从而推动我所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所在宣传和争创工作上开辟了新的阵地,同时与**县旅游局取得联系,由**县旅游局出资制作了5000多张印有小地图、服务承诺、咨询电话的小卡片发放给司乘人员,不但提供给司乘人员方便,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宣传范围,树立**收费所窗口形象。

八、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工作一直是一项长抓不懈的重点工作,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所在一开始就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在2016年年初就对安全生产工作做了部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特别是对人员、票款的安全和系统、机电设备的安全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与各科室班组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要求科室班组与个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人人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杜绝了侥幸心理、麻痹思想的滋生,有效的消除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根据收费行业的特点,以文明收费为宗旨,优质服务为目标,提高素质为根本,先进典型为榜样,本着“文明服务、安全畅通、依法征费、应征不漏”的工作原则,强化窗口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为高速公路的飞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8篇:公路收费站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所成立于XX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隶属于**公路**管理处,于**年*月*日*时正式开始收费,收费所设三进五出,实行一进二出收费方式。全所现有员工*名,其中党员*名,团员*名,*周岁以下青年员工*名,是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队伍。

**公路**所自开始收费以来,就以邓小平理论、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十六字方针来开展收费工作,以争创“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服务窗口”、“星级收费所”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收费工作为中心、以“畅、洁、绿、美”和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建设具有特色的**公路**所为己任,树起**所文明窗口形象,使**所成为高速公路收费所的先进典范。

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和“文明样板路”等活动过程中,为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建立良好的机制,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制订相关争创计划,并实行卫生包干责任制,分配到各班组,认真做好考勤、工作纪律、宣传等日常事务管理及创建工作。通过广大干职人员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建设,各项工作成绩提高显著。XX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卫生先进单位”。XX年继续开展深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年初所召开了所务会议,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讨论,总结了过去的一年创建成果和不足,并在过去一年的文明创建基础上,继续申报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争创“文明示范窗口”、“星级收费所”等文明活动,并专人负责创建活动,开展分阶段实施。

一、加强教育学习,促进自身队伍建设

我所自成立以来,就加强队伍建设,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组织员工军训、业务知识培训、岗位技能训练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全面打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的队伍。

(一)、为了增强“爱国、爱岗、敬业、奉献”意识,提高全所员工的政治素养,一方面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定期组织全所人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对员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道德风范教育,立足本职,求真务实,发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队伍。XX年4月,所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职工参加悼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活动,参观英雄纪念馆,聆听英雄光辉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受到了很大鼓舞,催人奋进增强了战斗力,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敬业精神。

(二)、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培养一批业务技术过硬的收费队伍。每月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所有收费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并组织开展业务考试、相互交流、竞赛活动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XX年,在未开通前组织新招人员到其他收费所进行实地操作学习,在即将开通时,所又组织全所人员进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演练,为开通顺利进行收费做好充分的准备;XX年,所每月组织收费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并开展了如车型判别比赛、识别假行驶证、综合业务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促进了全所车型判别的统

一、减少了车型误判率;打击了使用假行驶证偷逃通行费行为,挽回了一部分通行费损失;增加了全所收费员工的业务保有量,提高了收费业务知识水平。XX年,在XX的各项基础上,还有的是对个别业务水平教差的收费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所与所之间收费员进行异地交流、岗位轮换学习、管理人员下车道学习等。XX年4月份,在管理处收费科的组织下,与**所收费员进行了对调交流、学习。在交流过程中,收费员们都能够严格按照“十六”字方针认真开展优质文明的收费工作,在工作之余讨论收费操作、辨别假行驶证和判别车型工作中各自的经验,在不断的讨论、学习和总结中提高了工作能力,通过交流学习,对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认真的整改。通过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月召开全所员工进行思想交流、探讨工作体会、疑难问题等来不断提高收费人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使收费工作逐步走向成熟;同时,鼓励和支持员工利用业余培训和个人自学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学习渠道,改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进修方式参加成人学历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以来,**所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创建活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将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文明优质服务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组织领导上,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职能负责创建工作的开展,把创建工作层层落实下去,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并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形式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考核内容。具体措施上,制定文明创建的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明确创建目标,将创建工作的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纳入到整个工作当中。

(一)、定期召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检查监督创建工作的落实情况,分析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落实到实处,极大地提升了我所文明创建活动的水平。

(二)、全所动员,积极参与,强化创建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工作。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创建意义,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使文明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每个员工的事,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建立健全创建机制。我所根据实际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把加强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了相应的创建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奖罚分明,有效的激励了班组、员工的创建积极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创建环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业管理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我所始终坚持按照“抓管理、打基础、抓服务、创文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重视制度建设,结合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的工作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全所上下统一制定了所长、办公室、收费科、收费班长、收费员等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完善了《收费纪律考核细则》、《卫生管理制度》、《台帐管理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实行四班二运转制度》、《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实施方案》、《安全生产责任制》、《食堂就餐制度》、《文明班组、文明示范员评选办法》、《开展三文明评选活动补充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狠抓落实,严格制度管理,作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为了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我所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检查监督体系,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环境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三文明评选考核小组”、“竞聘上岗考核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实行所长亲自抓,分管人员具体抓。通过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改善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我所在开展创建过程中,认真抓好收费所的环境卫生,保护好花草树木、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创造一个优美的、舒适的服务环境,对大楼、车道、食堂、宿舍等进行卫生包干区,做到每天“三部曲”即擦、冲、扫,每月定期彻底打扫,值班的管理人员到车道协助当班人员冲洗车道,当班人员随时做好收费区域卫生保洁工作,卫生考核监督小组实行检查监督,打造一个“畅、洁、绿、美”的工作服务环境,XX年我所在全所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被**县评为了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同时在XX年,我所也已顺利通过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的初次考评。

加强食堂管理,我所制定了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就餐制度。要求炊事员注重营养的搭配,研制不同的菜系,尽量满足各员工不同的饮食习惯。在食堂配置消毒柜、电冰箱、电视机等设施,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解决员工用水,所建造了浴室,购置了供热水设备,解决了职工洗澡难的问题。从细处入手,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真正使职工能够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工作安心,为一线职工作好坚实的后盾。

四、加强收费管理,开展三文明评选

我所严格按照高速公路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收费标准等,全面贯彻“安全畅通、依法征费、文明服务、应征不漏”的工作原则来开展收费工作。提高收费员的业务技能、服务质量、确保收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对全体收费员、监控员进行全面的系统、业务培训,促使收费员、监控员能熟练掌握各项岗位技能;加大稽查力度,对每位收费人员的文明服务进行跟踪稽查,并对收费业务、收费纪律、唱收唱付等方面通过监控、监听、现场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来开展稽查工作;积极与其他兄弟收费所开展车型判别、辨别假行驶证等业务交流,针对收费工作中遇到的车型判别问题及时通知对方所,并进行讨论和统一,对个别水平不高的收费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辨别能力。我所积极配合高速交警,开展对假行驶证的协查工作。在处收费科的带领和指导下,本所全体职工继续虚心学习有关真假行驶证的有关判别知识。经过两年来的实践、交流、总结和积累,各收费人员均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发现司机使用假行驶,就将车辆型号和车牌进行登记汇总上报,力求全线统一,从而减少费源的流失和车型改判率。

每月开展“文明班组”、“文明班长”、“文明收费员”评比,提高收费员文明服务业务水平和竞争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明评选的公平性、真实性、合理性,所考核小组针对XX年评比办法,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从实际出发,细化考核评选条列和内容,让员工能及时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及时解决。

公路收费站文明创建调研报告的延伸阅读——调研报告的写作内容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第9篇:创建文明单位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大力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增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制,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文明处室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文明新风尚到单位、进班组、入家庭。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多媒体等多种渠道,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上一篇:禁毒宣传活动方案下一篇:护士考试三基试题